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单亲家庭(父,母) 感情交流(方式,内容) 角色混乱(家长,老师,保育员,警察) 心理虐待(忽视、嘲笑、讽刺) 玩(玩具、电脑、寓教于乐) 居住越高、越隔离 经济水平 性别角色(识别、教育)
城市化 • 住房拥挤 • 环境污染 • 犯罪增加 • 学业竞争 • 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
• 3、经常给孩子鼓励 – 鼓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 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 自尊感和成功感 • 4、避免不良的人际比较 –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人比人,气死 人”。 这里的“人比人”就是一种人际比 较,而“气死人”则是对这种“比较”所产 生效应的简练概括。
家庭教育的内容-自信心培养
– 第六是动手能力 • 动手能力,即操作能力。在孩子身 上主要表现为解题与实践操作能力。 孩子的智力能够在动手活动中得以 发展,因此,也必然能够在动手活 动中表现出来。
• 3.适时适量,防止孩子出现智力厌 食 • 4.了解孩子的特殊才能,量力而教 –所谓特殊才能指的是完成某一活动所需的各种能 力的有机结合。如数学才能、绘画才能、音乐才 能等。只有同时较完备地具备了从事某种活动所 必需的各种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该项活动。
学会停顿 唤其名注意起来 眼神交流
Biblioteka Baidu
重复要做的事
4.愉快交流(2)
交流中防止相互阻断
身体接触(碰一碰、拉拉手等)使之注意起 来 记录一系列的任务顺序 明确的语言交流
指令明确
• 上课要好好听——好好? (上课看老师,听… 坐...,) • 不许做小动作——做什么? 手放…,笔放…, 不做…) • 下课不要疯——疯? (玩什么,怎么玩) • 不许打同学——怎么办? (表达、控制冲动、社交技能) • 回家赶快做作业——赶快?作业?(时间、做…)
儿童抑郁症心理治疗
• ②治疗者与家人共同探讨: • 尊重原来家中权威,不偏视,不提过去, 只注重现在,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注重 情感,不注重说教,淡化缺点,强调好 处。
亲子沟通
首先,父母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相信他们下次一定做得更好。 其次,对孩子的批评或要求可以采 取间接的方式。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好人好事的议 论,对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的赞扬,使 孩子从中悟出该怎么做。 最后,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儿童青少年 心 理 健康与家庭教育
宁波市心理卫生中心 主任咨询师 宁波市康宁医院 院长、主任医师 宁波大学医学院 硕士生导师 胡珍玉
2008年4月22日
心理健康的标准:
•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
•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
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也处于完好状态。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
• 5、了解孩子的需要 – 需要是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 脑中的反映,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它促使 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 以行动求得自身的满足。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我们具有明 显的启迪意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概 括地划分为五个层次。包括: • 生理需要,它指向能够满足个体生 存和延续所必需大一切东西,如衣 食住行等; • 安全需要,即免于身体危险及剥夺 的需要;
• 归属和爱的需要,即对社交,归属 和认可的需要以及给予爱和得到爱 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即对自尊和来自他人 的尊重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发挥自己全部 潜能的需要。
– (1)了解孩子的物质需要,杜绝“一要就给” – (2)了解孩子爱的需要,给孩子正确的爱 • 爱是孩子心理需要的核心,是启动孩子人 格健全发展的动力。 • 孩子渴望爱,尤其是渴望父母的爱。父母 的爱,可以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依恋感, 可以使孩子精神振奋,在生活的道路上勇 往直前。
2.简洁、有序和有结构的家庭环境
• 任务布置简单,少有选择 • 写下任务的顺序 • 形成常规和习惯 • 减少干扰的环境,无需过于安静 • 特定的任务场所(作业、饮食、游戏)
3.生活常规和节奏的培养
• 帮助其在特定时间下的情绪和行为 • 适当的作业时间(闹钟的使用) • 注意药物的消失时间
4.愉快交流(1)
结合原则;教育一致性原则;以身作则原则。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过度保护;重
养轻教;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重生理轻心 理;隔代抚养。
— 、了解孩子
• 1.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 对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较常见的有两种。 – 一种是传统的划分,即把儿童气质划分为四 种—胆汁质(不可遏制型)、多血质(活泼型)、 粘液质(安静型)和抑郁质(抑制型); – 另一种划分法是根据儿童易教养的程度,把 儿童的气质划分为易教养型、难教养型和缓 慢活泼型三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临床表现
• • • • • 注意障碍 活动过多和冲动 学习困难 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 品德障碍
儿童焦虑症
• 1.临床表现
强迫症
•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病人有一种不得不去 想或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否则就十分焦虑不安, 所以也可以说是焦虑症的一种特殊形式。
• 强迫症的症状可归纳为两大类: (1) 强迫思维 (2)强迫行为
