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doc

小学四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doc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期授课时间:16—17课时授课教师:张彩红授课对象:四年级1 班课程目标:依据《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特制订课程目标如下:1. 学科学习目标(1)爱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感情,体验劳动的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合作、竞争、安全、环保等现代劳动技术意识。

(2)会动手学会工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并能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能设计在现实环境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构思,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方案。

2. 学段学习目标(1)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参加劳动学习技术的兴趣,知道质量、合作、环保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劳动工具,并能与他人交流技术活动的感受。

(2)能够按要求,展开设想和构思,并能用口头和草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3)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和易加工材料制作小作品。

3. 本册学习目标(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模式的采用,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劳动的基本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创造性劳动教学旨在培养“开拓型”的劳动人才,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停留于思维,想象阶段,创造性教学强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周次教学内容内容标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课时安排引导学生了解学科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期本学科及课程内容及课堂常规。

1 学期教学准备 1 课时课程纲要,强化课堂常规,教学难点:分享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内容,并分享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剪染纸的历史,用必要的工具制作出简单的剪染纸作品,并注意制作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和礼仪。

教学重点:学习基本的剪纸方法,学会染纸的基本染色方法。

教学难点:剪纸的方法、点染的面积和时间的把握。

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docx

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docx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海燕出版社2008 年 12 月第三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授课时间: 16— 17 课时授课教师: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尹明授课对象:三年级 1 班和 2 班课程目标:1.学科学习目标(1)爱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感情,体验劳动的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合作、竞争、安全、环保等现代劳动技术意识。

(2)会动手学会工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并能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能设计在现实环境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构思,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方案。

2.学段学习目标(1)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参加劳动学习技术的兴趣,知道质量、合作、环保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劳动工具,并能与他人交流技术活动的感受。

(2)能够按要求,展开设想和构思,并能用口头和草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3)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和易加工材料制作小作品。

3.本册学习目标(1)了解劳动世界 ,理解劳动意义 ,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 ,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 ,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 ,学会生活自理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5)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6)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各项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劳动技术课程的发展,结合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本文制定了以下劳动技术课程的指导纲要:一、课程的建设主要依据1.《中小学课程方案》2.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标准》3.国家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4.《国度实践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二、课程的总体目标劳动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劳动观念,树立良好的劳动道德,培养学生的劳动自觉、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核心能力要求1.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木工、拆卸、装配、缝制、织布、烹饪等;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培养尊重劳动、珍惜资源的意识;4.养成勤俭节约、积极进取的品格,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四、课程安排1.教材大纲:《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材大纲》2.教学内容:劳动技能实践、劳动观念培养、实践能力强化、审美能力提高3.教学形式:实践项目实施、讨论论述研究、劳动技能操作、课上实践实习五、教学考核1.考试方式:期中考试、期末考试2.考核内容:考查学生的技能知识、实践能力和审美水平3.考核要求:考试成绩达到满分,并结合实际,使学生获得实际实践能力六、教师培训1.培训形式:现场培训、技能实践、设计创新培训2.培训要求:掌握劳动技能知识、实践技能操作、教学策略制定等七、课程质量把关1.考评内容:对课程指导纲要的合规性、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情况、教材的合法性等进行考评2.考评方案:严格按照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实施课堂教学,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上就是《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应该加强劳动技术课程的建设,不断改进课程体系,更好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教育理想。

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

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

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课程任务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劳动成果。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教室、种植植物等,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认识一些常见的劳动工具和材料。

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物品、打扫卫生、手工制作等。

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如扫帚、拖把、剪刀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安全意识,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劳动成果。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1. 自我服务劳动整理书包:学会整理书包,将书本、文具等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系鞋带:学会系鞋带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叠衣服: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养成整理衣物的好习惯。

2. 家务劳动扫地:学会使用扫帚扫地,保持教室和家庭的整洁。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爱劳动、勤劳动的态度;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剪纸、折纸、织布等;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学习手工技能(1)剪纸:学习使用剪刀剪纸,制作各种图案。

(2)折纸:学习使用折纸技巧,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3)织布:学习用简单的织布工具和方法,制作小型的织布作品。

2.学习劳动技能(1)植树:学习种植树木的方法,参与学校植树活动。

(2)种菜:学习种植蔬菜的方法,参与学校小菜园的管理和维护。

3.学习团队合作(1)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手工制作、劳动技能练习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集体活动:学校组织各种劳动活动,如清理校园、整理教室等,学生共同参与,培养集体荣誉感。

