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观潮
【六年级】中秋节观潮 作文500字
【六年级】中秋节观潮作文500字
【六年级】中秋节观潮作文500字
中秋节观潮
中秋节晚饭过后,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的好朋友全家人准备去龙港东塘观潮,听说八
月十五去观潮的人非常的多,浪也非常的大,非常的壮观,我们怀着好奇的心出发了。
我们在爸爸的车里走了一个多小时。
突然,我们在十字路口被一辆警车拦住了。
当我
们下车时,我们发现看潮水的人太多了。
为了避免事故,所有车辆都不允许进入大坝。
我
们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下车向前走。
随着人流的流动,我和我的好朋友们谈笑风生。
走
了大约半个小时后,我问父亲为什么还没到。
我父亲说现在还早。
他走了不到一半。
我和
我的朋友都震惊了。
怎么会这么远?我们讨论了比赛和跑步,这样我们可以锻炼身体,早
点到达目的地。
我们整整走了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总算到了海边,人山人海,还有好多的警察在维
持秩序,警察叔叔为了我们的安全真的好辛苦。
我们找个容易观看潮水的地方坐了下来等
待潮水的到来,过了一会只见海面上海浪一个接一个的向我们涌来,海潮狂暴得像个恶魔,翻腾的泡沫,失去了均衡的节奏,就像冲锋的队伍一样,鼓噪着、呐喊着、拼命的冲上堤坝,银白色的海水,卷起城墙一样高的巨浪狂涌过来,那阵势真像千匹奔腾的战马向着敌
人冲锋陷阵。
打过来的浪花溅了我们一身,身体湿了,衣服也湿了,但我们觉得好舒服,
来一次真的很值得,明年我们好要来看。
在回家的路上,我仍然记得我心中的每一个波涛。
中秋节,我爱你,大海,我爱你,
潮汐,我爱你。
观潮作文400字(通用30篇)
观潮作文400字观潮作文400字(通用3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潮作文4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潮作文篇1今天上午,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和同学们开开心心地到坎门后沙秋游。
在那里,大家一起观赏了潮水。
后沙的沙滩很平缓,沙子很细,我踩在软软的沙滩上向大海望去,一开始,海面十分平静,也没有杂乱的声音,只有观潮的人的说话声。
突然,我发现前面有几条银色的带子,纵横交错着向我们奔来,有几条是从我们的正前方直奔而来,有几条是从我们的左前方斜奔过来。
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显得十分耀眼。
渐渐地,这几条银色的带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粗了,那闷雷似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了。
再近些,它们就面目全非,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潮水,后浪推着前浪,向我们扑来。
看上去,它们好像一头头凶猛的野兽,就要吞掉前面的一切。
在这一刹那,潮水向大坝撞击过去,顿时掀起巨大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真是排山倒海、气势非凡。
我心里不禁发出阵阵的惊叹。
过了一会儿,潮水跟大坝的对抗暂时结束了,这时,海面波光粼粼,看看沙滩上的小石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经过潮水的冲洗,显得闪闪发光,非常可爱。
不久,潮水又向大坝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它们就这样循环着,展示出大自然的壮观景象。
有一回,潮水竟越过大坝,向正在吃零食的我们扑过来,仿佛被我们美味的零食吸引了,吓得我连连败退。
后沙的潮水真雄伟呀。
观潮作文篇2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钱塘潮更是千古奇观,古语云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
万人却步如兵溃,白浪高于阅景坛。
然而闻名不如见面,今年我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钱塘潮。
今年中秋节,我们去到了浙江,目睹一下如雷贯耳的钱塘潮。
早早的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此时这里早已人山人海,旁边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经人介绍原来是清朝时建造的,名为观潮楼,历史悠久。
杭州钱塘江观潮
杭州钱塘江观潮杭州钱塘江观潮是中国杭州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也就是传统的中秋节,钱塘江的潮水奇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这一景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十大名潮”之一。
杭州钱塘江是中国最大的悬河与急流交汇的河流之一,也是杭州市的重要水域之一。
这条江流向东,将杭州市与宁波市分隔开来。
它的位置优越,以及其宽阔的河面,给钱塘江观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钱塘江观潮最著名的地点是近江亭,这是一座古老的观潮亭子,可以俯瞰整个钱塘江。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潮汐达到了最高峰,潮水会迅速涌入江面,留下壮观的景象。
此时,游客可以站在近江亭上欣赏到钱塘江潮汐的奇观。
观潮之前,游客可以在近江亭周围的茶馆品尝到地道的杭州龙井茶。
龙井茶是杭州的特产之一,具有浓郁的清香和独特的口感。
品茶的同时,欣赏着江水的澄澈和远处山峦的绵延,让人心旷神怡。
当潮汐逐渐涌入江面时,游客可以看到巨大的浪潮排山倒海般向岸边涌来。
这些浪潮带来的威势和声音,给人一种宏伟和壮观的感觉。
此时,近江亭上的游客会兴奋地拍摄照片和视频,留下珍贵的回忆。
随着潮水的上涨,江面上的船只也会缓缓上升。
在观潮过程中,游客可以选择乘坐一艘游船,亲身体验潮汐的迅猛和江面的变化。
站在船上,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钱塘江观潮的独特魅力。
除了近江亭之外,杭州钱塘江还有一些其他的观潮点。
例如,孤山观潮台和灵隐观潮台。
这些观潮台位于钱塘江沿岸的山上,视野较高,可以一览江面上的潮汐景象。
