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同步练习2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作业[基础自测]1.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 )A.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B.内力作用都进行得非常快,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C.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改变不属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2.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3.下列岩石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读图L411,回答4~5题。

甲火山乙石林丙断层丁怒江河谷图L4114.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5.下列有关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千米。

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见图L412)。

读图回答6~7题。

图L412 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6. 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7.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岩浆岩、风力侵蚀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D.沉积岩、流水侵蚀[能力提升]8.下列有关地壳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表的方向移动B.往往导致地震、山崩和火山爆发C.会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D.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读图L413,完成9~10题。

图L4139.上图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B.变质岩的形成过程C.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D.岩浆岩的形成过程10.图L414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代表石灰岩、大理岩所属岩石类型的数字是( )图L414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L415所示)。

[同步练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同步练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组岩石按成因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花岗岩、砂岩②砾岩、页岩③砂岩、石灰岩④大理岩、板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砾岩、页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属于沉积岩。

答案:C2、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石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板岩解析: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岩浆岩有花岗岩和玄武岩两类。

答案:C3.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 )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解析: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答案:C4、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花岗岩和页岩B.大理岩和砂岩C.砾岩和板岩D.石灰岩和页岩解析: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中含有化石,石灰岩和页岩都是属于沉积岩。

答案:D5、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A.花岗岩B.页岩C.大理岩D.石灰岩解析: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

答案:C6、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②岩浆岩分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两类③沉积岩按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④已形成的各种岩石均可变成变质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形成和分类知识,要求必须熟练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

答案:D7、下列哪些事实与地壳物质循环有关()①岩浆岩的形成②土壤层的发育③地貌的变化④地壳中的化学元素⑤玄武岩上有许多气孔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解析:本题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

答案:C8、下列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岗岩为喷出岩,在地表分布广B.沉积岩类型有页岩、板岩C.石灰岩是由大理岩变质而成D.沉积岩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解析:花岗岩为侵入岩,板岩是由页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

高中地理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75

高中地理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75

高中地理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大理石(岩)被广泛使用于家庭装修,主要是由于A.大理石(岩)价格低廉,适合广大的普通居民购买力B.大理石(岩)较好地调节室内小气候,使室内冬暖夏凉C.大理石(岩)坚固、美观、耐用D.大理石(岩)能释放出对人体有用的稀有元素2,根据所学知识,将矿物、岩石、矿产分别填入下表的方框内。

3,当副热带高压提前北进,位置比常年偏北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江淮地区造成洪涝灾害B.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洪涝灾害C.北方地区发生干旱D.南方则易发生干旱4,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5,花岗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是A.大理石、长石、石英B.长石、石英、云母C.方解石、石英、云母D.石灰石、长石、石英6,下列非金属矿产中,属于能源类矿的是A.萤石B.石油C.石膏D.磷灰石7,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若相邻两条等压线相差2hpa,则图中甲、乙两处的等压线值分别为,甲pha,乙是hpa(2)在右图中画出高压脊(用--表示),低压槽(用……表示)各一条。

(3)A和B两处风力大的是,原因是。

(4)在图中A、B、C、D所标风向正确的是。

(5)高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与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昼夜温差小的是。

原因是。

8,关于热力环流叙述,错误的是:A.地区间的地面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根本原因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成C.同一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D.无论水平方向。

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9,下列物质属于矿物的有A.生铁B.铜丝C.玻璃D.方解石10,冷锋和暖锋共同特点是:A.过镜后天气转晴B.过境时气压升高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11,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通辽烟酒市场调研报告【通辽市烟酒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烟酒市场一直是消费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辽市的烟酒市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有着其独特的市场特点。

