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那个脆弱爱哭的孩子

合集下载

个案分析:爱哭的孩子(共5则)

个案分析:爱哭的孩子(共5则)

个案分析:爱哭的孩子(共5则)第一篇:个案分析:爱哭的孩子个案分析:孩子的转变鑫鑫小朋友每天到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着不让奶奶离开。

而且哭闹的很厉害,是什么原因使他这么不愿意到幼儿园?我进行了调查: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到幼儿园?鑫鑫:我不愿意睡中午觉。

我说:不睡午觉不好,会影响下午的游戏活动的。

鑫鑫:奶奶说:不睡中午觉。

问:奶奶真的这么说了吗?鑫鑫:说了。

我说:如果奶奶真的这样说了,那是奶奶的不对,我明天会问你的奶奶的。

根据这个情况,我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鑫鑫现在读小班了长大了,明年还要升中班,天天到幼儿园哭,多不好。

班里的小朋友不哭,你一个人哭多难看,再说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哭的孩子,你想让老师喜欢你吗?‘想好’,我们从明天开始到幼儿园不哭好吗?‘好’我相信鑫鑫小朋友会做到的,同时老师和小朋友都会欢迎你的,会和你交朋友的。

而且我明天一定要找你奶奶谈话,是不是奶奶真的说不让鑫鑫睡午觉了,还要看见一个不哭不闹,高高兴兴到幼儿园来的好孩子。

”第二天,鑫鑫的爸爸送他到幼儿园,我看见他虽然没有哭,但是脸的颜色不怎么好看,而且还是躲着我进了自己的班级。

我找到了他的奶奶问了一些鑫鑫情况:“是你不让孩子睡午觉的吗?不是,鑫鑫不愿意睡午觉。

他不愿意到幼儿园,为了让他到幼儿园我就同意了,没想到让孩子骗了,钻进了孩子的圈套了。

”分析:今天,我看到他到幼儿园没有哭,是因为我昨天批评了他,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孩子今天做到了,所以我向你了解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教育孩子。

但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分析是否正确、有理,不能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思想情绪,以至影响孩子一天的学习、游戏活动。

鑫鑫经过小班一段时间的学习变化很大,从一个天天哭闹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文明、讲道理、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了。

楼燕红 2015年9月第二篇:个案分析个案分析马X X,女,13,于2009.11入校,至今已有5个月,在这5个月的学习中,我们对马X X 进行了一系列的评量,根据北京启智教培中心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评量的结果,对其进行分析:一沟通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愿望和动机,也能和老师、同学进行日常的基本交流,有时也能表现出活泼的一面,但理解能力较差,不能把一件事复述清楚,表达能力较弱,不能正确的回应别人的问题。

《爱哭的女孩》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爱哭的女孩》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爱哭的女孩----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东营市胜利孤岛第一小学周开春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要班主任耐心地把工作做细致。

因为一件事情,让我有了切身感受。

红红是我班一位女生,她虽然长得可爱,眼睛大大的,有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然而性格内向,非常腼腆,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平时,她在班级里不是很突出,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所以我并没有特别关注她。

直到有一次,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

原来她那么爱哭。

一天下午放学时,大家都在收拾书包,准备出教室排队。

这时,红红忽然放声大哭起来,搞得大家莫名其妙。

大家都一起劝她:“红红,你有什么事就说,不要老哭。

”红红一边哭一边着急地比划:“我就把笔放在这里,一会儿不见了。

”半天大家才搞明白,原来同位彤彤借她的钢笔用,说是还给她了。

但却一会儿不见了。

我想她的同位彤彤,是一位大大咧咧的女孩,平时和别人交流就是大大咧咧的。

也许是她借了没有还?孩子之间的事情虽然事情小,但关系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由于天黑了,我找到红红的同位彤彤,跟她说,晚上跟红红的家长打个电话,也许是不小心把东西弄丢了,问一下对方是否需要还?如果要还,买一只钢笔给她;如果不要还,就算了,以后注意借人家的东西要爱惜,不要随意弄丢了。

不料晚上彤彤的家长打电话来,说孩子借了人家的东西,已经还了。

同位也可以证明。

如果硬要自己买一支钢笔还给人家,就证明自己撒谎,是不是也伤害了自己孩子的心灵?我很生气,这个家长咋这样?许多孩子也证明彤彤借了人家的钢笔,却没有人证明她已经还了。

后来红红的家长,却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性格就这样,钢笔经孩子证明确实已经还了,不要冤枉彤彤,以免给彤彤造成心理负担。

钢笔也许被别人无意拿走了,拿钢笔的孩子也许只是一时喜欢,谁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算什么偷窃。

