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 风 湿 药

合集下载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散寒药

使用注意
蕲蛇含蛋白质、脂肪、皂甙。本品之提取物有镇静、镇 痛作用,并能直接扩张血管而降血压。
金钱白花蛇
系眼镜蛇科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 与蕲蛇相似而力较强,但 用量稍轻。多研末服,每 次0.5g。亦可浸酒服。 白花蛇有蕲蛇、金钱白花 蛇二种。蕲蛇为蝮蛇科动 物尖吻蝮蛇(五步蛇)除 去内脏的干燥全体。金钱 白花蛇系眼镜蛇科银环蛇 的幼蛇,功用与蕲蛇相似 而药力较强,但用量稍轻, 多研末服,每次0.5g,亦 可浸酒服。
风寒 发汗解表 散风祛湿
肌 体
湿
羌活、荆防 荆防败毒散
风寒挟湿表证
独活与羌活功用比较
辛苦性温 入肾膀胱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散风寒 羌活
独活
性较缓和 ,善走气 分,发散力不及羌 活 ,偏于祛风除湿 而走下,用于风寒湿 在下在里、久病伏风 头痛。
气味浓烈 ,善走血 分,发散力强 ,偏 于发汗解表而走上, 善治风寒湿在上在表, 新感游风头痛。
蚕沙掌握要点
处方用名 性能功效
蚕沙、晚蚕沙、原蚕沙、蚕矢。
祛风湿, 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和中化浊。 1.用于风湿痹痛。 2.用于湿浊内阻的吐泻转筋。 3.用于风瘙瘾疹遍身皆痒。
应用要点
使用注意
煎服,5~15g;宜布包入煎。外用适量。
木瓜与蚕沙
功效比较
木瓜 既能除湿和胃,又具有良 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为治 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 要药,并可用治脚气肿痛, 冲心烦闷。此外,本品兼 能消食,也可用于消化不 良之证。 既能祛湿,又能祛风,凡 风湿痹证,无论风重、湿 重,蚕沙均可使用。并能 祛风止痒,也可用治风疹 遍身瘙痒。 均可用治湿 痹拘挛,以 及湿浊中阻, 升降失常所 致的呕吐泄 泻、腹痛转 筋等症,二 者常相须为 用。

19祛风湿药

19祛风湿药


为 “风药中之润剂”。
①热痹:~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 ②寒痹:~天麻、羌活、当归、川芎 秦艽天麻汤
③痹证日久,腰膝酸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 仁: ~独活、桑寄生 独活寄生汤
《别录》曰:“疗风,不问久新,通身挛急。”
【临床应用】
2. 用于中风不遂 。
秦艽
祛风湿, 通络止痛, 退虚热, 清湿热 。
豨莶草
退出
【性能特点】
辛、苦,寒。归肝、肾经。
祛风湿
功效
利关节
清热解毒
豨莶草
退出
豨莶草 祛风湿
【临床应用】
利关节
清热解毒
1. 用于风湿痹痛。
尤宜于湿热痹痛为宜 。(生用)
2. 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腰膝无力 。
酒制蒸熟又能强筋骨,适用于四肢麻痹、腰膝无力、 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一、药用来源

五、相似药物对比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一、药用来源:
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 。
蕲蛇
二、处方用名:
蕲蛇
白花蛇、 蕲蛇、 蕲蛇肉、 大白花蛇
退出
三、性能特点: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
祛风 通络 止痉
蕲蛇
退出
【临床应用】
1. 用于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
治热痹。 如秦艽、防己、桑枝等。
3)祛风湿强筋骨药
多甘苦温,入肝肾经。 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主要用于
风湿日久累及肝肾者 。 如桑寄生、五加皮、狗脊等。
4.配伍应用
1.行痹:祛风为主的祛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血之品。 2.着痹:性质温燥的祛风湿药,佐以燥湿、利湿制

