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

合集下载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一轮复习课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一轮复习课件



为什么大多植物呈宝塔形生长?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顶端优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
生长素生理作用在农业、园艺中的应用
1、适时摘除棉花的 顶芽 ,解除顶端优势,促 使侧芽发育,使其多开花结果; 2、果树的整枝修剪,去掉顶芽及侧枝的顶芽, 增加果实产量; 3、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难。 人工合成的如萘乙酸、2-4,D等,具有 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叫做生长素类似物 。 广泛应用于 防止果叶脱落 、 促进结实 、获 得无子果实、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等。
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关系
根>芽>茎 ; 敏感性: 根:<A 低浓度: 芽:<B

; ; ; ; ;
茎:<C 根:>A 高浓度:
最适浓度:
根(a)<芽(b)<茎(c)
芽:>B

茎:>C
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关系
对根促进作用减弱 a~A: ;
对芽促进作用减弱 b~B: ;
c~C:
对茎促进作用减弱


二、尝试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常用 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促进植物插条生根 处理方法:1、浸泡法(时间长,浓度低, 遮阴,潮湿)2、沾蘸法(时间短,浓度较 高) 预实验。在正式实验前,摸索条件,检验实 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实验可以先设 计比较大的浓度梯度的生长素进行摸索。 控制无关变量。本实验中,处理的时间长短、 植物材料(枝条的老幼长短粗细)等。无关 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探究实验思考题: 1、为什么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上端切为平面,下端 切成斜面? 2、为什么每一枝条留3~4个芽,每组芽数要一样 多? 3、如何预测实验结果? 4、如何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的指标是什么? 5、实验存在的问题有:各组都不生根;各组生根 情况基本相同;原因可能是什么? 6、每组温度怎么处理?每组一个还是多个枝条? 7、如何设置对照?空白对照,相互对照?

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如图所示为三幅与生长素浓度有关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则: ①a、c、e、f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提示 a点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c点促进作用最强,e点既不促进、也不 抑制,f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b、d两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效果 相同 。
琼脂片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1.(多选)如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 B.实验二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向下运输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 √D.实验四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
第9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课标要求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2.概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考点二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考点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课时精练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向光性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 表现出朝向光源方向生长 的现象。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 侧芽的发育受抑制 的现象。
(2)形成原因
顶芽
促进
侧芽
抑制
(3)解除方法: 去除顶芽 。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94“思考·讨论”: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吗?__不__一___ _定__,__在__最__适__浓__度__的__两__侧__,__会__有__两__个__不__同__浓__度__的__生__长__素__对__植__物__产__ _生__相__同__的__促__进__效__果___。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吗?__一__定__ (填“一定”或“不一定”)。

人教版必修三3.植物生长素复习(共1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3.植物生长素复习(共16张PPT)
植物生长素复习
一、1928年 温特实验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 这种物质从_____尖运端输到下部,并且能够 促使_____胚__芽_鞘__下__端__的__伸__长的区生长。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IAA) 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__生__部__位_运送到 作__用_部__位__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 __有_机__物__。
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 雌花形成率,从而达 到增产目的
合成:根冠、萎蔫的叶片 抑制植物细胞分裂
脱落 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 和种子的萌发、促
酸 组织中含量多。
进休眠和器官脱落
老叶与未成熟棉铃的 大量脱落

生长素

促 进

赤霉素

乙烯
细胞 促进 细胞
分裂
分裂素
细胞
伸长



果实

成熟
器官 脱落
促进
脱落酸
二、
1、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
_色_氨__酸__可转化成生长素
2、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
3、运输方向:
横向运输:从胚芽鞘尖端_向__光__一侧向
_背__光__一侧运输
极性运输:从植物体形态学__上_端___向
形态学下__端__运输
位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
分裂 素
合成:主要是根尖
分布:主要是正在进行细 胞分裂的器官(如幼嫩的 根尖、萌发种子等)
①促进细胞分裂和 分化
②延缓植物叶片的 衰老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5.1植物生长素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5.1植物生长素课件

(2023·山东高考)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 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
D 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
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任务三:背光性分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水稻 幼苗会出现芽向光生长、 根背光生长的现象。
水稻幼苗的根、芽生长单 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 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任务三:背光性分析
同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1.曲线AB段表示: 2.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是:
化学本质
有机小分子
蛋白质(肽)类、类固醇 、 氨基酸衍生物等
若解释1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c>a=b>d。 若解释2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c=a=b>d。 若解释3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a=b=c=d。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任务二:向光性分析 问题2: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为什么会出现不均匀分布?
抑制生长≠不生长 3.BC段表示: 4.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作 用是: 5.CD段表示: 6.从图中的E、F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任务三:背光性分析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任务三:背光性分析
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递一种 调节代谢的信息。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关系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关系课件