自己孩子从小就是这么个性子,遇到啥事都爱哭,老师不要觉得孩子受到了什么委屈。

个案分析一个爱哭的孩子

个案分析一个爱哭的孩子

个案分析一个爱哭的孩子导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情绪表达,其中包括哭泣。

然而,有一些孩子相比于其他孩子更容易哭泣,并且频率也更高。

这种现象可能引起家长的关注和担忧,因此需要进行个案分析来了解这个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李明是一名6岁的男孩,他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李明都非常容易哭泣,并且无法自控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况从李明还是个婴儿时就已经存在,但现在的情况似乎更加严重。

他的父母对此非常困惑,并希望找到原因并解决这个问题。

个案分析1.家庭环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李明是家中独生子,父母对他非常宠爱,可能会过分满足他的需求。

此外,李明的父母两人都非常忙碌,经常加班,只有很少的时间陪伴他。

这种家庭环境可能导致李明对关注和关爱的渴望,从而通过哭泣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2.学校生活进一步了解李明在学校的情况。

据老师反馈,李明在上学的时候也经常会哭泣,特别是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或面对一定程度的压力时。

这可能说明他在处理逆境方面的能力较弱,无法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哭泣来寻求他人的帮助。

3.心理因素除了家庭环境和学校生活外,李明的哭泣可能还与他的心理因素有关。

可能存在的原因包括自尊心低、自我价值感缺乏、自信心不足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对自己的情绪和能力缺乏掌控力,从而导致哭泣成为他的主要情绪表达方式。

解决方案针对李明的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以下解决方案:1.家庭教育:父母可以试着给予李明更多的陪伴和关注,以满足他对安全感和情感支持的需求。

父母还可以给予李明更多的自主权,让他学会独立处理问题,逐渐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2.情绪管理培训:学校可以开设情绪管理培训课程,帮助李明提高处理压力和冲突的能力。

通过教授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使李明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减少他哭泣的频率。

3.心理辅导:如果李明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可以考虑给他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写人】写一个人的作文400字 爱哭爱闹的弟弟

【写人】写一个人的作文400字 爱哭爱闹的弟弟

【写人】写一个人的作文400字爱哭爱闹的弟弟
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他叫做小明。

小明是一个爱哭爱闹的孩子,尤其是在他没得到
自己想要的东西时。

他看起来很脆弱,但其实他很有个性,很有自己的想法。

小明的性格很活泼开朗,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出门玩耍,跑来跑去,十分开心。

他也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经常带着一些小玩具与他们互动。

只要跟他一起玩耍,他就会很高兴。

但是,小明的性格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他很爱生气,一旦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
就会大哭大闹,直到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为止。

这让家里的大人们很头疼,因为他很
容易发脾气。

小明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乱扔东西。

他会把自己的饮料瓶随意扔到地上,或者
将自己的玩具随意散在房间里。

这让家里的大人非常不满意,因为这会增加他们的清洁工
作量。

尽管小明的性格有这些不足之处,他却是一个十分可爱和特别的孩子。

他还很有想象力,经常能想出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他喜欢追逐梦想,希望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人。

虽然我有时候也会被小明的不良行为所困扰,但是我知道他只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还
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爱戴。

他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教诲,来帮助他成长和变得更好。

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

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

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早晨来园时间,教室外又传来了东东的哭声。

这不是小班新生刚入园,而已是下学期。

我出门迎接,看到东东奶奶抱着东东,奶奶来到我跟前说:“东东说想妈妈了,让今天我们早点来接……”这是接连几天早上都要上演的一幕。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东东抱进教室,他的哭声,使我们正常的活动也无法进行。

而这一幕同样也经常发生在一日活动中,例如没有玩具了、书被小朋友拿走了、本领不会了……东东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孩子,和小朋友相处得很好,小朋友都很喜欢跟他玩。

但就是比较爱哭,在园内很多时候都显得信心不足。

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说:“老师,我不会。

”一不如意就会哇哇大哭。

通过与东东妈妈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东东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非常宠爱,有求必应。

从而导致孩子大了以后,稍微不如他的意,他就开始哭闹,而爷爷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软了。

孩子用这种方法征服了家长,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家长对此又头痛又心痛,越怕他哭他越哭,拿他没办法。

在幼儿园里,东东也不会与人相处,与别人发生冲突后也不会想办法解决,唯有大声哭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在其家庭教育的方式上,祖辈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他的哭闹已不是单纯的伤心、害怕,而是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为了改变东东爱哭的习惯,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

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恰当做法,造成了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

针对东东的情况,我们给了东东家长一些建议。

例如在家观察孩子“爱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多和孩子谈话,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看到幼儿好的行为时,多多鼓励和表扬孩子,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帮助其进步。

