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废弃物的定义1.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配置不当的溶液以及过期的药品。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溶液。
3.实验室药品用完后弃置的药品包装瓶,废弃玻璃器皿。
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废弃物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实验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安全负责人应进行监督。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将废弃物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等待统一处理。
3.固体废物应收集在大小合适,中等强度的包装材料(如纸箱,编织袋等),包装材料要求完好,结实,牢固。
4.每一类别的废弃物应在收集处,储存包装上贴好标签,以便在处理时分类。
5.收集好的实验室废弃物品,需按要求在废品清单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6.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和废弃物处置公司的要求进行废弃物的转运,记录和交接。
四.注意事项1.因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所以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并在分类时应边观察边操作。
2.虽然各类废液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可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五.安全措施1.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2.为防止废液挥发,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3.在处理易挥发,有毒等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和环境安全的规定。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实验室废弃物产生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试剂瓶、废弃的实验设备、废弃的实验动物等。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存储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分为一般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三类。
第五条一般废弃物是指不具有明显危险性和有害性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第六条有害废弃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存储,并定期有害废物分类的报告。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明显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严格的存储和处理措施,并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进行管理。
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进行临时存放,并标明明显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第九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守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原则,即减少、回收、处置。
第十条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应优先考虑,实验室应加强节约能源、节约试剂、合理设计实验流程等方面的管理。
第十一条废弃物的回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实验室应加强资源回收的管理,并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
第十二条废弃物的处置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选择,一般废弃物可采取无害化处理,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委托合格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不得将废弃物随意倾倒,防止造成环境和人员的伤害。
第四章实验室废弃物监管第十四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管机构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机构应对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存储、处理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和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是用于指导实验室内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处置、处置人员培训、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1. 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如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便于储存和处置。
2. 储存要求:废弃物应储存在专用的容器或容器中,并标明废弃物的性质、危险性等信息。
化学废弃物应储存在防腐蚀、防爆的容器中,生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
3. 处置方法:对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应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如化学废弃物可以通过中和、稀释、焚烧等方式处理,生物废弃物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等方法。
4. 处置人员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废弃物管理培训,了解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置方法,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
5. 安全措施:实验室废弃物应储存在安全区域内,禁止将废弃物随意丢弃或倾倒。
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护目镜等,避免废弃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 管理责任:实验室应明确废弃物管理的责任方,如指定专人负责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置工作,确保废弃物管理的规范和有效。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细化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是必要的。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
废弃物种类
1.检测后废弃的样品(脏器、血液、血清)和动物尸体。
2.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物。
3.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过的物品。
4.检测使用的一次性用品。
5.过期失效的试剂。
1.废弃物使用专用包装物或容器收集。
2.损伤性废弃物(如针头、刀片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容器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盛装废弃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采取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_5.所有存放废弃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________________ 废弃物处置
1.严禁将废弃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所有废弃物,应当先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进行暂时储存。
