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拟态词论文:拟声拟态词 共感觉隐喻 各感觉修饰方向 感觉分类 多义性
《2024年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范文
![《2024年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e995a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d.png)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篇一一、引言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们通过模仿声音或状态来丰富语言的表达。
这些词汇不仅在描述事物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而且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气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隐喻的视角出发,探讨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
二、拟声拟态词的定义及分类拟声拟态词是日语中一种特殊的词汇,它们通过模仿自然声音或状态来描述事物。
这些词汇可以分为两大类:拟声词和拟态词。
拟声词主要用来模仿声音,如“かちゃん”(kachan,表示笑声);拟态词则主要用来描述状态或外观,如“ぐるぐる”(guruguru,表示旋转的样子)。
三、隐喻视角下的拟声拟态词特性1. 形象性与生动性:拟声拟态词通过模仿声音或状态,使得描述更加形象、生动。
例如,“ぽかぽか”(pokapoka,表示阳光照射下温暖的感觉)这个拟态词,通过模拟阳光照射在皮肤上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温暖。
2. 情感表达:拟声拟态词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模仿声音或状态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例如,“あぁ”(a'a'a'a,表示惊讶或感叹)这个拟声词,通过模拟声音来传达强烈的情感。
3. 文化内涵: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不仅可以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还可以反映日本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例如,“かわいい”(kawaii,表示可爱)这个拟声拟态词,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可爱事物的喜爱和追求。
4. 隐喻的暗示性:许多拟声拟态词在运用中具有隐喻的暗示性。
它们不仅可以描述事物的表面特征,还可以暗示事物的内在性质或情感状态。
例如,“ゆらゆら”(yurayura,表示悠闲自得的样子)这个拟态词,通过模拟悠闲的状态来暗示人物的内心感受。
四、结论本文从隐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形象性与生动性、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以及隐喻的暗示性。
拟声词与拟态词
![拟声词与拟态词](https://img.taocdn.com/s3/m/ddfb93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e.png)
拟声词与拟态词拟声词与拟态词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词类,它们通过模拟某种声音或行为的方式,将生动的图像传达给读者。
拟声词一般用于描写声音,而拟态词则更多地用于形容人或物的动作、特征和状态。
它们在表达中起到了丰富语言、增强形象的作用。
拟声词是一种模拟声音的词语。
通过使用拟声词,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听到相关事物发出的声音,从而更好地理解情境和感受。
例如,“咚咚咚”、“叮咚叮咚”、“嘟嘟嘟”等都是拟声词。
这些词语用起来简单明了,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出相关声音的样子。
拟声词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还能够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拟态词是一种模拟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它们常常用于描述人或物的特征、行为和状态,让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样子。
例如,“蹦蹦跳跳”、“悠闲”、“舒适”等都是拟态词。
这些词语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情境中的人或物的状态,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拟声词和拟态词的使用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可以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这些词语,可以增添语言的活力,提高表达的感染力。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跑步时,可以使用“砰砰”、“嗖嗖”等拟声词来形容他的奔跑声音;在描绘一个人放松时,可以使用“安逸”、“悠闲”等拟态词来表达他的状态。
这样一来,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写作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总之,拟声词与拟态词在汉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模拟声音和动作的方式,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还是日常交流中,使用拟声词和拟态词都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力度。
希望在以后的写作中,大家能够更加灵活运用这些词语,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精彩动人。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https://img.taocdn.com/s3/m/356040db5022aaea998f0fd2.png)
テーマ:日本語の擬態、擬音語について论文题目: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レジュメ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るうちに、「ぺこぺこ」「げらげら」「いらいら」のような、日本人の会話、テレビや文学作品によく出てくる音声や様態を描くオノマトペに興味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た。
このような言葉の中には日本人にしかそのニュアンスが分からないものが多く、よく日本語学習者を悩ませるのである。
日本語は世界の言語の中で2番目に擬音語・擬態語が多い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本稿では、日本のオノマトペを形態と統語の角度から研究し、その特点を明らかにしてみたいと思う。
なお、筆者の勉強不足と日本語のオノマトペの形態的・統語的特徴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が少ないため、本稿はまだ研究不足な点が多々あると思う。
