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另一是从化学的角度设计和创建新药,主要研究药物与生物
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mechnism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8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
法(合成、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 结构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 题是,什么是一个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 药物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药物
药物化学
2
什
么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
是
预防、治疗和诊断 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药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物
?
从 功 能 分:
预防药 疫苗、干扰素 诊断药 血管造影剂、试剂盒
治疗药
从 来 源 分:
天然药物 中药 化学药物 合成药、抗生素 生物药物 干扰素等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 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19世纪,化学提取药物(植物药)
1802
古柯叶
1805
鸦片花(罂粟)
可卡因 吗啡
1805
金鸡纳树
奎宁
1899
阿司匹林(Aspirin)上市,标 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 成为更理想药物的阶段。
其他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青蒿-青蒿素 秋水仙-秋水仙碱
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mechnism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8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
法(合成、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 结构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 题是,什么是一个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 药物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药物
药物化学
2
什
么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
是
预防、治疗和诊断 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药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物
?
从 功 能 分:
预防药 疫苗、干扰素 诊断药 血管造影剂、试剂盒
治疗药
从 来 源 分:
天然药物 中药 化学药物 合成药、抗生素 生物药物 干扰素等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 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19世纪,化学提取药物(植物药)
1802
古柯叶
1805
鸦片花(罂粟)
可卡因 吗啡
1805
金鸡纳树
奎宁
1899
阿司匹林(Aspirin)上市,标 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 成为更理想药物的阶段。
其他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青蒿-青蒿素 秋水仙-秋水仙碱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1章绪论
现代解剖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解剖学逐 渐与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学科 相互渗透,形成了现代医学的基
础。
解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01
02
03
疾病诊断基础
医生通过解剖学知识,了 解正常人体结构,从而识 别异常病变,为疾病诊断 提供依据。
手术操作指导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详细 了解相关部位的解剖结构, 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 准确。
03
常用解剖术语及方位描述
解剖姿势与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 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 心向前。
方位术语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靠身 体腹面者为前,靠身体背面者为 后;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正中 线者为外侧。
器官位置描述方法
胸腹腔器官位置描述
以横膈为界,横膈以上为胸腔,横膈以下为腹腔。胸腔内的器官称为胸腔器官, 腹腔内的器官称为腹腔器官。
消化和吸收功能。
04
观察和记录方法介绍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肉眼或借助简单工具 (如放大镜、显微镜)直 接观察解剖结构。
间接观察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 CT、MRI)观察内部解剖 结构。
对比观察法
对比正常与异常、不同物 种或不同个体间的解剖结 构差异。
记录方法
文字描述法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解剖结 构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等。
绘图表示法
通过绘制示意图、模式图或解剖图 来表示解剖结构。
摄影记录法
利用摄影技术拍摄解剖标本或医学 影像资料,以便后续分析和展示。
注意事项
01
02
03
观察前应充分了解相关 背景知识,明确观察目 的和要求。
《分析化学》第1章 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作用: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在工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鉴定组成 定量分析:测定含量 结构分析:结构研究
• 例行分析: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
•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 果有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 分析
•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历史
•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的建立 技术 → 科学
•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经典分析 化学(化学分析)→ 现代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为主)
• 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提供 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 之一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的分析和 结构鉴定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 分析,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 析
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常量分析 :S >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S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S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S < 0.1mg , V < 0.01mL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作用: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在工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鉴定组成 定量分析:测定含量 结构分析:结构研究
• 例行分析: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
•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 果有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 分析
•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历史
•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的建立 技术 → 科学
•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经典分析 化学(化学分析)→ 现代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为主)
• 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提供 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 之一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的分析和 结构鉴定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 分析,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 析
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常量分析 :S >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S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S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S < 0.1mg , V < 0.01mL
1绪论(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本学科主要内容
介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概念,介 绍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类型、 特点、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要考察古代的 政治、经济、伦理、哲学、文学、历史学、 科技、艺术、教育等。
参考书
• 1.《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袁腾飞 宁夏人民出版社(4 本)
• 2.《被历史忽略的历史》 杨文 • 3.《历史不忍细看》 文欢 • 4.《追寻历史的真相》张秀枫 (河南文艺出版社) • 5《明朝那些事》 当年明月,中国友谊出版社(7本) • 6. 《大秦帝国》 孙皓晖 河南文艺出版社(11本) • 7. 《文化与价值》张岱年 著 • 8. 《中国历史与文化》管维良
•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 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 同化力—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
中国化(中原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经典、神仙体系;元代科举;清代 宦官等; • 曾把北宋打得落花流水的契丹,后来相当 一部分都吸纳到汉族中,有的混入高丽、 蒙古、回回等族、犹太人在上海找到家的 感觉。 • 康熙时不少满洲大臣不懂满文,乾隆时能 说满洲话的很少。 • 融合力--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的融 会各民族文化及不同地域的文化而形成
• 尼采:人生既使是一场梦,也要做得有滋有味!