钱塘江观潮虽然在中秋节期间最为盛大,但它也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的景点。
尽管潮汐的高度不同,但观潮的乐趣依旧。
也正因如此,钱塘江观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观潮之外,游客还可以沿着江岸漫步,欣赏钱塘江两岸的美景。
秋天是杭州的旅游旺季,周边的山脉会变得绚丽多彩,给游客带来了额外的惊喜。
同时,杭州还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小吃,如杭州烤鱼和西湖莼菜汤等,可以让游客在观赏钱塘江的同时品尝到当地的美食。
中秋习俗七大习俗——观潮
中秋习俗七大习俗——观潮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南宋年间的观潮在钱塘江上六和塔一带居多之胜景,其潮水的由来,“起始之时,微见远处如白带一条迤逦而来,顷刻波涛汹涌,水势高有数丈,满江沸腾,真乃大观也”。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除了在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引力涨潮原因外,还有其独特的原因——杭州湾和钱塘江的地形影响。
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
潮起的时候海水从宽达一百公里的江口涌入,当溯江上到达六和塔地带的两岸逐渐收窄,其涌潮时江潮却以每秒十几米的流速向前推动。
因为两岸逐渐收窄,湾内江水迅速提升出现涌潮。
而此时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而提升了湾内的水位,增强了潮势。
加上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
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天,举世闻名的观潮胜景便由此形成。
在历的观潮胜景,当今、自从一幅恢弘巨作中表现,陈鸣楼先生绘制《南宋皇城图》此图历时十年与力求客观,而为其严谨的还原南宋皇城文明历史,其彰显中华历史文明与中华文化的风采!篇二发展至明朝,月饼成为中秋节节令食品,这个习俗也在民间彻底流传开来。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做成图案印在月饼上,更加惹人喜爱。
到了清朝,月饼的制作技巧越来越高。
《随园食单》记载“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读来令人垂涎欲滴。
而且,如江南一些地方还有“卜状元”的习俗。
简单说来,就是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放,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
而后全家人掷骰子,按照点数大小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取相对应的月饼吃掉,其乐融融。
除了吃月饼以外,中秋节的习俗还有祭月、拜月、赏月、燃灯等。
杭州中秋节钱塘江观潮
杭州中秋节钱塘江观潮
钱塘江是杭州著名的江流,每年中秋节期间,钱塘江的观潮现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钱塘江观潮是指当月亮到达最圆的时刻,潮水顺着钱塘江逆流而上,形成壮观的潮水景观。
观潮时,潮水会从江面上涌起,形成千层浪,有时水位还会涨到江堤上,给人一种“涌泉奔流”的震撼感觉。
观潮点主要集中在杭州市下沙附近的钱塘江堤上。
正值中秋节期间,游人络绎不绝,大家早早地就来到江堤上占据最佳观潮位置。
当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时,观潮现象开始出现,人们会随着潮水的涌动和水位的变化而兴奋地欢呼和拍手。
潮涌袭来时,浩浩荡荡的潮水冲击力让人心潮澎湃,观赏者会不禁为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除了观赏潮水外,中秋节的钱塘江还有其他活动。
游人可以在江堤上放孔明灯、品尝各种中秋节食品、观看灯笼展览等,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需要注意的是,观潮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过于靠近潮水冲击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中秋节期间,游览人数众多,交通可能会拥堵,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和交通方式。
总的来说,杭州中秋节的钱塘江观潮是一项独特而壮观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大自然的威力,同时也能体验到中秋节的浪漫与喜庆。
中秋节观潮作文范文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是团圆和思念的象征。
每到中秋节,人们都会选择一些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人亲友的祝福和思念,其中观潮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方式。
观潮是一种盛行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传统活动,通常是在中秋节前后进行。
在这个时候,潮汐会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变得异常的巨大,涌潮潮高长至几米甚至十余米之高,而这种自然景观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
观潮的时间通常在晚上十一点左右,人们带着灯笼和纸灯笼前往观赏地点,并且会附带一些其他的庆祝活动,如吃月饼、放烟火、赏花灯等。
人们喜欢观潮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观潮是一种与自然相连的体验,可以感受到潮汐的力量以及大海的神秘。
同时,通过观潮还能结识到同样对大海充满着好奇与敬畏之情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个特别的时刻。
在一起观赏潮涨潮落的同时,也有机会交换各种看法和经验,从而使彼此的交流更加深入和丰富。
观潮也是一种获得平静与内心安宁的方式。
当我们在凝视潮汐的时候,似乎能感觉到一种自然力量在温柔地与我们对话,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自然的神秘与美妙。
