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购买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兼并等业务过程中,由于支付的溢价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具有实质性的存在,而是一种思维、文化、技能等知识属性的积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是企业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等不可见的因素所体现的价值。
企业商誉通常是由于要进行收购、兼并、保险合并等商业活动,而支付的溢价部分超过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所产生的。
商誉是不能单独计量的,因而只有在相应资产的发生额中间识别。
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商誉确定商誉的确定需要比较复杂的程序和方法来计算。
确定商誉的第一步是计算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然后再从支付给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减去被收购公司实际净资产公允价值。
商誉的确定需要根据被收购公司的前期经营状况、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等因素进行初步估算,再与实际收购价格进行核实。
二、商誉的摊销商誉的摊销是在确定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以及收购价格之后进行的。
商誉摊销的期间为商誉确认之日起的最长有效期。
商誉的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
在摊销商誉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摊销金额和摊销期限把其分摊到每年的损益表中,以实现对商誉的消耗。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正确识别商誉的存在,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长,那么将商誉摊销到较长的时间,能够降低企业每一年的损益,但这也会导致企业净利润数的大幅下降。
同时,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短,那么商誉的全部价值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计入企业损益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三、减值测试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
因此,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的存在将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一般采取减值损失模型或增强现金流模型等。
这些模型中,最典型的是减值损失模型,其需要将商誉的当前价值与其残值作比较,确定其是否出现减值的情况,来调整企业账目和资产的价值。
会计操作技能商誉的计量与处理
会计操作技能商誉的计量与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因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附加价值,是一种无形资产。
在会计操作技能中,商誉的计量与处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商誉的定义,商誉的计量方法,以及商誉的处理原则和会计准则。
一、商誉的定义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后,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代表了品牌声誉、客户关系、专利技术等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的价值。
二、商誉的计量方法商誉的计量方法主要有购买价款法和重估价值法。
1. 购买价款法购买价款法是指按照收购时支付的购买价款计量商誉。
这种方法将商誉看作是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所支付的溢价部分。
2. 重估价值法重估价值法是指根据商誉的实际价值来计量商誉。
这种方法需要通过评估商誉的各项因素来确定其价值,如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
三、商誉的处理原则和会计准则商誉的处理原则主要涉及商誉的摊销和减值测试。
1. 商誉的摊销商誉应当以摊销的方式计入企业的财务报表,在一定期限内逐年计提摊销费用。
摊销期限主要根据商誉的使用寿命和商誉的经济效益预测来确定。
2. 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应当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价值的准确反映。
减值测试主要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可得到的现金流量来进行。
在会计准则方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AS)对商誉的处理有一些差异。
IFRS要求商誉必须在每个财务报告期进行减值测试,而CAS允许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减值测试的频率。
四、商誉的会计记录商誉的会计记录分为取得商誉的会计记录和商誉摊销的会计记录。
1. 取得商誉的会计记录取得商誉时,应当将商誉作为一种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并在现金流量表中披露收购所支付的金额。
2. 商誉的摊销会计记录商誉的摊销应当以借记摊销费用、贷记商誉的方式进行会计记录,摊销费用计入损益表中。
总结:商誉的计量与处理是会计操作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的计量和处理商誉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商誉会计现代角度认知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商誉会计现代角度认知及其会计处理方法商誉会计是指企业在进行商业交易时,实际支付的商誉价值与目标企业的差额。
商誉是企业在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时,支付给目标企业超过目标企业正常资产价值的部分。
商誉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和创造力相辅相成,二是由于过度支付或操纵交易造成的市场非理性。
从现代角度来看,商誉应被认为是企业在市场中所产生的资产,可以作为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一种表现。
商誉具有可持续性和增值能力的特点,它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创造长期价值。
因此,对商誉的正确认知和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
商誉在会计处理上主要分为两种方法,即采用摊余成本法和采用公允价值法。
摊余成本法是商誉会计处理的传统方法,它通过逐年摊销商誉的价值来反映其消耗程度。
摊余成本法适用于商誉具有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的情况。
在确定期限的情况下,商誉的会计处理类似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按照预计的使用寿命进行摊销。
在不确定期限的情况下,商誉的会计处理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价值下降。
如果商誉价值下降,需要进行减值计提。
公允价值法是商誉会计处理的现代方法,它通过将商誉的价值与市场价格相对比来确定商誉的价值。
公允价值法更加符合市场实际情况,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商誉的价值和变动。
公允价值法适用于商誉具有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的情况。
在确定期限的情况下,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是根据市场价格来确定商誉的公允价值。
在不确定期限的情况下,商誉的会计处理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价值下降。
如果商誉价值下降,需要进行减值计提。