购买一些相关的故事书,让孩子听听讲讲,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家里开展一些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些合作和协商的机会,掌握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而更重要的是要多和老师交流,学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方法。

案例分析-《给孩子爱不能少》爱哭的孩子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给孩子爱不能少》爱哭的孩子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给孩子爱不能少》爱哭的孩子案例分析案例:这学期,班上新增了九名新生,这几位新生中,有一个男孩子是最特别的,一天中,他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天天!”“天天!”“天天!”……他总是不停地给我们制造麻烦,一会去拉扯这个女孩子的头发,一会又去掐住那个小朋友的脖子,一会就跑到午睡时里在小床上跳来跳去……不停地有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告状,也已经有好几个家长向老师反映,自己的孩子回家后总说有个叫天天的小朋友一直要欺负他,不想来幼儿园了。

唉,这个天天是真的让我们老师感到特别头疼。

分析:对于天天,我们不能就这样去放任。

于是,我首先去向之前教他的老师了解情况。

得知,原来天天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了,现在由爸爸抚养,但是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他从小就缺乏母爱,父爱也不是很多。

家庭教育这一块,基本上都是由爷爷奶奶来承担的,可能在家的管教不是很多,对于他出现的这些行为,家里的人也拿他没有办法,有些放任,也许这是导致天天现在特别好动,停不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每次在天天惹麻烦的时候,作为老师,情绪也比较烦躁,不是把他拉到一边,就是批评一顿,缺乏耐心。

也许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其他的孩子也知道天天不受老师欢迎,而且还老爱欺负他们,于是慢慢地,他们开始疏远天天,不怎么和他一起玩。

天天开始觉得受冷落了,于是他要不停地区招惹他们,引起老师老师的注意吧。

措施: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每个班上总会有那么一个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能因为他们调皮,就忽视他们,冷落他们。

而更应该做的事情是,把更多的爱给他们,我们要更用心观察,发现他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告诉他,你是个能干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

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去欺负小朋友的,而是你控制不住自己。

还要适时地在集体面前表杨他,让其他的孩子们也知道,天天不是一个只会做坏事的孩子,他也有好的一面,让孩子们喜欢和他一起玩游戏,让他拥有自己的好朋友。

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必须要和孩子的家长谈话,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也说说孩子在幼儿园内的表现,请家长重视起孩子的教育,不要过度放任,要适当地给予规则意识,给他制定一些常规要求。

家庭教育践行 案例:爱哭的蓉蓉

家庭教育践行 案例:爱哭的蓉蓉

爱哭的蓉蓉家访:家访时初见蓉蓉,只觉得她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有点儿害羞。

妈妈自从蓉蓉出生以后就再也没有上过班,每天在家里带蓉蓉,所以蓉蓉和妈妈从来没有分离过,爸爸由于在北京工作,很少有时间在上海,所以孩子对爸爸的印象很模糊。

家中除了妈妈还有一个保姆与蓉蓉共同生活。

妈妈介绍:蓉蓉喜欢唱歌跳舞,喜欢自己动手做;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怕见生人,大哭时会呕吐。

为了让蓉蓉能较快地适合幼儿园的生活,在这之前,也曾有意识的让蓉蓉上过亲子班,希望蓉蓉在幼儿园能胆大一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师也向家长介绍了入园前的准备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开学第一周:开学第一天,蓉蓉妈妈早早地将她送到了幼儿园(一放下就走了),这个下可不得了,她立刻大哭起来,伴随着哭声,呕吐物喷泻而出,立刻地板上、衣服上到处都是,于是老师们手忙脚乱的又是擦又是抱,终于处理干净了。

不过蓉蓉的哭声并没有停止,整整不断了一个上午,什么活动也不参加,仅仅紧紧地拉着老师的手,老师要抱她也被她给推开了,嘴里还说:“不要!不要!”午餐也没有好好的吃。

下午离园的时候,家长们陆续将孩子接走了,蓉蓉眼巴巴地看着同伴一一被接走,一边哭一边不停地问老师:“妈妈呢?”终于妈妈来了,她是最晚来接的……通过家访,家长已经了解到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不舍得离开会导致孩子情绪的不稳定,所以蓉蓉的妈妈十分配合,来到幼儿园放下蓉蓉就走,看来蓉蓉的不适合妈妈已经有所准备。

在活动的过程中,蓉蓉不要老师抱是老师想不到的,心想:也许是对老师的不熟悉吧!离园的时候,妈妈最后一个来接,让蓉蓉受到了又一次打击,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