4.学习环保与资源利用(1)垃圾分类: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参与学校的垃圾分类活动。

(2)节约用水: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参与学校节水宣传和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剪纸、折纸、织布等手工技能,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剪纸、折纸、织布等手工制作,掌握相关技能。

3.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的手工制作、劳动技能练习等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4.课外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如植树、种菜、垃圾分类等,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评价方式1.日常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实际操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2.作业评定:按照学生的剪纸、折纸、织布等作品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3.实践成果评定:根据学生在植树、种菜、垃圾分类等劳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和贡献评定成绩。

五、教学环境与资源1.教学环境:需要提供适合学生进行剪纸、折纸、织布等手工制作的教学场所。

2.教学资源:需要准备剪刀、纸张、折纸纸、织布工具、种植用具等相关教学用品。

3.实践活动场地:需要提供植树、种菜、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的场地和设备。

六年级劳技课程纲要

六年级劳技课程纲要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l、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2、了解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3、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掌握复读机、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4、学会正确处理一些日常工作中的废旧材料。

5、知道常见手工工具的名称和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6、能就作品设计和制作中的合理性及创造性作简单评价。

二、课程内容:1、熨衣服2、绣手帕3、饲养金鱼4、学做西菜5、包饺子6、插花7、叠钱包8、剪纸9、制作中国政区地图拼版10、蝶式直升飞机模型11、电脑制作卡片12、棉花的收摘与晾嗮13、红薯的收藏14、修理水龙头15、纸作品设计——桥三、课程实施:l、认真备课,师生课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劳动工具、学具、制作材料等准备齐全,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认真上课,老师要将重点、难点作反复的讲解、示范,使劳动步骤正确,确保劳动出成果。

3、对学生劳动成果——作业,要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学生作业定期展览,使学生获得劳动的快乐,增强劳动的兴趣。

4、开展劳动竞赛,在班级、家庭自觉参加劳动,不断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懂得劳动的意义。

四、课程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

“同伴搭配,学习不累”,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海燕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海燕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海燕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摘要: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1.劳动意识培养2.生活技能训练3.技术知识学习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2.教学资源3.评价方式五、课程管理与保障正文:【课程背景】《海燕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是为了落实我国教育部门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和技能水平而制定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劳动与技术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态度。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劳动技术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劳动意识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使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生活技能训练】教授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整理书包、系鞋带、叠被子、洗漱等,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技术知识学习】通过简单的技术制作活动,如制作贺卡、绘制简单的图画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课程实施】【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课本、教学参考书、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

【评价方式】通过平时表现、课堂活动、作品制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课程管理与保障】学校应加强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管理,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小学四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期授课时间:16—17课时授课教师:张彩红授课对象:四年级1班课程目标:依据《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特制订课程目标如下:1.学科学习目标(1)爱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感情,体验劳动的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合作、竞争、安全、环保等现代劳动技术意识。

(2)会动手学会工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并能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能设计在现实环境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构思,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方案。

2.学段学习目标(1)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参加劳动学习技术的兴趣,知道质量、合作、环保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劳动工具,并能与他人交流技术活动的感受。

(2)能够按要求,展开设想和构思,并能用口头和草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3)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和易加工材料制作小作品。

3.本册学习目标(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模式的采用,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劳动的基本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创造性劳动教学旨在培养“开拓型”的劳动人才,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停留于思维,想象阶段,创造性教学强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意识。

(一)资源开发1.学材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还包括课外学习资源。

只有真正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材资源和学生基础和兴趣点紧密结合才能使得教学务实高效。

我们需要深入钻研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筛选、增减、整合,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如教学挂图、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演示会、观摩会、报告会等资料,古今中外、林林总总都可以是课程的资源。

2.教学手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拟操作、展示分享,补充质疑、必要点拨、拓展延伸的形式,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手段,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

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_五年级

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_五年级

《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劳动与技术【课程性质】小学义务教育必修课【授课年级】五年级【开课学期】2023-2024-1【总学时】16学时【教材选用】参考教材:《劳动与技术》(小学高年级)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研究》总课题组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二、课程简介及教学目标(一)课程简介《劳动与技术》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的地域和文化特点,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劳动等三个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教育培育人才的立意上,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成为有价值和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级秋季学期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整理与收纳、烹任与营养、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八个任务群。

