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初二物理液面升降专题
专题三:液面升降的问题

精品课件
例2、(冰在盐水中)容器中的盐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 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精品课件
例3、(冰在酒精中)一块冰沉在容器中的酒精里,当冰 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点拨:判断液面的升降,就是要 比较的是冰熔化前在液体中的排 开液体体积和冰熔化后熔化出水 的体积的大小关系。
精品课件
容器中盛满水
在盛水的容器 中放一块冰
被冰排 出的水
冰化成的水
把冰从水 中取出
m排水= m冰= m化水
V精排品水课=件V化水
把冰化成的水 倒入容器中
例1、(冰在纯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冰 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C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1、“轮船”投放物体导致液面升降(小结)
(1)当投放物体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投放物沉底), 液面会 “下降” 。
(2)当投放物体密度不大于液体的密度(投放物悬浮 或漂浮),液面会 “不变”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定性讨论液面的升降问题
2、“纯冰熔化”导致容器中液面升降
例1、(冰在纯水中)容器的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冰 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A
A
B
h V排
B
S精品容课件
例8、如图,容器B为圆柱状容器,且横截面积SB。物 体A为横截面积为SA,高度为hA的圆柱体。将物体A放 入液体中,物体A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h,且无液体溢 出。则液面上升的高度△h为多少?
力学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2)细线被拉断前,受力分析如图17-14所示
图17-14
+F=G
Δh
抽液机排出的液体质量Δh
=。
(3)如图17-15所示。
图17-15
真题演练
1.(2003天津中考·14题·3分)将一个实心铁球A和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木球B放在一个小盒中,再将小盒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变式练习】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
【例2】 如图17-2所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A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也未全部没入水中),求:容器中液体高度的变化量?
=
=
=①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求得:==②
比较①和②,=
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
(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b),则
=
=
=③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④
比较③和④,因为<
所以>
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积。
物块的重力为-F=32 N-8 N=24 N;
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G=24 N;
此时排液体的体积
==
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
=0.004 ;
水的深度减小Δh===0.02 m
水的深度为h=0.6 m-0.02 m=0.58 m;
专题09 浮力之液面升降、切割问题、剪绳和球船(解析版)

模块一力学专题09 浮力之液面升降、切割问题、剪绳和球船*知识与方法一、液面升降1.多情景:如下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在水面上漂浮着木块,在它上面放着一实心铁块。
(1)若将铁块系在木块下面,再放回容器中,发现铁块未与容器底部接触,此时水面将如何变化?(2)如果将该细线剪断,当木块与铁块都静止时,水面将如何变化?解题方法:比较不同情景下的V排前后变化。
分别对三个情景下的木块和铁块进行整体受力分析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一:∵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静止∴G铁+G木=F浮1= ρ水gV排1①情景二:∵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静止∴G铁+G木=F浮2= ρ水gV排2②∵①=②∴V排1 =V排2∴水面将不变情景三:∵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静止∴G铁+G木=F浮3+F支=ρ水gV排3+F支③将①代入③中,得:ρ水gV 排1=ρ水gV 排3+F 支 整理得:V 排3= V 排1—gρF 水支∴水面将下降2.冰化水:(1)一个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水未装满)漂着一块冰,当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将如何变化?(2)若容器内装的是盐水,当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将如何变化? (3)若容器内装的是酒精,当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将如何变化?解题方法:比较V 排和V 水之间的关系 (1)∵冰漂浮在水面上静止,∴F 浮水=G 冰 ∵冰化成水后m 不变,∴G 冰=G 水 ∴F 浮水=G 水 ∴ ρ水gV 排=ρ水gV 水 ∴V 排=V 水 ∴水面不变(2)∵冰漂浮在盐水上静止,∴F 浮盐=G 冰 ∵冰化成水后m 不变,∴G 冰=G 水 ∴F 浮盐=G 水 ∴ ρ盐gV 排=ρ水gV 水 ∵ρ盐>ρ水,∴V 排<V 水 ∴液面将上升(3)∵ρ酒<ρ冰∴冰沉底,浸没在酒精中 ∴V 排=V 冰∵冰化成水后m 不变,ρ冰<ρ水,∴V 冰>V 水 ∴V 排>V 水 ∴液面将下降记忆口诀:酒降盐升水不变 实质:①ρ冰<ρ液=ρ水,液面将下降②ρ冰<ρ水<ρ液,液面将升高③ρ冰<ρ液<ρ水,液面将下降④ρ冰>ρ液,液面将下降二、切割问题一实心木块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知识讲解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一、判断液面升降方法:比较V排的变化物体浸在液体中,若浮力变大,V排变大,液面;若浮力变小,则V排变小,液面;若浮力不变,则V排不变,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1、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杯中水面_______.2、(1)如图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水面。
(2)如图2所示,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dm3、重7.84N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将冰块分别放在水、盐水和煤油(或酒精)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判断液面的变化。