また、本文では、まだ具体的なデータが少ないため、統計に関する信憑性が低いかのように思われるかもしれないが、今後さらに具体的なデータを統計できるよう努力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う。
キーワード: 擬態、擬音語、語形、特徴、種類、規律摘要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发现:在日语会话、电视节目、文学作品中如“ぺこぺこ”“げらげら”“いらいら”等描写声音和状态的拟声拟态词出现频率很高。
很多这样的词语由于表达的感觉很微妙,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关。
本文将从形态以及语法角度分析日本拟声拟态词的特点。
由于有关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形态语法先行研究较少,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相信本文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争取逐个攻破这些不足点,望为拟声拟态词的日语研究尽微薄之力。
拟声词和拟态词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符号。
学日语的中国人由于对日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了解不多,掌握太少,则很难使表达的日语丰富、生动和形象。
本文用大量实例分析日语中拟声词拟态词的分类,发音与语意,词形特征,特点及用法、作用,并且变述了它在某些领域的运用,以便学习者能够更了解和掌握并加以恰当的运用。
目次(三号)序論(四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内在发音规律-一以《上海》为例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内在发音规律-一以《上海》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753ee6551810a6f5248682.png)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发音特点和规律———以横光利一《上海》为例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黄婷婷[摘要]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又称“オノマトペ”,一直是日语学习者的一个学习难点。
由于其词汇量大,统计繁琐,以往对于此类词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意思,结构,词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但是其实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在结构、词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规律,并且在其看似纷繁复杂的发音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本论尝试从横光利一的最后一部新感觉主义小说《上海》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的元音和辅音两方面着手,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考察,希望能以此以小窥大,初步探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内在发音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日语拟声拟态词元音辅音前言拟声拟态词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地表述出来,因此在日语中的运用广泛。
比如描述一个人英语讲得很好,只需要说"あの人は英語ぺらぺらだ"就可以了。
拟声拟态词的基本词义都产生于它所模仿的声音和形态,因此同其他词语相比,它们更加生动活泼和感性,可以表达出大自然的声音和人们微妙的情感,以及其他一系列复杂的事物。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十分丰富。
飞田良文的《现代拟音语拟态语用法词典》中共收录了1064个拟声拟态词。
因为目前条件所限,暂时无法对所有的此类词语进行全面而又综合分析。
汉语中也有拟声拟态词,但是比较常用的只有425个左右。
[1]。
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学习难点。
学习者经常会因为无法体会其微妙之处,而无法使用好此类词语,最终无法达到增加会话生动性的目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类词语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 有关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以往研究及存在的问题1.1 有关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以往研究金田一春彦(1978)介绍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由来、形态、分布情况、语法、以及元音和辅音所体现的感情色彩,认为日语拟声拟态词大多都是从模仿自然的声音而来。
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中,包含元音e的拟声拟态词最少,并且这一类词语大多具有贬义。
汉韩拟声拟态词对比研究
![汉韩拟声拟态词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60555084868762caaed5f7.png)
汉韩拟声拟态词对比研究作者:孙淑兰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拟声拟态词是模仿各种声音、状态、模样和感觉的单词。
拟声拟态词与其他单词不同在音和意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
拟声拟态词有着自己独特的音韵、语法、意义的特点。
汉语和韩国语词汇里有很多拟声拟态词,拟声拟态词具有悠久的历史。
如今拟声拟态词经过不断地发展越来越丰富了。
汉语和韩国语在音韵体系方面有很大区别,而且汉语是以单音节单词为基础的语言,而韩国语里多音节单词比单音节单词更多。
表音文字的韩国语和表意文字的汉语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字体系,所以拟声拟态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本论文通过汉韩拟声拟态词的对比研究,提高学习者的表达能力、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翻译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汉语韩语拟声拟态词一、汉语和韩语之间拟声拟态词的发展就拟声拟态词而言,韩语之中的拟声拟态词要比中文之中的拟声拟态词要多,这是和韩语之中的发音以及文字有一定的关系。
在韩语之中可以模仿各种各样声音,但是在汉语之中大部分都是作为一种文字形式表达,在抽象意义上汉字拟声拟态词可以很好的表达,但是在声音和状态的模仿时,相比起韩语而言,就相对欠缺了很多。
在汉语之中对于声音和状态的模仿非常的固定也很单调,但是在韩语之中对于声音和状态的模仿却非常的细致且细腻,在模仿同一种声音时会有许多的表达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的表达出声音之间的差别。
在韩语之中对哭的时候的声音进行表达时,会因为不同的年龄甚至是性别的不同,所以适用的拟声词也将不同。
例如:相关笑声的拟声词“하하、호호、허허、히히”和相关哭声的拟声拟态词“줄줄、뚝뚝、그렁그렁”,“흑흑엉엉、앙앙、훌쩍훌쩍”等等。
这些全是因为在韩语之中有阳性以及阴性元音的区别,可以由阳性以及阴性元音来分辨声音中所具有的强和弱以及高和低等等一些特征。