虽然在老师的提醒下,从第二天开始蓉蓉的妈妈就不再晚接,但是第二天、第三天……每天仿佛都是第一天的拷贝,不断重复。

开学第二周:每天早晨来园,每天都是一样的重复,一样的呕吐、一样的哭、一样的自问自答:“妈妈呢?”“妈妈等会儿会来的。

”一样是紧紧地拉着老师的手,一步也不离开,但还是不要老师抱,甚至是拥抱。

案例分析 爱哭的丫丫

案例分析 爱哭的丫丫

案例分析
爱哭的丫丫
又到了开学季,小班又会连着一周左右传出哭闹声,这种情况一般只会有一周左右,依赖症强一点的幼儿也就半个月左右。

但有一个女小朋友,她整整哭了一个半学期。

这个女小朋友名字叫做丫丫,长的十分可爱,每天妈妈抱着她来幼儿园,丫丫都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再抱一会,再抱我一会”,妈妈把她放下后就一边原地蹦跳着一边喊“我不上幼儿园”,老师抱着她,妈妈才能自己走出幼儿园。

前两个月每天丫丫都从早哭到晚上妈妈来接,老师用过很多办法都没有成效。

两个月后可能丫丫习惯了幼儿园的模式,就变成早上入园到中午午睡前哭,因为睡醒不久妈妈就会来接丫丫了。

幼儿园里几乎每个人都哄过抱过丫丫,她见了每个人都说“我要妈妈,我要回家找妈妈”。

每天每一次问丫丫明天还哭不哭了得到的结论永远都是“不哭了”,可是第二天来了之后还是会哭会说“妈妈再抱一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班下学期过去两个月,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丫丫的分离忧虑症减缓了很多,在下学期的某一天丫丫可以自己走到班级门口,笑着和老师说“早上好”
转过身和妈妈说“再见”。

老师们和妈妈看到这样的丫丫都觉得很开心,感觉丫丫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不少。

丫丫的分离忧虑的减缓离不开老师们和爸爸妈妈的努力,所以在
幼儿方面家园配合十分的重要,要能做到互相信任、互相体谅、互相理解,这样会更加有益于幼儿的成长。

教育案例爱哭的(3篇)

教育案例爱哭的(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明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7岁,就读于某小学二年级。

他聪明伶俐,成绩优异,但在生活中却有一个让人头疼的习惯——爱哭。

每当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明明总是第一个掉眼泪。

这让他显得有些脆弱,也让他的父母和老师感到担忧。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原因明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他们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失关爱,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导致明明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溺爱,使得明明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退缩心理。

2. 学校原因明明所在的小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使得明明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无法承受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和哭泣。

3. 自身原因明明性格较为内向,不善言辞,因此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常常因为沟通不畅而引发矛盾。

此外,他缺乏自信心,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

(2)教育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的自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适当引导,让他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孩子时,既要注重成绩,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2. 学校教育(1)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心理辅导课、心理讲座等。

(3)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爱哭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引导他们逐渐克服心理障碍。

3. 自我教育(1)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在遇到困难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2)学会与人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

爱哭的小孩教育案例(2篇)

爱哭的小孩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三年级。

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但有一个让人头疼的习惯——爱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总是忍不住哭泣。

这让他周围的老师和家长感到非常困扰,不知如何是好。

二、案例分析1. 爱哭的原因(1)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

当遇到挫折时,他无法得到及时的安慰和支持,从而产生爱哭的情绪。

(2)性格因素:小明性格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进而引发哭泣。

(3)教育方式:小明从小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父母对他的要求过于宽松,导致他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应对能力。

2. 爱哭的危害(1)影响心理健康:长期的哭泣会使小明产生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影响人际关系:小明爱哭的性格使他在与同学交往中显得较为软弱,容易受到欺负。

(3)影响学习成绩:爱哭的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增进亲子关系:父母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小明,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培养独立性:父母要适当引导小明面对困难,让他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调整教育方式:父母要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给予他适当的关心和支持,避免过度溺爱。

2. 学校教育(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

(2)开展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爱哭的问题,学校可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

(3)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关注班级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3. 社会教育(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社会各界要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2)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社会各界要给予更多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爱哭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教育案例爱哭鬼(3篇)

教育案例爱哭鬼(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三年级。

然而,小明有一个让老师和同学们头疼的问题——爱哭。

无论是上课、做作业,还是玩耍,小明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让人无法理解。

这给小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诸多困扰,也让他的家长和老师倍感焦虑。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相对宽松,父母对他宠爱有加。

在家庭中,小明几乎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这导致他在面对困难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父母对小明的过度溺爱,使得小明在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

