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79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市政管委、水务局)、环保局、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环保局、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环保局、科技局:为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进步,明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指导各地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避免二次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泥资源化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制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执行。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环保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合作,加大投入,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转化工作。
实施过程中如遇有关问题,请将意见告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附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附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1.总则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
7
污泥处理处置保障措施
7.污泥处理处置保障措施
本部分共有3个条款,主要阐述污泥处理处置的保障 措施,包括工程标准制订、污泥处理处置费用来源、 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鼓励。
7.1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 规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7.2 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水平,污水处理费应包括 污泥处理处置运营成本;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 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稳定运营。 7.3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于列入国 家鼓励发展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按规定给予财政和税收优惠; 鼓励通过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泥处理处置。
(1)基本原则(2.1~2.3条)
1 污泥处理处置 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规划,并与当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 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污泥处理设施宜相对集中设
置,鼓励将若干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集中处理。 3 根据规划污泥产生量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模; 根据近期污水量和进水水质确定近期建设规模。
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含综 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总则
(3)表述了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责任主体和国家 的政策引导(1.6~1.7条)
责任主体: 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设施
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
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引导政策: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
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 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
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关于印发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的通知建科〔2011〕34号 各省、⾃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改⾰委,北京、天津、上海市⽔务局,重庆市市政管委,海南省⽔务厅,新疆⽣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改⾰委: 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城镇污⽔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同时城镇污⽔处理⼚污泥⼤部分未得到⽆害化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相对滞后。
为指导各地做好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委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执⾏。
执⾏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略) 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 ⼆〇⼀⼀年三⽉⼗四⽇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前⾔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下,城镇污⽔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必须看到,城镇污⽔处理过程产⽣的⼤量污泥还未普遍得到有效处理处置。
这些污泥⾮常容易对地下⽔、⼟壤等造成⼆次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影响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积极效果。
因此,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我国城镇减排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技术和⼯程措施的落实,满⾜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各地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按照⽆害化、资源化与低碳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和建设⽅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
本指南编制依据国家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在编制过程中⼴泛地征求了有关⽅⾯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了反复讨论和修改。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引(试行)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引(试行)1.总则1.1为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引。
1.2本技术指引所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本技术指引所称污泥衍生产品(以下简称“污泥产品”),是指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过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后形成的可资源化利用的衍生产品。
1.4本技术指引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的管理和技术选择,以增强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1.5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
1.6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7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产品。
1.8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省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2.1现有污泥处置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和县城,要加快补齐设施缺口,建制镇与县城污泥处置应统筹考虑,处置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与当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园林绿化、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011.3.2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最终版
项目
Cd
Cu
Pb
Zn
Cr
Ni
Hg
As
平均值 2.01 219 72.3 1058
93.1
48.7
2.13
20.2
最大值 999 9592 1022 30098 6365 6206
17.5
269
最小值 0.04 51
日本由于土地限制,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焚烧后建材利用为主,农用与填埋 为辅。近年来,日本开始调整原有的技术路线,更加注重污泥的生物质利用,逐步减少焚烧 的比例。
