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发展历史
血液检查发展史
血液检查发展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血液检查成为了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血液检查,医生可以获取到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围绕血液检查的发展历程展开阐述,从早期的简单检查方法到现代的高科技检测技术。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对血液的认识相当有限。
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尿液和便便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直到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体液”理论,即血液、黄胆、黒胆和粘液的平衡与健康有关。
这种理论为后来的血液检查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血液检查开始有了一些进展。
1828年,法国医生拉·纳塔诺(L.Navier)首次提出了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细胞的方法。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血液检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德国科学家埃尔斯伯格(C.Elsberg)于1842年发现了红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与贫血的关联。
20世纪初,血液检查迎来了重要的突破。
1900年,奥地利医生卡尔·朱斯特(K.Paul Ehrlich)提出了“血液细胞计数法”,通过对血液中不同细胞数量的计数,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这一方法成为了现代血液学的基石,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血液检查的科技含量也逐渐提高。
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更加细微的血液细胞结构。
20世纪60年代,自动化血细胞计数仪的研发使得血液检查可以更加快速和准确。
这些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血液检查的效率和精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进入21世纪,血液检查迎来了更加革命性的变革。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血液检查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信息。
通过对血液中的基因进行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和潜在风险,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微流控技术的应用使得血液检查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细胞和蛋白质的活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边缘检测的发展历程
边缘检测的发展历程边缘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将图像中物体的边界部分提取出来。
边缘检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边缘检测算法也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文将从经典的边缘检测方法开始,逐步介绍边缘检测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限制,边缘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像素的差异性来进行的。
经典的边缘检测方法包括Laplacian、Sobel和Prewitt等算子。
这些算子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卷积来计算出边缘强度和方向。
然而,由于这些算子对噪声敏感,并且无法很好地保持边缘的连续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些新的边缘检测算法被提出。
其中最著名的是Canny边缘检测算法。
Canny边缘检测算法是由John Canny在1986年提出的,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多步骤的操作来检测图像中的边缘。
首先,Canny算法通过高斯滤波器来平滑图像,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然后,利用梯度计算来寻找图像中的边缘。
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和双阈值处理策略来消除边缘上的噪声和非边缘。
Canny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边缘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噪声抑制能力和较好的边缘连续性。
它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边缘检测的基准算法。
然而,Canny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和运行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边缘检测的速度和效果,研究人员又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学习和优化的边缘检测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基于机器学习的边缘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大量的标注好的图像样本,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边缘检测。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基于深度学习的边缘检测方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训练,自动学习到图像中的边缘特征。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在许多任务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总结起来,边缘检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经典算子到Canny算法,再到基于学习和优化的方法的演进。
中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
中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摘要:众多事实已证明,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已对医疗、环境、军事、材料、运输、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无损检测与诊断。
本文列举了笔者所知射线、磁粉、超声、(电磁)涡流和声振动等无损检测技术始于中国的时间、地点和先驱者姓名以及部分早期的发展史料,说明我国的现代无损检测已持续了近百年。
简略地勾画从古代到现代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一条发展之路。
关键词:无损检测;中国;简史笔者自从步入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实验室以来,初次接触无损检测这一领域,对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历史,发展等知之尚少,利用了自然辩证法这一课程研究思路以及专业方向上的资料,对中国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一个简略地回顾。
1我国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1)中医靠“望、闻、问、切”诊病,其中的切即切脉、按脉———由感触到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种类、所在和轻重,而“望”就是目视观察。
显然“望”“闻”和“切”即是我国最古老的“无损检测”,因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此等记载,更不用说司马迁著《史记》中的(战国人)《扁鹊传》了。
(2)东汉顺帝阳嘉无年(公元132年)太史令张衡(河南南阳西鄂人,公元78-139年)发明“候风地动仪”———世界最早的地震仪。
《后汉书》载:“……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徵,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之。
”这是我国最早用仪器进行的无损检测。
(3)唐朝杜佑(公元731-812年)所撰《通典》《拒守法》中载“地听: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甖(小口大腹之盛酒瓦器)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聪耳者于井中,讬甖而听,则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
”从而防备敌方(特别是骑兵)的突然袭击。
说明我国唐朝天宝年(公元742-755年)前早已掌握此项技术。
(4)根据硬物敲击木材、石料、墙壁等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们质地的优劣———有无空腔,破裂等缺陷。
历史悠久,始于何时待查。
(5)瓷器店员双手抛接稻草捆成的瓷碗束把(每束把捆瓷碗数十),凭束把落回双手时的声音辨别瓷碗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破损。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趋势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更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因此,从根源上保障食品安全显得非常重要。
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与趋势,也成为当前全社会众目睽睽的焦点。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技术进行分析,但是由于仪器技术落后,分析深度有限,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后来,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实现了重大的进步。
