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镁、铝及其化合物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三化学 第7讲:铝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7讲:铝及其化合物【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是铝作为金属的通性以及它的两个特性,Al 2O 3、Al (OH )3的两性与Al (OH )3分解的性质。
铝的通性就是指的是铝能与非金属单质、酸、盐溶液反应。
铝的特性中是铝能与NaOH 反应以及铝能与比它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Al 2O 3、Al (OH )3的两性就是指这两种物质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
Al (OH )3的热稳定差。
加热时能分解。
【教学目标与解析】1.教学目标(1).Al 2O 3、Al(OH)3的两性及Al 3+、Al(OH)3、AlO -2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Al(OH)3的制备实验、计算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考查。
2.目标解析(1).Al 2O 3、Al(OH)3的两性及Al 3+、Al(OH)3、AlO -2间的转化关系。
就是指Al 2O 3、Al(OH)3既能与酸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再一个就是氢氧化铝在加热的时候会分解。
(2).结合Al(OH)3的制备实验、计算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考查。
就是指Al 3++3NH 3·H 2O===Al(OH)3↓+3NH +4 AlO -2+CO 2+2H 2O===Al(OH)3↓+HCO -3【问题诊断分析】本节的复习学习是高中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中难在铝的两性上,再就是铝热反应与镁铝合金的计算问题。
其重点是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复习过程】一、铝的性质和用途金属铝呈银白色,硬度小,密度小,熔点较高,和镁类似,铝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铝合金,铝优良的导电性和密度小,使铝大量用来制作导线。
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ⅢA 族,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多被氧化为Al 3+,如: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4Al +3O 2=====点燃2Al 2O 3;铝与盐酸反应:2Al +6HCl===2AlCl 3+3H 2↑;铝溶于NaOH 溶液的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用镁条引燃铝粉和Fe 2O 3的混合物: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这一反应也被称作铝热反应。
高三化学总复习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2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目标知识建构1.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认识金属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的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镁、铝1.原子结构和存在(1)原子结构:镁、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和ⅢA族。
(2)存在: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单质的物理性质(1)相同点:均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硬度均较小。
(2)不同点:铝的熔点比镁高,硬度比镁大。
3.单质的化学性质镁铝4.镁、铝的冶炼(1)Mg :化学方程式 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Al :化学方程式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 +3O 2↑。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N 2中冷却( )(2)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CO 2和O 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 )(3)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4)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5)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6)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固体只有MgO()答案(1)×(2)×(3)×(4)×(5)×(6)×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1.MgO与Al2O32.Mg(OH)2与Al(OH)33.明矾(1)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2)明矾净水的原理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2SO-4,其中A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镁、铝及其化合物】

在空气中都能跟氧气反应,表面覆盖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都具有自我抗腐蚀能力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易错点:(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2)铝不但能与酸(H +)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表现为特殊性。
2Al +2OH -+2H 2O===2AlO -2+3H 2↑。