需要注意的是,商誉会计处理的方法不同,会对财务报告产生不同的影响。
摊余成本法会导致商誉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的净资产和盈利能力。
而公允价值法在顾及市场实际情况的同时,更容易捕捉到商誉价值和变动的真实情况,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和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商誉在现代角度下应被认为是企业的一种资产,可以反映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
论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论商誉及其会计处理内容摘要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誉逐渐成为企业一项越来越重要的资产,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与现实收益都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日与俱增,目前新的会计准则把它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合理地进行计量,而且以净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下,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购并资产潜在的经济价值,进而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
如今商誉会计的会计核算体系还没有完善,如何科学地对商誉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是会计界一直研究的焦点和难点。
本文通过分析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 从对商誉基本概念、特点和性质的认识, 商誉的成因分析以及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到商誉会计确认、计量标准的确定, 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更深入地进行探讨,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要求,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商誉新会计准则会计确认与计量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goodwill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business asset, the corporate earnings and development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I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osition is growing. The new guidelines will present its separated from the intangible assets recognized as a separate asset and make a reasonable measure, and present in the balance sheet under non-current assets to net basis, to reflect the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of assets acquired, and reflec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oodwill is no comprehensive accounting system currently, how to conduct scientific goodwill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been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Based on the current accounting of goodwill in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goodwill,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goodwill and goodwill accounting status of research into the goodwill accounting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standard to determine, for goodwill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issues more in-depth study in order to adapt to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K ey words :goodwill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目录一、引言 (1)二、商誉的含义及特点 (2)(一)商誉的含义 (2)(二)商誉的特点 (2)三、商誉的成因分析及种类 (4)(一)、商誉的形成 (4)(二)、商誉的种类 (4)四、商誉的确认研究 (6)(一)自创商誉的确认 (6)(二)外购商誉的确认 (7)五.商誉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8)(一)吉利公司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8)(二)吉利公司收购沃尔沃的商誉会计处理研究 (8)(三)商誉会计处理的改进方法 (9)六、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论商誉及其会计处理一、引言商誉是产生在企业合并中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是在未来可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
商誉是企业并购活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概念,但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进行思考,并探讨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以及商誉的价值和减值。
一、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属于无形资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商誉需要在并购交易后确认并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商誉的确认主要发生在企业收购其他公司时,当支付的价格高于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超出部分就是商誉。
商誉的确认可以反映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所支付的溢价部分,也可以说明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所获得的无形价值。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在资产负债表中,商誉被计入无形资产项目,而在利润表中,商誉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能够提高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济实力,也能够说明企业在并购活动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
商誉的确认也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吸引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
二、商誉的价值及减值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虽然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但商誉的价值也是需要被关注和评估的。
