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车辆工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1. 研究生培养目标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掌握现代车辆工程领域技术和发展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为:1.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具有一定的科研与工程实践经历,能够承担车辆工程领域的企业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级汽车工程人才的需要。

2. 培养方案2.1 培养模式车辆工程研究生采取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学校专业教师授课、指导。

其中,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学习年限为2年;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学习年限为4年。

2.2 课程设置2.2.1 公共课程公共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培养完整人格、广博学识、扎实基础留学生的基本功课程,涵盖了哲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外语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宽广的眼界和快速适应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2.2 学科课程研究生学科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研究生学科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培养目标:2.2.2.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夯实研究生在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

2.2.2.2 专业课程根据车辆工程领域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需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设计了完整的专业课程,包括车辆动力学、车辆传动技术、车辆轻量化与节能技术等多个领域。

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能力。

2.2.2.3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在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所需的交叉学科、跨行业、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应用基础理论、思维创新和综合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价值的实现,使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2.3 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应按照学位论文培训流程,完成一篇与从事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或具有开创性或创新性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的学位论文,通过学术论文答辩,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确认通过后进行学位授予。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工 程项目等,为研究生提供更广阔 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研究生参加创新竞赛活动
组织学术竞赛
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汽车 大赛等,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自主发起竞赛
鼓励研究生自主发起和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如研究生技术挑战赛、创新成果展示大赛等, 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车辆制造工艺实习 车辆智能网联技术实习
04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
科研项目与实践教学结合
科研项目
学生需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通过实践锻炼科研能力。
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
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会议
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
3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在 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培养特色
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 实践经验。
重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团队项 目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项目和 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提问并回答。 • 答辩程序安排:答辩会一般由主持人介绍会议议程和规则,然后由研究生进行陈述,最后由评委提问和评
价。在答辩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陈述时间控制:研究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超时或缩短时间,影响陈述质量。 • PPT或讲稿质量:PPT或讲稿应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有助于听众理解。 • 应变能力:在答辩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或问题时,研究生需要冷静应对,不要慌张或逃避问题。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够在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运用及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管理及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车辆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车辆工程系统管理、技术创新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具体技术开发工作;3. 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开展车辆工程技术检测与实验研究、车辆设计、车辆制造及车辆运用等方面的工作;4. 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工程制图、仿真与优化等工作;5.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社会的交往需求。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计算机基础、英语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理论基础为主。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车辆系统动力学、先进车辆设计技术、车辆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汽车电子技术、车辆热工技术、先进车辆制造技术、车辆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车辆碰撞与安全等。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控制技术、车身设计与制造、机车运用与维护、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科研实践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科研实践课程进行了重点设置,包括学术科研和技术开发实践。

学术科研主要在车辆工程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技术开发实践主要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相应的工程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

3.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检验研究生对所学知识领域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科研实力具有一定的检验和考验作用。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4)一、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在车辆工程领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

特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如下:1、研究生必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严谨的学风,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技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生产实践知识,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及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资料,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

四、课程设置五、实践环节为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加强实践环节训练。

研究生的实践环节采取“助教、助管、助研”等形式。

助教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进行,具体任务在导师安排下参加车辆工程专业的本、专科教学的辅助教学工作,完成包括听课、辅导答疑、上实验课、辅导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辅助带教学实习、收集整理教学资料等各个环节的任务。

由教研室根据效果写出评语。

助研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进行,具体任务由指导教师确定,助研工作的任务安排应结合实际科研课题,完成一定量的科研工作,写出助研报告,由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助研工作的效果及科研能力做出客观评价。

助管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开始,时间不少于一年,具体任务由系会同学工办安排。

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Ⅰ.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Ⅱ.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Ⅰ. 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一、培养目标及标准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将以企业专业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一线工程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面向汽车行业,培养对行业或企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所培养对象的汽车产品开发、系统集成、性能检测与控制水平和能力。

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车辆工程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车辆工程领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培养学生,使本领域专业硕士毕业生达到以下标准:(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2)掌握车辆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3)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严谨治学、兼容并蓄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精神;(5)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6)具备较强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生产一线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二、专业领域本校车辆工程领域覆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及系统集成、汽车产品设计与优化、汽车系统匹配与性能控制三个方向。

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及系统集成方向:服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部件生产企业,培养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整车性能分析与控制、能源管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试验等工作的高级现场工程师。

中南大学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车辆工程)一、专业概况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55年,1960年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和数字装备与计算制造、信息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等2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设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岩土设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金属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中心”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与国外ASM公司共建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等。