本报告将对通辽市的烟酒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希望可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二、市场概况1. 通辽市地理位置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大兴安岭腹地,东南临赤峰市、西北连乌兰浩特市,东北与呼伦贝尔市为邻,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2. 通辽市人口与消费水平通辽市辖5个旗、1个市、2个区,总人口约为360万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辽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烟酒消费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3. 烟酒市场发展情况目前,通辽市烟酒市场以专卖店和超市为主要销售渠道,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烟酒产品种类齐全,价格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三、市场调研1. 市场调研对象通过对通辽市的居民、烟酒专卖店经营者和超市销售人员的访谈,收集相关市场数据和信息。

2. 调研内容(1)居民调研:主要围绕消费者对烟酒的品牌偏好、购买习惯、消费频次等方面进行调查。

(2)经销商调研:主要了解烟酒经销商对于市场需求、产品热销情况、供应链状况等方面的看法。

(3)市场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超市和专卖店,调查市场上主流的烟酒品牌、价格和促销活动等情况。

3. 调研结果(1)居民调研:大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产品牌的烟酒,认为国产品牌品质更有保障。

而在消费频次上,30-50岁的居民消费烟酒的频次更高。

(2)经销商调研:经销商普遍认为烟酒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竞争也日益激烈,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来吸引消费者。

(3)市场调查:通辽市的烟酒市场以白酒为主流产品,其中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而在烟草产品方面,中华、玉溪等国产品牌较受欢迎。

四、市场竞争分析1. 主要竞争对手目前通辽市的烟酒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各大品牌制造商,他们在产品品质、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高一地理第2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练习题(带答案)

高一地理第2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练习题(带答案)

高一地理第2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 C.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解析】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答案】 A 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岩浆岩和变质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解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岩的一种;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

【答案】 C (2012•长沙高一检测)地壳中的矿物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能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 ) A.玄武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4.下列岩石中,其“前身”是页岩的是( ) A.石英岩 B.板岩 C.大理岩 D.片麻岩【解析】第3题,一般来说,形成越早的沉积岩埋藏越深,位于下层,且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因此沉积岩可以反映岩层形成的时间和环境。

第4题,由页岩变质而形成的是板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形成的,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后形成的,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答案】 3.D 4.B 5.在野外鉴别常见矿物的简易方法主要是通过肉眼和简单工具识别矿物的下列哪些特征( ) ①透明度②化学成分③光泽④颜色⑤晶体形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在野外鉴别矿物,不仅要看颜色、光泽、透明度、晶体形状,还应结合简易工具如小刀等大致确定矿物硬度。

化学成分用肉眼和简单工具不易得出。

【答案】 C 6.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解析】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

高中地理学案(必修一)配套习题——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师版)

高中地理学案(必修一)配套习题——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师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一般来讲,上边的岩层比下边的岩层形成晚;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形成的,因此图示区域中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是最晚的。

答案:A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D.板岩【解析】石灰岩受高温或高压的作用发生变质而成为大理岩。

答案:C3、在地表形成的①岩石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 B.具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由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集合而成【解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结构疏松,多气孔。

答案:B4、如果岩层③是由鹅卵石和粗砂组成的岩石,反映了该岩石的形成环境是A.海洋环境 B.湖泊沉积环境 C.山洪河流沉积环境 D.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环境【解析】鹅卵石和粗砂应是由流速较快的水流携带、沉积形成的。

答案:C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常见的矿物如煤、石油、天然气、石英等。

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地质名称按其形成及相互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床④矿物⑤矿产⑥地壳A.②—⑤—①—④ B.②—④—⑥—① C.②—④—①—⑥ D.②—④—③—⑤【解析】明确相关概念的含义可回答该问题。

答案:C6、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一定不同②常见的造岩矿物有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等③所有矿物都为固体④在目前所知的矿物中,金刚石硬度最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矿物,但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矿物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并不都是固体,例如,天然气为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为液态矿物。