其反应机理应为:铝先与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 2和Al(OH)3,然后Al(OH)3再与NaOH 反应生成H 2O 和NaAlO 2,反应中铝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NaOH 无电子得失。
(3)铝热反应是在高温干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铝只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后的金属氧化物反应。
铝不能与MgO 反应,铝热反应不能用来冶炼大量的金属铁、铜等(要考虑冶炼成本)。
(4)Mg 在CO 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镁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同时镁与氮气反应生成Mg 3N 2。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 色态: ;硬度: ;熔点: 。
(2)化学性质①属于两性氧化物,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电解 化学方程式为 2Al 2O 3(熔融)=====电解4Al +3O 2↑。
(3)用途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天然产刚玉的成分是Al 2O 3,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2)化学性质 ①两性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且都生成盐和水。
与强酸反应: , 与强碱溶液反应: 。
②不稳定性Al(OH)3受热分解: 。
(3)制备①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
②NaA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离子方程式为 。
③NaAlO 2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
镁、铝及其化合物方程式

镁及其化合物1.镁与氮气、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2Mg+O 2点燃2MgO Mg +Cl 2点燃MgCl 2 3Mg+N 2点燃Mg 3N 22.镁与CO 2反应3. Mg 3N 2与水反应 2Mg+CO 2点燃2MgO+C Mg 3N 2+6H 2O=3Mg(OH)2↓+2NH 3↑4.镁与氯化铵反应5.镁的冶炼Mg+2NH 4Cl=MgCl 2 + 2NH 3↑+ H 2↑ MgCl 2(熔融)= Mg+Cl 2↑铝及其化合物1、铝在氧气、氯气中燃烧:4Al +3O 22Al 2O 32Al +3Cl 22AlCl 32、铝与稀硫酸反应:2Al +3H 2SO 4=Al 2(SO 4)3 +3H 2 ↑(2Al +6H +=2Al 3++3H 2 ↑)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2NaOH +2H 2O =2NaAlO 2+3H 2 ↑ (2Al +2OH -+2H 2O =2AlO 2-+3H 2 ↑) 4、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2Al +Fe 2O 3=Al 2O 3+2Fe 5、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Al 2O 3+3H 2SO 4=Al 2(SO 4)3 +3H 2O (Al 2O 3+6H +=2Al 3++3H 2O ) 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Al 2O 3+2OH -=2AlO 2-+H 2O )8、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2Al 2O 3(熔融)== 4Al +3O 2 ↑ 9、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2Al(OH)3 +3H 2SO 4=Al 2(SO 4)3 +6H 2O (Al(OH)3 +3H +=Al 3++3H 2O ) 10、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NaOH=NaAlO 2+2H 2O (Al(OH)3 +OH -=AlO 2-+2H 2O )11、加热氢氧化铝:2Al(OH)3 =Al 2O 3+3H 2O 12、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Cl 3 +3NH 3·H 2O=Al(OH)3 ↓+3NH 4Cl(Al 3++3NH 3·H 2O=Al(OH)3 ↓+3NH 4+)13、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不足时:AlCl 3+3NaOH=3NaCl +Al(OH)3 ↓ (Al 3++3OH -=Al(OH)3 ↓)氢氧化钠过量时:AlCl 3 +4NaOH=NaAlO 2+3NaCl +2H 2O (Al 3++4OH -=AlO 2-+2H 2O ) 1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O 2不足时:2NaAlO 2+CO 2+3H 2O =2Al(OH)3 ↓+Na 2CO 3(2AlO 2-+CO 2+3H 2O =2Al(OH)3 ↓+CO 32-)CO 2过量时:NaAlO 2+CO 2+2H 2O =Al(OH)3 +NaHCO 3(AlO 2-+CO 2+2H 2O=Al(OH)3 +HCO 3-)15、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盐酸不足时:NaAlO 2+HCl +H 2O =Al(OH)3 ↓+NaCl (AlO 2-+H ++H 2O=Al(OH)3 ↓)盐酸过量时:NaAlO 2+4HCl =NaCl +AlCl 3+2H 2O (AlO 2-+4H +=Al 3++2H 2O ) 16、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AlCl 3+3NaAlO 2+6H 2O =3NaCl +4Al(OH)3↓(Al 3++3 AlO 2-+6H 2O =4Al(OH)3 ↓)电解电解。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Ⅰ.课标要求1.通过海水制镁的事例了解镁及化合物的性质.2.通过合金材料了解铝及化合物的性质.3.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Ⅱ.考纲要求1.掌握镁铝及化合物的性质.2.了解镁铝及化合物在生活.生活中的应用.Ⅲ.教材精讲一. Mg、Al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1)与O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