2. 学校因素在校园中,小明因为爱哭,常常成为同学们取笑的对象。

这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使得他在课堂上不敢积极发言,与同学们的互动也变得较少。

此外,教师对小明缺乏关注,使得小明在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3. 自我认知因素小明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我是一个爱哭鬼”的自我认知。

这种认知使得他在面对问题时,总是先想到自己会哭泣,从而加剧了他的爱哭现象。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避免过度溺爱。

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

(2)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安慰,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2. 学校教育(1)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对于爱哭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面对困难,增强心理素质。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3. 自我认知教育(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

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2)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案例幼儿园爱哭(3篇)

教育案例幼儿园爱哭(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华(化名),男,4岁,刚进入幼儿园小班。

小华性格内向,胆小,容易受到惊吓。

在幼儿园里,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比如:玩具被别人抢走、跌倒了、饿了等等。

这让小华的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担心,不知道如何帮助他克服这个毛病。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华的父母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加班,陪伴他的时间较少。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小华的要求比较严格,导致小华缺乏安全感。

此外,小华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当小华犯错时,父母会严厉地批评他,使他更加害怕。

2. 学校因素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小华在幼儿园中遇到了一些挫折。

比如:在集体活动中,他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而受到忽视;在游戏中,他因为争夺玩具而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

这些挫折让小华感到无助,容易产生哭泣的情绪。

3. 个人因素小华性格内向,胆小,容易受到惊吓。

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他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此外,小华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导致他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哭泣的情绪。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父母要合理安排时间,多陪伴小华,关注他的生活和学习。

(2)父母要改变教育方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增强小华的自信心。

(3)父母要教育小华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2. 学校教育(1)教师要多关注小华,了解他的需求,适时给予帮助。

(2)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小华融入集体,增强他的社交能力。

(3)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小华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

(4)教师要教育其他小朋友关爱小华,帮助他度过适应期。

3. 个人心理辅导(1)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小华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整情绪。

(2)鼓励小华参加兴趣小组,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提高他的自信心。

(3)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小华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面对困难。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华的哭泣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在家庭中感受到了关爱,在学校中得到了关注和帮助。

班主任优秀教育叙事参考范文 一位爱哭的小朋友 小学低年级优秀教育故事

班主任优秀教育叙事参考范文 一位爱哭的小朋友 小学低年级优秀教育故事

班主任教育叙事优秀参考范文210111 一位爱哭的小朋友平和亲近的力量班主任获奖教育故事参考共1300多字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开学已经好几天了,班里有一位女孩还经常趴在桌子上哭,问其原因只是说身体不舒服,带去医务室看,阿姨说:“孩子的身体应该好的”,让她待在教室上课。

这种情景已经持续了好几天,我真担心孩子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

这天,和平时一样我来到教室上课,学生纷纷告诉我,艾曲(化名)又哭了。

听到这话,上课的好心情一下子没了,但是出于职业的习惯,我还是强压住内心的焦躁,走到她身边。

“艾曲,怎么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顺势我便摸摸了她的脑袋。

“老师,艾曲没病,她是不想来上学,她读幼儿园的时候也总是这样。

”一旁和她一起邻居的艾曲说话了。

听了艾曲的话,我总算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于是,什么都没说,一切还像原来一样照常上课,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对她多了一份关注。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心里就有底了,于是就在这节课后,我便叫上了这个孩子走到了办公室。

“艾曲,今天的身体感觉好些了吗?体温还高吗?来,和老师挤一挤,我们来聊聊,好吗?”说完,我便拉过孩子坐在了同一个凳子上。

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感觉说话的气氛就轻松了很多。

孩子好像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虽然还是一脸愁容。

“知道吗?在你报名的那一天,老师对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啊?”她终于开口说话了,我心中顿时一喜。

“那是因为你长得和陈老师小时候一样,也是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非常可爱。

我都觉得你和陈老师特别有缘呢!就像是陈老师的女儿。

就是一点和我小时候不一样。

”“哪一点啊?”“陈老师小时候特别爱笑,你就是特别爱哭。

”我这么一说,她居然扑哧一笑。

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个契机。

“这是陈老师看到你第一次笑,多美啊!老师多么希望看到你的笑容啊,能答应我以后多笑笑吗?让老师多看到你的笑容,好吗?”孩子没说话,只是把头低下了,但是我感觉到孩子已经答应了我的要求。

爱哭的孩子教育案例(3篇)

爱哭的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五岁的男孩,活泼可爱,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爱哭。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只要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他就会立刻流泪,寻求大人的安慰。

这让他的父母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困扰,担心他的情绪管理能力会影响他的成长。

二、案例分析小明的爱哭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寻求关注:小明可能通过哭泣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寻求关爱和陪伴。