1、自信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避免过分保护 3、经常给孩子鼓励 4、避免不良的人际比较 5、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6、重视社会教育:有爱心,正直,学会合作, 平等竞争,生存能力,责任感。
1.强调优势而非不足
• 关注会做的而不是不会做的 • 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自信 • 鼓励努力和成功 • 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着手
– (3)了解孩子归属的需要,使孩子走出孤独 – (4)了解孩子尊重的需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 A.成就感—孩子自尊的源泉。孩子通过获 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自身 价值的存在,从而能够对自身充满信心和 自尊。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就感的体验是 孩子自尊的源泉。
• B.尊重孩子,切莫“人前训子”。 古人云:“人前训子,背后教妻“。 但事实上,背后教妻是真经,人前 训子却不可为。英国哲学家、教育 家洛克曾经说过:“父母不宣扬子 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 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 人, • C.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和朋友
– 智力,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它是人 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科学、客观地 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助于家长适时适量 地为孩子提供智力刺激,以防止过多智力刺 激量引起孩子出现学无兴趣、学无成效的 “智力厌食症”。
– 首先是观察能力
所谓观察,不仅是指用眼看,还指用耳朵 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脑子想,是一 种“思维的知觉”。人们通过观察可以获 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综合分析、抽象概 括、判断推理的进行提供丰富而翔实的素 材。因此,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3. 注意“因才施教” • 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要采取相 应的措施,因才施教。 – 4. 注意善加引导 • 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任何一种气 质类型,都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 消极的一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气 质表现,扬其长,避其短。
– 5. 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家长还要注意 因势利导。 • 对精力充沛的胆汁质孩子,适当地引导其 过剩精力的合理宣泄,比如让他去从事某 种运动或学习某种新技能,而不要放任他 去欺负较小孩子; • 对做事缓慢的粘液质孩子,家长则可以在 肯定其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求, 比如,对孩子说:“你要做得更快一点就 更好了”等等,引导他提高办事效率。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1、自信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 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 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 用。 – 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 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 却是十分重要的。
• 2、避免过分保护 – 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 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 局势。 – “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 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 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 了他的自立及自信心。
家庭教育概述
• 家庭教育是关系重大的一件事情。不管什么样 的家庭,不管家长们意识到了没有,每个家庭 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任务,也都在以这样那样 的方式教育孩子。 • 一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质量,不仅关系到 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整个家庭 的和睦与幸福,而无数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水平 和质量则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因 (家庭原因)
问 题 特殊的家庭地位 • 家长期望值过高 • 爱的失误 教育观点不一致 • 偏才培养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因
(文化冲突)
文化现象 • 爱 • 棍棒下面出孝子 • 仁、礼为尚 • 继承传统 冲突的结果 神经性厌食 躯体虐待 缺乏个性 中西文化冲突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最佳
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志 ①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学习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
生活。
什么是心理问题?
• • • • • • • “精神病”? “神经病”? “毛病”? “人人都有的不舒服状态”? “心里不开心”? “逆反”? “不随潮流”,“不合大众”,“与人 不同”? • “学习成绩差”?