具体课程内容一共16个。

整理书房:学生将学习如何有效地整理和管理书房,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习惯。

通过整理书房,他们将提高组织能力和时间管理技巧。

整理卧室:学生将学习整理和打扫卧室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个人卫生和整洁习惯。

这将帮助他们创建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

低碳生活方式:学生将学习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实践,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低碳生活方式,他们将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腌制酸萝卜:学生将学会腌制酸萝卜,培养食品加工和储存的技能。

这将增加他们对食物处理和食品安全的认识。

月季扦插: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月季的扦插繁殖,培养植物培育和园艺技能。

通过扦插的过程,他们将理解植物生长的原理和技巧。

植树:学生将参与植树活动,培养环保意识和义务感。

他们将了解植树的重要性,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做月饼:学生将亲手制作月饼,掌握烘焙技巧和传统节日文化。

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本课程纲要为小学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程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并提供相关知识的积累。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剪纸、折纸等;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4. 增进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 劳动的概念和分类- 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和作用2. 剪纸- 剪纸的起源和发展- 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3. 折纸- 折纸的起源和发展- 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折纸在生活中的应用4. 实践操作- 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如纸盒、纸风车等- 锻炼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1. 以实践为主,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2. 通过示范和讲解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理解;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创造能力;4. 督促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和互动表现2. 作业和实践操作成果3. 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六、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 图书、图片和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以上为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供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加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以提升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年级劳技课程纲要

三年级劳技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劳动与技术设计者:唐保成适用年级:三年级总课时:共计15课时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学校:观音寺镇唐庄小学一、学情、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孩子劳动观念比较薄弱,大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很少参加劳动,基本上由家长包办。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使孩子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依据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二、课程目标:(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强调实践操作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学生了解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

学会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如编织、刺绣、木工等。

掌握简单的烹饪技巧,能够制作一些家常菜。

了解种植和养殖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种植和养殖活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会思考、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程内容1. 手工制作纸艺:折纸、剪纸、纸雕等。

布艺:缝制小布袋、抱枕等。

木工: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如小书架、小板凳等。

陶艺:了解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2. 烹饪技术了解厨房安全知识。

学习蔬菜的清洗、切配方法。

掌握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炒菜、煮汤、煮粥等。

学习制作一些点心和小吃。

3. 种植与养殖了解常见的农作物和花卉的种植方法。

学习种植蔬菜、花卉等植物。

了解常见的动物养殖方法。

学习饲养小动物,如金鱼、乌龟等。

4. 家务劳动学会整理房间、打扫卫生。

掌握洗衣、叠衣的方法。

学习简单的家居维修技能。

四、教学进度1. 第一单元:手工制作(第1-4 周)纸艺制作(2 周)布艺制作(2 周)2. 第二单元:烹饪技术(第5-8 周)厨房安全知识(1 周)蔬菜的清洗与切配(1 周)简单烹饪技巧(2 周)点心制作(2 周)3. 第三单元:种植与养殖(第9-12 周)种植知识(2 周)蔬菜种植(2 周)养殖知识(2 周)动物饲养(2 周)4. 第四单元:家务劳动(第13-16 周)整理房间(2 周)打扫卫生(2 周)洗衣叠衣(2 周)家居维修(2 周)5. 复习与考核(第17-18 周)五、考核成绩与考试形式1.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

小学四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期授课时间:16—17课时授课教师:张彩红授课对象:四年级1班课程目标:依据《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特制订课程目标如下:1.学科学习目标(1)爱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感情,体验劳动的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合作、竞争、安全、环保等现代劳动技术意识。

(2)会动手学会工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并能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能设计在现实环境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构思,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方案。

2.学段学习目标(1)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参加劳动学习技术的兴趣,知道质量、合作、环保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劳动工具,并能与他人交流技术活动的感受。

(2)能够按要求,展开设想和构思,并能用口头和草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3)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和易加工材料制作小作品。

3.本册学习目标(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模式的采用,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劳动的基本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创造性劳动教学旨在培养“开拓型”的劳动人才,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停留于思维,想象阶段,创造性教学强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意识。

(一)资源开发1.学材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还包括课外学习资源。

只有真正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材资源和学生基础和兴趣点紧密结合才能使得教学务实高效。

