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计算机&软件系)

合集下载

计算机文化基础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我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建立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因此本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通过窗口操作,熟练地完成文件和磁盘的访问,从而实现软硬件功能。

通过对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学习,能熟练地掌握文件、信函、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录入、编辑、修改、存贮等操作方法,使用目前流行的办公应用软件,完成各种办公任务,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Internet(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一)课程的基本要求:1. 第一章要求掌握Windows的窗口操作、菜单操作、工具栏及对话框的使用,能使用资源管理器熟练地进行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改名等操作及磁盘复制及格式化操作,掌握文件夹及快捷方式的建立方法及汉字输入方法;理解控制面板的使用,写字板与画笔的基本使用及对象的链接与嵌入,了解记事本、计算器的使用。

2.第二章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应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的常用技术指标;二一…十进制的转换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理解计算机的编码,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3.第三章要求掌握文档的录入、编辑、格式设置,存贮及打印输出,表格的建立、编辑、格式化及图文混排;理解文档预览和预览的有关操作、艺术字的使用,了解web页制作。

4.第四章要求掌握工作表的建立。

编辑、格式化、存贮及打印;表格的计算,图表的建立和数据库的应用;理解工作表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数据清单的排序及筛选。

〈计算机文化基础〉 理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 理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论教学大纲(The Basis Of Computer Culture)课程代码:060001总学时:39学时(其中:讲课21学时、实验18学时)先修课程:无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程,属于国家教委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中的第一个层次课程,无先修课程,一般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2000/XP、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等基本操作、了解Internet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利用网络查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并了解病毒和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文化意识”,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信息处理,以适应当今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基本内容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可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2000/XP、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等内容。

2.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及IE浏览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四、建议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在重视课堂讲授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难、重点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简单内容适当提示留作学生自学;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采取讲练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建议教材与参考书目1.建议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周鸣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2.参考书目:①《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2版》,王移芝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②《计算机基础》,李建忠、王强、刁宇清等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0002课程性质:大学通识课适用专业:文史、艺术类各专业开设学期:第二、三学期考核方式:考试(第二学期),考查(第三学期)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最基本概念、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总体要求: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

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掌握Microsoft Office中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具有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初步知识,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范方法。

二、与各课程的联系具备大学生基本文化素质。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总学时讲授实验习题108 48 54 6四、讲授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社会(6+3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了解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2、教学内容:1) 计算机发展史及计算机分类。

2) 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3) 计算机文化与信息。

4)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数制的概念: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表示及相转换,二进制整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5) 计算机的数据及其编码的基本知识。

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

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系统(6+3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2、教学内容:1)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二进制形式表数据和指令、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存储执行、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和总线(地址、数据、控制)。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纲要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纲要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纲要1、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三个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能熟练地运用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掌握微软的办公事务处理软件的使用,能熟练地运用微软套装软件进行论文的写作与排版、数据处理、文稿演示等;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Internet网进行信息检索、邮件收发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了解当前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动态,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技能。

初步掌握静态网页设计方法与动态网页设计技巧。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计算机文化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组成(2)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概念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种类、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使用(3)办公事务处理技能文字处理、数据处理、文稿演示等软件的应用(4)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利用Windows95组网的基础知识(5)Internet 及其应用Internet 基本工作原理与功能、Internet接入技能、Internet资源利用、浏览器软件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6)网页设计制作技术网页设计制作的方法、网页设计制作技能2、考评办法课程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20%◆出勤:30分,无故缺课一次扣5分◆实验:70分●基础题10分●Word 15分●Excel 15分●网站设计基础实验15分●自行练习部分15分2.期末成绩:80%。

◆课程设计:40分(word 20分、网站20分)◆期末考试成绩:60分(以下按100分记)●理论题20分(单选题10分、多选题5分、填充5分)⏹第1、2、6、7章的内容●基本操作题80分⏹计算机基础知识20分⏹Word 15分⏹Excel 15分⏹PPT 10分⏹FrontPage 20分3、主要教学内容⑴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网络基本工作原理、网络接入方式、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通识类《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doc

通识类《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doc

通识类《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课程编号:0411884 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数据库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学时数:48 学分:3一、教学性质与目的1.教学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本专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计算机的入门课。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习是为了使用计算机,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应更多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学习有关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工具软件的应用,会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坚持广度为主的原则,使学生有个入门性的了解,从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目的,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陌生感。

