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财政管理体制

合集下载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

•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后,一些地方为了争取财源盲目建 设,从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效益。
第16页/共36页
7、1985年-1993年 •大部分地区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基本 上按照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的税种设置,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财政收支 和地方财政收支,根据地方的收支基数,计算确定地方新的收入分成比例 和上解、补助数额,一定五年不变。 •福建、广东两省实行“大包干”的体制。国务院决定从1980年起,福建 省实行“划分收支、定额补助、五年不变”;在广东省实行“划分收支、 定额上交、五年不变”的体制。 •在财政收支方面,除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的收支和关税划归中央外, 其余收支均由地方管理。 •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的积 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收入较多、上交比例大的地区组织收入 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 • 因此,从1988年起,国务院对收入上交较多的13个省、市,实行“财 政包干、一定三年不变”的办法,以便进一步调动这些地方的积极性。
3、税收分享
一种税收可以由各级政府共同分享。税收分享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对某一税基分别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由两套税制共同征收。
•对某一税基只设置中央税,地方政府通过在中央税税率上附加一定 的比例或以附加费的形式分享。
•只设一种税,由一级政府进行征管,征得的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 之间分享。
在这三者中进行选择是构建一个合理的税收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所以也应该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出发,并应保证各级 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收入。 一般认为,后两种方式比较可取,因为对一个税基同时征收 两种税会使税收体系变得更加复杂,加大征收、管理及协调的 费用。
2、税种的划分

11第十一章财政体制

11第十一章财政体制
第一节 分权财政体制的 一般特点
❖ 一、美国的财政联邦主义 ❖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美国的财政联邦主义
美国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政管理体制。 三级政府各有各的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权限,权责明确划分, 各有侧重,是一种典型的财政联邦主义。从财政收入方面看, 三级政府在税收征管上有一些重叠之处,除了关税完全由联 邦政府征管外,其他主要税种,由两极或三级政府交叉征管。 在财政支出方面,三级政府的分工也比较明确。联邦政府的 支出主要用于加强国防,开展对外关系,以及发展全国性福 利事业;州政府的支出主要用于本州的社会福利事业;地方 政府的支出主要用于发展初级教育,维持社区治安等等。美 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第一,美国的分级财政制度是以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 政府的事权划分为基础,而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又是以明 确法律规定为依据。 ❖ 第二,地方政府在财政活动中有一定的自主权。 ❖ 第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责 任不断扩大的同时,联邦政府的主导作用则不断得以加强。 ❖ 第四,在美国财政管理体制中,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 系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上下级政府关系,而是一种独特的 合作关系。
合理性 ❖ 三、财政分权管理体制中政府间的收入分配 ❖ 四、财政分权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调控
一、财政分权的基本理论
❖ 依据马斯格雷夫的政府财政职能理论,现代国家公共产品提供职 能应该主要地由各级地方政府执行,而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 职能则应由中央政府执行。
❖ 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那些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具有统 一质量标准的公共物品最好由中央政府提供;而那些具有多样化 要求的公共物品最好由地方政府提供。
❖ 第一,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助于抑制各级政府在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决策活动中,产生严重分裂倾向。

《财政管理体制》课件

《财政管理体制》课件
财政风险的评估
评估财政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风险矩 阵、敏感性分析、压力测试等。
财政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控制风险敞口
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 预警财政风险,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 依据。
通过对财政收支、债务规模等关键环 节的控制,降低财政风险敞口,减少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完善预算制度
加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提高 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推进税制改革
优化税收结构,降低企业负担,促进 税收公平和社会公正。
加强财政监督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防止财政资 金浪费和滥用。
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通过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 效率和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财政管理体制》课 件
目 录
•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 财政收入管理 • 财政支出管理 • 预算管理 • 财政风险管理 • 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01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财政管理体制的定义
财政管理体制
是指国家各级政权之间、政权与经济 组织之间,以及各级财政组织内部的 职权划分及其组织、制度和机构设置 。
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健全的财政管理体制有助于规 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治理的
透明度和效率。
02
财政收入管理
税收收入管理
1 2 3
税收收入概述以调节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公平。
税收种类
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 等,每种税收都有其特定的征收对象和征收标准 。
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政学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

