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祛风湿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祛风湿药ppt课件

中药学祛风湿药ppt课件

威灵仙应用
1.祛风湿、通经络:风湿痹痛。
其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止痹痛。凡风湿痹痛,麻木不仁,无论上下皆可用,为风湿痹痛要药。 常可单用威灵仙,为末,温酒调服; 也可配当归、桂心为丸服,如神应丸。 现多与羌活、防风、川芎、姜黄等同用。
贴梗海棠
药材木瓜
木瓜处方用名
木瓜 陈木瓜 宣木瓜 川木瓜 光皮木瓜 皱皮木瓜 炒木瓜 木瓜实 铁脚梨
பைடு நூலகம்
木瓜性能功效
性能 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木瓜应用
1.舒筋活络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
风 寒 湿
机 体
风湿痹痛
药材独活
独活处方用名
中文名: 独活、大活、川独活、香独活 英文名: 独活【医】 angelica root;doubleteeth pubescent〔中药〕
独活性能功效
性能 辛、苦,微温。 归肝、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汗解表
威灵仙
《新修本草》 《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气,心膈痰水久积,癥瘕痃癖气块,膀胱蓄脓恶水,腰膝冷痛又疗折伤。” 《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
威灵仙来源
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
独活应用
2.发汗解表:外感风寒挟湿表证。
肌 体
风寒
湿
风寒挟湿表证
发汗解表 散风祛湿
羌活、荆防 荆防败毒散
羌活使用注意
使用说明: 临床主治风寒湿痹,经配伍亦可治疗偏枯冷痹缓弱疼痛(《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树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路路通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路路通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路路通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本品气微,味淡。

以色黄、个大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
本品性味苦,平。

归肝、肾经。

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之功效。

二、用法用量
本品煎服,5~10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月经过多者不宜;孕妇慎用。

三、临床应用
1.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中风半身不遂
本品既能祛风湿,又能舒筋络,通经脉。

善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者,常与伸筋草、络石藤、秦艽等配伍;若气血瘀滞,脉络痹阻,中风后半身不遂,可与黄芪、川芎、红花等同用。

2.水肿胀满
本品味苦泄降,能利水消肿,治水肿胀满,多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

3.跌打损伤
本品能通行经脉而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桃仁、红花、苏木等。

4.经行不畅,经闭
本品能疏肝理气而通经,治气滞血瘀之经行不畅或经闭,小腹胀痛,常与当归、川芎、茺蔚子等配伍。

5.乳少,乳汁不通
本品能通经脉,下乳汁,常配穿山甲、王不留行、青皮等,治乳汁不通,乳房胀痛,或乳少之证。

此外,本品能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可与地肤子、刺蒺藜、苦参等配伍,内服或外洗。

四、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路路通酸、齐墩果酮酸、苏合香素丁香烯、白桦脂酮酸等。

2.药理作用
路路通酸有抗炎、镇痛作用。

其挥发油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中药学4.祛风湿药课件

中药学4.祛风湿药课件

川乌 草乌
祛风寒湿药
★ 【用法用量】 制后用,煎服,1.5~3g,先煎2小时,
口尝无麻感为度。草乌用量应小于川乌。
川乌 草乌
祛风寒湿药
【使用注意】 1、乌头有大毒,轻者可用绿豆甘草汤解救, 重者用大剂量的阿托品。 2、内服用制乌头,最好同白蜜同用,而不 宜用酒浸酒煎。 3、孕妇忌用。 4、反瓜蒌、半夏、贝母、白芨、白薇。 5、从小剂量开始,不宜久服。
湿热痹;酒蒸偏于风湿痹痛兼肝肾不足 者。 2、风疹,湿疹,疮痈:生用。 此外,本品还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
豨莶草
祛风湿热药
【用法用量】 煎服,9~12g。
入药部位: 嫩枝和叶
臭梧桐
祛风湿热药
臭梧桐
祛风湿热药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平肝。
【应用】 1、风湿痹证: 2、风疹、湿疮: 3、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 煎服,5~15g。高血压不宜久煎。
补肝肾 安胎
【应用】 1、风湿痹证: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
软,筋骨无力者尤宜。 2、肝肾亏虚的胎动不安,妊娠漏血,崩漏经
多:
桑寄生
祛风湿强筋骨药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若桑寄生寄生于有毒植物,则不能供药
使用,以防中毒。
狗脊
祛风湿强筋骨药
入药部位: 根茎
狗脊
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 祛风湿,舒筋活络。 【应用】 本品长于舒筋活络,对于风湿痹痛关节屈 伸不利用之较好,常与舒筋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2g。
入药部位: 根茎或全草
寻骨风
祛风寒湿药
寻骨风
祛风寒湿药
【来源】 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全草或根茎。
【功效】 祛风湿,通络止痛。