通过这种感应,我们会更加意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也会更加珍惜这个流转不息的美好时刻。
当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活动,观潮也搭载了很多传统文化因素。
通过观潮,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和丰富性。
观潮时,人们通常会携带一些传统文化用品,例如纸灯笼、各种糖果和零食、中秋节的传统礼品等等。
这些食品和文化用品烘托了这个节日的氛围,并引导我们去追溯和了解中秋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除此之外,观潮还是一种强调团圆和亲情的方式。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团聚日,而观潮则是一个在很多人心中显得特别的团圆方式。
夜幕之下,父母和孩子们一起走在沙滩上,一同欣赏潮汐的翻涌。
这种团圆的感觉是无以伦比的,让人感受到了温馨和幸福。
即便我们身处异乡或远离家人,在这个时刻,也会感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观潮作为中秋节的一项传统活动具有多重的意义和价值。
观潮不仅带给我们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感悟,还饱含了团圆、亲情、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种美好元素。
浙江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浙江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浙江人非常的重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每到这一天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浙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浙江的中秋习俗吧。
浙江中秋节的习俗浙江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时候的浙江中秋节习俗,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浙江中秋节的习俗:通宵闹画船清时万斯同《鄞西竹枝词》云:“鄞俗繁华异昔年,田家何事尚依然;西郊九日迎灯社,南郭中秋斗画船。
”民国《鄞县通志》载:“各乡祠庙为会祀神,以龙舟竞渡,谓之报赛,与各处端午竞渡不同。
今则竞渡之风已息,演戏敬神者尚有之。
”民国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云:“八月中秋月饼圆,节筵都作一天延;城东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闹画船。
”浙江中秋节食俗中秋以吃月饼示团圆,宁波月饼以苔菜、水晶月饼别具风味。
此时新鸭肥嫩,全鸭炖芋艿子为时新佳肴,俗称“鸭扑芋”。
解放后,每逢中秋,各家团聚、吃月饼,亲友间亦互相馈赠月饼。
一些团体举行联欢活动。
民间有吃“鸭子芋艿”、水拖糕等浙江中秋节习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国皆然,是个大节,唯宁波兴十六日为中秋。
中秋,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演变成赏月、团圆的风俗,“月是故乡明”,使旅外游子思乡归里阖家团聚。
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的来由,按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浙江中秋节习俗》载:中秋本八月十五日,相传元末方国珍以已生日改之(见《桃源志》);一说为史越王(即南宋宰相、鄞人史浩)之母以十六日生故易之。
以后传说各异,一说史浩从临安返里过节,归途马失前蹄,坐骑受伤,夜宿绍兴,于十六日才到,故百姓也等至此日过节;另一说谓史浩之子史弥远,时任宰相,归途受官员宴请而延期,此说已为乾隆《鄞县志》纠误。
中秋节观潮的来历
中秋节观潮的来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
与中
秋节相关的传统习俗有赏月、吃月饼、赏菊花、猜灯谜等,而在江浙
沿海地区,中秋节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观潮。
观潮,又称赏潮,是指在涨潮或退潮时观看海水自然潮汐的景观。
而中秋节观潮,则是特指在中秋节这一天观看潮水的习俗。
中秋节观
潮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传统信仰,中秋节是月圆之日,是阴阳平衡的时刻,也是月亮和
海水之间相互影响最为显著的时刻。
在中秋节这一天,观潮被视为一
种祈福的方式。
人们相信,观赏潮水的壮观景象可以驱除厄运、祛除
灾难、带来好运和安宁。
同时,中秋节观潮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潮水的描写非常丰富。
《红楼梦》中有“潮水落石出,月明船影横”一句描写潮水的诗句,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此外,中秋节观潮还是一种家庭欢聚的方式。
家人们在中秋节这一
天前往海边,一边赏月一边观潮,共同分享亲情和欢乐。
这也是传承
中华民族家庭文化和团圆意识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中秋节观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代表着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观潮,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
的力量和神奇,同时也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愿观潮的传统习俗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中秋节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
中秋节观潮的来历
中秋节观潮的来历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除了赏月和品尝月饼外,观潮也是一项独具特色的中秋传统活动。