3.废弃物运送过程中,必须使用密闭容器盛装。
4.废弃物的最终处置,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三废处理公司收集处理。
5.建立废弃物交接记录《废弃物处理登记表》,内容包括日期、废弃物种类(含数量和重量)、交接人员签名、运送人员签名和交接时间。
6.一旦发生废弃物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散。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和安全处置,制定以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
1. 废弃物分类
- 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风险分为不同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废物、生物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 实验室成员应根据废弃物的分类要求,正确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标识,以便后续处理和处置。
2. 废弃物储存
- 废弃物应存放在相应的储存中,以防止泄漏和交叉污染。
- 临时存储的废弃物应保持密封,储存于指定的区域,并定期清理,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整洁。
3. 废弃物处置
- 废弃物的处置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以确保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 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应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或委托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私自处理实验室废弃物。
4. 废弃物培训与意识提升
- 实验室成员应接受废弃物处理与安全知识的培训,了解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置要求。
-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废弃物处理与安全意识提升活动,促进全体成员对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的理解和遵守。
5. 废弃物监测与记录
- 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监测与记录制度,记录废弃物产生量和处置情况,以便对废弃物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
以上是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希望实验室全体成员能够遵守并加以执行,共同维护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与健康安全。
实验室废弃物品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品的处置实验室废弃物必须按医学院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严禁把任何实验室废弃物(废试剂药品、空试剂瓶及注射器针头等)丢弃到卫生间垃圾里桶或排放到排水系统里。
一、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及空试剂瓶的处置(一)危险化学废物及空试剂瓶回收的规范要求1、一般化学废液(1)一般化学废液分三类废液收集桶收集和存放,即:含卤有机物废液、一般有机物废液、无机物废液。
(2)上述三类废液收集桶是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统一配置,并分三类印制标签。
每个废液收集桶上应贴有对应的标签,标明回收废液的类别。
实验过程中将废液(含废旧液体试剂)按分类要求倒入对应的收集桶,并在桶体标签上认真填写主要废液成分。
(3)倒入废液前应仔细察看该废液桶的标签,确认倒入后不会与桶中已有的化学物质发生异常反应(如产生有毒挥发性气体、剧烈放热等),否则应单独暂存于其他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4)不可将剧毒物质倒入上述三类废液收集桶。
(5)一般化学废液收集桶中的废液不应超过容器最大容量的90%,收集废液后应随时盖紧盖子,存放于实验室较阴凉并远离火源和热源的位置。
(6)化学固体废物应及时装瓶,贴好标签,标注主要成分。
废旧固体化学试剂在原瓶内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必要时注明是废弃试剂。
积存到一定量后装入纸箱,交医学院办公室集中回收处理。
2、剧毒化学废液(1)实验室产生的剧毒废液,暂存在单独的容器中,不可将几种剧毒物质废液混在一个容器中,按剧毒试剂管理的规定进行妥善保管。
拟处理时,填写《剧毒化学废液登记表》,与医学院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单独联系回收处理事宜。
(2)过期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废旧剧毒化学试剂应原瓶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并醒目地标注其为废弃剧毒试剂,与医学院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单独联系回收处理事宜。
(二)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处置流程1、领取废液收集桶和《危险废物》分类标签。
2、待废液收集桶收满后,在收集桶外加贴《危险废物》标签,注明“主要成分”“地址”“电话”“联系人”等信息标签。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需要有严格的废弃物处理制度。
以下是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具体要求。
实验室污物处理及消毒1、含有生物危险物的临床标本及被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应在试验完成后,用黄色塑料袋包装好,并存储于垃圾房。
2、可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及器材,在完成实验后,应在操作台或实验区域内经紫外灯近距离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或在有机氯含量1000mg/L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交有关人员进行高压消毒和煮沸洗刷。
3、试管、吸管、注射器等实验用具,在有机氯含量mg/L 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经高压灭菌后取出洗涤或丢弃。
4、培养物或实验室垃圾,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经高压消毒灭菌。
不允许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弃物。
已装满的应定期运走。
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通常在实验室区内。
5、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中安全运出。
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
6、如果实验过程中标本或含标本的前消化处理液被打翻污染了操作台或地面,应以吸满70%酒精的卫生纸覆盖污染区,15分钟以后卫生纸方可移去。
7、实验室内未经消毒的污水禁止直接排入公共排水系统,更不允许混入居民生活垃圾。
废物的处理程序:1、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并设置标识。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要求的包装袋或者内,并做好个人防护。
2、专人负责收集检验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
3、首先在科室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化学消毒灭活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专人负责收集废弃标本及耗材等废物,并按运送要求送到废物存停放点。
5、医疗废物交接:根据医院要求,由专人每天固定时间到检验科废物暂时存放点收集,并做好登记交接。
意外事故的处理1、如果发生意外,必须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人员,并在有关人员的指导监督下对出事现场进行处理。
中心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

中心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
第一条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手套、帽子、口罩、棉签、纱布均为感染性废物,
都需要扔到黄色生物垃圾桶内。
严禁将生活垃圾扔在黄色垃圾桶内!