现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张完整的检测体系,主要涉及到食品来源追溯、交叉感染识别、化学成分分析、物理参数检测、微生物检测等方面。
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趋势无一不显现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于当前的技术条件和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大趋势如下。
1. 多学科交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需要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
除了各种检测技术之外,还需要涉及到仪器技术、微生物学、生化学、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
因此,未来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趋势是多学科交叉,将各个领域的专家集聚在一起,共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 高效快速目前,大多数食品安全检测方法都比较繁琐,而且需要很长的检测时间。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因此,未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趋势是高效快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
3. 精度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核心是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因此,未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趋势是精度提高。
例如,基于生物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食品中存在的有害成分,并且具有更加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 应用广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农场和超市中使用具有菌种识别功能的模块式检测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食品安全检测。
建筑知识: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
建筑知识: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建筑物质量检测是指检验建筑物的建造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可行性。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完善。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技术手段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阐述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我国的建筑物质量检测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技术领域,随着新型建材的不断涌现和施工工艺的改进,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初期,建筑物质量检测主要依赖人工检测,工程管理人员基于经验和感觉判断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并进行质量验收。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检测仪器的引入,为建筑物质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如金属探伤仪、超声波检测仪、红外热象仪等。
近年来,无人机、地面雷达、激光扫描计等高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建筑物质量检测中。
这些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建筑物质量检测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发现隐蔽缺陷,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二、技术手段1.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电磁铁、超声波、磁粉检测等方法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即时检测出不良隐患,避免了后期发生的质量问题。
2.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技术是指将建筑物的结构模型输入计算机软件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力学特性进行模拟计算,进而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种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可靠、精准等特点,可以为建造方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
3.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是指通过将各种传感器设备布置在建筑物内外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变形、位移、应力、温度、湿度等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及时发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并及时处理。
这种检测技术具有低成本、智能化、实时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质量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并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空气质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是紧密相关的。
空气质量监测的历史空气污染早在古代就有人类开始注重,例如明末清初的转鼓、漏斗、大便加石灰等类似防霾的方式都是当时的空气污染控制手段。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初,基于科学的观察和相关实验,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空气污染检测设备于美国纽约市启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空气污染物连续监测仪。
该站点的目的是识别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定量地测量空气中的大气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浓度。
从那时起,随着关于环境问题的讨论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空气质量检测技术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1967年,美国发现居住性室内污染。
1970年,美国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它的职责是监管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下,空气质量监测出现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并迅速普及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当前空气质量监测的技术现状目前,空气质量监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实现空气质量实时预警和精细化管控。
以下是目前主要的 air quality monitoring technology:1. 集中式监测:这种类型的监测系统在城市中心通常设置一个或几个控制点,每个控制点监控空气中的污染物,监测结果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这种监测方式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优点,但存在监测空间覆盖范围小、数据无法实时更新的缺点。
2. 分布式监测:分布式监测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分布式设置多个监测点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每个监测站点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云端,使监测转换为线上管理。
这种监测方式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覆盖面积更广的特点,但成本较高。
3. 个人智能手机监测: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手机中的传感器应用程序来检测污染物的浓度。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综述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诸多领域,特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识别图像或视频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并为每个目标提供精确的边界框。
这一技术在自动驾驶、安全监控、智能零售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进行全面的综述,总结其发展历程、主要方法、性能评估以及未来趋势。
本文将回顾目标检测技术的历史演变,从早期的传统方法到基于深度学习的现代方法。
接着,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包括R-CNN系列、YOLO系列、SSD等主流方法,并详细分析它们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本文还将讨论目标检测任务中的关键挑战,如小目标检测、遮挡目标检测、多目标检测等,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性能评估方面,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目标检测数据集和评价指标,如PASCAL VOC、COCO等,并对比不同方法在这些数据集上的表现。