中药学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
定义:以祛除风湿之邪为主,常用以治疗风湿 痹证的药物。
性味特点:辛香苦燥走散
功效:祛除留着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止
痹痛、通经络、强筋骨。
适应症:风寒湿痹,筋脉拘挛,关节不利,腰
膝软弱酸痛,肌肤麻木不仁、半身不
遂、下肢痿弱等证。
病因: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
说。

分型:因感邪的偏盛分;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临床应用:
1、风湿顽痹、麻木拘挛:
+防风、独活、天麻-白花蛇酒;
2、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全蝎、蜈蚣、天南星;
3、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抽搐痉挛:
惊风属肝热急惊:+清热息风定惊药
属脾虚慢惊:+息风健脾药
破伤风:定命散;
4、麻风、疥癣:祛风止痒;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独活、桑寄 生、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 芍、川芎、肉桂、茯苓、人参、甘草、杜 仲、牛膝。治风寒湿痹,腿足有冷感,腰 膝作痛,缓弱无力,屈伸不利,畏寒喜热, 脉迟苔白者。
文献摘录:
《名医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 者。”
《本草汇言》:“善行血分,袪风行湿散寒 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 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 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 苦辛而温,活动气血,袪散寒邪。”
《本草求真》:“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 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则游风头痛,风湿
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则伏风 头痛,两足湿痹可治。二活虽属治风,而 用各有别,不可不细审耳。”
《本草正义》:“气味雄烈,芳香四溢, 故能宣通百脉,调和经络,通筋骨而利机 关,凡寒湿之痹于肌肉,着于关节者,非 利用此气雄味烈之味,不能直达于经脉骨 节之间,故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 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要归纳总结

中药学祛风湿药要归纳总结

中药学祛风湿药要归纳总结祛风湿药是中药学中一类重要的药物分类,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

在中药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对于祛风湿药的归纳总结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祛风湿药的分类、功效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祛风湿药的分类根据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祛风湿药可以分为风寒湿药、风湿湿热药、壮筋湿药三大类。

1. 风寒湿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因风、寒、湿邪所致的风湿疾病,如寒湿型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常见的风寒湿药包括桂枝、防风、羌活等。

2. 风湿湿热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因湿热邪气所致的风湿疾病,如湿热型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常见的风湿湿热药包括秦艽、白芷、藁本等。

3. 壮筋湿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因筋脉受损而引起的风湿疾病,如筋脉麻痹、肌肉萎缩等。

常见的壮筋湿药包括巴戟天、杜仲、桑寄生等。

二、祛风湿药的功效及应用根据祛风湿药的不同分类,其功效和应用也有所差异。

1. 风寒湿药的功效及应用:(1)桂枝:温通经络,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湿内侵引起的疼痛、僵硬等症状。

(2)防风: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3)羌活:温经散寒,舒筋活络,适用于寒湿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2. 风湿湿热药的功效及应用:(1)秦艽:清热化湿,祛风止痛,适用于湿热病邪引起的关节红、肿、痛等症状。

(2)白芷:祛风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关节肿痛、疼痛等症状。

(3)藁本:祛风散寒,疏风活络,适用于湿热痹阻、关节痛等症状。

3. 壮筋湿药的功效及应用:(1)巴戟天:温补肝肾,壮筋阳,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脉麻痹、腰腿酸软等症状。

(2)杜仲:温肾助阳,强筋骨,适用于筋骨不利、筋脉麻痹等症状。

(3)桑寄生:补肾壮骨,活血化瘀,适用于筋骨痹阻、骨痛等症状。

三、祛风湿药的归纳总结祛风湿药是中药学中一类重要的药物分类,根据其不同分类以及药物的功效及应用,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如下:1. 风寒湿药:适用于因风、寒、湿邪所致的风湿疾病。

