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咏侠诗中的“马”意象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中马的意象内蕴探赏

杜甫诗中马的意象内蕴探赏

杜甫诗中马的意象内蕴探赏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中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担忧。

在他的诗歌中,马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承载着丰富的内蕴和象征意义。

一、马与战争在杜甫的诗歌中,马常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

作为战争的重要工具,马在战场上奔驰、嘶鸣,成为战争和动荡的象征。

例如,《兵车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通过描绘马和战车的声响,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

二、马与英雄马在杜甫的诗歌中也常常与英雄形象相伴出现。

英雄骑在马背上,挥鞭策马,展现出威武、豪迈的气质。

例如,《前出塞九首·其六》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通过描绘英雄骑马射箭的场景,展现了英雄的威武和英勇。

三、马与漂泊杜甫的一生充满了漂泊和流离,而马则成为他表达这种漂泊感的重要意象。

在《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通过描绘马在广阔天地间的漂泊,表达自己身世的孤苦无依和内心的苍凉。

四、马与时光流逝在杜甫的诗歌中,马还常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奔腾的马蹄象征着时间的飞速流转,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例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通过描绘马奔腾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五、马与忠诚马在杜甫的诗歌中还象征着忠诚和坚贞。

在古代社会,马是忠诚的象征,它们对主人忠心耿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危险都不会背叛主人。

杜甫通过描绘马的这种品质,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和坚贞的赞美和追求。

例如,《病马》中,“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通过对病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赞美。

综上所述,杜甫诗歌中的马意象具有丰富的内蕴和象征意义。

论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

论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
Ma v . 2 01 3
论盛唐边塞诗 中的马意象
倪 燕 娜
( 西藏 民族 学院文学院 陕西成 阳 7 1 2 0 8 2 )

要: 本文对盛唐边塞诗 中频繁 出现的马意象进行了论述。 探讨 了马意象在盛唐边塞诗 中多样化的
表现形式 , 对马意象在边塞诗 中的具体涵义进行 了概括, 简析 了马意象在盛唐边塞诗 中频繁 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 : 盛唐 ; 边塞诗 ; 马意象
策马 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高适 《 蓟中
成熟的主要有“ 关” 、 “ 月” 、 “ 塞” 、“ 胡乐 ” 、 “ 征衣 ” 作》 等。 其实“ 马” 作为极具西北边地特色的诗歌意象 , 古城 莽苍 饶 荆榛 , 驱 马 荒城 愁 煞人 。 —— 高
出现在盛唐边塞诗 中的频率也非常高。据笔者粗 适《 古大梁行》 略统计 , 在《 全唐诗》 的一千多首盛唐边塞诗 中, 单
马” 、 “ 征马” 、 “ 枥马” 等等。 边塞诗 中马意象 出现的重要形式 。来看下面一组
观制约 , 由于诗歌讲究平仄韵律 , 所以有时需要将 再者 ,盛唐边塞诗中还常常以马的局部或与
第3 4卷 第 3期
Vo 1 . 3 4 N o . 3
西藏民族 学院学报( 哲 学社会科 学版)
o u r n a l Of T i b e t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I n s t i t u t e f P h i l o s o o h v a n d S o c i l a S c i e n c e s
驹 ”、 “ 紫骝” 等马的种称或别称。
驰马赴军幕 , 慷慨携干将。 —— 韦元甫《 木
纯 的“ 马” 字 总计 出现 了 4 6 2 次, 其 中还 不包 括 “ 龙 兰歌 》

李贺诗中马的意象

李贺诗中马的意象

李贺诗中马的意象李贺诗中马的意象李贺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马诗二十三首》等。

在李贺所创作的这些诗文中,他刻画了众多独特的意象,其中有月、竹、马等。

在这些众多的意象中,“马”的意象尤为独特,并且在李贺的诗中最具代表性。

意象有观念意象及高级审美意象之分,而文学艺术追求的是那种最能体现作家艺术家审美理想的高级意象。

在中国古诗人的笔下,马的意象就是“至情”、“至理”的高级艺术形象,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早在《诗经》时代,马意象就出现在了诗文中,到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中,马的意象频繁出现,并且马的意象在李贺的诗中具有不同的精神内蕴,如“瘦马”的怀才不遇,但仍刚劲执着;“肥马”的平庸无能但仍长期受用;以及“骏马”境况凄凉但仍显豪壮之情.一、李贺诗中“马”的意象与杜甫诗中“马”的意象的异同在唐代咏马的诗人中,李贺和杜甫是最具代表性的。

据记载,“在李贺的诗中,咏马的特多,径题马诗及句中谈到马的竟达八十三首,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杜甫的咏马诗虽不算多,可查阅的整篇为咏马且有代表性的咏马诗有12首,但是他的咏马诗不但史料价值高,而且艺术价值也很高。