本文将展望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算法优化、模型轻量化、实时性能提升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发展历程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旨在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自动识别和定位图像中的目标对象。
自2014年以来,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从最初的R-CNN到现如今的YOLO、SSD等先进算法,不断刷新着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早期,深度学习目标检测主要基于Region Proposal的方法,如R-CNN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系列算法。
R-CNN 通过选择性搜索(Selective Search)算法生成候选区域,然后对每个候选区域进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实现了目标检测的初步突破。
然而,R-CNN存在计算量大、训练复杂等问题,后续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如Fast R-CNN和Faster R-CNN。
一代、二代、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应用
备注:数据来源于罗氏官网和网络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Thermo Fisher
ABI/SOLiD技术原理: SOLiD测序技术也是采用油包水的方式进行Emulsion PCR。
不同之处在于SOLiD形成的小水滴要比454系统小得多, 只有1μm大小,用连接酶替代了常用的DNA聚合酶。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Thermo Fisher
① Ion Torrent测序芯片,是一块半导体芯片; ② 孔即是测序微珠的容器,又同时是一个微型的PH计。 ③ 4种dNTP依次流过Ion芯片; ④ 发生聚合反应产生H+引起PH变化,被传感器记录下来。 每个碱基的检测只需要几秒钟。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Thermo Fisher
读长
2x150bp 2x150bp 2x300bp
台式测序 2x150bp
台式测序/大规 模
2x150bp
大规模 测序
2x250bp
大规模 测序
2x150bp
测序通量 1.2Gb 7.5Gb
15Gb
120Gb
330Gb
6000Gb
16Tb
最大reads数 4M
25M
25M+
运行时间 9.5-19h 4-24h
4-55h
400M 12-30h
1.1B+ 11-48h
200亿 13-44h
260亿(单) 520亿(双)
13-48h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华大智造
华大基因先推出了BGISEQ-500桌面化测序系统, 之后又推出: BGISEQ-50、 MGISEQ-200、 MGISEQ-2000均取得了NMPA(原CFDA)认证, 还推出了MGISEQ-T7, 2022年10月推出DNBSEQ-T10x4、DNBSEQ-T7高通量测 序仪。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中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际上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在一些机械工业领域中得到少量应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发展起来。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首先在军工领域(特别是航空工业)以及和军工相关的重工业领域和科研机构开始注重 X 射线、磁粉、渗透、超声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其中不少工作是在苏联援华专家指导下进行,当年的一批年轻人加入到了无损检测技术行业,成为今天被我们尊称为我国无损检测界的“爷爷辈”,他们为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是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部分历史资料:超声检测:1951-1954 年航空工业系统(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飞机发动机制造厂以及相关的研究所)、机械工业系统的上海综合实验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前身)、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等开始陆续引进苏联、德国的超声波探伤仪;1952 年铁道科学院孙大雨仿制苏联узд-12 型超声波探伤仪成功;1953 年江南造船厂吴绳武烧制钛酸钡压电陶瓷成功;1954 年长春机电研究所笪天锡、吴绳武仿制加拿大超声波探伤仪成功;1954-1955 年长春机电研究所开办超声波探伤技术和仪器调试及试制培训班;1957 年上海中原无线电厂仿制苏联超声波探伤仪成功;1955-1958 年江南造船厂仿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子管式脉冲回波超声探伤仪并陆续有改进型,即“江南I、IB、IC、II、IIB、III 型”;1959 年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首先制造出超声探伤试块;1960 年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上海综合实验所已经开始了超声探头的研制;1962 年汕头无线电厂(汕头超声波仪器厂前身,现为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以姚锦钟为首研制成功 TS-II 工业用电子管式脉冲回波超声探伤仪和 TS-I 医用超声诊断仪,并陆续研发系列型号和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如 CTS-4561112 型等;1962 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现为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陈小泉和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现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叶 xx 合作研制出“69 型超声波谐振探伤仪”用于检查蜂窝结构胶接质量; 1962~1965 年航空工业系统的哈尔滨国营伟建机器厂刘毓秀、仲维畅研制出“松花江-III、IV、65-I 型声阻探伤仪”;1963 年哈尔滨国营伟建机器厂刘毓秀研制出“松花江-I 型超声波(谐振)测厚仪”;1966 年哈尔滨国营伟建机器厂刘毓秀、仲维畅研制出“松花江-IX 型胶接质量检查仪”;1967 年多家单位联合研制出“声谐振式胶接强度检验仪”;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国产的金属胶接质量检测仪研制成功;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汕头超声波仪器厂研制出晶体管式超声波探伤仪并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如CTS-88A8C;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汕头超声波仪器厂研制出CTS-2122 型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式超声波探伤仪批量生产投入市场,随后又研制成功 CTS-2326 型等;1988 年 5 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数学研究所的武汉科声技术公司(后为武汉中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蒋危平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字超声探伤仪KS-1000 型;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江苏几家单位研制出应用单片机芯片的半模拟、半智能型电子管超声波探伤仪;2008 年武汉中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国产第一台具有 TOFD 功能的数字式超声探伤仪 HS-800型;2008 年以后,国产超声相控阵、TOFD 等最新技术的超声检测仪器相继面世并投入市场2011 年,浙江大学研制出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仪用于管线检测,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出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仪用于桥梁斜拉索的在役原位检测……射线检测:1915 年山东济南共合医道学堂(齐鲁大学前身之一)已经有了国外进口的医疗诊断用 X 光机;抗日战争期间,1939 年新加坡华侨捐赠了 X 光机(现陈列在北京宋庆龄故居),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也带来了工业 X 光探伤机;1953 年 10 月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试制成功100kV 医用大型 X 光机;1954 年上海锅炉厂引进匈牙利 X 射线机;1957 年哈尔滨锅炉厂引进苏联60Coγ射线机;1959 年上海探伤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工业用 X 射线探伤机;1960 年丹东射线仪器厂试制成功工业用 X 射线探伤机和 X 射线管;1963 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张企耀研制成功60Coγ射线探测铸铁装置;1964 年上海锅炉厂引进英国137Csγ射线检测装置;1966 年丹东工业射线仪器厂仿制苏联 200kV 工业 X 光机成功;1973-1989 年我国 X 射线机进入仿制国外 X 射线机并大发展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已经能够自行生产60Co、192Ir等γ射线源;进入 21 世纪后,国产工业 X 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加速器、工业 CT(图像增强器、X 射线发生器等关键部件仍为进口)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应用较普遍的检测设备,自行研制的 X、γ射线机性能、结构也都有了很大改善并大量投放市场,有了国产中子射线检测装置,γ射线源及中子源的生产品种也大大增加……磁粉检测在抗日战争时期,由英美援华和爱国华侨捐助,已经引进了磁粉探伤设备,如 1939 年新加坡华侨带入英国磁粉探伤仪用于云南修理厂(可能是国内最早的无损检测应用),滇缅公路上的爱国华侨汽车维修大队、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使用了从国外带来的便携式磁粉探伤机,1941 