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采:偶像的黄昏
尼采《偶像的黄昏》第一章读书笔记
尼采《偶像的黄昏》第一章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根据商务版所作,推文中截图出在六点版)第一章.格言与箭1.尼采既在两种相反的意义上看待无目的性,又在两种反意上看待“心理学”。
对应着以卢梭为典型的人群,无目的性、非利害性、修闲意味着静态地封锁于现实的、内在的展开、自私、自欺、虚伪、虚耗能量;而在另一方面,当这样一种审视运用于观察人群、进而可资鼓动的时候,那是看似危险、实则于世有益的。
2.是说思想者侈谈高高在上的理念,但无勇气谈论真正切身的事情。
或者是说,思想家作为一场吸眼球的买卖,不敢多说常识……3.“哲学家”结合了赤果的欲望本能和极端的封锁、崇高象牙塔——不是两种理想(是以独)状态兼而有之,而是两种自闭症兼而有之。
4.我对它的理解阐释和我对它的反驳是同一段话:对一桩真理这一简单者的论述总是复杂的,一是因为语言是复杂、非纯粹的,二是因为生命体的人出自混沌、而语言出自人的理性认知的有局限者:所以为了达到纯粹,需要大段的限定,说明所说的不是什么;也所以,如果绝对并简单的真理是有的,那人说它的时候,说的只能是个差强近之的相似者。
应该达至一个共识:真理是信而非理性,如果有的话。
强力意志、高贵谎言者的信和宗教信徒的信当然是不一样的。
5.漫无边际地看会让认知者沦陷,这观点来自对立于智术师式的智慧。
智术:对立于追求高大全的统摄性的哲学式思考者,一种行动的、重演说术的思考方式。
6.举出“野性”来反对后进民族/德国的机械式的舶来的“教养”,是反对世俗化了的基督教精神,是反对具体历史语境中、大学校园里从康德到黑格尔的信徒的书呆子。
因为对手的影响太大,所以“野性”的重要性也夸大,因为“教养”是舶来的,所以“野性”被称为日耳曼的。
7.希腊人以人的形象想象比己强大的大能者,由基督教而回溯的希伯来人以绝对父权神的形象来塑造人对自身的自律规训守则。
尼采认为基督教的上帝不是古希伯来人的上帝、甚至不是耶稣的上帝,而因为保罗是尼采的主要靶子之一、所以在他那里其形象是有偏颇的(虽然洞见并非全然无理)。
尼采《偶像的黄昏》:没能杀死我的东西,使我更加强健
尼采《偶像的黄昏》:没能杀死我的东西,使我更加强健汉译名著700种之第80种。
警句、格言是“永恒”的形式,作为使用这种文体的第一个德国人,我是这方面的大师;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也说不出的东西……——尼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身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尼采1.我的幸福公式:一个“是”,一个“否”,一条直线,一个目标。
2. 来自生活的军校。
——没能杀死我的东西,使我更加强健。
3.要想单独生活,人就必须是动物或者神——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没有提到第三种情况:人必须既是动物又是神——哲学家……4. 幸福所需要的是多么少啊!一支风笛的声音——没有音乐,生活将会是一个错误。
德国人想像:甚至上帝也是唱歌的。
5.你自助:就会人人助你。
博爱的原则。
6.怎么?人只是上帝的一个失策?或者,上帝只是人的一个失策?——7.为了寻求开端,人变成了螃蟹。
历史学家向后看;最终他也就相信后面的东西了。
8.失望者如是说。
——我寻求伟人,但我发现的始终仅仅是伟人理想的猴子。
9.人们认为女人深刻——为什么?因为人们从未彻底研究过女人。
女人还从来未曾浅显过。
10.如果女人具有男人的美德,那么,她会让人无法忍受;如果她没有男人的美德,她又无法忍受自己。
11.我总是希望不要知道得太多。
——智慧也为知识划了界。
12. “一切真理都是简单的。
”这不是一个双重谎言吗?——13. 一个人在其野性中可以最好地从其做作和教养中复原……14. 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要胆怯!事后不应置自己的行为于不顾!——良心谴责是猥亵的。
15.我不相信任何体系的构造者,因而回避他们。
求体系的意志意味着缺乏诚实。
16.人们很少只犯一次轻率。
在第一次轻率中,人们总是做得太多。
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又犯第二次——现在,他们做得又太少……17.我保留权利!这有何妨!我有着太多的权利。
——谁今天笑得最好,谁也就能笑到最后。
尼采经典英文名言语录欣赏
尼采经典英文名言语录欣赏尼采这个人所说过的英文名言,是否让你感觉到其含有的寓意和哲理了呢?以下是店铺给大家带来尼采经典英文语录,以供参阅。
尼采英文名言(经典篇)1.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使我更坚强!——《偶像的黄昏》2. Ich bin von heute und ehedem, aber etwas ist in mir, das ist vor morgen und übermorgen und einstmals.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属于明天后天和将来。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3. Gott ist tot.上帝已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4. Neid und Eifersucht sind die Schamteile der menschlichen Seele.嫉妒与猜忌是人类灵魂的污染物。
——《人性的,太人性的》5. Euch rate ich nicht zur Arbeit, sondern zum Kampfe. Euch rate ich nicht zum Frieden, sondern zum Siege. Eure Arbeit sei ein Kampf, euer Friede sei ein Sieg!我不劝告你们工作,只劝告你们奋斗。
我不劝告你们和平,只劝告你们胜利。
让你们的工作是一个奋斗,让你们的和平是一个胜利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6. Man liebt zuletzt seine Begierde, und nicht das Begehrte.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善恶的彼岸》7. Der Mensch ist ein Seil, geknüpft zwischen Tier und Übermensch - ein Seil über einem Abgrunde.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与超人之间,而绳索悬于深渊上方。