杜甫和李贺同样是写咏马诗,却表达出不完全相同的寓意,且诗歌的表达形式也不完全相同。

这是由诗人个性的差别和诗歌创作背景的不同造成的。

但是同样强烈的出仕愿望和坎坷不平的仕途又使二人的马诗传达出一些相同的信息。

下面就二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分别论述。

(一)不同的吟咏主题与不同的审美取向1、不同的吟咏主题首先,杜甫和李贺同样是写“马诗”,乐观的态度和对仕途的无限向往,表现在马诗上,集中在这首著名的《房兵曹胡马》,他写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一般认为是作于开元十八年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之际,所以语词矫健豪纵,充满着天地任我闯的睥睨之势。

诗歌中骑乘意象

诗歌中骑乘意象

诗歌中的骑乘意象是一种特殊的象征和表达方式,它往往代表着诗人的某种情感、愿望或思考。

这种意象通过将人与动物,特别是那些具有强大、自由或神秘特质的动物相结合,来创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效果。

骑乘意象的常见形式包括“骑乘动物”和“被动物骑乘”。

前者如“骑马”、“骑鹤”等,通常象征着勇敢、冒险、追求自由或超越凡俗的愿望。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里的“五花马”即是一种骑乘意象,象征着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后者如“乘鱼”、“乘鸟”等,则往往带有一种神秘、超自然的色彩,象征着诗人的某种特殊体验或心境。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这里的“霓为衣兮风为马”就是一种被动物骑乘的意象,象征着诗人梦幻般的超自然体验。

总的来说,诗歌中的骑乘意象是一种丰富而多样的表达方式,它不仅能够增强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还能够深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论李白诗中的动物意象

论李白诗中的动物意象
尚。
天性浪漫纯真的李 白崇 尚侠客精神 ,渴望像侠 客一样 行侠仗义 ,打 抱不平 。并 曾有过 “ 少任侠 ,尝手刃数人 ” 的骇人 经历。李 白有很多 写 马的诗 。在他 的诗 中,提到过 “ 白马 、飞龙 马、斑 马 、五花 马” 等。 通过读这些诗 ,可 以发现李 白写马 的诗 歌大 多与 “ 游侠 ” 题材 紧密联 系。在 《 侠客行》 中他写到 “ 银鞍 照 白马,飒 沓如流 星” ,表 现 自己 对纵 马狂 奔 、 驰骋江湖 的向往 ;在歌 咏少年游侠 之情的 《 少年 行》 中 , 他 写到 “ 五陵年少金市 东,银 鞍 白马度 春风 ” 借写长安 少年游 侠游 于 当时最 富庶繁华之地——金市之东 ,驾银鞍 ,骑 白马 ,意气飞扬 ,驰骋 于春风 之中的情状 ,以言 自身之追求 。在这些诗 中 ,“ 马” 作为一种 意 象寄托 了李白的游侠情 节。另外 ,李 白也 常常 借 “ 马 ”来 表现 人生 苦 短 ,需及 时行乐 的追求 。在这类诗歌 中,“ 马 ”作为一种 意象 ,常常 与 酒联系在一起 。如 “ 千 金骏 马换 少妾 ,醉卧 雕鞍 歌 《 落 梅》 ” ;又 如 “ 五花 马 ,千金裘 ,忽儿将 出换 美酒 ,与 尔同销万 古愁 ” 。在 这些诗 歌 中 ,马换少妾 ,且饮且 歌;抑或 马换美酒 ,开怀畅饮。虽然诗歌展 现的 情感有些消极 ,但也同样体 现了诗人本真 , 自我 的一面。 通过对李 白诗歌中动物意象的分析 ,我们进一步 了解 了李 白。李 白 有一颗赤子之心 ,笃 信道教 ,天性浪漫纯真 。因此 ,无论是他笔 下游走 于青崖碧壑间的 白鹿 ,翱翔于九天之外的大鹏 ,还是驰骋 于茫茫 大道上 的 白马都是诗人情感的化身 ,表达了诗人 的人生追求与志趣所在。 ( 作者单住 :西南大学) 参考 文献 [ 1 ]王瑶 ・李白 [ M] ・ 上海 市:上海人民 出版社 ,1 9 7 9 [ 2 ] 李白 ( 唐) ・ 国学经典丛书 李 白诗 文选 [ M] ・ 郑州 市:中

盛唐咏侠诗意象研究

盛唐咏侠诗意象研究

盛唐咏侠诗意象研究作者:唐安民导师:莫道才教授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唐宋方向年级:2007级中文摘要咏侠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股强音,而盛唐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