年的昆明空军修理厂已应用磁粉探伤仪,1949 年以前,国民党南京飞机场维修部、上海综合实验所已经有美国进口的台式磁粉探伤机(蓄电池式直流磁粉探伤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利用变压器(包括交、直流电焊机)作为交流电源的触棒法磁粉检测焊缝已经较为普遍,军工行业和重型机械行业在苏联援华专家帮助下引入苏联的床式磁粉探伤机,开始将磁粉探伤技术应用于产品检测;1957 年上海联达华光仪器厂(上海探伤机厂前身)杨百林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手提式交直流磁粉探伤机;1958 年上海探伤机厂杨百林试制成功台式磁粉探伤机;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进入仿制国外磁粉探伤机的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进入磁粉探伤机系列化、半自动化、磁粉检测辅助器材完善化的时期,并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 世纪 80 年代初,首先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郑文仪研制出国产荧光磁粉并迅速在航空工业得到推广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半自动化及专用磁粉探伤机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自行研制的半自动化、自动化磁粉探伤设备得到迅速发展,如采用自动爬行器和 CCD 摄像记录,此外,配套的辅助器材也都有了很大发展,如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灵敏度试片、标准试块,黑光灯已经从高压汞灯发展到 LED 黑光灯,还有中空球形彩色磁粉等……渗透检测1949 年以前,上海综合实验所已经采用煤油为基础的渗漏检测(油-白垩法);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领域应用的渗透检测主要是以煤油+滑油或机油为渗透剂载体,军工行业和重型机械行业在苏联援华专家帮助下引入苏联的渗透检测材料,开始将渗透探伤技术应用于产品检测;20 世纪 60 年代初,首先在航空工业开始采用以荧光黄作染料的荧光渗透检测;1964 年以后国内自行研制的渗透检测材料投入应用,并以沪东造船厂陈时宗等研制成功的着色渗透剂为代表;1970 年后国产荧光染料 YJP-15 出现,开始生产自乳化型和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液;进入 21 世纪后,国产渗透检测材料的质量、灵敏度有了很大提高,适用于各种特殊行业、材料的渗透剂也发展迅速,如用于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天然气运输容器等,以及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灵敏度试片、标准试块……涡流检测1960 年国内多个单位开始了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1962~1964 年航空工业系统的南京金城机械厂岳允斌研制出涡流导电仪;1963 年上海材料研究所王务同研制出我国首台涡流检测装置;1966 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陈小泉研制出 6442 型便携式涡流探伤仪;1993 年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研制出亚洲首台全数字式涡流检测仪;进入 21 世纪后,如阵列涡流检测技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三维电磁场成像技术等最新涡流检测技术的商品化国产仪器陆续面世……声发射检测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首先开始声发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单通道声发射仪器以后,发展到今天的国产声发射系统已经能达到 200 通道……其他1953 年 10 月出版汤良知编著的《现代放射学基础》可能是我国第一部射线检测专著;1955 年 10 月出版朱定翻译的《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1957 年 7 月出版龚再仲、廖少葆编著的《工业 X 射线探伤基础》;1957 年 12 月出版于在兹编的《工业无损探伤法》(磁粉、射线、超声),可能是我国第一本无损探伤专著;1959 年 6 月出版杜连耀、应崇福翻译的《超声工程 [美]克洛福德著》;1963 年在河北省北戴河举办了全国第一次无损探伤技术学习班;一批物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无损检测技术界,成为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历史中的骨干力量;1964 年上海锅炉厂开始应用氦质谱仪检漏;1964 年 4 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举行了首次全国无损探伤会议;1977 年丹东仪表研究所创刊《无损检测》-后改名《无损检测技术》-再改名《检测与评价》-最终定名《无损探伤》作为辽宁省无损检测学会会刊;1978 年 11 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成立;1978 年上海材料所增开《理化检验通讯-无损检测》,1979年创刊《无损检测》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会刊;1980 年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首创开办无损检测本科专业(1982年招收第一届),随后开办了无损检测干部专科(1987年招收第一届)、函授大专(1987年招收第一届)、专业证书班(1989 年招收第一届);1981 年首届射线检测 II 级人员培训与资格鉴定班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举办;1982 年首届超声检测 II 级人员培训与资格鉴定班在北京重型电机厂举办;1985 年昆明师范专科首创开办无损检测成人大专(2 年制,只办了一届)……20 世纪 80-90 年代可以说是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专著出版的巅峰时期……【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料可参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编辑的《中国无损检测年鉴》以及《无损检测》杂志 2011 年 Vol.33 增刊“中国的无损探伤始于何时、何地、何人?(作者:仲维畅)”。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中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际上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在一些机械工业领域中得到少量应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发展起来。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首先在军工领域(特别是航空工业)以及和军工相关的重工业领域和科研机构开始注重 X 射线、磁粉、渗透、超声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其中不少工作是在苏联援华专家指导下进行,当年的一批年轻人加入到了无损检测技术行业,成为今天被我们尊称为我国无损检测界的“爷爷辈”,他们为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是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部分历史资料:超声检测:1951-1954 年航空工业系统(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飞机发动机制造厂以及相关的研究所)、机械工业系统的上海综合实验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前身)、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等开始陆续引进苏联、德国的超声波探伤仪;1952 年铁道科学院孙大雨仿制苏联узд-12 型超声波探伤仪成功;1953 年江南造船厂吴绳武烧制钛酸钡压电陶瓷成功;1954 年长春机电研究所笪天锡、吴绳武仿制加拿大超声波探伤仪成功;1954-1955 年长春机电研究所开办超声波探伤技术和仪器调试及试制培训班;1957 年上海中原无线电厂仿制苏联超声波探伤仪成功;1955-1958 年江南造船厂仿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子管式脉冲回波超声探伤仪并陆续有改进型,即“江南I、IB、IC、II、IIB、III 型”;1959 年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首先制造出超声探伤试块;1960 年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上海综合实验所已经开始了超声探头的研制;1962 年汕头无线电厂(汕头超声波仪器厂前身,现为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以姚锦钟为首研制成功 TS-II 工业用电子管式脉冲回波超声探伤仪和 TS-I 医用超声诊断仪,并陆续研发系列型号和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如 CTS-4561112 型等;1962 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现为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陈小泉和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现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叶 xx 合作研制出“69 型超声波谐振探伤仪”用于检查蜂窝结构胶接质量; 1962~1965 年航空工业系统的哈尔滨国营伟建机器厂刘毓秀、仲维畅研制出“松花江-III、IV、65-I 型声阻探伤仪”;1963 年哈尔滨国营伟建机器厂刘毓秀研制出“松花江-I 型超声波(谐振)测厚仪”;1966 年哈尔滨国营伟建机器厂刘毓秀、仲维畅研制出“松花江-IX 型胶接质量检查仪”;1967 年多家单位联合研制出“声谐振式胶接强度检验仪”;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国产的金属胶接质量检测仪研制成功;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汕头超声波仪器厂研制出晶体管式超声波探伤仪并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如CTS-88A8C;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汕头超声波仪器厂研制出CTS-2122 型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式超声波探伤仪批量生产投入市场,随后又研制成功 