第二条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皿、培养瓶不得直接扔进黄色垃圾桶内,需要先将
剩余的培养液倒进废液回收桶,然后把培养皿或培养瓶扔进黄色垃圾桶内。
第三条枪头、针尖、刀片、载玻片、玻璃试管和其它可能割伤或刺伤人体的
锐器,均要扔进锐器桶内。
锐器桶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当废弃物即将占满桶容量
的3∕4时,需要将桶盖密封,在锐器桶外罩上黄色生物垃圾袋,扎口,填写并贴上
生物废弃物标签。
第四条废弃的血液、血清、组织液或其它体液,废弃的带菌或其它微生物的
培养基都需要统一高温灭菌处理,然后丢弃到生物垃圾桶内。
第五条废弃的实验动物或人体的组织,需要带回到相应的动物实验室专门的
冰箱里,或交由病理科统一处理。
严禁丢弃在实验室的黄色垃圾桶内。
第六条实验室内所有的黄色垃圾桶内都需要套上合适尺寸的黄色生物垃圾袋,黄色垃圾桶的盖子需要一直保持关闭状态,不能敞开。
当实验废弃物即将超过桶
内体积的3/4时,需要马上将袋口扎紧,填写并贴上生物废弃物标签,然后统一放
置到黄色大垃圾桶内,等待医院医疗废物回收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回收。
严禁将
生物垃圾桶装满。
第七条如违反上述管理条例,参照实验室人员违规行为及扣分细则进行处罚。
2023年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

2023年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工作,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化学实验室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实验室应制定并实施化学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废弃物处理方案、废弃物收集设施等。
第四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废弃物收集区域,标明清晰的标识,方便实验人员将废弃物正确投放。
第五条实验室应开展相关的废弃物管理培训,提高实验人员对废弃物处理的认识和技能。
第六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废弃物收集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废弃物的分类和投放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其危险性质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收集和处理方式。
第九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废弃物、无机废弃物、有害废弃物等。
第十条实验室废弃物应尽量减少产生,实验室应推行绿色化学实验,减少或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正确投放到相应的收集容器或设施中,不能随意倾倒或混入其他废物。
第十二条废弃物收集容器或设施应具备防漏、防腐蚀、耐酸碱等特性,并标明相关的警示标识。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设立集中收集区,统一收集危险废弃物,不得在实验室内存放化学废弃物。
第十四条实验人员应定期清理工作台和实验器材,并将废弃物投放到相应的收集容器或设施中。
第三章废弃物的运输和存储第十五条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避免泄露和污染。
第十六条运输废弃物的容器应密闭且牢固,避免外界冲击和碰撞。
第十七条废弃物的存储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一起。
第十八条废弃物的存储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并禁止吸烟和明火。
第四章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第十九条实验室应依法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
第二十条废弃物的处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一条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1. 引言本规定旨在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实验室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
2. 废弃物分类和标识2.1 化学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标识。
常见的化学废弃物分类包括酸性废弃物、碱性废弃物、有机废弃物和有毒废弃物等。
2.2 生物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进行分类和标识。
2.3 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的核安全法规进行分类和标识。
3. 废弃物储存和集中处理3.1 所有实验室都应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储存区域,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存放,并防止泄漏和污染。
3.2 废弃物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确保废弃物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3.3 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应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或单位负责,确保符合环境保护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3.4 废弃物的储存和集中处理过程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废弃物种类、数量和处理方式等。
4. 废弃物处置方法4.1 化学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采取安全的化学处理方法或委托专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4.2 生物废弃物的处置应按照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进行,包括正确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4.3 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相关的核安全法规,采取安全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辐射泄漏。
4.4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回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 废弃物处置责任与监督5.1 各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其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负责,并落实相关的管理措施。
任何违反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2 废弃物处置工作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