10 祛风湿药

10 祛风湿药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一、含义 凡以袪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的药物, 凡以袪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的药物,称 为袪风湿药。 为袪风湿药。 二、功效 袪风湿(袪风除湿、袪风胜湿):袪除留着于筋骨、 ):袪除留着于筋骨 袪风湿(袪风除湿、袪风胜湿):袪除留着于筋骨、 肌肉、关节的风湿之邪。 肌肉、关节的风湿之邪。 三、主治 风湿痹证:肢体疼痛.关节不利 肿大.筋脉拘挛以及 关节不利.肿大 风湿痹证:肢体疼痛 关节不利 肿大 筋脉拘挛以及 腰膝酸软.下肢痿弱 腰膝酸软 下肢痿弱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 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 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
35
络石藤
苦微寒 归心肝肾经 带叶藤茎
36
络石藤
1. 袪风通络 袪风通络——风湿热痹,热痹尤宜。 风湿热痹, 尤宜。 风湿热痹 热痹尤宜 2.〔清热〕凉血消肿 喉痹, 〔清热〕凉血消肿——喉痹,痈肿,跌扑 喉痹 痈肿, 损伤。 损伤。
37
雷公藤
苦辛寒 归肝肾经 大毒 根或根的木质部
38
雷公藤
18
附 草乌 功同川乌而力强
19
蕲蛇
甘咸温 有毒 归肝经 蛇体
20
蕲 蛇
1.袪风,通络——风湿顽痹,尤善治行痹、 袪风,通络 风湿顽痹, 行痹、 袪风 风湿顽痹 尤善治行痹 顽痹;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麻风, 顽痹;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麻风,疥 癣。 2.〔袪风〕止痉 小儿惊风, 〔袪风〕止痉——小儿惊风,破伤风。 小儿惊风 破伤风。
2
四、配伍 行痹:选善能袪风的袪风湿药, 行痹:选善能袪风的袪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营 之品; 之品; 痛痹:选用温性较强的袪风湿药, 痛痹:选用温性较强的袪风湿药,佐以通阳温 经之品; 经之品; 着痹:选用温燥的袪风湿药, 着痹:选用温燥的袪风湿药,佐以健脾渗湿之 品; 热痹:选用寒凉的袪风湿药, 热痹:选用寒凉的袪风湿药,酌情配伍凉血清 热解毒药; 热解毒药; 久病体虚,肝肾不足:选用强筋骨的袪风湿药, 久病体虚,肝肾不足:选用强筋骨的袪风湿药, 配伍补肝肾、益气血的药物。 配伍补肝肾、益气血的药物。 3

最新温州医学院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药教学讲义PPT

最新温州医学院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药教学讲义PPT
3、利水 入肾经,温肾而除湿利水。配 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等, 五皮散,治水肿,小便不利。
桑寄生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功效与应用:
1、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本品祛风湿又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对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软无力 者尤为适宜。常配独活、杜仲、牛膝、 桂心等,独活寄生汤。
配茯苓、黄芪、桂枝等,治一身悉 肿,小便短少者,防己茯苓汤。
桑枝
来源: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 功效与应用: 祛风湿、利关节
本品能祛风湿善达四肢经 络,通利关节。痹证新久、寒 热均可应用。尤宜于风湿痹痛, 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者。
雷公藤
来源: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干燥根或根的 木质部。
性味: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
4、 清湿热、退黄疸 单用为末服,清肝 胆湿热而退黄疸。
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
燥根。
防己
功效与应用:
1、祛风湿,止痛 本品苦辛寒,能祛风湿止痛,又能清
热,尤宜于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 重,关节红肿疼痛者。
配滑石、薏苡仁、蚕沙、栀子等,宣 痹汤。
2、利水消肿
本品清热利水,善走下行而泄下焦 膀胱湿热,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者。
治寒湿所致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 配麻黄、芍药、甘草等,乌头汤。
2、温经散寒 本品辛散温通,可以温通 经络之邪而散寒止痛。
阴寒内盛致心腹冷痛,配赤石脂、 干姜、蜀椒等,如乌头赤石脂丸;
寒疝腹痛,与蜂蜜同煎,大乌头煎。
3、跌打损伤,麻酥止痛。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 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酒 浸、酒煎服易致中毒,慎用。

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解释

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解释

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解释中医药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其中,祛风湿药是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文开始,将从不同维度来解析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涵盖了药性、功效及应用等方面。