综上,欧美国家目前比较明确的将土地利用作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励方向。土地 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农作物、牧场草地肥料的农用;二是作为林地、园林绿化 肥料的林用;三是作为沙荒地、盐碱地、废弃矿区改良基质的土壤改良。由于运输距离、操 作难度等客观因素,污泥农用量又远高于林用和土壤改良。另外,欧美普遍采用厌氧消化和 好氧发酵技术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其中50%以上的污泥都经过了厌氧消化处理。 美国还另外建设了700多套好氧发酵处理设施。污泥的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为污泥的土地利 用,尤其是农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471.7
粪大肠菌群数 105 个/g
158.0
寄生虫卵 10 个/g
23.3(活卵率 78.3%)
活性污泥
738.0
12.1
17.0(活卵率 67.8%)
消化污泥
38.3
1.2
13.9(活方案选择
第一节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试行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中污泥是指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污泥,不包括格栅栅渣、浮渣 和沉砂池沉砂。与城镇污水性质类似的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其处理处置可参照执行。列入《国 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污泥,应严格按照 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不适用本指南。 1.2 术语和定义 1.2.1 最佳可行技术
I
7.2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 9 7.3 污泥焚烧工艺类型 ................................................................... 9 7.4 消耗及污染物排放 .................................................................. 10 7.5 污泥焚烧新技术 .................................................................... 11 8 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 11 8.1 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概述 .............................................. 11 8.2 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 11 8.3 污泥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 12 8.4 污泥好氧发酵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 15 8.5 污泥土地利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 17 8.6 污泥焚烧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 18 附录A ................................................................................. 21
2011.3.2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最终版
表 2-3 我国 2006 年 140 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单位:mg/kg(干污泥)
项目
Cd
Cu
Pb
Zn
Cr
Ni
Hg
As
平均值 2.01 219 72.3 1058
93.1
48.7
2.13
20.2
最大值 999 9592 1022 30098 6365 6206
17.5
269
最小值 0.04 51
471.7
粪大肠菌群数 105 个/g
158.0
寄生虫卵 10 个/g
23.3(活卵率 78.3%)
活性污泥
738.0
12.1
17.0(活卵率 67.8%)
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城镇供水》
【年(卷),期】2009(000)005
【总页数】3页(P8-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为污泥处置提供技术政策导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解读 [J], 王凯军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J],
3.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J],
4.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 [J], 无
5.三部委联合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但其产生的污泥处理处置也是一项日益严峻的问题。
为了达到污染防治的目标,需要采用最佳可行技术来处理和处置污泥。
以下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一、污泥处理技术选择1.污泥稳定化处理:通过添加稳定剂或进行热干化等方法降低污泥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其稳定性。
2.污泥厌氧消化处理:采用厌氧消化技术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沼气的产生,达到污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3.污泥氧化消化处理:通过氧化消化技术,如高温湿式氧化、湿式高温加压氧化等,提高污泥的降解速度,减少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
4.污泥堆肥处理:将污泥与其他有机物进行混合堆肥,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有机肥料。
5.污泥焚烧处理:采用高温焚烧技术将污泥燃烧,实现污泥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同时产生热能。
6.污泥填埋处理:将污泥填埋于专门设计的填埋场,采取防渗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二、污泥处理处置的综合利用1.农用土地利用:将经过适当处理的污泥用作农业肥料,通过营养物的补充和有机质的增加,提高土壤质量。
2.林业土地利用:将经过处理的污泥用于森林土壤改良,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3.园林绿化利用:将合适的污泥用于公园、绿化带等地的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
4.建筑材料利用:利用经过热处理的污泥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成份,如制砖、制瓦等。
5.污泥能源利用:通过干化、焚烧等方式将污泥转化为能源,如燃气、热能等。
6.城市填埋场利用:将经过适当处理的污泥用于填埋场覆土,减少填埋体积并减少环境风险。
三、污泥处置的环境保护措施1.污泥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排放,采用各种治理技术降低排放浓度。
2.污泥处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气味和噪音的排放,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3.污泥处置设施要设有防渗措施,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1总则1、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6、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7、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1.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1、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污泥处理处置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3、应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污泥产生量,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模;近期建设规模,应根据近期污水量和进水水质确定,充分发挥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效益。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
7
污泥处理处置保障措施
7.污泥处理处置保障措施
本部分共有3个条款,主要阐述污泥处理处置的保障 措施,包括工程标准制订、污泥处理处置费用来源、 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鼓励。
7.1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 规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7.2 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水平,污水处理费应包括 污泥处理处置运营成本;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 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稳定运营。 7.3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于列入国 家鼓励发展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按规定给予财政和税收优惠; 鼓励通过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泥处理处置。
总则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 污泥处置技术路线
4 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5 6 7
污泥运输和储存 污泥处理处置安全运行、监管 污泥处理处置保障措施
1
总则
1.总则(共7个条款)
(1)表述了本技术政策的制定依据(1.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1 污泥运输。鼓励采用管道、密闭车辆和密闭驳船等方 式;运输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防止因暴露、洒 落或滴漏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严禁随意倾倒、偷排污泥。 5.2 污泥中转和储存。需要设置污泥中转站和储存设施时, 可参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等规定, 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和使用。