2. 情绪表达:五岁的孩子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还不懂得如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哭泣成为了一种自然的情绪释放方式。

3. 挫折承受能力弱:小明可能因为生活中的小挫折而感到沮丧,哭泣成为了一种应对挫折的方式。

4. 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环境可能过于溺爱,导致他习惯于通过哭泣来解决问题。

三、教育措施针对小明的爱哭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育措施:1. 建立情感交流渠道:鼓励小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哭泣。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他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 提高挫折承受能力: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培养小明的抗挫折能力。

在活动中,让他学会面对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 调整家庭环境:家长和老师要避免溺爱小明,让他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一定的自主权,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4. 正面引导:当小明哭泣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他积极的引导,让他明白哭泣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学会勇敢面对困难。

5.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小明参加各种兴趣班,如绘画、音乐等,让他在活动中找到乐趣,提高自信心。

四、具体实施步骤1. 第一步:观察和了解。

家长和老师要观察小明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哭泣,了解他的心理需求。

2. 第二步:建立情感交流渠道。

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小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

3. 第三步: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在活动中,适当增加难度,让小明学会面对失败。

4. 第四步:调整家庭环境。

家长和老师要避免溺爱小明,让他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同学爱哭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同学爱哭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同学爱哭《形形色的人——同学爱哭》
我们班有个同学,那可真是个爱哭鬼,她叫小雨。

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分组跑步比赛。

轮到小雨那一组时,她刚跑出去没几步,就不小心摔了一跤。

其实摔得也不严重,就是膝盖擦破了点皮。

可她呢,一下子就坐在地上,“哇”地大哭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

大家都围过去安慰她,可她还是哭个不停,最后老师只好带她去医务室处理伤口。

还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出来了,小雨没考好。

她拿到试卷的那一刻,眼睛就红了,然后趴在桌子上抽泣起来。

周围的同学都劝她:“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就行了。

”可她根本听不进去,一直哭到下课。

小雨就是这么一个爱哭的同学,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她其实心地善良,就是比较脆弱。

《形形色的人——同学爱哭》
我有个同学,特别爱哭,她叫小敏。

记得有一回,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同学在一起玩游戏,不小心把小敏的文具盒碰到地上了。

她看到后,立马就哭了起来,那哭声真是惊天动地,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同学们赶紧捡起文具盒,一个劲儿地跟她道歉,可她还是哭个没完,直到上课铃响了,她才抽抽搭搭地停了下来。

还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好多同学都被感动了,但小敏哭得最厉害。

她一边哭一边说:“太可怜了,太可怜了。

”老师都被她逗笑了。

这就是小敏,一个动不动就爱哭鼻子的同学。

爱哭的幼儿教育案例中班(3篇)

爱哭的幼儿教育案例中班(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而中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个性、情感、认知等方面都在逐渐形成。

然而,在这个阶段,有些幼儿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爱哭、胆小、依赖等。

本文将以一个中班幼儿爱哭的问题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

二、案例描述小杰,男,5岁,中班学生。

小杰性格内向,胆小,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哭泣。

在幼儿园里,每当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小杰就会情绪失控,大声哭泣。

以下是小杰在幼儿园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件:1. 在美术课上,小杰不小心将颜料弄到衣服上,他害怕被老师批评,顿时哭了起来。

2. 在户外活动中,小杰摔倒了,虽然只是擦破了皮,但他仍然害怕,大声哭泣。

3. 在集体活动中,小杰与同伴发生争执,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于是放声大哭。

三、案例分析1. 原因分析(1)家庭教育因素:小杰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

(2)幼儿园教育因素:教师对小杰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心理需求,使他感到孤独。

(3)幼儿自身因素:小杰性格内向,胆小,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2. 教育策略(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小杰感受到温暖。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小杰在成功中积累经验,提高自信心。

(3)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引导小杰正确面对困难,让他学会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勇敢面对生活。

(4)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教育实践1. 在美术课上,教师鼓励小杰大胆尝试,并告诉他:“颜料弄到衣服上没关系,我们把它洗掉就可以了。

”通过教师的鼓励,小杰逐渐克服了恐惧,不再因为弄脏衣服而哭泣。

2.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及时发现小杰的摔倒,安慰他:“没关系,摔倒了没关系,我们起来继续玩。

”在教师的关爱下,小杰的恐惧心理得到了缓解,不再哭泣。

个案分析:一个爱哭的孩子

个案分析:一个爱哭的孩子

个案分析:一个爱哭的孩子一、情况摘述:恒毅是我班一名文静、帅气的小男孩,但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针对他的特点,我做了如下观察:观察1:午睡起床后,恒毅在穿衣服,只见他先穿上衣,然后再到椅子上去找着什么,忽然他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怎么了?”我走过去问。

