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及小组建设
学校班级学习管理小组建设方案
学校班级学习管理小组建设方案一、小组构成我们的学习管理小组由10名成员组成,全部是在班级中表现出色的学生。
选拔标准主要包括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以及课外活动参与情况。
这些成员分别担任学习管理员、学习督导员、学习协调员等不同职责,分工明确,共同为提高班级学习水平而努力。
二、目标设定本学期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班级整体成绩,争取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分解目标为以下几个模块: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并针对每个模块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三、学习计划我们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每周安排两次语文阅读课,加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分时间段进行数学题练习;每月组织一次英语单词比赛,提高词汇量;每两周进行一次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加强实践应用能力。
我们将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定期对学习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任务分工小组成员需承担以下任务:学习管理员:负责整体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协调成员间的学习活动;学习督导员:负责监督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管理员;学习协调员侦责小组内部协调工作才隹动学习计划的顺利进行。
任务分工明确,各成员需按时按质完成自己的任务。
五、沟通交流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召开学习管理小组会议,汇报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平时成员间可利用微信、QQ等工具进行学习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资源;每月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增进成员间的了解和友谊,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评价反馈为了及时了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我们将建立以下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了解各成员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成员反馈,并督促其改正和提高;学期末将进行整体评价,总结学习成果和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管理提供参考。
七、激励措施为了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我们采取以下激励措施:设立奖学金制度,对于学习成绩优异和进步明显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成员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优秀成员将有机会担任重要职务,提高其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
班级学习小组管理规范
班级学习小组管理规范一、小组目标的制定学习小组的成立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例如提高学习成绩、共同解决学习问题或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
小组成员应该共同商讨,并在小组成立时确定具体的目标,并合理分配任务。
二、小组成员的角色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承担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文档管理员、时间监督员等。
不同的角色分工有助于增强小组的协作效果,并促使每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三、明确的成员要求小组成员应该明确的要求,包括参与度、进度跟踪等。
每位成员都有义务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并按时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务。
如果有人因某种原因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应提前告知其他成员。
四、定期的会议安排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例如每周一次或者每两周一次。
会议的目的是回顾小组的工作进展,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应提前通知所有成员,并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时间参加。
五、有效的沟通方式成员之间的沟通应该明确有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在线聊天工具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重要的决策或讨论应当以书面形式记录,并保留在小组文档中,以便于后续查阅。
六、任务分配和监督小组每次会议时,应对任务进行明确的分配,并在会议结束后跟踪每个成员的进展情况。
如果某个成员未能按时完成任务,应及时沟通并寻找解决办法,确保小组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公平公正的合作环境小组成员应相互尊重,公平对待。
不应存在对特定成员的偏见或者歧视。
如果发现成员之间存在任何问题或者矛盾,应该及时沟通并尝试解决。
八、共享资源与经验小组成员应主动分享学习经验和资源,例如笔记、学习材料等。
通过共享资源,小组成员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其他成员解决学习问题。
九、积极反馈与奖励机制小组成员应能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成员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小组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例如每学期末评选出杰出小组成员,鼓励大家持续努力。
十、问题解决机制小组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成员之间的意见不合或者工作分配不均等。
班级管理与团队建设规定
班级管理与团队建设规定一、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是班级管理和团队建设的基础。
在班级中,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尊重、友善相处,形成和谐的氛围。
只有在一个团结、和睦的班级中,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进步。
二、明确班级规章制度班级管理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规章制度之上。
学生和老师应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规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作业的提交要求、考试的纪律等。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能够使学生遵守规则,并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三、加强班级内部交流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班级内部的交流,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合作。
班级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班会、团建等,让学生们有机会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意见。
通过交流,学生们可以建立起信任和友谊,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四、建立班级管理委员会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和推动团队建设,可以建立班级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可以由班级学生代表担任,负责处理班级事务、组织活动和解决矛盾等。
通过委员会的工作,学生们可以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五、制定奖励与惩罚制度班级管理和团队建设需要奖励与惩罚制度的支持。
学生应该根据班级规章制度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应适当处罚,让其认识到错误,并且纠正自己的行为。