所以,盛唐咏侠诗应是一类值得关注的诗歌类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咏侠诗尤其是唐代咏侠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咏侠诗的历史文化层面,而对其文学本体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对诗歌文学本体的核心——意象的关注更是欠缺,而一种诗歌类型独特艺术风貌的形成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惯用的意象。

鉴于此,本文特选取盛唐咏侠诗的意象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了咏侠诗尤其是盛唐咏侠诗已有的研究状况,指出前人在此领域取得的成就和不足;第一章对侠、咏侠诗、意象等论题进行了界定,奠定了本文论述的基础;第二章分析了盛唐咏侠诗的源流、分类及兴盛原因,对研究本体的来龙去脉、存在状况和原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第三章论述盛唐咏侠诗的常用意象群体和重要个体意象。

盛唐咏侠诗有五大惯用意象群体:游侠意象群体、兵器意象群体、敌对意象群体、时空意象群体和自然景观意象群体,它们是组建盛唐咏侠诗的基本材料和承载盛唐咏侠诗精神的重要载体。

除了这些意象群之外,盛唐咏侠诗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个体意象,笔者在本章中只选取了出现频率最高的“马”意象作为具象意象的代表,选取极具特色的“气”意象作为抽象意象的代表,探讨了它们在盛唐咏侠诗中大量出现的原因及特殊意义;第四章探讨盛唐咏侠诗意象的复合问题,咏侠诗常用意象在与中一些重要词类搭配后,会生成一些内涵更为丰富的复合意象:盛唐咏侠诗常用意象与动词复合后,其复合意象则呈现出极强的动态和刚性,与数量词复合后则会对意象所表达的情感起到凝聚和扩散的作用,从而使之更为强烈,更有波澜;结语部分则总结了本文在盛唐咏侠诗意象这一研究领域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本文通过对盛唐咏侠诗常用意象群体、重要意象个体和意象复合方式的研究,力图从文学本体角度探求盛唐咏侠诗构思、创作以及表情达意规律性,从而有利于读者或研究者能更进一步地从诗歌本质上把握盛唐咏侠诗乃至整个咏侠诗这一富含浩然之气、独具艺术魅力的诗歌类型。

关于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

关于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

关于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马是相对较早进文人眼中的动物,也是中国统文化中一个很重的文化意象。

马在外形给人一种阳刚、健美的感觉,而且格诚实、忠厚,所以很早就成为人自喻的动物。

在我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中咏马的诗就占了50多篇,或展示威,或寄予人们对生命对繁的渴望,或表现英的情怀。

随着时代的迁,至唐代,国力空前繁盛,文们也意气风发、积极进,而马就成为了体现这种社会风貌意象载体。

以《全唐诗》为,据统计,在题中和句有“马”的是899条;题中和句中有“骐骥”的31条。

可以说,咏物的作在唐代进入了发展的巅,大量诗人开始写咏物类的作。

《咏物诗提要》里到:“昔屈原作《橘颂》,况赋蚕,咏物之作,萌芽于是然特赋家流耳。

汉武之《天马,班固之《白雉》、《宝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刻一物。

其托物寄怀见于诗篇者,蔡《咏庭前石榴》其始见也。

沿六朝,此风渐盛。

王融、谢至以唱和相高,而大致主于隶事。

唐宋两朝,则作者起,不可以屈指计亦其特出者,杜甫之比兴深……中间如雍鹭鸶、崔鸳、郑鹧鸪各以摹写之工得名世。

”而到了唐代,“马”意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这时的“马”意象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宝马、骏马、千里;一类是病马、老马、马。

而这两类意象的划分也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宝马、骏、千里马”多出现在初和盛唐;“病马、老、瘦马”多出现在中唐和晚唐。

以全唐诗》为例,其中宝马和老马这个意象在初、盛唐和中晚唐文人笔运用的数量表格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在初唐和盛时期中,写到宝马的有25首写到老马的有2首;而在中唐和唐时期中,写到宝马的有6首,写到老马的有12首。

一、唐爱马、咏马的原因(一)匹的广泛用途唐代是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的时期,并且也已经有了“驿传这一完备的交通通讯体系,而马匹是交通通讯体系中重的组成部分。

“驿传”的马匹称之为“驿马”,承担着公传送、运送官吏家眷及行李等务。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连接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重要纽带,而马匹也成为运货物的重要工具,为丝绸之的繁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2)

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2)

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2)三、中唐、晚唐的“马”意象天宝14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唐帝国从极盛的巅峰猛地跌落,这一社会背景的变化,使得许多文人美好的愿望化为泡影,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动荡不安的现实社会中感到迷茫与不安。

