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整本书阅读——《蒲柳人家》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欣赏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 从词语、句式、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依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板书设计:蒲柳人家刘绍棠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民族作风“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民族气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蒲柳人家》学情分析小说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学生非常愿意阅读小说,而就学生的阅读经验而言,这篇小说和他们以前所读的大部分小说都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小说所传达出的属于特定时期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氛围,而这种气息和氛围,对于现代中学生们而言,无疑是隔了一条大大的鸿沟。
另一方面,就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虽然学生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他们现在的农村生活经历与课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又有很大的不同,况且不同地方的农村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
所以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在课堂上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概括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反复阅读、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乡土气息;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探讨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效果分析这堂课教学目标清晰,选点定位准确,显示出执教者对文本处理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课案设计不花哨,但充分体现语文课自身的特点,体现了语文的言语性、实践性;设计理念上,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特别是三个维度的体现。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篇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内涵或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悟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重点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增强直观性。
2.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感受诗歌语言之精美;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学生:通读诗歌,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并在课前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唐诗宋词,经典“咏”流传;现代诗,风格独特别样红。
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现代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情感自然流淌的洼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现代诗这片水草丰美的天地,分享诗人沈尹默在霜风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倾听诗人戴望舒在拜谒友人墓时寂寞地倾诉。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初中语文_蒲柳人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小组合作把握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特点。
2.反复诵读,品味小说的乡土特色。
3.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启发孩子们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的乡土气息。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的乡土气息。
【教学过程】人物竞猜,激趣导入:(评书式)第一个人物: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第二个人物:连环铠甲衬红纱,秀带柳腰端跨。
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
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一、整体感知。
这个故事中提到三个人物,谁才是前两个章节的主人公?二、品读人物,感受个性1、自由朗读一丈青大娘的出场,把握人物性格。
(评书式介绍)2、朗读赏析:小组合作,选读描写“一丈青大娘”的精彩片段,评说人物特点。
依据对人物的理解,进行演示朗读。
3.师生交流反馈。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拨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预设如下:一丈青大娘(1)她“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可见,她泼辣胆大,善于骂人。
其中“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
“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说明她是个勤劳的人。
“一双大脚”还可以看出她不愿裹脚,有反叛精神。
语言方面,“雨打芭蕉”是很有诗意的,“鼓点”是有节奏的。
可见,一丈青大娘骂人比唱歌还好听。
“四六体”指骂人时词汇丰富,语气连贯。
“不倒嗓门”说明她有一副骂人的好嗓子。
(2)她“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
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可见她心灵手巧,十分能干。
(3)她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可见一丈青大娘凶狠地对待纤夫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姑娘小媳妇,她会为别人着想。
初中语文_《蒲柳人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感受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
3、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2、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教学方法:1、品读赏析法2、研讨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刘绍棠的小说节选《蒲柳人家》。
所谓“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在文中是指普通的贫苦农家。
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比如这样的人家里会住着什么人。
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跟随刘绍棠先生一起走近《蒲柳人家》。
介绍作者: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人。
介绍作品:《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介绍背景: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分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
二、走进这片热土1、速读课文,说一说文中有几个主要人物?2、师生交流我们读出了两个主要人物,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和他的爷爷“何大学问”。
三、认识几位乡人1、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交流,我们知道了小说所描述的主要故事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
那么,对小说所刻画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你觉得谁刻画得最有个性?从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关于该人物描写的语句来,并做旁批。
从教案出发,聚焦学情、关注学生:《蒲柳人家》教学反思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学反思也成为了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反思教学活动能够有助于促进教师自我提升,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篇文章就以小学语文教育为中心,探讨如何从教案出发聚焦学情、关注学生,来反思教学活动。
本文选取的教材是《蒲柳人家》,通过对这一教学案例的具体分析,将废话减少至极,对真正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一、案例概览《蒲柳人家》是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内容讲述了作者的祖父以及他与祖父在蒲柳人家生活的情景。
本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家庭生活的情况,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感受到祖孙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讲解文章内容,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二、教学设计1. 情境创设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情境。
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祖父或外祖父的形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表达出来的祖父与作者之间的感情。