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第一部分基础篇♦本篇组成本篇由信息与计算机文化、Windows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以及多媒体和网络基础知识组成。

信息与计算机文化是计算机的综述,主要介绍计算机在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的位置、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计算机安全等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章,主要以微型计算机为例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机硬件设备的性能、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性能及计算机工作基础与原理。

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这一章主要介绍软件的安装技术、防病毒技术与反病毒软件的使用、解压缩技术与解压缩软件的使用、图片浏览及截图等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计算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能,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包括打字、文件管理、网络浏览等。

2、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使用,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排版、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

3、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安全知识,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等。

2、操作系统: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设置。

3、办公软件: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技巧。

4、网络应用:介绍常见的网络应用如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网络搜索等,并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安全知识。

5、信息安全: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的技巧和方法,如密码设置、安全浏览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上机实践等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平时表现等。

其中,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的使用技巧和能力;平时表现则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等。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学习指导一、编写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校各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指法及汉字录入、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系列软件、因特网基本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软件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够根据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配置计算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掌握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微型机的概况和组成。

●了解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指法,熟悉两到三种汉字输入方法。

●理解中文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等的使用方法。

●理解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Office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知识,掌握网上查询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使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实践环节,多上机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掌握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适应的专业和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它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学习比较合适。

对于计算机专业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学习。

4.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计算机课程的入门课程,它的后继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2·《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与学习指导及应用》或《VB程序设计》。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48学时周学时数:3学时课程类型:通识必修课开课(系)院:全校大一新生执笔人:胡静瑶审核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为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第一层次,旨在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从而具有应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一般信息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功能,计算机软件功能和分类,掌握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之间的换算。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的安全使用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熟练使用计算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并学会简单的系统维护和设置。

掌握电脑英文键盘击键技术,至少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3. 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具备文字处理和页面排版能力。

4.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基本知识,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够使用该软件进行电子表格的编辑和数据库管理功能。

5. 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学会制作体现某一主题的演示文稿,并且能做到图文并茂,借助多媒体完成展示内容,放映效果好。

6.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借助网络查找,下载网络资源的技能,并学会简单的windows xp的网络配置。

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实践环节是本课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中的“掌握”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理解”表示能够进行操作但不够熟练;“了解”表示看过演示或体验过功能性的操作过程。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精讲多练,既要抓好教学环节,更要抓好实验环节;学生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多动脑、勤动手,逐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学时:90(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30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是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各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2、计算机系统组成3、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4、计算机的软件系统5、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6、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7、计算机中的数制基本概念8、数制转换方法(*)9、数据编码方法(*)10、指令与程序设计语言11、多媒体技术12、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要求: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功能4、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5、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6、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7、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基本概念及了解其转换方法8、了解计算机中的数字、字符及汉字的编码9、了解计算机中的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10、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使用11、了解计算机中病毒及防治知识第二章中文Windows2000操作系统教学内容:1、W indows2000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W 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系统3、W indows2000系统环境设置4、W indows2000附件的使用5、中文输入法的设置与使用6、W indows2000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Windows2000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了解掌握Windows2000对硬件配置的要求;掌握Windows2000的启动、退出及桌面的组成。

2、掌握Windows2000鼠标、键盘的操作方法;掌握Windows2000中窗口、菜单及对话框的组成及操作使用方法3、掌握Windows2000资源管理器的概念、启动及退出;掌握Windows2000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及操作使用方法;掌握Windows2000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更名及属性的设置;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及有关磁盘的操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215001总学时:56学时(讲课:32学时,实验:24学时)总学分:3.5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预修要求: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文化正向着各个领域渗透。

计算机文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知识,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也是我院各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一级内容和二级的基础部分,并有扩充。