• 从经济形态上,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 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
• 张远山文化随笔《上下五千年》将文化分 为——头脑文化,胸膛文化,腹部文化与 下半身文化。下半身又被他分为两段,为 胯部文化与胯部以下文化
• 中国文化上、下半身以唐中叶(安史之乱) 为界:从尧到周约2500年,是中国文化史 前时期,尚没有头脑。
本学科主要内容
介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概念,介 绍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类型、 特点、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要考察古代的 政治、经济、伦理、哲学、文学、历史学、 科技、艺术、教育等。
参考书
• 1.《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袁腾飞 宁夏人民出版社(4 本)
• 2.《被历史忽略的历史》 杨文 • 3.《历史不忍细看》 文欢 • 4.《追寻历史的真相》张秀枫 (河南文艺出版社) • 5《明朝那些事》 当年明月,中国友谊出版社(7本) • 6. 《大秦帝国》 孙皓晖 河南文艺出版社(11本) • 7. 《文化与价值》张岱年 著 • 8. 《中国历史与文化》管维良
•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 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 同化力—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
中国化(中原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经典、神仙体系;元代科举;清代 宦官等; • 曾把北宋打得落花流水的契丹,后来相当 一部分都吸纳到汉族中,有的混入高丽、 蒙古、回回等族、犹太人在上海找到家的 感觉。 • 康熙时不少满洲大臣不懂满文,乾隆时能 说满洲话的很少。 • 融合力--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的融 会各民族文化及不同地域的文化而形成
• 尼采:人生既使是一场梦,也要做得有滋有味!
• 从经济形态上,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 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
• 张远山文化随笔《上下五千年》将文化分 为——头脑文化,胸膛文化,腹部文化与 下半身文化。下半身又被他分为两段,为 胯部文化与胯部以下文化
• 中国文化上、下半身以唐中叶(安史之乱) 为界:从尧到周约2500年,是中国文化史 前时期,尚没有头脑。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分类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和应激 反应的特点,可将应激反 应分为生理性应激和病理 性应激。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
目录
• 生理学概述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生理学概述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学,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各个 层次的生理功能。
医学对生理学的影响和推动
医学发展推动生理学研究
医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方向和动力。
医学技术对生理学的促进作用
医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更精确、便捷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与生理学的互动关系
医学实践验证生理学理论,同时生理学理论又指导医学实践,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6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免疫反应
01
定义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
理过程。
02
生理意义
免疫反应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外抗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感
染性疾病的发生。
03
分类
根据免疫反应的特点和机制,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特异性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一章绪论
一、形式逻辑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辅助工具
资料:形式逻辑的作用———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
二、形式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必要工具
例如:有一份关于重大责任事故案的判决中写道:“李XX在这次事故中 不负责任”。
还有一份判决书中:“由于被告王XX长期与流氓鬼混,经常旷工,致使 该厂连续3个多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第二节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
逻 辑
形式逻辑
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
传统的演绎逻辑 现代的演绎逻辑
数理逻辑 内涵逻辑
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是近三百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数理逻辑在它发展的初期,是 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形式逻辑中的某些问题。例如,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的变 项“x”、“y”、“z”来代表概念,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运算的符号“+”“”、“X”来代表概念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由概念构成的判断形式转变为类似数 学的公式。
如,“逻辑性强”,“不合逻 辑”。
(4)逻辑学。
如,“逻辑讲座”。
练习题
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含义 1. 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
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 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2. 写文章要讲逻辑。(思维的规律性) 3. 在某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特殊的理论、观点) 4. 关于思维过程本身有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逻辑学) 5. 干部要学点逻辑与文法。(逻辑学)
(1)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
(2)四种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 律)的内容和逻辑要求;
第1章 绪论 《商业伦理》PPT课件
