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杜甫练习+答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咏怀古迹(其三)限时练习题新人教版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时间:40分钟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一、写出本节课有关内容(10分)第Ⅱ部分一、默写填空(每空3分,共24分)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A.暮砧(zhēn)百福并臻(zhēn)韶光(sháo)不稂不莠(liáng)B.朔漠(shuò)运筹帷幄(wù)秉承(bǐng)草木菁菁(jīng)C.渚清(zhǔ)独当一面(dāng)诤友(zhèng)流水浅浅(jiān)D.起讫(qì)嗟来之食(jiē)镌刻(juàn)泥古不化(nì)【解析】A项,“不稂不莠”的“稂”应读“láng”;B项,“运筹帷幄”的“幄”应读“wò”;D项,“镌刻”的“镌”应读“juān”。
2、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B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
“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
杜甫诗三首课时优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是一位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真正踏上政治舞台的日子。
但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杜甫都始终保持着渴望君臣遇合的君子理想。
在杜诗中出现最多的古人形象是诸葛亮,在《蜀相》《咏怀古迹五首》《武侯庙》《八阵图》《古柏行》等诗作中出现了30多次,并且很多诗都是单独为他写的。
诸葛亮以智慧著称于世,( ),对他的反复吟咏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窃比稷契的君子理想,既是托古抒怀,也是自我激励。
杜甫有仁者情怀,使杜甫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
杜甫客居夔州时,曾写下《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诗人甚至注意到,那无助的老妇人来打枣时,其实是充满无奈、惭愧和恐惧的。
正是这种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细腻与体贴,使杜甫的诗歌总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
新婚即别的夫妇,老无所依的征夫,颠沛流离的百姓, 的亲人,面对普通人的命运,杜甫的君子之心是那么柔软;而对那些泡着温泉、品着驼羹的权贵,杜甫的君子之心则是无比的激愤:“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的君子之心不是小人儒的为己,不是乡愿儒的附势,而是君子儒的大庇天下苍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B.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C.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D.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是复句,前半部分说“杜甫是……的诗人”,“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是其定语,该定语词组结构混乱,将“把……作为……”和“以……为……”两种句式杂粹,应说“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或“以天下为己任”。
杜甫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海淀含答案解析译文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杜甫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1发生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3锦官城4。
注:1.乃:就。
2.发生:萌发生长。
3.花重zhòng: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4.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一、填空1、杜甫(712-770),字,代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和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古人除了名、字外,还有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往往以住地(包括斋名、室名等)、官职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
杜甫自号,即以住地而取;杜甫曾官左拾遗,入蜀后,经友人推荐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便称他杜拾遗、,这是以官名取号;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又被后人尊为“”。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他的诗具有丰富社会内容、强烈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社会生活,因而被称为“”。
杜甫思想核心是儒家仁政思想,有“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有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立足现实苦难,吟唱时代之声,是伟大的(填流派)诗人,后人往往用四字形容其诗歌风格。
2、从体裁上看,《春夜喜雨》是近体诗中的,其中联和联要求对仗,韵脚字都在偶数句的最末一个字上,且一韵到底,中途不得换韵。
律诗一般只押平声韵,就是说,偶数句结尾的字必须是字。
二、选择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以拟人手法写出春雨的细腻轻柔;第五、六句以比喻手法绘出美妙的江村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更显鲜润浓艳,垂满技头,煞是可爱。
D.作者描写春雨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由近到远,融情于景,充满诗情画意。
三、简答4、试比较杜甫《春雨喜雨》与周邦彦的《春雨》,完成后面二题。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解析(1)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 ”一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多个意象写出夔州的特殊秋景。
(2)《蜀道难》中,在运用夸张极言山峰高耸之后,李白的“________”写出山崖的陡峭险峻。
(3)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4)《劝学》中,荀子认为笔直的木材制作成车轮之后就“________”,然后进一步设想木材“________”也不会再变直了。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2)枯松倒挂倚绝壁(3)唯见江心秋月白(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
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
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啸哀、倚、唯、中规、有、槁暴。
故答案为:⑴风急天高猿啸哀;⑵枯松倒挂倚绝壁;⑶唯见江心秋月白;⑷其曲中规;虽有槁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麦熟后,家中妇幼为田里劳作的男子们送饭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紧承“孔子从师多人”的现象,得出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老师的学识不一定比弟子丰厚。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拂的春风勾起了李煜对自己家国的思念之情。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王维C. 苏轼D. 李清照答案:C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叶绍翁三、简答题1.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横溢,擅长骈文,其代表作《滕王阁序》以其辞藻华美、气势磅礴著称,被誉为“骈文之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请简述《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诗歌鉴赏题阅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李白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
3.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
诗人通过“举头望明月”的动作,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登高》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