他不出声,只是大声地哭着,他旁边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的裤子找不到了。

我往四周一看,裤子就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刚才拿衣服时掉在旁边的。

观察2:吃点心时,小朋友们洗过手后都一个一个地从桌上的盘子里拿着自己的一份点心吃,恒毅洗过手后拿着杯子走到位子上,不一会儿从他那里传来了哭声,一问,说找不到自己的点心。

观察3:游戏时,齐齐不小心(我亲眼所见)把他给弄摔跤了,恒毅立刻就大声哭了起来,齐齐吓了坏了赶紧将他扶起来,见我来了委屈地说:“老师,齐齐打我。

”我检查了一下他的状况,就轻轻摔了一下,没哪儿摔伤。

二、成因分析:恒毅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平时对他很严格,但爷爷、奶奶心疼孙子,怕孙子受苦,平时孙子一哭就赶来护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恒毅爱哭的特点。

三、教育策略:1.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帮助他学会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里他一遇到困难就哭,希望马上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帮助。

而自己却很少动脑筋去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针对他这个特点,平时,当他遇到困难哭起来的时候,我故意装作听不到,使他明白哭是解决不了困难的,只有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当他停止哭泣的时候我才走过去,告诉她遇到了困难要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如果一遇到困难就哭是解决不了困难的。

2.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

在幼儿园里我除了运用“冷处理”的方法让他想办法解决困难,我还做到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

每次当他哭时因看没人过去而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后,我都会及时表扬他动脑筋解决了困难。

当他遇到困难没哭时,我也及时表扬他真勇敢,这次或今天没哭。

3.和家长联系,使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统一、一致。

(幼教精选)案例:爱哭的彤彤 - 案例分析 -

(幼教精选)案例:爱哭的彤彤 - 案例分析 -

案例:爱哭的彤彤-案例分析-每次彤彤有什么进步,我都会准时的表扬,比方:玩方包时,彤彤不留神从上面摔了下来,可是彤彤没有哭,真是个英勇的孩子。

一:背景彤彤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个孩子。

他的父母都是老师,对于教育应当说是比较重视的。

可是彤彤却有两个让人不解的地方,一个是简单哭。

另一个是发特别怪的叫声。

刚接手小二班时,我认为那可能是幼儿对于环境还不是很熟识,有焦虑的心情,可是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观看,我觉察那不是一般的入园焦虑的心情反响。

于是,我便开头了对彤彤的关观看。

二:案例镜头一:晨谈时,我正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就在这时,只见坐在前排的彤彤正俯下身体玩鞋子,我看了特别生气,就一把把彤彤拉了上来。

问道:"彤彤,你在做什么'他低着头一声不吭,我拿起他的鞋子向小伴侣们问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不能玩鞋子'"不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复道。

这时候阳阳叫了起来:"彤彤不乖,是个坏孩子。

'彤彤听了后,立刻哭了起来:"不是不是,我不是坏孩子。

我不是坏孩子。

'镜头二:一天早上,我正在预备上课用的教具,只听到一阵哭声从教室里传来,我走出一看,彤彤压在了慧慧的身上,慧慧正在大叫,我大声呵斥道:"彤彤,你在做什么给我站起来。

'彤彤听到我的声音,连忙从慧慧身上爬了起来。

我走过去站在彤彤面前,彤彤害怕的看看我。

这时,旁边的慧慧走过来哭着对我说:"老师,我摔倒了,彤彤还要压到我身上。

呜~~~~'我看着彤彤问道:"小伴侣摔倒了,你不但不把她扶起来,还要去压她,你觉得对吗以后你摔倒了,也让其他小伴侣来压你,好不好'"不要,不要。

呜!~~~'彤彤又哭了。

镜头三:早上,小伴侣间续来到了幼儿园,彤彤拉着妈妈的手,一蹦一跳的走了进来,好似很快乐的样子,跟妈妈告辞后,我问彤彤:"彤彤,今日怎么这么快乐啊'彤彤对我笑了笑,没有答复,却发出了一种惊奇的叫声:"嗷~~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个脆弱爱哭的孩子
案例背景:
刘华腾小朋友,聪明、做事认真、思维活跃、爱学习、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在班里是比较优秀的孩子,但是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哭。

他的爸爸说他在家遇到自己不会的事他也会哭;爸爸妈妈有时对他说话声音高了,语气稍微重一点儿,他就哭;老师批评他几句,他想想就哭。

家长认为孩子动不动就哭,性格也太脆弱了,但又不知如何教育他,为此也很苦恼。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问题,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我对他进行了特意的观察。

