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合集下载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李龟年的音乐成就
李龟年的音乐作品风格独特,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融入了外来音乐的元素。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富有感染力。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唐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
杜甫与李龟年的交情和影响
杜甫与李龟年的交情
杜甫和李龟年在唐玄宗时期相识,两人志同道合,互相欣赏。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宴会和音乐活动 ,共同探讨诗歌和音乐创作。在杜甫的诗歌中,多次提到李龟年,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节奏感
在朗诵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 奏,通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
低来表现诗歌的情感起伏。
重音和停顿
对于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情感表达 的重点,需要适当加重语气或进
行停顿,以突出其重要性。
情感表达
朗诵时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 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 听众能够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
感。
诗歌的音乐和节奏感
《江南逢李龟年》ppt 课件
目 录
• 杜甫与李龟年简介 • 《江南逢李龟年》的创作背景 • 《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歌解析 • 《江南逢李龟年》的影响和评价 • 《江南逢李龟年》的朗诵与欣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杜甫与李龟年简介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深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多 样,既有豪放奔放,也有婉约细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平仄与韵律
节奏感与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平仄和韵律非常规整,朗诵 时要充分体现这种韵律感,使诗歌听 起来更加和谐悦耳。

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12/8/2021
第二页,共十六页。
创作 背景 (chuàngzuò)
•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
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
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gōngtíng)歌唱家 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 下这首诗。
12/8/2021
第三页,共十六页。
江南 逢李龟 (Jiāngnán) 杜年甫(dù fǔ)
12/8/2021
第四页,共十六页。
听读朗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dùfǔ)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2/8/2021
第五页,共十六页。
读懂诗意
岐王宅里寻常 见, (xúncháng)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chángcháng)见到你的演出,
C.第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此时二人都近垂暮 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D.全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李龟年在风景秀丽 的江南意外相逢时的无限喜悦之情。
D【解析】不是(bù shi)“无限喜悦”,而是“对国事凋零, 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江南 逢李龟 (Jiāngnán) 年
杜甫(dù fǔ)
12/8/2021
第一页,共十六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 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 实主义 诗人,宋以 (xiànshí zhǔyì) 后被尊为“诗圣”,与
李白并称“李杜”。存诗
1400多首,有《杜工部 集》。
A.一、二句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也从侧面表 现了唐朝极盛时期的繁华景象。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7张PPT).ppt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7张PPT).ppt