此时马的意象也必定发生了变化,诗人不再是以骥骥良马自比,而是每每以驽劣的“慢马”自谓;即使不否认是良马,也呈现出病态老迈的状态。

那些瘦马、老马、病马似乎就是他们的化身。

如韩愈《入关咏马》中的老马,刘长卿《疲马》中的疲马,杜甫《瘦马行》、《病马》中的瘦马和病马。

老马、病马虽然不甘心平庸但是却无力回天;瘦马、病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话总龟》中引有这样的概括:“《杜集》及马与鹰甚多……盖以壮心,未甘伏枥;嫉恶刚肠,尤思排击。

”杜甫笔下的马不但有宝马、骏马等,还有老马、瘦马,而这些不同的“马”意象也有着鲜明的时期区分。

杜甫在38岁之前,唐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这时杜甫笔下的马苍劲有力、“万里可横行”。

而之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落,杜甫笔下的马也发生了转变。

如《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 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 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 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 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 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 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 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苦诉, 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 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 更试明年春草长。

作者通过对马外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孤立无援的瘦马形象。

此时,杜甫的“马”意象不但在外形上而且在主题上都发生了变化,由快马、宝马变成了老马、瘦马;由壮志豪情变成了骐骥不遇。

正如宇文所安所说:“他(杜甫)最后变形于老马,作为自我精神的象征,而不再留连于景色之中。

这里他依然是被放逐的,是超群的。

这匹老马的处境对普通老马而言是不相宜的。

诗歌中马的意象

诗歌中马的意象

谢 谢
叁 瘦马
杜甫诗中的“瘦马”



当其父杜闲病逝后,家道中落,没了经济来源,

日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无奈再次参加科举

考试,以谋求生存。但仕途不顺,客居长安达十余年,

多次落榜,生活过得极其悲惨。前后完全相反的生活

境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杜甫的打击极大。壮志难 酬、惜己不仕的悲苦,他无人倾诉,只能借诗文传达。
此诗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 马”,反映杜甫青年时期卓尔不群锐意进取的精神,借此期 望房兵曹为国建立功业,表达了诗人刚毅勇决的性格和驰 骋风云的远大理想。
《房兵曹胡马》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 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
杜甫首先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 的轮廓。
杜甫诗中的“病马”
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 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 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 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现于字里 行间。 清代仇兆鳌注释这首诗,说它反映了杜甫的“爱物之 心”,其实并不止于爱物,而是借马以自况。诗中的“驯 良”、“长吟”显然别有寄托,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 遭遇、怨怼、不平、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 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
伍 总结
总结
俊美气盛之“骏马”表现了青年 杜甫的志存高远、心系家国;
悲郁嶙峋之“瘦马”反映中年杜 甫的惜己不仕、怀才不遇;
孤苦凄切之“病马”反映了晚年 杜甫羁旅漂泊、报国人自己的人生际遇,特别是诗人中晚年 所写的马,意气风发之象不再,悲苦失落之气浓郁,真实展现了诗人彼时彼刻 的处境和心境,反映了所处时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弊病。

古诗中『马』的意象

古诗中『马』的意象

古诗中『马』的意象
古诗中『马』的意象
马的象征
马是给人类带来的重要动物,古代的象征和力量的象征,它们也是中国古代史
诗中最重要的使用主题之一。

传说中,马与英雄紧密联系,活跃于传奇小说中,被誉为人类最了不起的动物,是勇敢、坚韧、勇猛和强大的象征。

《史记》中记载的诸葛亮的“凤雏”,曾在一瞬间大显神威,让人们永远想象其中隐藏的马的可能性。

人们想当然地相信,要是诸葛亮能召唤凤雏,而凤雏的背面,恐怕只有一匹不屈的,不跨越的马。

古代的诗人把马视为主角,它们被描绘成灵动的长毛或乘船向新天地驰骋,表
现出一种超越自我,进取勇气,带领人们穿越无尽世事的精神气质。

马只是一只动物,但它象征着把持不住,永远盘旋在风里的希望;它们把一种激动的理想,这种把怀旧的时间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的能力,带到了历史的书页上。

马不仅仅是一只被人类利用的动物,也象征着敢为人先、坚持成长、超越自我
和自由自在。

它代表着民族的力量和活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一颗不可战胜的勇敢心、不可阻挡的勇猛心和高贵骄傲的精神。

