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5张PPT)
《杜工部集》存诗1400多首,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同情人民,如“三吏”, “三别”, “羌村”三首等; 二、热爱祖国,渴望统一,如《春望》、《闻官兵收河南河北》等; 三、揭露统治阶级的种种罪行,如《兵车行》《丽人行》等; 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等。
中考真题
➢ (天津中考)正是江南好风景, 李龟年》)(1分)
(杜甫《江南逢
➢ (贵州黔南州中考)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 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感慨的诗是: (2分)
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 和感时伤世之情。
有入说,诗歌 第四句中“落花 时节”的含义, 一语“三”关, 你认为有哪“三” 层意思?
➢ 自然的景色; ➢ 国家的衰败; ➢ 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这首诗的成 功之处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 到“落花时节”的相“逢”,一晃就是几十 年,岁月沧桑,人世巨变,令人感慨不已。 全诗无一字直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世事之变 迁,但读者的心中却无法不被触动:安史之王朝从繁荣昌盛的顶点跌落下来,也将人们抛人战乱的深渊,“岐王宅 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 往岁月的美好回忆。诗人当年出人其间,与李龟年这样风光无限的乐师常有交往。万万 想不到的是,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一 句很有名,“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诗很 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更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考真题
➢ (天津中考)正是江南好风景, 李龟年》)(1分)
(杜甫《江南逢
➢ (贵州黔南州中考)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 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感慨的诗是: (2分)
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 和感时伤世之情。
有入说,诗歌 第四句中“落花 时节”的含义, 一语“三”关, 你认为有哪“三” 层意思?
➢ 自然的景色; ➢ 国家的衰败; ➢ 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这首诗的成 功之处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 到“落花时节”的相“逢”,一晃就是几十 年,岁月沧桑,人世巨变,令人感慨不已。 全诗无一字直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世事之变 迁,但读者的心中却无法不被触动:安史之王朝从繁荣昌盛的顶点跌落下来,也将人们抛人战乱的深渊,“岐王宅 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 往岁月的美好回忆。诗人当年出人其间,与李龟年这样风光无限的乐师常有交往。万万 想不到的是,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一 句很有名,“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诗很 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更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共21张PPT).ppt
思在诗考江中(“正:南“2是)与落江诗李花南人龟时好前年节风两的”景句重点”追逢明,忆;了交昔全时代日诗间了与抚是相李今暮逢龟追春在年昔(江的,或南交流春。往露末;出夏后诗初两人)句对;写大诗唐人
(盛1)世风诗光人的和怀念李、龟劫年后相重逢逢的在欣什慰以么及季对节国?事凋什零么、地艺人方颠?你 从(表沛念的都诗2达)流、 。 随( ( 第 第中了离劫 时34一 二这) )哪作的后 光、 、首诗 “感重 流是 暗里者人 落诗叹逢逝指 指读怎通花。的的;自诗过时出样欣然人前“节的的慰界和今”两以百李?情昔四句及花龟感”字对凋年写对的?国零青什比意事的春来蕴么凋季已表:零?节 逝达、; ,后他艺生对两人活大句颠中唐沛一写盛流切什世离美风么的好光感?事的叹物全怀诗 (3)第三作、者暗是示怎李唐样王表朝达国事这凋种零情,感盛世的繁?华不再。 (4)“落花时节”有哪些意蕴?
唐玄宗的弟弟 李范,被封为 岐王。
指殿中监崔涤,唐玄 宗的宠臣。“九”是 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诗意: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 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声。
诗歌解读
岐王宅与李龟年 的接触,寄寓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岐王 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 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勾起诗人对 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诗歌解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里指湖南一带。
指李龟年。
诗意: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的时候,在这落花 时节又与你相逢。
诗歌解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三、四句写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在江南 重逢李龟年的事,蕴含着诗人对彼此现状的感慨。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两人在漂泊中重逢,落花 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为一幅 沧桑时代的典型图画。“落花”暗示开元盛世已经 成为历史,寄寓诗人无限的感慨。“落花”这一意 象,既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悲,也是对一个繁华时代 落幕的叹惋。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优秀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江南逢李龟年
1、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诗句 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 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3、体会诗情,培养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品味我 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自主学习
1、结合导学案,了解诗人及创作背 景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江南
流落之地 正当好景
安史
国 家
之乱 衰
亡
逢
哀
杜甫
李龟年
著名乐师
今
昔 流离之民
对 比
风华诗人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 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 在其中。
本诗译文
• 当年在岐王宅里, 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 在崔九堂前,也曾 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 赏到你的艺术。
•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 的落花时节,
•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
合作探究
• 1、本诗共提到哪些人物?有哪些表示时间 的词?