其一、认为道德来源于客观精神和上帝及佛、道、神。 其二、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类天性、人类同情心等。 其三、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感觉欲望。 其四、认为道德来源于动物世界。
1.2.2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与建设 途径
1)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为全体公民所公认的、人
1.1.1道德伴随着社会经济 关系而变化
1)道德理念及其变迁 作为一种根基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
态,道德是通过人们的意识所形成的思想的社会关 系,反映着人们社会关系的特殊方面。道德的基本 原则、主要规范和主要范畴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关 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 由于道德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故而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道德的变化。在旧 的社会经济关系日渐腐朽没落,新的社会经济关系 日益发展成熟的同时,新的社会道德关系就随之兴 起出现。
1.4.1商业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商 业道德
3) 商业道德是商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商业伦理学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这就是企业活 动中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性,即商业道德。商业 伦理学就是通过对企业活动中道德现象的全面研 究,科学地揭示商业道德本质、作用及其发展的 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告诉我的,企 业活动的道德现象,是企业领域内道德关系的具 体体现。
1.1.3加强商业道德建设客观必然性
第二、改革开放引起了新旧体制的转换交替, 在法律、道德等领域形成了新旧观点交替之 间的间隙。
第三、规范企业员工职业行为的规则主要体 现在各种公司法律、规章、制度之中,但在 强调运用公司法规、法令、纪律来规范企业 员工职业行为时,仍必须辅之以商业道德规 范。
1.2 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概念 及其特征
1.2.3职业道德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1.2.2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与建设 途径
1)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为全体公民所公认的、人
1.1.1道德伴随着社会经济 关系而变化
1)道德理念及其变迁 作为一种根基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
态,道德是通过人们的意识所形成的思想的社会关 系,反映着人们社会关系的特殊方面。道德的基本 原则、主要规范和主要范畴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关 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 由于道德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故而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道德的变化。在旧 的社会经济关系日渐腐朽没落,新的社会经济关系 日益发展成熟的同时,新的社会道德关系就随之兴 起出现。
1.4.1商业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商 业道德
3) 商业道德是商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商业伦理学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这就是企业活 动中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性,即商业道德。商业 伦理学就是通过对企业活动中道德现象的全面研 究,科学地揭示商业道德本质、作用及其发展的 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告诉我的,企 业活动的道德现象,是企业领域内道德关系的具 体体现。
1.1.3加强商业道德建设客观必然性
第二、改革开放引起了新旧体制的转换交替, 在法律、道德等领域形成了新旧观点交替之 间的间隙。
第三、规范企业员工职业行为的规则主要体 现在各种公司法律、规章、制度之中,但在 强调运用公司法规、法令、纪律来规范企业 员工职业行为时,仍必须辅之以商业道德规 范。
1.2 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概念 及其特征
1.2.3职业道德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遗传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 (genetics): 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heredity, inheritance)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叫做“变异”(variation)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2、微生物和生化遗传学时期遗传学 (1940-对 象从真核转到了原核,更为深入地研究了 基因的精细结构和生化功能。 重大成果有“一基因一酶”(Beadle and Tatum,1941)的建立.
遗传物质确定为DNA,而不是蛋白(Avery, 1944);
双螺旋模型的建立(Watson和Crick 1953)以及中心法 则的提出(Crick,1958)。
Frankling and wilkins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现在)
此期是遗传学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说成果累累, 月新年异,而且趋向于应用,大大缩短了转化为生 产力的周期。
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建立(Jacob and Monod,1961)
青山衬托之下,是一片金灿灿 的中国水稻梯田。2002年4月5 日以中国梯田为封面的« Science»杂志以14页篇幅率先 发表了一个重大成果—中国人 独立完成的论文《水稻(籼稻) 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显 示对中国科学家成就充分肯定。
第三节遗传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 遗传学与农牧业的关系 无论是农林还是畜牧水产业都是和国计民生
遗传学:研究遗传物质(基因)结构、 功能、 传递和表达规律。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的 是简单的重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 (genetics): 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heredity, inheritance)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叫做“变异”(variation)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2、微生物和生化遗传学时期遗传学 (1940-对 象从真核转到了原核,更为深入地研究了 基因的精细结构和生化功能。 重大成果有“一基因一酶”(Beadle and Tatum,1941)的建立.