中药药理-0祛风湿药

中药药理-0祛风湿药
– 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在切除垂体或用麻醉药抑 制中枢后消失,这表明秦艽碱甲可能通过兴奋 下丘脑-垂体,使ACTH分泌增多,从而增强肾 上腺皮质功能,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释放增 加而产生抗炎作用。
– 粉防己碱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产生促皮质激 素样作用。
– 粉活防 性己 ,碱 从可 而抑 减制少炎炎症症白介细质胞的磷产脂生酶和释A2放(P。LA2)的
•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证明,祛风湿药具有 以下主要药理作用:
1 抗炎
– 常用祛风湿药对多种实验性急慢性炎症模型均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鸡蛋清、甲醛所致大鼠 急性足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耳郭肿胀, 使肿胀度减轻,也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组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从而使炎性渗出减少。
• 综上所述: 与祛风湿药祛除风湿、解除痹痛功效
相关药理作用为抗炎、镇痛、抑制机体免 疫功能,从而改善痹症的临床症状,延缓 病程发展。
药 物
秦 艽
独 活
威 灵 仙
防 ?? 木 己草 瓜
五 加 皮
雷 公 藤
青臭 风梧 藤桐
羌 活
抗 炎








++

免 疫



± -±




• 青风藤碱和乌头碱的镇痛部位在中枢神经 系统,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或阿片 能系统有关。
3 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 雷公藤、五加皮、独活、???草、青风 藤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 雷公藤的报道较多。
• 雷公藤成分:雷公藤总苷、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等,对非特异性 免疫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抑 制作用。

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解释

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解释

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解释中医药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其中,祛风湿药是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文开始,将从不同维度来解析祛风湿药的中医名词,涵盖了药性、功效及应用等方面。

一、祛风湿药的药性祛风湿药,顾名思义,是指中医药中用于治疗风湿病症的药物。

风湿病症来源于中医理论中的“风邪”侵袭,常引起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红肿等症状。

因此,祛风湿药的药性主要表现为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等。

1. 祛风:中医认为,风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而祛风湿药可以消除体内的“风邪”,以达到抑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2. 散寒:湿邪和寒邪是导致风湿病的主要原因,祛风湿药能够散寒温经,从而改善寒湿病症。

3. 活血:在祛风湿药中,有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堆积,缓解风湿病症。

4. 止痛:由于风湿病常常伴随剧烈的疼痛,祛风湿药含有镇痛成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二、祛风湿药的功效祛风湿药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缓解风湿病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

1. 缓解风湿病症:祛风湿药能够清除体内的湿邪和寒邪,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如关节疼痛、红肿等。

2. 改善血液循环:祛风湿药中的活血成分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鲜血液的到达患部,减轻病症。

3. 促进新陈代谢:中医认为,风湿病的产生与体内淤积、新陈代谢不畅相关。

祛风湿药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三、祛风湿药的应用祛风湿药作为中医药中的重要药物类别,广泛应用于风湿病的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情,祛风湿药可分为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种。

1. 内服药:内服祛风湿药常用于风湿病的全身性症状,如关节疼痛、红肿等。

内服药物通常通过口服的方式,经消化道吸收后发挥作用。

常见的内服祛风湿药有防风、川芎、独活寄生等。

2. 外用药:外用祛风湿药适用于风湿病的局部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等。

外用药物一般使用贴敷、擦洗等方式局部应用,可以直接发挥作用。

中药学祛风湿药分类

中药学祛风湿药分类

中药学祛风湿药分类
中药学祛风湿药可以根据其功效和作用机制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祛风寒湿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风湿证中的寒证,其药材多为温性。

常见的祛风寒湿药包括独活、威灵仙、川乌、草乌、蕲蛇、乌梢蛇、蚕砂、伸筋草、松节、青风藤、海风藤等。

2. 祛风湿热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风湿证中的热证,其药材多偏凉性。

常见的祛风湿热药包括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海桐皮、络石藤、老鹳草、穿山龙等。

3. 祛风湿强筋骨药:这类药物具有祛风湿和强健筋骨的功效,对于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痹痛以及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无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祛风湿强筋骨药包括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等。