2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共6个条款)
(1)基本原则(2.1~2.3条)
1 污泥处理处置 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规划,并与当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 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建城[2009]23号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1.总则.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1.03.14
•【文号】建科[2011]34号
•【施行日期】2011.03.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建科〔2011〕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改革委,北京、天津、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管委,海南省水务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改革委:
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城镇污水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同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部分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
为指导各地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11]3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科[2011]34号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改革委,北京、天津、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管委,海南省水务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改革委: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城镇污水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同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部分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
为指导各地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三月前 言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必须看到,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泥还未普遍得到有效处理处置。
这些污泥非常容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影响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积极效果。
因此,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我国城镇减排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技术和工程措施的落实,满足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按照无害化、资源化与低碳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和建设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本指南编制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统稿)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三月前言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必须看到,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泥还未普遍得到有效处理处置,这些污泥非常容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影响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积极效果。
因此,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我国城镇减排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技术和工程措施的落实,满足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按照无害化、资源化与低碳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和建设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本指南编制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污泥的来源与性质、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
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污泥的来源与性质 (3)第三章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 (5)第一节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第二节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6)第三节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选择与评价 (9)第四章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 (15)第一节浓缩脱水技术 (15)第二节厌氧消化技术 (17)第三节好氧发酵技术 (26)第四节污泥热干化技术 (34)第五节石灰稳定技术 (40)第六节其他技术 (43)第五章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 (44)第一节污泥土地利用 (44)第二节污泥焚烧与协同处置技术 (50)第三节建材利用技术 (63)第四节污泥的填埋 (66)第六章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 (69)第一节污泥的应急处置 (69)第二节污泥处理处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71)附录 (74)第一章总则1 编制目的为落实《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指导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更加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不断提高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水平,防止对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本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行业保护标准HJ/T ××××—20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水污泥对地表水环境、地下水、土壤、大气等污染,引导并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应用和发展,为相关管理和应用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特制订本技术政策。
本技术政策为首次发布。
本技术政策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政策主要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技术政策国家环境保护部2○○×年××月××日批准。
本技术政策自2○○×年××月××日起实施。
本技术政策由国家环境保护部解释。
1总则1.1为引导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及水污染防治技术发展,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水平,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以下简称污泥)系指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初沉污泥、剩余污泥、消化污泥及其混合污泥等,不包括栅渣和沉砂池砂砾。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贮存、处理、运输到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环评、设计、建设、验收、运行和管理,并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
1.4城市应在城镇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与污泥处理处置相关的区域性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设施布局和规模,保障最终的安全处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2009]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建城[2009]23号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1.总则1.1.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2.1.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建城[2009]23号 2009-02-18实施)2009-02-181.总则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2.1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2 污泥处理处置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鼓励将若干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集中处理处置。