一、祛风湿药的药性祛风湿药,顾名思义,是指中医药中用于治疗风湿病症的药物。

风湿病症来源于中医理论中的“风邪”侵袭,常引起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红肿等症状。

因此,祛风湿药的药性主要表现为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等。

1. 祛风:中医认为,风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而祛风湿药可以消除体内的“风邪”,以达到抑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2. 散寒:湿邪和寒邪是导致风湿病的主要原因,祛风湿药能够散寒温经,从而改善寒湿病症。

3. 活血:在祛风湿药中,有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堆积,缓解风湿病症。

4. 止痛:由于风湿病常常伴随剧烈的疼痛,祛风湿药含有镇痛成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二、祛风湿药的功效祛风湿药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缓解风湿病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

1. 缓解风湿病症:祛风湿药能够清除体内的湿邪和寒邪,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如关节疼痛、红肿等。

2. 改善血液循环:祛风湿药中的活血成分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鲜血液的到达患部,减轻病症。

3. 促进新陈代谢:中医认为,风湿病的产生与体内淤积、新陈代谢不畅相关。

祛风湿药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三、祛风湿药的应用祛风湿药作为中医药中的重要药物类别,广泛应用于风湿病的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情,祛风湿药可分为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种。

1. 内服药:内服祛风湿药常用于风湿病的全身性症状,如关节疼痛、红肿等。

内服药物通常通过口服的方式,经消化道吸收后发挥作用。

常见的内服祛风湿药有防风、川芎、独活寄生等。

2. 外用药:外用祛风湿药适用于风湿病的局部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等。

外用药物一般使用贴敷、擦洗等方式局部应用,可以直接发挥作用。

祛风湿药含义、功效与应用

祛风湿药含义、功效与应用
祛 风 湿 药含义、功效 和应用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及章内各节概述部分的 学习:
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主治、 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与使用注意方面的 共性以及常用祛风湿药的分类归属;
熟悉祛风湿药的分类以及祛风湿、 舒筋、活络等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
学习要求
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 掌握独活、威灵仙、徐长卿、蕲
寒--- +温经散寒通络(桂枝)
热--- +清热解毒凉血
虚--- +补益气、血、阴、阳
实---
1.风邪表证----- +祛风解表药 2.湿浊偏盛---- +利湿、燥湿药 3.瘀血---+活血通络药 4.痰饮---+化痰药
五、使用注意
1.因证选药 ①行痹--长于能袪风,+活血养营药;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②着痹--长于除湿,+健脾渗湿药; ③痛痹--长于温性较强,+通阳温经药; ④热痹----长于寒凉,+凉血清热解毒药; 因地
功效与主治:
1. 袪风湿,舒经络、止痹痛:用治: 各种风湿痹痛,热痹尤为适宜。 “为风药中之润剂”
♣通经络:可用于中风后遗症,大秦艽汤; ♣止 痛:还可用于牙痛等。
3. 退虚热,除骨蒸,用治: 骨蒸潮热,疳积发热。
骨蒸潮热,兼风湿者最宜 --秦艽鳖甲散
小儿疳积,兼湿热者最宜 --~地骨皮、胡黄连
“虚热要药”
风寒湿痹。 独活寄生汤 3.解表:用治风寒表证夹湿者。
(止痛:还可用于头风头痛、牙痛、跌打损伤等)
独活与羌活比较
性味:均辛、苦、温; 功效:
1.均可祛风湿:用于风寒湿痹。 羌活:作用部位偏上,故善于治疗腰 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 疼痛者佳。 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 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中药学-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 附:蛇蜕——可祛风定惊、止痒退翳,用于小儿 惊风、皮肤疥癣瘙痒、目生翳障等。
木瓜
• 来源:蔷薇科贴梗海棠、木瓜的果实。 • 炮制:蒸熟晒露。
• 性能:酸,温。归肝、脾经。
• 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本品温香为用,化湿为功,善祛筋络之湿,
长于疗转筋;又可和中。
• 应用:1、风湿痹痛——宜于筋脉拘挛、麻木不仁 的着痹。
又可补肝肾、壮筋骨、强腰脊。兼能固摄冲任督 带。
• 应用:1、风湿痹痛——腰痛脊强,不能俯仰及足 膝软弱、关节不利者。善治腰脊痛为特长。
• 2、肾虚不固,尿频、遗尿、遗精、带下等。 • 其他:其茸毛局部使用可止血。
千年健
• 来源:天南星科千年健的根茎。 • 别名:一包针、千年见。 • 炮制:生用。 • 功用疏要:本品辛、苦而温,归 • 肝、肾经。既可祛风湿、止痹痛,又可强壮筋骨。
• 炮制:生用。
• 性能:苦,寒。大毒。归心、肝经。
•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 毒。