商誉有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一旦商誉价值发生减值,就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将商誉价值调整至减值后的价值。
商誉的减值主要受到市场环境、行业竞争、企业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商誉的价值及减值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备受争议。
商誉的价值及减值测试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誉的价值需要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和市场法。
成本法是指以商誉确认时的收购成本为基础,逐年摊销商誉;而市场法则是以市场价格评估商誉价值,市场法更能够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
商誉的减值测试也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是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和净现值来进行。
商誉评估的会计处理与价值计量方法
商誉评估的会计处理与价值计量方法商誉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而获得的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异,它是企业无形资产中重要的部分。
在会计处理中,商誉的评估和价值计量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商誉评估的会计处理与价值计量方法。
一、商誉评估的会计处理商誉评估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商誉的确认、商誉的计提与摊销以及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
1. 商誉的确认商誉的确认是指企业在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时,将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异视为商誉。
在确认商誉时,企业需要根据规定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进行商誉的量化评估,并将其确认为企业负债表上的无形资产。
2. 商誉的计提与摊销商誉的计提与摊销是指企业根据相关规定,在确认商誉后,按照一定的摊销期限进行核销。
通常情况下,商誉的摊销期限为5-20年,企业按照摊销期限将商誉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的费用中。
3. 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根据商誉的实际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计提相应的商誉减值准备。
当商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准备,以反映其真实价值。
二、商誉评估的价值计量方法商誉评估的价值计量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这些方法可以独立或综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最为适合的方法。
1. 市场法市场法是根据市场上具有类似风险特征和收益特征的交易进行商誉评估的一种方法。
通过比较市场上类似企业的收购交易价格和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确定商誉的价值。
2. 收益法收益法是一种基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商誉评估方法。
通过预测被收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并结合适当的贴现率,计算出商誉的现金流量净现值,作为商誉的价值。
3. 成本法成本法是根据计算企业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并将其作为商誉的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收购或合并交易的具体成本,如支付的现金、发行的股票以及承担的债务。
综上所述,商誉评估的会计处理与价值计量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具有重要影响。
商誉会计现代角度认知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商誉会计现代角度认知及其会计处理方法商誉是指企业在并购或者合并其他企业时,由于溢价支付而产生的差额。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代表着企业的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客户关系和员工技能等。
在现代会计角度下,商誉的认知和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从现代会计角度来看,商誉被认为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并不能很容易地以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可量化的方式来衡量。
商誉的价值通常是通过企业长期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来体现的。
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消耗法和无形资产法。
直接消耗法认为商誉的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耗,因此在会计报表中将商誉按照一定比例摊销,直到其价值完全消耗为止。
无形资产法认为商誉的价值是长期可持续的,因此在会计报表中将商誉列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在现代会计准则下,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无形资产法。
无形资产法将商誉作为一种长期可持续的资产来看待,认为其价值是由企业独特的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和员工技能等因素决定的。
因此,在会计报表中,商誉通常列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然而,商誉的价值并不是静态的,它可能会随着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因此,现代会计也要求企业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保其价值不会超过相关企业或资产组合的可回收金额。
如果商誉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处理,通过减记商誉的账面价值来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下降。
总之,从现代会计角度来看,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是由企业独特的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和员工技能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会计处理上,通常采用无形资产法将商誉列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同时,企业也需要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保其价值不会超过可回收金额。
这些会计处理方法有助于准确反映商誉的价值,并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税会实务】关于购买商誉后续会计处理的探讨
【税会实务】关于购买商誉后续会计处理的探讨摘要购买商誉在进行后续会计处理时通常会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或摊销, 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减值测试比摊销更能反映商誉的本质特征, 更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
但是, 我国现阶段对购买商誉采取减值测试方法在推行上存在一定难度, 建议对其进行摊销以降低会计核算成本。
关键词购买商誉;减值测试;摊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之前, 我国对购买商誉的处理一直没有专门的会计准则予以规定。