CTS-2326 型等;1988 年 5 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数学研究所的武汉科声技术公司(后为武汉中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蒋危平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字超声探伤仪KS-1000 型;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江苏几家单位研制出应用单片机芯片的半模拟、半智能型电子管超声波探伤仪;2008 年武汉中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国产第一台具有 TOFD 功能的数字式超声探伤仪 HS-800型;2008 年以后,国产超声相控阵、TOFD 等最新技术的超声检测仪器相继面世并投入市场2011 年,浙江大学研制出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仪用于管线检测,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出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仪用于桥梁斜拉索的在役原位检测……射线检测:1915 年山东济南共合医道学堂(齐鲁大学前身之一)已经有了国外进口的医疗诊断用 X 光机;抗日战争期间,1939 年新加坡华侨捐赠了 X 光机(现陈列在北京宋庆龄故居),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也带来了工业 X 光探伤机;1953 年 10 月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试制成功100kV 医用大型 X 光机;1954 年上海锅炉厂引进匈牙利 X 射线机;1957 年哈尔滨锅炉厂引进苏联60Coγ射线机;1959 年上海探伤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工业用 X 射线探伤机;1960 年丹东射线仪器厂试制成功工业用 X 射线探伤机和 X 射线管;1963 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张企耀研制成功60Coγ射线探测铸铁装置;1964 年上海锅炉厂引进英国137Csγ射线检测装置;1966 年丹东工业射线仪器厂仿制苏联 200kV 工业 X 光机成功;1973-1989 年我国 X 射线机进入仿制国外 X 射线机并大发展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已经能够自行生产60Co、192Ir等γ射线源;进入 21 世纪后,国产工业 X 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加速器、工业 CT(图像增强器、X 射线发生器等关键部件仍为进口)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应用较普遍的检测设备,自行研制的 X、γ射线机性能、结构也都有了很大改善并大量投放市场,有了国产中子射线检测装置,γ射线源及中子源的生产品种也大大增加……磁粉检测在抗日战争时期,由英美援华和爱国华侨捐助,已经引进了磁粉探伤设备,如 1939 年新加坡华侨带入英国磁粉探伤仪用于云南修理厂(可能是国内最早的无损检测应用),滇缅公路上的爱国华侨汽车维修大队、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使用了从国外带来的便携式磁粉探伤机,1941 年的昆明空军修理厂已应用磁粉探伤仪,1949 年以前,国民党南京飞机场维修部、上海综合实验所已经有美国进口的台式磁粉探伤机(蓄电池式直流磁粉探伤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利用变压器(包括交、直流电焊机)作为交流电源的触棒法磁粉检测焊缝已经较为普遍,军工行业和重型机械行业在苏联援华专家帮助下引入苏联的床式磁粉探伤机,开始将磁粉探伤技术应用于产品检测;1957 年上海联达华光仪器厂(上海探伤机厂前身)杨百林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手提式交直流磁粉探伤机;1958 年上海探伤机厂杨百林试制成功台式磁粉探伤机;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进入仿制国外磁粉探伤机的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进入磁粉探伤机系列化、半自动化、磁粉检测辅助器材完善化的时期,并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 世纪 80 年代初,首先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郑文仪研制出国产荧光磁粉并迅速在航空工业得到推广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半自动化及专用磁粉探伤机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自行研制的半自动化、自动化磁粉探伤设备得到迅速发展,如采用自动爬行器和 CCD 摄像记录,此外,配套的辅助器材也都有了很大发展,如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灵敏度试片、标准试块,黑光灯已经从高压汞灯发展到 LED 黑光灯,还有中空球形彩色磁粉等……渗透检测1949 年以前,上海综合实验所已经采用煤油为基础的渗漏检测(油-白垩法);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领域应用的渗透检测主要是以煤油+滑油或机油为渗透剂载体,军工行业和重型机械行业在苏联援华专家帮助下引入苏联的渗透检测材料,开始将渗透探伤技术应用于产品检测;20 世纪 60 年代初,首先在航空工业开始采用以荧光黄作染料的荧光渗透检测;1964 年以后国内自行研制的渗透检测材料投入应用,并以沪东造船厂陈时宗等研制成功的着色渗透剂为代表;1970 年后国产荧光染料 YJP-15 出现,开始生产自乳化型和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液;进入 21 世纪后,国产渗透检测材料的质量、灵敏度有了很大提高,适用于各种特殊行业、材料的渗透剂也发展迅速,如用于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天然气运输容器等,以及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灵敏度试片、标准试块……涡流检测1960 年国内多个单位开始了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1962~1964 年航空工业系统的南京金城机械厂岳允斌研制出涡流导电仪;1963 年上海材料研究所王务同研制出我国首台涡流检测装置;1966 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陈小泉研制出 6442 型便携式涡流探伤仪;1993 年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研制出亚洲首台全数字式涡流检测仪;进入 21 世纪后,如阵列涡流检测技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三维电磁场成像技术等最新涡流检测技术的商品化国产仪器陆续面世……声发射检测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首先开始声发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单通道声发射仪器以后,发展到今天的国产声发射系统已经能达到 200 通道……其他1953 年 10 月出版汤良知编著的《现代放射学基础》可能是我国第一部射线检测专著;1955 年 10 月出版朱定翻译的《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1957 年 7 月出版龚再仲、廖少葆编著的《工业 X 射线探伤基础》;1957 年 12 月出版于在兹编的《工业无损探伤法》(磁粉、射线、超声),可能是我国第一本无损探伤专著;1959 年 6 月出版杜连耀、应崇福翻译的《超声工程 [美]克洛福德著》;1963 年在河北省北戴河举办了全国第一次无损探伤技术学习班;一批物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无损检测技术界,成为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历史中的骨干力量;1964 年上海锅炉厂开始应用氦质谱仪检漏;1964 年 4 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举行了首次全国无损探伤会议;1977 年丹东仪表研究所创刊《无损检测》-后改名《无损检测技术》-再改名《检测与评价》-最终定名《无损探伤》作为辽宁省无损检测学会会刊;1978 年 11 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成立;1978 年上海材料所增开《理化检验通讯-无损检测》,1979年创刊《无损检测》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会刊;1980 年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首创开办无损检测本科专业(1982年招收第一届),随后开办了无损检测干部专科(1987年招收第一届)、函授大专(1987年招收第一届)、专业证书班(1989 年招收第一届);1981 年首届射线检测 II 级人员培训与资格鉴定班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举办;1982 年首届超声检测 II 级人员培训与资格鉴定班在北京重型电机厂举办;1985 年昆明师范专科首创开办无损检测成人大专(2 年制,只办了一届)……20 世纪 80-90 年代可以说是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专著出版的巅峰时期……【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料可参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编辑的《中国无损检测年鉴》以及《无损检测》杂志 2011 年 Vol.33 增刊“中国的无损探伤始于何时、何地、何人?(作者:仲维畅)”。
药敏试验发展历程
药敏试验发展历程药敏试验是一种用于测试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实验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药敏试验的发展历程。
药敏试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发现抗生素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菌的敏感性。
早期的药敏试验主要依赖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结果不够准确,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随着科技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自动化的药敏试验系统。