六、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和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可以制定一些特色活动和传统,如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等,让学生们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同时,班级也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班级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班级管理和团队建设需要有一定的领导力。
小学班级小组建设方案
小学班级小组建设方案一、引言小学班级小组建设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组织管理、活动设计、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小学班级小组建设方案。
二、组织管理1.确定组长每个小组应由一名学生担任组长,组长的职责包括组织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协调内外部关系等。
2.制定小组规则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小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规则应明确规定小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如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按时完成任务等。
3.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小组会议是成员间交流和协作的重要平台。
每周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小组进展、解决问题和制定下一步计划等。
4.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了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建立微信群、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并制定明确的使用规定,方便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活动设计1.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小组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组织一系列合作活动,如合作绘画、小组辩论、团队游戏等,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分工合作,实行“齐抓共管”。
分工合作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让每个成员得到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3.设置任务和目标每个小组应确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任务可以设置为小组作业、研究项目等,目标可以是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四、评价机制1.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为了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参与度、贡献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以全面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
2.定期进行评价组织定期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每学期或每月进行一次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用来改进小组建设方案,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参考依据。
3.奖励与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小组成员,可以给予奖励和鼓励,如集体奖、个人奖状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总结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活动设计和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小学班级小组建设的顺利进行。
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建设
一、小组背景:1、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6-8人组成学习小组,最团结,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学班为学习单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基本上属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学生之间的关联较为松散。
传统班级也建有小组,比如清洁小组、学习小组等,但任务和评价单一,很难形成一个团结的小集体。
2、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课改后的课堂是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属于主动研讨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因此,课改课堂学习小组的构建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着课改的成败。
二、小组建设:1、人员组建。
小组组建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应将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合理搭配。
小组内要推选一名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还要配备学习长、纪律长、清洁长。
小组长负责学习小组的全面工作。
而各组之间,为了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成功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即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这样才能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进而达到互助合作的学习目标。
2、制度建设。
(1)约束机制。
小组应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让小组长有责有权。
小组长对全组方方面面的工作负责外,还应有权对全组成员进行约束,对违纪者有权处理。
当然,小组长也要置于全组成员的监督之下。
全组成员都要自觉遵守组章组规。
全组成员都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而不呆板,活泼而不越规。
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帮扶机制。
每个小组都要建立帮带机制,优等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帮助差生,当然,差生也可以向优等生询问、请教、讨论问题,形成梯级帮带。
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对子”活动。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优帮差的“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结对子帮扶,充分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形式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达到“双兵双赢”的目的。
班级学习小组组织管理规定
班级学习小组组织管理规定一、小组的成立每个班级应设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老师和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科或学习内容的不同进行区分。
二、小组的目标学习小组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促进学生互助学习和共同进步。
三、小组的组织形式学习小组可以采取固定小组或轮转小组的形式,固定小组由同一批成员组成,轮转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学科或学习内容的需要进行变动。
四、小组的负责人每个学习小组应指定一位学生担任小组负责人,负责协调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安排学习计划,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进度,并向班级管理人员汇报。