《登高》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原文登高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3、课下注释: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
《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重阳登高,按惯例应当喝酒。
可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4、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5、赏析: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杜甫《秦州杂诗(其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州杂诗①(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②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①秦州,唐陇右道州名(今甘肃天水)。
759年,杜甫弃去华州官职,携家远赴秦州,期间创作《秦州杂诗》。
②属国,即典属国,是主管外交事务之官。
这里指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授予典属国一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莽莽”“万重”写出了秦州四周山岭的绵延和雄奇,突出了秦州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势。
B. 地面无风,但高空却风动云移。
虽未入夜,但边城已明月高悬。
这里写出了秦州特有的景象。
C. 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始终坚守气节。
作者借此激励唐朝出使各国使节也要像苏武那样。
D. 秦州本不属边塞之地,而作者目光所及,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一片衰败萧索景象。
15. 本诗与王昌龄《从军行》“不破楼兰终不还”均提到了“楼兰”,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请指出其不同。
【答案】14. C 15. ①杜诗“楼兰斩未还” 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寓含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②王诗“不破楼兰终不还” 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作者也借此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2022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文情景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2022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文情景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理解性默写训练一《登高》(1)杜甫《登高》中“ , ”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4)《登高》中表现杜甫备尝艰难潦倒、国难家愁之苦,又因病停酒,愁绪无处排遣,抑郁至极的诗句是: , 。
(5)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7)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8)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训练二《琵琶行》(1)《琵琶行并序》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3)《琵琶行并序》中,“ , ”是全诗的主旨句,表明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
(4)《琵琶行并序》中,描写作者听琵琶女弹琴时,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之情,不禁泪沾襟的句子是: ? 。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练习题(老师)
5.《杜甫诗三首》检测练习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环珮.(pèi)省.识(shěnɡ) 潦.倒(liáo)溯.源(sù)B.青冢.(zhǒnɡ) 江渚.(zhǔ) 孤舟一系.(jì)佩.带(pèi)C.王嫱.(qiánɡ) 缭.绕(liáo)阴.森(yīn)投箸.(zhù)D.边塞.(sài)萧.森(xiāo)阻塞.(sài)石砧.(zhēn)【答案】C(A.“省”读xǐng;B.“系”读xì;D.“阻塞”的“塞”读sè)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环珮胡诌震撼眷恋B.潦倒琵琶蠕动携带C.怂恿磨蹭朔漠木讷D.雕伤干涸悸动讥诮【答案】D(雕伤—凋伤)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百度“魔兽贴吧”里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________调侃式的话,在短短9个小时内便引来了超过40.6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1.7万名网友参与跟帖。
对于“贾君鹏事件”,我们在看到________“成功”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成功”和收益只是一时的,而对网络舆论________的破坏和对网友信心的打击则是长期的和持久的。
________网络虚假事件被用来彻底否定网络舆论的真实性的情况层出不穷,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A.几乎计划诚信度因此B.近乎策划公信力如果C.几乎计划诚信度如果D.近乎策划公信力因此【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牟取私利。
B.商家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是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的。
C.现在有些青年人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津津乐道,对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则是数典忘祖....。
高中语文古诗文《 登高》专项训练
2020-2021学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 登高》专项训练一、(2020·陕西高一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试分析。
【答案】1.①写出了浓郁的秋意中天空高远秋风,猎鸟南归,秋风萧瑟中无边无际的落叶纷扬,辽阔的长江中滚滚涛声,湍湍水势的壮观景象。
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萧杀的秋景。
③作者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客居异乡、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送达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解析】1.题干问的是“《登高》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是考查诗歌的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中主要写了如下意象: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这些景物的特点如下:急、高、哀、清、白、飞舞盘旋、无边、萧萧下、不尽、滚滚来。
这两联极力描写秋景,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整幅画面雄阔苍凉,流露出客居他乡的悲凉心情。
2.题干中要求“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试分析”。
首先应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其中蕴含的八层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离家万里,暮年多病,我独自登上高台”,“万里”,指离家之远;秋,所值时节之悲;作客,客居他乡;常作客,常常奔波在外;百年,言己之年暮;多病,言己之体弱;登台,登高而望远,触发内心之悲;独登台,言己之孤独寂寞。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明哲保身〔hǎo〕C、萧.条〔xiāo〕人才辈出〔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杂〔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家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然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以下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响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区分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拍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愈加笼统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入迷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照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区分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5、选出错误的一项〔〕A、杜甫字子美,客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团体情怀,往往严密结合时势,思想深沉,境界宽广,有剧烈的社会理想意义。