本品古本草未记载,始见于《中国药用植物
志》。
• 应用:1、风湿痹痛——今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可捣烂外敷、酊剂或其总甙片口服。
• 2、疔疮肿毒、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等。多外用。
• 其他:①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紫癜 性、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等。②支气管哮喘、喘
• 2、脚气。
• 3、吐泻转筋。陶弘景:“…最疗转筋。如转筋时, 但呼其名及书上作‘木瓜’字,皆愈。”
• 其他:消化不良。
• 注意: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 按:甘肃用木瓜海棠、毛叶木瓜等代用。
蚕 沙
伸筋草
路路通(枫 香果)
• 松节: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祛风湿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祛风湿药

(精)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祛风湿药风湿川乌独威灵二瓜防己希梧桐,鹿衔香皮伸筋草,雷络桑枝二风藤,千年秦艽寄长卿。

独活风寒湿皆祛,少阴头痛下肢痹。

威灵咸温通经络,风湿痰水骨鲠落。

蕲蛇祛风善止痉,顽癣麻风破伤风。

木瓜除湿舒经络,开胃吐泻转筋瘥。

秦艽善除风湿热,黄疸骨蒸舒筋络。

防己止痛兼利水,热痹水肿痰饮宜。

寄生疗痹益肾肝,筋骨正虚胎不安。

五加祛湿强腰膝,行迟水肿与拘痹。

祛风通络有四藤,络石凉血雷肿痛,清风利尿海活血,雷公活血解毒虫。

独活独活风寒湿皆祛,少阴头痛下肢痹。

【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

【性能特点】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主治病症】(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2)表证夹湿。

(3)少阴头痛,皮肤湿痒。

【配伍】羌活配独活:两药相合,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独活、羌活均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发表,主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头风头痛等证。

独活微温,药力较缓,主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而羌活则性温,作用较强,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头痛及项背强痛。

两药相合,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威灵仙威灵咸温通经络,风湿痰水骨鲠落。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性能特点】善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为治痹痛拘挛麻木之要药。

能软化鲠骨、消痰水,治诸骨鲠喉及痰饮积聚可投。

【主治病证】(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

(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威灵仙、海风藤、青风藤均味辛而善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相异的是:威灵仙性温善走窜,力强效快;又兼消痰水、疗骨鲠,治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

海风藤性微温,力稍缓,又兼活血。

青风藤性平力缓,痹证无论寒热咸宜;又兼利小便,治水肿、脚气浮肿。

防己防己止痛兼利水,热痹水肿痰饮宜。

第十一章 中药学 祛风湿药

第十一章 中药学 祛风湿药

【采制】6月下旬至8月上旬
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
泥沙,晒干。生用或制后 用。
【处方名】川乌、制川乌。
【药性】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温经止痛。
川乌大辛大热,苦燥升散,疏利迅速,开 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散寒止痛之
3. 川 乌
十一.祛风湿药 ……………… …
功显著。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及
5.木 瓜
十一.祛风湿药 ……………… …
【采制】夏、秋二季果实绿
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
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 晒干。切片,生用。 【处方名】木瓜、陈木瓜、 光皮木瓜、宣木瓜、皱皮
木瓜、炒木瓜、川木瓜、
木瓜实、铁脚梨。
5.木 瓜
【药性】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十一.祛风湿药 ……………… …
祛风湿热药
掌握:秦艽、防己 了解:豨莶草、络石藤、雷公藤、
老鹳草
1.秦 艽《神农本草经》
十一.祛风湿药 ……………… …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 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 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 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 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产地】主产于陕西、甘肃、内 蒙古、四川等地。
治热痹,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 2.中风不遂。祛风邪,舒筋络,活血荣筋。 治风寒湿痹,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 单用大量水煎服,或配升麻、葛根、防风、芍药;治 血虚中风,配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3.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本品能退虚热,除骨 单用为末服;或配茵陈蒿、栀子、大黄。
治骨蒸日晡潮热,配青蒿、地骨皮、知母; 治肺痿骨蒸劳嗽,配人参、鳖甲、柴胡; 4.湿热黄疸。苦以降泄,清肝胆湿热而退黄。 治小儿疳积发热,配薄荷、炙甘草。