五、小组的学习计划每个学习小组应根据学科或学习内容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步骤,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六、小组的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可以开展学科讨论、学习分享、学习笔记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七、小组的学习资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参考书籍、互联网等各种学习资源,提供给小组成员使用,同时鼓励小组成员共享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八、小组的学习评价学习小组应建立相应的学习评价机制,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笔记等方面,以激励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九、小组的奖惩机制学习小组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小组成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对不认真学习或影响小组学习氛围的成员进行批评和惩罚。
十、小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鼓励成员之间的积极交流和合作,可以通过成立小组微信群、写作文集体批改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十一、小组的能量激发学习小组可以定期组织学习竞赛、学科活动、学习成果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班级学习小组组织管理规定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班级管理—学习小组建设
班级管理—学习小组建设班级管理-学习小组建设引言:班级管理是每个学校都必须面对的任务,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学习小组建设是一种能够集中学生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以及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一、班级管理1. 重视集体荣誉感班级是个集体,每个成员都应该为集体的荣誉负责。
班级管理者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制定班规班纪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班级秩序。
班规的制定应该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 提供学术指导班级管理者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及时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4. 定期开展班会班训班会班训是学生与班级管理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重要平台。
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班会班训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扰,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管理的关怀。
二、学习小组建设1. 组建学习小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班级管理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组成为小组。
每个小组内部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相互督促进步。
2. 设计学习任务和目标每个学习小组可以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如每周完成一定量的学习内容,或者完成一个小型研究项目。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效果。
3. 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为了确保学习小组的顺利进行,班级管理者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
可以为学习小组购买相关的学习资料,或者安排学长学姐担任学习导师,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
4. 定期进行小组评估为了保证学习小组的有效性,班级管理者可以定期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估。
可以从小组的合作程度、学习成果和学习氛围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小组的建设。
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4篇
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4篇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第1篇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单位,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关注学生生命质量,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分调动班群众学习用心性,使我校的班级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现制定未央区叶家寨小学班级管理细则,作为班主任考核和班级评优的基本依据。
具体资料:(一)班群众组织建设1、班群众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能在班主任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查看班主任工作手册、中队活动纪录簿)。
2、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干部例会,并及时做好记录,了解班级状况,布置工作,解决问题(查看班主任工作手册,学生座谈)。
3、班主任、任课老师与本班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班级荣誉感强。
(二)班级文化建设1、班级有班风、班训、课程表、时光表、值日生轮流表等,并张贴合理、规范。
2、精心装点教室,教室布置有特色,营造用心向上的氛围。
(大队部)(三)班级常规管理1、认真组织晨会课,班会课,不得挪作它用。
要做到①有精心的设计(留有记录,参加设计比赛)②重行为指导③讲究实效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查看班队活动记录、随机抽查、负责人巡视)2、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到校早读、午休、放学路队、课间活动有组织、按要求、效果好。
(值勤老师、年级负责人、值日学生检查)3、班风正,学风浓,课堂纪律好,作业完成认真、及时、独立,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体学习质量好。
(各科任老师反馈、年级负责人、值勤老师、值日学生检查)4、用心参加体育锻炼,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三操。
(体育组)5、爱护公物。
有损坏能按总务处规定及时赔偿,无故意损坏现象。
(总务处)6、全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一天认真做好教室、包干区、卫生工作,并做好保洁工作,能注意公共场所卫生。
(卫生检查记录)7、能用心按时、按质组织学生或家长参加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家长反映好。
(年级组长、教导处、家长)8、注重家校联系,家访率高。
(工会、教导处)9、经常自查、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偶发事件。
班级小组建设实施方案
班级小组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构建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小组建设和小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这些方法包括如何最优化组合小组、最优化分工以及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小组建设1.小组划分:我们将小组划分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形式。
2.小组管理:小组成员需要自我管理,并且责任要明确分工。
3.小组文化:每个小组都必须拥有“两个一”,即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和一套严格细致、具有约束力的“组规”。
4.小组的组建:小组的组建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与竞争的良好局面。
在分组的时候,我们要优劣兼顾、男女比例平衡,每4人为一组,序号的排列可以按成绩进行,也可以按座次编号。
