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精彩赏评九

合集下载

古诗十九首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古诗十九首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古诗十九首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古诗十九首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古诗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篇1[汉]汉无名氏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1】远:久。

缓:宽松。

【2】发:指乐声的发散、传播。

中曲:乐曲的中段。

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

这里借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3】遗(wèi):赠予。

【4】所思:所思念的人。

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5】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6】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7】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8】馨(xīn)香:香气。

【9】盈:充盈,充积。

【10】致:送到。

【11】贵:珍贵。

一作“贡”。

【12】感:感受,感动。

【13】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14】但:仅,只。

作品赏析: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九。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

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

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尽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

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古诗十九首鉴赏

古诗十九首鉴赏

古诗十九首鉴赏古诗十九首赏析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注释】〔青青陵上柏二句〕『陵』,大的土山。

『柏』,四季常青的树木。

『青青』,犹言长青青。

『磊磊』,众石攒聚貌。

『涧』,s间的溪流。

这两句是托物兴起的,用以兴起生命短暂,人不如物的感慨。

﹝忽如远行客﹞『忽』,速貌。

『远行客』,比喻人生的短暂。

离家远行,思家更切,到了那里,尤其不能久留。

不但极言生命的短暂,而且暗示有厌世的意思。

﹝斗酒相娱乐二句﹞斗酒指少量的酒。

﹝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华热闹的气象。

﹝冠带自相索﹞『冠带』,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于平民,此作贵人的代称。

『索』,求也。

『贵人自相索』,是说贵人只和贵人来往,不理别人。

﹝长衢罗夹巷二句﹞『衢』,四达之道,即大街。

『罗』,列也。

『夹巷』,夹在长衢两旁的小巷。

这两句是说大街的两旁,罗列着小巷,许多王侯的第宅在巷中,而第宅的大门,则面临大街,以见气概之盛,引人注目。

〔两宫遥相望二句〕『两宫』,指洛阳城内的南北两宫。

〔极宴娱心意二句〕『极宴』,穷极宴会。

『戚戚』,忧思也。

上句写那些冠带人物们的生活现象,下句写他们的现实心情。

说明:这首诗是一位失意之士藉由他所看到的当时政治首都洛阳的一些现象,写出了个人不平之感,和不满现实的心情。

古诗十九首之二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乎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津路?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注释】〔良宴会〕『良』,善也。

『良宴会』,犹言热闹的宴会。

〔杂具陈〕『具』,备也。

『陈』,列。

『杂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

〔弹筝奋逸响二句〕『筝』,乐器。

『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

『新声』,指当时最流行的曲调。

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

下列哪些是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下列哪些是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被誉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它们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而且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和传颂。

下面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1. 古诗十九首是王之涣在唐代初期写的一组诗歌,以描写自然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

与唐代其他的诗歌一样,古诗十九首也大部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美好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2. 除了描写自然风景,古诗十九首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其中有的诗歌关注世间百态,有的诗歌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有的诗歌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3. 古诗十九首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1. 古诗十九首以其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创作上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 古诗十九首在古代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典范之一。

三、古诗十九首的传播价值1. 古诗十九首在唐代即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热情追捧和传颂,被广泛流传。

在后世,这些诗歌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编入了各种文学选本并被作为教材传授。

2.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艺术性上,更体现在它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上。

这些诗歌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对人们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古诗十九首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对于当代人来说,阅读古诗十九首不仅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更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积淀和魅力。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当前位置: 习古堂国学网>>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介绍】《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昭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古诗十九首》目录】•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二首。

这首曾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推崇的诗,以一名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身世,抒发了思妇在草木茂畅的春景下内心寂寞苦闷的愁思。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

...•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写得很别致。

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

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

...•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作者无名氏似是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是抒写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

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

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

...•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这首诗从秋夜之景写起,写景抒愤上的妙处,在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蝉鸣之中。

《古诗十九首》赏析与解读

《古诗十九首》赏析与解读

《古诗十九首》赏析与解读创作背景编辑《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但没有根据,后人多疑其不确。