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4、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
5、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
检测:1.(1)在图中,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有木块甲,在甲上放有铁块乙,甲与乙之间用细绳相连,当木块翻转,铁块乙没入水中时,则()A.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不变 B.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降低C.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升高 D.容器内液面高度先升高后降低(2)现将绳子剪断,当木块和铁块都静止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铁块沉底,木块漂浮 B.水面下降,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C.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2.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最终木块所受浮力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填“增加”或“减小”)了。
巧解“液面升降”问题

巧解“液面升降”问题湖北省荆门市漳河中学曾祥俊学习完初中物理《浮力》这一部分内容后,常常会遇到有关“液面上升还是下降”的讨论的题目。
这类题若用常规方法解答,很繁锁,且容易出错,但采用如下方法解答,既快捷,又不易出错。
基本解答思路:液面的升降由过程前后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决定,即V排变大,液面上升;V排变小,液面下降;V排不变,液面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V排=F浮/(ρ液g),此类题中ρ液一般不会变,这样就可以把讨论V排的变化转化成讨论F浮的变化,即过程前后F浮变大,液面上升;F浮变小,液面下降;F浮不变,液面不变。
而根据浮沉条件讨论浮力的变化相对而言要简单多了,这样问题就得到了简化。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谈谈具体的巧解过程。
例一、在一装水的大烧杯中浮有一小盒,且盒中有几粒小石子,当把盒中的小石子取出投入烧杯的水中,静止时,烧杯的水面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巧解:过程前,盒子和石子作为一个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有F浮1=G总=G盒+G石.过程后,盒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有F浮盒=G盒,石子在水中下沉,所以有F浮石<G石,总体浮力F浮2=F浮盒+F浮石<G盒+G石,即F浮1>F浮2,所以水面下降。
例二、一块纯冰漂浮在一装水的烧杯中静止,当冰完全化成水后,烧杯中的水面如何变化?巧解:过程前,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有F浮1=G冰,过程后,(假设冰化成水后仍成团没有散开)此“水团”在水中应悬浮(密度相等悬浮),所以然有F浮2=G水团(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又冰化成水质量不变,所以有F浮2=G冰,即F浮1=F浮2,所以水面保持不变。
例三、若在例二中,纯冰中有一气泡,情况又如何?巧解:过程前,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有:F浮1=G冰+G泡。
过程后,气泡在水中静止时肯定是漂浮,因此有F浮2=F浮水团+F浮气泡=G水团+G泡=G冰+G泡,即F浮1=F浮2,所以水面保持不变。
例四、若例二中,冰中有杂质,如“木屑”或“沙子”,情况又分别如何?巧解:(1)当冰中杂质是木屑时,过程前,F浮1=G总=G木屑+G冰(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过程后,冰化成水,“水团”在水中是悬浮,F浮水团=G水团=G冰,木屑在水中应漂浮,F浮木屑=G木屑,所以总体浮力F浮2=G冰+G木屑,即F浮1=F浮2,所以水面保持不变。
液面升降专题

1.如图梯形物体重为12N ,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 ,梯形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它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 N ,方向 。
若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4N ,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为 N 。
2.轮船在15m 深的河里航行,在距河底12m 的船底上有一个面积为4cm 2 的小洞,用塞子塞住,则水对塞子的压力为_______N.3.如图11所示,是一个水位高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水恰好顶起塞子A 从出水孔流出,水位下降后,塞子A 又把出水孔堵住。
塞子A 底部是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状,半球恰好塞入出水口中。
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 =4πr 33球表面面积公式是S 球=4πr 2,圆面积公式是S 圆=πr 2,水的密度为ρ,塞子的质量为m ,不计塞子与器壁的摩擦,则水面距离出水口的最大高度为 。
4.如图10所示,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为ρ,深度为H ,物体高度为h ,体积为V ,较大的下底面面积为S ,较小的上底面面积为S /,则该物体受到水向下的压力F 为 .h HV5.如图8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乙。
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 悬浮,物体B 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
已知物体A 与物体B 的密度之比为2:3,S 乙等于4S 甲。
则F 1:F 2=____6.如图6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甲为圆柱形,底面积为S 1,容器乙下半部分为圆锥形,底面积为S 1,上半部分为圆柱形,底面积为S 2,S 1:S 2=2:1,甲、乙两容器的质量相等。
如图6所示甲、乙两容器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块A 和B ,物块A 放在器甲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B 放在容器乙中,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在水中静止时,物块A 和B 均未与容器底接触。
液面升降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冰块熔化液面升降问题:1.纯冰在纯水中熔化;液面不变2.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液面升高3.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下降4.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不变5.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下降例1:有一块冰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将怎样变化?比较V排和V化的体积,V排大于V化液面下降,V排小于V化液面上升。