C、杜甫诗深上天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进程,后世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6、对«登高»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勾勒出一幅秋天肃杀的现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
_第5课 《杜甫诗三首》 习题练习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多病独登台B.万里悲秋常作客C.艰难苦恨繁霜鬓D.分明怨恨曲中论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课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其三)》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B.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省却C.艰难苦恨繁霜鬓恨:悲愤D.孤舟一系故园心系:联系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B.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
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C.因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沉郁顿挫”四字准确地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D.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律诗,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第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含解析3
第5课杜甫诗三首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①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学问大家,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梁培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②战功赫赫的老将军逝世了无人问津....,一个二线的女歌手死了,网络上的消息却铺天盖地,这个社会已经畸形到这种地步!③在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女教师过度集中会让教育管理部门在人事安排上捉襟见肘....,这恐怕是女师范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④坚持走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球员来带火球市,长此以往....中国足球一定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⑤他心中恶念越积越重,终有一日堤防溃决,一发而不可.....收.,只有盼他善念滋长,恶念渐消,方能逐步归于正道.⑥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赢得人民的口碑,受到人民的拥戴。
A.①②⑤ B.①③④C.④⑤⑥ D.②③⑥解析:①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使用对象错误。
②无人问津: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③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④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不合语境.⑤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含褒义。
不合语境,此处应为“一发而不可收拾"。
⑥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中国着眼于推进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决心。
B.近年来,我国在国际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日前更是成功发射了“墨子号”成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C.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第5课杜甫诗三首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
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
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美字体赏美文悲情的沙鸥——杜甫漂泊在烽火之中,如一只在风中飘摇的纸鸢,冥冥之中不知是谁牵动着命运的丝线;又如广阔的天地间飘忽盘旋的一只孤独的沙鸥,不知哪儿是自己栖息的故乡。
半个世纪的沧桑,造就了怎样一个博大的胸怀啊!你流离转徙的一生以及你笔端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深重情感的诗句,就是一部真实的历史。
你用血和泪涂画的一幅幅形象而生动的图卷,已不用别人再去诉说什么。
少年时的裘马轻狂,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使你更热爱脚下这片神圣的大唐的繁荣土地,你由此而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
既然自己已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就已有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能力。
可惜你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流落到长安天子脚下,却只落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可怜境况。
小人的奸佞,时事的黑暗,使你进一步认识到“朱门酒肉臭”的统治阶级所造成的“路有冻死骨”的深重罪恶。
现实中的碰壁,精神上的打击,并没有击碎你的雄心壮志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你没有像你崇拜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样的决绝。
你坚守自身如一块璞玉,执着地等待要绽放自己的异彩。
然而现实中有哪个国君不像不识和氏璧的楚厉王那样平庸呢?你应该懂得历史上的明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贫穷寄食的生活使你看尽了世态的炎凉,善良敏感使你流尽了同情的热泪,孤苦病痛使你尝尽了人世的沧桑,忧国忧民使你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最新高中语文 古诗词阅读(含答案)共50题
最新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含答案)共50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杜工部:即杜甫。
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
这首诗是李商隐离开成都,在饯别宴席上所写。
这首诗是模仿杜诗风格,因而以“杜工部蜀中离席”为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先以问句表达无尽的慨叹,再转到“世路干戈”的背景上,自然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
B.诗人描写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交代西北边境多年动荡、战乱不断的局势,饱含作者的深忧。
C.第三联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
D.尾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仍回到饯别,以“美酒”“卓文君”的美好生活衬托忧时情怀。
2.“沉郁”,指诗歌内容深广,情感深沉;“顿挫”,指表情达意起伏变化。
有人评价李商隐此诗模仿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从“沉郁”“顿挫”两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沉郁:李商隐把时事引入传统离别诗歌之中,把个人的身世漂泊之感与时局的动荡不安结合起来,博大而深沉,深得杜诗“沉郁”之精髓。
②顿挫:诗歌从感慨别离到担忧时局,从眼前宴席联想到当垆的卓文君,跌宕起伏,参差错落,具有杜诗“顿挫”之美。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B. “描写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的说法错误。
细读颔联可知:诗人并未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白描出来,而是从侧面含蓄地指出时局的纷乱,即使者久久未得回归,可见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局势非常不稳定;而边境处有大军驻扎,也足以想象局势的一触即发。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术语,分析诗歌风格及其具体表现的能力。