(1)极性运输不会随植物形态学上端与形态学下端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极性运输在太空中依然存在,不受重力因素的影响。
注意
(3)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根尖、芽尖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且发生在有单侧光或重力等刺激时。
失重状态下,植物会水平生长.
(1)胚芽鞘感光部位——尖端 (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5)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6)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但不能透过云母片。 3.生长素能从人尿中分离出来,是因为人体内缺乏分解生长素的酶。
D
2024 高考一轮复习用书
教材基础诊断
1. 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原因是光照可促进生长素的产生。(选必1 P91图5-3) (×)
2.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选必1 P92图5-4)( × ) 3. 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选必1 P93正文)( × )
实例2: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对气孔开闭的影响
保卫细胞 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 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 脱 落 酸:促进气孔关闭
气孔闭合
3. 不同激素在代谢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
示例2 :生长素和乙烯
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 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如图:
① 抑制细胞分裂; ② 促进气孔关闭; ③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④ 维持种子休眠。
使棉叶在棉铃 成熟前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个 部位
各器官中都存在
① 促进果实成熟; ② 促进开花; ③ 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

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解析】 分析图可以看出,第1个图中b>a;第2个图中,由于尖端
插入云母片,生长素的分布不受光照影响,所以c=d;第3个图虽然切
除了尖端,却放上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e=f。
【答案】 A
ppt精选版
22
3.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的实验方法 幼苗横置法 生长素浓度 a<b,c<d。 A、B 为极性运输,C、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茎根对对生生长长素素敏敏感感性性差强→→茎根的的负向向重重力力性性
(2)结论内外因因::生重长力素产分生布单不一均方匀向;的根刺、激茎对生长素的 敏感程度不同
ppt精选版
28


感光







ppt精选版
29
说明:①锡纸:遮蔽光线。②云母片:生长素无法透过,阻挡生长
素的运输。③盖玻片:作用同云母片。④琼脂块:允许水分和生长素
的通过,也可贮存生长素。
ppt精选版
30
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B.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C.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自然状态下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邻近的芽和幼 叶产生的 【解析】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生长素 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发 育的种子产生的。 【答案】 C
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3讲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3讲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种子萌发。若要确定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溶液
的最适浓度,首先进行__预__实___验___,大体上确定促进种
子萌发的赤霉素浓度。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实验
的具体思路为:

①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 ②选取同等数量的发育相同的玉米种子,分别浸泡在不 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中, ③处理相同的时间,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 ④统计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
C D A. 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 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 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 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一侧放置一含赤霉素的琼 脂块,胚芽鞘会向未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
(1)分析1.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
附2:赤霉素一个重要作用是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
两组实验的受体琼脂块都有生长素,且含量相等
一.植物生长素
附2:(2016,衡水月考)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主 要是通过韧皮部运输的。实验证明,生长素的运输 速率与韧皮部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这一事实不
能说明的是( ) D
A.生长素的运输是主动运输 B.生长素的运输需要消耗ATP C.细胞内氧气供应充足时,生长素的运输速率较大 D.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①④
一.植物生长素
(2)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①,过一段 时间,发现下端的受体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②
一.植物生长素
(3)有人提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的观点。最适合判断该观点
是否正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①④ ,实验结果为
,则该观点正确。
第一种可能:促进细胞分裂素的分解; 第二种可能:抑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第三种可能:即促进细胞分裂素的分解,又抑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课件

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课件

人体内没有将色氨酸催化成吲哚乙酸的酶,A错误; 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不是腺体, C错误; 吲哚丁酸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
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 B.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成的
归纳 总结
若解释1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c>a=b>d。 若解释2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c=a=b>d。 若解释3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a=b=c=d。
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1.(2022·吉林梅河口市五中高三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史, 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
方法
规律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
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传达信息 伸长生长 细胞分化
受体 特定基因
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低 促进
侧芽

抑制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94“思考·讨论”: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吗?_不__一__定__,_ _在__最__适__浓__度__的__两__侧__,__会__有__两__个__不__同__浓__度__的__生__长__素__对__植__物__产__生__相__同__ _的__促__进__效__果__。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吗 ?一定 (填 “一定”或“不一定”)。
种“影响”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