那么,中秋节观潮的来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历史、传说和文化等角度进行探讨。
历史渊源中秋节观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
由于东海、南海等地在中秋时期的涨潮和退潮现象较为明显,人们逐渐形成了观赏潮汐景观的习俗。
传说故事在中秋节观潮的背后,有着许多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嫦娥奔月》。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并存,世界酷热无比,使得百姓生活艰辛。
于是,神仙射下九个太阳,仅留一个太阳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后来,后羿射下了最后一个太阳,他获得了仙丹和永生不老的力量。
然而,他的妻子嫦娥偷偷吃下了仙丹,因此她飞上天空,最终落在了月亮上。
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通过赏月来怀念嫦娥,并祈求好运和幸福。
观赏经验在中秋节观潮的当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望远镜、礼品篮等必备物品。
他们选择位置坐在海滩或者高处山岩上,等待着涨潮的到来。
当潮水逐渐涨上来时,观众们会欢呼雀跃,激动地观察海潮的浩渺和壮观。
同时,人们还会互相交流、分享美食和赏月的体验。
观潮活动通常持续数小时,直到潮水退去。
观众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观潮文化意义中秋节观潮既是传统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体验。
观潮不仅能够让人们亲近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和壮美,也意味着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观潮活动让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增进亲情和友情。
此外,观潮还有助于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语中秋节观潮作为一项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传统活动,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通过观潮活动,人们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感悟生活的美好。
而观潮所蕴含的传说和故事,则更为中秋节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让我们在中秋节的时刻,一起去沐浴在月光下,感受嫦娥的美丽传说,欣赏海潮的壮观景象,共同庆祝这个团圆的佳节。
(注:本文中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和传说,仅用于文章创作。
描述涨潮退潮的小学作文海宁盐官观潮
描述涨潮退潮的小学作文海宁盐官观潮400字习作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我和妈妈去海宁盐官观潮。
抵达海宁时,咱们得知日潮要等到11点10分才来临,就在隔壁一边吃东西谈天,一边等待潮水的来临。
合法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突然听到妈妈大叫起来:“潮水来了!”我赶紧举起望远镜,一看:果然,安静的海面上显现了一道亮闪闪的白线,正朝咱们这边蔓延过来。
人们霎时沸腾起来,纷纷掏出电话、相机来拍照,连天空上也有电视台的摄像机在拍照。
只见那白线变成了一堵庞大的水墙,向这边转动,越滚越近。
我看到那沸腾的海浪慢慢地向咱们涌来,它的速度并非是专门快,却势不可挡。
也就一分钟的时刻,它带着翻腾的海浪,向远方奔去,慢慢消失在咱们的视线里。
故会有涨潮退潮的现象呢?妈妈和我讲了很多,我似懂非懂,但我明白大自然有许多隐秘,等着咱们去发觉、去探讨。
400字习作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我和妈妈去海宁盐官观潮。
抵达海宁时,咱们得知日潮要等到11点10分才来临,就在隔壁一边吃东西谈天,一边等待潮水的来临。
合法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突然听到妈妈大叫起来:“潮水来了!”我赶紧举起望远镜,一看:果然,安静的海面上显现了一道亮闪闪的白线,正朝咱们这边蔓延过来。
人们霎时沸腾起来,纷纷掏出电话、相机来拍照,连天空上也有电视台的摄像机在拍照。
只见那白线变成了一堵庞大的水墙,向这边转动,越滚越近。
我看到那沸腾的海浪慢慢地向咱们涌来,它的速度并非是专门快,却势不可挡。
也就一分钟的时刻,它带着翻腾的海浪,向远方奔去,慢慢消失在咱们的视线里。
故会有涨潮退潮的现象呢?妈妈和我讲了很多,我似懂非懂,但我明白大自然有许多隐秘,等着咱们去发觉、去探讨。
400字习作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我和妈妈去海宁盐官观潮。
抵达海宁时,咱们得知日潮要等到11点10分才来临,就在隔壁一边吃东西谈天,一边等待潮水的来临。
合法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突然听到妈妈大叫起来:“潮水来了!”我赶紧举起望远镜,一看:果然,安静的海面上显现了一道亮闪闪的白线,正朝咱们这边蔓延过来。
中秋节观潮的来历
中秋节观潮的来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与月饼、赏月等习俗相伴的中秋节,还有一个特别的活动——观潮。
观潮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秋节观潮的来历及相关文化背景。
中秋节观潮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起源于中国儿童故事《嫦娥奔月》。
故事中,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获赠仙草一颗,他的妻子嫦娥不小心误食了仙草,飞上了月亮。
为了怀念思念已久的妻子嫦娥,后羿在每年的中秋节放上供品,迎接月亮的出现。
由此可见,观潮活动最初是一种对嫦娥的怀念,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传统。
中国古代人们相信,嫦娥居住在月亮上,每年的中秋节晚上,月亮会特别美丽明亮。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聚集在海滨,一起观赏潮水与月亮的美景,充分体验中秋节的浪漫与神秘。
