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09试卷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09—2010学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历史科试卷上学期期末考试审核:朱攀命题人:赵登明审题人:蒋礼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选择题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内指定位置。
3.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答题卡、答题纸上。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小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A.礼乐制度B.嫡长子继承制C.宗法制D.奴隶社会制度2.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3.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4.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五年(174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5.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B.明朝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与一切大权都归皇帝C.清朝雍正帝为了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D.袁世凯复辟帝制,称“中华帝国皇帝”6.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7.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习题9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区惠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下列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填入II卷的答题卡里,并转涂到机读卡上。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2.学者张研《原来康熙》写道:“此刻他(康熙)命南怀仁以西方“治炮妙法”,督造适用于南方山地作战的轻便火炮;平定准噶尔之战,他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地形,部署军力,指挥军队;他邀请布道士绘制全国地图……康熙成了中国追求近代自然科学的前驱者,一名卓有成绩的学者专家。
”材料表明康熙帝( )A.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前驱 B.号召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C.涉猎了新兴的自然科学 D.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变革3.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
出现这种现象主如果由于( ) 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 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4.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增设“明法”新科,考试内容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
凡在“明法”考试中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列在及第进士之上。
“明法”新科的设立( )A.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大体原则 B.选拔了变法需要的人材C.反映北宋开始以法家思想治国 D.滋长了官场腐败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和世臣通过养士制招揽人材,但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
养士制()A.反映了宗法分封制已完全瓦解 B.以军功作为标准,授予爵位和俸禄C.打破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 D.有利于保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6.“秦始皇……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成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单元检测过关题(九)参考答案
2009~2010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单元检测过关题(九)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36(16分)
(1)人民公社体制、“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2)包产到组,到户,到个人。
(2分)增产幅度很大;土地公有;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4分)
(3)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任意两个即给2分)。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对农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本。
(2分)
37(16分)
(1)兴办实业。
(1分)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分)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分)
(2)张謇;(2分)实业救国(2分)
(3)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分)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分)
(4)不能。
(1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1分)。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及答案
光明中学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会考试卷考生注意: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分为选择题、是非题和材料分析题。
注意: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上;是非题和材料分析题做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是()A.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B.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C.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D.公元前27年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2、影响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因素有()①分封制②隶农制③氏族制④奴隶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已经不受国王管辖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4、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材料反映的问题是()A.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B.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C.西周的冶铜业很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5、汉初统治者奉行“黄老”的无为思想其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黄帝的权威和影响力大 B.它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C.法家学说没有可行性D.当时政治家的推崇6、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化为有为C.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D.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7、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人的日常饮食中出现了胡饼、奶酪、烧烤等,这是()A、烹饪技术发展的结果B、经济发展的结果C、民族融合的结果D、政府改革的结果8、隋唐开始推行的科举制与之前的推举制相比,主要的不同在于()A、直接导致世族制度的出现B、门第和出身不再成为选官的标准C、主要采取地方举荐的形势D、门阀世族政治特权地位逐渐形成9、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唐朝实行三省制②西周实行分封制③西汉设置刺史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了()A、北宋时,太湖流域推广水稻取得成就B、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南宋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使江南经济超过北方D、王安石变法在苏湖地区获得成效11、明朝刚建立时,明太祖就告诫各地官吏:“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困乏,好比小鸟不可拔羽,新树不可摇根。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商朝因为水患而迁都多次C.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D. 所有的皇帝都是制的2. 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 唐朝出现了曲辕犁C. 明朝时期出现了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D. 所有朝代的土地制度都是井田制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戊戌变法是一次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B. 戊戌变法最终取得了成功C.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D. 戊戌变法后,清朝政府彻底改革了科举制度5. 关于中国现代史,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进行了土地改革B.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C.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8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7. 请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8. 请简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问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1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题:根据材料二,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及其原因。
12. 论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A4. C5. C二、简答题答案6.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
黄冈中学2009年秋季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黄冈中学2009年秋季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1.(1)态度:坚决限制奴隶制扩展;(1分)方式:在取消奴隶制上希望遵循以法律为武器的原则,以民主温和的方式进行。
(2分)(2)过程:内战中,颁布《解决黑人奴隶的宣言》,宣布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1分)内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结束了奴隶制度。