以上分类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中药学祛风湿药分类的相关信息,建议查阅中医药学书籍或咨询中医药专家。

在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时,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中药学课件第四章祛风湿药

中药学课件第四章祛风湿药
于独活,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 独活性缓,善除在里之伏风,长于治下半身风湿
痹痛。 不同点: 独活又能治少阴头痛; 羌活又善治风寒项背强痛。
2024/10/20
中药学
9
威灵仙《新修本草》
2024/10/20
中药学
【药用】 毛茛科植 物威灵仙、 棉团铁线 莲或东北 铁线莲的 根及根茎。
10
威灵仙《新修本草》
2024/10/20
中药学
13
秦艽《本经》
2024/10/20
【药用】龙胆科草本植物秦艽、麻花秦艽、 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根。
中药学
14
秦艽《本经》
2024/10/20
中药学
15
秦艽
【药性】苦、辛,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祛除风湿,止痹痛,除虚热,清 湿热。
祛风湿,舒筋络:治痹痛,偏寒偏热皆可。 又治肢体拘挛,半身不遂等。
章祛风湿药
2024/10/20
中药学
1
2024/10/20
1
概述
一、含义:凡能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的 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二、适应证:
风湿痹痛: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为
痹。
风寒湿邪侵犯人体,留着于经络、筋
骨之间,可以出现肢体筋骨酸楚疼痛、关节
伸展不利,日久不治往往损及肝肾而腰膝酸
痛、下肢痿弱。
3.妇女宫冷,月经不调,脐腹刺痛+当归, 延胡索,肉桂
2024/10/20
中药学
18
【用法】入汤剂。 【使用注意】风湿热痹忌用。
2024/10/20
中药学
19
木瓜《名医别录》
【药用】蔷薇科灌木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
2024/10/20

祛风湿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

祛风湿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
菌和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川乌
• 【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 【药性】 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应用】
• 1.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本品辛热升散苦燥,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 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为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之 风湿痹痛。
【现代研究】
•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生物碱如乌头碱等。 • 2.药理作用:川乌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强心作用,但剂量加
大则引起心律失常,终致心脏抑制。
• 3.临床研究:用川乌治疗关节炎、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 痛、跟骨骨刺,用于黏膜表面麻醉均有较好效果。
• 4.不良反应:乌头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 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等。
【应用】
• 1.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中风半身不遂。 • 2.跌打损伤。 • 3.水肿胀满。本品味苦降泄,能通经利水消肿,治水肿胀满。 • 4.经行不畅,经闭。本品能疏理肝气而通经,治气滞血瘀之经少不畅
或经闭,小腹胀痛。 • 5.乳少,乳汁不通。本品能通经脉,下乳汁,常配穿山甲、王不留行、
青皮等,治乳汁不通,乳房胀痛,或乳少之证。
• 2.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本品“透经络,搜风邪”,可用于中风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
• 3.小儿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本品能入肝祛风以定惊搐,治小儿 急慢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
• 4.麻风,疥癣。本品善行祛风而能止痒。
• 【用法用量】 煎服,6~12g;研末,每次2~3g;或入丸剂、酒浸 服。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 血虚生风者慎服。
附药 蛇蜕
• 为游蛇科动物王锦蛇、红点锦蛇和黑眉锦蛇等多种蛇脱下的皮膜。性 味甘、咸,平。归肝经。功能祛风,定惊,退翳,解毒止痒。适用于 惊风癫痫,翳障,喉痹,口疮,痈疽疔毒,瘰疬,皮肤瘙痒,白癜风 等。煎汤,1.5~3g;研末,每次0.3~0.6g。外用适量。孕妇忌服。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主产于广西、广东。

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切厚片。

本品气微,味涩。

以校细、质嫩、叶多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甘,平。

归肝、肾经。

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桑上寄生,风湿腰痛,止漏安胎,疮疡亦用。

三、临床应用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本品苦燥甘补,既能祛风湿,又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对痹证日久,损及肝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尤宜,常与独活、杜仲、牛膝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