5.小组成员分工:小组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
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①、正组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研究、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
负责本组的研究情况。
同时,负责填写本小组一周内在校表现情况,负责开好周一的小组会议。
②、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负责本组的研究情况及整个小组课前准备情况。
在讨论后,负责发言人的提名来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同时,均衡组内成员到黑板板书的机会。
③、学科组长:分管各科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核实后,将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
同时,负责统计一周中组内成员在该学科的发言次数并填好统计表。
④、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
⑤、得分记录员(各学科组长):负责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
避免误加或误减分数,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混乱。
下课后及时汇报给各课代表。
⑥、检查员:负责检查本组成员导学案及讲义等的完成情况。
可以一人检查语文、数学、英语。
班级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规定
班级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规定一、小组建立的目的班级学习小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和培养合作意识而设立的。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问题、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
二、小组的组成与角色每个小组由5至6名学生组成,其中包括一个组长和一个副组长。
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分配任务和汇总成果,副组长则协助组长完成相关工作。
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可以轮换,以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承担领导职责。
三、小组活动内容小组活动的内容应包括课堂笔记整理、课后习题讨论、复习计划制定等。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班级学习进度和成员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四、小组活动的安排小组活动的时间应在每周固定的一天确定,并尽量安排在学习负担较轻的时间段。
组长应提前通知组员活动时间,并协商确定小组会议的地点。
五、小组会议的议程在每次小组会议中,应制定清晰的议程。
议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汇报上次活动的收获与问题、讨论本次活动的流程和任务分配、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总结活动成果等。
组员可以提前准备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讨论。
六、小组活动的评价小组活动结束后,组员应相互评价,从个人和小组整体的角度给出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小组活动过程的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组员间的互动合作等方面。
七、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小组间的联席会议、成果分享会等形式,促进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
八、小组内外的资源共享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分享学习资源,如优秀的笔记、参考书籍、习题答案等。
同时,小组也可以向班级和学校的教师提出资源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九、小组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小组活动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小组的讨论与合作,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适时安排小组展示、小组研究等形式,促进小组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十、小组活动的跟踪与指导班级教师应及时了解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一、方案背景及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工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小组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高班级整体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班级小组建设方案,对于推动班级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提升班级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班级小组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方案内容1. 小组建设的原则小组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势利导: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确定小组的人数、组织形式和任务分配等。
(2)统筹兼顾:注重小组内部的协作与竞争,兼顾发展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体潜力。
(3)鼓励创新:鼓励小组成员提出新颖的想法和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营造和谐氛围: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互动,营造小组内部和谐友好的氛围。
2. 小组的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设置多个小组,如学习小组、体育小组、艺术小组等,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建议控制在5-8人。
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个人意愿自愿加入,也可以根据班级教师的指导和推荐进行组队。
3. 小组活动的开展(1)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小组活动,可以是学科竞赛、艺术创作、实践实践等多种形式,活动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兴趣进行灵活调整。
(2)制定活动计划:每个小组应制定一份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
计划中应包括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3)组织活动评估: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评估,包括活动效果、小组成员的表现和反馈意见等。
评估结果可作为调整和改进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表彰和奖励的依据。
4. 小组活动的管理与指导(1)班级教师的角色:班级教师是小组活动的负责人和指导者,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活动。
教师应根据小组成员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
小学班级小组建设管理评价方案
小学班级小组建设、治理评价方案一、班级小组设置常务班委Ø值周班长〔任职一周〕Ø值日班长〔任职一天〕实行班务承包制:班级治理权下放,“人人当班长,个个是主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自律、自理开始走向自强。