这首诗李商隐仿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而写,首先就要搞懂“沉郁”和“顿挫”的具体含义。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杜甫诗三首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对“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项,“青冢”一词体现不出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
2.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鬓”是他忧思艰难国运的结果。
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不符合诗歌的主旨。
4.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是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加强烈,无法排遣。
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练习题 精选必修3 含答案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萧()森暮砧()万壑()环珮()青冢()朔()漠省()识渚()清潦()倒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⑴江间波浪jiān()天涌⑵白帝城高急暮zhēn()⑶一去紫台连shuò()漠⑷万里悲秋常zuò()客⑸艰难苦恨fán()霜鬓3.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4.文学常识填空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他亦被称为“”作品集有5.请举例分析《秋兴八首(其一)》中景与情的关系答:6.“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图景,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万壑(hè)渚(zhǔ)清萧(xiāo)条环珮(pèi)B.潦(liáo)倒千载(zài)凋(diāo)零露(lù)水C.霜鬓(bìng)青冢(zhǒng)单(chán)于荆(jīng)门D.朔(sù)漠省(xǐng)识嗟(jiē)尔暮砧(zhēn)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9.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纷纷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D.江间波浪兼天涌兼天:连天10.下面对《登高》一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1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1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3.名句默写:⑴江间波浪兼天涌,⑵,孤舟一系故园心⑶寒衣处处催刀尺,⑷一去紫台连朔漠,⑸,环珮空归月夜魂⑹,不尽长江滚滚来阅读《登高》,完成14—16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4.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试就其对仗工整做简要分析答:15.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答: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2.4.6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河西尉,不拜拜:任职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故事:旧业C.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鼓吹:宣扬D.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因:因此18.下列各句,不能分别表现杜甫“放旷不自检”和“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的一组是()A.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B.①甫见之,或时不巾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亡走凤翔C.①擢河西尉,不拜②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D.①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②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获罪琯获罪罢相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后出川流落沅、湘,在飘泊中去逝杜甫诗三首1.萧(xiāo)砧(zhēn)壑(hè)珮(pèi)冢(zhǒng)朔(shuò)省(xǐng)渚(zhǔ)潦(liǎo)2.⑴兼⑵砧⑶朔⑷作⑸繁3.C(“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不对)4.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5.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既生动的表现出了其“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6.不同意其一,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昭君之奇美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7.A(B“潦倒”的“潦”应读“liǎo”,“千载”的“载”应读“zǎi”C“霜鬓”的“鬓”应读“bìn”D“朔漠”的“朔”应读“shuò”)8.D(A“协迫”的“协”应为“胁”B“鞠躬尽悴”的“悴”应为“瘁”C“要言不繁”的“繁”应为“烦”)9.B(“萧萧”应为“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10.C(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11.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12.B(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昭君的)13.⑴塞上风云接地阴⑵丛菊两开他日泪⑶白帝城高急暮砧⑷独留青冢向黄昏⑸画图省识春风面⑹无边落木萧萧下14.本诗前三联尤为突出是字字对,词词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音韵谐和读起来有节奏感15.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16.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17.D(因:于是)18.C(C项中,①的“擢河西尉,不拜”并非“放旷不自检”的表现,②写杜甫家乡被敌占领,家里生活艰难,也不属“挺节无所汙”的表现)19.B(“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理解有误,张镐实为杜甫开脱罪责)。
高中语文202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画类)(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题画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画像(节选)【宋】王安石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①。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②。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注】①不见收,不被朝廷重用。
②伊周,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臣。
酬孝甫见赠【唐】元稹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借“青衫”指出杜甫官职低微,杜甫官职低微还要被他人呵斥,可见其处境困难。
B.“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两句写出了处于动荡年代的杜甫困顿的生活。
C.王诗的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D.元诗写杜甫为人率直,说话直截了当;善于学习古人的智慧,不违背圣贤的准则做事。
2.两首诗歌都以杜甫为题材,却从不同侧面表现出对杜甫的仰慕之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②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③。
绦镟④光堪摘,轩楹⑤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所作。
②(sǒng):挺立。
③愁胡:发愁神态的胡人,胡人眼色深碧。
④绦镟(xuàn):绦,丝绳,用来系鹰;镟,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⑤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霜起”写画鹰的周身环境,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画鹰的气势得到烘托。
B.颔联描写画鹰生动形象,“身”“侧目”写其神态,“思狡兔”写其心理。
C.颈联写绳环被摘下,画鹰凌空振翅,再现了画鹰栩栩如生、气势非凡的形象。
D.“何当”表明期望,“凡鸟”指平庸之鸟,“击”体现了作者对“凡鸟”的态度。
