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翻译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2ba03c5727a5e9856a616f.png)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原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注释】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题意:傍晚,我怀着依依不舍之情,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2、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文学家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
涘(sì):水边。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
3、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绚丽”的意思。
飞甍:甍(méng):屋脊,向上翘起如同鸟翼的屋脊。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4、绮:美丽的丝织品。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5、杂英:各种颜色的花儿。
甸:郊外。
6、方:将。
滞淫:长久停留。
7、佳期:回来的日期。
何许:何时。
霰(xiàn):雪珠。
8、鬒(zhěn):又黑又密的头发。
【作者】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与谢灵运齐名,称“小谢”,合称“大小谢”,为“竟陵八友”之一,与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开创的“永明体”对五言诗的格律化影响极大。
其山水诗成就极高,对自然景色描写细致生动,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佳句颇多。
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
【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
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做了一首《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
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诗人即将要离开京邑(建康)时,登上三山,面对大江,遥望京都,看到京邑暮春的美景,遥想将来,远在他乡,从而引起了离悲别恨。
古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翻译赏析
![古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067af3a98271fe910ef9ad.png)
古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翻译赏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谢朓。
其古诗全文如下: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前言】《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是谢朓山水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
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
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⑴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⑵灞(bà)涘(ì)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⑶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这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⑷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méng):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这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⑸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这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⑹“喧鸟”句: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⑺甸:郊野。
⑻方:将。
滞淫:久留。
淹留。
怀:想念。
⑼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这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⑽霰(xiàn):小雪珠。
⑾“有情”二句:凡是有情之人无不望乡而悲痛,谁能够不为此而白了头发呢!鬒(zhěn):黑发。
【翻译】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写景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doc
![写景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bb786fc1c708a1294a4490.png)
写景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此诗开头借用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时登上江岸的三山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贴切。
"河阳视京县"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上句语意重复,其实不然。
这儿借用潘岳《河阳诗》"引领望京室"句暗示自己此去宣城为郡守,遥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晋的潘岳在河阳为县令,遥望京城洛阳一样。
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
诗人扣住题意,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将登临所见层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诗里。
远远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见。
只"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两句,便写尽满城的繁华景象和京都的壮丽气派。
此处"白日"指傍晚的日光。
"丽"字本有"附著"、"明丽"两个意思,这里兼取二义,描绘出飞甍在落日中愈加显得明丽辉煌的情景,可以见出谢朓炼字的功夫。
"参差"二字既写京城宫殿楼阙的密集,又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
"皆可见"三字则暗中传达出诗人神情的专注:既然全城飞甍都历历可见,那么从中辨认自己的旧居当也是一般登高望乡之人的常情。
所以这两句虽是写景,却隐含着一个凝目远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人没有点明在山上流连凝望的时间有多久,但从"白日"变为"余霞"的景色转换中自然就显示出时辰的推移过程。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
高中语文文言文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和译文(含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a3a18d856a561252d36fed.png)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和译文(含赏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五言古体诗)(齐)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带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第一层是开头的两句:“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这两句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
作者以古人的“望京”来比自己的“望京”:以灞涘、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洛阳比建康,以王粲、潘岳比自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第二层是以下的六句,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
“白日丽飞甍”是写在夕阳的照耀下,飞动的屋脊明丽多姿。
“参差皆可见”是写京邑内的屋宇高低不齐。
“余霞散为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名句。
描绘了天空的云霞散布如绮,澄静的江水宛如白练。
作者选择富有时令和环境色彩的词语来描写,形象地显示了“余霞”、“澄江”的特色。
“喧鸟覆春洲”的大意是: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
“杂英满芳甸”的大意是说:杂花开满了芬芳的郊野。
这一层的六句,描写了一幅明艳壮阔的春晴晚景图。
良辰美景陈现眼前,令人陶醉和留恋。
第三层从“去矣方滞淫”到“谁能鬒不变”。
这一层融景入情,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所引起的怀乡愁绪。
“去矣方滞淫”的大意是:就要离开京邑而长久地滞留他乡了。
“怀哉罢欢宴”的大意是:多么怀念那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佳期怅何许”的大意是:回乡的日期不知在何时,令人怅恨。
“泪下如流霰”的大意是:眼泪流下犹如雪珠。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这两句的大意是: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怀念家乡,谁人的黑头发能够不变白呢?这两句回应开头的两句,说明自己与王粲、潘岳同具去国之悲。
全诗开头两句以用典起始,借王粲、潘岳之典抒发愁思。
中间六句大写江天美景,然后层层抒情。
以乐景衬愁情,更见其愁。
精华鉴赏“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鉴赏①采用对比手法。
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https://img.taocdn.com/s3/m/63166302c850ad02de8041fa.png)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注释①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⑤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⑥方:将。
滞淫:久留。
淹留。
怀:想念。
⑦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雪珠。
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⑧鬒: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赏析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
南朝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赏析
![南朝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153a7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d.png)
南朝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赏析导读:《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著名山水诗。
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
诗歌的前八句写他登山所望见的景色。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朝诗人谢朓【名称】《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年代】南朝齐【作者】谢朓【体裁】五言古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①灞涘(sì)望长安,河阳视京县②。