镁能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铝在纯氧中燃烧:4Al+ 3O22Al2O3(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 Cl 2MgCl 22Al+ 3Cl 22AlCl 32Al+ 3SAl 2S 3 (用于工业制备) Mg+ SMgS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 2O 反应Mg 、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Mg+2H 2O (沸水) Mg(OH)2+H 2↑ 2A1+6H 2O2A1(OH)3+3H 2↑[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 2Mg+O 22MgO 3Mg+N 2Mg 3N 2 2Mg+CO 22MgO+C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
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3.与酸反应置换出H2Mg、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2,其中铝在冷浓 H2SO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特别提醒]:“CO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Ca、Na、Mg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l+ Fe2O32Fe+ Al2O3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等。
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一轮复习:7 铝、镁及其化合物

配餐作业(七)铝、镁及其化合物1.科学家发明的透明坚硬镁铝氧化物新型材料,可以用作显示器和手机屏幕。
下列有关镁和铝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的金属性比铝弱B.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盐酸反应C.镁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3D.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析镁的金属性比铝强,A项错误;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盐酸反应,B项正确;镁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2和3,C 项错误;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2.用含有少量Mg的Al片制取纯净的Al(OH)3,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①加盐酸溶解②加NaOH溶液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⑤加盐酸生成Al(OH)3⑥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A.①⑥③B.①③⑥③C.②③④③D.②③⑤③解析2Al+2OH-+2H2O===2AlO-2+3H2↑,Mg和NaOH溶液不反应,过滤后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再过滤即得到Al(OH)3。
答案 C3.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的实验现象与下列性质的叙述无关的是()A.铝表面可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B.铝的熔点较低C.Al2O3熔点高,酒精灯不能将其熔化D.铝能与酸或强碱溶液反应解析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看到的实验现象是铝熔化但不滴落,原因是铝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熔点较高的Al2O3薄膜,内部低熔点的铝虽熔化但不能滴落,可见该现象与D项叙述无关。
答案 D4.欲将含有Mg2+、Al3+的混合溶液中的Mg2+沉淀下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铝粉B.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C.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铝粉,不发生反应,不能将Mg2+沉淀下来,A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不发生反应,不能将Mg2+沉淀下来,B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两种离子均转化为沉淀,C项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铝能溶解在强碱中,而氢氧化镁不能溶解,从而可将Mg2+沉淀出来,D项正确。
镁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镁及其化合物镁合金强度高,机械性能好,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冶金时,镁常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常温下氧化生成氧化物保护层,具有抗腐蚀的性质.镁与O2,N2,CO2等气体燃烧.2Mg+O22MgO CO2+2Mg2MgO+C 3Mg+N2Mg3N2镁与SiO2:2Mg+SiO2=2MgO+Si镁与冷水反应很慢,在加热时反应加快.Mg+2H2O=Mg(OH)2+H2↑镁与非氧化性酸.Mg+2HCl=MgCl2+H2↑镁与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的反应. Mg+2NH4Cl =MgCl2+2NH3+H2↑镁盐与氨水,产生Mg(OH)2沉淀.Mg(OH)2又能溶解在NH4Cl溶液中.前者由Mg(OH)2的特殊溶解性决定.在常见的难溶性氢氧化物中,Mg(OH)2的溶解度最大.故产生Mg(OH)2的条件:浓的Mg2+ 盐溶液与浓氨水反应.后者是由Mg(OH)2的电离性质和的水解性质决定.通常认为Mg(OH)2完全电离,能溶解在饱和NH4Cl溶液中,MgCl2+2NH3·H2OMgOH2+2NH4Cl海水提镁:㈠海水加碱,得氢氧化镁沉淀,沉淀分离出来再加盐酸,变成氯化镁;后过滤,干燥,电解得镁.Mg2++2OH-==Mg(OH)2↓,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l2↑㈡从海水提取出食盐、KCl、Br2以后留下的母液浓缩,得到卤块,主要成分是MgCl2·6H2O,然后脱水, MgCl2·6H2OMgCl2+6H2O,最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氧化镁(白色粉末,高熔点,碱性氧化物,)与水缓慢作用,与酸反应.MgO+2HCl=MgCl2+H2O MgO+H2OMg(OH)2氢氧化镁(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与H+作用,与NH4Cl溶液作用,对热不稳定.Mg(OH)2+2HCl=MgCl2+2H2O Mg(OH)2MgO+H2O↑二、铝及其化合物铝(银白色金属,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铝及其化合物