我们需要深入钻研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筛选、增减、整合,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如教学挂图、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演示会、观摩会、报告会等资料,古今中外、林林总总都可以是课程的资源。

2.教学手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拟操作、展示分享,补充质疑、必要点拨、拓展延伸的形式,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手段,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海燕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三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授课时间:16—17课时授课教师: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尹明授课对象:三年级1班和2班课程目标:1.学科学习目标(1)爱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感情,体验劳动的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合作、竞争、安全、环保等现代劳动技术意识。

(2)会动手学会工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并能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能设计在现实环境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构思,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方案。

2.学段学习目标(1)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参加劳动学习技术的兴趣,知道质量、合作、环保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劳动工具,并能与他人交流技术活动的感受。

(2)能够按要求,展开设想和构思,并能用口头和草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3)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和易加工材料制作小作品。

3.本册学习目标(1)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5)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6)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一、教学目标:劳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劳动知识与技能(1)认识各类劳动工具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习简单的劳动操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缝纫、绘画等。

(3)认识和学习常见家庭劳动,如洗衣、扫地、擦窗、摆桌等。

2.劳动礼仪与规范(1)学习劳动礼仪的基本规范,如注意仪容仪表、端正坐姿、热情有礼等。

(2)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规范,如细心、耐心、自觉等。

3.劳动创新与实践(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进行劳动实践。

(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对劳动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劳动活动,并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活动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前布置劳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事物的外观、结构和性质来了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模仿和掌握操作技巧,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5.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五、教学资源和手段1.劳动工具和器材:如剪刀、铅笔、刷子、针线、毛巾等。

2.实践操作的场所和环境:如课堂、实验室、家庭、校园等。

3.多媒体教学与图文并茂的教材和教具:如电子板书、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实践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包括实践报告、作品展示、口头表达、小组合作评价等。

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上纲要

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上纲要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十五课教学任务,内容涉及很广。包括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
设计者
日期
20课时
15时
左右
课程
类型
选修
课程
学校
学生、
教材
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制作能力比较强。
8.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时安排:
本大纲所列中年级的劳动课教学内容,应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安排1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洗衣物常识
2
整理房间
3
凉拌菜
4
鸡蛋食品的制作
5
纸模型飞机
6
网眼拉花
7
彩线编织
8
打绳结
9
铁丝工艺
10
土豆盆景
11
盆花管理




本册课程目标是:
1.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结合一些班队活动进行爱劳动的教育。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动手能力;2.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劳动的种类和技能,并启发他们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劳动的意义和作用a.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白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b.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感受劳动的价值和乐趣。

2.劳动技能的培养a.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洗衣、擦桌子、扫地等;b.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让他们体验劳动的乐趣。

3.劳动实践活动a.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种植蔬菜、清洁环境等;b.培养学生的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c.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劳动技艺的学习和创造a.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b.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艺用于实际生活和创造中,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5.劳动安全教育a.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和技能;b.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遇到困难时的应急能力。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不同劳动种类和技能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从中学习。

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劳动,并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4.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教具等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劳动技能。

四、评价方式1.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态度和劳动积极性来评价学生的劳动能力。

2.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劳动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劳动技能和责任心。

五、课外拓展1.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参与一些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与劳动相关的场所,如工厂、农田等,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劳动的现实意义。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倡导: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依托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

所谓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用教材。

在教材上,编者引进了许多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教材,明确项目的整体制作方法和步骤;二是要改进教材。

教材中给出的各个项目的制作过程不一定是最快捷的,或者说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如《水晶笔简》的筒身的制作过程,教材给出的步骤是先将胶片做成圆筒,然后再粘贴上下、内外固定的纸片,这样学生在粘贴纸片的时候比较困难。

为此,教师可以做改进:先粘贴纸片,再圈圆筒,学生做起来就简单多了,这样一变,学生剪纸时还可以少剪一张,学生的制作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是要拓展教材。

教材给出项目对学生来讲是模仿制作,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完全停留在模仿上,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创新。

如水晶笔筒模仿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四方体、三角体、六边体筒身的水晶笔筒。

这样学生的思维和制作能力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怎样把握教师引导的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即便是自主学生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但怎样把握引导的度是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项目制作步骤和方法的归纳引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研究教材、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项目的制作步骤和方法进行归纳,而不是教师直接将其灌输给学生。