犹又如曹植《送应氏》描写过洛阳被焚毁后的萧条景象,而《十九首》的诗人眼中的洛阳还是两宫双阙,王侯第宅尚未然无恙,冠带来游宴如故,更何况洛阳未遭破坏之前,王粲尚幼,曹植并未出生。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一地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汉末建安之前几十年间。

作品鉴赏编辑整体赏析《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

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分析(通用5篇)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分析(通用5篇)

《古诗》的分析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分析(通用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的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的分析篇1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

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1、点染点染,是国画的术语。

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古诗十九首中的艺术表达欣赏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

古诗十九首中的艺术表达欣赏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

古诗十九首中的艺术表达欣赏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古诗十九首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不朽的作品凝聚着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才情,展示了他们深沉的思考和独特的创作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欣赏古代诗人在古诗十九首中所展示的艺术表达,并探究背后的创作技巧。

一、《白日依山尽》——杜甫古诗十九首的开篇之作,《白日依山尽》以其简洁精湛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切入点,充分展示了杜甫对于自然景物的独到感悟。

通过对山和日的描写,他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

杜甫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日落山尽的情景来表达人事已尽的哀愁之情。

整首诗节奏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思索与感悟。

二、《登鹳雀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以咏史之笔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王之涣以豪迈的笔触,将古代壮丽的景物和古代英雄人物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浩渺磅礴的整体画面。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以短短的几个字勾勒出千古传世的景象,展示了他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对历史的感知。

通过这种方式,他巧妙地将历史与诗歌相结合,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三、《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是古诗十九首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李白以朴素质朴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描写,他表达了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短暂瞬间的感慨。

诗歌中的别致寓言让诗歌更具启示性,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自省与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读者产生共鸣。

四、《悯农》——李绅李绅的《悯农》是一首讴歌劳动人民的田园诗。

通过对农民劳动生活的描绘,他表达了对农人的深切关怀和社会不公的强烈愤懑。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语展示了农人艰辛的劳作,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农人的辛苦。

诗歌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发人深省,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深思。

五、《春夜喜雨》——杜甫《春夜喜雨》是古诗十九首中一首以雨为主题的代表作。

杜甫充分展示了他对于自然景物的独到观察力和对雨水的感悟。

王国维评古诗十九首

王国维评古诗十九首

王国维评古诗十九首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他评价了许多古诗作品,其中包括了十九首古诗。

以下是我从多个角度对这十九首古诗的评价:1.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2. 《望岳》(杜甫),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巍峨的岳阳楼和壮丽的洞庭湖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沉浮的忧虑和对历史传统的追溯。

3. 《登高》(杜甫),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山峻岭和广袤的大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越。

4.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原草原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5.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州台的高耸和辽阔的视野,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沉浮和对英雄事迹的歌颂,展现了对家国情怀的追求。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东的美景和对兄弟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离别的感伤。

7. 《静夜思》(李白),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晚思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8. 《登乐游原》(李商隐),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原的美景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对命运的抱怨。

9. 《长恨歌》(白居易),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和悲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和对历史沉痛的思考。

10. 《登鹳雀楼》(白居易),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原草原的美景和对别离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12.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幽州台的高耸和广袤的视野,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沉浮和对英雄事迹的歌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精彩赏评(九)
【其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
华滋
形容枝叶繁茂。

宋王安石《今日非昨日》诗:“仰看青青叶,亦復少华滋。


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滋:当“繁”解释。

“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荣:犹“花”。

致:送达。

贡:献。

一作“贵”。

【汇评】
【采菽堂古诗选】
陈祚明:此也望录于君。

馨香以比己之才能,摩厉以须,特伤弃远,末又谦言不足采择,然惓惓之念不能忘耳。

古诗之佳,全在语有含蓄,若究其本指,则别离必无会时,弃捐定矣。

决绝怀抱实足贵重而君不我知,此怨极切,乃必冀倖于必不可知之遇,揣君恩之未薄,谦才能之未优,盖立言之体应尔。

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败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