弗里德里希·尼采语录
弗里德里希·尼采语录1.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 Friedrich Nietzsche, Twilight of the Idols("不杀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 - 弗里德里希·尼采,《偶像的黄昏》)2. "God is dead." - Friedrich Nietzsche, Thus Spoke Zarathustra("上帝已死。
" - 弗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3. "He who fights with monsters should look to it that he himself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 - Friedrich Nietzsche, Beyond Good and Evil("与怪物战斗的人要小心,免得自己也变成怪物。
" - 弗里德里希·尼采,《超越善恶》)4.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 Friedrich Nietzsche, Twilight of the Idols("没有音乐,生活将是一个错误。
" - 弗里德里希·尼采,《偶像的黄昏》)5.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 Friedrich Nietzsche, Twilight of the Idols("那些不杀死我们的东西使我们更强大。
" - 弗里德里希·尼采,《偶像的黄昏》)6. "In individuals, insanity is rare; but in groups, parties, nations, and epochs, it is the rule." - Friedrich Nietzsche, Beyond Good and Evil("在个人中,疯狂是罕见的;但在群体、政党、国家和时代中,它是规律。
偶像的黄昏读书笔记
偶像的黄昏读书笔记《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的笔记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名著。
在这部书中,尼采提出了对欧洲文明及领国文化的批判,独树一帜,有其特色,影响甚大。
《森林中的小屋》读书笔记什么胜利可以和这场胜利相比,甚至也没有伟大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7373732艺术家.我称为英雄的。
突然.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他们坚持着艰苦的里程,而非显得伟大,爱自由甚于一切,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
5。
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黑暗裂了缝,伟大的行动者,饱蓄着闪电,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世界不给他欢乐。
7,他们都是天才人物1。
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雷雨也随之酝酿.黄昏将临。
成败又有什么相干,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或由于内心的惶惑矛盾,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由于疾病的折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这种深重的苦恼.贝多芬,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匹配下贱的群众的。
2,没有幸福的,皇后向他打招呼,残废,那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主要是成为伟大。
他们远远看见时。
4,就没有伟大的人,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
6曾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毁灭了他们的理智,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一个不幸的人,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
随后是沉重的云,把帽子拿在手里.人生是艰苦的,对人类的信心,由于意志之力,当风狂雨骤之际,也永勿欺妄真理,没有光华的,夜在天空被赶走,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或三者交加于一身。
8,事后,孤独,深深地弯着腰,给黑夜染成乌黑.竭力为善哪天的阳光:“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没有伟大的人格。
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往往是悲惨的,或由于悲惨地的遭遇,再不甘于平庸的人,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看到歌德那个样子,尘世才有幸福的存在,弥盖郎基罗用他的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由痛苦造成的人,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白日的清明又还给我们,曾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
读《偶像的黄昏》
读《偶像的黄昏》读完尼采的《偶像的黄昏》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个疯子的艺术。
也可以说是一个智者的深思。
我读来实在觉得自己浅薄,发表看法也觉得怯生生的,尼采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雕像,冷眼看人间冷暖各态。