5.3 废弃物处理机构或单位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设施,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6. 总结本规定旨在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各实验室应严格遵守废弃物分类、储存和处理的要求,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5篇)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一、目的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使有害、有毒等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维护校园环境和公共安全,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化学废弃物的范围第二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各类化学废液、残渣、废旧化学试剂、废旧空瓶等。
三、化学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第三条按要求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分成以下几类:①有机废液: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油脂类等;②无机废酸: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酸性液体③无机废碱: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碱性液体④含重金属废液:实验室中产生的含铬、铜、锌、镍等重金属的废液⑤固体废弃物: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渣、过期失效的固体药品、废旧固体试剂等第四条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液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装入25L 的塑料桶中(废液量少的可使用10L或5L塑料桶),废液面与桶口间距必须保留至少10厘米的空间以防溢出,并贴上相应的分类标签。
学校将根据需要适当备用一些25L和10L的塑料桶。
第五条不同废液在倒进废液桶前要了解其相容性,再分门别类倒入相应的废液收集桶中,禁止将不相容的废液混装在同一废液桶内,以防因发生各种反应而造成化学伤害与危害等事故。
第六条各单位应备有专门的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存储场所,存放在实验室的各类废液桶应放在专门的指定位置,废液桶上必须贴上相应标签。
往废液桶里倾倒废液前必须先确认是否同类物质或不会引起反应的物质后,方可倒入。
第七条固体废弃物必须用专门的纸箱装好,贴上相应标签。
属生物类废弃物的(如EB胶、针头针管等利器,等等),必须先进行灭菌、灭活和消毒使其达到生物学意思上的安全要求后装入专用的塑料包装袋或利器盒中密封,再用纸箱装好,并贴上相应的标签。
四、化学废弃物的处理第八条每月____日(如遇双休日、节假日顺延至工作日),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安全办(以下简称安全办)联络资质单位统一来校装运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置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保护环境和防止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制度:
1. 废液处置:将实验室中产生的各种废液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组成采取不同
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有机溶剂、酸、碱等废液需要进行中性化处理后再进行处理
或回收利用。
2. 废固体处置:实验室废弃的固体物质,如砂子、滤纸、培养基和易腐烂物等,应该
进行妥善包装并分类,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可根据废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
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或回收利用。
3. 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应该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废
弃物的正确处置。
包括购买正规渠道的化学品、密封保存、正确使用、防止泄漏和定
期检查过期产品等。
4. 废弃物的标识和分类:实验室应该对废弃物进行清晰的标识,并按照不同的类别进
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有机溶剂、酸、碱、重金属废弃物等。
这有助于有效管理废
弃物的处理。
5. 培训和教育: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接受废弃物处理的培训和教育,掌握正确的处理
方法和操作技能。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废弃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6. 合规性与监督: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应遵循当地的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必要时,
可以邀请专业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废弃物处置符合相关法规。
总之,实验室废弃物处置制度应该是全面、科学和可行的,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
境和人体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规定

学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是为了提高对学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的重视程度,保护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2. 学校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废溶剂、废酸、废碱、废油、废气、废固体和废生物物质等。
3. 所有实验室都应遵守本规定。
二、废弃物分类1. 所有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根据其危险性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2. 同类废弃物应聚合在一起收集,不同类别的废弃物不得混合。
3. 每种废弃物都应在其收集上标明名称、产生日期、危险性等信息。
三、废弃物存储1. 废弃物应在指定的临时存储区域内存储,临时存储区域应设在通风、阴凉且易于监管的地方。
2. 危险废弃物的存储应结实、密封良好,不得有漏液、腐蚀等现象。
3. 废弃物的存储期限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超期未处理的废弃物应及时通知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四、废弃物运输1. 废弃物的内部运输应由专门人员负责,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
2.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确保废弃物的不会破裂或泄露。