4.祛风湿药

4.祛风湿药
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本草正义》:“咸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
防 己
《本经》
有苦寒搜风之剂,一经蒸煮,便有补益之功耶。”
臭 梧 桐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稀签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稀莶S. pubescens Mak.或毛
梗稀莶S. glabrescens Mak.的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地区有产,以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
量较大。夏、秋二季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碎生用,或加黄酒蒸制
2.用于痈肿疮毒、湿疹瘙痒。本品能清解疮毒,并祛风湿而治湿疮。多生用,内服、外
用均可。
此外,现代应用本品治高血压病,有降低血压作用。
用疆用法 10~15g。治风湿痹证宜制用,治痈肿、湿疹宜生用。
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药配伍。
3.用于水肿、腹水、脚气浮肿。本品能利水、清下焦湿热。常与利水消肿药配伍,如己
椒苈黄丸,即以本品与葶苈子、椒目、大黄配伍;若属虚证,可配伍益气健脾之品,如防已黄芪
汤,即以本品配黄芪、白术、甘草等药。
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用量 5~10g;治骨鲠可用30g。
使用注意 本品性走窜,久服易伤正气,体弱者宜慎用。
文献摘要
《新修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痉,服之效。”
《本草纲目》:“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
水要药。

秦 艽
《本经》
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

11.1 祛风湿散寒药(11. 祛风湿药)

11.1 祛风湿散寒药(11. 祛风湿药)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主要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证。

此外,部分药物还分别具有舒筋活络、止痛、强筋骨等作用.根据祛风湿药的药性、功效特点分为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类。

应用本类药物时,可根据痹证的类型、病程新久,或邪犯部位的不同,作适当的选择和相应的配伍。

如风邪偏盛的行痹,宜选善能祛风的祛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血之品;湿邪偏重的着痹,宜选温燥的祛风湿药,佐以燥湿、利湿健脾药,寒邪偏重的痛痹,宜选散寒止痛的祛风湿药,佐以通阳温经活血之品;郁久化热、关节红肿者,选用寒凉的祛风湿药,佐以凉血清热药;感邪初期,病邪在表,多配解表药;病邪入里,肝肾虚损,腰膝酸软无力,当选用强筋骨的祛风湿药,配补肝肾之药,久病体虚,抗病能力不足者,应与补益气血药同用,以助正气而祛邪外出。

痹证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可作酒剂或丸剂服用。

酒剂还能增强祛风湿药的功效。

本类药物药性多燥,易耗伤阴血,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药本节药物多辛苦温,入肝脾肾经。

辛以祛风,苦以燥湿,温以胜寒。

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属寒者。

若配伍清热药同用,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独活《本经》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

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

秋末或春初采挖。

晒干。

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

归肝、膀胱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应用]1.用于风寒湿痹痛。

以其祛风除湿、散寒通痹,凡风寒湿痹皆可用。

取其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治行痹,常与附子、乌头、防风等同用,如《千金方》独活酒;若肾气虚弱,当风受冷所致偏枯冷痹缓弱疼痛等,多与桑寄生、杜仲、防风等同用,如《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2.用于外感风寒挟湿表证。

