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废弃物的定义1.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配置不当的溶液以及过期的药品。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溶液。
3.实验室药品用完后弃置的药品包装瓶,废弃玻璃器皿。
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废弃物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实验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安全负责人应进行监督。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将废弃物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等待统一处理。
3.固体废物应收集在大小合适,中等强度的包装材料(如纸箱,编织袋等),包装材料要求完好,结实,牢固。
4.每一类别的废弃物应在收集处,储存包装上贴好标签,以便在处理时分类。
5.收集好的实验室废弃物品,需按要求在废品清单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6.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和废弃物处置公司的要求进行废弃物的转运,记录和交接。
四.注意事项1.因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所以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并在分类时应边观察边操作。
2.虽然各类废液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可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五.安全措施1.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2.为防止废液挥发,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3.在处理易挥发,有毒等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和环境安全的规定。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废弃物有溶剂废液、酸碱废液、有机废液、固体废弃物、过期药
品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正确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是实验室常见化学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 溶剂废液处理:
a. 可以通过蒸馏纯化废液,将纯化后的溶剂重新使用。
b. 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废液,将残留物送入专门处理设施。
c. 可以通过溶剂回收装置将废液中的有用成分回收利用。
2. 酸碱废液处理:
a. 可以通过中和反应将酸碱废液中的酸和碱中和掉,使其变成中性废液。
b. 可以使用中和剂将废液中的酸碱中和掉,然后进行后续处理。
4. 固体废弃物处理:
a. 可以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然后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
b. 可以通过焚烧的方式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但需要注意控制排放。
5. 过期药品处理:
a. 可以将过期药品进行分类,将有害物质单独处理。
b. 可以与药品供应商联系,将过期药品退回或进行专门的处理。
实验室应该建立废液收集系统和废液储存设施,确保废液的安全储存和便于后续处理。
要培养实验室人员正确处理化学废弃物的意识,提高废液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需要有严格的废弃物处理制度。
以下是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具体要求。
实验室污物处理及消毒1、含有生物危险物的临床标本及被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应在试验完成后,用黄色塑料袋包装好,并存储于垃圾房。
2、可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及器材,在完成实验后,应在操作台或实验区域内经紫外灯近距离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或在有机氯含量1000mg/L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交有关人员进行高压消毒和煮沸洗刷。
3、试管、吸管、注射器等实验用具,在有机氯含量mg/L 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经高压灭菌后取出洗涤或丢弃。
4、培养物或实验室垃圾,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经高压消毒灭菌。
不允许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弃物。
已装满的应定期运走。
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通常在实验室区内。
5、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中安全运出。
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
6、如果实验过程中标本或含标本的前消化处理液被打翻污染了操作台或地面,应以吸满70%酒精的卫生纸覆盖污染区,15分钟以后卫生纸方可移去。
7、实验室内未经消毒的污水禁止直接排入公共排水系统,更不允许混入居民生活垃圾。
废物的处理程序:1、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并设置标识。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要求的包装袋或者内,并做好个人防护。
2、专人负责收集检验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
3、首先在科室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化学消毒灭活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专人负责收集废弃标本及耗材等废物,并按运送要求送到废物存停放点。
5、医疗废物交接:根据医院要求,由专人每天固定时间到检验科废物暂时存放点收集,并做好登记交接。