解:∵漂浮时F浮=G冰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G冰/ρ水g=m冰/ρ水冰块化成的水的体积为:V=m水/ρ水=m冰/ρ水∵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冰= m水所以液面高度不变推论:纯水水面上浮有纯冰.当冰熔化时液面将不变。
当冰熔化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看冰块熔化后有没有物体沉底,如果没有,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液、压强p液不变,反之则减小)例2: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如果冰块全部熔化后,则 ( ) A.液面不变 B.液面上升 C.液面下降 D.无法判断解析:冰块熔化前,在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冰,即ρ盐g V排=m冰gV排=m冰/ρ盐 (1)冰块熔化后的体积V化= m水/ρ水(∵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冰= m水, m水/ρ水=m冰/ρ水) (2)∵ρ水<ρ盐比较(1) .(2)可知V化>V排,冰块在浓盐水中熔化后。
液面上升.例3: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酒精(或煤油等)中,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冰块熔化前,在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即ρ酒g V排=m冰gV排=m冰/ρ酒 (1)冰块熔化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即V’排=V水= m水/ρ水(∵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冰= m水, m水/ρ水=m冰/ρ水) (2)比较冰块熔化前与冰块熔化后排开液体的体积可得m冰= m水, ρ酒<ρ水。
力学专题 液面升降问题

液面升降问题考查要点液面升降问题是中考压轴题的考查热点,近三年(2014-2016年)的中考压轴题都是考查这方面的问题,以液体的压强和浮力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浮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利用量筒的原理1.基本思路:【例1】如图17-1所示,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a)(b)图17-1【思路点拨】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变化是由于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体积之和发生变化引起的。
根据,因容器内原来的水的体积不变,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个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解】(1)如图(a)所示,冰在水中,熔化前处于漂浮状态。
===①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求得:==②比较①和②,=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b),则===③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④比较③和④,因为<所以>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
(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变式练习】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例2】如图17-2所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A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也未全部没入水中),求:容器中液体高度的变化量?图17-2【思路点拨】解法一:画出情境图,如图17-3所示,找出体积之间的关系图17-3即:①Δh②②-①可得Δh因为所以ΔhhΔh=。
解法二:如图17-4,圆柱体下降h后,体积为的水被挤走,图17-4水被挤到原水面上圆柱体周围的区域,体积为Δh所以h解得Δh=。
液面升降问题类专题

液面升降问题类专题类型一: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例题1: 情景如图1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
分析:【练习】1、如图2所示,一个小船中放有ABC三个小球,小船和球一起漂浮在水面上,其中A 球密度小于水,B球密度等于水,C球密度大于水,小船可以自由的漂浮在水面上。
(1)只将A球放入水中,则A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2)只将B球放入水中,则B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3)只将C球放入水中,则C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4)若将ABC三球同时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2、如果将沉在水底的石块放入船中使船漂浮,液面将。
3、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铁盒中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铁盒漂浮在水面。
现用细线把铝块拴在铁盒下面,铁盒仍漂浮在水面,如图3所示。
讨论此时水槽中的水位以及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说法正确的是()A.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B.水槽中水位下降,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C.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D.水槽中水位上升,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类型二: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分析: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类型三:如图4冰块中含有其它物体浮于水中,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分析:【练习】1.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2.冰块内包有一个密度等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图43.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木块密度小于水)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3 浮力——液面升降问题(原卷版)

B.A的一半浸入水中前后,台秤的示数变化了
C.若剪断细线,A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D.若剪断细线,待液面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11、小科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水盆中的水面将会(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一不小心倾斜沉入水底,水盆底受水的压强将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一、液面升降的三种情形