– 1. 学会接纳,因势利导 • 孩子的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之分,任何 一种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才。因此,对于 孩子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家长要学会接 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扬长避短, 使孩子的个性积极健康地成长。 – 2. 勿“逆向而行” • 了解、接纳孩子的气质特点,就要根据孩 子的气质倾向,为孩子的发展开辟道路。
儿童青少年的自杀自伤行为
自杀原因
• • • • • • (一)国外资料认为是精神障碍最常见原因之一 (二)、家庭因素 ①父母对儿童学业期望过高,未能达到父母标准: ②亲子沟通差,管教过严,常受责骂和打; ③父母离异,无人关心; ④患躯体病,“治愈无望”。
自杀原因
• (三)人格因素 自杀儿童的人格趋向孤僻,社交技能不 良,也有任性、冲动倾向的报道,尤其 反复自杀者及先兆的自杀者。
家庭教育
• • 家庭教育意义:个人-家庭-国家 家庭教育目的:按照儿童心理的发展规
律和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在禀赋的气质基础 上和在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下,通过教育和训练, 来培植他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和顽强的 适应能力,以维护并促使心身健康及全面地发 展。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原则;严爱
– 其次是记忆能力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实现 的。 – 第三是想象能力 •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对个 人或人类已有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 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 第四是思维能力 •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是由感性认识 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关键一步,是指人们借 助语言把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从而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 第五是言语表达能力 • 言语表达能力是指正确运用语言来表达自 己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 2. 了解孩子的能力 – 在心理学上,把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 率,能使活动的任务顺利完成的那些 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之为能力。 比如,从事音乐活动要具备节奏感和 曲调感,否则音乐活动就无法顺利进 行。因此,这种节奏感、曲调感便是 一种能力。
– 根据能力作用范围,可以把能力分为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的 是各种活动都需要的一些共同的能力。
• “触发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病、物质 滥用、生活事件、家庭危机。 • 儿童自杀的触发因素主要是:学业和亲 子关系(包括家庭教育)。 • “阈值”:涉及遗传、人格障碍、易冲 动等,多数自杀儿童有一定素质缺陷。
儿童抑郁症心理治疗
• 家庭治疗 • ①家庭治疗分析:
• • • • • • • 父母与子女沟通不足 父母过分宠爱、袒护或依赖子女 父母双方对子女养育理解不协调 父母所扮演角色不到位 父母通过子女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亲子三角关系 父母婚姻问题
城市化 • 住房拥挤 • 环境污染 • 犯罪增加 • 学业竞争 • 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
• 3、经常给孩子鼓励 – 鼓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 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 自尊感和成功感 • 4、避免不良的人际比较 –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人比人,气死 人”。 这里的“人比人”就是一种人际比 较,而“气死人”则是对这种“比较”所产 生效应的简练概括。
家庭教育的内容-自信心培养
– 第六是动手能力 • 动手能力,即操作能力。在孩子身 上主要表现为解题与实践操作能力。 孩子的智力能够在动手活动中得以 发展,因此,也必然能够在动手活 动中表现出来。
• 3.适时适量,防止孩子出现智力厌 食 • 4.了解孩子的特殊才能,量力而教 –所谓特殊才能指的是完成某一活动所需的各种能 力的有机结合。如数学才能、绘画才能、音乐才 能等。只有同时较完备地具备了从事某种活动所 必需的各种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该项活动。
学会停顿 唤其名注意起来 眼神交流
Biblioteka Baidu
重复要做的事
4.愉快交流(2)
交流中防止相互阻断
身体接触(碰一碰、拉拉手等)使之注意起 来 记录一系列的任务顺序 明确的语言交流
指令明确
• 上课要好好听——好好? (上课看老师,听… 坐...,) • 不许做小动作——做什么? 手放…,笔放…, 不做…) • 下课不要疯——疯? (玩什么,怎么玩) • 不许打同学——怎么办? (表达、控制冲动、社交技能) • 回家赶快做作业——赶快?作业?(时间、做…)
儿童抑郁症心理治疗
• ②治疗者与家人共同探讨: • 尊重原来家中权威,不偏视,不提过去, 只注重现在,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注重 情感,不注重说教,淡化缺点,强调好 处。
亲子沟通
首先,父母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相信他们下次一定做得更好。 其次,对孩子的批评或要求可以采 取间接的方式。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好人好事的议 论,对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的赞扬,使 孩子从中悟出该怎么做。 最后,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儿童青少年 心 理 健康与家庭教育
宁波市心理卫生中心 主任咨询师 宁波市康宁医院 院长、主任医师 宁波大学医学院 硕士生导师 胡珍玉
2008年4月22日
心理健康的标准:
•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
•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
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也处于完好状态。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