唐诗中的马与剑

唐诗中的马与剑

唐诗中的马与剑与唐代诗人的豪侠风气相适合的是,唐诗中有两个突出的艺术形象,那就是马与剑。

马与剑是唐代诗人的装点,所以唐代诗人就不是弱不禁风的模样。

在古代,马是人类极其重要的生活伙伴,生产助力和工具。

今天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古代的马在人类社会占有的重要地位的。

但是,我们翻开诗经,看到那么多我们平日见不到的“马旁”的字,我们就会多少知道这个点含义了。

马还是人才的代名词,古代常以千里马喻指杰出人才。

马还是显赫功业的象征,周天子“八骏”,唐太宗“昭陵六骏”,说的是马,褒扬的是不世功业。

这样,崇尚建功立业的唐代,在诗歌中出现许多马的形象就是很正常的了。

据人统计,《全唐诗》中专写马的诗就有120多首,而散见于诗句中的马的形象,就无法统计了。

著名诗人无不写马。

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借马鸣写离别之情。

“五花马,千金裘。

”写出豪侠生活情趣。

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写出了马在战斗中的地位。

杜甫《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写马之神骏,言人之英武。

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写尽猎者身手。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蹄痕写留恋。

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匆匆,极写战地艰难。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写战地豪情。

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胡马借代敌军。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写离别。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写闲适。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写得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写悲苦。

简单一些例子,可见马已经深入到唐人生活的所有领域。

唐人写马最多的是李贺,他写下了无言绝句组诗《马诗》二十三首。

论唐代咏马诗

论唐代咏马诗

唐代咏马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通过对马的形象、品质和特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马的赞美和热爱。

在唐代,咏马诗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都留下了大量的咏马诗篇。

唐代咏马诗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对马的形态、神态、品质和精神的描绘,以及对马的驯养、驾驭和骑乘的描绘。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豪迈、奔放和勇敢等精神的追求。

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时代精神。

在唐代咏马诗中,诗人常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他们通过对马的毛发、眼神、姿态和动作的描绘,展现出马的雄壮、矫健和灵动之美。

同时,他们也通过对马的驯养、驾驭和骑乘的描绘,展现了人与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依存。

唐代咏马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

这些诗歌通过对马的赞美和热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豪迈、奔放和勇敢等精神的追求。

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时代精神,对于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唐代咏马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通过对马的形象、品质和特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马的赞美和热爱。

同时,这些诗歌也具有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咏马诗漫谈

古代咏马诗漫谈
的孤独和惆怅。
样的声音 。诗人通过写马 ,表达 自
己怀才不遇 , 不受重用郁积于心的怨
愤之情。
李贺的 ( - 5诗》 其五写道 : “ 大 漠沙 如雪 ,燕 山月 似钩 。何 当金 络 脑 ,快走 踏清秋 。 ”诗的大概 意思是 说 ,大漠的沙子像雪一样 白,燕山的 月儿像钩一样弯 , 我这匹骏马 ,何时 能佩戴上黄金打造 的辔头 ,在秋天的 战场上驰骋 , 立下功劳呢?诗人托物 言志 ,借马抒情 ,表达 自己渴望建功 立业 , 报 效祖 国的情怀 ,同时也诉说
多千里马 , 在皇帝的后苑里变老变肥
马的思想感情 。
唐朝 现诗人 白居 易的 《 卖 骆马》 写道 : “ 五年花下醉骑行 ,临卖 回头
死相托 。如此奔腾快捷的良马 , 足可 以横行万里之外。这首诗 写马驰骋万 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 叹 , 乐 天别骆 里 , 是希望房兵曹为国建功立业 ,更 岂无情。 ”这 首诗描写跟 随 自己五年 是表 现诗人 自己愿意为国出力的高远 的骆 马,在临卖的时候 , 它 回头向主 志向。 人 长 嘶一 声 ,表达 了马对 主人 的依 唐朝诗人李贺的 《 马诗》其 四写 恋 ,抒发诗人对马怜惜 之情 。 道: “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向 二. 诗 人借 助对 马的描 写 ,托 物 前敲瘦骨 , 犹 自带铜声。诗的大概意 言志,抒发诗人对其它事物的思想感 情。 . 魏晋 诗人 曹 操 的 《 龟 虽 寿》 写
道: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 士暮 思是说 ,这 匹马不是尘世平 凡 的马 , 它本 是天 上的 星宿 下凡 ,是一 匹 天
马。虽然是一匹绝世好马 ,可它由于
年 ,壮心不 已。 ”诗 人借助老 马卧伏 在马厩里 ,却 有奔驰马 千里的志 向 , 表达诗人 自己虽然年老了 , 却 怀有奋 发有为的远大志 向。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 白的 ( 饫马 歌》 写道 : “ 天马呼 ,飞龙趋 ,目明 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 ,E l 喷 红光汗沟朱 。 ”这首 诗描写天马 的非 同凡响。它在天空驰骋 ,连在云雾中