(1分)20世纪60年代,宪法修正案保障黑人选举权。
(1分)原因:工业革命的完成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对美国的立国原则构成威胁(美国是第一个阐明“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国家);美国人民斗争的成果。
(2分)(答出其中两点给满分)影响: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也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奠定了基础;为广大黑人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使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2分)(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回答影响即可)(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1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1分)西藏地方的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民主选举。
(1分)(4)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实现和维护西藏人民人权,西藏步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国家;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从人权、统一、民主、文明四个角度,任选其二)(4分)32.(1)资金:俄国在废除农奴制过程中通过要求农民高价赎买土地的方式从农民身上掠夺资金,后来大量从欧洲国家(如法国)贷款补充资金;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征收统一的地税,以及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金。
(4分)国内市场:俄国废除农奴制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同时有能力购买商品,使国内市场扩大;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市场统一。
(2分)(2)独特方式: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1分)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分)(3)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不利工业长远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中度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X森林在《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中说:“由于男人在社会物质生活资料中的主要位置,‘宗’的血缘谱系以男方的血缘谱系划分。
由于有了‘宗’的区别,自然有了‘宗’的发展,因此,又有了‘大宗和小宗’‘亲和戚’的关系。
在宗法制下,随着人口的增加,‘宗’与领土扩X(开疆辟土)相结合,就产生封建制”。
由此可知宗法制A.不适应西周生产力发展水平 B.是值得推广的血缘等级制C.有利于巩固当时政权 D.不利于文中“封建制”的形成2.圣西门极力主X国家应把资本借给将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起作用的合作社;傅立叶提倡把社会改组为各有1 600人和5 000英亩土地的小的合作团体即“法郎吉”;欧文把其工厂所在的新拉纳克改变成为一个模X村,在印第安纳建立一个短暂的共产主义的新和谐村。
据此分析,他们三人的主X具有的共同特点是A.制定了理想社会的种种蓝图B.废除现实社会中的私有制C.充分发挥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作用D.建立一个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X4.“一个某某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的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希腊某某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 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5.“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发生的。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开创了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没有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沙皇专制统治的严重束缚D.材料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提出了质疑6.某同学在学习“近代西方某某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这一专题时,制作了下面的学习卡片,请指出以下内容共有几处错误A.0处 B.1处 C.2处 D.3处7.李鸿章对开口通商的认识是:“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题 第0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含答案)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选择题1.宋朝武官仅拥一官号,中央在首都供给他们豪宅和丰厚的俸禄。
比如某人是江苏督军,中央保留他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他在中央住着。
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
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
该做法旨在A.践行重文轻武理念B.强化中央集权C.提高官员福利待遇D.巩固君主专制2.苏轼指出:“方今天下……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
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
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A.对前代问题矫枉过正的结果B.崇文抑武方针造成兵力弱小C.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3.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
这反映出宋代()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4.宋太祖时期,建立了由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
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枢密院掌“天下兵籍”。
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
这说明宋初体制的演变特点是A.事权分化,皇权加强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5.宋初,士大夫收入较低,如县令“月给不满十千(文)”,其中三分之二折算为茶、盐、酒等实物;至真宗时,官员俸禄不仅获得大幅提高,官员还可折支“见钱六分,外任给四分”。
这一变化()A.旨在消除官员贪腐现象B.是宋代税收制度变革的产物C.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反映了士大夫地位开始提高6.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送岁币;宋夏关系,西夏向宋称臣,每年送给西夏岁赐,宋金关系,每年给金送岁贡,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宋政府的妥协是政治屈辱B.解决了宋政府的统治危机C.造成宋政府财政濒于崩溃D.有助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7.由于北宋境内养殖马匹效果不佳,故北宋政府与西蕃、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频繁的茶马贸易,即北宋用茶叶和丝绸等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
09——10学年度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09—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在西周“封国卫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卫国国君C、卿、大夫D、士2、西周宗法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C、保证王权平稳过渡D、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4、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问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5、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哪两种主要形式()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C、地主政治与农民政权D、奴隶主贵族专政和封建地主专政6、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分散地方机构权力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拔官吏的方法,实行八股取士7、以下关于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城邦联合组成一种联邦式国家B、小国寡民是希腊城邦的一特点C、城邦中流行贵族制和民主制D、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组织8、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B、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9、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就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10、下列民主运作的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①差额选举制②任期制③议会制④比例代表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A、罗马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12、英国首相事实上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这是因为他()①是政府首脑②掌握行政大权③不受议会监督④是国家元首⑤是议会多数党的领导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④⑤13、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高二九月联考试题答案BABBD ABBAC DCAAD B(1)作用:为国家征派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提供依据:控制人口,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一定程度限制特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分)(2)认识:唐中期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转为财产为主。
(2分)原因:商品经济开展,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对农民压迫严重,农民逃户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2分)影响:简化税制并扩大了征税对象,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开展;成认土地买卖合法,土地兼并更加盛行。
(4分)(1)特点:由公民组成,公民兵:兵种多样,军事义务存在差异:兵种从陆军为主力开展成以海军为主力。
(每点2分,共4分)原因:雅典民主政治开展和财产等级制度的实施:工商业开展和海上贸易的推动;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每点2分,共4分)(2)变化:由贵族军事制度变为普遍兵役制。