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① 不生长: 无生长素(或者不能运输到尖端下部) ② 直立生长: 有且分布均匀 ③ 弯曲生长: 有但分布不均匀
向右弯 向B侧弯 向左弯 曲生长 曲生长 曲生长
直立 直立 直立 生长 生长 生长
2.不同条件下胚芽鞘生长弯曲现象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① 不生长: 无生长素(或者不能运输到尖端下部) ② 直立生长: 有且分布均匀 ③ 弯曲生长: 有但分布不均匀
2.不同条件下胚芽鞘生长弯曲现象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① 不生长: 无生长素(或者不能运输到尖端下部) ② 直立生长: 有且分布均匀 ③ 弯曲生长: 有但分布不均匀
向右弯 直立 向右弯 向左弯 曲生长 生长 曲生长 曲生长

直立 生长

向右弯 曲生长



背光弯 直立 向光弯 曲生长 生长 曲生长
含生长素琼脂块




直立
向右弯 向左弯
生长
曲生长 曲生长

向左弯 曲生长
直立 生长
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 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
次是( D )
A.←↑→↑ B.←↑↑→
C.→↑→↑
D.→↑←↑
下图中A、B、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 盘的圆盘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 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 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
1880年达尔文的实 验过程及结果结论:
向光弯曲生长
不生长 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2)提出假说:
结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 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长素

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长素
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将经处理过的琼脂 块放在切去尖端的 燕麦胚芽鞘一侧
达尔文
鲍森·詹森
拜尔
如果放上的是没有 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的琼脂块
温特
其他科学家
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温特的实验(1926)
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
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
胚芽鞘一侧
达尔文
鲍森·詹森
拜尔
第5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1. 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弯向光源生长
2.可能是哪种因素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的形态改变?植物对这种刺激的 反应有什么适应意义?
单侧光;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 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 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幼嫩部分
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作叫为作信植息物分激子(p,hy几to乎ho参rm与on调e)节。植物生长、发育过 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 方式,就是激素调节(hormomal regulation)
达尔文
鲍森·詹森
拜尔
温特
其他科学家
拜尔
温特
其他科学家
核心问题: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实验材料及用具:胚芽鞘、光源、暗盒、刀片、锡箔罩子。
胚芽鞘
第一片叶 种子
尖端
尖 端 下 部
金丝雀虉草
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种子萌发时,包在胚芽外面的鞘 状结构,连同胚芽一起出土,保护胚芽出土时不受损伤。
单侧光
(2)实验过程:
几小时后

第八单元 第44课时 植物生长素-2025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配套PPT课件】

第八单元 第44课时 植物生长素-2025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配套PPT课件】
2.为了检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段玉米胚芽鞘, 切去顶端2 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 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 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根据实验设计及结果, 此人得出以下结论:①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 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1)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 提示 不严密;没有同时进行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的实验。
评价 迁移应用
1234
推测可能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①②之间生长素分布不均,最终导致 生长不均匀,出现弯曲生长,C不符合题意; 在②处切断和在③处切断的实验结果相同,即幼苗不生长、不弯曲, 说明此时不能产生生长素,不能得出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 位,D符合题意。
评价 迁移应用
1234
2.(2023·大连高三质检)在研究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时,科学家曾做过4组实验。甲 组切取玉米胚芽鞘尖端后置于琼脂块上,黑暗处理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去除尖 端的玉米胚芽鞘一侧,测量胚芽鞘的弯曲角度。乙~丁组用单侧光和云母片处理, 其余处理与甲组相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渗入胚芽鞘
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分组 甲 乙 丙 丁
处理 不切断 在①处切断 在②处切断 在③处切断
生长情况 正常 慢
不生长 不生长
弯曲情况 弯曲 弯曲
不弯曲 不弯曲
评价 迁移应用
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第44课时
植物生长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质疑:在单侧光刺激下,生 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确实发生了横向运 输吗?请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
材料:胚芽鞘、琼脂块、云母片 若干、单侧光源、尺等。
小结:
四个“部位”:
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作用部位:尖端的下部 感光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弯曲部位:尖端的下部
幼嫩的芽、 叶和发育中的
二、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分析 1.植物的向光性 (1)原因分析:
(2)结论内外因因::生单长侧素光分照布射不均匀
2.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 (1)原因分析:
3.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的实验方法 幼苗横置法 生长素浓度 a<b,c<d。 A、B 为极性运输,C、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名师点拨 ①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 只能说“刺激”。 ②证明“刺激”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 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 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③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植物的向光性的解释
⑴四周均匀光
照或无光:尖端产
→茎根对对生生长长素素敏敏感感性性差强→→茎根的的负向向重重力力性性
(2)结论内外因因::生重长力素产分生布单不一均方匀向;的根刺、激茎对生长素的 敏感程度不同
生长素浓度a<b,c<d。
二、作用特点——两重性
1.图形解读
(1)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表现为两重 性:
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2)体现实例——顶端优势 ①现象: _顶_芽___优先生长,_侧__芽__受到抑制。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
侧芽附近生长素_浓__度__高___,发育受到抑制。
3.应用 (1)防止__果__实__和_叶__片___的脱落。 (2)促进果实发育,获得__无__子_果__实___。 (3)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植物生长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实验处理
实验结论
分析
胚芽鞘具有 单侧光照射 ①和④为
向光性 使胚芽鞘的 对照组,
尖端产生某 ②和③为
达 尔 文
刺激,当这 实验组, 向光性可能 种刺激传递 ①②组中 与胚芽鞘的 到下部的伸 的自变量 尖端有关 长区时,背 是是否有