二、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治理评价方案〔一〕、组建学习小组目的:1、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插秧式〞的授课方法,更能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3〕培养了小集体的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时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时机更多了;〔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结对子帮扶;〔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治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治理;〔二〕“高效课堂〞下班级学习小组建立1、小组组建的原则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根本编组原则,依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肯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
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放开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要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时机。
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3、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时机,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简单的请教优生。
班级分小组管理制度
班级分小组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学习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觉性,特制定班级分小组管理制度,具体规定如下:一、小组设置1. 每个小组成员不超过8人,每组设一名组长,组长由小组成员自行选举产生。
2. 小组成员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宜频繁更换小组。
3. 小组成员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合理分组。
二、小组职责1. 每个小组负责一定范围内的学习任务和活动组织,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小组成员应相互合作,互相协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小组内部关系,监督任务的执行,做好小组工作的组织和安排。
三、小组活动1. 小组应定期开展学习讨论、作业辅导、文体活动等集体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
2.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活动方案,经小组成员讨论通过后,进行组织实施。
3. 小组活动应具有良好的主题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小组评选1. 每学期末对各小组进行评选,评选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团队合作精神等。
2. 评选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小组成员的个人奖励和荣誉评定,激励成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高小组的整体表现。
3. 在评选的过程中,还可以设置最佳小组奖、团队精神奖等特别奖项,鼓励小组成员的进一步努力和发展。
五、小组纪律1. 小组成员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小组组织安排,认真执行学习任务。
2. 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团结友爱,不得在小组内部产生矛盾和矛盾,影响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小组成员如果对小组的工作有意见或建议,应及时与组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措施。
六、小组风采1. 每个小组应制定自己的口号、标志、口号等,展现小组特色和团队精神。
2. 小组成员应努力展现小组的良好形象,在外树立小组的美誉度。
3. 小组成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实践。
七、其他事项1. 对于小组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可向班主任或管理员进行反映,寻求帮助解决。
班级管理特色汇报
班级管理特色汇报一、引言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汇报将介绍我们班级管理的特色做法,包括班级组织架构、班级活动设计、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二、班级组织架构1. 班委会设置我们班级设立了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组成。
班委会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各项活动的组织,通过班委会的运作,提高了班级的凝结力和组织能力。
2. 学习小组建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由一位学习委员带领。
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学习讨论、互助学习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成绩。
三、班级活动设计1. 主题班会我们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内容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
通过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品德教育活动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组织了一系列的品德教育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助人为乐等。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体育文化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文艺汇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四、班级文化建设1. 班级口号和班歌我们班级制定了自己的口号和班歌,口号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班歌凝结了全班同学的团结和向心力。
2. 班级荣誉墙我们在班级里设立了荣誉墙,用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获奖证书等。
这激励了学生们争取荣誉,同时也展示了班级的凝结力和成就感。
3. 班级活动相册我们每次活动都会拍照留念,并制作班级活动相册。
相册记录了班级的点滴成长和夸姣回顾,让学生们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五、效果评估我们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和班级评议,对班级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是我们改进和完善班级管理的重要依据。
六、结语通过我们班级管理的特色做法,我们班级的凝结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班级管理及小组建设
班级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民主管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 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意
识和责任感。
科学规划
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 度,明确班级管理目标, 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和活
动。
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 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 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
03
CHAPTER
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班级组织管理
建立班级组织架构
根据班级规模和特点,设立班长、 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职务,明
确职责分工。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制定班级管理规定、考勤制度、 请假制度等,确保班级日常运作
有序。
建立班级通讯录
建立班级通讯录,方便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班级日常管理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小组活动的时间,确 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 的交流与合作。
资源支持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场地 、设备、资料等,以确保小组