• 5、了解孩子的需要 – 需要是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 脑中的反映,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它促使 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 以行动求得自身的满足。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我们具有明 显的启迪意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概 括地划分为五个层次。包括: • 生理需要,它指向能够满足个体生 存和延续所必需大一切东西,如衣 食住行等; • 安全需要,即免于身体危险及剥夺 的需要;
• 归属和爱的需要,即对社交,归属 和认可的需要以及给予爱和得到爱 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即对自尊和来自他人 的尊重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发挥自己全部 潜能的需要。
– (1)了解孩子的物质需要,杜绝“一要就给” – (2)了解孩子爱的需要,给孩子正确的爱 • 爱是孩子心理需要的核心,是启动孩子人 格健全发展的动力。 • 孩子渴望爱,尤其是渴望父母的爱。父母 的爱,可以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依恋感, 可以使孩子精神振奋,在生活的道路上勇 往直前。
2.简洁、有序和有结构的家庭环境
• 任务布置简单,少有选择 • 写下任务的顺序 • 形成常规和习惯 • 减少干扰的环境,无需过于安静 • 特定的任务场所(作业、饮食、游戏)
3.生活常规和节奏的培养
• 帮助其在特定时间下的情绪和行为 • 适当的作业时间(闹钟的使用) • 注意药物的消失时间
4.愉快交流(1)
结合原则;教育一致性原则;以身作则原则。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过度保护;重
养轻教;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重生理轻心 理;隔代抚养。
— 、了解孩子
• 1.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 对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较常见的有两种。 – 一种是传统的划分,即把儿童气质划分为四 种—胆汁质(不可遏制型)、多血质(活泼型)、 粘液质(安静型)和抑郁质(抑制型); – 另一种划分法是根据儿童易教养的程度,把 儿童的气质划分为易教养型、难教养型和缓 慢活泼型三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临床表现
• • • • • 注意障碍 活动过多和冲动 学习困难 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 品德障碍
儿童焦虑症
• 1.临床表现
强迫症
•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病人有一种不得不去 想或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否则就十分焦虑不安, 所以也可以说是焦虑症的一种特殊形式。
• 强迫症的症状可归纳为两大类: (1) 强迫思维 (2)强迫行为
1、自信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避免过分保护 3、经常给孩子鼓励 4、避免不良的人际比较 5、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6、重视社会教育:有爱心,正直,学会合作, 平等竞争,生存能力,责任感。
1.强调优势而非不足
• 关注会做的而不是不会做的 • 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自信 • 鼓励努力和成功 • 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着手
– (3)了解孩子归属的需要,使孩子走出孤独 – (4)了解孩子尊重的需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 A.成就感—孩子自尊的源泉。孩子通过获 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自身 价值的存在,从而能够对自身充满信心和 自尊。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就感的体验是 孩子自尊的源泉。
• B.尊重孩子,切莫“人前训子”。 古人云:“人前训子,背后教妻“。 但事实上,背后教妻是真经,人前 训子却不可为。英国哲学家、教育 家洛克曾经说过:“父母不宣扬子 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 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 人, • C.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和朋友
– 智力,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它是人 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科学、客观地 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助于家长适时适量 地为孩子提供智力刺激,以防止过多智力刺 激量引起孩子出现学无兴趣、学无成效的 “智力厌食症”。
– 首先是观察能力
所谓观察,不仅是指用眼看,还指用耳朵 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脑子想,是一 种“思维的知觉”。人们通过观察可以获 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综合分析、抽象概 括、判断推理的进行提供丰富而翔实的素 材。因此,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3. 注意“因才施教” • 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要采取相 应的措施,因才施教。 – 4. 注意善加引导 • 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任何一种气 质类型,都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 消极的一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气 质表现,扬其长,避其短。