财政学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
(二)预算审批
预算草案编制完成之后必须提交立法机关审议。
(三)预算执行
政府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
预算执行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严格按立法审批的预算 执行。要求先有预算,后有收支;二是根据立法意图及时调 整预算。
我国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由本级财政部门 负责。
(四)政府决算
政府财务报告不同于传统的政府财政报告,是反映各级 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的报 告,内容主要包括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财务报 表和报表附注,以及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综合分析等。
一、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及成效
(八)预算监督体系改革
1.人大监督
1998年1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预算工作委员会 (简称预工委)。
三、政府预算的分类
(三)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时间为一年的政府收支预算。
中长期预算,也称中长期财政计划,是指预算时间 一年以上的财政收支计划,一般把一年以上10年以下 的计划称中期预算(中期计划),把10年以上的计划 称长期预算(长期计划)。
三、政府预算的分类
(四)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2017-11-22 -英国财政 大臣哈蒙德 离开唐宁街 办公室,前 往议会发表 新一年财政 预算演讲。
http://news.s n/s/2005-0110/10045480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产生 (三)我国政府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只有预算思想而没有形成真正的政府预算。
清光绪皇帝1898年实行变法,推行新政,提出“改革财政,编制政府 预算”,但最终变法夭折,未能实施。
第二节 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一、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及成效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分别代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其中边际产量在总产量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减少3、边际产量递减原因: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递减,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4、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三、成本理论1、成本的分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2、成本的计算: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3、成本曲线的特征:U型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对应着最小成本的产量4、成本曲线的移动: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5、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短期中,固定成本不变,长期中,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迅速增加,随着边际产量的下降,总产量的增加变得缓慢,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下降。

当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时,平均曲线最大。

规模报酬研究企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带来的产量变化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成本和利润的含义包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和总成本等。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而正常利润则是企业家支付的报酬。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包括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而长期成本则是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可变成本(总成本)的增加数。

成本曲线包括总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线则呈反向抛物线。

市场结构理论中,主要依据包括数目、差别和障碍。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依据则是差别(同质性)。

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需求曲线、决策及收益则取决于市场结构。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中,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可以是引致需求(派生需求)或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也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曲线呈右下方倾斜,竖轴表示W,纵轴表示L。

《财政管理体制》课件2

《财政管理体制》课件2

3
根据政府间财力的划分,财政管理体制可以分为 总额分成型、分类分成型和超收分成型三种类型 。
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
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到国家财政 职能的发挥,对国家财政收支 活动的范围、规模和组织结构
有直接的影响。
财政管理体制的合理与否,直 接影响到国家财政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进而影响到整个国 民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04
国际财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美国财政管理体制
联邦制下的财政管理
美国采用联邦制,各州拥有较大的财政自主权。联邦政府 主要负责国防、外交等全国性事务,而州政府则负责地方 公共事务。
税收制度
美国税收主要由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 构成。税收征管体系完善,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并受 到严格的审计和监督。
预算制度
日本实行年度预算制度,地方政府需向议会提交预算案,经审批后方可执行。预算过程 透明度高,公众可参与讨论和提出意见。
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美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借鉴
加强税收征管体系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加强预算的 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英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借鉴
预算制度
英国实行年度预算制度,政府需 向议会提交预算案,经审批后方 可执行。预算过程透明度高,公 众可参与讨论和提出意见。
日本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自治下的财政管理
日本采用地方自治制度,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财政自主权。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事 务,如国防、外交等。
税收制度
日本税收主要由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构成。税收征管体系完善,税务部 门负责征收管理,并受到严格的审计和监督。