1、物体浸没
2、物体部分浸入
方法一:
方法二:
V1=2V2
V3+V1=V3+2V2
3、剪断绳子
液面升降:
二、液体和固压变化量:Δp水、ΔF水、ΔF桌、Δp桌
柱形容器中装有0.2m深的水,容器底面积为0.02m2,将重为10N,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A放入上述液体中,A完全浸没且完全没有水溢出,求:
(1)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水;
(2)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ΔF水;
(3)容器对桌面压力变化量ΔF桌;
(4)容器对桌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2)ΔF=ΔpS=500Pa×0.02m2=10N
(3)F压1=F支1=G液+G容F压2=F支2=G液+G容+G物ΔF桌= F压2-F压1=G物=10N
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2,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待木块再次静止时,容器中水面将下降的高度是( )
A.4.0×103mB.6.0×10-3mC.1.0×10-2mD.1.6×10-2m
液面升降问题习题及讲解

液面升降问题1、将一个实心铁球A和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木球B放在一个小盒中,再将小盒放在水槽中,小盒漂浮在水面上。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将A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不变B. 只将A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C. 只将B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D. 将两个小球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分析与解:这是判断液面升降的问题,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通常是通过比较体积来作出判断,但解题过程较为复杂。
由于“变化前后水槽底部受到的压力不变”,应用这一结论来判断,既能省去繁冗的计算,又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这里,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容器中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物体,如图所示,这时怎样计算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是否要考虑漂浮物产生的压强?我们以漂浮物的底面为基准,画一辅助线MN。
显然,漂浮物产生的压强等于辅助线MN以上液体的压强,液体才不会流动。
所以,这时计算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只要考虑高h的水产生的压强就可以了,不必再顾虑液面上还有一个漂浮物。
在A、B选项中,设拿出铁球A前水面的高度为,铁球A放入水中后沉底,水面高度为,铁球A对水槽底部的压力为N,水槽底部的面积为S,则在铁球A放入水中前后水槽底部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和。
由于铁球A放入水中前后水槽中所装物体的总重力不变,故水槽底部所受的压力也不变,即,所以。
因此,水槽中水面的高度下降。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在选项C中,设拿出木球B前水面的高度为,木球B放入水中后漂浮,水面高度为,水槽底部的面积为S,则在木球B放入水中前后水槽底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和。
由于木球B放入水中前后水槽中所装物体的总重力不变,故水槽底部所受的压力也不变,即,所以。
因此,水槽中水面的高度保持不变。
选项C错误。
在选项D中,先拿出铁球放入水中,水面高度下降。
再拿出木球放入水中,水面高度保持不变。
故拿出两球放入水中,水面高度下降。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一、判断液面升降方法:比较V排的变化物体浸在液体中,若浮力变大,V排变大,液面;若浮力变小,则V排变小,液面;若浮力不变,则V排不变,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1、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杯中水面_______.2、(1)如图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水面。
(2)如图2所示,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dm3、重7.84N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3、将冰块分别放在水、盐水和煤油(或酒精)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判断液面的变化。
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4、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
5、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
检测:1.(1)在图中,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有木块甲,在甲上放有铁块乙,甲与乙之间用细绳相连,当木块翻转,铁块乙没入水中时,则()A.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不变 B.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降低C.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升高 D.容器内液面高度先升高后降低(2)现将绳子剪断,当木块和铁块都静止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铁块沉底,木块漂浮 B.水面下降,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C.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2.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最终木块所受浮力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填“增加”或“减小”)了。
第十章+浮力+专题七+液面升降问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题七 液面升降问题
第2课时 液面升降问题的定量计算
题型1 浸没物体引起的液面变化
方法指导
如图所示,浸没的物体将体积为 排
大小的水挤占到容器上部,因此,容易
得到 =
排
容器
。
典例1一个底面积为 的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把
一质量为 . 的实心正方体铝块轻轻放入其中,当铝块静止
浮力为___ ,木块 的密度为___________ / 。剪断细线,
。
当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______
6.[2023·开州区一模]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