这个系统使用离心分离技术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然而,这种方法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并且在测试大量细菌时效率低下。
在7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突破,即药敏试验的微量化。
传统的药敏试验需要大量的培养基和试剂,而微量化试验只需要少量的试剂和培养基,大大降低了试验的成本。
此外,微量化试验还可以快速高效地测试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提高了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药敏试验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药敏试验提供了更精确的检测方法。
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以快速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基因,从而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此外,细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细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药敏试验还将迎来更多的创新。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药物和细菌数据,提供更准确的药敏试验结果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大量的患者数据,并与药敏试验结果相结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
总的来说,药敏试验是细菌感染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观察细菌生长到自动化测试再到微量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演变过程。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药敏试验将迎来更多的创新,以提供更准确、个体化的治疗建议,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细菌感染。
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进展
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进展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可用于评估材料、零部件和结构的完整性,而无需对其进行破坏性的实验或分析。
这项技术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检测缺陷、裂纹、疲劳破坏等隐藏的问题。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早期试验。
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声音和震动等物理特性来判断物体的完整性。
然而,真正的突破是在20世纪初期实现的,当时射线和电磁波等新颖的测试方法开始被引入。
最早应用于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之一是射线检测,即将射线通过受测物体以观察其内部结构。
通过观察射线在物体中的吸收和散射情况,人们可以判断出物体内部的缺陷或异质性。
这种方法最初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其他无损检测技术也相继出现。
其中一种是超声波检测,它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来检测其中的缺陷。
通过观察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情况,人们可以确定材料的完整性和内部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塑料和陶瓷等各种材料。
电磁波检测是另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利用电磁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来判断其内部的缺陷。
通过观察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情况,人们可以得出关于物体完整性和内部结构的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混凝土、纤维材料等多种材料。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现代的无损检测设备通常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和分析检测结果。
这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使用人员的工作负担。
不仅如此,无损检测技术还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
例如,在医学诊断中,超声波成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以检测疾病和异常。
在汽车工业中,无损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零部件的质量,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在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可以用于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健康状况,以避免潜在的结构问题。
尽管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远场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4远场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特点远场效应是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
1951年Maclean W.R.获得了此项技术 的美国专利⑴(见图1)。
50年代壳牌公司的Schmidt T.R.独立地再发现了远场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检测井下套管的探头(见图 用来检测井下套管的腐蚀情况 ⑵,1961年他将此项技术命名为“远场涡流检测”, 以区别于普通涡流检测。
壳牌公司开发部向Maclean 购买了该专利权,在探头的 研制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并用来检测井下套管。
20世纪60年代初期,壳牌公司应用远场涡流检测技术来检测管线,检测设备包括信号功率源、信号测量、信 号记录和处理,做成管内能通过的形式,像活塞一样,加动力之后即可在管线内 运动,取名“智能猪”(见图3)。
此装置于1961年5月9日第一次试用,一次 可以检测80公里或更长的管线。
[3]壳牌公司在80年代促进了此项技术的商业化。
一些制造商立刻认可了此项技术的价值,开始生产远场涡流检测设备。
⑷rW HAGflfTTrCALLV UE45Uf*JPfiC T J UCANE^ DF FERROUSFiled April 也 +冃\\\ /<>/ / / ///才"//// V 、 芜 £;厂]图1世界上第一个远场涡流检测的专利2),并 Nav. 6, 15S1W. R MB 匚巨地卜检测线圈图2世界上第一个远场涡流井下套管检测探头(Schmidt, 1961)- 咏L.J■用“智能猪”来检测管线 (壳牌公司,1961)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引起了全世界有关研究人员的兴趣,Schmidt T.R.作出了杰出的贡献,Lordo w,Atherton D.L.等⑸⑹⑺对远场涡流现象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理论模拟,开发了计算机模拟程序,为远场涡流检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开发了检测系统,利用内置式探头来检测输气管线、井下套管、地埋管线、热交换器和 锅炉[8][9],利用外置式探头来检测平板和钢管。
目标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改进方法
目标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改进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目标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改进方法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进,涌现出多种方法和技术。
中国临床质谱检测发展历史
中国临床质谱检测发展历史临床质谱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质谱技术的医学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等领域。
中国临床质谱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临床质谱检测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尝试将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中国临床质谱检测技术的早期发展主要是引进和消化国外技术,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质谱仪器和试剂,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二、仪器设备国产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临床质谱检测技术逐渐实现了仪器设备的国产化。
一些国内企业开始生产自己的质谱仪器和试剂,并且逐渐占领了国内市场。
这些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自主创新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三、技术应用拓展随着仪器设备国产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临床质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目前,临床质谱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性疾病等领域。
例如,通过检测血浆中的代谢物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神经递质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帮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四、行业规范化为了规范临床质谱检测技术的使用和保障医疗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