答案:C7、天然汞属于A.固态矿物 B.液态矿物 C.气态矿物 D.不是矿物【解析】自然界中天然汞呈液态,是液态矿物的一种。

高中地理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地理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地理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A.大理石、板岩、石灰岩B.石灰岩、砾岩、页岩C.砂岩、石灰岩、花岗岩D.玄武岩、砾岩、片岩2,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A.石油B.天然气C.汞D.石英3,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A.岩石 B.矿物 C.矿床 D.矿产4,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雨率达80%以上,原因是:A.白天气温高,包含水汽的能力强;夜晚气温降低,包含水汽的能力降低而带来夜雨B.白天,谷坡由于空气升温快,空气沿谷坡上升,而谷地中央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如图甲C.夜晚,近地面空气冷却快,冷空气沿谷坡沉入谷底,谷地中央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成云致雨,如图乙D.夜晚,来自印度洋沿雅鲁藏布江谷地推进的风力强5,岩浆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必须经过A.搬运作用B.变质作用C.喷出作用D.熔化作用6,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7,读图回答:(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季(季节),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2)A、B、C、D表示气压带A是带B是带C是带D是带(3)E、F表示风带E是带,F是带(北半球)(4)B、D两处降水类型不同B是雨,D是雨。

8,读下面两幅“两地气压分布图”分析回答:(1)在图上绘出C、D、E、F的风向。

(2)C、D两地相比,何处风力最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AB两地都是夏季,纬度相同且都地处中纬度,A处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B处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

(4)如果AB两地都是冬季,纬度相同且都是高纬度,何处夜晚温暖些________,试述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

9,读图,正确反映伦敦、莫斯科、华盛顿、乌兰巴托四个城市气压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①乌兰巴托②华盛顿③莫斯科④伦敦B.①伦敦②莫斯科③华盛顿④乌兰巴托C.①乌兰巴托②莫斯科③华盛顿④伦敦D.①伦敦②华盛顿③莫斯科④乌兰巴托10,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B.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C.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D.在上述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11,青藏高原还是我国未来的能源基地,下列关于青藏高原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B.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热带季风行进路径风能丰富C.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亚欧板块陆块和印度洋板块洋块的消亡边界,地热资源丰富D.雅鲁藏布江谷地水能资源丰富12,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正确的是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D.矿物---------化学元素---------地壳--------岩石13,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加B.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也高C.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D.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就低14,关于沉积岩不同种类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由细粒黏土固结而成的是页岩B.由沙砾组成的是砾岩C.由化学沉积而成的是砂岩D.砂岩主要是由生物沉积而成15,读下图,回答:(1)甲地的气流运动形式称为______,乙地的气流运动形式称为______。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作业[基础自测]1.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 )A.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B.内力作用都进行得非常快,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C.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改变不属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2.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3.下列岩石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读图L411,回答4~5题。

甲火山乙石林丙断层丁怒江河谷图L4114.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5.下列有关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千米。

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见图L412)。

读图回答6~7题。

图L412 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6. 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7.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岩浆岩、风力侵蚀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D.沉积岩、流水侵蚀[能力提升]8.下列有关地壳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表的方向移动B.往往导致地震、山崩和火山爆发C.会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D.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读图L413,完成9~10题。

图L4139.上图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B.变质岩的形成过程C.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D.岩浆岩的形成过程10.图L414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代表石灰岩、大理岩所属岩石类型的数字是( )图L414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L415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针对训练】单项选择题
1、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
B、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内力作用,它包括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
C、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
D、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
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
4、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马里亚纳海沟
D、日本群岛
5、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图 3-10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6—7题
6、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7、a图地貌景观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8、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海洋水位不断升降 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
C、时间还不够漫长
D、侵蚀不够强烈
9、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②乙处为侵入岩
③甲可能是火山岩④乙可能
是沉积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0、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l)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
B ,
C ,
D 。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到形成,又到新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B 5、C 6、C 7、D 8、B 9、B
二、10、1)略 2)重融再生侵蚀、搬运、堆积变质作用冷却凝固作用 3)岩浆各种岩石岩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