第7讲 │ 要点探究
2.氢氧化铝制备 ①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 为 + + 3 Al +3NH3· 2O===Al(OH)3↓+3NH4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2 +CO2+2H2O===Al(OH)3↓+HCO3 ____________。
第7讲 │ 要点探究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反 1 VHClH2 1 应,若产生 H2 的体积比为 < < ,则必定是: 3 VNaOHH2 1 铝与 HCl 反应时,铝过量而 HCl 不足;铝与 NaOH 溶液 反应时,铝不足而 NaOH 溶液过量。 4.铝热剂为铝粉与 Fe2O3、Fe3O4 等活泼性弱于金属铝 的金属的氧化物组成。铝粉与氧化镁粉末不能组成铝热 剂。
Al(OH)3
Al3++3OH碱式电离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1)和碱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
Al(OH)3 + OH- = AlO22-+ 2H2O
(2)和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 + 3H+ = Al3+ + 3H2O
现象:
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Al3++3OH- =Al(OH)3↓ Al(OH)3+OH- =AlO2- +2H2O
铝、镁及其化合物

铝线学习法——AlO2-与 Al3+
毕业班解决方案
一轮复习.铝、镁及其化合物知识框架.教师版
Page 4 of 10
Al3+与OH-反应的产物取决于碱的量及强弱
H+
Al3+
Al(OH)3
AlO2-
OH-
AlO2-与H+反应的产物取决于酸的量及强弱 图示理解:1、相邻两微粒之间不反应;
2、产物为两微粒间的物质,且能反映出相应的产物所需反应物的量及强弱; 3、相隔越远的两微粒越优先反应; 4、配平方程式时电荷守恒最便捷。 在上面这个图示中,还可以发现其它反应式,这样能方便大家理解 Al 元素中的反应方程式。 离子共存问题: Al3+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CO32-、HCO3-、SO32-、S2-、AlO2-,其中 OH-是因为直接反应,其 余均是“双水解”。 AlO2-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HCO3-、NH4+、Al3+、Mg2+、Cu2+。 (AlO2-+ HCO3-+H2O=Al(OH)3↓+CO32-),其余也是“双水解”。 【注意】通常将 AlO2-转变为 Al(OH)3 是向溶液中通入CO2: CO2 少量:2AlO2-+ CO2+3H2O=2Al(OH)3↓+CO32CO2 过量:AlO2-+ CO2+2H2O=Al(OH)3↓+HCO3-
铝、镁及其化合物
高考怎么考
铝单质
物理性质,周期表中的位置 制备方法:电解法 用途 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反应;铝热反应;与酸、碱的反应;钝化
氧化铝
俗名,物理性质
制备方法:分解法 两性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全攻略之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5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镁和铝的性质金属项目镁(Mg)铝(Al)原子结构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原子半径1.60×10−10 m 1.43×10−10 m化合价+2+3单质性物理性质镁和铝都是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的银白色金属,但镁和铝相比较,铝的硬度比镁的稍大,熔点和沸点都是铝比镁的高活泼性较活泼较活泼抗腐蚀性在空气中都能跟氧气反应,表面覆盖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都具有高腐蚀性能与O22Mg+O22MgO4Al+3O22Al2O3主要用途镁合金汽车、飞机制造、照明弹等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4Al+3MnO23Mn+2Al2O3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实验现象是当外露部分镁条刚刚燃烧完毕时,纸漏斗内混合物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大量的烟。
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落下的是铁珠)。
铝热反应是指工业上用铝粉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得到Fe、V、Cr、Mn等难溶金属的一类反应。
铝热反应的实质是铝在高温条件下将活动性比铝弱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二、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名称氧化铝氢氧化铝化学式Al2O3Al(OH)3类别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物理性质高熔点,高沸点,高硬度,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化学性质①与强酸反应:Al2O3+6H+2Al3++3H2O②与强碱反应:Al2O3+2OH—22AlO-+H2O①两性:Al(OH)3+3H+Al3++3H2OAl(OH)3+OH—2AlO-+2H2O②热稳定性:2Al(OH)3Al2O3+3H2O用途炼铝原料、制作耐火材料可用作吸附剂、媒染剂和净水剂;治疗胃酸;可作为制造瓷釉、耐火材料、防水织物的原料三、“铝三角"及其应用1.具体反应Al(OH)3+OH−2AlO-+2H2OAl(OH)3+3H+Al3++3H2OAl3++3OH−Al(OH)3↓AlO-+H++H2O Al(OH)3↓2AlO-+4H+Al3++2H2O2Al3++4OH−2AlO-+2H2OAl3++32AlO-+6H2O4Al(OH)3↓2.应用(1)判断离子共存问题Al3+与OH−及2HCO-以AlO-与H+、3AlO-、23CO-、S2−等弱酸根阴离子或2及弱碱阳离子Al3+、Fe3+等因生成沉淀或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镁铝及其化合物