案例描述:
情境一:午睡起床,看见刘华腾自己在穿衣服,我看他自己会穿就去帮其他小朋友了。

等我一个转身,见他呜呜地在哭。

“怎么了?”我走过去问。

他不出声,只是不停地哭。

我看了看,问他:“不会扣扣子吗?”他点点头。

我边帮他扣边跟他说:“不会扣就叫老师帮忙,不要大声哭。

”可是,下了阁楼后,因为不会穿鞋,又在那儿大声哭。

情境二:吃午点时,小朋友们洗过手后都一个一个地从桌上的盘子里拿着自己的一份午点吃,刘华腾洗过手后拿着杯子走到位子上,不一会儿从他们那一组有小朋友说:“老师,刘华腾哭了。

”我走过去,问:“刘华腾,怎么哭了”,他不出声,旁边的小朋友说:“他没午点。

”我忙对他说:“对不起,刘华腾,老师把你漏分了,没有分到就跟老师说,不能哭。

”刘华腾回答:“知道了。


情境三:美术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在认真的画树叶,华腾也在认真画。

活动快结束了,我请还没画好的小朋友加油了,刘华腾就哭了起来,我问他:“怎么哭了?”他说:“我还没画好。

”我就对他说:“没画好接着画,老师又不会批评你,为什么要哭呀”?
情境四:课间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在一起愉快地玩耍,一会儿有小朋友来告诉我刘华腾哭了,我就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委屈地告诉我:“刚刚他(旁边的小朋友)打我。

”我就问他:“打痛了吗?”他说:“不痛。

”我就问了旁边的小朋友为什么打刘华腾,旁边的小朋友说:“我想跟他一起玩,碰碰他,没有打他。


案例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处处受到家长的关爱,甚至是溺爱,什么都是自己优先,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是一点儿困难,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只知道以哭相对。

当然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减轻压力。

有些学者发现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更健康。

但是动不动就哭就说明“哭”是有问题了。

通过以上几件事情并结合刘华腾在家的表现,分析刘华腾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比较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被他人的焦虑、生气、愤怒、悲伤等情感影响,看到大人生气、愤怒就会害怕的哭。

2.自尊心强,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

在班里刘华腾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画画等都很不错,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总是非常洋洋得意的样子,但刘华腾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在穿衣服、穿裤子等自理能力方面总是落在别人后面,一旦落在后面,就不能接受,害怕别人笑话,老师批评。

3.受挫能力差。

刘华腾是独生女,在家里父母很疼他,因此难免会在很多方面对他百依百顺,时间常了,他就会认为事情应该如他想象的一样好,一旦出现意外,就不能接受。

他不能接受失败,好胜心较强,他只想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他只会哭。

4.交往能力比较差,不能较好的与他人交流、沟通。

刘华腾比较文
静,长得又是白白净净,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跟他玩,可是旁边小朋友总是动来动去,刘华腾很不喜欢,但又不会去说,只用哭来表示。

5. 刘华腾爱哭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们了解到,刘华腾在家家里人宠爱有加,什么都由大人帮着做,使刘华腾失去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逐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性格。

案例反思:
1.不要强化孩子哭,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批评等。

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

可给予一定的安慰,但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抱一抱,哄一哄,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但当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迁就。

2.不要对孩子贴上脆弱、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掉此标签。

如要把孩子的脆弱告诉他人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就爱哭。

3.培养孩子勇敢、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大人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克服它、战胜它,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助其一臂之力。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地帮助,鼓励他去战胜困难。

经常讲一些有关勇敢的故事,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些适当的障碍和困难环境,让孩子在困难的条件下学习、活动,如鼓励孩子在寒冷的天气里坚持锻炼等。

4.培养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逐步发展的。

合群性的养成,也是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与成人良好的接触最重要的方面。

合群是一种心理需要,幼儿和幼儿的关系,与幼儿和成人的关系,在地位和作用上是不一样的,对
幼儿来说,到幼儿园中接受知识,聆听教诲不是主要的,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主要的。

虽然如此,首先也要建立和他人,尤其是同伴的沟通、交往、友善的关系。

5.和家长联系,使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统一、一致。

如果家庭内部在教育子女时不能做到统一,孩子永远都无法教育好,只有家庭内部统一了,孩子没有了庇护神,也就自然容易教育了。

通过和家长沟通交流,我们多措并举,家园共育,之后的两个周,发现刘华腾爱哭的现象减少了,家长也反映孩子好了许多。

当然,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孩子的各种表现,选择合理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实施教育,使孩子能真正地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