× − 、重 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向容器中倒入足
解得 =
排
容器
。
典例2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深为
,将一棱长为 的实心正方体物块轻轻放入水中,
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水面上升了 ,如图乙所示。
(水 = . × / , 取 /) 求:
甲
乙
的压力为____
甲
乙
跟踪训练
7.[2021·巴南区期末改编]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高
的长方体物块 从容器底部缓慢拉出,图乙为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 与物块 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 之间的关系。
2 500
物块 没有露出水面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
。 ( 取 /)
=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小量
= 水 = . × / × / × . =
题型3 利用图象反应液面的升降
典例3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长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
。
实质是比较前后
V排
的变化。
理 论 推 理
F浮1
F浮船
G金 G船
F浮金 N G船
F浮1 G 船 G 金 V排1 水g 水g
G金
V排2 V排1
因此,液面下降
理 论 推 理
h1
h2
V水+V排1=S容h1 ①
V水+V排2=S容h2 ②
①- ②得: V排1- V排2=S容( h1 - h2 ) 即 结
水平放置的直筒形容器
Δ F浮 = ρ液gΔV排
Δ F浮 Δ V排 Δ V排 = S 容 Δ h Δh
初中物理总复习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杨宋中学 彭兴柏
学 习 目 标
1、理解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变化量与液体 深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所学浮力知识解决简单的液 面变化问题。
头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的圆柱体容器中装 脑 有适量的水,小船和金属块一起漂浮在水 风 中,将金属块从小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 暴
中考物理专题 液面升降问题

中考物理专题液面升降问题一、液体的体积不增减,仅仅由于V排变化而引起的液面升降Δh的问题。
BA图1△ h=V排/S容二. V排不发生变化,由于增减液体而导致的△ h变化产生原因:物体均自由漂浮在液面上,液体密度不变,所以V排不变。
当向容器内注入同种液体使其体积增加了△ V,所以这种△ h的由来是因为容器内液体体积增加而导致的。
△h=△ V液/S容。
--三、V排和液体的质量都变化从而导致的△ h变化公式推导:△ h=△V排/S物△ h =△ V 液/(S 容-S 物)四.如图1和2所示:当物体相对液面移动的距离为△h 时,液面上升的距离为△H, 则:△hS 物=S 容△H ,V 总1=V 水+h 1S 物 = H 1S 容 ① V 总2 =V 水+h 2物 = H 2S 容 ② 所以②-①.得:△hS 物=S 容△H五.如图3和图4中,当物体相对容器移动的距离为△h 时,液面上升的距离为△H,则:△hS 物=△H (S 容—S 物),Hh图1hH图2Hh1图3h2图4因为 V 总1=V 水+(H 1—h 1)S 物 = H 1S 容 ①V 总2=V 水+(H 2—h2)s 物=H 2 S 容 ②所以②-①.得:△hS 物=△H (S 容—S 物)中考演练:东城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 b 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S a的圆柱体A 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 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 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 也未全部没入水中,物体A 所受水的浮力增加了 。
中考演练:朝阳二模12.如图7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 ,试管壁粗细均匀、厚度不计;现将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 ,如图8乙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5×103kg/m3 B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103kg/m3 C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103kg/m3 D .小试管与容器内水面变化的高度相等2014海淀一模14. 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2023年中考物理+浮力与压力、液面升降专题

熔化前:F压 G液 G排 G液 G冰 G杂
熔化后:F压 G液 G熔水 G排杂 G液 G冰 G杂 所以:F压 F压 ,液面下降。
练习:
3、如图1,长方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0cm3,柱形容器的上方 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物体缓慢向下运动,其整个过程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 (1)物体浸没时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液面上升的高度。 (4)容器的底面积。
图1
图2
四、自体液面升降
三、液面升降问题
2、已知F浮,求物体下降高度h降
排开液体体积:V排
F浮
g
浸入液体深度:h浸
V排 S物
液面上升高度:h液升
V排 S容
物体下降高度:h降 h浸 h液升
h液
h
升h降
浸
练习:
2、如图,长方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0cm3,底面积为200cm3的 柱形容器的上方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物体缓慢向下运 动,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其浮力为6N,求: (1)物体的体积。 (2)液面上升的高度。 (3)物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没,其下降的高度。
1、已知物体下降高度h降,求F浮
相对于原液面,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V1 S物h降
液面上升高度:h液升
V1 S容 - S物
物体浸入深度:h浸 h降 h液升
h液
h
升h降
浸
排开液体体积:V排 S物h浸 S容h液升
F浮 液 gV排
练习:
1、如图,底面积为300cm2的柱形体A刚好接触水面,假设容器足够高, 物体A从此位置再向下移动4cm,求物体A受到的浮力。
浮力与压力、液面升降专题