从马、竹、剑三个意象来窥探长吉心态

从马、竹、剑三个意象来窥探长吉心态

从马、竹、剑三个意象来窥探长吉心态不同的诗人会选择不同的意象来表达主体的心志,这些意象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是主观心志的表露。

这些个性化的意象实际上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以用来解读诗人心态志趣的符码,本文围绕着李贺喜欢用的马、竹、剑三个意象,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把握其内心世界的情感波动和矛盾冲突。

一少年英锐之气和严重的挫折感李贺的马、竹、剑三个意象,是其少年心志的“客观对应物”,大略来讲,马的意象象征其俊逸飞扬的神思,竹的意象象征其向上生长的力的追求,而剑的意象则象征其奇崛冲荡的英雄梦想。

1.以马意象为自我精神写照。

李贺是一个天才俊发的少年诗人,素有神童之誉,秉性敏感,易冲动,其想象力非一般人能比,具有典型的诗人性格。

在《马诗二十三首》里,李贺有几首诗纯是为自我写真。

如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诗写得金声玉振、掷地有声,使人感受到一种饱满的精神和力的辐射。

又如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此乃少年人一段驰骋情怀,读之不觉神采飞扬。

本诗的画面中突出了一位骑着骏马驰骋的英雄,“快走踏清秋”是他要展开的一切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体现了主体那无拘无束的自由情怀。

实际上,李贺却并没有到过塞外,而“快走踏清秋”的自在也未必体验过,这种景象只能出现在想象中或梦境中,这恰好反衬出现实中诗人的悲剧遭遇。

2.注重于发掘竹意象中蕴涵的生命力的象征。

那种向上生长的力的追求,是特别吸引他的地方。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云:“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3.剑意象直指奇崛突兀的主体抱负。

其《出城寄权璩、杨敬之》云:“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这首诗写于元和八年(813)春,时李贺以病辞奉礼郎官,回归昌谷(见朱自清《李贺年谱》),情绪低落,诗中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

以汉剑自诩,而且要飞去,自我的定位是很高的,奈何却遭受了不公平的命运,故一腔凄怆郁愤之情,不觉发而为诗。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塞下曲四首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

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

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

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霍将军。

他的部分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

将军离世,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

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注释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

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饮(yìn)马:给马喝水。

平沙:广漠的沙原。

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古道驰骏马画形寓深悲_浅析杜甫咏马诗

古道驰骏马画形寓深悲_浅析杜甫咏马诗

[收稿日期]2008-03-10[作者简介]魏立明(1978-),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古道驰骏马画形寓深悲———浅析杜甫咏马诗魏立明(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摘要]马是唐人诗中频繁出现的意象,杜甫的咏物诗中也有咏马诗一类,借马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展现给我们一幅由盛世转衰的时代画面。

他早期所写的马多才骏,他漂泊西南时写病马或者已无风发意气的马。

这是他自身经历的反映,也是多种作用于人的因素的反映。

诗人在借马寄托理想和情怀的同时也道出了社会的兴衰,反映了社会的弊端。

总之,杜甫通过咏马寄寓了自己的情怀和信念,并且反映了对他所处时代的感受。

[关键词]杜甫;咏马诗;情怀寄托;时代感受[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02(2008)05-0099-0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Institute第25卷第5期2008年5月Vol.25No.5May2008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的人生荣辱随着唐朝政治的变化而起伏。

他写下的诗歌记录了当时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危机,反映了百姓的苦难生活,被称为“诗史”。

由于自己的目睹与身受,他在叙事中融入了强烈的感情。

有时他把自己的感慨寄托于所见事物中,咏成一首首寄托颇深的诗。

他咏雨,咏月,咏落日……病柏、病橘、枯木冉、子规、雁、鹰、船等都可以随意拈来成为他的咏物对象。

在他的咏物诗中有一类咏马诗,借马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展现给我们一幅由盛世转衰的时代画面。

在古代社会,马是战争的需要,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马就像今天的汽车往来活动在人们的视野里。

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会有马的镜头出现。

如《诗经・周南・卷耳》中就有“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汉乐府《战城南》中“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已有对马神态的描写。

杜甫的诗歌中也常有马出现。

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

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

浅论唐代诗文中“马”意象的嬗变摘要:“马”作为一个重要的动物意象,被众多文人所吟咏。

早在《诗经》中咏马的诗作就占了50多篇。

而在唐代诗文中“马”意象也占有一定的数量,但是其意象却随着唐代分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初、盛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宝马、骏马、千里马”;而中晚唐文人笔下的马多为“老马、病马、瘦马”,本文通过对唐代诗文中“马”意象嬗变的分析来全面地了解唐代文人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马转变文人心态马是相对较早进入文人眼中的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意象。