财政管理制度

财政管理制度

财政管理制度财政管理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效益,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使用,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财政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财政管理法律法规我国的财政管理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税法》等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为财政管理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和指导,具体规定了财政管理制度的依据、范围、目标、任务和要求,明确了财政管理的职责和权力,规定了财政活动的程序和方式,从而保障了财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和公正、合理、透明的实现。

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和使用财政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财政资金的预算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估,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控和管理。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政预算编制、审核、批准、执行和监督等环节,其中,财政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必须以“综合预算编制”原则为指导,结合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和财政资源状况,明确各项收入、支出、债务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数额和用途,确保财政预算的安全、精准和科学。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实现财政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基础和保障,是财政工作中的核心部分。

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审计制度等方面。

其中,财务会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财政活动的账务核算、凭证制度、报表编制、财务报表公示等具体流程,保障了财政活动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和及时。

资金管理制度是财政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涉及到财政收支计划的确定、资金控制、资金运作和风险防范等方面,通过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预算执行的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的安全和资金运作的顺畅。

审计制度是财政管理的监督机制,通过对财政收支、资产管理、债务管理、风险防范和财政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确保财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透明度和高效性。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

规定预算外资金(见预算)的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预算外பைடு நூலகம்金在性质上属于财政资金,但不纳入国家预算 管理而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
规定各级政权机关在税收管理上的职责和权限。税收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在各级政权组织之间,不仅 对税种及税收的减免权有明确的划分,而且对税收稽征管理的职权也有具体的规定。
内涵
体制的实质
地位和作用
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 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 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行政权力(事权),就 应当有相应的财权,以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
在财政管理体制中,统一领导与分级财政,就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问题。集权与分权,是一对矛盾。 这种矛盾只能是根据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一般地说,凡是关系国家全局的管理权限一定要集中到 中央,不能任意分散,以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凡是需要由地方因地制宜的管理权限,一定要放给地方,中央不 能统得过死,以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原则
原则实现
原则
财权事权
(一)、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符合我国的国情: 第一,我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我国政权体制的要求。一级政府有一级施政范围、就必须相应地建立一级财政。 第三,我国要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计划,财政必须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 第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财政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
01 体制介绍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一、分级预算体制的内涵
1、 一级政权 , 一级预算主体 , 各级预算相 、 一级政权, 一级预算主体, 对独立,自求平衡。 对独立,自求平衡。 2、 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 、 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能(即事权)范围, 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能(即事权)范围,在此 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 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 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三)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我国于1980年对传统的预算体制进行改革,开始实 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并于1985年和 1988年进行两次调整。 1.地方预算初步成为责、权、利相结合的分配主体, 构成相对独立的一级预算。 2.在收入划分上引进分税制。 3.责、权、利进一步结合。 4.延长了体制的有效时间。 5.扩大了地方预算的职能。 6.初步形成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相结合的体制模式。
财政(预算) 第十一章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经济管理系 朱永德
财政(预算) 第十一章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 第二节 分级预算体制及其理论 依据 第三节 中 国 分 税 制
第一节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
一.预算体制的内容 预算体制的内容 二.预算体制的类型 预算体制的类型
一、分级预算体制的内涵
4、 预算调节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 , 有纵向调 、 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 或纵向转移) 和横向调节( 或横向转移) 节 ( 或纵向转移 ) 和横向调节 ( 或横向转移 ) 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 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补助金制度, 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补助金制度 , 补助金 分为无条件补助、有条件补助和专项补助。 分为无条件补助、有条件补助和专项补助。 横向调节是由“ 富州” 直接向“ 穷州” 横向调节是由 “ 富州 ” 直接向 “ 穷州 ” 转移 支付, 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 支付 , 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 , 不再通过 中央预算。 中央预算。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 、 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 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

第五讲财政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概述(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财政管理体制是处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依据。

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力财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履行其相应的职能,就需要在各级政府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的分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以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和管理关系。