意外事故的处理1、如果发生意外,必须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人员,并在有关人员的指导监督下对出事现场进行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措施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措施
1. 分类和标记废弃物:将废弃物按照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化学
废物、生物医疗废物、固体废物等。
为每种废弃物标记明确的标志,以便正确处理和处置。
2. 品质监控:严格监控废弃物的品质,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
准和政策要求。
对于有害或具有特殊风险的废弃物,应采取特殊处
理措施。
3. 分离废弃物:将有害废弃物与非有害废弃物分离存放,以减
少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危害。
4. 安全储存:将废弃物储存在安全的或标有废弃物标志的贮存
区域。
确保废弃物不会泄漏或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
5.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废弃物存放区,清理过期或不再需要的
废弃物。
遵循正确的处理程序,将废弃物交付给专业的废物处理机构。
6. 废物处理协议:与合适的废物处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
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
与当地环境保护机构或相关部门协商,了解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法规和规定。
7. 培训和教育: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有关废弃物处理的培训
和教育。
提高员工对正确废弃物处置的意识,以减少意外事故和环
境污染。
以上是实验室废弃物的常见处置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和废弃物
的类型,可能需要采取其他额外的措施。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
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正确、安全和环保的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为了保护实验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安全,制定和执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的流程和要点。
一、废弃物分类首先,实验室废弃物需要进行分类。
通常可以将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普通废弃物。
化学废弃物包括实验室试剂瓶、废液和过期的试剂等;生物废弃物包括实验动物尸体、细菌培养物和已使用的培养皿等;普通废弃物则是指无害的杂物,比如纸张、塑料袋等。
二、废弃物储存针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物,需要选择不同的储存方式。
化学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以防止泄漏;生物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容器,并进行密封处理;普通废弃物则可以使用普通的垃圾桶。
三、废弃物处理1. 化学废弃物处理化学废弃物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标记化学废弃物容器,标注上废物的名称、容器编号、危险性等信息。
其次,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正确的处置。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将废弃物交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或者进行特殊的处理(如中和、稀释等)后再处理。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需要确保废弃物被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 生物废弃物处理生物废弃物需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原体。
首先,将生物废弃物放入专用的生物废弃物袋中,并进行密封。
然后,将袋子放入高温高压灭菌器中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废弃物可以作为普通废弃物进行处理。
3. 普通废弃物处理普通废弃物可以按照普通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比如倒入垃圾桶中,然后定期进行准确的垃圾分类,以便进行适当的回收和处理。
四、排放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环保法规,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化学废弃物容器需要使用密闭容器,防止废物泄漏;生物废弃物需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病原体被彻底杀死;普通废弃物需要进行准确的分类,以便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回收。
总结起来,在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中,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理是主要的环节。
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化学试剂瓶、废旧设备、实验室用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多种废物。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又可能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科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实验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1. 化学试剂瓶处理化学试剂瓶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废弃物之一。
使用完毕的试剂瓶,首先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过的试剂瓶应该分类存放,待集中处理。