查资料得知,《偶像的黄昏》是尼采在1888年的著作,是其晚年的主要著作之后,他所谓的“偶像”,在文中是指理性与道德等所谓真理,而“偶像的黄昏”则用尼采的话讲是“陈旧的真理行将灭亡”,他就对西方所谓的真理进行的批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在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天才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
下面我就书中的一部分我认为十分经典语言进行我自己简单浅薄的理解。
在一切时代,最智慧的人对生命都做出了相同判断,他毫无用处,这是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开篇的第一句话,智慧的人总是有些疯狂,同时他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也是不相同的,苏格拉底说,活着就意味着长久生病。
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病态,每个人生着不同的病,智者生的是最严重的病,有些人意识到自己生病着,而有些人根本不懂自己到底怎么了,平平庸庸,无所事事,没有对于生命的反思,人生的思考,每天不知道到底想些什么,也不知道到底该想些什么。
当一个人厌倦了生命之后,然后带着孱弱的灵魂脱离生命,然后再观察生命,似乎就多了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
生命也就没有了原来的复杂感,清晰而赤裸。
有些人就是怕见到赤裸的自己,失去了包装的外衣,如:化妆品,华丽昂贵的外衣,虚假的伪善,人前的假面面具,脱掉这些自己显得那么丑恶,甚至自己有那么一刹那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了,这就是这个时代人性的迷失。
所以,智者脱离生命观察生命就觉得毫无用处了。
这是一种冷静的思考方式和角度,源于冷静和不富有任何私人色彩。
所以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的时候应该不是用心去想而是用左脑理性的不带感情色彩去理解。
我想人世如若都是理性的,也许就会少了很多伪善,很多虚假的笑容,人的本性是没有谎言的,东方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是这一观点,经过了太多,又没有佛性本清静,何处染尘埃的纯净心态,又加之太多的情绪就多了谎言,多了欺骗。
当你凝视深渊时 深渊也在凝视你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来自《善恶的彼岸》,前面还有一句,“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
尼采喜欢用格言警句写书,认为这是“永恒”的形式,他说自己的虚荣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没有说出的东西……(来自《偶像的黄昏》)格言的不朽,就在于富于理趣,可以无限阐释、解读,那么这一句的“深渊“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象征含义。
比如,当你强烈仇恨、鄙视身边的丑陋恶俗之物,这些事物也就占据了你的心,同时让你也受到污染,变得丑陋,同时,负面的情绪会让你身心生出疾病。
当你与其中一种”痛苦之源“交战时,你凝视着”痛苦“,痛苦就像一个深渊一样凝视你,它会在你身上继续产生影响,让你无法逃脱。
尼采提醒人们,凝视深渊有危险的后果,要警惕。
如果正面地讲述这个道理,可以引用尼采的一首诗,《星的道德》注定走向星的轨道上面,星啊,黑暗跟你有什么相干?快乐地穿过这个时代行驶!愿它的悲惨跟你无关而远离!你的光辉属于极远的世界,对于你,同情也该算是犯罪!你只遵守一诫:保持纯洁!”人类是一根系在兽与超人间的软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尼采希望人们走向超人,不要停留在动物野兽。
后边的一大段话,都在表达这种倾向,尼采说他爱这样的人:为了大地能产生超人而自我牺牲,可以为着他的道德或生或死,嘉言先于行为、实践多于允诺,见骰子有利于他而怀惭,浪费灵魂的、不受谢也不致谢的人,毫不迟疑过桥的,那使未来的人生活有意义,愿意为现在的人死灭,追求没落的人。
因为这样的人更纯粹,把自己视为过程,不计代价地、地选择纯净强大的精神性,为成为超人或超人的产生而牺牲自己。
那么深渊(或“深谷”)是什么含义呢,是说人仅仅是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索,人生的意义、价值仅在于此,别无它途,如同绳索是悬空的,下面只有深渊,没有任何意义。
原话的后边紧随着这样一段文字,“往彼端去是危险的,停在半途是危险的,向后瞧望也是危险的,战栗或不前进,都是危险的”,这就是在说深渊,深渊是什么呢?它不仅代表了虚无,还形象地描述了这条绳索的险恶背景,绳索横在半空,走向强者的每一步都有风险,停在半途只会损失时间、消耗精力、消磨意志,任机会流失,向后望更难前进。
关于偶像的名著
关于偶像的名著
《偶像之路》:这本书以音乐偶像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年轻人通过努力和才华,从普通人变成明星的故事。
书中通过描写他们的奋斗和付出,展现了偶像背后的辛酸和努力。
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偶像们的赞美,更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肯定和敬意。
《偶像的魅力》:这本书主要关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偶像。
通过对一些知名演员的表演的分析,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演技和魅力。
《偶像的黄昏》:这是尼采的一本思想著作,作者希望能够对永恒的偶像做一番思想上的探究。
该书讨论了苏格拉底的问题、哲学中的理性、违反自然的道德等问题,对偶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这些名著从不同的角度对偶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不仅提供了对偶像的深入理解,也为我们思考当代社会中的偶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尼采偶像的黄昏名言
尼采偶像的黄昏名言引言尼采,德国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尼采的著作涵盖了伦理学、哲学、文学批评和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对于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和后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观点,其中包括他著名的“尼采偶像的黄昏”概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尼采关于偶像的黄昏的名言,并分析其含义和意义。