AlO2—+2H2O+CO2 (过量) = Al(OH)3↓ +HCO3— 或: 2AlO2—+3H2O+CO2 (不足) = 2Al(OH)3↓ +CO32—
硫酸
1
少量气泡 均无明显现象 (无气泡产生)
2
较多 气泡
5
大量 气泡
15
反应 剧烈
20
铝片 耗尽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铝片与盐酸和硫酸反应存在较 大的差异。这和课本中“铝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假如你将开展实验探究铝 片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为设计实验, 你将对差异的原因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填2种即可)? 假设(猜想)一:_C_l_-_能__够__促__进__金__属__铝__与__H__+反__应____
2Al+6H+=2Al3++3H2↑
2Al+2H2O+2OH— = 2AlO2—+3H2↑
与盐反应 Mg+Cu2+ = Mg2++Cu
2Al+3Cu2+ = 2Al3++3Cu
光卤石
铝土矿
存
在
(KCl·MgCl2·6H2O) 菱镁矿
(Al2O3、Fe2O3、SiO2等)
(MgCO3)
冶 炼
海水 石灰乳 Mg(OH)2 HCl MgCl2
主族金属-镁铝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系列二 主族金属专题8 镁铝及其化合物一、镁单质(1)镁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存在,存在于各类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里,如菱镁矿(MgCO 3)、白云石(CaCO 3·MgCO 3)、光卤石(KCl·MgCl 2·6H 2O)等。
海水中的镁是提取镁的主要来源,海水中的镁即使提取100万年也不会减少0.01%。
镁也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在人体内镁以磷酸盐、碳酸盐的形式分布于骨头和肌肉中,缺乏会引起肌肉的颤动、脉象的混乱。
(2)强还原性:不论在固态或水溶液中都表现出强还原性,常用作还原剂。
高温下,镁夺取氧的能力特别强,甚至能在二氧化碳里燃烧,如2Mg+CO 2=====点燃2MgO+C ;也能够还原二氧化硅,2Mg+SiO 2=====点燃2MgO+Si ;常温下,由于镁表面的氧化膜导致镁不与水反应,但是加热下可以反应,Mg+2H 2O ====△Mg(OH)2+H 2↑。
(3)镁可以与大多数非金属和几乎所有的酸反应。
如2Mg+O 2=====点燃2MgO ,Mg+Cl 2=====点燃MgCl 2,Mg+S =====点燃MgS ,3Mg+N 2=====点燃Mg 3N 2(Mg 3N 2的特殊性质:Mg 3N 2+6H 2O =====3Mg (OH )2↓+2NH 3↑,导致其只能干态制取)。
镁不能和氢氟酸反应,因为MgF 2难溶会阻碍继续反应。
(4)格氏试剂:在醚的溶液中,镁能与卤代烃作用生成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广泛的格氏试剂:Mg + RX =====醚RMgX(5)制取单质镁:一般是先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镁,然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MgCl 2(熔融) =====电解Mg+Cl 2↑。
二、镁的化合物(1)MgO 俗称菱苦土,是一种白色粉末。
MgO 对水呈一定惰性,特别是高温火烧后的MgO 难溶于水。
煆烧温度在923K 左右制成轻质MgO ,煆烧温度在1923K 以上制成重质MgO 。
镁铝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基础)

离子方程式
1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2Mg+O2 2MgO
2
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3Mg+N2 Mg3N2
3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固体
2Mg +CO2 2MgO+C
4
铝与在氧气中形成致密氧化膜
4Al + 3O2===2Al2O3
5
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2Al+3Cl2 2AlCl3
15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3 Al2O3+ 3H2O
16
氯化铝与足量浓氨水反应
AlCl3+ 3NH3·H2O=Al(OH)3↓+3NH4Cl
17
氯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
AlCl3+3NaOH===Al(OH)3↓+3NaCl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19
偏铝酸钠与少量盐酸反应
NaAlO2+HCl+H2O =NaCl+Al(OH)3↓
20
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
NaAlO2+4HCl=NaCl+AlCl3+2H2O
21
偏铝酸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22
偏铝酸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
CO2+NaAlO2+2H2O=Al(OH)3↓+NaHCO3
6
铝粉与硫粉隔绝空气加热生成白色固体
高中化学“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Mg、Al的化学性质(一)与非金属反应1.与O2反应。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
镁、铝都能在空气中燃烧: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
【特别提醒】(1)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2)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