车辆工程学科围绕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行走装备与车辆及其关键技术,如工程装备与车辆、汽车(含新能源汽车)、铁道装备与车辆、深海资源开发工程车辆、特种机器人等,致力于工程机械、铁道车辆、道路养护与环保设备的基础设计理论与集成技术、先进车辆制造理论与技术、汽车(含新能源汽车)设计与控制理论等研究。

本学科20余年来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重大问题为背景,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发成功了特种产品转运平车、准高速冷藏车,有轨门架式计算机控制隧道凿岩台车、隧道挖掘装载车、步履式特种桩工车辆、高风压潜孔切削多功能钻车、冶金渣罐运输车、全液压驱动凿岩台车、全液压滑移式多功能轻型工程车、新能源胶轮运输车并已产业化应用,此外在铁道车辆、大功率柴油机设计、城市轨道车辆的修造装备、车辆减振、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车辆安全与控制、车辆外形设计、高速动车联解控制国产化等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成果,形成了本学科以研究高速车辆、特种车辆、汽车(含新能源汽车)为目标的研究方向。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一、学科概况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硕士生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我校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1人。

二、学科专业方向1.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 车辆故障诊断与电子技术3. 物流与运输装备4. 地面车辆系统与导航技术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科研成果要求,见培养方案第四点“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一、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与力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

2. 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向,要求选择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汽车及发动机结构设计、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随机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程经济学、车辆测试技术、车辆人机工程、汽车制动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安全性、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传动理论、试验优化设计、试验模态分析、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理论、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及燃烧理论、汽车发动机替代燃料等。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车辆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普遍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专业能力,在车辆工程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能够承担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在车辆工程、车联网、智能驾驶、汽车设计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成为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领军人才的素质。

二、培养要求1.学科教育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以及较强的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和应用力学能力;2.掌握车辆设计各个环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参与并独立承担复杂车辆设计项目;3.熟悉传感器、控制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具有设计和开发车联网、智能驾驶系统的能力;4.具有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撰写科学论文和科技报告以及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实践教育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以下实践教育要求:1.参与或独立完成学术研究课题,树立创新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2.参加实验室和企业的科研、生产实践,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检测技能、·比赛和实习等校内外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参加学术会议和企业讲座,了解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3.研究生导师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应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担任副高以上职称三年以上;2.有丰富的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经验;3.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成就;4.能够提出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5.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计划。

4.学科评估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遵循完善的学科评估标准和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和调整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汽车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等方面介绍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硕士研究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需要修读一定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相关课程,以夯实基础知识。

2. 专业核心课程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结构与设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动力学、汽车控制技术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汽车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3. 选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兴趣和需求,培养方案还设置了一些选修课程,如先进材料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4. 实践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还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综合素质。

二、学术研究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 科研项目学生在培养期间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和行业企业合作,深入探究汽车领域的重点问题,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学术论文写作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撰写学术论文,通过对特定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三、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学生需要展示出对汽车工程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 论文选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与导师达成共识,确保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可行性。

2. 论文撰写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准确、客观的论述。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 ,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具体目标
01
掌握车辆设计、制造、 性能分析等方面的基本 理论和技能。
02
熟悉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智能网联技术、新能 源汽车技术等前沿技术 。
03
具备开展车辆工程领域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产品创新的能力。
04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国 际交流与合作。
环节。
车辆控制实践
学生需要在实验室或试验场进行实际的车 辆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包括硬件在环仿
真和实际硬件控制等。
车辆试验与检测实践
学生需要在实验室或试验场进行实际的车 辆试验和检测,包括性能试验、排放试验 和可靠性试验等。
企业实习
学生需要在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实 际生产和运营情况,并参与实际的项目和 研发工作。
07
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培养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
培养目标
确保学生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 备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 环节,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需知识。
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 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智能驾驶技术
研究智能驾驶技术的原理、算法、系统集成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智能驾驶技 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
电动汽车技术
研究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电动汽车 的研发、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原理、组成、控制策略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混合动力汽车 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204,申请工学硕士学位适用)一、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防尖端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汽车和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学术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能够做出一定创造性成果,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引领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二)具有车辆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可胜任本学科领域较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具有综合应用本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造性学术成果的能力;熟悉学科发展前沿,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良好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积极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二、研究方向(一)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与轻量化(二)汽车动力学及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学制及学习年限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

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10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学分要求总学分数为N3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N25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6学分。