2.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本品味甘,能补肝肾而固冲任、安胎元。

治肝肾亏虚崩漏,月经过多,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者,每与阿胶、续断、香附等配伍;或配阿胶、续断、菟丝子等,如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头晕目眩本品尚能补益肝肾以平肝降压,用于高血压病头晕目眩属肝肾不足者,可与杜仲、牛膝等药配伍。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黄酮类成分:广寄生苷,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苷等;挥发油:苯甲酰,苯二烯,芳姜黄烯,桉树脑等。

2.药理作用桑寄生有抗炎、镇痛、降血脂、降压作用;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并能减慢心率;煎剂或浸剂在体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多种肠道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抑制伤寒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抑制活性。

五、其他古代所用的桑寄生,来源于桑寄生科不同属的数种植物,除钝果寄生属、梨果寄生属以外,尚包括槲寄生属植物。

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其性能、功效与应用均与桑寄生相似,过去作桑寄生应用,《中国药典》已将其单独收载。

中药课件精讲--祛风湿药

中药课件精讲--祛风湿药
何懋生.草乌、川乌生用的临证体会, 浙江中医杂志,1986(3):25
蕲蛇
(附: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蛇蜕)
类 别 动物 原动物 蝮蛇科动物五步蛇 药 材 干燥全体
处方用名 蕲蛇、大白花蛇 性味归经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蕲蛇祛风善止痉,顽痹麻风破伤风
1祛风通络——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及中风口咽歪斜,半身不遂
陶国水.张炳秀主任医现临证用药特色拾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6):20
川乌
(附:草乌)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毛莨科植物 药 材 块根
处方用名 川乌、制川乌 性味归经 辛、苦。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功效应用 川乌大毒祛风湿,散寒通络止痛强
1祛风湿——寒湿头痛,身痛,厉节疼痛(乌头汤) 寒疝腹痛,手足厥冷(大乌头煎)
其最有效量为25~30g,以有轻微毒性反应为佳,超过30g即为中毒 量,如患者耐受性强,可加黄酒一杯煎服,其效尤佳。 2、草乌、川乌生用作煎剂,不宜打碎,以免煎后误吞粉末而引起中毒, 宜用剪刀剪成蚕豆大小颗粒,先煎15分钟,能去其毒性而不影响药效。 3、生草乌、生川乌作粉剂吞服,危险性大,应严格控制剂量,细心审 察患者体质,注意禁忌等,并详细交代服法。据本人经验,成人控制 量为每次生草乌0.5g,生川乌0.6g,日2次。一般用开水送服,体质 健壮者,可用黄酒送服。 4、生草乌、生川乌对风湿痹痛、沉寒痼疾疗效独著,立竿见影,如连 续服用10剂而不见效者,应停用。 5、生草乌、生川乌煎剂或粉剂服用后,出现唇舌发麻,轻度头晕等为 正常有效反应,过半小时后,自然消失。如出现眩晕、瞳孔缩小、心 悸、呕吐、腹泻等为中毒现象,急用生绿豆、生甘草各60g煎服;如 无法吕服,可注射阿托品、葡萄糖等。 6、生草乌、生川乌药性猛烈有毒,心脏病、肝病、胃病患者及孕妇忌 服。

中药祛风湿药大全

中药祛风湿药大全

中药祛风湿药大全中草药1、灯芯花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中草药2、扁豆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

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

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中草药3、木棉花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

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中草药4、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

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

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中草药5、绵茵陈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

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中草药6、五加皮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中草药7、白术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

《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

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中草药8、砂仁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丁公藤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丁公藤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丁公藤本品为旋花科植物燥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

主产于广东。

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本品气微,味淡。

以切面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
本品性味辛,温;有小毒。

归肝、脾、胃经。

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使用注意: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

孕妇禁用。

二、临床应用
1.风湿痹痛,半身不遂
本品辛散温通,善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羌活、乳香等配伍。

2.跌扑肿痛
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三、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包公藤甲、乙、丙素,东莨菪内酯,微量的咖啡酸及绿原酸等。

2.药理作用
丁公藤所含包公藤乙素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包公藤甲素、丙素有显著的缩瞳作用;包公藤甲素具有拟M-胆碱作用及强
心作用;丁公藤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有发汗作用
3.不良反应
丁公藤未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炮制以及过量使用可表现强烈的拟胆碱样毒作用,可见汗出不止,唾液分泌增加,气喘,腹痛,腹泻,四肢麻木,瞳孔缩小,血压下降,心搏减慢等。