3.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人员密集的地方接触。
五、废弃物处理1. 废弃物的处理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2. 实验室不得自行处理或处置废弃物,除非具有相关资质和设备。
3. 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环保法规,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责任和义务1. 学校对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负有最终责任。
2. 实验室员工和学生都应了解和遵守本规定,对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负有管理责任。
3. 违反本规定的,应依法处理,并对可能引起的后果负责。
以上规定旨在确保我们的学校环境安全,保护每一个成员的健康,也是对我们地球的保护。
让我们共同遵守,共创美好未来。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物质、实验用剧毒物品、麻醉品、化学药品残留物、放射性废弃物、实验动物尸体及器官、病原微生物标本以及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物。
科学严格的分类回收处理是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创造安全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的重中之重。
实验室成员必须按照规定执行,否则不但会污染环境,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验室各种废弃物应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和排放,不得混放性质互相抵触的废弃物。
化学废液1.实验室产生的一般化学废液应自行分类,存放在专用废液桶中并加贴标签,桶口、瓶口要能良好密封,不要使用敞口或者有破损的容器。
2.收集一般化学废液时,应详细记录倒入收集桶内化学废液的主要成份。
倒入废液前应仔细查看该收集桶的记录,确认倒入后不会与桶内已有化学物质发生异常反应。
如有可能发生异常反应,则应单独暂存于其它容器中,并贴上详细的标签,做好记录。
3.装废液的容器应存放于实验室较阴凉处,远离火源和热源。
4.收集桶中的废液应不超过容器最大容量的80%,收集的废液送到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回收点,办理移交手续,由学校联系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
5.不同种类的剧毒废液,应分别暂存在单独的容器中并做详细记录,不能将几种剧毒废液混装在一个容器中。
剧毒化学品废液的处理应报告学校,由学校负责与主管部门联系处理,不可擅自处理。
化学固体废弃物化学固体废弃物是指实验室所产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固态废物,包括:固态、半固态的化学品和化学废物;原瓶存放的液态化学品;化学品的包装材料;废弃玻璃器皿等。
1.实验室应自行准备大小合适、中等强度的包装材料(如纸箱、编织袋等),包装材料要求完好、结实、牢固,纸箱要求底部加固。
2.将废弃物收集于纸箱或编织袋中,贴上标签,定期集中送到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回收点,办理移交手续,由学校联系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
3.放置玻璃瓶、玻璃器皿等易碎废弃物的纸箱,要注意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运输过程中物品的破碎;瓶装化学品和空瓶不能叠放;每袋或每箱重量不能超过规定的承重力。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一、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实验室废弃物主要分为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电子废弃物三类。
对于化学废弃物,首先需要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将其分为可燃性废弃物、腐蚀性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
而对于生物废弃物,则需要按照生物安全级别进行分类。
对于电子废弃物,需要专门设立回收箱,并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回收处理。
二、化学废弃物的处理1.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可燃性废弃物应进行火化或高温焚烧处理,以确保其安全无害。
火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焚烧结束后,灰烬应经过特殊处理再进行处置。
2.腐蚀性废弃物的处理腐蚀性废弃物应存放在专用容器中,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泄漏,避免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
3.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尽量减少生成,并进行分类储存。
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置应交由专业机构进行,以确保其安全处理。
处理后,应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彻底清理。
三、生物废弃物的处理1.低风险生物废弃物的处理低风险生物废弃物应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包装密封,最后交由指定的处理单位进行焚烧。
2.中风险生物废弃物的处理中风险生物废弃物应在专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进行高温焚烧或埋地处理。
3.高风险生物废弃物的处理高风险生物废弃物应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处理,然后进行专门焚烧或高温蒸煮处理。
四、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废弃的电子设备,应设立专门的回收箱,并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处理。
处理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对设备进行拆解、破碎、清洗等处理,以便更好地回收利用。
五、废弃物的储存与运输实验室废弃物应储存在封闭、防漏、耐腐蚀的容器中,并进行明确的分类标识,以便识别处理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废弃物泄漏,并确保废弃物的安全运输。
六、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责任及监督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评估废弃物处理单位的资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
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化学废弃物的危害性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
1. 废液的收集处理:
- 废液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泄漏和挥发。
- 废液应根据不同性质分类存放,并在容器上标明成分和性质。
- 酸、碱等废液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合存放。