江上赠李龟年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月光洒在路上,就像铺了一 层白沙。李龟年第一次来到了歧王府,随着宴席开始, 传出的是柔和的女声和伴奏的琵琶声。唱到一处,李 龟年突然低声说,这是秦声慢板,又到一处,道是楚 音流水。一曲终了,果然如李龟年所述,屏风后走出 两位歌女,一位叫沈妍,来自陇西,一位叫薛满,来 自扬州。岐王当即赏赐了李龟年,可李龟年看都不看, 直接跑到沈妍面前,拿过她的琵琶扬长而去。
后期 忧郁深沉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英断多艺,尤知音律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1、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2、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早期 豪放浪漫 1、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2、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龟年回过头来,
李龟年回过头来,上下打量着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想不起来在 这个地方,谁还会叫自己李先生。
“我啊,小杜。”这个人还自来熟,拉着李龟年的手就开始絮絮 叨叨。李龟年恍惚回忆起来,当初是有这么一个人,老是在宴席的最 后面,举止木讷沉默寡言,不很讨人喜欢。没想到啊。轮到这地步, 也只有这么个人记得自己了。
“先生自战乱后,过得还好?”小杜突然这么提了一嘴。 李龟年循声抬起了视线,从小杜眼里看见了同样的情绪。风来,落英 缤纷,远方,电闪雷鸣。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悟读感知情感美
(3)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明确: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 他对大唐盛S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 的欣慰以及对G事凋零、艺人颠沛流 离的感叹的。
悟读感知情感美
(4)“落花时节”有哪些深层意蕴? 明确:第一、是指自然界百花凋零的 季节; 第二、暗指诗人和李龟年青春已逝, 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都随时光流逝; 第三、暗示李唐王朝G事凋零,盛S繁 华不再。
4、读出感情 5、抽生朗读 6、全班齐读
译读感知意境美
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词语 逢:遇见、碰见; 寻常:经常、常常; 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君:指李龟年。
译读感知意境美
2、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当年在岐王宅,常常见到你的
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 的演唱,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 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 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悟读感知情感美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主旨 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 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 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悟读感知情感美
小结: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 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 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S世身世,但透过 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S会物质财富和文 化繁荣带来浩J的那场大动L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 Z难和心灵创S。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L,华年之盛衰,彼此 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
赏读品析艺术美
2、对比手法:
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 之衰,四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 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 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 限眷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 S代沧桑、人生巨变。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4张PPT)
寻常 、几度
2、两人相遇的地点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沦落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江南
战乱
3、明明是“江南好风景”作者眼里却强调“落花”
哀景衬托哀情---国家因为安史之乱满目疮痍,个 人生活颠沛流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阳节登高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么作 者此时不仅孤身一人,而且还在军旅途中,所以诗人对 于登高是被动勉强的。
何为“怜”:作者是在可怜家乡的菊花,如此不负秋阳, 开得泼泼洒洒的菊花竟然会生在乱世,感叹故园菊的生 不逢时;怜惜、爱惜菊花。
四、思考探究 •两首诗都写了“花”,但是这个两个花表达的 意义相同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理解诗歌
•“三读法” 读标题

读作者和背景(知人论世)

读内容
一、读标题
江南/逢/李龟年 •地点:江南 •人物:李龟年、杜甫 •事件:李龟年和杜甫在江南相遇
二、读作者和背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 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等。
七、拓展训练
假如你要和你最好的朋友分别了,你会用什么 花来代表你的情感为什么?用纸和笔写下来,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落花”VS“故园菊”
“落花” 个人身世之悲(生命如
落花般凋零)
(景)
(情)
繁华时代落幕之叹(时代
如落花般衰败)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园菊“ 的同情
对菊花的爱惜 对家乡的思念 对和平的渴望 对饱受战争的人民

江南逢李龟年ppt

江南逢李龟年ppt

写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
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 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 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 下这首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
歧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
崔九堂前几度闻。
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正是江南好风景,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 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 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 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 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 纪念。
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 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
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 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 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 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 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语言特色: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 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 中。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 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 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 的无限眷恋,对国运衰 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 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 感伤。
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ppt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ppt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理解诗歌
当年在岐王宅,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 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你的艺术。眼 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 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语言特色: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 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讲授新课
一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 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 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 常被称为“老杜”。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 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 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 丰满。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战争期间,大量的人民流离失 所,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这场战争对唐朝的影响深远, 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杜甫与李龟年的相遇
杜甫和李龟年在安史之乱期间பைடு நூலகம் 遇,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
杜甫在诗中描述了他们相遇的情 景,表达了对李龟年的敬仰和感
慨。
他们的相遇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 佳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启发了后世诗人对人生、命运、时代等主题的深入探索。
丰富了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之处,如对比、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 启示。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和解读
高度赞誉其文学价值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认为其文 学价值极高,是唐诗中的佳作之一。
杜甫的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思想深刻。他的诗歌以严谨的结构、深沉的 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被誉为“诗史上的一座巍峨的山峰”。
李龟年的生平和音乐成就
李龟年的生平
李龟年,唐玄宗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以演奏琵琶著称。他出 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艺高超。李龟 年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成为宫廷乐师。
深入解读其内涵和意义
学者们对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 深入的解读,对其中的意象、象征、 寓意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江南逢李龟年》在现代的传承和应用
成为文学经典
这首诗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文学经典,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在教育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这首诗在现代教育和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选入教材、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奏,做到抑扬顿挫,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安排停顿和重音。