“落花,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令 人伤感。
“又”:是照应上文的“寻常见”“几度闻”,前后对
照,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哀与感叹。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抒 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 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美好 生活的眷恋和对国家衰 败,个人命运变迁的伤 感。
把握停顿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词语注释
•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江南逢李龟年
1、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诗句 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 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3、体会诗情,培养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品味我 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自主学习
1、结合导学案,了解诗人及创作背 景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江南
流落之地 正当好景
安史
国 家
之乱 衰
亡
逢
哀
杜甫
李龟年
著名乐师
今
昔 流离之民
对 比
风华诗人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 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 在其中。
本诗译文
• 当年在岐王宅里, 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 在崔九堂前,也曾 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 赏到你的艺术。
•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 的落花时节,
•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
合作探究
• 1、本诗共提到哪些人物?有哪些表示时间 的词?
“落花,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令 人伤感。
“又”:是照应上文的“寻常见”“几度闻”,前后对
照,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哀与感叹。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抒 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 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美好 生活的眷恋和对国家衰 败,个人命运变迁的伤 感。
把握停顿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词语注释
•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江南逢李龟年
古诗文系列:江南逢李龟年
赏析:
感慨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 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 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开 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显 得蕴藉之极。清代沈德潜评此诗:“含意 未申,有案未断”。诗人这种“未申”之 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是 不难领会的;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 者,也不难把握。
古诗文系列:江南逢李龟年
赏析: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原本 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 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 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 情怀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 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 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 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是鼎 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 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 现实。
古诗文系列:江南逢李龟年
赏析: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 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 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 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 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 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 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 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没有在刻意设喻, 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
古诗文系列:江南逢李龟年
赏析:
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 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 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 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 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说“世运之治乱, 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孙洙评)。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 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 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 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 样。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7张PPT).ppt
江上赠李龟年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月光洒在路上,就像铺了一 层白沙。李龟年第一次来到了歧王府,随着宴席开始, 传出的是柔和的女声和伴奏的琵琶声。唱到一处,李 龟年突然低声说,这是秦声慢板,又到一处,道是楚 音流水。一曲终了,果然如李龟年所述,屏风后走出 两位歌女,一位叫沈妍,来自陇西,一位叫薛满,来 自扬州。岐王当即赏赐了李龟年,可李龟年看都不看, 直接跑到沈妍面前,拿过她的琵琶扬长而去。
后期 忧郁深沉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英断多艺,尤知音律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1、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2、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早期 豪放浪漫 1、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2、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龟年回过头来,
李龟年回过头来,上下打量着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想不起来在 这个地方,谁还会叫自己李先生。
“我啊,小杜。”这个人还自来熟,拉着李龟年的手就开始絮絮 叨叨。李龟年恍惚回忆起来,当初是有这么一个人,老是在宴席的最 后面,举止木讷沉默寡言,不很讨人喜欢。没想到啊。轮到这地步, 也只有这么个人记得自己了。
“先生自战乱后,过得还好?”小杜突然这么提了一嘴。 李龟年循声抬起了视线,从小杜眼里看见了同样的情绪。风来,落英 缤纷,远方,电闪雷鸣。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词PPT
相关故事
年少轻狂
杜甫年轻时,曾给唐玄宗上过一个《进雕赋表》中,他在其中曾毫不含糊地 称自己的才华,当不在汉代的文学大家杨雄、枚皋之下,原文是这样的: “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 而杨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当时,就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写,因为这 样写就显得太不谦虚了。没想到杜甫却说:“余已谦之者再三矣!” 虽然在今天看来,杨雄、枚皋在文学上的成就,都远不及杜甫,但杜甫在说 这种话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称自己的作品绝不弱于某大家,其实我能接受,但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不能接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四部分
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 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 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 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 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 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 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 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 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相关故事
为房绾喊冤
安史之乱爆发后,宰相房绾率兵与叛军作战失利,刚登基不久的唐肃 宗震怒,罢了他的官。尽管很多人都觉得房绾这官丢得有点冤,但碍 于唐肃宗是个脾气很大的人,都不敢替房绾说情,偏刚当上左拾遗的 杜甫敢说。杜甫马上就给唐肃宗上了一道奏章,说胜败乃是敌家常识, 房绾并无大错,不应被免职。一开始,唐肃宗没有理他这个小小的左 拾遗,可他却还来了劲儿了,又在上朝时,狂为房绾喊冤。 结果,终于把唐肃宗给惹火了,唐肃宗本已下了要将杜甫关进大牢, 严加审讯的旨。还好有几个御史为他求情,说他作为言官,也算尽责, 只是说话没有分寸罢了。这才使他免遭了刑罚。
《江南逢李龟年》优秀公开课课件
❖ 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的诗句:————,—————。
❖ 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 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 。这句诗是———— ,——————。
作业
❖ 背诵默写本诗
❖ 个人命运的变迁:逃难流落,乱世中辗转求 生
❖
落花时节
合作探究
❖ 4、最后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 节又逢君,有什么妙处?