中药学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目 录
• 中药学祛风湿药概述 • 中药祛风湿药的种类 • 中药祛风湿药的配伍与禁忌 • 中药祛风湿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01
中药学祛风湿药概述
祛风湿药的定义
祛风湿药
指一类能够祛除人体内风湿之邪,治 疗风湿痹痛的中药。
风湿痹痛
指人体经络、关节等部位受到风寒湿 邪的侵袭,导致气血不畅、关节肌肉 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
祛风湿药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祛风湿药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 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镇痛作用
祛风湿药具有镇痛作用,能够缓解关节肌肉疼痛、麻 木等症状。
免疫调节作用
祛风湿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预防风湿痹痛的发生。
02
中药祛风湿药的种类
地蔷薇
总结词
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十八反
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疗效。
十九畏
指某些药物合用会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中药祛风湿药的现代研究 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
祛风湿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祛风湿药主要通过抗炎、镇痛、 免疫调节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对于风湿病、关节炎 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祛风湿药的活性成分
详细描述
大叶藤是一种常见的祛风湿中药,其味辛、 苦,性温,归肝、肾经。大叶藤具有祛风除 湿、舒筋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腰腿疼痛等病症。其有效成分能够缓解关 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 关节功能。此外,大叶藤还有一定的抗炎和
镇痛作用,能够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

中药学--常用祛风湿药功效与主治

中药学--常用祛风湿药功效与主治
祛风湿
强筋骨
调经止血
补肺止咳
①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②崩漏经多,白带不止
③肺虚久咳,肺痨咳血
④劳伤吐血,外伤出血
有避孕作用,备孕妇
女忌用,孕妇慎用
25
穿山龙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化痰止咳
①风湿痹痛,跌打伤肿
②咳嗽痰多
③闭经,疮肿

1~2小时,制粉0.5~1.5g。剧毒,外敷不超过半小时
15
络石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①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②喉痹,痈肿
微寒,善治热痹红肿或风寒湿痹有化热倾向
16
桑枝
祛风通络
利水
①风湿痹痛
②水肿,脚气浮肿
寒热皆宜,肩臂痛或兼水
肿者尤佳
17
海风藤
祛风湿
通经络
①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②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兼活血
18
青风藤
祛风湿
通经络
利小便
①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拘挛麻木
②脚气浮肿

19
路路通
祛风活络
利水
通经下乳
止痒
①风湿痹痛,肢麻拘挛,跌打损伤
②水肿,小便不利
③闭经,乳房胀痛,乳汁不下
④风疹瘙痒

20
桑寄生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①风湿痹证,腰膝酸痛
②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
不安

21
五加皮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散寒止痛
①风寒湿痹,寒湿头痛
②心腹冷痛,寒疝腹痛
③局部麻醉(外用)
性热,治寒痹、顽痹痛重者
尤佳,麻醉止痛,1.5~3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祛风湿药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中药04-祛风湿药.txt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本类药多辛散苦燥,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显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下肢痿弱,或热痹关节红肿;兼治痹证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夹湿、头风头痛等。

独活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辛、苦,微温。

归肾、肝、膀胱经。

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能通,主入肾、肝经,兼入膀胱经,药力较羌活为缓。

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祛风湿,止痛,解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2、表证夹湿。

3、少阴头痛,皮肤湿痒。

羌活配独活:羌活性湿,功能散寒祛风、胜止痛、发表,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微温,功能祛风湿、止痛、发表,善散在里伏风及寒湿,治腰以下风寒湿痹。

两药合用,走里达表,散风寒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威灵仙毛茛科威灵仙的干燥根及根茎。

辛、咸,温。

归膀胱经。

本品辛散温通,走窜力强,既善祛风湿、通经络,为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又能消痰水、除骨鲠,为治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所常用。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