品读《江南逢李龟年》诗词赏析PPT课件

品读《江南逢李龟年》诗词赏析PPT课件

01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 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02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 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整文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 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 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1
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
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
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
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解析系列之
目 录
















诗句欣赏

【最新】课件-《江南逢李龟年》PPT

【最新】课件-《江南逢李龟年》PPT

中心思想
❖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 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 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 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 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 此现状的悲叹。
理解训练
❖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 “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
❖ 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 衰病漂泊 的诗句:——————,——— ———。
情,故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存
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作品简介
❖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创作背景
❖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 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 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 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 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 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诗文特色:
1.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 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2.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之衰,四句诗,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 “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 “逢”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 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 巨变。
的感触是一样的吗?有什
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
提示:
大的区别?
(1)欣喜、荣耀;辛酸、伤感
(2) 国家的盛衰、个人命运的变迁
落花时节
❖3、分析后两句 的妙处。
提示:用了反衬和双关。“江南好 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 身世的强烈反衬。“落花时节”, 是双关,既是写景,又暗寓社会、 朋友和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 令人忧伤。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逢李龟年 (1)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逢李龟年 (1)ppt优质课件

创作背景
•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 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 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 这首诗。
原文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岐王 : 唐玄宗之弟李范,封岐王 。
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 有力反衬。
诗歌赏析
杜甫在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演唱,如今在潭 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 诗前二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后二句写现 衰,抒发无穷感慨。
全诗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 飘零,却尽寓其中。
本诗的一、二句追忆李龟年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 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 深情怀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共22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共22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1)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2)比喻 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 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3)地点对比,开元时期京 都长安的王侯第宅和江南;时间对比,四十年前于四十年后,荣辱对比,过去 是特承顾遇,现在是流落江南;盛衰对比,过去是开元盛世,现在是大历年间, 国家已经衰败。
感情:
落花
“落花”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之 一,是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 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 更为深刻。
(1)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对自身飘零的无限感伤;
(3)对国势衰落现实的无限感慨。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
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 诗人对唐王朝盛衰 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解 题:
李龟年是开元年间的著名乐师,杜甫初次见到李龟年是在少年时候。
唐代的王公贵族欣赏有才华的人,于是杜甫就得到岐王的器重,成为了岐 王的幕僚。因此他就有机会见到名满天下的乐师——李龟年。
“江南”点名地点,“逢”点名事件,可见是再一次遇见李龟年。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 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 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背景链接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那时的李龟年是著 名的歌唱家,常在贵族豪门唱歌。

0《江南逢李龟年》PPT课件

0《江南逢李龟年》PPT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简介
❖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 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
❖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 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 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 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 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 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流露出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
反衬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 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2.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之衰,四句诗,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 “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 “逢”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 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 巨变。
中心思想
❖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 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 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 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 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 此现状的悲叹。
理解训练
❖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 “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
❖ 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 衰病漂泊 的诗句:——————,——— ———。
(1)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的歌手,受唐玄宗赏 识,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3)寻常:经常。 (4)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玄宗时, 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 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5)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6)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 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 中。 (7)君:指李龟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逢李龟年》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逢李龟年》ppt课件
感悟。
李龟年的身份
李龟年是唐代著名音乐家,与杜 甫有过多次交往,两人之间有着
深厚的友谊。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战火迅速蔓延至中原和南方地 区。这场战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也是杜甫创作《江南逢李龟年》的直接背景。
杜甫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流离生活,期间曾多次漂泊于江南各地。
尊重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 神灵魂,应该得到尊重和 传承。
追求和谐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与自 然的关系,都应该追求和 谐。
重视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传 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应该 得到重视。
05
课堂互动环节
问题导入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诗词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01
02
03
古代音乐
李龟年是中国唐朝时期的 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反 映了当时的文化现象,如 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当时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诗词是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古代社会现象
诗词中还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现象,如对权力的追求 、对战争的厌恶等。
文化内涵对现代人的启示
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促 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总结词
分析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和营造的意境
详细描述
诗中出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李龟年的形象等意象。这些意 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江南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和李龟年的 特殊情感。