光面比向光 尖端,③

感受光刺激 面生长 ④组中的
“尖”端都是形态学的上端,如芽尖、茎尖
生长素的纵向运输:极性运输


生长素可由形态学的上端运往形态学的下端。 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的下端运往形态学的上端。 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 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称为极性运输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后,胚 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 多,向光侧少,运送到尖端下部后,引起 尖端下部背光侧细胞生长快,从而造成向 光弯曲。
结论:胚芽鞘尖端接受了单侧光 照射,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
尖端的下面对单侧光的 刺激不发生反应。
长。
詹森的实验(1910年)
结论:胚芽鞘 尖端产生的刺 激,可以透过 琼脂片传递给 下部。
拜尔的实验(1914年)
结论:胚芽鞘弯 曲生长是由于其 尖端产生的刺激 在尖端的下面分 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的实验(1928年)
种子
分生组织、形成 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
实等生长旺盛处
主要合成部位 主要分布部位

植物激素
生长素
化学 本质
哚 乙 酸
运输方向
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
2.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由②→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③移动 【答案】 B
B.生长素由④→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 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 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 ,促进下部的生长。温特 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自变量为琼 脂块是否接
触尖端
达尔文的实验


(一)
①、②对照:胚芽鞘
的尖端必须存在,才
会表现出向光性。 ①、③对照:胚芽鞘
的尖端必须接受到单侧 光的刺激,才会表现出 向光性。


(二) ①、④对照:胚芽鞘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
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即促进细胞的_纵__向__伸长。 2.作用特点——__两__重_性___
(1)特点 ①低浓度__促__进__生_长___。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由大到小依次为___根__>_芽__>__茎__。(低促进高抑制)
②浓度过高时会___抑_制__生__长__,甚至杀死植物。

幼苗尖端产生刺激 的确可传递给下部。
拜尔 1914
胚芽鞘为什么 尖端产生的
会弯曲生长?
刺激在下部 分布不均
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
三 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
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 1928
这种刺激到底是 尖端产生了促 什么,是化学物 进生长的化学 质吗?能否搜集? 物质

这种物质是由尖端产 生的,能促进生长, 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生生长素→尖端以
下部位生长素分布
均匀→生长均匀→
直立生长 ⑵单侧光→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
横向运输(向→背光侧) 极性运输(上→下)
→尖端以下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侧多→生长不均匀(背 向光侧少
光侧快)→向光弯曲
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
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上端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 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 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琼脂块
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 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达尔文 1880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求证 得出结论
植物为什么具 向光弯曲与 有向光性? 单侧光有关
单侧光使幼苗尖端产生

某种刺激并传至下部, 造成下部向光弯曲。
詹森 1913
这种刺激能否 传递到尖端下 部?
这种刺激 可以通过 琼脂。
的部位在尖 快,因而出 自变量为
端,弯曲部 现向光性 感光部位
位在尖端的 弯曲
的差琼脂片传递给下

与达尔文实 验中的①② 形成相互对

拜 尔 实 验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 自变量为尖
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 端的放置位
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 特 实 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