马在外形上给人一种阳刚、健美的感觉,而且性格诚实、忠厚,所以很早就成为文人自喻的动物。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咏马的诗作就占了50多篇,或展示国威,或寄予人们对生命对繁衍的渴望,或表现英雄的情怀。

随着时代的变迁,至唐代,国力空前繁盛,文人们也意气风发、积极进取,而马就成为了体现这种社会风貌的意象载体。

以《全唐诗》为例,据统计,在题中和句中有“马”的是899条;在题中和句中有“骐骥”的是31条。

可以说,咏物的作品在唐代进入了发展的巅峰,大量诗人开始写咏物类的作品。

《咏物诗提要》里提到:“昔屈原作《橘颂》,荀况赋蚕,咏物之作,萌芽于是,然特赋家流耳。

汉武之《天马》,班固之《白雉》、《宝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刻画一物。

其托物寄怀见于诗篇者,蔡邕《咏庭前石榴》其始见也。

沿及六朝,此风渐盛。

王融、谢眺至以唱和相高,而大致多主于隶事。

唐宋两朝,则作者蔚起,不可以屈指计亦。

其特出者,杜甫之比兴深微……中间如雍鹭鸶、崔鸳鸯、郑鹧鸪各以摹写之工得名当世。

”而到了唐代,“马”意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这时的“马”意象大致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宝马、骏马、千里马;一类是病马、老马、瘦马。

而这两类意象的划分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宝马、骏马、千里马”多出现在初唐和盛唐;“病马、老马、瘦马”多出现在中唐和晚唐。

以《全唐诗》为例,其中宝马和老马这两个意象在初、盛唐和中晚唐文人笔下运用的数量表格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初唐和盛唐时期中,写到宝马的有25首,写到老马的有2首;而在中唐和晚唐时期中,写到宝马的有6首,写到老马的有12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的 “ " 意 象 马
唐 安 民
( 西 师 范 大 学 文学 院 , 西 桂 林 广 广 5 10 ) 4 0 4
盛 唐 咏 侠 诗
摘 要 : 唐咏 侠 诗 是 咏 侠 诗 发 展 的 集 大成 阶段 , 马 ” 盛 “ 是 盛唐 咏 侠 诗 中 出现 频 率 最 高 的 意 象。 盛 唐 ” 念 为 后 世 诗 论 家 所 普 遍 接 受 , 后 的 诗 论 家 对 意 象 意 概 此 的 理 解 都 以 此 为 基 础 。 如 唐 司空 图 《 十 四诗 品 》 :意 象 欲 二 云 “ 出 , 化 已奇 。 这 里 的“ 象 ” 的也 是 “ 中 之 象 ” 何 景 明 造 ” 意 指 意 。 《 李 空 同论 诗 书 》 :意 象 应 日 合 , 象 离 日乖 。 ” l 里 意 与 云 “ 意 5 这 象 指 的 是 意 象 的 融 合 。 管 各 家 对 意 象 内涵 理 解 不 尽 相 同 , 尽 但 对 意 象 包含 “ ” “ ” 个 方 面 的认 识 上 却 是 一 致 的 。 “ ” 意 与 象 两 意 即 诗人 主 观 的情 感 、 向 、 复 , 象 ” 志 报 “ 即物 象 。 基 于 此 , 行 霈 袁 先 生认 为 : 意 象 是 融 入 主 观 感 情 的客 观 物 象 ,或 者 是 借 助 客 “ 观 物 象 表 现 出来 的 主 观 情 意 。 ” 马 是 游 侠 的 亲 密 伴 侣 ,游 侠 无论 是 在 都 邑 间游 乐 还 是 赴 边 塞 征 战 , 离 不 开 马 , 以乐 府 诗 中说 :健 儿 须 快 马 , 马 都 所 “ 快
我 就 “ ” 象 在 盛 唐 咏侠 诗 中 的作 用 和 意 义加 以探 讨 。 马 意
须 健 儿 。 ” 《 府 诗 集 》 二 十 五 《 杨 柳 歌 辞 》 曲其 五 ) (乐 卷 折 五 。
俗 谚 也 称 : 月下 看美 人 , 上 看 壮 士 。” “ 马 盛 唐 咏侠 诗 中 的 “ ” 大 多 数 是 快 马 、 马 , 们 的 风 马 绝 骏 它 神 、 度 、 度 、 韵 、 际 等 都 和 诗 中 的 游 侠 游 侠 形 象 相 得 益 气 速 神 遭 彰 。 侠 诗 中 的 “ ” 象 , 其 对 表现 游 侠 形 象 的作 用 可 分 以 咏 马 意 按
盛 唐 咏 侠 诗 中 常 以 “ ” 神 骏 不 凡 、 驰 腾 跃 、 气 马 的 疾 骄 富 贵等 来烘 托 游 侠 的 勇武 气 度 及 其 骄 横 意气 。 游 侠 的 勇武 气 度 常 体 现 在 擅 长 骑 马 、 于射 猎 上 , 些 游 精 这