- 废液容器应放在液体防溅槽或集液器中,以防止溢漏。
2. 废固体的收集处理:
- 废固体应存放在刚性、耐腐蚀、防漏的容器中。
- 废固体应分类存放,根据不同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 废固体容器应密封并标明成分和性质。
3. 废气的处理:
- 废气应通过排气系统排放,严禁直接释放到室内或室外。
- 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
- 废气应经过净化处理,如通过吸收剂或催化剂净化。
4. 废液、废固体和废气的储存和运输:
- 废液、废固体和废气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设施中,避免混淆和泄漏。
- 废液、废固体和废气的运输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包装和运输容器。
5. 废物处置:
- 废液、废固体和废气应交由经授权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置。
- 废物处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执行,确保安全和环境友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单位和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地的规定来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维护实验室正常运转,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实验室在日常实验工作中产生的废液、废药品、废溶液、废固体、废器皿以及其他废弃物等。
第三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应遵循减量化、分类化、规范化、资源化的原则,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所有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保证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运输和处置。
第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具体责任单位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保卫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第六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依法依规,对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进行监管和控制。
第七条对于违反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纪律处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在产生时就要进行有效的分类,避免混合废弃物。
第九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包括:有害废弃物、生物医疗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等。
第十条有害废弃物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性较大的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门处理。
第十一条生物医疗废弃物包括病原体废物、血液和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和废弃物等,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门处理。
第十二条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利用。
第十三条液体废弃物包括废溶液、废油、废液体药剂等,应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储存和运输,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第十四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应使用专门的废弃物容器,容器上应明确标注废弃物的种类和性质。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容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六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能。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的储存与运输第十七条实验室废弃物在收集后,应及时进行储存。
实验室(中心)废弃物处理规定

实验室(中心)废弃物处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实验室(中心)废弃物的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危及人类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学校所属的实验室(中心)、校内实习基地等能够在实验中产生废弃物的单位。
全校实验室(中心)废弃物处置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监督管理,产生废弃物的单位要明确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做好本单位废弃物的收集、存贮、移交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中所称废弃物,是指教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
教学实验室(中心)废弃物主要有:1.有毒气体:主要是指实验用的压缩的有毒气体,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挥发气体等。
2.化学性废弃物:主要指报废的实验用药品、化学试剂、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渣及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等。
3.感染性废弃物:指废弃的感染性培养物、菌株及相关生物制品等。
4.有毒有害的动物废弃物:指做实验时,有毒有害药品浸过的鱼、虾、蟹等动物器官、肢体等。
5.无毒无害的动物废弃物:指实验过程中未添加任何药品的动物肢体、器官等。
6.电子废弃物:指可能向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旧电子元器件、废电池、小型废旧电子产品等。
7.放射性废弃物:任何含有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废弃物。
第四条收集和处理程序1.对有毒有害气体,要采取措施力争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后,再利用通风设施排入大气。
对于有异味的集体实验项目,实验室内要安装排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化学性废液和废渣,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
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
学院根据贮存情况通知教务处联系有处理资质的单位专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感染性废物或生物性废物,应根据其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由所在学院安排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