这些内容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牢固树立“计算机意识”,提高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积极性,为今后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掌握offices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Internet)的基本功能和实际操作,培养、训练学生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了解主流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动态,掌握主流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该课程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授课为主,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来论证,加深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四、大纲使用说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有较多的上机实习时间,课堂教学与上机实习的时间比为1:1或1:2大纲正文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时:8学时(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的基本内容是介绍计算机文化的产业,发展以及计算机的特点,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知识和软件知识,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适用班级:2017级专升本科各专业辅导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罗丽杨长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荐参考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主编::宋晏刘勇杨国兴电子工业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许勇主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发展阶段(掌握)计算机分类(掌握)计算机特点(掌握)计算机应用(熟悉)2、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掌握)软件系统(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掌握)3、计算机信息表示数制的概念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熟悉)进位计数制(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熟悉)4、计算机语言(熟悉)重点(掌握):1、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思想计算机执行指令过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难点:1、数制(熟悉)数据表示中常用单位数据换算关系进位计数制进制之间的转换2、编码(了解)ASCII编码汉字编码第二章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重点)课程内容:1、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熟悉)Windows版本介绍(了解)2、windows7系统基础(掌握)3、资源管理器(掌握)4、控制面板(掌握)重点:操作系统的使用第三章计算机网络(重点)课程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熟悉)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3、网络连接设备简介(熟悉)4、Internet及其服务(掌握)IP地址域名系统Inernet的基本服务5、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基础(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熟悉)黑客(熟悉)重点:计算机网络Inernet服务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重点)课程内容:6、Word2010的功能及界面(了解)7、Word2010的基本操作(掌握)8、文档的格式化(掌握)9、表格的制作(掌握)10、图文混排(掌握)11、打印预览和文档打印(掌握)重点:12、文档的格式化(掌握)13、表格的制作(掌握)14、图文混排(掌握)15、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系统Excel2010(重点)课程内容:1、Excel2010的功能及界面(了解)2、Excel2010的基本操作(掌握)3、格式化工作表(掌握)4、Excel2010数据处理功能(掌握)5、Excel2010数据分析功能(熟悉)重点:格式化工作表(掌握)Excel2010数据处理功能(掌握)难点:Excel2010数据分析功能(熟悉)第6章示文稿Powerpoint2010介绍(重点)课程内容:1、Powerpoint2010的功能及界面(了解)2、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掌握)3、幻灯片的操作(掌握)4、演示文稿的外观设置(掌握)5、幻灯片的放映设置(熟悉)重点:幻灯片的操作(掌握)演示文稿的外观设置(掌握)幻灯片的放映设置(熟悉)第七章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1、多媒体技术概念(熟悉)2、多媒体的信息类型(熟悉)3、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了解)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了解)5、多媒体信息处理基础(了解)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考试考试题型:参照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考试重点第三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信息表示数制的概念数制转换第四章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控制面板资源管理器第五章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Internet及其服务网络安全基础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重点)Word2010的基本操作文档的格式化表格的制作图文混排打印预览和文档打印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系统Excel2010(重点)Excel2010的基本操作格式化工作表Excel2010数据处理功能第6章示文稿Powerpoint2010介绍(重点)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幻灯片的操作演示文稿的外观设置幻灯片的放映设置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概念多媒体的信息类型考试说明:开卷考试,笔试考试重点题库:课后习题,课本附录,一级考试题库考试题型:参照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分学时: 2/48授课对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先修课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Windows Xp 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Excel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3,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基础,网页制作。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情况计算机的最新发展方向,还可以掌握通用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第一层次,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3)了解多媒体的使用常识;(4)熟悉Windows Xp操作系统环境及使用;(5)掌握Word2003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技术;(6)掌握Excel2003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技术;(7)掌握PowerPoint2003文稿展示工具的功能及使用技术;(8)了解网络基本知识;(9)掌握Internet的简单应用;(10)掌握简单的网页制作方法。

2.能力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目前流行的办公应用软件,完成各种办公任务。

(2)重点:Windows Xp Word2003、 Excel2003、 PowerPoint2003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1)信息与信息时代。

(2)信息技术。

(3)信息化建设。

(4)计算机技术概述。

(5)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表示。

(6)计算机系统。

(7)微型计算机硬件配置介绍。

(8)多媒体技术基础。

2、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文化的基本概念(2)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3)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二)Windows Xp操作系统1、教学内容(1)Windows Xp概述。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让学生尽快学会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中英文输入方法,Windows 操作系统、Word 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使用与操作技巧,以及Internet 的实用知识和操作。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实践环节是本课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中的“掌握”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理解”表示能够进行操作但不够熟练;“了解”表示看过演示或体验过功能性的操作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和教学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学时为54学时(3学分),其中必须完成的学时包括:IP课件15学时,上机实验21时,定期辅导18学时。

二、教学媒体文字教材: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模块化结构,每一模块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辅导、导学内容和上机实验四部分内容。