五 、 语 结
周 济 的 “ 化 ” 是 其 品 评 词 作 的 最 高 标 准 , 达 到 这 一 浑 说 要 标 准 . 先 必 须 在 词 境 上 达 到 “ 托 出 入 ” 再 则 以不 直 接 说 破 首 寄 , 的手 法 、 节 上 的 雕 琢 来 表 现 “ 细 浑化 ” 他力 求 从 前 人 的 “ 畦 ” 。 町 中解 脱 出 来 并 自辟 町 畦 。 结 出 了 关 于 “ 词 途 径 ” 具 体 论 总 学 的 述 和对 历 代 词 人 的 风 格 辨 析 .这 是 对 继 承 和 创 新 很 深 刻 的认 识 和艰 辛 的实 践 。 虽 然 周 济 这 一 系列 理 论 建 设 对 创 作 实 践 来 说 作 用 不 如 指 导 批 评 那 样 切 实 可 用 ,但他 辛 勤 探 讨 而 得 出 的 许 多精 辟 见 解 , 留予 后 人 足 资 “ 者 见 仁 、 者 见 智 ” 仍 仁 智 的参 考 。
咏侠诗即是“ 以游 侠 为 对 象 , 咏或 表 现 其 侠 行 、 气 、 歌 侠 侠 情 、 节 等 内 容 的 作 品 , 以侠 、 义 精 神 为 意 象 , 过 咏 史 、 侠 或 侠 通 怀 古 、 别 等 来 言 志 抒 怀 的 作 品” …盛 唐 是 咏侠 诗 发 展 的集 赠 。
大成 阶段 , 一 阶 段 , 与 咏 侠 诗 创 作 的 诗 人 最 多 , 侠 诗 创 这 参 咏 作 的数 量 最 多 , 咏侠 诗 的 总 体 质 量 也 高 于 其 他 时 期 , 咏侠 诗 的 艺 术 风 貌 也 趋 于 成 熟稳 定 。 我 从 《 唐 诗 》 在 全 中挑 出的 14 6 首盛 唐 咏 侠 诗 中 ,马 ” “ 出现 了 1 1 , 出 现 频 率 最 高 的 意 象 , 远 0次 是 远 高 于 “ ”6 次 )“ ”4 剑 ( 1 、酒 (4次 ) 其 它 咏 侠 常 用 的 意 象 。下 面 等
可烘 托 游 侠 的 勇 武 气度 及 骄 横 意 气 . 可抒 发 侠 客 建功 立 业 的 还 豪情 壮 志 和 功 名 不 成 的 悲愤 之 情 。是 盛 唐 咏 侠 诗 的 用 来展 现 游侠 行 为和 情 感 的 重 要 意 象。 关键字 : 唐 盛 咏侠 诗 “ ” 象 马 意 作 用和 意 义
下 三类 。
意 象 是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概 念 , 早 将 意 象 用 最 于 文 学 批 评 的 是南 朝 刘 勰 , 在 《 心 雕 龙 ・ 思 》 说 :独 照 他 文 神 中 “ 之 匠 . 意 象 而 运 斤 。” _ 里 的 “ 象 ” “ 中 之 象 ” 是 “ 窥 | 2 这 意 指 意 , 构 思 过 程 中客 观 事 物 在作 者 头 脑 中 形成 的形 象 ” 勰 提 出 的 。口 刘 铺叙艺术就是利用多方位 、 角度的叙述 , 步一步地 引 多 一 领 读 者 渐 渐进 入作 品 中 的境 界 。 词 往 往 将 顺 叙 、 叙 和 插 叙 周 倒 错 + 结 合 ,时空 结 构 上 体 现 为 跳 跃 性 的 回环 往 复 式 结 构 , 综 依 据心灵情感 的流动过程 , 开有 合 , 有 回环 往 复 , 法 严 密 而 结 章 构 繁 复 多 变 。 其 名 作 《 陵王 ・ 》 虽 题 目是 咏 柳 , 则 借 柳 如 兰 柳 , 实 赋 别 . 离 情 。 一 叠 由 咏柳 起 头 , 直 而 实 曲 , 因柳 而 及 一 写 第 似 为 般 的 别情 开拓 局 面 。 二 叠起 开 始 转 入 自己 当前 情 事 , 当筵 第 写 观感 , 由追 想 之 幻 回到 眼 前 之 真 。 “ 一 箭 风 快 , 篙 波 暖 , 愁 半 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