2.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和体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例如,在介绍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观察祖父时钟和刻板,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物切入点。
在阅读文章时,还可以适当地进行诵读或歌唱等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3. 深入分析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深入分析文章,从多个维度来解读文章内容。
例如,可以用绘画等方法来全面展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还可以通过探究词语和句子的意义,来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章。
三、教学效果分析与问题探讨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于《蒲柳人家》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也存在一些教学效果欠佳或未考虑到的问题。
1. 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这使得学习表现不佳的学生,未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初中语文_蒲柳人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分析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概括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阅读、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乡土气息;深入文本,探讨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仔细品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及作者浓浓的乡土情怀。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品读赏析法3、小组合作法4、探究归纳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蒲柳人家》学情分析小说这种文体对于初四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非常愿意阅读小说,而就学生的阅读经验而言,这篇小说和他们以前所读的大部分小说有些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小说所传达出的属于特定时期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氛围,而这种气息和氛围,对于现代中学生们而言,无疑是隔了一条鸿沟。
另一方面,就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他们现在的农村生活经历与课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有也不完全相同,课文中描述的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一丈青大娘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肚兜和长命锁、洗三和百家衣,这些乡土风俗和语言在深深吸引着他们的同时,也极容易让他们只感觉到可笑,极容易只停留在课文的文字表面,忽略了课文传达出来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种时间造成的文化的鸿沟也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障碍。
考虑到这些因素,也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及心理特点,我从受人喜爱的豪侠人物一丈青大娘打开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由浅入深,谈在农村贫穷大背景下反抗命运的何大学问,再谈乡土特色就水到渠成了。
《蒲柳人家》一课“效果分析”这堂课较好的完成了本文的学习目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所收获。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简介和背景,了解小说《蒲柳人家》的写作背景、主题和情节。
2.学会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描写手法等方面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能。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蒲柳人家》的写作背景、主题和情节。
2.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描写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能。
2.理解和分析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阅读策略教学法五、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介绍《蒲柳人家》的写作背景和情节,画面地描述湘西山区的恶劣环境和穷苦的农民生活,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阅读小说(30分钟)让学生阅读小说,并记录下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难度,引导他们运用阅读策略,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3.课堂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描写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交流彼此的分析和理解。
4.讲解重点和难点(20分钟)结合短篇小说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说明,重点讲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性格描写和描写手法,难点讲解小说中的复杂情节。
5.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对带领学生分析复杂情节的有些问题进行再次强调,并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
六、课堂作业1.阅读小说后,回答本节课中提出的问题。
2.写一篇读后感,结合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和“阅读策略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小说《蒲柳人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讲解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锻炼了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多次互动,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
是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让学生积 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
是否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 和效率。
课堂氛围营造
01
02
03
师生互动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形成 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
2024-01-14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教学目标与实现情况 • 教学内容与方法反思 • 学生表现与反馈 •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反思目的和意义
80%
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对《蒲柳人家》的教学进行 反思,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进教学方 法和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公平推进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消除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学生参与情况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 堂活动,如讨论、提问等 ,其参与程度和效果如何 。
课堂纪律与秩序
课堂纪律和秩序是否良好 ,是否能够保证教学过程 的顺利进行。
04
学生表现与反馈
学生课堂表现
积极参与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讨论,对《蒲柳人家》中 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表 现出浓厚的兴趣。
思维活跃
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 ,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见 解,展现出良好的思维能 力和创造力。
作业完成情况
大部分学生认真完成了课后作业,对小说人物形象 、情节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初中语文_蒲柳人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分析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概括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阅读、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乡土气息;深入文本,探讨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仔细品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及作者浓浓的乡土情怀。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品读赏析法3、小组合作法4、探究归纳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蒲柳人家》学情分析小说这种文体对于初四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非常愿意阅读小说,而就学生的阅读经验而言,这篇小说和他们以前所读的大部分小说有些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小说所传达出的属于特定时期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氛围,而这种气息和氛围,对于现代中学生们而言,无疑是隔了一条鸿沟。