遗传物质确定为DNA,而不是蛋白(Avery, 1944);
双螺旋模型的建立(Watson和Crick 1953)以及中心法 则的提出(Crick,1958)。
Frankling and wilkins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现在)
此期是遗传学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说成果累累, 月新年异,而且趋向于应用,大大缩短了转化为生 产力的周期。
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建立(Jacob and Monod,1961)
青山衬托之下,是一片金灿灿 的中国水稻梯田。2002年4月5 日以中国梯田为封面的« Science»杂志以14页篇幅率先 发表了一个重大成果—中国人 独立完成的论文《水稻(籼稻) 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显 示对中国科学家成就充分肯定。
第三节遗传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 遗传学与农牧业的关系 无论是农林还是畜牧水产业都是和国计民生
遗传学:研究遗传物质(基因)结构、 功能、 传递和表达规律。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的 是简单的重复
生理学-1绪论
任何生物个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生殖活动产 生新的个体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种族得以繁衍。
课件作者:闫勇
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一、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自然界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
外环境变化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人体也不断地作出反应,以 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例如,当外界气温降低时: 自主性体温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寒战 行为性体温调节:增加衣着、建造房屋、安装取暖设备
课件作者:闫勇
二、 内环境及其稳态
(二)稳态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及各种化学成 分的浓度等)是相对稳定的。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 稳态。
在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温: 36 ℃~37℃ pH值:7.35-7.45 血Na+浓度:130-150mmol/L
课件作者:闫勇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指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 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目的: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一、 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课件作者:闫勇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 的规律性反应。 结构基础:反射弧,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等处理,待其康复后进行实验。 ▪ 人体实验
课件作者:闫勇
(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 整体水平 ▪ 器官和系统水平 ▪ 细胞和分子水平
课件作者:闫勇
课件作者:闫勇
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一、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自然界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
外环境变化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人体也不断地作出反应,以 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例如,当外界气温降低时: 自主性体温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寒战 行为性体温调节:增加衣着、建造房屋、安装取暖设备
课件作者:闫勇
二、 内环境及其稳态
(二)稳态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及各种化学成 分的浓度等)是相对稳定的。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 稳态。
在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温: 36 ℃~37℃ pH值:7.35-7.45 血Na+浓度:130-150mmol/L
课件作者:闫勇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指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 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目的: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一、 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课件作者:闫勇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 的规律性反应。 结构基础:反射弧,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等处理,待其康复后进行实验。 ▪ 人体实验
课件作者:闫勇
(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 整体水平 ▪ 器官和系统水平 ▪ 细胞和分子水平
课件作者:闫勇
第1讲绪论(应用密码学)精品PPT课件
应用密码学
张仕斌 万武南 张金全 孙宣东编著
二00九年十二月
2021/2/1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应用密码学》课程是讲授现代密码学基础知识以及现 代密码学在信息系统安全中的应用,特别是利用现代密码 技术提供信息的机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安全的密钥交换 以及事务的抗抵赖性等安全功能和服务,使学生理解密码 技术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2021/2/1
7
[7]《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Rijndael的设计》,Joan Daemen, Vincent Rijmen 著,谷大武,徐胜波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 [8]《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王育民、刘建伟.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出版社,1999 [9]《现代密码学》,杨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信息安全数学基础》,陈恭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初等数论》(第2版),潘承洞、潘承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2]《应用近世代数》(第二版),胡冠章,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与密码学相关的数据库:IEEE Xplore 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与密码学相关的重要网站:IACR 、NIST网站、NSA网站。
2021/2/1
5
教材
《应用密码学》,张仕斌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与信息通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 材),2009.12
2021/2/1
6
教学参考书目
[1]《计算机密码学及其应用》,赖溪松、张真诚等著.张玉清等改 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密码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Douglas R.Stinson.,冯 登国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应用密码学》,Bruce Schneier.吴世忠、祝世雄、张文政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密码学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卿斯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密码学导引》,冯登国,裴定一,科学出版社,2001 [6]《对称密码学》,胡予濮,张玉清,肖国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2.8
张仕斌 万武南 张金全 孙宣东编著
二00九年十二月
2021/2/1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应用密码学》课程是讲授现代密码学基础知识以及现 代密码学在信息系统安全中的应用,特别是利用现代密码 技术提供信息的机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安全的密钥交换 以及事务的抗抵赖性等安全功能和服务,使学生理解密码 技术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2021/2/1
7