初二物理液面升降专题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学案知识复习:一.浮力基本概念中易错点:1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2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它的大小等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差3 不论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还是正在液体中下沉(或上浮)或已沉底的物体(不完全密合)都受到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液=ρ液gV排●浸没时V排=V物●部分浸入时V排=V-V出注意:1、单位:F浮:牛顿;ρ——千克/米3,g%%——牛顿/千克,V排—3 m2、浮力的有关因素: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完全无关;3、与V物无直接关系;4、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V排=V物)由【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可知:F浮<G物,下沉(ρ液<ρ物)F浮>G物,上浮(ρ液>ρ物)F浮=G物,悬浮(ρ液=ρ物)(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浮=G物(V排<V物)四浮力的计算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F浮=ρgV排或F浮=G液体。
2 由浮力的成因计算,F浮=F向上-F向下。
3 由称重法,已知物体在空气中称重G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称重G',则F浮=G-G'。
4 由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力的平衡条件计算,得F浮=G物专题训练➢首先是冰融化后考虑容器中液面升降的问题:题目 1 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冰块,水不溢出,过一段时间冰融化后,问杯中液面上升、下降还是不变?题目 2 在一个盛有盐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冰块,水不溢出,过一段时间冰融化后,问杯中液面上升、下降还是不变?题目3 在一个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冰块,水不溢出,过一段时间冰融化后,问杯中液面上升、下降还是不变?➢轮船投放物体的问题题目4 一艘装有木块的轮船停放在水面不大的湖中,若将船上的木块投入湖水中,问水面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题目5 一艘装有石块的轮船停在水面不大的湖中,若将船上的石块投入湖水中,问水面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用“状态法”速断液面升降一、什么叫状态法所谓“状态法”,就是对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所处的状态进行比较来判断液面的升降.二、如何用“状态法”速断液面升降(1)若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都处于漂浮、悬浮状态,而无沉体出现,则液面不变;(2)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无沉体,而变化后有沉体出现,则液面下降;(3)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有沉体,而变化后无沉体出现,则液面升高.(说明:变化前后液体中物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不变.)三、证明设液体中的物体的总重为G,变化前后在液体中所受的总浮力分别为F浮、F浮′.◆若变化前后均无沉体出现,由浮沉条件知:F浮′=F浮=G,ρ液gV排′=ρ液gV排,则V排′=V排,液面不变.◆若变化前无沉体,变化后有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下降.若变化前有沉体,变化后无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上升.四、应用举例例 1 有三个实心小球甲、乙、丙,甲球在水中悬浮,乙球在水中下沉,丙球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在一只敞口的小铁盒里,然后将小铁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将小球甲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不变B.只将小球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C.只将小球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上升D.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例2 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面放一个体积为1分米3、重7.84牛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例3 在盛水的缸底有一个实心铁球,水面上漂浮着一个脸盆.若将铁球捞出放入盆中,盆仍漂浮在水面上,则缸底所受水的压强()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例4 桶里水面漂浮着一块冰,当冰溶化成水时,水面的高度与原来相比()A.上升B.下降C.不变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例5 在上述例4中,若浮冰中间夹有小木块,则冰溶化后,桶里的水面____;若浮冰中间夹有小石块,则冰溶化后,桶里的水面____.液面升降问题类型一——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实质:是比较前后V排的变化。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浮力中液面升降问题(知识串讲)

专题19浮力中液面升降问题类型一冰漂浮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冰融化后液面的升降情况冰漂浮在液面上排开液体的体积是V 排,冰融化为水后水的体积是V 水,我们将此类问题转化为比较V 排与V 水的大小关系。
若V 排>V 水则液面下降,若V 排=V 水则液面不变,若V 排<V 水则液面上升。
【例题】一块冰漂浮在某液面上,当冰融化后液面怎么变化?解:冰融化为水的体积是水水水 g G V ,因为冰融化前后,重力是不变的,因此有水冰水 g G V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液浮排 g F V ,冰漂浮在水面时,由沉浮条件排浮G F ,则以下通过V 水和V 排的大小关系来确定V 水和V 排的大小关系。
1.当水液 ,则V 水=V 排,因此液面不升不降;2.当水液 ,则V 水>V 排,因此液面不升不降;3.当水液 ,则V 水<V 排,因此液面不升不降。
类型二冰裹物体漂浮在水面,冰融化后水面的升降情况冰与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冰融化前两者受到一个总的浮力,冰融化后,两者分离沉浮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两者受到的总的浮力发生变化。
总的浮力变化会导致总的排开水的体积发生变化,水面的升降与冰融化前后总的V 排的变化有关。
若总浮力变大,则V 排变大,则液面上升;若总浮力不变,则V 排不变,则液面不变;若总浮力变小,则V 排变小,则液面下降。
【例题】有一物体被冰裹着浮于水面,冰融化后液面如何变化解:冰融化前,物体和冰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处于漂浮状态,它们受到的总浮力前浮F =G 冰+G 物。
冰融化后,分别分析冰和物体的沉浮状态:冰融化为水,水在水中的状态可以看成是悬浮,则水受到的浮力F 水=G 水;冰融化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密度:1.若水物 ,冰融化后,物体会在水中下沉,则受到的F 物<G 物。