可以选择对试剂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再将其送往废品回收中心进行处理。
另外,有些试剂瓶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 废旧设备处理实验室中的废旧设备,如损坏的电子仪器、废弃的生物实验设备等,需要及时处理。
可以联系相关的回收机构,将废旧设备进行回收处理。
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旧设备,也可以选择进行修复、维护后再次投入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废纸废塑料处理实验室中使用大量的纸张和塑料制品,因此废纸废塑料的处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废纸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
废塑料则可以送至专业的废品回收处理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尽量减少废纸废塑料的使用,提倡环保意识。
4. 废玻璃处理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试管等废玻璃制品,因为易碎而需要特别注意处理。
使用完毕的废玻璃应该分类存放,并在专门的废品回收箱中丢弃。
废玻璃可以通过再熔处理,用于再次制造玻璃制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 生物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中还可能产生生物废弃物,如实验动物尸体、过期的细菌培养物等。
这些生物废弃物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通常可以选择高温灭菌、焚烧等方式对生物废弃物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害。
总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需要科研人员高度重视。
合理分类、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不仅能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助于维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做好实验废弃物的规范处理工作,为建设绿色实验室、绿色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1.废弃物收集: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化学废液、固体废物和生物废物等。
收集废弃物的方法包括使用特殊的收集容器,如废液容器和特殊大小和标有化学品废物的透明袋子。
清洁工作人员应定期巡查实验室并收集废弃物。
2.废弃物分类: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易燃废物、毒性废物、腐蚀性废物、可燃废物、有害废物和医疗废物等。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处理废弃物。
3.废弃物储存:分类后的废弃物应储存在专门设计的储存区域。
储存区域应设置牢固的容器和合适的标志,以确保废弃物不会泄漏或造成污染。
对于特殊的废弃物,如病理废物或放射性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处理。
4.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可以包括将废弃物经过特殊设备进行破碎、压缩或焚烧等方式处理。
化学处理可以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
生物处理可以包括利用微生物进行降解或转化等方式。
5.废弃物处置:处置废弃物的方式包括焚烧、填埋和回收利用等。
焚烧是将废弃物燃烧掉,产生热能和灰渣。
填埋是将废弃物掩埋在地下,通过降解或氧化还原反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回收利用是将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再利用。
6.废弃物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记录系统,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等信息。
这有助于跟踪和监控废弃物的处理情况,以及满足相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7.废弃物培训和意识增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废弃物处理的培训,并提高他们对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和正确处理方法的意识。
同时,在实验室中放置明显的标志和提示,提醒人们正确处理废弃物。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应遵循相关的法规、规定和标准。
废弃物应避免直接倾倒进下水道或垃圾桶,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保证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废弃物能够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处置。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常见的化学废弃物主要包括溶液、固体废物、溶剂、有机物、酸碱废液和气体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根据不同的废弃物性质,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 溶液废弃物处理方法:a. 中和处理:将酸碱废液滴入适量的中和剂中,如氢氧化钠等,直至溶液中的酸碱滴定终点达到中性为止。
b. 沉淀处理:将固体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可以使用离心机或滤纸等方法将沉淀物与溶液分离,然后分别处理。
c. 氧化处理:对含有有机物的废液进行氧化处理,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或其他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 固体废物处理方法:a. 分类分离:将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分离,如玻璃废片、金属废片、塑料废片等,以便进行相应的再利用或处理。
b. 熔融处理:对一些金属废片可以进行熔融处理,将其熔化后再进行再利用或处理。
c. 垃圾焚烧:对无法再利用的固体废物可以选择经过垃圾焚烧处理,将其燃烧为无害物质。