(2分)影响:壮大诸侯国的军事力量,加剧了争新兼并战争;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传统贵族阶层受到冲击, 君主集权趋势加强;客观上推动了统一的历史进程。
(每点2分,共4分)(1)条件:廉价营销策略的成功带动了外乡电影业开展;好莱坞优越的拍摄环境降低制作本钱和周期;一战对欧洲电影业的冲击;好莱坞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
(6分,任答3点即可)(2)特点:关注青年群体:内容多元,具有社会现实意义:注重创新(4分)影响:批判现实问题,推动美国反战浪潮和民权运动开展:传播「美国价值观,效劳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强调意识形态对立,有利于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峙;传播了某种消极的生活方式, 不利于局部青年人成长。
(4分,每点1分〕17. 例如:论题:世界时间的变化与国家(地区)文明开展水平息息相关。
世界时间出现的地方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国1地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开展变化。
从13世纪开始,西方的进步声浪越来越响,到18世纪,“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中国。
专题09 戊戌变法(测)-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贷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答案】A【解析】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背景2.《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向中国提供借款,这主要是因为列强可以借此( )①掠夺中国的关税收入②获取高额回扣和利息③获取更多的政治特权④成为侵华霸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通过政治借款,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还可获得大量附加的政治特权,故①②③正确,故B选项正确;但不可能都成为侵华的霸主,故④错误,故ACD都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背景3.下列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是( )A.修筑铁路B.政治性贷款C.开设银行D.开设工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在中国开设的工厂,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再加上不平等条约的保护,竞争力极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危害极大。
故D选项正确。
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不是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背景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批评洋务派学习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其意图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反对洋务运动C.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D.挽救清朝统治危机【答案】C【解析】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背景5.1888~1895年,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主要有( )①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述变法理论②在广州讲学,宣传变法理论③提出人类社会进化的三段理论④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变法主张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888~1895年,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再此期间在广州讲学,宣传变法理论,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述变法理论并提出人类社会进化的三段理论,故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
北京市五中09-1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五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历史班级某某学号成绩出题人索冬梅复核人罗劲松教研组长罗劲松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8分)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皇权至上②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③神权与王权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右图为某某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A.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3.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初税亩”的实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D.奴隶制度的崩溃4.商鞅变法中的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u:妻儿)。
”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打击没落奴隶主的势力C.实现秦国富国强兵 D.巩固的发展土地私有制5.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6、右图是一幅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触动了官僚地主的土地B.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北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景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9、陶瓷制造业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行业之一。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商周时已出现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②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③魏晋南北朝能制白瓷,是制瓷业的重大突破,为后来彩瓷开辟了道路④元代能制造青花瓷,进入彩瓷时代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唐太宗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历史卷
康熙十年 〔公元1671年〕 2,488,492 〔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杭州二中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历史试卷2022.01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 .秦朝时期玉玺为皇帝独有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2.唐代柳宗元曾评述:“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
〞这里的“政〞不包括...A .焚书坑儒B .大兴土木C .书同文、车同轨D .法律严苛3.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 .庚申年B .戊午年C .己未年D .癸卯年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A .休养生息政策B .仁义为本原那么C .民族团结政策D .对外开放政策5.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藏 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 .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B .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C .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D .对外贸易兴旺,关税收入增加 6.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 .有教无类 B .启发式教学C .温故而知新D .当仁不让于师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以下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A .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B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C .名不正,那么言不顺;言不顺,那么事不成;事不成,那么礼乐不兴D .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
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测试
北京市西城区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测试2009.6高二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在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推行租调制C.设立三长制D.开创三省制2.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A.青苗法B.均输法C.保甲法D.免役法3.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规定进士科考查的内容为A.诗赋B.八股文C.经义和时务策D.律令4.下列宗教改革的主张,属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是A.信仰即可得救,无须通过天主教会B.救赎或沉沦在人出生前已经预定C.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D.禁止娱乐活动和穿着奇装异服5.‚让每个人都做自己的教士‛。