模块1 ¾¾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2 ¾¾微机操作系统(Windows2000)模块3 ¾¾Internet基础模块4 ¾¾文字处理系统(Word2000)模块5 ¾¾电子表格系统(Excel2000)模块6 ¾¾电子演示文稿系统(PowerPoint2000)模块7 ¾¾附录(中英文输入方法、媒体播放器简介)IP课件:本课程配有适合自主学习的系统讲授IP课件,主要按知识点设计的案例模块式讲座的教学方式。

网络课件:按知识点提供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支持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Sichuan Science & 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课程教学大纲三年制(高职专科)《计算机文化基础》系(部)名称:_信息技术工程学院_教研室(组):网络技术专业名称:网络技术专业类别:_网络技术___大纲主编:_李章俊___《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代码:07010102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学时:课程学分:4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先修课程:无二、教学目标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各专业新生的一门公共课,涵盖了作为一个计算机初学者应该掌握和了解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通过理论引导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与基本操作技巧。

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功能,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1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及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及发展方向1.2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数制及其转换信息单位字符与汉字的编码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工作原理1.4计算机使用常识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计算机黑客计算机主流配置计算机的维护【目的要求】了解:①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特点、分类、应用与发展趋势;②数制的概念;③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防治及消除;④计算机的安全操作。

掌握:①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②计算机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③计算机语言;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如主板、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⑤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层次关系;⑦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⑧接口、总线的概念;⑨数制的特点及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⑩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要会用“计算器”工具来转换);⑾字符编码;⑿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⒀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专业学时:8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071101执笔人:李绍中审定人:贺平说明部分一、前言《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第一门接触计算机的课程,它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有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信心的培养,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所以,对计算机类专业来说,开好该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地位与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Windows下使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字表处理、数据处理和Internet应用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中文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掌握常用的DOS命令使用3.具有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4.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5.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和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进行图文处理的方法6.熟练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7.掌握中文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四、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宜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模式,教学尽可能安排在机房进行。

另外,本门课程以参加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为结业考试,所以老师应认真研究往届考题,教学中加强针对性。

文本部分一、课程教学内容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2.机中信息的编码及数的表示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4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多媒体文件类型;5.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病毒防治;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模块二中西文录入1、正确的打字姿势;2、常用汉字输入法。

模块三中文Windows 20001.Windows 2000的特点、工作环境以及启动和退出;2.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3.Windows 2000的文件管理;4.Windows 2000中控制面板的使用;5.Windows 2000常用附件程序的使用;6.Windows 2000中联机帮助的使用7.Windows 2000中的计算机管理8.Windows 2000中的程序管理模块四WORD 20001.WORD 2000简介;2.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3.文档编辑、排版和打印;4.表格制作与处理;5.图文混排;6.邮件合并的使用;7.模板和样式的使用8.大纲视图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计算机/软件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510204
课程学分:3 总学时:48(上课学时 4 实践学时 44)制订人:段利文制订时间:2005年9月
修订人:段利文修订时间:2009年9月
审订人:基础教研室审订时间:2009年9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计算机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必修、实践技能课。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实践性很强,也非常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各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先修与前导课程:无
相关专业模块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局域网组网实训、计算
机网络基础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和熟悉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
2.熟悉系统的启动和熟悉键盘的使用,掌握英文录入方法和至少掌握一种中文录入方法;
3.掌握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4.能熟练使用Word 2000编辑和排版文档;
5.能熟练使用Excel 2000编辑和管理电子表格;
6.能熟练使用PowerPoint 2000制作演示文稿;
7.熟悉Internet的操作应用,会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会使用下载工具,会使用压缩工具;
五、教学条件
1.实验教学设备
学生用机
●局域网环境
●Internet 环境
2.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Windows 2000中文操作系统
●Office 2000办公软件
●IE 6.0应用程序
●Outlook Express应用程序
●WinRAR压缩软件
六、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七、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随堂考核(分A、B 、C、D四个等级)+过程考核
2.评分办法:技能成绩+学习态度分值
优——A≥75%、D=0、学习态度95分以上
良——(A +B)≥75%、D=1、学习态度90分以上
及格——(A +B +C)≥75%、学习态度达80分以上
不及格——(A +B +C)<75%
八、教材与参考书
1.参考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程》,段利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8月2.参考书:网络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