(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程硕⼠专业学位)车辆⼯程(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程硕⼠专业学位)(全⽇制)⼀、专业领域及研究⽅向车辆⼯程领域以铁路及城市轨道机车车辆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等研究为特⾊,重点研究⾼速﹑重载和轻轨轨道车辆设计﹑开发及应⽤中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理论及⼯程技术问题。

这些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强度及可靠性、车辆-轨道系统动⼒学及控制、振动噪声及控制、智能融合及检测、车辆零部件可靠性基因⼯程等。

运⽤机械设计理论与⽅法,解决车辆⼯程领域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是本学科的突出特点。

本专业领域师资⼒量雄厚、科研实⼒强、研究⼯作条件好,承担着⼤量的国家﹑部委及⼤型国企的科研项⽬,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经验丰富。

在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系统动⼒学﹑振动噪声与控制等⽅⾯的研究系统深⼊并具有影响⼒。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增长实际⼯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

主要研究⽅向及其内容:1.车辆结构可靠性及优化研究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可靠性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结构动态测试、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结构应⼒测试与疲劳评估、车辆结构优化设计建模与算法、零部件结构与⼯艺协同设计、载荷谱建⽴理论与⽅法等。

2.车辆系统动⼒学与控制研究轨道车辆系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各种振动特性和载荷特征,涉及车辆系统动⼒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学、列车纵向动⼒学、⾼速列车空⽓动⼒学以及主动悬挂技术和振动控制技术等。

解决轨道车辆运⾏稳定性、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重⼤技术问题。

3.车辆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车辆振动噪声控制、车内振动噪声模型及控制⽅法、乘客舒适性与声品质评价、轨道交通噪声理论与控制技术等。

4.智能融合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轨道车辆运⾏安全监测中的多源信号智能融合基础理论、融合算法、传感器资源管理优化、搭建融合系统和⼯程化设计⽅法。

北京理工大学-2016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车辆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2016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车辆工程

32
0300055
内燃机燃烧过程仿真
32
学分
2 1 3 2 2 2 2 2 2 2 2
学期
1/2 1/2 1/2 1/2
2 2 2 2 2 2 2
是否 必修
备注
必修
必修 全选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12 学分
必修
必修
北京理工大学 2016 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车辆工程
领域代码:085234
1.学术活动(0.5 学分)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 4 次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要有 500 字左右 的总结报告,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所参与学术活动内容应与自己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应于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2.实践环节(6 学分)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可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 内导师或校内及企业导师决定。 专业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 6 学分,具体包括三部分: (1) 由企业人员讲授的实践类课程(1 学分),按照领域研究方向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分 5 个模块、 分 5 个阶段通过集中授课实施,该课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实例,重点分析、教授企业现代设计 理念、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 (2) 基于运用类高级专业技能课程(2 学分),参与完成导师科研的一部分具体工作或完成技能 课程布置的实践类大作业,并形成完整的技术总结报告,由校内学术导师和技能课程教师共同出具 考核评价意见; (3) 在校内研究生实践基地或校外企业从事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工作(3 学分),时间不少于 3 个月,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实践结束后,学生上报实践总结报告,企业指导 教师出具考核评价意见。 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根据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深 化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上 报业务工作总结报告,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学术导师共同出具考核评价意见。 通过实践环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具有 一定的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专业实践环节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学期第五周开始持续到第三学期第四周,

车辆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目标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车辆专业基础知识和汽车行业前沿技术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具备扎实的汽车工程学基础知识和包括机电一体化、动力总成、车辆控制等在内的现代车辆工程学知识;2.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流体力学等;3.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开发、优化车辆相关系统;4.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承担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

课程设置车辆工程学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总学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究生论文、讲座、实践等。

总学分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共需完成总学分36学分,论文6学分。

必修课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16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其中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模块课程。

具体如下:1.机械制造基础(3学分)2.排放与能耗法规(2学分)3.汽车结构材料与成形技术(3学分)4.汽车传动系统(2学分)5.汽车动力学(2学分)6.汽车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7.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还需选修20学分的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关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汽车动力学与控制2.汽车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3.汽车与环保4.汽车工业经济与管理5.汽车电子与智能驾驶6.汽车安全与碰撞研究生论文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组织论文答辩。