试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试验室化学废弃物是指在试验室中产生的无用或废旧化学品或装置,包括试验室试剂、试验室废弃物、废弃设备、废水、废气等。
这些化学废弃物具有较高的毒性和不安全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逼。
为此,试验室化学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特别紧要,需要订立认真的规定,以确保安全、高效地收集处理化学废弃物。
一、收集规定1.试验室内应设立统一的化学废弃物容器和标识牌,并定期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2.试验室内应依照不同品类和不安全级别设立分类收集容器,其中毒性较高或有爆炸、燃烧等风险的化学品应单独收集。
3.试验室内不允许将化学废弃物乱倒或任意扔弃,应认真辨别化学品种类并分类存放。
4.试验室应订立废弃物收集规定,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向工作人员宣扬相关规定,使其养成正确收集化学废弃物的习惯。
5.试验室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削减工作人员将化学废弃物直接接触皮肤的风险。
二、处理规定1.试验室化学废弃物应依照不安全类别、物理状态及化学成分进行分类。
2.对于毒性较高的化学废弃物,应实行专门措施收集处理,以免危及人体健康和环境。
3.试验室废弃物应依据其性质和不安全级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如化学品的还原、氧化、焚烧等方式。
4.对于有爆炸或燃烧不安全的化学废弃物,必需遵从科学严谨的处理方法,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5.处理化学废弃物的任何人员,均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避开在处理过程中发生事故。
三、扔掉废弃物的注意事项1.废旧设备或装置应销毁或添加酸性或碱性成分使之失去使用价值。
2.废剩试剂、废液和废固应进行分别、分别和分别,分别并分别有毒的化学品。
3.废瓶子和容器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漂洗,避开污染环境。
4.在销毁化学废弃物的过程中,应避开因反应猛烈导致的温度过高,必要时应加入适当的试剂进行稀释。
5.不合法处理化学废弃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综上所述,试验室化学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亟待订立更为严格和规范的规定,以达到更好的管理和保存的目的。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规定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需要严格遵循以下规定:
1. 分类收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废弃物分为不同类别,如生物性废弃物、化学性废弃物等,并分别收集存放。
2. 包装标识:废弃物应当采取密闭包装,并标明含有生物危险物质或有害物质的标识,以确保安全运输和处置。
3. 临时存放:废弃物应当在实验室内设立临时存放区域,临时存放的废弃物应当定期清理,保持清洁卫生。
4. 安全运输:废弃物应由专业的废物运输公司进行运输,采取符合安全规定的运输工具和包装要求,并确保废弃物不发生泄露和溢出。
5. 合法处置: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可以选择与废弃物性质相符的处理方式,例如焚烧、高温消毒、化学处理等。
6. 监管记录:实验室应当建立废弃物管理的台账和记录,包括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存放和处置情况等,以便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追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实验室可能有不同的废弃物处置规定,具体操作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的规定。
同时,应
当建立健全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为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实现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的制
度化、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中所称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是指实验室在检测、研发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废
液、危险固废及其污染物。
三、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3.1制定实验室危废处理值班人员表,值班人员负责档期废弃物处理回收工作
3.2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包括收集、暂存、转移及处理等环节工作。
各负责人必须将废弃
物收集、暂存于固定容器内,并定期将暂存的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转交给其他处理部门。
3.3实验室必须将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危险废弃物处置知识和技能列入上岗培训内容中,对新
到岗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4当期负责人对危险废弃物的收集、暂存、转移、处理及其记录进行监督检查,
3.5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置危险废弃物,不得随意倾倒、丢弃和私自
处理。
违规操作行为一经发现,实验室将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一并处罚。
3.6危险废弃物应严格存放在指定的收集容器或空间中,写明废弃物名称、主要成分及特性,
并保持清晰醒目。
不具相容性的废弃物应分别收集,不相容废弃物的收集容器不可混贮。
严禁将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装混放。
3.7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存放在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的专门房间及室内特定区域,要避免
高温、日晒、雨淋,远离火源及人员密集的场所。
存放危险废
弃物的房间及室内特定区域应张贴危险废弃物标签,存放人员要做好收集或存放记录
3.8实验室人员向收集容器倾倒、存放危险废弃物时应认真填写《废弃物收集登记表》,填写内容包括废弃物的名称、主要成分、数量、存放时间、存放人姓名等信息。
四、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转运与处理
4.1安全负责人负责联系转运和处理部门并办理相关手续,所有检测人员负责危险废弃物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搬运、登记。
4.3当期负责人在将危险废弃物交由安全组处理时,必须提供或告知对方危险废弃物的名称、主要成分、特性及数量等信息,并填写《废物处理接收单》
五,相关记录
废弃物收集登记表
编号:QE-ZJ-JL-03
废物(液)处理接收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