这种思想产生于A.古代希腊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6.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农奴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奴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这表明①俄国农奴遭受沉重的剥削②使用农奴能提高生产效益③农奴的地位比马匹还要低④农奴制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开展A.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④7.1861-1863年,俄国农村爆发了两千多起暴动,这是因为A.农奴没有获得人身自由B.农奴主反对农奴制改革C.十二月党人希望推翻农奴制D.俄国仍然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8.明治维新中对新兴地主最有利的措施是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B.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D.废除关卡和行会制度,扶植私人企业9.日本明治维新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有①政府创办样板企业,以作示范②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③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政府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张掖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A .废除实物配给制 B .允许自由贸易C .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 .实行工资级别制 2.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巩固B.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实现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3.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人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这主要表明A .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B .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C .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D .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4.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 .余粮收集制B .固定的粮食税C .农业集体化D .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5.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6.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 .积极发展知识经济7.“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A .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B .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C .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D .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8.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扶植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C .加紧孤立、封锁和威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D .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 9.AfterWorlDW Ar ⅡtheUniteDNAtionswAs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A .欧洲联盟B .联合国C .国际联盟D .世贸组织 10.20世纪中后期,史学上有“冷战”时期之称,这一概念反映了:A .南南合作的兴起B .多极化发展趋势C .美苏争霸的特点D .民族解放的潮流 11.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俄罗斯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B .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C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D .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12.学术界通常认为,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 .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演变 D .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3.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B .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C .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D .客观上扩大了世界购买力1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
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
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15..雅尔塔体系的产物不包括( )A.联合国的成立B.审判法西斯战犯C.德国被分区占领D.印度分裂16..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过程中,美苏在对德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根源于双方()A.意识形态的分歧B.国家性质的不同C.国家利益的冲突D.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17..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其相同点是()A.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B.都以欧洲为中心C.都严惩了德国和日本D.都是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体系18.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①开始在英国首先形成②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④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9.对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影响最大的事件是()A.联合国成立B.第二次世界大战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美国垄断核武器20.1937年,苏联工业取得极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新济济政策的结果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 D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21. 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实质是:( )A 惩罚和削弱战败国B 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C 稳定政局,维护世界和平D 调整战胜国在东西方的关系22. 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 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D 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23. 韩国与新加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两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原因有()①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节省开支③处于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大环境中④根据国际经济形势调整发展战略A.①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24. 二战前夕,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它们的根本利益B 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C 英、法、美三国都受到经济危机D 德、意、日三国对英、法、美进行欺骗性宣传25.慕尼黑阴谋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标志着:()A 英、法与苏联关系破裂B 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点C 法西斯扩大侵略战争的进程加剧D 英、法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 七七事变B 德军突袭波兰C 珍珠港事件D 德军突袭苏联27了:()A美国外交政策反复无常B美国按照自身利益来制定对外政策C美国一贯维护世界和平D28.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相同的主要原因是:()A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 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C 帝国主义扩军备战的结果D 纵容侵略的结果29.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 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矛盾激化C 美国改变了“中立”的态度D 英、美与苏联的矛盾逐渐消失30.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 开罗会议B 德黑兰会议C 雅尔塔会议D 波茨坦会议31.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苏联美国的中流砥柱作用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德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C.反法西斯同盟力量超过法西斯国家的力量D.世界发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作战和世界人民的支持3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A.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的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33.1960年西亚国家发起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主要目的是A.摆脱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B.发展石油化工工业C.促进国家富裕 D.改革单一的经济结构3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35.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A 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B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密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张掖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 答题卡二、材料题:36.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3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文选》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同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蜾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出了什么措施?(4分)(2) 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对吗 ?为什么 ?(5分)(3) 结合上述材料三,四及相关知识,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6分)3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俾斯麦强硬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帝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保持了腓特烈二世以来的许多旧传统……统一以后,德国经济开始腾飞,很快超过了法国和英国,跃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工业界和商业界将目光扫向了世界,立志走殖民大国的道路。
——《德国史资料汇编》材料二 这场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直接威胁着一些国家的统治基础……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十分恐慌,他们感到用旧民主的方式已经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