因此冰融化后,这两者受到总浮力是后浮F =F 水+F 物,可见冰融化前和冰融化后总浮力的关系是:后浮前浮F F ,因此后排前排V V ,即液面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学案知识复习:一.浮力基本概念中易错点:1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2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它的大小等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差3 不论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还是正在液体中下沉(或上浮)或已沉底的物体(不完全密合)都受到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液=ρ液gV排●浸没时V排=V物●部分浸入时V排=V-V出注意:1、单位:F浮:牛顿;ρ——千克/米3,g%%——牛顿/千克,V排—3 m2、浮力的有关因素: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完全无关;3、与V物无直接关系;4、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V排=V物)由【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可知:F浮<G物,下沉(ρ液<ρ物)F浮>G物,上浮(ρ液>ρ物)F浮=G物,悬浮(ρ液=ρ物)(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浮=G物(V排<V物)四浮力的计算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F浮=ρgV排或F浮=G液体。
2 由浮力的成因计算,F浮=F向上-F向下。
3 由称重法,已知物体在空气中称重G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称重G',则F浮=G-G'。
4 由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力的平衡条件计算,得F浮=G物专题训练➢首先是冰融化后考虑容器中液面升降的问题:题目 1 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冰块,水不溢出,过一段时间冰融化后,问杯中液面上升、下降还是不变?题目 2 在一个盛有盐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冰块,水不溢出,过一段时间冰融化后,问杯中液面上升、下降还是不变?题目3 在一个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冰块,水不溢出,过一段时间冰融化后,问杯中液面上升、下降还是不变?➢轮船投放物体的问题题目4 一艘装有木块的轮船停放在水面不大的湖中,若将船上的木块投入湖水中,问水面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题目5 一艘装有石块的轮船停在水面不大的湖中,若将船上的石块投入湖水中,问水面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用“状态法”速断液面升降一、什么叫状态法所谓“状态法”,就是对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所处的状态进行比较来判断液面的升降.二、如何用“状态法”速断液面升降(1)若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都处于漂浮、悬浮状态,而无沉体出现,则液面不变;(2)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无沉体,而变化后有沉体出现,则液面下降;(3)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有沉体,而变化后无沉体出现,则液面升高.(说明:变化前后液体中物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不变.)三、证明设液体中的物体的总重为G,变化前后在液体中所受的总浮力分别为F浮、F浮′.◆若变化前后均无沉体出现,由浮沉条件知:F浮′=F浮=G,ρ液gV排′=ρ液gV排,则V排′=V排,液面不变.◆若变化前无沉体,变化后有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下降.若变化前有沉体,变化后无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上升.四、应用举例例 1 有三个实心小球甲、乙、丙,甲球在水中悬浮,乙球在水中下沉,丙球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在一只敞口的小铁盒里,然后将小铁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将小球甲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不变B.只将小球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C.只将小球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上升D.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例2 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面放一个体积为1分米3、重7.84牛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例3 在盛水的缸底有一个实心铁球,水面上漂浮着一个脸盆.若将铁球捞出放入盆中,盆仍漂浮在水面上,则缸底所受水的压强()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例4 桶里水面漂浮着一块冰,当冰溶化成水时,水面的高度与原来相比()A.上升B.下降C.不变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例5 在上述例4中,若浮冰中间夹有小木块,则冰溶化后,桶里的水面____;若浮冰中间夹有小石块,则冰溶化后,桶里的水面____.液面升降问题类型一——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实质:是比较前后V排的变化。
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
怎样用理论知识解释你看到的现象?理论推导:变化:如果将沉在水底的石块放入船中使船漂浮,液面如何变化?原因是:。
进一步探讨:从船中取出怎样的固态物质放入水中,水面不变?用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并思考。
答:。
原因是:。
类型一的结论是:此类问题判断前后液面变化,实质是比较V排的变化,因为液体密度不变,浮力跟V排有关,所以转化为判断浮力的变化。
若浮力变大,则V排变大,液面;若浮力变小,则V排变小,液面;若浮力不变,则V排不变,液面。
从容器中往水中投放固态物质,也可以比较ρ物和ρ液的关系,若ρ物>ρ液,则液面;若ρ物≤ρ液,则液面。
反馈练习:如图所示,一个小船中放有ABC三个小球,小船和球一起漂浮在水面上,其中A球密度小于水,B球密度等于水,C球密度大于水,小船可以自由的漂浮在水面上。
①只将A球放入水中,则A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②只将B球放入水中,则B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③只将C球放入水中,则C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④若将ABC三球同时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液面升降问题类型二——类型二: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分析:冰块熔化后化成水,体积变小且水具有流动性。
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V排和的关系。
酒精或煤油水盐水思考:将冰块分别放在水、盐水和煤油(或酒精)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判断液面的变化。