3. 溶剂废液处理方法:a. 蒸馏回收:对一些有机溶剂废液可以进行蒸馏回收,将溶剂分离出来进行再利用。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废液处理方法。
b. 活性炭吸附:将废液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可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或其他污染物,使废液得到净化。
c. 其他处理方法:如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4. 有机物废弃物处理方法:a. 燃烧处理:对一些有机物废弃物可以进行燃烧处理,将其燃烧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b. 生物降解处理:一些有机物废弃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分解进行降解处理,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针对实验室常见的化学废弃物,需根据其性质,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实验室应加强废弃物处理的管理,加强废物分类、标识和储存,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与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1.前言废弃物,包含的种类繁多。
从实验室排出的废弃物,主要为列于附录中的物质。
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的限制。
特别是化学物质,由于考虑到它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即使数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而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
通常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虽然与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是,由于其种类多,加上组成经常变化,因而最好不要把它集中处理,而由各个实验室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分别加以处理。
为此,废液的回收及处理自然就需依赖实验室中每一个工作人员。
所以,实验人员应予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固然不对,而即使由于操作错误或发生事故,也应避免排出有害物质。
同时,实验人员还必须加深对防止公害的认识,自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以免危害自身或者危及他人。
本章所叙述的,是对实验室的废弃物中,以列于防止水质污染法的有害物质为对象,提出一些处理方法示例。
然而,这里所叙述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也可能由于废液的组成不同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并且,随着各地处理设施或所要求的条件的不同,也可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
因此,对于各有关研究机构来说,若已有确定的处理标准,应按其进行;而若有新的更合理的处理方法,则应将其正确使用,进而自己也必须保持高度的热情,研究出更合理的处理方法。
2.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事项1).废液的浓度超过表41所列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
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
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仍如表41所列的方法,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
4).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
5).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6).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类废液,要把它加以适当的处理,防止泄漏,并应尽快进行处理。
7).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地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8).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严防泄漏,谨慎地进行处理。
②虽然是有机类废液,但也含有列于无机类废液的物质,如果无机物质的浓度超过列于无机类该项浓度时,该废液应另行收集。
③有机类废液的浓度系指含水废液的浓度。
3.处理时一般应注意的事项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
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
同时,必须边注意观察边进行操作。
2).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物质的废液,只加入一种消除药品有时不能把它处理完全。
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注意防止一部份还未处理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出去。
3).对于为了分解氰基而加入次氯酸钠,以致产生游离氯,以及由于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废液而生成水溶性的硫化物等情况,其处理后的废水往往有害。
因此,必须把它们加以再处理。
4).沾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东西,不要丢入垃圾箱内。
要分类收集,加以焚烧或其它适当的处理,然后保管好残渣。
5).处理废液时,为了节约处理所用的药品,可将废铬酸混合液用于分解有机物,以及将废酸、废碱互相中和。
要积极考虑废液的利用。
6).尽量利用无害或易于处理的代用品(参照附录表6),代替铬酸混合液之类会排出有害废液的药品。
7).对甲醇、乙醇、丙酮及苯之类用量较大的溶剂,原则上要把它回收利用,而将其残渣加以处理。
4.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含六价铬的废液注意事项1).要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2).把Cr(Ⅵ)还原成Cr(Ⅲ)后,也可以将其与其它的重金属废液一起处理。
3).铬酸混合液系强酸性物质,故要把它稀释到约1%的浓度之后才进行还原。