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防己防已科粉防已(汉防已)、木防已等的干燥根。

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

本品味辛能散,苦寒清泄,走膀胱,入肾脾。

既能祛风除湿止痛,又能利水消肿,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

汉防已长于利水消种,木防已长于祛风止痛。

祛风湿,止痛,利水。

1、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

2、水肿,腹水,脚气浮种,小便不利。

治水肿尿少宜用汉防己,治风湿痹痛宜用木防己。

广防已(马兜铃科)其长于祛风止痛,却含有马兜铃酸。

粉防已有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过敏、免疫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抑制心脏和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氧、抗肿瘤、抗矽肺、抗过氧化物及松弛横纹肌等作用。

秦艽龙胆科秦艽等的干燥根。

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

既善祛风湿、舒经络、止痹痛,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是宜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本品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抗菌、抗过敏、降血压、升高血糖、利尿等作用。

徐长卿萝艹摩科徐长卿的干燥根或根茎。

辛,温。

归肝、胃经。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走窜,入肝、胃经。

既善祛风,又能活血通络,故止痛力强,善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以及内外伤诸痛。

还能止瘙痒、解蛇毒,治风湿疹痒、毒蛇咬伤。

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1、风湿痹痛,脘腹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

2、跌打肿痛,风疹,湿疹,顽癣,毒蛇咬伤。

不宜久煎。

木瓜蔷薇科贴梗海棠及木瓜的干燥果实。

酸,温。

归肝、脾经。

本品味酸性温,入肝、脾经。

既益筋血面蛱肝舒筋,又开胃生津而止渴,还能祛湿和中,并具有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之长,善治风湿痹证酸重拘挛麻木、脚气肿痛、吐泻转筋及消化不良等。

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

2、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

3、消化不良证。

桑寄生桑寄生科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苦、甘,平。

归肝、肾经。

本品苦平泄燥,味甘能补,入肝、肾经。

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而补肝肾、强筋骨,虽可治风湿痹痛,但以血虚或肝肾不足兼风湿痹痛者用之为佳。

又能通过养血、补肝肾而固冲任安胎,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风湿痹证,腰膝酸痛。

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桑寄生配独活:独活性温,功能散风寒湿止痛;桑寄生性平,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

两药合用,既祛风寒湿,又能强腰膝,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者要投。

五加皮五加科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辛、苦、微甘,温。

归肝、肾经。

本品辛散苦泄,甘温补利,入肝、肾经。

既善祛风寒湿邪,又能补肝肾强筋骨,为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

并兼能利水,治水肿、脚气浮肿。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

1、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2、肝肾不足所致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3、水肿,脚气浮肿。

本品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镇痛、镇静、抗疲劳、抗应激及降低血糖等作用。

蕲蛇蝰科五步蛇(尖吻腹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甘、咸,温。

有毒。

归肝经。

本品甘咸性温,有毒而专入肝经。

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走窜力猛。

功善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治痹痛拘挛、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破伤风、惊风及麻风顽癣等。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肢体麻木。

3、破伤风,急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豕希莶草菊科豨豕希莶草等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辛,寒。

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苦寒清泄,入肝肾经。

既善祛筋骨间风湿而通经络,又能清热解毒而消肿,还能降压。

治风湿痹痛兼热者最佳,治高血压兼肢体麻木者最宜,并治中风手足不遂、痈疮肿毒及湿疹瘙痒等。

唯作用缓慢,久服方效。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2、中风手足不遂。

3、痈肿疮毒,湿疹瘙痒。

4、高血压。

豨莶草配臭梧桐:豨莶草性寒,功能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臭梧桐性凉,功能祛风、除湿、活络、降血压。

两药相合,既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麻;又降血压,治高血压病。

若为风湿痹痛肢麻又兼高血压者用之最宜。

络石藤夹竹桃科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苦,微寒。

归心、肝经。

本品苦泄通散,微寒清热,入心、肝经。

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既善治风湿热痹或痹痛兼热,又可治喉痹及痈肿。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喉痹,消肿。