药学祛风湿药

药学祛风湿药

03
新型给药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给药方式如纳米药物、基因治疗等将为祛风湿药
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这些新型给药方式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
利用度、降低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05
祛风湿药的合理选用与使 用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祛风湿药
病情分析
在选择祛风湿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病程以及患者的 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
分类
祛风湿药可以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免 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不同类型,每 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机制。
祛风湿药的药理作用
01
02
03
抗炎作用
祛风湿药可以通过抑制炎 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 反应,从而缓解关节肿胀 和疼痛。
镇痛作用
部分祛风湿药具有镇痛作 用,可以通过抑制疼痛介 质的释放,减轻患者疼痛 感。
现有祛风湿药种类
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生物制剂等,每种药物都有其 特定的适应症和副作用。
改进与优化方向
针对现有祛风湿药的不足,如长 期使用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疗效 不稳定等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具体措施
通过药物剂型的改变、给药方式 的改进、药物配伍的调整等方式 ,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疗效, 使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祛 风湿药。
详细描述
生物制剂类药物通过阻断或调节免疫分子的活性,达到治疗风湿性疾病的效果。 常用的生物制剂类药物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B细胞抑制剂等。
中药及中药制剂
总结词
中药及中药制剂具有调理身体、缓解症状的作用,常作为辅 助治疗手段。
详细描述
中药及中药制剂通过调节身体内环境、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达到缓解风湿性疾病症状的效果。常用的中药及中药制剂 包括雷公藤、白芍总苷等。

中药课件精讲--祛风湿药

中药课件精讲--祛风湿药
何懋生.草乌、川乌生用的临证体会, 浙江中医杂志,1986(3):25
蕲蛇
(附: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蛇蜕)
类 别 动物 原动物 蝮蛇科动物五步蛇 药 材 干燥全体
处方用名 蕲蛇、大白花蛇 性味归经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蕲蛇祛风善止痉,顽痹麻风破伤风
1祛风通络——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及中风口咽歪斜,半身不遂
陶国水.张炳秀主任医现临证用药特色拾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6):20
川乌
(附:草乌)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毛莨科植物 药 材 块根
处方用名 川乌、制川乌 性味归经 辛、苦。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功效应用 川乌大毒祛风湿,散寒通络止痛强
1祛风湿——寒湿头痛,身痛,厉节疼痛(乌头汤) 寒疝腹痛,手足厥冷(大乌头煎)
其最有效量为25~30g,以有轻微毒性反应为佳,超过30g即为中毒 量,如患者耐受性强,可加黄酒一杯煎服,其效尤佳。 2、草乌、川乌生用作煎剂,不宜打碎,以免煎后误吞粉末而引起中毒, 宜用剪刀剪成蚕豆大小颗粒,先煎15分钟,能去其毒性而不影响药效。 3、生草乌、生川乌作粉剂吞服,危险性大,应严格控制剂量,细心审 察患者体质,注意禁忌等,并详细交代服法。据本人经验,成人控制 量为每次生草乌0.5g,生川乌0.6g,日2次。一般用开水送服,体质 健壮者,可用黄酒送服。 4、生草乌、生川乌对风湿痹痛、沉寒痼疾疗效独著,立竿见影,如连 续服用10剂而不见效者,应停用。 5、生草乌、生川乌煎剂或粉剂服用后,出现唇舌发麻,轻度头晕等为 正常有效反应,过半小时后,自然消失。如出现眩晕、瞳孔缩小、心 悸、呕吐、腹泻等为中毒现象,急用生绿豆、生甘草各60g煎服;如 无法吕服,可注射阿托品、葡萄糖等。 6、生草乌、生川乌药性猛烈有毒,心脏病、肝病、胃病患者及孕妇忌 服。