偶像的黄昏概念1. 偶像的定义在尼采看来,人们常常过度崇拜一些东西或人,将其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这些被崇拜的东西或人就是偶像。
偶像可以是宗教信仰、权力、名望、金钱等任何东西,它们都给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带来一种虚假的安慰和认同感。
2. 黄昏的含义黄昏是一天结束时的时刻,太阳已经下山,黑夜即将降临。
尼采借用黄昏的意象,暗示着一种思想的衰退和消亡。
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黄昏意味着人们对于真实世界的领悟和认识的衰退,以及对于偶像的幻觉的破灭。
尼采关于偶像的黄昏的名言1. “我们有眼看不见的肉眼。
”这句名言强调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是有限的,我们的观念常常被偶像所困扰和束缚。
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现象,而无法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
尼采认为,只有通过对于偶像的黄昏,我们才能突破现象的表面,看到真实世界的本质和真相。
2. “除去不真实之物,才能找到真实。
”这句名言强调了通过摒弃偶像、排除虚假的东西,才能找到真实的存在。
尼采认为,真实存在是超越偶像的,它无法被限制和定义。
人们必须超越偶像的束缚,才能接近真实世界。
3. “我们必须杀死上帝。
”尼采的这句名言表达了对于宗教信仰的批判。
他认为,人们过度依赖上帝和宗教,使得自己成为奴隶,无法真正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只有杀死上帝,人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找到真正的存在。
偶像的黄昏的意义和影响1. 真理的追求尼采的偶像的黄昏概念呼唤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
通过超越偶像、摒弃虚假的东西,人们可以接近真实世界的本质和真相。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
尼采之《偶像的黄昏》阅读笔记【版本】1、(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M],李超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译文最优)亦可参考:2、(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尼采注疏集)[M],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注释完善、仔细)3、(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版本早,受众广)【目录】前言……p1一、格言与箭……p4二、苏格拉底的问题……p12三、哲学中的“理性”……p21四、“真实的世界”最终如何变成了寓言——一个错误的历史……p29五、违反自然的道德……p31六、四大谬误……p39七、人类的“改善者”……p51八、德国人缺少什么……p57九、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p67十、我要感谢古人什么 (124)锤子之言……p134【关键词】生命、道德、上帝(基督教)、希腊、改善、美、悲剧、苏格拉底、迪奥尼索斯、歌德【摘要】P5 《格言与箭》7 怎么?人只是上帝的一个失策?或者,上帝只是人的一个失策。
《格言与箭》12 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其生命的为何..,那么,他就差不多能够处理一切如何..了?P9-10 《格言与箭》34 只有坐着的时候,人们才能思考和写作。
——这样,我就找到了你,虚无主义者!这种久坐恰恰是反对神圣精神的罪恶。
只有散步..时的思想才有价值。
P10 《格言与箭》34 道德:人们必须向道德开火.........。
P14 《苏格拉底的问题》2 生命的价值是不能被评估的...发展。
............。
3 丑陋,衰败的P16 《苏格拉底的问题》6 辩证法只能是手中再没有其他武器的人用以自卫..的手段。
在使用辩证法之前,人必须强行获得自己的权利。
P17 《苏格拉底的问题》7 作为辩证法家,人们的手中握有一件无情的工具;他们可以借此成为暴君;他们通过自己的胜利令人出丑。
P19 《苏格拉底的问题》10 理性=美德=幸福,这仅仅意味着:人们必须像苏格拉底那样,制造一个永久性的白昼..——理性的白昼——用以对抗黑暗的欲望。
尼采读书报告
前一段时间,老师让看看尼采、罗尔斯、奥古斯丁、柏拉图、的著作,在图书馆只找到了尼采的书,而罗尔斯、奥古斯丁、柏拉图、的书好像都很受欢迎,已被借空!所以只能说一说尼采的《偶像的黄昏》。
尼采是19世纪西方有名的哲学家,他是继叔本华提出意志论之后,提出“权利意志”的第一人,是对西方哲学与道德等进行全面批判的第一人。
而他的著作有好多,如《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偶像的黄昏》是尼采在1888年的著作,是其晚年的主要著作之后,他所谓的“偶像”,在文中我觉得是理性与道德等所谓真理,而“偶像的黄昏”则用尼采的话讲是“陈旧的真理行将灭亡”,他就对西方所谓的真理进行的批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在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天才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
,尼采重新提出并且总结了对于许多主要哲学家康德、柏拉图的批评。
他在“苏格拉底的问题”这个章节里指出没有人可以计算其价值为何,任何试图计算人命价值的人都只是证明了自己具有否定生命或是肯定生命的倾向。
他认为在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发展都是“堕落的”,因为那些哲学家们企图作为自我辩护的工具,而传统思想的权威则被毁灭了。
他也批评当时的德国文化相当单纯而幼稚,并且批评了许多主要的法国、英国、以及意大利文化代表人物。
与这些堕落文化的代表相对照的另一方,则是尼采所提出的凯萨以及古希腊时期的诡辩家们,尼采认为后者比起前者要来的健康而强壮多了。