在阳性元音之中可以体现出“强劲、阳刚、急促、洪亮”等等一些语感,然而在阴性元音之中体现出的是“柔和、迟缓、疏远、浓厚”等等一些语感的变化。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范文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3cd9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5.png)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篇一一、引言日语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其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尤为独特。
这些词汇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为日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深度。
本文将从隐喻的视角出发,探讨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功能。
二、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定义与分类拟声拟态词是日语中一种特殊的词汇形式,它通过模仿声音、形态或动作等方式,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特征或状态。
这些词汇在日语中占据重要地位,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文学创作、广告宣传等领域。
根据表现形式,日语拟声拟态词可分为拟声词和拟态词两类。
拟声词主要用于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等;而拟态词则主要用于描述事物的形态或动作,如柔软的质感、流畅的动作等。
三、隐喻视角下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特性1. 形象生动:日语拟声拟态词通过模仿声音、形态或动作,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听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2. 情感传递:拟声拟态词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能传递说话人的情感。
通过模仿声音或形态,说话人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使听者感受到说话人的情感。
3. 文化内涵:日语拟声拟态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词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日本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4. 灵活性: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运用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使用,形成丰富的表达方式。
这种灵活性使得日语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四、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应用场景及示例1.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拟声拟态词来描述事物。
例如,“窸窸窣窣”用于形容轻微的声音,“软绵绵”用于形容柔软的质感。
2. 文学创作: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运用拟声拟态词来描绘场景、塑造人物形象。
例如,在描写风声时,使用“呼呼”的声音来形容风势强劲。
3. 广告宣传:在广告宣传中,拟声拟态词也被广泛运用。
中国日语学习者拟声拟态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日语学习者拟声拟态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c53823e6f1aff00bfd51e22.png)
中国日语学习者拟声拟态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中国日语学习者拟声拟态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拟声拟态词是日语中极富表现力的语群,它在日语中大量存在。
因其言简意丰能准确传达瞬时具体事态,而被日本人大量运用于日常对话、文学作品中。
然而这种在日语母语者之间能默契交流传情达意的语群,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却是学习中一大困难。
对于附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习者来说,单是记忆数量众多且意义丰富的拟声拟态词已经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符合语境恰当运用了。
同样,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拟声拟态词的习得也是一大困难。
虽然中日同处东亚文化圈且两国文字存在相通之处,然而,由于两国语言文字各有特点〔如汉语使用汉字,易表意难拟声〕,且对同一种事物的模拟侧重点不同〔如描写公鸡打鸣的声音,汉语用喔喔,日语那么用コケコッコーkkekkku〕等原因,中日拟声拟态词在意义、使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于这种多以平假名表示、富含日语感性色彩的词汇的学习并不占优势。
再加上人们对日语拟声拟态词存在固有的不客观认识〔如:表达口语化孩子气、理解意思也不会用、能力考试或就业中不实用等〕,近年来轻视拟声拟态词学习的学习者也不在少数。
然而,就像日本国内公布的日语教育手册所指出的一样:拟声拟态词是日语词汇教育的重要局部〔?日本語教育ハンドブック?1990,?新版日本語教育事典?2005〕。
从日语综合能力、文化交流等角度来看,拟声拟态词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
如:彭飞〔2007〕提出:运用拟声拟态词的能力是测试日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标准。
大须贺〔2021〕也从语言学习的文化、连接、交流的3s角度提出:通过拟声拟态词的学习可以更有效地理解日本人的感情表现,可以接触到日本人的独特个性。
学习者自身通过拟声拟态词的使用也可以融入日本人的交流中并成为其中一员。
查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外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研究众多,但大多围绕其音形特征及身体性、感觉性等特色丰富开展。
其中,国内研究也多集中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规律介绍、中日互译,文化比拟等方面,关于其习得教育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2024年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范文
![《2024年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64f4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2.png)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篇一一、引言日语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其词汇中包含了大量的拟声拟态词。