运用了对比和双关的手法
“江南好风景”与国家衰弱,个人颠 沛流离形成强烈对比、反衬
“落花时节”:点明时间是暮春时节,既写景,
又暗喻社会,朋友,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令 人伤感。
❖ 表时间的词:寻常、几度(表示过去)
❖
落花时节什么不同?
❖ 过去: ❖ 现在:
合作探究
❖过去:欣喜,荣耀
❖现在:辛酸、伤感
合作探究
❖ 3、诗人前后感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
❖ 这种与伤感浓缩到诗的哪个词语中?
合作探究
❖ 国家的盛衰:由盛转衰,家不将家、国不将 国
江南逢李龟年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自主学习
1、结合导学案,了解诗人及创作背 景
2、读准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联系注解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
的内容 4、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 世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 首,有《杜工部集》。
词语注释
❖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 湜(sh í)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 禁中,得玄宗宠幸。
❖ 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 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 。这句诗是———— ,——————。
作业
❖ 背诵默写本诗
❖ 个人命运的变迁:逃难流落,乱世中辗转求 生
❖
落花时节
合作探究
❖ 4、最后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 节又逢君,有什么妙处?
运用了对比和双关的手法
“江南好风景”与国家衰弱,个人颠 沛流离形成强烈对比、反衬
“落花时节”:点明时间是暮春时节,既写景,
又暗喻社会,朋友,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令 人伤感。
❖ 表时间的词:寻常、几度(表示过去)
❖
落花时节什么不同?
❖ 过去: ❖ 现在:
合作探究
❖过去:欣喜,荣耀
❖现在:辛酸、伤感
合作探究
❖ 3、诗人前后感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
❖ 这种与伤感浓缩到诗的哪个词语中?
合作探究
❖ 国家的盛衰:由盛转衰,家不将家、国不将 国
江南逢李龟年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自主学习
1、结合导学案,了解诗人及创作背 景
2、读准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联系注解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
的内容 4、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 世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 首,有《杜工部集》。
词语注释
❖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 湜(sh í)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 禁中,得玄宗宠幸。
古诗词《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共28张PPT) 2021—202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
作业
课下独立诵读《送元二使安西》和《芙蓉楼送 辛渐》,体会诗人情感,完成下面表格。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 作 直接表 诗中 景物 诗 人 创 作 情感 对诗人 品 者 达情感 景物 特点 情感 背景 来由 新认知
作者印象 诗中直接表达 情感的词句
初中语文
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作品
作者
作者印象
诗中直接表达 情感的词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浪漫洒脱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忧国忧民
思君不见 ——
《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直接表达了 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在《江南逢李龟年》中, 诗人杜甫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把握抒情文字、分析情景关系、知 人论世、分析意象,逐步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 也对诗人有了更多的认知。我们在诵读课外古诗词 的时候,不一定每一首都需要用到所有这些阅读方 法。有些简单的诗歌,运用一到两种阅读方法就可 以读得很透彻了。根据诗歌的变化和阅读需求的变 化,灵活地选择阅读方法、安排阅读顺序,同学们 在不断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细细体会,慢慢积累。
《峨眉山 青年时代 “仗剑去国, 盛唐时期,
月歌》
辞亲远游”, 国家发展蒸
离开时思念友 蒸日上。
人。
《江南逢 风烛残年 辗转漂泊,与 “安史之乱”
李龟年》
故人重逢。 后,唐王朝
已岌岌可危。
《峨眉山月歌》
憧憬、喜悦,怅然、思念。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眷恋在心里,梦想在前头。虽然诗人心 有惦念,整首诗的基调仍是轻快的。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译文:(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的时候, (想不到)在这落花的时节又与您相逢。
主旨点睛
这首诗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 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盛世 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全诗无直 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 飘零,却尽寓其中。
诗歌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CONTENTS 教学目录
01 走近作者 02 创作背景 03 诗歌朗读
04 诗意速通 05 主旨点睛 06 诗歌赏析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 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 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 杜”。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代 表作有“三吏”(《新安 吏》《石壕吏》《潼关 吏》)、“三别”(《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 别》)等。
创作背景
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 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同 样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宅里”和 “崔九堂前”频繁相见和唱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 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朗读
qí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意速通 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岐王宅里崔涤(dí),唐玄 宗的宠臣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能见到您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多次听到您的歌声。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三、四句写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在江南 重逢李龟年的事,蕴含着诗人对彼此现状的感 慨。