另一方面,就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他们现在的农村生活经历与课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有也不完全相同,课文中描述的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一丈青大娘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肚兜和长命锁、洗三和百家衣,这些乡土风俗和语言在深深吸引着他们的同时,也极容易让他们只感觉到可笑,极容易只停留在课文的文字表面,忽略了课文传达出来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种时间造成的文化的鸿沟也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障碍。
考虑到这些因素,也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及心理特点,我从受人喜爱的豪侠人物一丈青大娘打开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由浅入深,谈在农村贫穷大背景下反抗命运的何大学问,再谈乡土特色就水到渠成了。
《蒲柳人家》一课“效果分析”这堂课较好的完成了本文的学习目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所收获。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蒲柳人家》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蒲柳人家》《蒲柳人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篇重要的散文课文,它以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村的风貌和人民的乐天豁达精神。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围绕着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蒲柳人家》,使学生能够:(1)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 理解主人公的家乡、家庭和生活状态;(3) 分析文中的写景手法和情感描写,并进而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1) 主人公家乡的自然景色和农村风情;(2) 文中对于家乡和家庭的情感表达;(3) 描写手法的鉴赏和运用。
3.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分析文中情感描写;(2) 运用描写手法进行写作。
二、教学实施1.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引发学生对于家乡美景的思考,进而引入《蒲柳人家》的学习话题。
2. 阅读与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重点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和重要人物。
(3)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主人公家乡自然景色和农村风情的描写,培养学生对于自然景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分析与讨论(1)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中情感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2)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段落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共同讨论和鉴赏。
4. 写作与表达(1) 学生运用《蒲柳人家》中的描写手法,对自己熟悉的场景进行描写。
(2) 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提出建议,以达到互相学习和进步的目的。
5. 总结与评价(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蒲柳人家》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6篇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6篇《蒲柳人家》教学反思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蒲柳人家》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1《蒲柳人家》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文章,语言富有特色,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但文章的篇幅较长,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打破常规,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把教学重点放在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抓住小说的语言、动作、外貌、外号等进行分析,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由于抓住人物描写方法去探讨,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2《蒲柳人家》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蒲柳人家教学反思。
通过蒲柳人家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蒲柳人家》是一篇中篇小说的节选,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我特别喜欢这位“神童”作家。
他也被誉为“文坛奇人”,他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
他的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也颇受人们的喜爱。
《蒲柳人家》这篇作品还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教读课文时,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
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
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可背诵。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教案」《蒲柳人家》及教学反思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教案」《蒲柳人家》及教学反思《蒲柳人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解读人物,感受个性。
2.认识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分析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能够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领悟劳动人民淳厚朴实的人情美。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快速阅读、学生自主寻找、合作探究、课堂实练等方法,让学生学习使用“析人物、品语言”六字法赏析小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认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2.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二)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自主查找并赏析法3.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感悟五、教学准备:七: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已经熟悉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分析人物相信学生会对本课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授课以赏析为主,只要能让学生感知鲜活的人物形象,品味到乡土文学的魅力就算成功。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说教学过程课前音乐:《父老乡亲》配背景图片:北运河风光图(一)情景导入:(由思政教育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汉字更是中国文化最高的美感,学好国语更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将走近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一起去感知他文字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去品一品中华文字的魅力!(板书课题)(二)阐释课题:“蒲柳人家”指的是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一、设疑导入留悬念二、出示目标明重点三、细读文本赏人物四、讨论探究说特色五、未完待续引兴趣本堂课作为《蒲柳人家》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最根本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小说《蒲柳人家》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无论哪个环节我都会留下疑问,引导学生以语言为抓手,细读文本,赏析人物,讨论探究,品评特色,体会作者情怀。
期望能以此为起点,激发学生对小说《蒲柳人家》的阅读兴趣,走入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世界。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留悬念今天我们来学习《蒲柳人家》。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创作的中篇小说,课本节选了前两章。
这节课就让我们以这两章为起点,看看能不能走进京东北运河畔的蒲柳人家,能不能走进作家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世界。
二、出示目标明重点1、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2、讨论探究,了解特色,体会作者情怀三、细读文本赏人物(一)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文章节选部分主要刻画了哪几个重要人物?明确: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人称“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人送外号“何大学问”)(二)朗读赏析——一丈青大娘1、评书形式示范朗读一丈青大娘出场,品析评书式语言特色2、细读文本,品析语言,把握一丈青大娘人物形象明确:1、语言特色:评书式语言,短句、讲究对仗、有节奏感;运用口语、俗语,充满乡土气息;动作、语言生动传神,修辞手法更添神韵。