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结论:反馈练习:若冰块漂浮在密度为0.9g/cm3的液体中,熔化后,液面。
类型三:冰块中含有其他物体浮于水中,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选讲)分析:由于冰块熔化后不会引起水面的变化,关键是分析冰块所包的物体引起的液面变化。
(类比类型一)1.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2.冰块内包有一个密度等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3.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木块密度小于水)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课堂实练及作业:1.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铁盒中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铁盒漂浮在水面。
现用细线把铝块拴在铁盒下面,铁盒仍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讨论此时水槽中的水位以及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说法正确的是()A.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B.水槽中水位下降,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C.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D.水槽中水位上升,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2.在图中,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有木块甲,在甲上放有铁块乙,甲与乙之间用细绳相连,当木块翻转,铁块乙没入水中时,则()A.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不变B.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降低C.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升高D.容器内液面高度先升高后降低3.如图所示,木块下吊着一铁块,悬浮在水中,如果将绳子剪断,当木块和铁块都静止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铁块沉底,木块漂浮B.水面下降,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C.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4.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当木块露出水面漂浮时,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木块所受浮力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填“增加”或“减小”)了。
5.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
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
6.如图所示,装有金属球的小盆漂浮在圆柱形水槽的水面上。
此时小盆受浮力F 1。
若把金属球从盆中拿出并投入水槽中,球沉到水槽的底部。
此时小盆受浮力F 2,水槽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为N 。
那么A .小盆受重力的大小为F 1B .金属球受重力的大小为F 1-F 2C .小盆排水体积减小了g N水D .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减小了N7.在图中,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酒精面上浮有木块甲,在甲上放有铁块乙,甲与乙之间用细绳相连,当木块翻转,铁块乙没入酒精中时,则A .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不变B .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降低C .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升高D .容器内液面高度先升高后降低8.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容器底面积是木块底面积的2倍,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要使木块浮出液面的高度恰好为1cm,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求液体的密度为多大?(3)用力将木块恰好全部按入液体中,容器底部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比(2)中增大了多少?9.如图所示,金属铝块的体积为500cm,用线系着放入装有某种液体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由20cm上升到21cm,这时细线对铝块的拉力为9.5N,求:(1)铝块受到的重力(2)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3)液体的密度(4)剪断细线,铝块沉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10.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不可伸长的悬绳处于松弛状态.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牛,木块边长为0.1米,容器底面积为0.03米3,容器底有一阀门K.求:(1)木块的密度;(2)打开阀门使水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3)在细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水的压强怎样变化?改变了多少?(g取10牛/千克.提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总是等大的)11.如图甲所示,高度为的圆柱体A用细线系住后,浸入水槽的水中,当圆柱体A有7/8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的拉力恰好为1N,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圆柱体A拉入水槽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A重的3/4时,圆柱体有7/8的体积浸入水中,已知圆柱体A底面积是圆柱形水槽底面积的1/6,()求:(1)圆柱体A的重力(2)先后两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甲乙1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把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高为0.15m的圆柱形物块,且与容器底不完全密合,物块的平均密度为求:(1)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2)向容器内缓慢注入重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模拟题选练1.(09海一)如图11所示,底面积为S1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