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3)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集气瓶炸裂。
(二)与H2O反应Mg、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三)与酸反应置换出H2Mg、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2,其中铝在冷浓 H2SO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四)与某些氧化物反应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特别提醒]:“CO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Ca、Na、Mg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l+ Fe2O32Fe+ Al2O3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等。
[特别提醒]:(1)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2O3、FeO、Fe3O4、Cr2O3、V2O5、Mn O2等。
(2)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3)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
(4)KClO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2O2代替。
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
(五)与碱反应镁不与碱反应,铝与碱液反应:二、氢氧化铝(一)物理性质:A l(O H)3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
(二)化学性质1.与酸反应:Al(OH)3 +3HCl=AlCl3+3H2O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3+3H+=Al3++3H2O2.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3+OH =NaAlO2+2H2O3.Al(OH)3的制取(1)铝盐与碱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时采用过量的氨水,而不用强碱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深化】
1.“铝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1)“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第7讲 │ 要点探究
(2)“铝三角”的应用 ①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 后沉淀又溶解。 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 后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 ②分离提纯 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利用Al2O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 利用Al(OH)3的两性,分离Al3+与其他金属离子。
第7讲 │ 要点探究
3.明矾净水原理 KAl(SO4)2 · 12H2O 明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净水原理涉 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 Al(OH)(胶体)+3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l(OH)4]-+H+=Al(OH)3↓ +H2O Al(OH)3+3H+=Al3++3H2O
铝热反应(与Fe2O3):
Mg+2HCl=== MgCl2+H2↑
2Al+6HCl=== 2AlCl3+3H2↑
不反应
2Al+2NaOH+6H2O=== 2Na[Al(OH)4]+3H2↑
第7讲 │ 要点探究
2.海水中提取镁 (1)流程:
第7讲 │ 要点探究
(2)上述流程图中①~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讲 │ 要点探究
例1 (1)铝 因为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盐酸又 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2)Mg(OH)2 + 2- (3)SiO3 +2H +H2O===H4SiO4↓或 2 SiO3-+2H+===H2SiO3↓
[解析] (1)根据信息①,氧化物中必有一种既能溶于 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铝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故必有铝元素。(2)单质能溶于盐酸,加入足量氢氧化钠 溶液生成的沉淀必为氢氧化镁。(3)单质能溶于氢氧化钠 溶液,加入足量盐酸生成的沉淀必为硅酸。
第7讲 │ 要点探究
(1)这三种元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作出这种 判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生成白色沉淀物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3Mg+N2=====Mg3N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 + 2H2O( 热 水 )=== Mg(OH)2+H2↑ ____________________(缓慢)
△ 2Al+3Cl2=====2AlCl3 △ 2Al+3S=====Al2S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由2Al+3H2SO4===Al2 (SO4) 3+3H2↑,2Al+2NaOH +6H2O===2Na[Al(OH)4]+3H2↑可知,等物质的量的铝完 全反应生成等量的H2;等物质的量的H2SO4和NaOH与足 量铝反应放出H2的体积比为2∶3;因本题H2体积比为5∶6, 只能是一种溶液中Al不足,另一种溶液中Al过量,因一定 物质的量的NaOH比H2SO4消耗Al多,因此,只能是碱中 Al不足,酸中铝过量,答案为B。
第7讲 │ 要点探究