一旦学生初步明白了具体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就应该马上放手让学生进入动手制作环节,有关细节的问题可以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予以解决;二是对重点难点的指导。

这一个环节到底是放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还是放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后,要看教师是否对教材进行了改进。

如果教师对教材中的制作步骤或者是方法进行了改进,这一环节就可以放在动手制作之前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要点、少走弯路,提高制作效率。

劳技课程纲要

劳技课程纲要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劳动与技术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设计时间: 2018-2-27一、教学目标:1.思想品德目标:在劳技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 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 .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 发展健康个性 .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了解种植基础知识,手工工艺制作技术。

3.能力目标: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劳技课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长辈 . 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他们发自内心感到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美化自己的生活,在亲身感受中,他们再次感受到劳动的美。

二、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 . 尽量进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6.利用在每班评选”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7.要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学生,突出重点,难点。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吸管编热带鱼(2 课时)第二单元做纸扇(2 课时)第三单元草编鸵鸟(2 课时)第四单元绳带编盘扣(2 课时)第五单元金属丝造型——蝴蝶(2 课时)第六单元包装袋编果盘(2 课时)第七单元编织围巾(2 课时)第八单元串珠笔筒(2 课时)四、课程实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小学劳动与技术纲要解读

小学劳动与技术纲要解读

编辑ppt
22
课程实施
• (二)学习评价建议 • 1.劳动与技术的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
的发展。 • 2.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劳动与技
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含技术设计);劳动 与技术的实践能力;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成果质量。 • 3.劳动与技术学习评价,应以发展性、形成性评价为主。 • 4.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也是学生再一次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 应当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 5.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撰 写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 常观察等形式。 • 6.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 • 7.实行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合格证书制度。 • 8.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档案建设是评价的重要工作。
的,但其作用的发挥依据许多因素,如驾车习惯、身高
与体重等。
编辑ppt
8
《报告》摘录
• 创造一种新技术,仅仅运用科学知识是不够的。 • 许多人认为技术的发展只能归功于科学,……人们的这种观念混乱值
得注意。因为它表明许多人不理解科学、工程与技术在塑造现代化生 活上的综合角色。 • 在一项技术开发出来之前,对技术的可能利弊进行深入考察是极其必 要的。 •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完全明智、谨慎地应用某种技术, 有时也可能产生不想要的后果,这种非意欲的后果可能在数十年后或 更长的时间后才显露出来。因此,我们可能决定,并非每种可能的技 术进步都值得追求,比如人类克隆。
基础教育基本目标: 使学生有能力适应 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 当今及将来的生活 学会理解自然环境
艺术教育 学会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倡导: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依托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

所谓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用教材。

在教材上,编者引进了许多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教材,明确项目的整体制作方法和步骤;二是要改进教材。

教材中给出的各个项目的制作过程不一定是最快捷的,或者说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如《水晶笔简》的筒身的制作过程,教材给出的步骤是先将胶片做成圆筒,然后再粘贴上下、内外固定的纸片,这样学生在粘贴纸片的时候比较困难。

为此,教师可以做改进:先粘贴纸片,再圈圆筒,学生做起来就简单多了,这样一变,学生剪纸时还可以少剪一张,学生的制作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是要拓展教材。

教材给出项目对学生来讲是模仿制作,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完全停留在模仿上,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创新。

如水晶笔筒模仿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四方体、三角体、六边体筒身的水晶笔筒。

这样学生的思维和制作能力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怎样把握教师引导的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即便是自主学生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但怎样把握引导的度是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项目制作步骤和方法的归纳引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研究教材、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项目的制作步骤和方法进行归纳,而不是教师直接将其灌输给学生。

一旦学生初步明白了具体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就应该马上放手让学生进入动手制作环节,有关细节的问题可以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予以解决;二是对重点难点的指导。

这一个环节到底是放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还是放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后,要看教师是否对教材进行了改进。

如果教师对教材中的制作步骤或者是方法进行了改进,这一环节就可以放在动手制作之前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要点、少走弯路,提高制作效率。

如水晶笔筒中筒身的制作改进就应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作指导。

如果是沿用教材,这一环节放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全面精细的指导,就会大量地占用学生的制作时间,致使课堂教学结构失衡,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