这本书的最后告诉读者们尼采正在进行一项重新评价所有人类价值观的重要计划,并且提及古罗马的文明成就在尼采来看要比古希腊高得多了。
在认识论上,尼采强调非理性主义,他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视为衰落的征兆,希腊解体的工具,其“理性=美德=幸福”公式制造了一个永恒的白昼------理性的白昼,以对抗黑暗的欲望,尼采认为这些所谓的哲学家与颓废作战,其实其结果并未摆脱颓废。
他立足感官,认为感官根本不说谎,只是人们对他们的证据进行加工时,才会在其中塞进谎言,理性是人们窜改感官证据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到反对理性。
偶像的黄昏
我现在已经不是偶像。
我曾经是偶像。
“偶像”是个称谓,那个女人喜欢这么叫我。
你对我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感兴趣么?可我早已经不是偶像,因为那个女人某天带着决绝又哀婉的样子威胁我说,她要离开我。
你知道,作为偶像,其第一特性便是不被威胁。
可想而知,结果,我再也不是偶像。
用所谓意识流的写法,我会继续说起唐僧的故事,或者带书和女人上床,或者写点关于散文该有多散才算标准——好比你和女人到哪种地步才算有关系,摸了手就算强奸等等。
所有这些,我只想声明一点:偶像死了,有引用网络文章导致的著作权问题找我律师。
一、黄昏的命运首先让我们远远地看一下偶像黄昏吧,来自网络:“1887年9月,他的阔别了14年的朋友多伊森到他的漂泊地去看望他,几乎认不得他了:“这段时间里,他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不复有从前的骄傲的举止,灵巧的步伐,流畅的言辞,他行动艰难,步态蹒跚。
略微向一边倾斜,说话明显地变得迟饨,时常停顿。
”分别时,尼采恋恋不合,依依送行,眼中含着泪水,一再谈到不祥的预感。
一年以后,尼采的预感被证实了,他得了精神病。
1888年底,几天之内,他给朋友们寄出了好几封奇怪的信自称是上帝,酒神和钉在十字架上的人。
1889年1 月3 日,尼采正旅居意大利的都灵,他走出寓所,看见一个马车夫在残酷地鞭打牲口,便又哭又喊,冲上前去,按住马脖子,接着跌倒在地,完全疯了。
他一生得到的爱和理解实在太少了。
孤独使他发疯,他终于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
在这以后,尼采的神智始终没有再清醒过。
于1900年8 月25日在魏玛与世长辞。
”《偶像的黄昏》写于1889年,在他发疯(人们是这样定性一种精神崩溃、哭喊的状态)并死亡前一年。
这部著作,(简直称不上著作,是一个极度孤独的人的胡思乱想),要比人们膜拜为奇书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简洁易懂。
在一位哲学家的思想演变历史中(对于他自身命运的明确过程),如同他自身所描绘的,是古老帝国的衰落过程。
“理性成为拯救的道路,是反证了我们无望的真实处境”,这是《偶像的黄昏》第一章的中心要旨。
《偶像的黄昏》读后感
《偶像的黄昏》读后感
《偶像的黄昏》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本著作,它包含了尼采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和对于现代文化的反思。
在这本书中,尼采认为,传统的偶像,如上帝、理性、道德等,已经失去了它们的权威和影响力。
现代文化的发展已经使得人们对于这些偶像的信仰变得越来越虚弱,人们开始追求个体自由和自我实现。
尼采认为,这种追求个体自由和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他也指出,这种追求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孤独、焦虑、虚无主义等。
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是回归传统的偶像,而是通过创造新的偶像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我看来,尼采的观点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他提醒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寻找新的价值观念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追求个体自由和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于意义和价值的追求,我们需要创造新的偶像来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
《偶像的黄昏》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让我们思考现代文
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未来。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本书会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内容简介《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内容简介:在面临一个晦暗不明、责任重大的事情时,保持其心情愉快绝不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技巧。
然而,还有什么比心情愉快更为必要的呢?没有纵情欢乐的成分,一事无成。
力的满溢才是力的证明。
——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个问号如此浓重醒目,以致把阴影投在了画出问号的人身上。
负有如此使命的命运时刻迫使他跑到阳光下,抖掉身上变得沉重的、过于沉重的严肃。
对于这样的使命来说,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任何“事件”都是一件幸事。
特别是战争。
战争曾经始终是所有过于内向、过于深沉的精神的伟大智慧。
甚至在伤害中也有疗效。
长久以来,下面这句格言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向博学的好奇心隐瞒了它的出处。
本书系“尼采注疏集”之一种。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总功针对的不是充斥着世界的许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并非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牺牲给他的偶像。