2、人物形象:既是大胆泼辣、豪气冲天、热情善良、勤劳能干的女中豪杰,也是宠溺孙子、爱孙如命的平凡农家老奶奶。
(三)默读批注——何大学问浏览第二部分,选择精彩段落,抓住外貌、行为、外号等信息,精读批注,把握何大学问人物形象。
明确:既是一位拥有关公相貌、关公脾性(多情重义、爽朗豪放、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的传奇英雄人物,也是疼爱孙子的平凡爷爷。
总结:通过分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我们感受到了北运河畔中国农民质朴的人情美,同时我们发现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会借助传奇故事,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传奇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
但刘绍棠的传奇又与我们的民族传统略有不同,是一种平凡中的传奇,展现了京东北运河畔人民质朴的人情美,赋予了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地里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四)跳读分析——何满子何满子虽着墨不多,却必不可少,跳读文章分析何满子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选文核心事件“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反复出现三次,贯穿全文。
第一次出现,引出对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描写;第二次出现,引出对爷爷何大学问的描写;第三次出现即将引出他的“救命星”——望日莲。
何满子在整部小说中作为线索人物串起小说情节,引出章节人物,沿袭了传统小说“单线贯穿”的结构方式,还能帮助学生代入角色,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和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
四、讨论探究说特色出示改写片段,与原文比较,讨论作品特色。
片段一: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
宴请乡亲,还为孙子做了许多事。
(第9段)片段二:那就是儿媳妇不能把何满子带走。
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何满子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
后来,还是请来邻居,进行了一番说和。
婆媳才算讲定。
(第11段)明确:“洗三”“小宴”“满月大宴”“百家衣”等乡土风俗、习俗;“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等乡下特有的职业和名字;还有,“天灵盖上的木梳背儿”“花红兜肚”“阎王爷勾魂索命”“赤身露体的纤夫”以及运河畔的秀丽风光、农家小院的瓜果飘香……全都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这也是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又一特色。
五、未完待续引兴趣1、总结刘绍棠乡土文学特色(人情美、乡土气、语言妙、结构巧),完善板书。
2、留下疑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布置任务,课下阅读小说《蒲柳人家》。
情附板书: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对小说这一文体有一定的认识,脑海中也有学习思路——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感知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构思的特色。
但故事的时间是抗日战争年代,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故事的地点在京东北运河畔,很多风俗习惯、乡土语言学生未必了解,年代距离、地域跨度、迥异的乡土风格语言特色和民族风格特色体味都是学生读文章、读懂文章的拦路虎。
不过由于文章采用的是儿童视角,从一个六岁男孩的眼睛来看世界,教学时多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和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很多场景和故事应该不难理解;小说本身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传统,人物、故事情节都深具传奇色彩,语言既有口语的生动活泼、准确传神,又继承了说唱文学语言的押韵和爽脆,读来朗朗上口。
教学中加强诵读,适当提示,做好问题设计和语言引导,这些难点也可突破。
效果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为教学各个环节提供了一个方向,包括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策略方法的确定,媒体的选择,评价的实施。
而课上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表明教学目标应该是生成的,它应该随教师和学生课堂信息交流的内容而变化。
比如: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是由表及里,课上对刘绍棠乡土文学特色的鉴赏就成了一个动态目标。
二、教学环节课堂板块设计清晰,课堂活动的设计层次分明,环节紧凑,层层深入。
三、教学组织形式本节课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朗诵、默读、浏览、跳读、精读各种方式相结合,批注、评析、讨论探究相结合,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
把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接受的心理顺序合理呈现,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独立探究。
四、学生参与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五、信息技术应用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从开始的引入到结束语,多媒体技术运用熟练。
教师板书重点内容,也起到了提示性作用。
本课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教态、课堂语言教师教态亲切和蔼,课堂语言简洁。
教学方法多样,教法自然,但课堂上的激情投入不足,应该从文章的诵读、理解、感悟等方面调整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
七、教学效果真正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课堂应该是能让学生静心思考的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教师耐心的帮助学生开启智慧,品味文字,将思考引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八、多媒体效果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声画同步。
教材分析《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12节,人物众多,但主线故事只占不到两节,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课文节选了小说的前两节。
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爷爷何大学问。
六岁的何满子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了整个故事,为我们勾勒了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
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语言、动作、外号等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使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就像一幅幅风俗画,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品继承和发扬了古典文学的传统,情节、人物的传奇色彩,单线贯穿的结构方式,评书艺术的语言风格……形成了刘绍棠乡土文学作品的独特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2、讨论探究,了解特色,体会作者情怀。
期望能以此为起点,激发学生对小说《蒲柳人家》的阅读兴趣,继而走入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世界。
评测练习一、开篇词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总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阅读《三国演义》,那鬼斧神工的智慧、那叱咤风云的场面总叫人心驰神往。
尤其是其中的英雄关羽,他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挂帅封金等传奇故事至今仍令我们津津乐道。
那么,现代生活中有没有如此的英雄豪杰?有!请看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边农村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的小说《蒲柳人家》。
它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的“一丈青大娘”形象,并把她与《水浒》中武艺高强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相提并论;还塑造了一个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爷爷形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完成下列题目。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烟囱.()擀.()面杖梆.()他纤.()夫腌.臢.()捯.()气唿哨..()拗.()不过到了.()儿荣膺.()嘬.()着嘴剜.()肉勒.()令(2)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荣膺:隐匿: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壁残垣: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影影绰绰:望眼欲穿:2、作者链接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
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
作品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小说《春草》《京门脸子》等。
3.背景链接《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