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处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同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关系的预算、税收、财务等各方面的体制,其中最核心的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因此,狭义的财政体制是指预算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与公共财政体系的逐步确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也将以预算管理体制为其主要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分为集权型、分权型、集权分权结合型体制类型。

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属于集权分权结合型体制。

(二)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1、统一政策与分级财政相结合。

财政管理方针政策、全面性法律法规、重大的改革措施由中央统一制定并颁布实施。

在统一的政策法规下,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具有独立的职责权限、收支范围和财政预算。

坚持统分结合原则,有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2、规范性与灵活性相兼顾。

财政管理体制的确定,既要有利于维护财政管理体制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地方在经济、地理、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情况,把规范统一的管理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之上。

3、财权和事权相对称。

事权是一级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及相应的管理权限;财权是一级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拥有的财力及可支配的管理权限。

事权是财政管理体制划分的重要前提,只有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才能确保各级政府履行责任的财力需要。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政府间职权的划分。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

4.农村经济的破产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农村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
着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商品的输出和原料掠夺的加剧而 日趋解体。同时,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 商品化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另一方面,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或缩小
在农村经济中,土地集中现象和土地兼并之风更为严
财力分散的局面严重破坏了国家财政的统一性和完整
性,中央政府被迫依赖借债度日

2.财政收入缺乏规范性
许多地方军阀政府都以各种名目的收费来筹集财政收


3.关、盐等税收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财政 主权部分丧失
对中国拥有债权的西方国家,趁辛亥革命动荡之际,
组成管理税收委员会直接保管关税税款,中国政府完 全丧失了对关税收入的自主支配权 袁世凯政府举借的善后大借款也是盐税主权丧失贻尽
年份 1913 1914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表11-1 中央军费实支情况表 军务费总计 陆军部经费 海军部经费 172747907 163775012 8972895 142400637 137588077 4812560 159457250 142252713 17204537 83928134 78851296 5076838 137529658 131917250 5612408 112985534 106112717 6872817 107730172 99749776 7980396 97984769 90912641 7072128 72891786 65254410 7637376 48437411 41017835 7419576 29373821 22299346 7074475 59404905 51994730 7410175

财政管理体制教案模板范文

财政管理体制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内容、原则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财政管理体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国家财政管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和作用。

教学难点:1. 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

2. 财政管理体制中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财政管理体制?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1)介绍财政管理体制的定义。

(2)阐述财政管理体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 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的原则。

(2)权责一致的原则。

(3)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财政管理体制的效率?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如何理解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1)介绍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的原则。

(2)分析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的依据。

2.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介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类型。

(2)分析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出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财政管理体制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财政管理体制教案范文模板

财政管理体制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内容、类型及作用,掌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财政管理体制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财政管理工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关心社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内容、类型及作用。

2.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理解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操作过程。

2. 分析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对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财政管理体制?2. 引导学生思考: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 广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2.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 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划分的依据: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 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

-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受益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划分政府间事权;- 效率原则: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 区域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划分政府间事权;- 技术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划分政府间事权。

- 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3.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第十一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全国财力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央 各项财政制度上,都由中央统 建国初期最为典型。 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 一规定,地方只能执行 把地方负责组织的财政收入与 会导致地方对支出的关心程度 地方财政的总支出挂钩,按收 重于对收入的关心程度,具有 支总额确定一个分成比例。 “鞭打快牛”的负面效应
收支挂钩型
收入分成型
(四)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预算调节制度就是所谓的转移支付制度。预算调节有横向和
纵向调节两种。
横向调节是指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即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
的转移支付,这种转移支付不用通过中央预算。纵向调节是 指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其典型特点是补助金制度。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类型
统收统支型
特点
注意
经费,调整国家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 必须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具体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 政管理费,中央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 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 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 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 业费支出。
包干型
分税制型
表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由 放权让利进入制度创新的新阶 段。
四、政府间收支划分依据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预算收支的划分,就是对国家集中
的财力,即预算资金的划分,它是实现预算管理的一种有效 技术手段,政府之间预算收支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两种:一是 中央与地方之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二是社会公共需要或公 共物品供给的层次性。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基本内容
(一)划定预算管理的级次及职能范围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管理。 《预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