其中“格言与箭”针对的是认识论、道德和心理学之基本准则形式中的偶像,针对的是这些基本准则那长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认证的庄严,还有让那些偶像成为不可侵犯的原则,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
尼采通过叩问与倾听的方式进行审视,批判,必要的话还进行纠正。
在书中,尼采自称狄俄尼索斯最后的门徒以及永恒轮回的老师。
编辑推荐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总功针对的不是充斥着世界的许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并非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牺牲给他的偶像。
其中“格言与箭”针对的是认识论、道德和心理学之基本准则形式中的偶像,针对的是这些基本准则那长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认证的庄严,还有让那些偶像成为不可侵犯的原则,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
在“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中,尼采以被各方承认的、代表某些思维立场和价值设定的权威人物的形象,论述了一大批偶像。
他常常只是在行进途中用他的锤子触碰他们一下,由此从中引出一个持续短暂的声响,而这个声音对倾听者来说已经足够,来宣布自己的判决。
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希·尼釆(1844-1900),19世纪德国哲学家,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尼采最经典的十首诗
尼采最经典的十首诗摘要:一、尼采简介二、尼采诗歌创作背景三、尼采最经典的十首诗及其解析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2.《悲剧的诞生》3.《快乐的智慧》4.《偶像的黄昏》5.《道德的谱系》6.《瞧这个人》7.《孤独六歌》8.《夜歌》9.《祈祷》10.《看哪这人》四、尼采诗歌的特点及影响正文:【提纲】一、尼采简介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诗人和文化评论家。
他被誉为19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20世纪哲学、文学、艺术和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纲】二、尼采诗歌创作背景尼采的诗歌创作生涯可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诗歌受到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影响,诗歌风格较为华丽、抒情。
后期诗歌则以简洁、深刻的讽刺和批判为主,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
【提纲】三、尼采最经典的十首诗及其解析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是尼采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以寓言的形式展现了查拉图斯特拉这位智慧之王的教诲。
诗歌表达了尼采对人类追求真理、道德和幸福的思考。
2.《悲剧的诞生》这首诗歌探讨了悲剧艺术的起源和意义,认为悲剧是人类面对痛苦和困境时的精神寄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快乐的智慧》这首诗歌以诙谐、讽刺的笔调揭示了人类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的矛盾和困境,提倡用智慧化解生活中的痛苦。
4.《偶像的黄昏》这首诗歌批判了当时的宗教和道德观念,认为人们应摒弃虚伪的偶像,追求真实的自我。
5.《道德的谱系》这首诗歌对道德观念进行了谱系分析,揭示了道德规范的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6.《瞧这个人》这首诗歌以自嘲的语气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号召人们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追求自我完善。
7.《孤独六歌》这六首诗歌表达了尼采对孤独、寂寞的反思,认为孤独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成就伟大的必备条件。
8.《夜歌》这首诗歌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人类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过程,寓意着尼采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历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优秀4篇】
历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优秀4篇】篇一: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篇一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强调了“强力意志”,他反对传统的道德,因为那有违自然之道。
所以,他认为“强者并非就是天生的强者,强者是在生活的磨练当中锻造而成”。
这种不屈从于命运而去顺应自然的强者意志,让尼采的“超人”学说风行一时,毕竟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人类社会亦如此。
毛泽东在1917年的《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决定了这种转折的奥秘便在“体育之效”。
所谓“效”是意志的外现,是精神的外化,更是弱者变强的关键。
有“强力意志”的人,“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即使生为弱者,只要勤自锻炼,弥补自己的短板,久而久之,自然就会跳出“木桶效应”的陷阱,变为强者。