2.3应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污泥产生量,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模;近期建设规模,应根据近期污水量和进水水质确定,充分发挥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效益。
2.4 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
污泥处理必须满足污泥处置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目前污泥处理设施尚未满足处置要求的,应加快整改、建设,确保污泥安全处置。
2.5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应统筹兼顾污泥处理处置,减少污泥产生量,节约污泥处理处置费用。
对于污泥未妥善处理处置的,可按照有关规定核减城镇污水处理厂对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
2.6 严格控制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
工业废水必须按规定在企业内进行预处理,去除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达到国家、地方或者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3.污泥处置技术路线3.1 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
污泥处置是指处理后污泥的消纳过程,处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填埋、建筑材料综合利用等。
3.2 鼓励符合标准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
污泥土地利用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标准和规定。
污泥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土地改良和园林绿化等。
鼓励符合标准的污泥用于土地改良和园林绿化,并列入政府采购名录。
允许符合标准的污泥限制性农用。
3.2.1污泥用于园林绿化时,泥质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的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
污泥必须首先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不同地域的土质和植物习性等,确定合理的施用范围、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
3.2.2污泥用于盐碱地、沙化地和废弃矿场等土地改良时,泥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泥质》(CJ/T 291)的规定;并应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2.3 污泥农用时,污泥必须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农用标准和规定。
污泥衍生产品应通过场地适用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污泥农用应严格控制施用量和施用期限。
3.3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广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
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是指污泥的无机化处理,用于制作水泥添加料、制砖、制轻质骨料和路基材料等。
污泥建筑材料利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严格防范在生产和使用中造成二次污染。
3.4 污泥填埋。
不具备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条件的污泥,可采用填埋处置。
国家将逐步限制未经无机化处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
污泥填埋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的规定;填埋前的污泥需进行稳定化处理;横向剪切强度应大于25kN/m2;填埋场应有沼气利用系统,渗滤液能达标排放。
4.污泥处理技术路线4.1在污泥浓缩、调理和脱水等实现污泥减量化的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根据污泥处置要求和相应的泥质标准,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4.2污泥以园林绿化、农业利用为处置方式时,鼓励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堆肥)等方式处理污泥。
4.2.1 厌氧消化处理污泥。
鼓励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厌氧消化后污泥在园林绿化、农业利用前,还应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4.2.2 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污泥。
鼓励利用剪枝、落叶等园林废弃物和砻糠、谷壳、秸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高温好氧发酵添加的辅助填充料,污泥处理过程中要防止臭气污染。
4.3污泥以填埋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石灰稳定等方式处理污泥,也可添加粉煤灰和陈化垃圾对污泥进行改性。
4.3.1 高温好氧发酵后的污泥含水率应低于40%。
4.3.2 鼓励采用石灰等无机药剂对污泥进行调理,降低含水率,提高污泥横向剪切力。
4.4污泥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等处理方式。
4.4.1 污泥热干化。
采用污泥热干化工艺应与利用余热相结合,鼓励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热能、垃圾和污泥焚烧余热、发电厂余热或其他余热作为污泥干化处理的热源;不宜采用优质一次能源作为主要干化热源;要严格防范热干化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
4.4.2 污泥焚烧。
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可采用污泥焚烧工艺。
鼓励采用干化焚烧的联用方式,提高污泥的热能利用效率;鼓励污泥焚烧厂与垃圾焚烧厂合建;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污泥作为低质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焚烧炉、水泥窑或砖窑中混合焚烧。
4.4.3污泥焚烧的烟气应进行处理,并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等有关规定。
污泥焚烧的炉渣和除尘设备收集的飞灰应分别收集、储存、运输。
鼓励对符合要求的炉渣进行综合利用;飞灰需经鉴别后妥善处置。
5.污泥运输和储存5.1 污泥运输。
鼓励采用管道、密闭车辆和密闭驳船等方式;运输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防止因暴露、洒落或滴漏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严禁随意倾倒、偷排污泥。
5.2 污泥中转和储存。
需要设置污泥中转站和储存设施的,可参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等规定,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和使用。
6.污泥处理处置安全运行与监管6.1 国家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的监管;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保障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6.2 运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保证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应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防止危及公共安全的事故发生。
6.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和各污泥接收单位应建立污泥转运联单制度,并定期将记录的联单结果上报地方相关主管部门。
6.4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备的检测、记录、存档和报告制度,并对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及其副产物的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和报告,相关资料至少保存5年。
6.5 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对污泥土地利用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污泥土地利用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定期对污泥衍生产品土地利用后的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进行评价。
污泥处理处置场所应禁止放养家畜、家禽。
6.6 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填埋场的监督和管理。
填埋场运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定期对污泥泥质、填埋场场地的水、气、土壤等本底值及作业影响进行监测。
6.7 污泥焚烧运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定期对污泥性质、污泥量、排放废水、烟气、炉渣、飞灰等进行监测。
污泥综合利用单位还需对污泥衍生产品的性质和数量进行监测和记录。
7.污泥处理处置保障措施7.1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主管部门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规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7.2 地方人民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和管理水平,污水处理费应包括污泥处理处置运营成本;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稳定运营。
7.3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于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按规定给予财政和税收优惠;建立多元化投资和运营机制,鼓励通过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