两人在漂泊颠沛中重逢,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 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一幅时代沧桑的 典型图画。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 成为历史陈迹,寄予了诗人无限的感慨。
译文:(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的时候, (想不到)在这落花的时节又与您相逢。
主旨点睛
这首诗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 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盛世 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全诗无直 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 飘零,却尽寓其中。
诗歌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CONTENTS 教学目录
01 走近作者 02 创作背景 03 诗歌朗读
04 诗意速通 05 主旨点睛 06 诗歌赏析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 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 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 杜”。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代 表作有“三吏”(《新安 吏》《石壕吏》《潼关 吏》)、“三别”(《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 别》)等。
创作背景
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 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同 样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宅里”和 “崔九堂前”频繁相见和唱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 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朗读
qí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意速通 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岐王宅里崔涤(dí),唐玄 宗的宠臣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能见到您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多次听到您的歌声。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三、四句写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在江南 重逢李龟年的事,蕴含着诗人对彼此现状的感 慨。
两人在漂泊颠沛中重逢,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 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一幅时代沧桑的 典型图画。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 成为历史陈迹,寄予了诗人无限的感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大唐盛世的政治清明曾带来歌舞繁华,但“安史之 乱”将百姓拖入战火。历经沧桑巨变、自身流离的杜甫, 在江南重逢昔日盛世著名乐师李龟年时,感慨万千。今 日,让我们一同走进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体会那 份乱世重逢的哀愁与感慨。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资料助读,梳理诗歌大意,想象开元盛世之景。 3 意象品读,感悟“落花”之意。
⑸说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表达效果。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追忆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表现了“开 元盛世”的繁华,流露出对盛世是生活的向往;与后面的“落花时节 ”形成对比。
⑹有人说诗歌中“落花时节”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1.暮春的落花时节; 2.国运衰败之际; 3.诗人和李龟年老漂泊之时。
老年时的杜甫:生活困苦,反 复流离——忧国忧民,贫困交 加,杜甫虽被后人尊为“诗 圣”,但他的诗却是在他逝 世多年后才被推崇起来。老 年的杜甫生活十分凄惨,他 的儿子在丰收年间却因饥饿 而离,世悲痛欲绝之下写下 这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他在战乱中漂泊不 定。于770年,在一条小船上 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时间: 落花时节 地点: 江南 人物: 李白、李龟年 事件: 重逢
诗人在落花时节的江南与旧友李龟年重逢。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富丽堂皇、宏伟壮丽的场合,杜甫和李龟年能“寻常
见”“几度闻”,可见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
开元盛世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什么景物中?
落花
“落花时节”这四个字,暗喻了什么?
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是指具体的时令——暮春(阴历三月) 暗喻了杜甫和李龟年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个 人的身世之悲) 也暗喻了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社会由盛 而衰的感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资料助读,梳理诗歌大意,想象开元盛世之景。 3 意象品读,感悟“落花”之意。
⑸说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表达效果。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追忆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表现了“开 元盛世”的繁华,流露出对盛世是生活的向往;与后面的“落花时节 ”形成对比。
⑹有人说诗歌中“落花时节”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1.暮春的落花时节; 2.国运衰败之际; 3.诗人和李龟年老漂泊之时。
老年时的杜甫:生活困苦,反 复流离——忧国忧民,贫困交 加,杜甫虽被后人尊为“诗 圣”,但他的诗却是在他逝 世多年后才被推崇起来。老 年的杜甫生活十分凄惨,他 的儿子在丰收年间却因饥饿 而离,世悲痛欲绝之下写下 这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他在战乱中漂泊不 定。于770年,在一条小船上 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时间: 落花时节 地点: 江南 人物: 李白、李龟年 事件: 重逢
诗人在落花时节的江南与旧友李龟年重逢。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富丽堂皇、宏伟壮丽的场合,杜甫和李龟年能“寻常
见”“几度闻”,可见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
开元盛世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什么景物中?