中秋节观潮的盛行与中国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拥有众多海洋和河流,因此,海滨城市成为观潮活动的理想地点。
海潮在中秋节期间通常较高,且气候宜人,是观赏潮汐现象的最佳时间。
人们会提前计算潮汐时间,并相应安排活动。
观潮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观潮活动往往与民间艺术表演结合,在舞龙、舞狮、拉歌等形式中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此外,中秋节团圆的意义也体现在观潮活动中。
家人、亲友聚集在一起,共同观赏潮汐壮观的景象,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传承了家庭美德与情感。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节观潮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爱好者的参与。
各个海滨城市会通过各种活动和表演来庆祝中秋节,为节日期间增添更多的欢乐和喜庆气氛。
总的来说,中秋节观潮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的珍爱。
观潮活动连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充分展现了中秋节作为家庭团圆、友情互助的重要节日意义。
无论是传统的民间观潮还是现代的旅游观潮,都是中秋节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八月十五中秋节十大传统风俗:观潮
【导语】观潮,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兔⼗分圆,已作霜风九⽉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中看。
"这是宋代⼤诗⼈苏轼写的《⼋⽉⼗五⽇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带,除中秋赏⽉外,观潮可谓是⼜⼀中秋盛事。
下⾯是整理发布的《⼋⽉⼗五中秋节⼗⼤传统风俗:观潮》,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篇⼀ 塘江观潮的地⽅很多,在这⾥给⼤家推荐海宁盐官,这是⼀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
⼤家都知道钱塘江潮分为交叉潮,⼀线潮,回头潮,其中⼀线潮被誉为天下奇观,⽽盐官绝对是观看⼀线潮的场所。
篇⼆ 钱塘观潮是浙江⼀带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佳节前后为观潮时节。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然奇观。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中就有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此风更盛,在宋代达到了空前的巅峰。
“定知⽟兔⼗分圆,已作霜风九⽉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中看。
”这是宋代⼤诗⼈苏轼在《⼋⽉⼗五⽇看潮》(其⼀)中描写的中秋观潮的盛景。
钱塘江潮是世界三⼤涌潮之是天体引⼒和地球⾃转的离⼼作⽤,加上杭州湾喇叭⼝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涌潮。
余亚飞诗云:“钱塘⼀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蕴藏能量可惊天”。
潮头初临时,江⾯闪现出⼀条⽩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近,飞驰⽽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的⽔墙直⽴于江⾯,喷珠溅⽟,势如万马奔腾。
篇三 观潮 在古代,浙江⼀带除中秋赏⽉外,观潮可谓是⼜⼀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在古代,浙江⼀带除中秋赏⽉外,观潮可谓是⼜⼀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牧《梦粱录》中观潮记载表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关于中秋节观潮的诗句
关于中秋节观潮的诗5首《八月十五日观潮(其二)》
苏轼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 越山浑在浪花中。
《八月十八日观潮》
南宋·徐瑞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
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
《杂曲歌辞 其七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夜半观潮》
南宋·钱时
月夜舟如天上坐,极目更无山一个。
海神夜半忽出奇,雷鼓长驱雪山过。
《西湖杂兴》
明·王叔承
看花须近寒食,看潮待过中秋。
二月十五花信,八月十八潮头。
中秋节2023年有哪些传统风俗
中秋节2023年有哪些传统风俗中秋节有哪些传统风俗1、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2、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3、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4、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5、烧塔: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
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2023年国庆中秋几天是三倍工资9月29日、10月1日、2日、3日三倍工资,剩余几天2倍工资。
中秋和国庆三薪是以职员的正常工资为基准来计算的,具体来说,用职员正常就职期间的月工资÷21.75×3,就是那么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职员可以获得的工资。