这些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为日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深度。
从隐喻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的特性和作用。
二、日语拟声拟态词概述拟声拟态词是日语中一类特殊的词汇,它们通过模仿声音或状态来传达信息。
这类词汇在日语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还使得日语在描述事物时更加生动形象。
三、隐喻视角下的拟声拟态词特性1. 声音的模拟与隐喻的双重性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常常通过模仿自然声音或状态来传达信息。
这种模拟不仅是对声音或状态的直接描述,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隐喻意义。
例如,“弾(はじ)ける”一词,除了直接表示爆炸的声音外,还隐喻了某种力量或能量的释放。
2. 情感与氛围的营造拟声拟态词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通过模仿声音或状态,这些词汇能够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うれしい”(高兴)这个词汇,通过模拟喜悦的声音和情绪,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高兴的情感。
3. 文化内涵的体现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词汇在表达日本文化中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うらやましい”(羡慕)这个词汇,通过模拟嫉妒的声音和情绪,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对他人成功的认同和尊重。
四、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的应用与作用1. 日常交流中的运用在日常交流中,拟声拟态词被广泛运用。
它们能够帮助人们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交流更加富有情趣。
2. 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拟声拟态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
作家们通过运用这些词汇来描绘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情感等。
这些词汇的使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 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作用拟声拟态词作为日语中的一部分,对于传承和传播日本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不仅反映了日本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还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日本文化。
拟声拟态词的定义及结构分类
![拟声拟态词的定义及结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64cad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6.png)
拟声拟态词是一类模拟声音或动作的词语,通过语言表达出特定的声音、动作或状态。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地描述事物的声音、动作或感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拟声拟态词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根据结构分类,拟声拟态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重复型拟声拟态词:这类词通过重复一个音节或音素来模拟声音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例如,中文中的"嘀嘀"、"呜呜"、"喵喵"、英语中的"buzz"、"chirp"、"bang"等。
2. 非重复型拟声拟态词:这类词通过使用特定的音节或音素来模拟特定的声音。
它们通常只包含一个音节或音素。
例如,中文中的"嘶"、"咕"、"哗"、英语中的"sizzle"、"hiss"、"pop"等。
3. 结构模仿型拟声拟态词:这类词通过模仿特定的结构或形式来表达声音或动作。
它们可能由多个音节或音素组成。
例如,中文中的"叽叽喳喳"、"咔嚓"、英语中的"clap-clap"、"ping-pong"等。
4. 形象模拟型拟声拟态词:这类词通过模拟事物的形状、动作或特征来表达声音或动作。
它们可能由多个音节或音素组成。
例如,中文中的"噼里啪啦"、"嘎吱"、"咯咯"、英语中的"crackle"、"rustle"、"gurgle"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语言在拟声拟态词的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
以上分类仅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具体的分类方式可能因语言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
浅析拟声拟态词分类及其特点
![浅析拟声拟态词分类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bd516769eae009581becd7.png)
浅析拟声拟态词分类及其特点作者:沈俊霖高凌云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3期摘要:日语拟声拟态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当的数量,并且在发音、构词、意义等方面具有生活趣味、表现方式丰富细腻等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拟声拟态词不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语言研究学者来说都是较难掌握、研究的一类词汇。
虽然拟声拟态词种类繁多且难灵活掌握,但其音与构词内部存在某种规律,从构词来看就有派生、重叠、复合词等分类。
本论文从构词上对拟声拟态词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以及举例分析其词语发音和词义的特点,让学习者们对于拟声拟态词有一个系统、理论性的了解。
关键词:拟声拟态构词分类归纳总结发音特点词义特点一、前言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一类构词简单,发音朗朗上口被用来摹仿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以及事情的各种状态样子的词语。
汉语中这类词大多为象声词及摹状词;日语中则称为拟声词与拟态词。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数量庞大,约2000多个,由于拟声拟态词是根据语音来直接表达人的情绪情感以及大自然的现象和事物变化状态,渗透文学作品、新闻杂刊、广告媒体、漫画游戏等各个领域;不仅如此,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交流中也随处可见拟声拟态词的身影。
拟声拟态词没有固定的翻译,往往根据使用地点、对象、语境及语音语调的不同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由此产生的一词多译现象十分多见。