2.本诗句句写画鹰,但托物言志,“怀抱俱见”,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大家之杜甫篇答案(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
审言生闲,闲生甫。
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宫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延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杂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解,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
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耶。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
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
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
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塘,沂沅、湘以登衡山。
因客耒阳,游岳祠。
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
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
为诗歌,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坟在岳阳。
有集六十卷,今传。
(选自《唐才子传·杜甫》)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B.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C.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D.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迨审言以文章显迨: 等到B.先鸣数子先: 首先C.罪细不宜免大臣细: 小D.适耒阳适: 去、往3.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陛下其忍弃乎其正色邪B.则臣之述作之二虫又何知C.武以世旧仆以口语遭遇此祸D.为设牛炙白酒难为俗人言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有先人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十一代,但杜甫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在秦州时,甚至要负薪拾橡粟自给。
B.杜甫上书为房管求情而触肃宗之怒,因为宰相张镐,皇帝才不再追究。
C.杜甫评价自己是沉郁顿挫,随时敏给,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D.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但切合实际。
5.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2)武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
参考答案1.C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2.B “先”是比……先,引申为超过。
3.C(A选项中陛下其忍弃乎中“其”是难道,表反问;其正色邪?“其”代词,那。
B.则臣之述作中“之”是助词的;之二虫又何知中“之”是代词,这。
C “以”都是介词,因为。
D.为设牛炙白酒中“为”是介词替,难为俗人言中“为”是介词向。
4.D “高而不切”是调子高也不切合切合实际。
5.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到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
(“绪业”“属辞”“且”各1分,语意2分,共5分)(2)严武为此心中怀恨。
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或“多次”)(或“他的帽子三次被门帘钩住了。
”)(“衔”1分,“于门”状语后置1分,“于”表被动1人分,“三”1分,语意1分,共5分)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
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
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
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
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
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
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
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
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
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
如果能让我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
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部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
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
杜甫和宰相房瑁是平民时的朋友,房官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
”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
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
”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
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
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叉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
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
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
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
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
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
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
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
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
”严武为此心中怀恨。
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他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
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
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
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
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
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
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
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
杜甫的墓在岳阳。
他有集六十卷,都流传到今天。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题。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眷在鄜州的羌村,而杜甫却被叛军掳至长安。
1、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2、《春望》(国破山河在)和《月夜》都写了诗人对家的思恋,请比较两首诗在表达这种感情时的角度有何不同。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参考答案:1、①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②诗人“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并不懂得想念,衬托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怜”小儿女,也“怜”妻子“怜”自身,“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
2.《春望》从自己的视线着笔,直接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月夜》从他方入笔,含蓄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来反衬天下离别亲人的共同心声。
3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