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0张幻灯片).ppt

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0张幻灯片).ppt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词语释义:
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君: 这里指李龟年。
2、描述诗句: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 节再次遇见了你。 3、简要赏析:
这句诗描写与李龟年重逢的场景,表达诗人的 无限感慨。
第一句
第二句
时间 地点
往昔(开元盛世) 时间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地点 (长安王公大臣府邸)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自由朗读诗歌,在诗歌中找出表示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的的词语。
时间: 落花时节 地点: 江南 人物: 诗人与李龟年 事件: 重逢
(1)点明时间——暮春时节 (2)个人的衰老飘零 (3)国势衰落凋敝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对自身飘零的无限感伤; 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
诗人在落 花时节的 江南与旧 友李龟年 重逢。
诗题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词语释义: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寻常: 经常 崔九: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 几度: 多次
2、描述诗句:
当年在岐王府第里,常常见到您的演出;在崔九堂 前,也曾多次欣赏您的音乐。
3、简要赏析:
这句诗回忆往昔与李龟年交往密切,寄寓着诗人对 开元盛世的怀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共13张)PPT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共13张)PPT课件

.
5
合作探究
1、反复诵读,感悟诗句大意。 2、体会古诗的思想情感。
.
6
合作探究
江南逢李龟年
❖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人逢的地点以及李龟年 的影响
再次遇见的场景
.
7
合作探究
词语注释
❖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3
定向导学
写作背景
❖ 此大概作于公元770年( 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 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 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 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 ,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 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 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
.
4
定向导学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 湜(shi2)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
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 龟年原来受赏识。
❖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 ⑸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 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 —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 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 限丰满。
.
10
精讲点拨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 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 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 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
11
达标检测
❖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 “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

最新《江南逢李龟年》-(共13张PPT)课件PPT

最新《江南逢李龟年》-(共13张PPT)课件PPT

适应症:
各种心血管疾病需要了解心脏自主神 经功能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病、心脏移 植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颈 椎病等能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者。
6.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需要。
正常人DCG表现:
尚无统一标准,变异大,影响因素多,应 综合分析。
张开滋等《心电信息学》和沈文锦主编 《现代心功能学》中,正常人DCG表现:
精讲点拨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 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 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 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达标检测
❖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 “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
❖ 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 病漂泊 的诗句:——————,————— —。
Holter ECG,Holter
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病 人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 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24h的心电变化, 经信息处理分析及回放打印系统记录 的长程心电图。
DCG特点:
非创伤性检查, 动态的,常态下, 长时间的连续纪录, 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DCG的发展:
❖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人逢的地点以及李龟年 的影响
再次遇见的场景
合作探究
词语注释
❖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 后流落江南。
❖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 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 湜(shi2)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 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 次听到你优美的歌 声。 没想到在一派大好 风景的江南, 在落花时节又遇见 了你。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 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 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 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 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 此现状的悲叹。
诗歌赏析
再次相遇时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 诗相赠。 诗前二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 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 时。安史之乱后,杜甫来到江南一带, 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 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贵族官僚 或大地主的住宅)频繁相见和听歌的 情景,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原文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 ⑵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dí],在兄弟中排行第九。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暮春,阴历三月。落花的 寓意很多,可以指人衰老 飘零,也可指国家衰败。 君:指李龟年。
词语注释
注释译文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文特色:
1.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 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2.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之衰,四句诗,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 “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 “逢”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 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 巨变。
杜甫在早年曾句追忆李龟年 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说当时的太平 繁 盛。第三句特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 风景不殊,河山有异之叹。第四句以“落 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用一“又”字把 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再,“同是天 涯沦落人”的感叹。早年在长安时看到的 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萧条动摇,使人不 堪回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