例如,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临床质谱检测技术指南》,对临床质谱检测技术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学验证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临床质谱检测试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
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临床质谱检测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临床质谱检测技术将继续向更加高效、灵敏、特异和高通量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临床质谱检测技术也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历程研究报告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历程研究报告无损检测,顾名思义是以不损坏被检测物体内部结构为前提,应用物理的方法,检测物体内部或表面的物理性能、状态特性以及内部结构,检查物质内部是否存在不连续性(即缺陷),从而判断被检测物体是否合格,进而评价其适用性。
以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为标志,无损检测作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正式开始进入工业化大生产的实际应用领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00年法国海关开始应用X射线检验物品,192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工业射线实验室,用X射线检查铸件质量,以后在军事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912年超声波探测技术最早在航海中用于探查海面上的冰山,1929年超声波技术用于产品缺陷的检验,至今仍是锅炉压力容器、钢管、重要机械产品的主要检测手段。
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用磁粉检测方法来检测车辆的曲柄等关键部件,以后在钢结构件上广泛应用磁粉探伤方法,使磁粉检测得以普及到各种铁磁性材料的表面检测。
毛细管现象是土壤水分蒸发的一种常见现象。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将“毛细管现象”的原理成功地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开口缺陷的检验,其灵敏度与磁粉检测相当,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检测非铁磁性物质。
经典的电磁感应定律和涡流电荷集肤效应的发现,促进了现代导电材料涡流检测方法的产生。
1935年第一台涡流探测仪器研究成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德国科学家霍斯特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电磁感应的论文,开创了现代涡流检测的新篇章。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在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促进下,建立了以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和电磁检测(ET)五大常规检测方法为代表的无损检测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间的渗透,新的无损检测技术不断涌现,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层出不穷,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无损检测体系,覆盖工业化大生产的大部分领域。
进入二十世纪后期,以计算机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工业CT技术的出现,使射线检测不断拓宽其应用领域。
检验检测认证行业 发展历史
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历史一、引言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全面回顾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历程,从行业起源到最新趋势,深入剖析其发展脉络。
二、行业起源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
当时,为了确保商品的质量和真实性,一些民间组织和商人开始自行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检验检测认证的需求日益增长,专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应运而生。
三、技术进步推动技术进步是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最初的手工检测,到现代的高科技检测设备和方法,技术进步使检测的精度、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全球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也逐渐走向全球化。
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出现,使得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一致的、高标准的检测认证服务。
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催生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技术壁垒措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在这些措施的执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五、政策法规影响政策法规对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六、市场竞争格局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表现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这个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同时,专业化、差异化成为竞争的主要策略,各大机构通过深耕特定领域、发展特色服务来提升竞争力。
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方法发展史
现代气相色谱仪主要由5个系统组成,即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与检测记录系统。 气路系统与温控系统自气相色谱诞生以来很少有 突破性的进展。 气路系统主要朝自动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 现了采用电子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流量控制器,通过计 算机实现压力和流量自动控制的电子程序压力流量控 制系统,这是气路系统的一大进步。 温控系统则基本朝着精细、快速、自动 化方向 发展。相比之下,进样系统、分离系统与检测记录系统 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组成系统,它们的每一次变革和 进步都推动着气相色谱的快速发展。
1977年,Grob发明了冷柱头进样方法,将样品以液态形式直接注入处于室 温或更低温度下的色谱柱头,然后逐渐升高温度,样品组分按照沸点顺序依次 气化后进入色谱柱实现分离。冷柱头进样最初为手动操作方式,近年来已实现 与自动进样器联用,操作复杂程度得以降低。 冷柱头进样法之后,又陆续出现了顶空进样技术、裂解进样技术以及程序 升温气化进样技术。 顶空进样技术取复杂样品上方的气体部分进样,裂解进样技术在进样过程 中将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物裂解为适合色谱分析的小分子化合物再进行分析。 例如用裂解气相色谱对溶剂型丙烯酸树脂进行裂解测定,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获 得其溶剂和合成树脂的组成。 现在,顶空气相色谱和裂解气相色谱已经成为气相色谱法中的独立分支。 程序升温气化进样技术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进样方法,它结合分流/不分流进 样、冷柱头进样等多种进样方法的长处,将样品注射入低温进样口中,按设定 程序升高进样口温度实现进样。 近年来,为提高分析灵敏度,色谱工作者还发展了大体积进样技术,通过大 体积进样口来提高进样量,从而提高分析灵敏度。
4. 近代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非常成熟的分 析技术,但科学家及相关企业对气相色谱的研究仍然 没有停止。近年来,气相色谱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 主要有快速气相色谱、微型气相色谱、多维气相色谱 等。
目标检测方法发展历程
目标检测方法发展历程一、前言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目标检测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目标检测的定义、意义等方面入手,对目标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标检测的定义与意义1. 目标检测的定义目标检测是指在图像或视频中自动识别出特定对象并确定其在图像中的位置和大小。
通俗来说,就是让计算机自动找出图像或视频中的物体,并给出它们在图像中所处位置和大小。
2. 目标检测的意义目标检测技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例如:(1)安防领域:监控摄像头自动识别出异常行为;(2)交通领域:自动驾驶车辆识别道路上其他车辆和行人;(3)医疗领域:医学影像分析中识别肿瘤等异常区域;(4)工业领域:自动化生产线上对零件进行识别等。
三、目标检测方法发展历程1. 传统方法时期(1990年代)早期的目标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如滤波、边缘检测、分割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手工设计特征来识别目标,例如颜色、纹理和形状等特征。
其中比较典型的方法有模板匹配法、边缘检测法和区域分割法等。
2. 统计学习方法时期(2000年代)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目标检测方法也开始采用统计学习方法进行研究。
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训练分类器来识别目标,例如支持向量机(SVM)、AdaBoost、随机森林等。
其中比较典型的方法有Haar特征+SVM法、HOG特征+SVM法和LBP特征+SVM法等。