活动的顺利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与评价
引导小组合作
01
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培养其合作意识和
协作能力。
促进交流与沟通
0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倾
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进行分组,如学习成绩、兴 趣爱好等,以促进相似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异质分组
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以促进不同背 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其包容性和多元 文化意识。
小组活动设计与组织
明确目标
小组活动的目标应明确、具体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加强小组建设打造优秀班集体
加强小组建设打造优秀班集体一、引言小组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加强小组建设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小组建设,打造优秀班集体。
二、培养良好的小组文化1. 了解每个成员的特点和优势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每个成员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让小组内部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例如:定期召开会议、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等。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鼓励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这样可以增强小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激发成员创造性思维1. 提供创新空间为小组提供创新空间,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组织创意比赛、鼓励成员提出新的想法等。
2. 培养成员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培养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激发小组内部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组织创意训练、提供学习资源等。
3. 鼓励成员尝试新事物鼓励成员尝试新事物,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和开阔思路。
例如:参加比赛、参观企业等。
四、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1. 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可以让小组内部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例如:制定每日工作计划、周计划等。
2.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可以让小组内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例如:分配任务、互相协调进度等。
3. 定期评估工作效果定期评估工作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激励和表扬。
例如:每月评选最佳团队、最佳个人等。
五、结语加强小组建设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关键之一。
通过培养良好的小组文化、激发成员创造性思维和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可以让小组内部更加团结协作,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成果。
一年级小组管理班级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特制定本小组管理班级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确保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 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工作内容1. 班级组织建设(1)成立班级管理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科任教师担任副组长,学生代表担任成员。
(2)明确各小组成员职责,确保班级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3)定期召开班级管理会议,讨论班级管理工作,解决问题。
2. 班级纪律管理(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学生行为规范。
(2)加强班级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
(3)设立纪律监督员,负责监督班级纪律执行情况。
3. 班级卫生管理(1)制定班级卫生制度,明确卫生责任区域。
(2)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3)设立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班级卫生情况。
4. 班级学习管理(1)制定班级学习计划,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设立学习监督员,负责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5. 班级活动组织(1)定期举办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
(3)组织班级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家校沟通(1)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3)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班级管理小组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2. 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加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4. 建立健全班级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5.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总结与反思1. 定期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班级学习小组组织管理制度
班级学习小组组织管理制度一、引言班级学习小组是学生学习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通过小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合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班级学习小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以确保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围绕班级学习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展开讨论。
二、组建小组的原则1.多元化组合:班级学习小组应尽量保持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这样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互补和合作,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2.友好匹配: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尽量将相互友好、容易相处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小组,以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稳定性原则:在一个学期内,小组的成员应该保持相对稳定。
这样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度,避免重复的沟通和适应过程。
三、小组组织结构1.小组长角色设定:每个小组应设立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学习活动。
小组长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心,能够带领小组成员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2.小组分工:在小组组织中,可以根据成员的兴趣和专长,进行分工合作。