[7]《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Rijndael的设计》,Joan Daemen, Vincent Rijmen 著,谷大武,徐胜波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 [8]《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王育民、刘建伟.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出版社,1999 [9]《现代密码学》,杨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信息安全数学基础》,陈恭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初等数论》(第2版),潘承洞、潘承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2]《应用近世代数》(第二版),胡冠章,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与密码学相关的数据库:IEEE Xplore 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与密码学相关的重要网站:IACR 、NIST网站、NSA网站。
2021/2/1
5
教材
《应用密码学》,张仕斌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与信息通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 材),2009.12
2021/2/1
6
教学参考书目
[1]《计算机密码学及其应用》,赖溪松、张真诚等著.张玉清等改 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密码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Douglas R.Stinson.,冯 登国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应用密码学》,Bruce Schneier.吴世忠、祝世雄、张文政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密码学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卿斯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密码学导引》,冯登国,裴定一,科学出版社,2001 [6]《对称密码学》,胡予濮,张玉清,肖国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2.8
高一物理必修一《绪论》课件(共29张PPT)
新材料与新能量的探寻
生命起源的探究
牛顿发明微积分才22岁
著名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才26岁
发明大王发明留声机才29岁
看风华正茂
敢为天下先
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 你认为成功要素中最重要的是:
天赋 勤奋 执着 好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信心
物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学习方法
见物思理,以物讲理
医 用 核 磁 共 振 仪 器
物
理
学
与
其
它
物理学与航天
物理学与医学
科物
物 理
学
理 学
学 与
技
与 军
交 通
事
术
物
理
学
与
其
物理学与纳米技术
它
物
科
理 学
学
与 生
技
命 技
术
术
三. 物理学与社会进步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手工
机械化时代
● 电磁学研究——电气时代
● 微电子技术——信息时代
光导纤维
物
介观物质 mesoscopic
空间尺度: 质子 10-15 m
宏观物质 macroscopic
宇观物质 cosmological
类星体 10 26 m
物 理 学 研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 究 什 么
哈勃半径
基本粒子
原子核
E-15
原子
E-12 E-09
E+27 E+24 E+21 E+18
超星系团 星系团 银河系
形象与抽象结合
具体要求:
1、会听课、会记笔记、会问问题是会学习的 重要表现。
生命起源的探究
牛顿发明微积分才22岁
著名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才26岁
发明大王发明留声机才29岁
看风华正茂
敢为天下先
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 你认为成功要素中最重要的是:
天赋 勤奋 执着 好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信心
物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学习方法
见物思理,以物讲理
医 用 核 磁 共 振 仪 器
物
理
学
与
其
它
物理学与航天
物理学与医学
科物
物 理
学
理 学
学 与
技
与 军
交 通
事
术
物
理
学
与
其
物理学与纳米技术
它
物
科
理 学
学
与 生
技
命 技
术
术
三. 物理学与社会进步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手工
机械化时代
● 电磁学研究——电气时代
● 微电子技术——信息时代
光导纤维
物
介观物质 mesoscopic
空间尺度: 质子 10-15 m
宏观物质 macroscopic
宇观物质 cosmological
类星体 10 26 m
物 理 学 研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 究 什 么
哈勃半径
基本粒子
原子核
E-15
原子
E-12 E-09
E+27 E+24 E+21 E+18
超星系团 星系团 银河系
形象与抽象结合
具体要求:
1、会听课、会记笔记、会问问题是会学习的 重要表现。
解剖学基础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细 结缔组织 胞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感觉器官
人体的各系统
人体的各系统
人体的各系统
内体的分部
头部--颅部和面部 颈部--颈和项部
躯干部--胸部、腹部、 背部和盆会阴部
三、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观点及方法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观点
三 、 分部和系统
细胞 cell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tissue organ system human body
1. 细胞(Cell): 人体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四肢--上肢和下肢
五、常用人体解剖学术语
1.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 上肢下垂 下肢并拢 手掌和足尖向前
2.轴和面
轴--垂直轴 、矢状轴和冠状轴 面----矢状面 、冠状面和水平面
冠状面:将人体分割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将人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3.方位术语
上和下
近头侧为上,近足者为下
•A B•
近侧和远侧--对四肢而言
以其与躯干结合部为准 距结合部近者为近侧 距结合部远者为远侧
组织切片染色法
最常用的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等酸性物 质染成紫蓝色 伊红是酸性染料,可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碱性成分染成 红色
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特性称嗜碱性 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特性称嗜酸性 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则称中性
上皮组织
细 结缔组织 胞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感觉器官
人体的各系统
人体的各系统
人体的各系统
内体的分部
头部--颅部和面部 颈部--颈和项部
躯干部--胸部、腹部、 背部和盆会阴部
三、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观点及方法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观点
三 、 分部和系统
细胞 cell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tissue organ system human body
1. 细胞(Cell): 人体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四肢--上肢和下肢
五、常用人体解剖学术语
1.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 上肢下垂 下肢并拢 手掌和足尖向前
2.轴和面
轴--垂直轴 、矢状轴和冠状轴 面----矢状面 、冠状面和水平面
冠状面:将人体分割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将人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3.方位术语
上和下
近头侧为上,近足者为下
•A B•
近侧和远侧--对四肢而言
以其与躯干结合部为准 距结合部近者为近侧 距结合部远者为远侧
组织切片染色法
最常用的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等酸性物 质染成紫蓝色 伊红是酸性染料,可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碱性成分染成 红色