3. 深度学习方法时期(2010年代)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标检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自动提取图像中的高级特征,并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其中比较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有卷积神经网络(CNN)、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 R-CNN)和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等。
四、目标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1. 精度提高目标检测技术的精度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凝血检测发展史
凝血检测发展史引言凝血是人体维持血管完整和止血的重要生理过程。
凝血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凝血检测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早期的凝血检测方法在凝血检测的起初阶段,人们主要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的实验来进行凝血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不能准确评估凝血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更精确的方法来进行凝血检测。
血液凝固时间测定法血液凝固时间测定法是最早使用的凝血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观察血液在涂有凝血触发物的玻璃片上的凝结时间来评估凝血功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粗略地判断凝血时间,对于凝血功能的全面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法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法是在血液凝固时间测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们通过加入特定试剂和测定血液与该试剂反应的时间来评估凝血功能。
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凝血功能,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代凝血检测方法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凝血检测方法应运而生,极大地改进了凝血功能的评估。
下面将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现代凝血检测方法。
全血凝块弹力测定法全血凝块弹力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全血样本在机械力作用下形成的凝块的物理特性来评估凝血功能的方法。
它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凝血功能,并能够提供更多的凝血参数。
全血凝块弹力测定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法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血浆中凝血酶活性的方法来评估凝血功能。
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对凝血功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法在一些特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法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血浆中各种凝血因子活性的方法来评估凝血功能的。
它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凝血功能,并能够对凝血异常进行分析。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法在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电子光学仪器研究物质组织、结构、成份的技术称为电 子显微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材料科学工作 者能够及时提供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及具有各种 物理化学性能的功能材料。而材料的性能往往取决于它的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布。因此,为了研究新的材料或改善传 统材料,必须以尽可能高的分辨能力观测和分析材料在制 备、加工及使用条件下(包括相变过程中,外加应力及各 种环境因素作用下等)的微观结构和微区成分的变化,进 而揭示材料成分—工艺—微观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的规律, 建立和发展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一种能够以原子 尺度的分辨能力,同时提供物理分析和化 学分析所需全部功能的仪器。特别是选区 电子衍射技术的应用,使得微区形貌与微 区晶体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再配以能谱或 波谱进行微区成份分析,可以得到材料微 观全面的信息。
扫 描 式 电 子 显 微 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原理的提出与发展, 约与TEM 同时;但直到1965年,第一部商 售 SEM 才问世。由于 SEM 是研究物体表面 结构及成份的有效手段,试样制作较容易, 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具有较高的分辩 率和很大的景深,可清晰地显示粗糙样品 的表面形貌,并以多种方式给出微区成份 等信息,用来观察断口表面微观形态,分 析研究断裂的原因和机理,以及其它方面 的应用。
绪
论
电子显微镜 (electron microscope,EM) 一般是指利用电磁场偏折、聚焦电子及电子与物 质作用所产生散射 的 原理来研究物质构造及微细 结构的精密仪器。近年来,由 于 电子光学的理论 及应用发展迅速, 这一 定义已 显示出其局限性, 目前 重新定义电子显微镜为一项利用电子与物质 作用所产生 的 讯号来 鉴定微区域晶体结构、微细 组织、化学成份、化学键结合和电子分布情况 的 电子光学装置。
在电子显微镜结构方面,最主要的电磁透镜源自J.J. Thomson作阴极 射线管实验时观察到电场及磁场可偏折电子束。后人进一步发现可借 助电磁场聚焦电子,产生放大作用。电磁场对电子的的作用与光学透 镜对光波的作用非常相似,因而发展出电磁透镜。
1934 年 , Ruska 在实验室制作第一部穿透式电 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1938 年,第一部商售电子显微镜问世。20世纪 40年代,常用的TEM的分辨率约在l0nm左右,而最 佳分辨率在2至3nm之间。当时由于试样制备的困难 及缺乏应用的动机,所以很少被物理科学研究者使 用。直到 1949 年,Heidenreich 制成适于 TEM观察的 铝及铝合金薄膜,观察到因厚度及晶体面不同所引 起的像对比效应,并成功的利用电子衍射理论加以 解释。由此获得一些与材料性质有关的重要结果, 才使材料界人士对TEM看法有所改变。但因为观察 用试样制备困难,因此该技术发展缓慢。直到20世 纪50年代中期,由于成功地采用TEM观察到不锈钢 中的位错,再加上制样方法的改进,TEM技术才得 以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分析手段。
电子显微技术发展历史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897年,英国科学家J.J. Thomson发 现了电子;到了 1912 年,发现 X 光衍射现象,经 Bragg 的深入研究, 一举奠定了X光的波性和利用电磁波衍射决定晶体结构的方法。1924 年, De Broglie发表了质波说;1926年Heisenberg等发展和丰富了 量子力学,创立了电子波质二元论的理论基础。电子既然具有波性, 则也应该有衍射现象; 1927 年美国 Davisson以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 子的波性。
TEM的主要发展
(l) 试片的研磨。 (2) TEM一般的分辨率由2.5nm提高到数埃。 (3) 双聚光镜的应用可获得漫散射程度小、强度高、 直径在微米左右的电子束,增 加了 TEM 微区域观 察的能力。 (4) 晶体中缺陷电子衍射成像对比理论的发展。 (5)试样在TEM中的处理,如倾斜、旋转等装置得 到实际化应用,克服了制样存在的困难。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
电子探针仪
扫描电镜
二次电子
荧光辐射
阴极荧光
入射电子背散射Biblioteka 子吸收电子俄歇电子
试 样
透射电子 衍射电子
俄歇电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子衍射仪
图1 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及相应仪器
电子显微技术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TEM及SEM的功能日新月异,TEM主要发展方向为: 1.高电压:增加电子穿透试样的能力,可观察较厚、较具代表 性的试样; 减少波长散布像差; 增加分辨率等。 2.高分辨率:已发展到厂家保证最佳解像能力为点与点间 0.18 nm 、线与线间 0.14nm 。美国于 1983 年成立国家电子显微镜 中心,其中,1000 keV的原子分辨电子显微镜其点与点间的分 辨率达0. 17nm,可直接观察晶体中的原子。 3.分析装置:如附加电子能量分析仪 , 可鉴定微区域的化学 组成。 4.场发射电子光源 : 具有高亮度及契合性,电子束可小至 1nm 。除适用于微区域成份分析外,更有潜力发展三度空间全像术 。
电子探针( EPMA)是在扫描电镜的基础上 配上波谱仪或能谱仪的显微分析仪器,它 可以对微米数量级侧向和深度范围内的材 料微区进行相当灵敏和精确的化学成份分 析,基本上解决了鉴定元素分布不均匀的 困难。
电子与材料试样作用可以产生各种讯号。 电子显微镜主要原理就是在收集、分辨各种 讯号的基础上,经过相应处理,得到能够反 映所分析试样的晶体结构、微细组织、化学 成份、化学键类型和电子分布情况的有效信 息。
在SEM方面,一方面提高分辨率,同时在SEM 上附加上诸如 X射线探测微分析仪等分析仪器,以 辨别物质表面的结构及化学成分等。 近年来,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将 TEM 与 SEM结合为一,取二者之长制成扫描穿透式电子显 微 镜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 ,其分析功能更加强大,可 全面的得到各种有效信息,这种仪器也被称为分析 电子显微镜 (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