本文将从构词角度出发,探讨拟声拟态词的基本类型和分类,再以语法、描述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浅析拟声拟态词的音声词义特点,希望能够给对拟声拟态词学习感到困扰的学习者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
二、拟声拟态词的定义(一)拟声词的定义是以近似的语言来模仿和表达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各种声音和响声的词。
例:1.猫はニャンニャンと叫ぶ。
/猫咪喵喵叫。
2.彼女はクククと笑っている。
/她扑哧一声笑了。
3.ガラスはガチャンと割られた。
/玻璃哗啦一声碎了。
(二)拟态词以近似的语言来表达生物、无生物以及自然界事物、现象、变化等状态的词。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742a5be8bd63186bdebbc06.png)
本论文将使用文献研究、概念分析等手段来完成。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到 90年代。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作为语言表达的基础,以语 义为中心进行研究。
也就是说,通过人们的认知来解释语言行为。因此,非常重视社 会文化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认知过程。
关于认知语言学,有人认为它有三大特性,即“体验性”、“隐 喻性”和“理据性”。“理据性”从“体验性”和“隐喻性” 中产生,“隐喻性”又以“体验性”为基础。
因此,在这三个特性中,“体验性”是基础。然而,笔者认为,认 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性”对于将要研究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 “多义性”有着解释作用,因此,本论将侧重于认知语言学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本论不仅仅使用结构语言学,也将使用认知语言学来进行 研究。
从隐喻的视角看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 特性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日本人在说话时经常使用暧昧的 表达方式。在探究日本人以何种方式进行这种暧昧表达的过程 中,我学到了“拟声拟态词”这一概念。
以此为契机,我注意到不论是在日剧、电影、漫画、动画乃至节 目中,拟声拟态词的出现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我对拟声拟态词 产生了极大兴趣,进而进行了本次研究。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但是,对于日语学习者来 说,拟声拟态词的使用率并不高。这是因为拟声拟态词的使用具 有随意性,对于非日语母语的人来说,拟声拟态词是一个学习的 难点。
因此,我想借助前人的研究,总结拟声拟态词的特性,从而为更好 地使用拟声拟态词提供有益的借鉴。近年来,人们在研究语言时, 经常会使用认知语言学。
用拟声拟态词增强文章的现场感和活力
![用拟声拟态词增强文章的现场感和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7c73dd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7.png)
用拟声拟态词增强文章的现场感和活力青草地上,一阵轻风吹过,嗖嗖作响。
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仿佛精灵在跳跃般闪烁着。
小溪流水潺潺,溅起一片片水花,哗哗作响。
远处传来蝉鸣,清脆悦耳,像是在为这个美丽的夏日献唱。
孩子们在场地上奔跑着,呼啸的风声伴随着他们飞快奔跑的足音,让整个场地充满了欢声笑语。
他们在足球场上尽情踢着足球,每一脚球落地的“嚓嚓”声都让人如同亲临现场。
球从一个孩子脚下滚过,发出的咕噜声音似乎在说:“追我吧!追我吧!”乒乓球桌旁,两个小伙伴你追我赶,球拍与球碰撞的声音一阵阵清脆,犹如音符跳跃在耳边。
步入园林中的花海,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绽放。
一阵阵微风吹过,花瓣轻轻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告诉人们它们的存在。
蜜蜂们嗡嗡地飞舞在花丛中,与花蕊碰撞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让人感受到花海中生机勃勃的活力。
而树枝上的小鸟们欢快地歌唱着,它们甚至还模仿一些人类声音,仿佛在与人们对话。
走近海边,一股咸涩的海风扑面而来,令人感觉到海的广袤与壮丽。
海浪拍打在岩石上,犹如万马奔腾一般,汹涌澎湃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海鸥飞翔在空中,它们的叫声清晰高亢,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海的故事。
生活充满了拟声拟态词所带来的现场感和活力,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有趣的元素。
让我们来倾听这些声音,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生活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
阳光下的海滩,沙粒在脚下轻轻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
透过太阳镜,可以看到海浪朝着岸边不断翻滚而来,伴随着阵阵哗啦的声音。
海浪冲上沙滩时,在碰触沙石的瞬间发出咆哮般的声音,仿佛在述说着大海的力量和无穷的能量。
孩子们在海滩上尽情嬉戏,他们欢快地奔跑、嬉笑着。
每一次他们的脚印落在沙地上,都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将整个海滩充满欢乐与活力。
他们兴奋地从浪尖冲过,水花迸溅,咔嚓咔嚓的声音似乎在告诉他们,这是他们与大海之间的对话。
孩子们拾起贝壳,沙子滑落在小手心的瞬间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孩子们不禁捧起贝壳放在耳边,倾听贝壳中传来的大海的声音。
拟声词与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
![拟声词与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acee7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a.png)
拟声词与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拟声词和拟态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它们能够通过模拟声音和动作的方式表达出一定的意义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拟声词和拟态词,它们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动作、声音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拟声词和拟态词的运用和表达。
一、定义和特点拟声词是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特征或者描述特定的声音。
比如,“嘀嘀嘀”、“呜呜呜”、“咔咔咔”等。
拟声词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描述的对象是什么样子,并且能够感受到这种声音所带来的情感。
拟态词是通过模拟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特点或者描述特定的情感。
比如,“跳跃”、“踌躇”、“翻滚”等。
拟态词通过模拟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使得读者可以形象地了解到描述的对象的特点,并且能够感受到这种动作或者状态所带来的情感。