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特性称嗜碱性 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特性称嗜酸性 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则称中性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2.1 生态学理论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系统学起源于19世纪末湖泊和海洋的研究,虽然在1935 年A.G.Tansley就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从系统的整 体来研究生物的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其方法论的 形成则是1942年Lindeman有关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的 研究。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二、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生态规划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 第一次高潮是以霍华德(E.Howard,1898)为代表的 田园城镇运动。 第二次发展高潮。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R.E.Park为 代表的美国芝加哥鼓点人类生态学派,应用生态学理论研究 分析城市结构与功能以及城市中人群的分布。生态规划这这 个背景下,理论和实践都得到发展,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期。
精品课件
第二章 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学理论 2.2 系统科学理论 2.3 地理学理论 2.4 环境容载力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循环经济理论
精品课件
2.1 生态学理论
一、生态学基本原理
1、整体有序原理; 2、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原理; 3、循环再生原理; 4、生态位原理; 5、输入输出动态平衡原理; 6、最小因子原理; 7、环境资源有限性原理。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一、生态规划的萌芽阶段
生态规划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美国 地理学家G.P.Marsh(1864),地质学家J.W.Powell (1879),英国生物学家P.Gedds(1915)为代表的土地生 态恢复、生态评价、生态勘测、综合规划等各个方面的理论 和实践。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规划协会开展的田纳西河流域规 划、绿带新城建设等工作为代表,研究人员在生态规划的 最优单元、城乡相互作用、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 大量的探索研究。
在生态规划方法上,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贡献是地图叠 合技术的应用,W.Manning提出的生态栖息环境叠置分 析法,为后来的McHarg生态规划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 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综合性 3、区域性 4、动态性 5、信息密集 6、政策性强
精品课件
1.3 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
1、环境建设、经济建设与街道建设三同步原则; 2、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 4、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原则; 5、可持续性原则; 6、传统风貌与街道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 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7、政府宏观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原则。
生态规划与评价方法
精品课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第四章 生态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五章 生态评价 第六章 空间生态规划 第七章 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 第八章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第九章 区域生态规划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规划概述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1.3 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三、现代生态规划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 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复合生态 系统思想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推动下,生态规划的理论 和方法得到新的开拓。
我国生态规划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涉及的领 域也十分广泛,并且从一开始就汲取了现代生态学的新成 果,与我国的城市、农村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主题相结合,在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 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生态规划的特点
1、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更强调规划的生态学基础; 3、突出生态合理性与时效性; 4、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5、由定性描述分析走向定量模型和高度综合; 6、由“软科学”走向“软”“硬”结合。
精品课件
1.3 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生态建设是在生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实施生态规 划内容的建设性行为,生态规划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依据, 生态规划的一系列目标和设想都是通过生态建设来逐步实现 的。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三、生态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1、生态规划与国民经济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 2、生态规划与经济规划; 3、生态规划与国土规划; 4、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 5、生态规划与环境规划; 6、生态规划与各专业规划。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二、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
1、生态建设的概念
生态建设是在对系统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系统地、有组织地安排人类相当长时段活动范围和 强度的行为。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2、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由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规划三部分组成, 其中生态规划是核心,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则是规划实施的 保证。
随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不断完善,生态学已不仅仅限于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而是逐步扩展到经济、人 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可以认为生态规划是以生 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 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 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 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次发展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全球性的 生态环境危机,生态规划进入第三个高潮期。生态规划从传 统的地学领域向其他学科领域广泛渗透,并出现了一大批具 有交叉学科知识的生态规划人员。