落花
“落花时节”这四个字,暗喻了什么?
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是指具体的时令——暮春(阴历三月) 暗喻了杜甫和李龟年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个 人的身世之悲) 也暗喻了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社会由盛 而衰的感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理解诗意 3、赏析诗句 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意,赏析诗句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掌握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峨 眉 山 月 歌
李 白
初识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 有“诗仙”之 美誉。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 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 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 出蔑视权贵,反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束缚,追 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他以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 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 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 诗人。
3、《峨眉山月歌》借哪两种景物 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诗人借“ 山中月”和“江水 流”两种景物来传送眷念之情, 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 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 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赏析语句
1、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 “ 入”、“流”两个动词的妙处。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创作背景
•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 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 月,这首诗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 时候)以前,他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生 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作者 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 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明确诗意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岐王府第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 多次听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 重逢李君。
内容理解
1、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 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赏析后 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一语双关,蕴含着对人世沧桑、盛世不再 的惋惜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优秀课件
“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 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 之情的深重和急切。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 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 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 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诗歌赏析
主旨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之情 的诗作,诗歌通过边塞月夜的独特景 色,从多角度表现了戍边将士(包括 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 情。
诗歌赏析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 耀之下白光
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抒发了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
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高峻的峨眉山巅悬挂着半圆的秋月,月影 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之中。夜间 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想念你却难以 相见,恋恋不舍地去向渝州。
诗歌赏析
古诗28字中,有5个地名,你能 找出来吗?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课堂检测
(3)“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社会动乱、民 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
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
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诗歌赏析
最后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 展现出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 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 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 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 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 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 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 现了一个飞跃。
诗歌赏析
主旨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之情 的诗作,诗歌通过边塞月夜的独特景 色,从多角度表现了戍边将士(包括 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 情。
诗歌赏析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 耀之下白光
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抒发了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
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高峻的峨眉山巅悬挂着半圆的秋月,月影 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之中。夜间 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想念你却难以 相见,恋恋不舍地去向渝州。
诗歌赏析
古诗28字中,有5个地名,你能 找出来吗?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课堂检测
(3)“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社会动乱、民 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
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
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诗歌赏析
最后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 展现出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 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 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 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 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 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 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 现了一个飞跃。
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4张PPT)
三、读内容
1、李龟年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风光无限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寻常 、几度
2、两人相遇的地点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沦落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江南
战乱
3、明明是“江南好风景”作者眼里却强调“落花”
哀景衬托哀情---国家因为安史之乱满目疮痍,个 人生活颠沛流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字,读
何为“怜”:作者是在可怜家乡的菊花,如此不负秋阳,开得泼泼洒洒的菊花竟然会生在乱世,感叹故园菊的生不逢时;
出 。 2、两人相遇的地点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何为“强”:重阳节登高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么作者此时不仅孤身一人,而且还在军旅途中,所以诗人对于登高是被动勉强的。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读作者和背景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曾任 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 嘉州”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 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 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 长安为“故园”。
何为“强”:重阳节登高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么作者此时不仅孤身一人,而且还在军旅途中,所以诗人对于登高是被动勉强的。
3、明明是“江南好风景”作者眼里却强调“落花”
何为“强”:重阳节登高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么作者此时不仅孤身一人,而且还在军旅途中,所以诗人对于登高是被动勉强的。
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
江南/逢/李龟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0张幻灯片).ppt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词语释义:
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君: 这里指李龟年。
2、描述诗句: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 节再次遇见了你。 3、简要赏析:
这句诗描写与李龟年重逢的场景,表达诗人的 无限感慨。
第一句
第二句
时间 地点
往昔(开元盛世) 时间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地点 (长安王公大臣府邸)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自由朗读诗歌,在诗歌中找出表示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的的词语。
时间: 落花时节 地点: 江南 人物: 诗人与李龟年 事件: 重逢
(1)点明时间——暮春时节 (2)个人的衰老飘零 (3)国势衰落凋敝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对自身飘零的无限感伤; 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
诗人在落 花时节的 江南与旧 友李龟年 重逢。
诗题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词语释义: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寻常: 经常 崔九: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 几度: 多次
2、描述诗句:
当年在岐王府第里,常常见到您的演出;在崔九堂 前,也曾多次欣赏您的音乐。
3、简要赏析:
这句诗回忆往昔与李龟年交往密切,寄寓着诗人对 开元盛世的怀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共13张)PPT课件
.