因此今年的法定假日仍为10月1日、2日、3日,但是依据相关放假规则,中秋节(9月29日)可调休到其他时间,调休的当天适用法定节假日的相关规定,实际劳动者可以享受4天的法定节假日待遇。
中秋节观潮时间表
中秋节观潮时间表
中秋节观潮时间表一般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根据地区和海潮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中秋节观潮时间表:
1.黄海:黄海地区的观潮时间一般在中秋节的晚上,具体时间
根据当年的潮汐情况而定。
2.渤海:渤海地区的观潮时间一般在中秋节的晚上,通常在当
天的月出之后的一段时间。
3.台湾:台湾地区的观潮时间一般在中秋节的晚上,具体时间
根据当年的潮汐情况而定。
4.大连:大连地区的观潮时间一般在中秋节的晚上,具体时间
根据当年的潮汐情况而定。
5.厦门:厦门地区的观潮时间一般在中秋节的晚上,具体时间
根据当年的潮汐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观潮时间具体以当年的潮汐情况为准,所以最好在中秋节前适当咨询当地的潮汐表或者潮汐预报,以确保观潮的时间准确。
同时,观潮时要注意安全,遵循相关的观潮规定,并听从当地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指导。
中秋观潮:波澜壮阔的景象
中秋观潮:波澜壮阔的景象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潮水如千军出征,浩浩荡荡,仿佛无坚不摧,这个传统的民间节日总是和中秋圆月与满潮奇景交融在一起。
这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激情宣泄方式,是对浩渺大海的壮丽致敬,也成了深具海洋文化特性的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一望无际的大海是那样的威严而庄重,中秋的月夜更是如银盘般的皎洁无暇,潮水奔腾,令人惊叹。
海水开始慢慢上涨,犹如害羞的少女慢慢揭开面纱,神秘而美丽。
此时此刻,天空中的明月与海面上的潮水相互呼应,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
观潮的人们聚集在海边,有的倚在栏杆上,有的站在岩石上,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潮水的到来。
大海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那浪潮如巨龙般翻滚而来,势不可挡。
此时,整个海岸线都仿佛变成了战场,海浪和风正在进行一场战斗。
那波浪撞击岩石的声音,就像是鼓声在激昂地助威,仿佛可以听见大海的咆哮和怒吼。
在这波澜壮阔的景象中,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激情。
人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潮水的力量,如同生命的脉搏一样跳动。
潮水不仅是大海的呼吸,也是生命的节奏。
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潮水退去后,留下的只是被冲刷得光洁如新的海岸线和一片宁静的海面。
此时此刻,人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感激大海给予的生命之源,敬畏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人们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命和未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面对挑战和困难,如何在生命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中秋观潮不仅是一种自然奇观的展现,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自然的感恩和赞美。
在这个传统的民间节日里,人们通过观潮这一传统习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激情和力量。
总的来说,中秋观潮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它展示了大海的威严和壮美,也展示了生命的激情和力量。
它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思考。
在这样一个团圆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自然的魅力,一起珍惜这份生命的激情,一起为未来而努力奋斗。
中秋节为什么要观潮
中秋节为什么要观潮在我国,中秋节可以算得上是和春节元宵同一个档次的节日了,你知道中秋节要观潮原因吗?下面店铺精心整理了中秋节要观潮原因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中秋节要观潮原因民俗专家介绍说,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武林旧事》中的一段文字则更具体地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礴气势:“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千百年的时光过去了,只有涛声依旧。
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中秋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和海外众多的炎黄子孙。
浙江中秋节观潮介绍中秋观潮,南宋王朝地域临安城(今杭州),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南宋年间的观潮在钱塘江上六和塔一带居多之胜景,其潮水的由来,“起始之时,微见远处如白带一条迤逦而来,顷刻波涛汹涌,水势高有数丈,满江沸腾,真乃大观也”。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除了在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引力最大涨潮原因外,还有其独特的原因——杭州湾和钱塘江的地形影响。
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
潮起的时候海水从宽达一百公里的江口涌入,当溯江上到达六和塔地带的两岸逐渐收窄,其涌潮时江潮却以每秒十几米的流速向前推进。
中秋节为什么要观潮