拟声词和拟态词都是通过模拟的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它们在文章中的运用可以起到丰富语言表达的作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二、拟声词的运用与表达拟声词主要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
它通常能够使得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和联想,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拟声词的运用和表达方式:1. 描述动物的叫声:比如,“喵喵”(猫叫声)、“汪汪”(狗叫声)、“咕咕”(鸡叫声)等。
这些拟声词能够直观地描述动物的叫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动物的存在和特征。
2. 描述自然界的声音:比如,“雨滴滴答答”、“风呼呼地吹过”、“雷声轰隆”等。
这些拟声词能够形象地描述出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3. 描绘人物的表情和声音:比如,“嘿嘿嘿”(形容人坏笑的声音)、“哈哈哈”(形容人大笑的声音)、“哭啊哭”(形容人哭泣的声音)等。
这些拟声词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人物的表情和情感。
三、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拟态词主要通过模拟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
初中生作文中如何运用拟声手法
![初中生作文中如何运用拟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702c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e.png)
初中生作文中如何运用拟声手法拟声手法是一种运用声音来描写事物形象、表达情感的修辞手法。
在初中生作文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拟声手法,不仅能够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趣味性,还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初中生作文中运用拟声手法的方法和示例。
1. 描写自然界的声音拟声手法可以用来描写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比如风声、雨声、鸟鸣等。
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山间的风吹得呼呼作响,就像是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细雨纷纷地落在玻璃窗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如同小精灵在玩耍。
2. 描写人物的声音通过描写人物的声音,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状态。
不同的声音可以传达出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情绪。
例如: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整个空气,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她轻声细语,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觉温暖而亲切。
3. 描写动物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也是一个很好的运用拟声手法的机会。
通过描写动物的声音,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动物的特点和行为习性。
例如:青蛙在池塘中发出咕咕的叫声,吸引了其他动物的注意。
狗发出凄厉的嚎叫,像是在诉说着它的孤独和不安。
4. 描写交通工具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描写交通工具的声音,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都市的喧嚣和忙碌。
例如:地铁缓缓驶入站台,发出隆隆的声音,宛如一条巨龙苏醒。
汽车行驶在路上,引擎的轰鸣声混合着喇叭声,构成了城市的交响乐。
5. 描写环境的声音环境的声音也是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描写环境的声音,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
例如:阴郁的森林中,传来阵阵蝉鸣,给人一种压抑而沉寂的感觉。
欢快的音乐从远处传来,让整个夜晚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通过运用拟声手法,作文不仅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还能使读者更加投入和感受其中。
初中生可以适当运用这些拟声手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积累,不断提升自己在运用拟声手法上的能力,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论文拟声法
![论文拟声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1ae7d650e2524de5187e15.png)
论文题目浅析英语拟声法专业英语姓名刘莹莹班级八班学号200822010811【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使用。
而作为国际公认的交际语言,英语教学也成为各国教学的重点之重。
其中词汇的掌握又是学习英语的关键点。
因此,掌握一种好的学习词汇的方法,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
各国对词的构成方法已做过很多研究,其中主要是词的派生法、转换法以及合成法。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构词方法。
比如说:英语构词法中的缩略法、逆生法以及拟声法等。
虽然国内外的专家们已经对各种构词法做过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本文根据文献分析和实际调查的方法,仍然对英语构词法中的拟声法做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希望以此来加深学习者对英语构词法中的拟声法的认识。
首先,本文介绍了拟声法法的概念。
其次,根据各种文献本文介绍了拟声法的主要特点与应用。
最后,本文根据实例介绍了掌握这种构词方法对学习着学习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根据研究英语的构词方法,加深同学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英语构词法拟声法拟声法的特点及应用目录中文摘要……………………………………………………….一、英语拟声法的概念……………………………………..二、英语拟声法的种类……………………………………….三、英语拟声法的特点……………………………………….四、掌握英语构词法对学习英语的作用………………………五、研究英语构词法的重要意义………………………………. 注释………………………………………………………... 参考文献……………………………………...............................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国对英语教育的力度也逐渐加大。