– 5. 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家长还要注意 因势利导。 • 对精力充沛的胆汁质孩子,适当地引导其 过剩精力的合理宣泄,比如让他去从事某 种运动或学习某种新技能,而不要放任他 去欺负较小孩子; • 对做事缓慢的粘液质孩子,家长则可以在 肯定其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求, 比如,对孩子说:“你要做得更快一点就 更好了”等等,引导他提高办事效率。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1、自信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 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 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 用。 – 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 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 却是十分重要的。
• 2、避免过分保护 – 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 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 局势。 – “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 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 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 了他的自立及自信心。
家庭教育概述
• 家庭教育是关系重大的一件事情。不管什么样 的家庭,不管家长们意识到了没有,每个家庭 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任务,也都在以这样那样 的方式教育孩子。 • 一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质量,不仅关系到 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整个家庭 的和睦与幸福,而无数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水平 和质量则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因 (家庭原因)
问 题 特殊的家庭地位 • 家长期望值过高 • 爱的失误 教育观点不一致 • 偏才培养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因
(文化冲突)
文化现象 • 爱 • 棍棒下面出孝子 • 仁、礼为尚 • 继承传统 冲突的结果 神经性厌食 躯体虐待 缺乏个性 中西文化冲突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最佳
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志 ①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学习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
生活。
什么是心理问题?
• • • • • • • “精神病”? “神经病”? “毛病”? “人人都有的不舒服状态”? “心里不开心”? “逆反”? “不随潮流”,“不合大众”,“与人 不同”? • “学习成绩差”?
– 1. 学会接纳,因势利导 • 孩子的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之分,任何 一种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才。因此,对于 孩子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家长要学会接 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扬长避短, 使孩子的个性积极健康地成长。 – 2. 勿“逆向而行” • 了解、接纳孩子的气质特点,就要根据孩 子的气质倾向,为孩子的发展开辟道路。
儿童青少年的自杀自伤行为
自杀原因
• • • • • • (一)国外资料认为是精神障碍最常见原因之一 (二)、家庭因素 ①父母对儿童学业期望过高,未能达到父母标准: ②亲子沟通差,管教过严,常受责骂和打; ③父母离异,无人关心; ④患躯体病,“治愈无望”。
自杀原因
• (三)人格因素 自杀儿童的人格趋向孤僻,社交技能不 良,也有任性、冲动倾向的报道,尤其 反复自杀者及先兆的自杀者。
家庭教育
• • 家庭教育意义:个人-家庭-国家 家庭教育目的:按照儿童心理的发展规
律和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在禀赋的气质基础 上和在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下,通过教育和训练, 来培植他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和顽强的 适应能力,以维护并促使心身健康及全面地发 展。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原则;严爱
– 其次是记忆能力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实现 的。 – 第三是想象能力 •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对个 人或人类已有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 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 第四是思维能力 •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是由感性认识 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关键一步,是指人们借 助语言把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从而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 第五是言语表达能力 • 言语表达能力是指正确运用语言来表达自 己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 2. 了解孩子的能力 – 在心理学上,把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 率,能使活动的任务顺利完成的那些 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之为能力。 比如,从事音乐活动要具备节奏感和 曲调感,否则音乐活动就无法顺利进 行。因此,这种节奏感、曲调感便是 一种能力。
– 根据能力作用范围,可以把能力分为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的 是各种活动都需要的一些共同的能力。
• “触发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病、物质 滥用、生活事件、家庭危机。 • 儿童自杀的触发因素主要是:学业和亲 子关系(包括家庭教育)。 • “阈值”:涉及遗传、人格障碍、易冲 动等,多数自杀儿童有一定素质缺陷。
儿童抑郁症心理治疗
• 家庭治疗 • ①家庭治疗分析:
• • • • • • • 父母与子女沟通不足 父母过分宠爱、袒护或依赖子女 父母双方对子女养育理解不协调 父母所扮演角色不到位 父母通过子女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亲子三角关系 父母婚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