例如,一个小组内可以分为问题研究组、资料整理组、报告撰写组等。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3.协作互助机制:每个小组成员应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并相互帮助、支持。
小组内的互助氛围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合作活动,如共同备课、集体讨论等来培养和巩固。
四、学习任务分配1.制定学习目标:每个小组在开始学习任务之前,应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既可以是具体的知识点,也可以是掌握一项学习技能。
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可以使小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2.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特长,将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任务分配应公平合理,避免出现成员间的不平等现象。
同时,还要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时间要求,以确保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效益。
五、学习过程管理1.组织学习活动:小组学习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组织和管理。
班级小组管理制度
班级小组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和意义现代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班级内小组学习和管理的有效开展,我们学校特别制定了班级小组管理制度。
二、小组组建与分工为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班级小组的组建应尽可能均匀,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班级考勤记录等因素进行划分。
组员人数最好控制在4-6人左右,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同时,对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需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任务。
三、小组框架制度小组活动需要有明确的框架制度,包括小组的组长制度、定期会议制度和活动安排制度等。
小组组长的选举应该充分考虑组员的意见,并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任组长。
定期举行小组会议,可以讨论活动进展、规划未来的任务,并及时进行总结反馈。
对于小组活动的安排,可以提前在学校通知栏上公布,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等形式告知。
四、小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小组活动可以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学习和项目,如讨论会、实践活动、科学实验等。
活动内容既可以与课堂教学有关,也可以是班级活动或社团工作的延伸。
学习活动中可以设置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小组活动的评估机制为了督促小组成员认真参与活动,小组活动应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
评估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互评、师评等方式,从表现、贡献度等多个角度进行评判。
针对评估结果,可以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小组成果的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和绩效应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展示,可以在学校内进行展板展示,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宣传。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还能为其他班级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七、小组管理的难点与挑战班级小组管理虽然有多种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
例如,小组成员之间可能存在个人利益冲突、分工不均等问题。
此外,小组活动可能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班级学习小组管理制度设计
班级学习小组管理制度设计一、引言班级学习小组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学习小组,提高学习效果,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小组组建1. 组建原则小组成员根据兴趣、专长和互补性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够相互协作、相互学习。
2. 小组规模每个小组成员不宜过多,8-10人为宜,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三、小组活动安排1. 活动类型小组活动可以包括讨论、合作研究、项目实践等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任务的要求。
2. 活动频率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小组活动的频率,确保小组活动与课堂学习相衔接。
四、小组角色设定1. 组长每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成员的活动、组织讨论和记录小组工作情况。
2. 秘书每个小组设立一个秘书,负责记录小组每次活动的内容、成果和问题,方便日后总结和复盘。
五、小组目标设定每个小组在开展活动前应明确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便更好地指导小组成员的学习和合作。
六、小组任务分工1. 自由分工小组成员自由分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2. 公平分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平均,避免一人独大或分工不均导致的合作问题。
七、小组协作与沟通1. 协作方式小组成员通过面对面讨论、线上交流等方式进行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有效分工与高效合作。
2. 沟通渠道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在线文档等技术手段,方便小组成员随时交流和分享。
八、小组评价机制1.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总结个人表现和学习收获,提出自我反思和改进方案。
2. 同伴评价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对同伴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共同成长。
九、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后,可以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来展示成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建议前一次会上我对于七八年级班级管理方面提了几点建议,班主任老师能够积极配合,把班级座位重新的排列了,排列的同时也开动了脑筋,集思广益,研究出了更加合理的学生分组、排列。
从这方面我看出来我们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这说明我校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对学校的工作是认真负责的、是非常支持的;这说明我校全体教师思想上都是积极向上的。
既然我们把学生分组了,座位重排了,我们绝对不是走形式,我们要更好地利用分组的优势。
下面我讲的议题是关于班级管理中学习小组的建设。
一、学生的分组建设上次会上我建议,建立学习小组要按成绩好坏搭配,每班分成四组,这只是一个建议,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组搭配。
现在各班也做的非常好,分配的相当合理。
但我还是想强调几点建议:1、学生分组时一定要平均实力,兼顾两点:一是组员的性格特点,二是组员的成绩。
通过搭配,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几个性格较为外向的、课堂较为积极主动的学生,同时尽量兼顾到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1-2个较为擅长的科目。
2、分组排座时一定要好坏相邻,这样“一帮一”学习时可以更方便些,不要怕好动的学生对面相向,只要课堂组织的好,学生也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出现逗闹的现象。
3、可以根据学生意愿进行调整。
例如,有的学生想和谁分在一组,尽量满足学生意愿,但不是绝对;或调整小组间男女比例,个子高矮等,一定要灵活多变。