对英语构词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单词就一直是阻碍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
从认知视角探讨《春与修罗》中拟声拟态词的应用
![从认知视角探讨《春与修罗》中拟声拟态词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13e1959e314332396893c3.png)
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数量多、使用范围广,而且具有鲜明的节奏 感、音乐感、真实感,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简洁凝练。因 此,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文学作品 中也备受青睐。
由于拟声拟态词的独特特点,也多被诗人所使用。通过拟声拟态 词能够更加生动的表达诗歌情感。
本文想通过认知下的共感觉比喻理论,来探究《春与修罗》中拟 声拟态词感觉的修饰方向以及感觉转移过程。另外,概念隐喻对 共感觉比喻具有极强的阐释力,因此,本文运用概念隐喻来说明 感觉转移的过程。
通过对《春与修罗》中拟声拟态词的析,其感觉修饰的方向以 及感觉转移过程如下:(1)从低级感觉向高级感觉的映射。(2)高 级感觉之间的映射。
(3)高级感觉之间的逆向映射。(4)五感之间的映射以及五感到 五感以外感觉之间的映射。
关于《春与修罗》中拟声拟态词的意象隐喻应用,本文结合具体 的语境,通过对用例的分析,总结出以下三点。(1)拟声拟态词意 象隐喻的映射有时需要先进行概念隐喻的映射。
(2)意象隐喻的映射过程中,一个源始域可以对应两个目标域。 (3)意象隐喻的映射过程主要有两种:具体—抽象;抽象中的具 象—抽象。
最后,本文希望从共感觉比喻的角度来探究《春与修罗》中的拟 声拟态词,从而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拟声拟态词感觉转用的机制,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同时也希望从意象隐喻角度来探究拟声拟 态词,为研究《春与修罗》中的拟声拟态词提供新的视野。
宫泽贤治在诗歌中多用拟声拟态词,但是关于宫泽贤治童话作品 中拟声拟态词的研究相当广泛,然而关于诗歌中拟声拟态词的研 究相对较少。有学者从共感觉的角度对宫泽贤治诗歌中的拟声 拟态词进行研究,可是大多局限于修辞学范围内,对共感觉产生 的的原因及过程并未说明。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义特性分析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义特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d46f6c16fc700aba68fc58.png)
DOI:10.3969/j.issn.1008-3499.2010.03.024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义特性分析张建芳(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摘要:在日语中,约1/5的拟声拟态词是多义词,这些词加大了日语学习的难度。
通过对其多义特性的考察发现:拟声拟态词的词形具有特定的语义倾向;拟声拟态词的多义性与词义的象似性紧密相关;通感、换喻和音象征对其语义变化过程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日语;多义性;象似性;音象征性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99(2010)03-0080-03收稿日期:2010-01-29;修订日期:2010-03-12作者简介:张建芳(1983—),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E-mail )zhangjianfang0372@ 。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以其数量众多、使用频度高、造词能力强而倍受瞩目,拟声拟态词的学习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
浅野鹤子编的《擬音語·擬態語辞典》共收录了1649个拟声拟态词,其中多义词有330个,约占总数的1/5。
这些多义词增强了日语语言表现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加大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学习难度。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拟声拟态词呢?本文试从其多义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拟声拟态词的定义金田一春彦(1978)从意义的角度把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分成了五类,即“拟音词”、“拟声词”、“拟态词”、“拟容词”和“拟情词”。
各个类别的特点和内容如下:(1)拟音词:描写外界声音的词语拟音词:表现非生命物体的声音。
如:じゃかじゃか、どんちゃん。
拟声词:表现有生命物体的声音。
如:かーかー、めーめー。
(2)拟态词:用声音来象征性地表现无声物体的状态的词语拟态词:表现非生命物体的状态的词语。
如:きらきら、ちょこちょこ。
拟容词:表现有生命物体的状态(动作样态)的词语。
浅谈共感觉比喻在拟声拟态词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共感觉比喻在拟声拟态词翻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785d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b.png)
浅谈共感觉比喻在拟声拟态词翻译中的应用
田亚敏
【期刊名称】《品位·经典》
【年(卷),期】2024()4
【摘要】拟声拟态词是日语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词汇,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内容表达和氛围渲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关于拟声拟态词翻译的研究多是将拟声词和拟态词分开来讨论,但这类词汇当中的共感觉比喻现象表明拟声词和拟态词之间的界限并非十分明确。
因此,有必要在考虑共感觉比喻现象的基础上对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本文对《伊豆的舞女》《心》《挪威的森林》三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的汉译进行分析,研究共感觉比喻在拟声拟态词翻译中的应用,为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66-68)
【作者】田亚敏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浅谈日本童话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翻译和用法
2.翻译转换理论在《蛙》日译本中的应用研究——以拟声拟态词为例
3.浅谈新闻发言中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应用
4.拟声拟态词日译中的日式思维及其翻译方法——以《红高粱》为例
5.浅谈拟声拟态词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策略——以《伊豆的舞女》三种汉译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拟声拟态词论文:拟声拟态词共感觉隐喻各感觉修饰方向感觉分类多义性
![拟声拟态词论文:拟声拟态词共感觉隐喻各感觉修饰方向感觉分类多义性](https://img.taocdn.com/s3/m/2c13c00b7f1922791688e8de.png)