桑枝桑科桑的干燥嫩枝。

苦,平。

归肝经。

本品苦泄性平,专入肝经,尤擅横走肢臂。

既能祛风通络而利关节,治风湿肩臂痛与四肢拘挛,又能行水消肿,治水肿、脚气等。

唯药力平和,用量宜大。

祛风通络,利水。

1、风湿痹痛。

2、水肿,脚气浮肿。

海风藤胡椒科风藤的干燥藤茎。

辛、苦,微温。

归肝经。

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行通,专入肝经。

既善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又能活血,治瘀血肿痛等。

祛风湿、通经络,活血。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川乌毛茛科乌头的干燥根。

辛、苦,热。

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本品辛热苦燥,力强毒大,既入心、肝经,又入脾肾经。

功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拘急疼痛、寒湿头痛、心腹冷痛及寒疝腹痛等证。

此外,还能用于局部麻醉止痛等。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1、风寒湿痹,寒湿头痛。

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

3、局部麻醉(外用)。

1-3g。

多用制品,先下久煎。

半(半夏)蒌(瓜蒌、天花粉)贝(川贝母、浙贝母)蔹(白蔹)及(白及)攻乌;川乌草乌不顺犀(畏犀角)。

雷公藤卫矛科雷公藤的干燥全株。

苦、辛,凉。

有大毒。

归心、肝经。

本品苦辛燥散,性凉善通,力猛毒大,入心、肝经。

功善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治顽痹疼痛拘挛、疔疮肿毒、腰带疮、麻风及顽癣瘙痒等。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1、风湿痹痛,拘挛疼痛。

2、疔疮肿毒,腰带疮,湿疹、麻风、疥癣。

3-9g,研粉每次。

入汤剂,宜久煎。

本品剧毒,故内服宜慎,孕妇忌服,患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或白细胞减少症者慎服。

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

香加皮萝藦科杠柳的干燥根皮。

辛、苦,温。

有毒。

归肝、肾、心经。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有毒,主入肝、肾,兼入心经。

既善祛风湿、强筋骨,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又善利水消肿,并兼强心,治水肿、小便不利等。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1、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2、水肿(尤宜心衰性水肿),水便不利。

3-6g。

本品有毒,故内服宜慎,不宜过量。

千年健天南星千年健的干燥根茎。

苦、辛,温。

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温通兼补,入肝、肾经。

功能祛风湿、止痹痛、强健筋骨。

既治风寒湿客体之痹痛麻木,又治肝肾亏虚之筋骨无力,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者。

多入药酒,尤宜老人。

祛风湿,强筋骨。

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臭梧桐马鞭草科海州常山的干燥嫩枝及叶。

辛、苦,凉。

归肝经。

本品辛散苦燥,性凉而归肝经。

既善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及皮肤湿痒(外洗),又能降压,治高血压病见肢体麻木者。

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1、风湿痹痛。

2、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3、湿疹瘙痒。

4、高血压。

(用于降血压不宜久煎。

)青风藤防已科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

苦、辛,平。

归肝、脾经。

本品苦燥辛散,入肝、脾经,性平不偏。

既能祛风湿、通经络而治痹痛拘挛麻木,又能利小便而治脚气浮肿。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1、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拘挛麻木。

2、脚气浮肿。

丝瓜络葫芦科丝瓜成熟果实中的干燥维管束。

甘,平。

归肺、胃、肝经。

本品甘平通化,入肺、胃、肝经。

既能祛风通络,又能化痰解毒,主治风湿痹痛、筋脉疼痛、咳嗽胸痛及乳痈肿痛等。

祛风通络,化痰散结。

1、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2、咳嗽胸痛,胸痹疼痛,肝郁胸胁胀痛,乳痈肿痛。

伸筋草石松科石松的干燥全草。

苦、辛,温。

归肝、脾、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温通入肝。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主治风寒湿痹疼痛拘挛及伤损瘀肿。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1、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2、跌打损伤。

鹿衔草鹿蹄草科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

苦、甘,平。

归肝、肾、肺经。

本品苦燥泄,甘补虚,性平不偏,主入肝、肾,兼入肺经。

既祛风湿而止痹痛,又补肝肾而强筋骨,还能调经止血、补肺止咳,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崩漏经多、肾虚白带不止、肺虚久咳、肺痨咳血及劳伤吐血等。

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

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2、崩漏经多,白带不止。

3、肺虚久咳,肺痨咳血。

4、劳伤吐血,外伤出血。

乌梢蛇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甘,平。

归肝经。

本品甘平入肝,走窜搜剔,“内走脏腑,外达皮肤”。

功善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又兼止痒,凡人体患有风疾,无论内风外风,还是外风诱发内风所致的病证均可选用。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肢体麻木。

3、破伤风,急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