中秋节为什么要观潮中秋节是对于人们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民间会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活动,其中就有观潮,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中秋节为什么要观潮,来欣赏一下吧。
中秋节为什么要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自古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
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
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
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
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中秋赏月原因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
”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
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
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中秋节祝福语1、近日我在加班加点做一个大月饼,想赶在中秋节那天送给你,此月饼我用浪漫做皮,用温馨做馅,用幸福做包装,品尝过的人会幸福甜蜜一辈子,期待吧?哈哈2、月亮=嫦娥+玉兔,月饼=把月亮拍成饼,代入:月饼=把嫦娥+玉兔做成饼,结论:月饼=嫦娥的纯情+玉兔的精灵。
中秋节的习俗介绍
中秋节的习俗介绍1、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一环,几乎起到了主体作用,可以说不赏月就和没过中秋似的。
赏月的风俗最早是源于唐代之中,由各种知识分子一起吟诗作对,以此享乐。
但到了宋朝,赏月不再限制于文人之间,开始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家中。
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部分地区因为靠近江河大海,所以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也会进行观潮,该地区主要以浙江一带居多,像他们这种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汉代的赋中就曾有记载。
3、燃灯:中秋夜晚点燃灯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习俗,一般都是湖广地区居多,他们用不同规格的材料去制作自己的燃灯,例如江南一带就会制作船灯,而一般的则会用竹条扎灯笼。
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的燃灯,然后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4、猜灯谜:猜灯谜是自古以来广受文人喜爱的一向习俗,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5、吃月饼:吃月饼肯定是少不了的,不管海内外,只要你过中秋节就不可能不吃月饼。
据有关记载,一开始月饼并不是什么必备的食物,只当成一种小吃,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中秋节赏桂花来历据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520年以上,的《山海经南山经》就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
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
只有中秋这一天,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观潮篇一:中秋节传统与习俗一、中秋节的由来今年的9月19日,即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佳节。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虽然同为中秋,但各国习俗不同。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至于中秋节何时固定有八月十五日,根据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二、中秋节的传统活动?祭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赏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盛,也有祭月的仪式。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中秋节之夜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
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主要在南方流行。
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
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
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三、嫦娥奔月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四、中秋诗词佳句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篇二:20XX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介绍20XX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介绍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中秋节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而云南傣族在民间拜月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
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