【典例精析】 例1 根据下面的信息,推断元素及有关物质,按要求 回答问题。 信息①:有X、Y、Z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其中X、Y 为金属,Z为非金属单质;三种单质均能在足量的氧气中燃 烧,生成的三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两种能溶 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26。 信息②:向上述三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 盐酸,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 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信息③:向上述三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 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与O2反应
与其他非 金属反应 与H2O反 应
与Cl2、S反应:
不反应
第7讲 │ 要点探究
镁的化学性质 与氧化物 反应 与非氧化性 酸反应(以 盐酸为例) 与强碱溶液 反应(以 NaOH为例) 在CO2中燃烧: 铝的化学性质
高温 点燃 2Al+Fe2O3===== 2Mg+CO2=====2MgO+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2O3+2Fe
第7讲 │ 要点探究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 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 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第7讲 │ 要点探究
第7讲 │ 要点探究
2.氢氧化铝 (1)化学性质 ①两性氢氧化物 与HCl反应: Al(OH) 3+3HCl===AlCl3+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aOH反应: Al(OH)3+NaOH===Na[Al(OH)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受热分解: △ 2Al(OH)3=====Al2O3+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 ①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 + Al3 +3NH3· 2O===Al(OH)3↓+3NH4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 [Al(OH)4]-+CO2===Al(OH)3↓+HC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讲 │ 要点探究
第7讲 │ 要点探究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反 1 VHClH2 1 应,若产生 H2 的体积比为 < < ,则必定是: 3 VNaOHH2 1 铝与 HCl 反应时,铝过量而 HCl 不足;铝与 NaOH 溶液 反应时,铝不足而 NaOH 溶液过量。 4.铝热剂为铝粉与 Fe2O3、Fe3O4 等活泼性弱于金属铝 的金属的氧化物组成。铝粉与氧化镁粉末不能组成铝热 剂。
第7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梳理】 1.氧化铝 (1)两性氧化物 与HCl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下同) 2Al2O3+6HCl===2AlCl3+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aOH反应: Al2O3+2NaOH+3H2O===2Na[Al(OH)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途 耐火材料 熔点很高,是一种比较好的____________;工业上利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冶炼铝。
第7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镁和铝的性质 【知识梳理】 1. 镁、铝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镁的化学性质 铝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 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 点燃 点燃 2Mg+O2=====2MgO 2Al+3O2=====Al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2反应:
第7讲 │ 要点探究
3.Al(OH)3沉淀的图象的分析
操作 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至过量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 最多→渐少→消失 四羟基合铝酸酸盐溶液中逐滴 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 多→渐少→消失
现象
图象
离子 方 程式
Al3++3OH-=Al(OH)3↓ Al(OH)3+OH-=[Al(OH)4]-
第7讲 │ 要点探究
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量的关系 主要反应关系有: Al3++3OH-===Al(OH)3↓
Al(OH)3+OH-===[Al(OH)4]-
Al3++4OH-===[Al(OH)4]-
(1)定量分析 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如NaOH溶液)反应,Al元素的存在形式
第7讲 │ 要点探究
第7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深化】 1.Al是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 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该点常常作 为推断题的“题眼”。
第7讲 │ 要点探究
2.与Al反应的碱溶液必须是强碱溶液,如Al不能与氨 水反应放出氢气。Al与NaOH等强碱溶液的反应中,NaOH 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其反应的机理为:2Al+ 6H2O===2Al(OH)3↓+3H2↑,Al(OH)3+NaOH=== Na[Al(OH)4] ,将这两个方程式叠加消去Al(OH)3,可得总反 应方程式:2Al+2NaOH+6H2O===2Na[Al(OH)4]+3H2↑。 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