特别是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I.McHarg为代表的生 态规划工作,为现代生态规划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环境科学辞典》对生态规划的定义:“生态规划是在 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做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 遭受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 的情况下,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安排(合理)天然资源 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2.1 生态学理论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系统学起源于19世纪末湖泊和海洋的研究,虽然在1935 年A.G.Tansley就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从系统的整 体来研究生物的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其方法论的 形成则是1942年Lindeman有关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的 研究。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二、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生态规划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 第一次高潮是以霍华德(E.Howard,1898)为代表的 田园城镇运动。 第二次发展高潮。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R.E.Park为 代表的美国芝加哥鼓点人类生态学派,应用生态学理论研究 分析城市结构与功能以及城市中人群的分布。生态规划这这 个背景下,理论和实践都得到发展,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期。
精品课件
第二章 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学理论 2.2 系统科学理论 2.3 地理学理论 2.4 环境容载力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循环经济理论
精品课件
2.1 生态学理论
一、生态学基本原理
1、整体有序原理; 2、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原理; 3、循环再生原理; 4、生态位原理; 5、输入输出动态平衡原理; 6、最小因子原理; 7、环境资源有限性原理。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一、生态规划的萌芽阶段
生态规划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美国 地理学家G.P.Marsh(1864),地质学家J.W.Powell (1879),英国生物学家P.Gedds(1915)为代表的土地生 态恢复、生态评价、生态勘测、综合规划等各个方面的理论 和实践。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规划协会开展的田纳西河流域规 划、绿带新城建设等工作为代表,研究人员在生态规划的 最优单元、城乡相互作用、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 大量的探索研究。
在生态规划方法上,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贡献是地图叠 合技术的应用,W.Manning提出的生态栖息环境叠置分 析法,为后来的McHarg生态规划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 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综合性 3、区域性 4、动态性 5、信息密集 6、政策性强
精品课件
1.3 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
1、环境建设、经济建设与街道建设三同步原则; 2、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 4、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原则; 5、可持续性原则; 6、传统风貌与街道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 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7、政府宏观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原则。
生态规划与评价方法
精品课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第四章 生态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五章 生态评价 第六章 空间生态规划 第七章 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 第八章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第九章 区域生态规划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规划概述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1.3 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三、现代生态规划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 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复合生态 系统思想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推动下,生态规划的理论 和方法得到新的开拓。
我国生态规划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涉及的领 域也十分广泛,并且从一开始就汲取了现代生态学的新成 果,与我国的城市、农村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主题相结合,在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 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生态规划的特点
1、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更强调规划的生态学基础; 3、突出生态合理性与时效性; 4、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5、由定性描述分析走向定量模型和高度综合; 6、由“软科学”走向“软”“硬”结合。
精品课件
1.3 生态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生态建设是在生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实施生态规 划内容的建设性行为,生态规划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依据, 生态规划的一系列目标和设想都是通过生态建设来逐步实现 的。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三、生态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1、生态规划与国民经济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 2、生态规划与经济规划; 3、生态规划与国土规划; 4、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 5、生态规划与环境规划; 6、生态规划与各专业规划。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二、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
1、生态建设的概念
生态建设是在对系统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系统地、有组织地安排人类相当长时段活动范围和 强度的行为。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2、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由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规划三部分组成, 其中生态规划是核心,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则是规划实施的 保证。
随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不断完善,生态学已不仅仅限于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而是逐步扩展到经济、人 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可以认为生态规划是以生 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 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 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 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精品课件
1.2 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次发展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全球性的 生态环境危机,生态规划进入第三个高潮期。生态规划从传 统的地学领域向其他学科领域广泛渗透,并出现了一大批具 有交叉学科知识的生态规划人员。
特别是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I.McHarg为代表的生 态规划工作,为现代生态规划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环境科学辞典》对生态规划的定义:“生态规划是在 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做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 遭受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 的情况下,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安排(合理)天然资源 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精品课件
1.1 生态规划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