5
合作探究
1、反复诵读,感悟诗句大意。 2、体会古诗的思想情感。
.
6
合作探究
江南逢李龟年
❖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人逢的地点以及李龟年 的影响
再次遇见的场景
.
7
合作探究
词语注释
❖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3
定向导学
写作背景
❖ 此大概作于公元770年( 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 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 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 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 ,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 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 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
.
4
定向导学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 湜(shi2)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
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 龟年原来受赏识。
❖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 ⑸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 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 —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 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 限丰满。
.
10
精讲点拨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 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 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 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
11
达标检测
❖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 “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
最新《江南逢李龟年》-(共13张PPT)课件PPT
适应症:
各种心血管疾病需要了解心脏自主神 经功能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病、心脏移 植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颈 椎病等能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者。
6.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需要。
正常人DCG表现:
尚无统一标准,变异大,影响因素多,应 综合分析。
张开滋等《心电信息学》和沈文锦主编 《现代心功能学》中,正常人DCG表现:
精讲点拨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 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 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 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达标检测
❖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 “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
❖ 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 病漂泊 的诗句:——————,————— —。
Holter ECG,Holter
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病 人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 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24h的心电变化, 经信息处理分析及回放打印系统记录 的长程心电图。
DCG特点:
非创伤性检查, 动态的,常态下, 长时间的连续纪录, 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DCG的发展:
❖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人逢的地点以及李龟年 的影响
再次遇见的场景
合作探究
词语注释
❖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 湜(shi2)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 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 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感悟诗的意境; 4、背诵诗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 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 继承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 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 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 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 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 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 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 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 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 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 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 诗。友人相逢的季节在落花时节, 落花时节还暗指唐朝由胜而衰。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 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 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 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那种昔盛 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 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主题思想 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 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 以及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 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 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 “三”层意思?
【1】自然的景色; 【2】国家的衰败; 【3】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 的颠沛流离。
4、请你说说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 “闻歌”,到“落花时节”的相 “逢”,一晃就是几十年,岁月沧桑, 人世巨变,令人感慨不已。全诗无一 字直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世事之变迁, 但读者的心中却不能不有所触动:安 史之乱,国之浩劫。
翻译诗句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 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 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 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 这位老相熟。
分析诗句
前两句:追忆往昔,深情怀念。 后两句:感慨 今朝,满眼凋 零。
阅读理解
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 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2、诗歌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密切关系的 词语是哪些? 寻常、 几度、 又逢
词语注释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 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 音律。 ⑶寻常:经常。
⑷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 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⑸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⑹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 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 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⑺君:指李龟年。
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 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 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 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 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 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 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小结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 杜甫的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 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 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 写下的诗。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 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 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杜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 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 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感悟诗的意境; 4、背诵诗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 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 继承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 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 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 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 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 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 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 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 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 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 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 诗。友人相逢的季节在落花时节, 落花时节还暗指唐朝由胜而衰。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 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 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 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那种昔盛 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 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主题思想 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 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 以及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 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 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 “三”层意思?
【1】自然的景色; 【2】国家的衰败; 【3】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 的颠沛流离。
4、请你说说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 “闻歌”,到“落花时节”的相 “逢”,一晃就是几十年,岁月沧桑, 人世巨变,令人感慨不已。全诗无一 字直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世事之变迁, 但读者的心中却不能不有所触动:安 史之乱,国之浩劫。
翻译诗句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 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 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 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 这位老相熟。
分析诗句
前两句:追忆往昔,深情怀念。 后两句:感慨 今朝,满眼凋 零。
阅读理解
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 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2、诗歌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密切关系的 词语是哪些? 寻常、 几度、 又逢
词语注释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 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 音律。 ⑶寻常:经常。
⑷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 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⑸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⑹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 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 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⑺君:指李龟年。
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 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 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 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 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 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 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小结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 杜甫的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 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 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 写下的诗。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 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 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