4祛风湿药

4祛风湿药
3,秦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A.风湿痹痛、周身或关节拘挛及手足不遂等。尤适于热痹。治寒痹,当配温热药
B.骨蒸潮热。本品能清虚热,常与青蒿、鳖甲、知母等同用,如秦芜鳖甲散。
4.木瓜: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A.用于风湿痹筋,筋脉拘挛,脚气肿痛。为治风湿痛痛、筋脉拘急之要药,如木瓜煎;
B.吐泻转筋。本品能化湿和中,并能舒筋活络以缓足腓挛急,如蚕矢汤。
四.祛风湿药
1.独活: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A.风寒湿痹疝,无论新久皆可应用,并尤以下部痹疝为宜。
B.外感风寒夹湿表证。本品尚能发汗解表、祛风除湿,如荆防败毒散。
2.防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
A.风湿痹痛,痹证湿热偏胜者。
B.水肿,腹水,痰饮证:能清湿热,利小便,尤以泄下焦膀胱湿热见长。(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2)用于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本品能定惊止痉,如定命于。(3~IQs,研末服1〜1.5g。)
7.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敏。
风湿痹疝,诸骨鲤咽。此外,本品能消痰水,可用于噎膈、痞积。
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
A.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软弱,小儿行迟。B.北五加为萝摩科杠柳的根皮,有利水功效,可治水肿,但有等,不宜多用。
9.稀益草: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
∣0-I5go治风湿痹证宜制用,治痈肿、湿疹宜生用。
10药,均能祛风胜湿止痛、发汗解表,常用治风寒湿痹和外感风寒湿表证。
但羌活气味较浓,发散解表力强,并善治上部风寒湿痹痛;独活气味较淡,性较和缓,长于治下部风寒湿痹痛,其解表之力不及羌活,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之说,若一身尽痛,则二药常相须为用。

中药学—04祛风湿药

中药学—04祛风湿药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除湿
风寒湿痹——尤善通经络



舒筋活络
肢体软弱,麻痹 跌打损伤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
苦,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5~10g
归经
归肝、肾经
使用注意
忌 月经过多及孕妇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活络
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 跌打损伤,血瘀肿痛


利水
水肿,小便不利

通经下乳
妇女经闭或经少不畅,小腹胀痛 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
治游走性关节疼痛尤为适宜


通络止痛
疼痛证——具有良好的通络止痛作用

治骨鲠
诸骨哽喉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
辛、苦,热。有大毒
川 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5~3g,应先煎30~60min; 若入散剂、丸剂、酒剂用量应减为1~2g。 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内服宜用制川 乌,生川乌只供外用,皮肤破损处勿用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
甘、咸,温。有毒
蕲 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粉吞服,每次1~1.5g; 也可泡酒饮服
归经
归肝经
使用注意
忌 阴虚内热者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
风湿顽痹,肌肤麻木,筋脉拘挛——为截风要药
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