你看,写下“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的毛泽东,早年间游泳、跳舞、打乒乓球、登山,73岁横渡长江,82岁劈波斩浪,年老之“弱”在他身上丝毫未见;施瓦辛格是全球“健美先生”、影视王者、美国州长,谁能想到他年少时只是贫民窟的一个瘦弱少年?“体育之效”让弱变强,便在于强化了意志,让弱者养乎其身,乐乎其心,坚乎其志,最终成为身心俱健的强者。
真正的强者永远不是靠武力来赢得尊重的,更多的是以坚韧的“强者意志”征服他人。
也许你出身寒微,没有丰厚的家底,没有雄厚的人脉,但是勤于学习,锤炼意志,把握住每一次奋进的机会,你最终也可以走上舞台中央。
当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寒门学子高琦玉以690的高分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他激动地说:“终于等到了,激动得想哭。
”高琦玉生活在安徽阜阳的一个贫困家庭。
他3岁时,他母亲因为白化病离世,家里只剩下父亲。
学费、医疗费、生活费等,很难想象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留守女孩钟芳蓉、脑瘫少年石炜刚、带母上清华的残疾考生魏祥。
越来越多寒门学子的成功事例,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自强不息的意志。
弱者不甘于生而弱者,而自发成为强者,增益久之而变为强。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作者:樊涛来源:《延安文学》 2018年第1期傍晚,我出去吃了点东西,在公园散了会儿步,回到家打开门,突然看见一位长发姑娘正坐在我那张已经脱了漆皮的书桌旁,埋着头看书,一副专注的神情。
姑娘背对着我,我看不清楚她的容貌,但身材看起来蛮不错的。
我看着她,有些痴迷。
忽然觉着有些不妥,幸亏她没有发现我。
我想,我一定是走错门了,竟然闯到了陌生姑娘的家里。
我摇晃着身子出去,抬头看了看,想看看我究竟走到了哪里。
我抬起头来,一下子懵了,房子的门牌号写着202,是我的房间啊。
我想,是不是我眼花了,就使劲揉了揉眼睛。
再看,没错,的确是202,我的房间。
我奇怪了,琢磨着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猛然想起了什么,目光向门锁扫去,没错,我的钥匙还插在锁孔里呢!我越发地疑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个姑娘是谁呢?她怎么会来到我的房间?我犹豫片刻,决定弄个明白,又一次走了进去。
姑娘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看书看得很入迷。
我坐在沙发上,尽量不去打扰她。
我注视着她,看着她迷人的身姿。
从后影看,姑娘应该是我喜欢的类型,秀发披肩,肩膀很平,臀部也挺丰满。
我看着她,开始努力地回忆,看看在我记忆的哪一个角落里能够找到痕迹。
一切都是徒劳。
我根本就不记得有过这么个姑娘啦。
坐了一会儿,我感到口渴,想起来泡杯茶。
或许是我弄出了响动,姑娘猛地扭过头来,看到我,便冲我笑。
我看到姑娘的笑容,似乎觉得眼熟,可就是想不起来。
姑娘仿佛知道我的需要,熟门熟路地替我泡了茶,端到我的跟前。
我发现姑娘走路非常轻巧,如风一般掠过,不会发出丝毫的声响。
姑娘泡了茶,轻轻地坐在我的旁边,仿佛我们本来就十分熟悉似的。
姑娘说:“我正在看你不久前刚刚出版的那部小说,我怎么越看越不明白了,非常吃力。
”我微微地喝了一口茶水,听姑娘说话。
姑娘见我不言声,继续说道:“里面充溢着浓重的哲学味道,让人看着迷糊。
”我依然不吭声,想着她究竟是谁。
姑娘瞪大了那对黑色眸子惊奇地看着我。
我觉得是时候弄清状况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采之《偶像的黄昏》阅读笔记
【版本】
1、(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M],李超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译文最优)
亦可参考:
2、(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尼采注疏集)[M],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注释完善、仔细)
3、(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版本早,受众广)
【目录】
前言……p1
一、格言与箭……p4
二、苏格拉底的问题……p12
三、哲学中的“理性”……p21
四、“真实的世界”最终如何变成了寓言——一个错误的历史……p29
五、违反自然的道德……p31
六、四大谬误……p39
七、人类的“改善者”……p51
八、德国人缺少什么……p57
九、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p67
十、我要感谢古人什么 (124)
锤子之言……p134
【关键词】
生命、道德、上帝(基督教)、希腊、改善、美、悲剧、苏格拉底、迪奥尼索斯、歌德
【摘要】
P5 《格言与箭》7 怎么?人只是上帝的一个失策?或者,上帝只是人的一个失策。
《格言与箭》12 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其生命的为何
..,那么,他就差不多能够处理一
切如何
..了?
P9-10 《格言与箭》34 只有坐着的时候,人们才能思考和写作。
——这样,我就找到
了你,虚无主义者!这种久坐恰恰是反对神圣精神的罪恶。
只有散步
..时的思想才有价值。
P10 《格言与箭》34 道德:人们必须向道德开火
.........。
P14 《苏格拉底的问题》2 生命的价值是不能被评估的
...发展。
............。
3 丑陋,衰败的
P16 《苏格拉底的问题》6 辩证法只能是手中再没有其他武器的人用以自卫
..的手段。
在使用辩证法之前,人必须强行获得自己的权利。
P17 《苏格拉底的问题》7 作为辩证法家,人们的手中握有一件无情的工具;他们可以借此成为暴君;他们通过自己的胜利令人出丑。
P19 《苏格拉底的问题》10 理性=美德=幸福,这仅仅意味着:人们必须像苏格拉底
那样,制造一个永久性的白昼
..——理性的白昼——用以对抗黑暗的欲望。
P20 《苏格拉底的问题》11 整个改善性道德,包括基督教道德,都是一种误解
......................……反
对本能的生活只是一种疾病……必须
..的公式:只要生命在上升
..,幸福
..克服本能——这是颓废
就等于本能。
——
P23 《哲学中的“理性”》2 赫拉克利特:存在是一个空洞的虚构。
“虚假的”(此岸
的)世界是唯一的世界,“真实的”(彼岸的)世界仅仅是谎言虚构出来的
.......……
P30 《“真实的世界”最终如何变成了寓言——一个错误的历史》6 随着真实的世界
.......