论文工作开展期间,产生的实验、检测等费用由研究生自行承担。

讲座学院会定期组织相关导师或者相关专家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研究生必须参与。

实践研究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完成相关实践任务,包括工程实践、调研和实验等。

核心能力培养车辆工程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核心能力培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的汽车工程知识结构,包含了汽车工程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各专业领域中的前沿技术;2.系统的汽车工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包含设计、优化、调试、操作方案制定等;3.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际合作能力,包含对职业和道德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目标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实践能力,具备系统化、创新性和国际化的视野,在汽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设置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车辆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电子、汽车运动控制、汽车材料、汽车热力学、汽车环保、汽车认知心理学、汽车交通流动力学等。

2.实践环节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创业、实习等。

3.课外活动车辆工程研究生不仅要在学校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还需要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参加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活动等。

三、培养方案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多方面有所收获。

1.知识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汽车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2.能力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先进技术;具备汽车行业的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应具备以下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思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四、阶段目标车辆工程研究生在硕士阶段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生入学阶段,主要目标为进行专业性课程的学习,熟悉研究生生活和科研工作。

完成本学科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

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主要目标为进行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加强研究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主要目标为完成毕业论文,展示较为独立的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430135)一、领域简介车辆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与技术问题。

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我国汽车工业以及交通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理论、金属材料、化工,到今天拓展至与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控制技术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进一步触及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1.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车辆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有:1、车辆发动机、底盘、作业机具的匹配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主要是研究拖拉机及其动力装置和配套机具所组成的机组系统在不同环境和作业条件下的动态性能的分析与仿真,机组系统的数学模型的识别,机组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匹配。

2、车辆动态仿真与控制。

本方向以车辆发动机理论、车辆底盘理论、系统辨识信号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为手段,研究车辆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法,传感装置及其应用技术,工作过程最优控制等问题。

3、车辆系统人机工程。

本方向应用机械振动、随机振动、人机系统工程、隔振和降噪理论,研究车辆振动和噪声控制技术。

研究重点是车辆各级悬架的隔振性能、悬架设计方法,悬架新结构和CAD软件开发。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34,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一、培养目标为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所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应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车辆工程专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专业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分析、匹配与集成、研究与开发、检测与试验、管理与决策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胜任车辆工程专业高层次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

同时,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车辆工程专业国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车辆系统动力学2.车辆安全技术3.电动汽车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4.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5.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6.车辆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7.智能车辆8.工程机械与特种车辆9.汽车制造工艺及企业现代化管理10.汽车服务工程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在校学习年限为2.5~4年。

四、培养方式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主要在产学研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完成。

3.采取责任导师制。

逐步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是校内导师、一位是来自企业的技术或管理专家任导师。

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进行指导。

校内导师是第一导师,对培养质量全程负责。

积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五、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1、学分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特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能力;2.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结构优化设计、性能测试与验证、整车动力系统控制等方面的工作;3.具备辅助车辆产品设计和改进的能力,能够从事车辆电子控制、车辆系统集成以及车辆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4.具备独立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和开展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5.具备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并能够组织和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课题。

三、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设置以下核心课程:1.车辆工程概论:介绍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2.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3.车辆系统工程:探讨车辆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模型和测试方法;4.车辆测试与验证:学习车辆测试与验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5.车辆电子控制技术:介绍车辆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方法;6.车辆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研究车辆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7.创新性科研方法论: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性科研的方法和能力;8.学术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除核心课程外,还可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安排学生在车辆设计、制造或研发企业进行实习,潜心学习实际工作经验;2.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开展与车辆工程领域相关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3.综合实验:通过开展车辆工程领域的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4.毕业设计(论文):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
一、学科概况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硕士生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我校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1人。

二、学科专业方向
1.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2. 车辆故障诊断与电子技术
3. 物流与运输装备
4. 地面车辆系统与导航技术
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科研成果要求,见培养方案第四点“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
一、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与力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

2. 专业知识
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向,要求选择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汽车及发动机结构设计、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随机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程经济学、车辆测试技术、车辆人机工程、汽车制动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安全性、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传动理论、试验优化设计、试验模态分析、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理论、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及燃烧理论、汽车发动机替代燃料等。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实践形式可多样化。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或校内及企业导师共同决定,所完成的实践类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0%左右,实践结束时所撰写的总结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高效生产。

三、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 整车或零部件的产品开发,设计与制造,建模、分析与试验研究,匹配与集成。

(2) 工程技术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调研、工程设计或实施。

(3) 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 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

(5)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 运用、营销技术、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规划制定、行业调研、发展综述等。

(7) 其他相关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预先研究。

2. 学位论文形式及其内容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研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车辆工程和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

3. 学位论文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目录、致谢和必要的附录等。

4. 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的水平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 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3) 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 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5) 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概念清楚,数据可靠,计算正确,写作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