拟声拟态词论文:从共感觉隐喻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义性【中文摘要】拟声拟态词作为词汇中的一个分类,由于其形象性以及具体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拟声拟态词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其体现,但是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的不同,在表现形式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本论文,将从共感觉隐喻的角度来对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分析研究。
在日语字典《广辞苑》(第六版)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概念分别为,擬音語:「(onomatopoeia)実際の音をまねて言葉とした語。
広義には擬態語も含む。
オノマトペ」擬態語:視覚?触覚など聴覚以外の感覚印象をことばで表現した語。
拟声词从狭义上来讲,是指根据模拟实际生活中有生命以及无生命物体所发出的声音而产生的词汇;拟态词是指,根据其他感官(除去听觉)的感觉印象,借用语音和感觉印象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词汇。
从概念上我们可以发现,拟声词和拟态词其实有着很明显的分界点——所使用感官的不同。
可是,实际上我们在使用拟声拟态词的时候却并不是循规蹈矩的,即表示听觉就使用拟声词,表示视觉就使用与视觉相关的拟态词。
我们可以举两个汉语中的共感觉隐喻的例子看一下,“我看着那小男孩,他忽然噌地站起来”,“昔日臭哄哄的烂池塘,如今已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划线词都是狭义上...【英文摘要】【关键词】拟声拟态词共感觉隐喻各感觉修饰方向感觉分类多义性【英文关键词】【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目录】从共感觉隐喻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义性中文摘要4-7論文要旨7-121. はじめに12-151.1 問題提起12-131.2 研究方法13-152. 先行研究と問題点15-202.1 先行研究15-17ウルマン(Ullamn)とWilliams の説15楠見孝の説15-172.2 問題点と本稿の解決方法17-202.2.1 研究語彙の選択範囲17-182.2.2 身体感覚の分類18-203. 擬音擬態語の概観20-223.1 辞書での概念20-213.2 その特徴21-224. 擬音擬態語の共感覚隠喩意味22-324.1 共感覚隠喩意味を持つ擬音擬態語の数量とそれに関する説明22-244.2 数字から見る各身体感覚間の修飾関係24-304.2.1視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4-264.2.2 聴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6-274.2.3 触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の特徴27-284.2.4 嗅覚·味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84.2.5 気分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8-294.2.6 総合感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9-304.3 本章のまとめ30-325. 擬音擬態語の多義性の発生32-385.1 共感覚隠喩からの擬音擬態語の多義性325.2 具象から抽象に発展する多義性32-345.3 名詞化34-355.4 問題点35-386. 終わりに38-40参考文献40-43謝辞43-44作者プロフィール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声拟态词论文:从共感觉隐喻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义性
【中文摘要】拟声拟态词作为词汇中的一个分类,由于其形象性以及具体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拟声拟态词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其体现,但是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的不同,在表现形式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本论文,将从共感觉隐喻的角度来对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分析研究。
在日语字典《广辞苑》(第六版)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概念分别为,擬音語:「(onomatopoeia)実際の音をまねて言葉とした語。
広義には擬態語も含む。
オノマトペ」擬態語:視覚?触覚など聴覚以外の感覚印象をことばで表現した語。
拟声词从狭义上来讲,是指根据模拟实际生活中有生命以及无生命物体所发出的声音而产生的词汇;拟态词是指,根据其他感官(除去听觉)的感觉印象,借用语音和感觉印象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词汇。
从概念上我们可以发现,拟声词和拟态词其实有着很明显的分界点——所使用感官的不同。
可是,实际上我们在使用拟声拟态词的时候却并不是循规蹈矩的,即表示听觉就使用拟声词,表示视觉就使用与视觉相关的拟态词。
我们可以举两个汉语中的共感觉隐喻的例子看一下,“我看着那小男孩,他忽然噌地站起来”,“昔日臭哄哄的烂池塘,如今已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划线词都是狭义上...
【英文摘要】
【关键词】拟声拟态词共感觉隐喻各感觉修饰方向感觉分类多义性
【英文关键词】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从共感觉隐喻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义性中文摘要
4-7論文要旨7-12 1. はじめに12-15 1.1 問
題提起12-13 1.2 研究方法13-15 2. 先行研究と問題
点15-20 2.1 先行研究15-17ウルマン(Ullamn)とWilliams の説15楠見孝の説15-17 2.2 問題点と本
稿の解決方法17-20 2.2.1 研究語彙の選択範囲
17-18 2.2.2 身体感覚の分類18-20 3. 擬音擬態語の
概観20-22 3.1 辞書での概念20-21 3.2 その特徴
21-22 4. 擬音擬態語の共感覚隠喩意味22-32 4.1 共
感覚隠喩意味を持つ擬音擬態語の数量とそれに関する説明
22-24 4.2 数字から見る各身体感覚間の修飾関係
24-30 4.2.1 視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4-26 4.2.2 聴
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6-27 4.2.3 触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の
特徴27-28 4.2.4 嗅覚·味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
28 4.2.5 気分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8-29 4.2.6 総合感
覚を表す擬音擬態語29-30 4.3 本章のまとめ30-32 5.
擬音擬態語の多義性の発生32-38 5.1 共感覚隠喩からの擬
音擬態語の多義性32 5.2 具象から抽象に発展する多義性
32-34 5.3 名詞化34-35 5.4 問題点35-38 6.
終わりに38-40参考文献40-43謝辞43-44作者プロフィール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