通经络

定惊搐
小儿惊风,破伤风——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
第二章
辛、苦,微温



用法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筋草 、寻骨风、松节、海风藤 、路路通
共同点:
均能祛风湿、通经络,用治风湿痹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肌肤不仁等证,或跌打损伤、经脉不利等。
不同点:
伸筋草:药性平和,作用缓和。 寻骨风:长于止痛。多用治风湿痹痛、脘腹疼痛。
松节:性偏温燥,善祛筋骨间风寒湿邪,以治寒湿痹痛为宜。 海风藤:祛风作用较强。 路路通:性平,祛风通络而无散寒作用,对于寒湿痹证配伍他药,
祛风湿药
概述
一、定义 凡以祛风除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祛风湿药。
二、药性 味多辛苦,性或温或凉,主入肝、肾经
三、功效 主:祛风除湿 兼:舒筋活络,止痛,补肝肾、强筋骨等
四、适应证 风湿痹证,肢体疼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 肝肾不足,筋骨萎弱、腰膝酸软、下肢痿弱
风寒湿痹
痹证
风湿热痹
以热痹尤宜。
【用法用量】 煎服,3~9g。
防己
【药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药性】苦、辛,寒。归膀胱、肺经。
【功效应用】
风湿痹证。尤适用于湿热痹证。
祛风湿,止痛 湿疹疮毒。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善泄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 煎服,4.5~9g。
【使用注意】 本品大苦大寒易伤胃气,胃纳不佳及阴虚体弱 者慎服。
又能利水,治水肿、小便不利等,下乳,对气血壅滞而 致的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尤宜。
祛风湿热药
秦艽
【药源】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 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药性】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应用】
风湿痹证。
祛风湿,通络止痛
中风不遂。
退虚热:骨蒸潮热,疳积发热。
清湿热:湿热黄疸。
风湿痹痛,无论偏 寒偏热皆可应用,
【药性】辛、苦,寒。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祛风湿,利关节: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
生用:尤宜于风湿痹痛偏热者。 熟用(酒蒸):风湿寒痹,中风痿痹。
清热解毒:风疹,湿疮,疮痈。 降血压:高血压。
本品在祛风湿和降血压方面,常配伍臭梧桐。
【用法用量】
煎服,9~12g。外用,适量。治风湿痹痛、 半身不遂宜制用,治风疹湿疮、疮痈宜生用。
桑枝
【药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 。 【药性】微苦,平。归肝经。
【功效应用】
祛风湿,利关节:风湿痹证。
药性平和,善达四肢和通利关节,痹痛 拘挛麻木诸证,无论寒、热,均可伍用。 尤以上肢麻痹疼痛者多用。
行水消肿:水肿。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
豨莶草
【药源】 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 莶的干燥地上部分。
【用法用量】 煎服,6~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
川乌
【药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药性】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
脾经。
【功效应用】
祛风湿:风寒湿痹。寒痹要药,痛甚者宜。 温经止痛:心腹冷痛,寒疝疼痛 ,跌打损伤,
麻醉止痛 。
【用法用量】 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
少阴头痛
解表:风寒挟湿的表证。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威灵仙
【药源】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和棉团铁线莲以及 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
【药性】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应用】
祛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证。 消骨哽:骨哽咽喉。
“铁脚威灵仙,白糖和醋煎, 熬汤服下去,鱼骨软如绵。”
风湿痹痛之要药,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
【用法用量】 煎汤,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1~2 小时;研粉,每日1.5~4.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 忌用。
海桐皮、络石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共同点:
均有祛风通络之功,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证。
不同点:
海桐皮:不仅能止痛,又能杀虫止痒,善治下肢关节痹痛及 湿疹疥癣。
臭梧桐:以嫩枝及叶入药,降血压不宜于高温久煎, 入丸散剂。其降压作用与采集时间有关, 以花开前的叶采集较好。
雷公藤
【药源】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质部。 【药性】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祛风湿,活血通络:风湿顽痹。 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皮炎、皮疹等; 疔疮肿毒。
行痹:风邪偏胜 痛痹:寒邪偏胜 着痹:湿邪偏胜
日久 肝肾虚损
五、分类
祛风寒湿药:风寒湿痹 祛风湿热药:风湿热痹 祛风湿强筋骨药:肝肾虚损兼风湿痹痛
祛风寒湿药
独活
【药源】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应用】
风寒湿痹,尤治下半身的风湿痹痛。
祛风湿,止痛
络石藤:主治热痹,又善凉血消肿以治喉痹、痈疮。
老鹳草:治痹痛多制成膏内服;又能清热解毒而止痢,用治 湿热泻痢、疮疡等。
⑵顽癣、麻风
【用法用量】 煎汤,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 日2~3次。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者忌服。
乌梢蛇
特点: 甘平无毒 功同蕲蛇 药力较弱
木瓜
【药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药性】酸,温。归肝、脾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 天花粉、瓜蒌类同用;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 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蕲蛇
【药源】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 【药性】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其性走窜内通脏腑,外达肌肤, 祛风之力较猛,尤善治行痹
祛风通络:⑴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功效应用】 舒筋活络 风湿痹证,筋脉拘挛。
脚气肿痛。
和胃化湿:吐泻转筋。
消食 :食积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煎服,6~9g。
【使用注意】 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忌服。 胃酸过多者忌用。
蚕沙
特点:
功类木瓜可祛风湿,和中化浊,但辛温,性偏 温燥,功偏祛风止痛,以治风寒痹阻,肢节疼 痛之痹证。并治风疹瘙痒。包煎。
臭梧桐
【药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嫩枝和叶。 【药性】辛、苦、甘,凉。归肝经。。
豨莶草、臭梧桐
共同点:
均可祛风通络而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 亦均可降血压。
不同点:
豨莶草:并可清热解毒以治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用法: 风湿痹痛制用,湿疹、湿疮生用,酒制补肝肾、 强筋骨,治疗下肢痿弱,痹证日久,中风后遗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