在平常的教学调研和优秀课的评比中,有些教师就是因为大量的、重复的(录像加示范)的指导而出问题。

三是评价过程中的引导。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评价是重要的环节。

评价的主体要具有多元性:自评、生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参与评价等;评价的对象要具有针对性:既要评价已完成的作品,又要评价未完成的作品,往往未完成的作品更具有评价的意义;要评价作品,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

其实,教师的智慧在评价过程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三、怎样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中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可以较好地养成学生对话、协作的习惯,培养其团结互助的精神。

但是在小组全作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一个问题,一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制作任务后,无所事事,总是处于观望、坐等的状态。

教师应该根据分层教学的思想进行相应的设计,让这部分学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帮助其他同学;二是引导学生进入创新环节。

如在水晶笔筒的分组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完成了水晶笔筒的筒底或筒身的剪贴任务,同组同学仍在模仿制作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引导其开展水晶笔筒子创新性制作。

这些创新作品是否能够完全制作出来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维与制作。

如果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能够渗透这一点,就可以较好地培养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时间、积极思维和创新的习惯。

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出版的《小学生学电脑》第7册(四年级上)、第九册(五年级上)、第11册(六年级上)教材中,分别安排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园区的各小学四、五、六年级均进入此内容的学习阶段。

不少信息技术教师觉得这些内容不太好上,主要是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好把握。

对此,我提出了我的四点意见。

一、研究性学习要为学科教学服务。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各个学科正在尝试使用的学习方式。

为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适当安排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但无论是那一个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其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培养相关的技能。

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通过对某一主题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四年级的《水果》的研究性学习,其教学目标可设定为:认识水果的作用和特点;能用主题网站和搜索引擎收集相关资料,初步培养信息的搜集、鉴别和加工能力,初步养成好的上网习惯。

由此可以看出,认识水果并不是本课的真正目标,而只是通过水果这一研究主题,引导学生的研究活动,使学习达成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

否则,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就会上成一节科学课,而不是信息技术课了。

当然不同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四年级是采取书面与口头的表达形式,对于五年级建议用电子小报的形式表达,对于六年级建议用网页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不可死搬硬套。

在《小学生学电脑》第7册教材中研究性学习内容有《水果》、《电脑游戏的利与弊》;第9册的内容有《轿车的发展》和《人和动物》;第11册的内容有《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水资源的保护》等。

教材对每一个研究活动的具体环节都作了明确的提示,教师可以参考。

但有些环节是不适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或者说有很多内容不是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找到结果的,而是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才能得出的结论。

比如,你的家乡水果的出产情况、特点、家乡的传统习俗等,就必须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如果教师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来搜集相关信息,有些研究性环节就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了,教师可以灵活地改变主题或环节,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探究,教师也可以建立专题网络引导学生研究。

当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果能够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教师应先体验探究过程。

教师事先体验探究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探究的主题是否合适、各个环节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设计的探究主题自己都无法通过网络探究得出结论,那学生如何做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何以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先利用相关的主题网络或搜索引擎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明确那些主题网络是可靠的、学生在搜索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能否通过相关网络探究的活动得出一些合理的、正确的结论等。

也只有这样的预设才能应对课堂教学的具体造成。

有些教师由于没有认真的去体验,想当然去设计,以至提供给学生的网站打不开、打开了网络也没有相关的信息可用,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探究活动,教师从此也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四、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因需而定。

小组协作学习活动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但并不是每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都是需要小组协作的,如果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较好的完成研究任务,就没有必要去安排小组协作了。

其实,小组协作学习不是一种形式的东西,其要追求实质性的学习效果。

因此,探究任务有必要设计小组协作学习时,就必须对小组协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包括小组长的选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协作的内容、时间与方法等都要作比较具体的安排,也只有这样小组协作学习才可能有实效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新型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联系紧密,且以实践为主体的基础性学习领域。

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有关的内容,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融合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手脑并用为特征,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顺应当今科技发展,开发潜力较大的开放性学习领域。

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将不断被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改写和刷新。

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基因工程、农业新技术以及一些新兴的生活科技日益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将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和结构性的发展和变化,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课程内容上的选择性。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加强劳动教育、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和多渠道实施的同时,加强劳动与技术、家政、职业了解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理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实施和开发中,应遵循以下基本理念:(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

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小学3~~6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

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

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三)逐步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劳动与技术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发展的内在机理,还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

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同时,应注重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教育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技术启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