白日丽飞甍(méng),参差皆可见③。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④。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⑤。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⑥。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xiàn)⑦。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zhěn)不变⑧?【注释】①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⑤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⑥方:将。
滞淫:久留。
淹留。
怀:想念。
⑦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雪珠。
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⑧鬒: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2]【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诗词鉴赏: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诗词鉴赏: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https://img.taocdn.com/s3/m/c13251f8c77da26924c5b039.png)
诗词鉴赏: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北朝: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注释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方:将。
滞淫:久留。
淹留。
怀:想念。
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雪珠。
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鬒: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鉴赏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
金陵城(今南京)西楼前的美景使李白深深领悟了“澄江静如练”的意境,追忆前贤,这位大诗人不禁发出了古来知音难遇的长叹。
不过李白应未想到,因为他的叹赏,谢朓这句诗却在后世得到了无数的知音。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翻译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1e37d18e45c3b3567ec8bda.png)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1《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翻译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1《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歌赏析齐明帝建武二年(495)的春天,谢朓外任宣城太守,从建康乘船,逆长江西行,这首诗是五言古诗就是在乘船途中船靠三山作的。
题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为人们点明了登三山的时间、地点、事情和所望的对象。
从山上回望京邑,诗中表现山自已对往昔欢会的留念和去国怀还的忧思之情。
全诗十四句分三层。
第一层是开头的两句“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
作者以古人的。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https://img.taocdn.com/s3/m/5693bf202e3f5727a4e96217.png)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导语:《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作者: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注释: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2、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3、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4、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5、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6、方:将。
滞淫:久留。
淹留。
怀:想念。
7、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雪珠。
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8、鬒: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翻译: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赏析: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译文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d6aa3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9.png)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译文这首诗应作于公元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
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谢朓〔南北朝〕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译文:我像王粲与潘岳那样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京城。
斜阳照射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高高低低清晰可见。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美丽的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想到离开后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不由得心中惆怅,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
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
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
诗人扣住题意,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将登临所见层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诗里。
远远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见。
只“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两句,便写尽满城的繁华景象和京都的壮丽气派。
此处“白日”指傍晚的日光。
“丽”字本有“附著”、“明丽”两个意思,这里兼取二义,描绘出飞甍在落日中愈加显得明丽辉煌的情景,可以见出谢朓炼字的功夫。
“参差”二字既写京城宫殿楼阙的密集,又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b66dc7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4.png)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北朝: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古诗简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
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
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
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注释①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⑤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⑥方:将。
滞淫:久留。
古诗三百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古诗三百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https://img.taocdn.com/s3/m/c2c819f7964bcf84b8d57b70.png)
古诗三百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古诗三百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注释①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⑤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⑥方:将。
滞*:久留。
淹留。
怀:想念。
⑦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雪珠。
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⑧鬒: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赏析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谢朓最有名的一首诗
![谢朓最有名的一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2298500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3.png)
谢朓最有名的一首诗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翻译】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https://img.taocdn.com/s3/m/e7ba5468dd88d0d232d46a48.png)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作者: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注释: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回头眺望。
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2、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3、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屋脊。
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4、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清澈的江水。
练:洁白的绸子。
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5、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
覆:盖。
杂英:各色的花。
甸:郊野。
6、方:将。
滞淫:久留。
淹留。
怀:想念。
7、佳期:指归来的日期。
怅:惆怅。
霰:雪珠。
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8、鬒:黑发。
变:这里指变白。
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翻译: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赏析: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注释
①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⑤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⑥方:将。滞淫:久留。淹留。怀:想念。
⑦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写诗人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晚登三山还望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文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⑧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