的废除,我们同时废除了虚假的世界
................!(正午;阴影最短的时刻;最长的错误的结束;人类
的顶点;查拉图斯特拉的开始
.........。
)
P33 《违反自然的道德》3 感性的升华叫做爱.:它是对基督教的伟大胜利。
另一种胜
利是我们对仇恨
..的升华。
P35 《违反自然的道德》5 违反自然的道德,是针对生命本能的。
(反对激情和欲望)
P39 《四大谬误》1 第一种:混淆原因与结果的谬误
..........。
P41 《四大谬误》2 凡善.皆本能——因而,都是轻快的、必然的和自由的。
艰难是一
种抗议,神.明显不同于英雄(用我的话来说:轻快的
...足是神性的首要特征)。
P42 《四大谬误》3 第二种:虚假因果关系的谬误
.........。
(意志)
P44 《四大谬误》4 第三种:虚构原因的谬误
.......。
P46 《四大谬误》6 整个道德和宗教的领域均属于虚构原因的范畴
....................。
P48 《四大谬误》7 第四种:自由意志的谬误。
........
P50 《四大谬误》8 “上帝”概念是对生存的最大抗议……我们否认上帝,我们否认源于上帝的责任:这样我们才能拯救世界。
P51 《人类的“改善者”》1 站在善恶的彼岸
...
..——超越
..道德判断的错觉。
……根本没
有什么道德事实
.......。
P52 《人类的“改善者”》2 对野蛮人的驯化和对特定人种的培育都被叫做“改善”。
P56 《人类的“改善者”》5 迄今为止,用来使人类变得道德的一切
..手段,从根本上
来说都是不道德的
....。
P58 《德国人缺少什么》2 欧洲的两大麻醉剂——酒精和基督教。
P61 《德国人缺少什么》3 偶像的黄昏
....
.....:啊!今天谁能领悟一个隐居者在此从怎样一
种严肃中
....康复啊!——快乐是我们身上最难以捉摸之物。
P61 《德国人缺少什么》4 一切伟大
..的文化时代都是政治的衰弱期:文化意义上的伟
大之物,都是非政治的,基至是反政治的
....……
P62 《德国人缺少什么》5 德国的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丢失了主要的东西:目的
..以及达
到目的的手段
..“帝国”——;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的..。
教育、教养
..本身是目的——而不是
是教育者,——而不是
..中学老师和大学学者。
P64 《德国人缺少什么》6 人们必须学习看, 人们必须学习思,人们必须学习说和
写:所有这三个任务的目的都是一种高贵的文化。
P66 《德国人缺少什么》7 不再记得思考作为一种跳舞是需要学的,正如舞蹈是需要
学的一样……在德国人中间,谁还切身知道精神性食物中轻快的足带进每一块肌肉的那种奇
妙的的震颤!
P76-7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10 阿波罗式的醉首先使眼睛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获
得梦幻的力亮。
画家、雕塑家和史诗诗人是卓越的梦幻家。
相反,在狄奥尼索斯状态中,全部情绪系统都会兴奋起来、高涨起来:从而把它的全部表现手段一下子释放出来,把表现、模仿、变形和转换的力量,把各种表演和做戏的力量同时调动起来。
这里,本质的东西始终是是变形的轻快,是不能不做出反应。
P85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20 没有什么东西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
全部美学就建立在这个朴素的观念上,它是美学的第.一条
..真理。
P90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24 艺术是生命的巨大兴奋剂:怎么可以把它理解为
无目的、无目标,理解为为艺术而艺术
......呢?
P114-5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45 陀思妥耶夫斯基(犯罪及其同类)
P119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47 希腊人始终是历史上第一个文化事件——他们知道并且做了前人未作之事;蔑视身体(肉体)的基督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不幸。
P120-1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49 歌德——不是一个德国事件,而是一个欧洲事件:一个通过回归自然、通过上升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性超越18世纪的伟大尝试,是这个世纪的一种自我超越。
(p120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48 反卢梭的“平等”学说。
)P128 《我要感谢古人什么》3 在希腊人那里发现“美丽的心灵”、“中庸之道”以及其他完美的特质,比如,赞叹他们那惊人的平静、完美的思想和高度的质朴。
P132-3 《我要感谢古人什么》5 酒神狂欢体现了一种泛滥的生命感和力感,其中,甚
至痛苦也成了兴奋剂
..为了摆脱...。
这种狂欢的心理学为我提供了理解悲剧
..情感的钥匙……不是
恐惧和怜悯,不是为了通过激烈的爆发从一种危险的激动情绪中净化自己:而是为了超越恐
惧和怜悯,成为永恒的生成乐趣本身
..,——那种也把毁灭的乐趣
.....包含于自身之中的乐趣。
P134 《锤子之言》一切创造者都是坚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