4、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成绩提升情况,课外活动情况,是否能融合,再作微调整。
二、小组组长的建设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成员,组长的个人能力和魅力直接影响该小组的整体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每名组长都是班主任老师的助手,在完成任务时,直接起到组织、领导的作用,所以其作用,班主任绝对不能忽视。
我认为小组组长的选择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毛遂自荐,这样产生的组长积极性比较高、胆子比较大、做事比较热情,如果同学乐意就是不二人选了。
第二,班主任任命,通过平时的观察,对组织能力强、做事积极地学生,合理分配到每个组,然后让他们做见习组长,如果合格就认命为正式组长,否则改选。
确定组长之后要进行组长培训,我们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展:1、明确组长的角色——班干部、小组主管、负责人、一把手。
在全班同学面前强调组长的角色与地位,强化小组长自身的角色意识,树立组长的地位。
2、让组长组阁。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结合同学的意见,让组长组阁学习组长、常规组长。
组长好比学校校长统管一切事务,学习组长好比教导主任,主管学习方面如收交作业、和组长共同负责课堂管理、任务分配,受组长的领导和安排。
常规组长好比政教主任,主管卫生、仪表、行为等监管,受组长的领导和安排。
组长也可以确定值日学习组长,让学生轮流值日检查,让本组内学生都有所任务,调动每名学生都来参与管理,即为管理者,也为被管理者。
3、组长绝对不是只收交作业、家长回执单等资料的人,他不是打杂的。
班级中一切问题,班主任应先找组长,不能绕开组长直接找组员。
除非是组长把这个组员处理不了了,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才能协助组长解决问题。
4、适当召开组长会议,进行反思和指导;约束组长做好带头作用,经常表扬组长,树立组长威信;在主题班会上,让组员“夸夸我们的组长”,形成凝聚力,让组长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提升动力。
5、班主任带领组长和学习组长学习“课堂操作规程”,让组长清楚课堂要求,两位组长在课堂上监管、考核本组成员,对违反课堂要求的及时制止,对讨论、展示进行组织、任务分配。
6、指导组长公正、及时考核组员,把评价优秀组员的权利下放到组长,甚至把其他荣誉的评价权也给组长,加强组长的执行力。
班长、班主任要对小组及时指导、考核。
(—)组长职责组长要以身作则,要敢于负责,要公正公平,要大胆热情,要维护大局。
1、全权负责本组所有事物,领导、管理本组学习组长、常规组长、组员;2、了解组内同学思想动态,融洽组员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后进生;3、协同学习组长检查作业、组织讨论、分配任务、管理纪律、鼓励展示,确保每个学习环节有序进行;4、组织小组反思,对组员进行评价考核,对组员进行考核,对小组状态反思与总结,组织组员研究本组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
(二)学习组长职责1、及时收发作业、查好作业质量;2、协同组长组织讨论、分配任务、管理纪律、鼓励展示,确保每个学习环节有序进行;3、协助组长搞好组内帮扶、学习目标达成,带动组内学习气氛、参与积极性;4、与组长搞好反思会,在学习方面,组织组员想办法、出措施,把本组学习抓上去。
(三)常规组长职责1.分配卫生任务、检查卫生完成情况,确保卫生按时按质完成;2.收发资料,一些非学科作业的资料,均由常规组长完成;3.配合组长管理仪表、课堂纪律情况等;4.协助组长搞好一些活动,如板报、学校各类活动等。
(四)小组成员职责1、服从组长安排与管理,齐心协力打造优秀小组;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反思、卫生、活动;3、承担值日组长时,对本组情况进行详细、客观的考核与记载;4、有集体荣誉感,对自己的问题、错误及时自我批评、改正。
三、组员的建设1、加强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潜能生学习,让潜能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潜能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给潜能生更多的学习、答题、回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3、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
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这种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
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
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
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潜能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间的竞争氛围。
4、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创造更多的舆论空间。
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在实践中积极地探索。
总之,只要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四、评价的反馈与落实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对小组或个人的进行口头表扬、批评;要对最后一名的小组予以一定的惩戒。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常常创新出很多方法,如设立明星榜,贴出优秀学生的照片;给学生家长发喜报的方式;对优秀小组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品。
2、班级有专门的“小组评比公示栏”、“个人评比公示栏”,将小组、个人评比情况公布给科任教师,还可以通报给学生家长。
3、个人的评比结果与期末的评奖挂钩。
4、具体措施建议:小组奖惩制度。
为了便于操作,也为了最直接地推动班级课堂学习氛围,小组的赛学只包括两个方面,课堂状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发言每人次加1分,被老师公开表扬一次加一分;课后作业缺交每人次扣1分,作业优秀加1分。
每周按小组总分的高低排序,并且总分第一名的小组奖励免值日一次。
小组积分既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参与状况,同时又是各小组赛学评比的依据,积分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学习小组各成员的共同目标。
让每位组员在组内担当一定的任务,使他成为小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此,开展组内小老师评选活动,每个同学负责1-2个较为擅长的科目。
组内小老师是该科目的权威,负责答疑,也可代表小组成员向课代表和任课教师反映情况;同时负责该科目的作业收发,在期末阶段还负责制定本科目的复习计划和检查督促复习任务是否落实。
五、学习小组建设的进一步推动在学习小组形成后,还需要老师及时推动,否则刚刚建立的成果将付诸东流。
怎样推动呢?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主要的环境,因此必须要在各科课堂上大力推动小组学习,要在班级构造小组学习氛围,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与教学相结合。
坚持提问面向学习小组,例如“哪个学习小组来回答这个问题?”虽然实际上是某个同学,但他却在形式上代表了小组,增强了他的荣誉感;坚持在教学课堂上加大表扬力度,并且表扬都以小组的形式呈现。
再例如,各科上课的时候,小组展示或集中展示这一环节,完全可以以小组竞赛加分的形式组织。
第二、争取科任老师的配合。
小组形成后,班主任把班级学习小组名单和实施办法告诉科任教师,一起推动小组学习,各科老师积极主动支持,这样班级课堂学习氛围会有明显的改善。
第三、表扬优秀小组与帮助落后小组相结合为了便于操作,小组的积分由各小组自己负责记录。
为了公开公正,各小组每天的积分情况在放学前进行通报,并填写“班级赛学公示表”,同时也让各小组知己知彼,能够在第二天再次进入赛学状态。
作为老师,了解各小组情况后,特别关注小组之间的积分差异,一方面第二天适当向落后小组倾斜,多叫落后组成员回答问题,有机会就多表扬;另一方面,在课后,动员课堂没有举手发言的同学,约好在第二天课堂上给他表现的机会,给小组积分作贡献。
第四、公开反馈与课下动员相结合每周周一早晨,班长宣布上一周各小组总积分,并按分数高低排序,班长宣布得分情况。
然后班主任宣布奖励结果,某某组免值日一次。
通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小组的凝聚力,激发各小组的学习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种平和愉悦的精神共同体——它既是教育工作追求的自然归属,也是我们的快乐所在。
”毫无疑问,这是教育管理的极致,是典型的教育理想主义的深情呼唤,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值得倾力追求的目标。
我想,有效的小组学习,必然也需要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目标的共同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