并且,待全部溶液被还原变成绿色时,查明确实不含六价铬后,才按操作步骤中从第四点开始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还原、中和法(亚硫酸氢钠法)][原理]Cr(Ⅵ)不管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总以稳定的铬酸根离子状态存在。
因此,可按照下式将Cr(Ⅵ)还原成Cr(Ⅲ)后进行中和,使之生成难溶性的Cr(OH)3沉淀而除去。
4H2CrO4+6NaHSO3+3H2SO4→2Cr2(SO4)3+3Na2SO4+10H2O (1)Cr2(SO4)3+6NaOH→2Cr(OH)3↓+3Na2SO4 (2)(1)式还原反应,若pH值在3以下,反应在短时间内即进行结束。
如果使(2)式中和反应pH值在~范围内进行,则Cr(Ⅲ)即以Cr(OH)3再溶解。
[操作步骤]1).于废液中加入H2SO4,充分搅拌,调整溶液pH值在3以下(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
对铬酸混合液之类废液,已是酸性物质,不必调整pH值)。
2).分次少量加入NaHSO3结晶,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绿色为止,要一面搅拌一面加入(如果使用氧化还原光电计测定,则很方便)。
3).除Cr以外还含有其它金属时,确证Cr(Ⅵ)转化后,作含重金属的废液处理。
4).废液只含Cr重金属时,加入浓度为5%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注意,pH值过高沉淀会再溶解)。
5).放置一夜,将沉淀滤出并妥善保存(如果滤液为黄色时,要再次进行还原)。
6).对滤液进行全铬检测,确证滤液不含铬后才可排放。
[Cr(Ⅵ)的分析]定性分析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试纸或检测箱进行检测;定量分析则用二苯基碳酰二肼吸光光度法[详见“日本工业标准规格”(以下简称JIS)?K0102[全Cr分析]用高锰酸钾氧化Cr(Ⅲ)使之变成Cr(Ⅵ),然后进行分析。
[备注]1).除上述处理方法外,还有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Cr(Ⅵ)的方法。
此法即使废液含铬浓度较低也很有效。
2).用作还原Cr(Ⅵ)的还原剂,有表42所列的物质。
而作为中和剂,也可以用Ca(OH)2。
不过,其泥浆沉淀物较多。
含氰化物的废液注意事项1).因有放出毒性气体的危险,故处理时要慎重。
操作时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
2).废液要制成碱性,不要在酸性情况下直接放置。
3).对难于分解的氰化物(如Zn、Cu、Cd、Ni、Co、Fe等的氰的络合物)以及有机氰化物的废液,必须另行收集处理。
4).对其含有重金属的废液,在分解氰基后,必须进行相应的重金属的处理。
处理方法(氯碱法)[原理]用含氮氧化剂将氰基分解为N2和CO2。
反应按如下两个阶段进行:(1)式应在pH值大于10的条件下进行。
若pH值在10以下就加入氧化剂,则会发生如下反应:而产生刺激性很大的有害气体CNCl,因而处理时必须特别注意。
对(2)式反应,如果pH值过高,则反应时间过长,故调整pH在8左右进行较好。
[操作步骤]1).于废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至10以上。
然后加入约10%的NaOCl 溶液,搅拌约20分钟,再加入NaOCl溶液,搅拌后,放置数小时(如果用氧化还原光电计检测其反应终点,则较方便)。
2).加入510%的H2SO4(或盐酸),调节pH至~,然后放置一昼夜。
3).加入Na2SO3溶液,还原剩余的氯(稍微过量时,可用空气氧化。
每升含1克Na2SO3的溶液1毫升,相当于毫克Cl)。
4).查明废液确实没有CN-离子后,才可排放。
5).废液含有重金属时,再将其作含重金属的废液加以处理。
[分析方法]定性分析采用氰离子试纸或检测箱进行检测;定量分析则蒸出全部氰后(见JISK0102?进行分析。
[备注]1).除上述处理方法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电解氧化法(对含氰化物2克/升以上的高浓度废液较为有效,而处理含有Co、Ni、Fe络合物的废液,则较困难);普鲁士蓝法(是以生成铁氰化合物的形式使之沉淀的方法,此法处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废液,较为有利。
但要彻底处理,则较为困难);以及臭氧氧化法(用Cu、Mn离子加快反应,在pH为11~12下进行反应,即可把废液转变为无害)。
2).其它可用作氰化物氧化剂的,有表43所列的物质。
3).对Fe、Ni、Co等的含氰络合物,用上述方法难以分解。
因而必须采用下述方法进行处理:①于废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至10以上,接着加入NaOCl溶液,加热2小时左右,冷却后过滤沉淀。
②在废液中加入H2SO4,调整pH至3以下,加热约2小时,冷却后过滤沉淀。
③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4).对有机氰化物,分别施行上述无机类废液的处理后,作为有机类废液处理。
对难溶于水的有机氰化物,用氢氧化钾酒精溶液使之转变成氰酸盐,然后才进行处理。
含镉及铅的废液注意事项1).含重金属两种以上时,由于其处理的最适宜pH值各不相同,因而,对处理后的废液必须加以注意。
2).含大量有机物或氰化物的废液,以及含有络离子的时候,必须预先把它分解除去(参照含有重金属的有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
镉的处理方法(氢氧化物沉淀法)[原理]用Ca(OH)2将Cd2+转化成难溶于水的Cd(OH)2而分离。
Cd2++Ca(OH)2→Cd(OH)2↓+Ca2+当pH值在11附近时,Cd(OH)2的溶解度最小,因此调节pH值很重要。
但是,若有金属离子共沉淀时,那么,即使pH值较低也会产生沉淀。
[操作步骤]1).在废液中加入Ca(OH)2,调节pH至~,充分搅拌后即放置。
2).先过滤上层澄清液,然后才过滤沉淀。
保管好沉淀物。
3).检查滤液中确实不存在Cd2+离子时,把它中和后即可排放。
[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用镉试剂试纸法或检测箱进行检测;定量分析则用二苯基硫巴腙(即双硫腙)吸光光度法(见JISK0102?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进行测定。
铅的处理方法(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原理]用Ca(OH)2把Pb2+转变成难溶性的Pb(OH)2,然后使其与凝聚剂共沉淀而分离。
Pb2++Ca(OH)2→Pb(OH)2↓+Ca2+为此,首先把废液的pH值调整到11以上,使之生成Pb(OH)2。
然后加入凝聚剂,继而将pH值降到7~8,即产生Pb(OH)2共沉淀。
但如果pH值在11以上,则生成HPbO2-而沉淀会再溶解。
[操作步骤]1).在废液中加入Ca(OH)2,调整pH值至11。
2).加入Al2(SO4)3(凝聚剂),用H2SO4慢慢调节pH值,使其降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