财政管理体制教案模板范文

财政管理体制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经济生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作用、主要内容及其改革历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财政管理体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财政管理体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观念和法治意识。

教学重点:1. 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作用和主要内容。

2. 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

教学难点:1. 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2.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财政管理体制?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对财政收支进行管理的制度。

二、讲授新课1. 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1)概念: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对财政收支进行管理的制度。

(2)作用:有利于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 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1)支出责任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2)收入划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上一级地方政府向下一级地方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三、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什么是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对财政收支进行管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讲授新课1. 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1)改革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管理体制面临诸多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5
一、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的返还数额的确定 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 项的处理 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6

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与财政分权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与分权的必要性
全国性公共物品 准全国性公共物品 地方性公共物品

税种的层次性和分税的必要性 中央政府集权的必要性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1
三、预算收支划分与调节方法

分成法

将全部收入在中央与地方间按比例分成:全 额分成,分类分成 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中央与地 方各自拥有自己的税源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5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确定预算管理的主体与级次 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事权)范围 预算收支划分 预算调节制度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预算法》对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分级财政体制及其政府职能划分 分级财政体制的收支划分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3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4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9
一、分级财政体制的概念及其内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特征
多级预算体制 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 收入实行分税制 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0
二、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24
财政学
第十一章 财政管理体制
概要
财政管理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 项根本制度 与政府分权相应,财政管理体制也表现为 分级财政体制 关键是如何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 间的关系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2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8
一、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与必要性

含义:
它是以调整政府间财政能力差距及保障财源 为目的的一种政府间的再分配形式 原因: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分税制度,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9
一、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与必要性

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理论:

R.Musgrave的主要观点
效益的外溢性 公平的必要性 效率化的要求


J.Popitzr的财政调整论

新财政管理体制的8条原则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20
一、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与必要性

分税法

基数法 因素法 补助法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2
四、合理划分政府的职能范围

我国政府职能的划分

中央政府的职能

承担全国经济发展规划的任务;提供全国性公共物 品以满足全国性的公共需要;与地方政府协调共同 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承担影响经济全局 的全国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与建设 任务 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管理和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 事业;组织当地的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 护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22
03-07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23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与各国的转 移支付制度及其评价
各国的转移支付制度 对各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评价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6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前的情况:
统收统支型财政体制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型财政体制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型财政体制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7
第二节 分级财政体制及其政府职能划分
分级财政体制的概念及其内容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预算收支划分与调节方法 合理划分政府的职能范围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概念

是指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 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 一项根本制度。
广义的和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 事权决定财权,理顺各级政府的职能,实 现责、权、利相结合 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在分配和管理方面 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等方面的关系 问题
横向转移:是通过财力富裕的地方政府向财 力贫困的地方政府转移资金我,实现地区间 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纵向转移: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地转移支 付,包括地方政府中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的 转移支付。是较普遍被采用的形式。

无条件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 有条件转移支付(有附带条件,规定用途或要求 资金配套等)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8
一、分级财政体制的概念及其内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是指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根据各自 的职能范围和支出责任划分税源,并以此为 基础确定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 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制度 分税制的不同形态:彻底和不彻底分税制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3

地方政府的职能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四、合理划分政府的职能范围

借鉴:日本国各级政府职能的划分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4
第三节 分级财政体制的收支划分
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思路

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针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针对分税制税收划分的缺陷 针对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 针对地方政府间的财力差距 针对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外部效应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21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与各国的转 移支付制度及其评价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
二、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思路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 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进一步规范划分财政收入 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2013年10月13日4时13分
《财政学》(黄绥彪主编)
17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与必要性 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与各国的转移支付制 度及其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