只是在1997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有所涉及, 该法规规定:在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情况下, 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 兼并方应按照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确认购买商誉。
其后, 未对入账后商誉的后续处理进一步规范。
而在自1998年清华同方与鲁颖电子进行合并以来的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实践中, 经批准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权益联合法, 未确认购买商誉, 也因此没有涉及商誉的后续处理。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分则和资产减值分则都较为明确地规定了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办法,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下面将对《准则》中关于购买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问题展开讨论。
一、购买商誉后续会计处理的三种方法述评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是指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产生的购买商誉确认入账后进行的会计处理。
目前, 外购商誉在入账后常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有3种。
(1)将商誉立即注销, 即在合并日将商誉入账后, 随即冲销合并企业当期收益或留存收益。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曾将其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处理方法。
其他各国选用的并不多见。
认同这种方法的人认为商誉在未来不一定能使企业获得收益, 在账上保留商誉资产不够谨慎。
还会为商誉的后续处理方法选择留下难题, 故入账后立即注销比较合适。
将商誉入账后再注销的做法, 实际上是把商誉在合并时的入账看做权宜的做法, 在本质上不承认商誉。
或者说把商誉排除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
商誉的会计处理与评估
商誉的会计处理与评估商誉(Goodwill)是企业在进行合并、收购交易时,当合并后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时形成的资产差额。
商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和财务报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商誉的会计处理与评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的会计处理分为两个阶段:首次确认和后续计量。
1. 首次确认在合并后的财务报表中,如果商誉符合相关准则的确认条件,应当确认为一种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减去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形成的商誉金额。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应当在收购交易完成之日确认。
2. 后续计量商誉的后续计量是指在确认商誉之后,对其进行评估和计量。
商誉的计量方法分为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两种。
成本法是将商誉按照其实际成本减去已经摊销的金额计量。
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商誉的摊销期限为有限期间。
企业可以按照合理的摊销期限将商誉摊销到相关的收入成本或费用科目中。
公允价值法是将商誉按照其公允价值减去已经摊销的金额计量。
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公允价值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计量调整。
二、商誉的评估方法商誉的评估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市场多重比较法、现金流量贴现法和收益资本化法等。
1. 市场多重比较法市场多重比较法是根据市场上类似交易的实际数据,通过对比交易市场上相似企业的价值水平来评估商誉。
通过对交易市场上的可比公司进行分析,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
2. 现金流量贴现法现金流量贴现法是根据商誉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评估。
该方法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得出商誉的现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评估。
3. 收益资本化法收益资本化法是根据商誉所能产生的收益进行评估。
将商誉所能产生的年度收益资本化为商誉的价值。
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预期,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
三、商誉的影响商誉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有直接影响。
首先,商誉的会计处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商誉会计处理方法
商誉会计处理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商誉会计处理方法。
你说这商誉啊,就像是企业的一种无形宝贝。
想象一下,一家企业,它除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良好的口碑、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这些就是商誉啦。
那怎么来处理它呢?这可真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事儿。
一般来说呢,有这么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就好比给这个无形宝贝找个合适的“家”。
一种方法是初始确认。
这就像是给商誉一个名分,正式把它纳入企业的资产里。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得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行。
不然岂不是乱套啦!这就好像你不能随便把什么都说成是宝贝呀。
还有后续计量呢。
这就像是要不断地关注这个宝贝的价值变化。
企业得时刻留意着,看看这商誉是增值了还是减值了。
要是减值了,那可得赶紧采取措施,就跟你发现自己的宝贝有了点小毛病,得赶紧修补一样。
说到这,咱来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个很有名的企业,大家都特别认可它,那它的商誉就很高。
但要是突然出了些负面新闻,大家对它的好感度下降了,那这商誉不就减值了嘛。
这就跟一个明星,原来很火,突然出了丑闻,人气就下降了一样。
再说说这商誉的摊销。
这就好像把宝贝的价值慢慢消耗掉。
不过这也得有个合理的方式和期限呀,不能瞎来。
咱在生活中不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嘛。
比如说你有个特别珍贵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它可能会慢慢损耗,价值也会有点变化。
这商誉会计处理方法可真不简单,得综合考虑好多因素呢。
既要保证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又不能太死板,得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这多像咱过日子呀,得精打细算,还得随机应变。
总之呢,这商誉会计处理方法是会计学里很重要的一块。
它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
咱得好好研究研究,弄明白其中的门道。
可不能小瞧了它,不然就像走在黑夜里没带手电筒,容易摔跤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呀,大家都得重视起来,让这无形宝贝为企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商誉会计处理
商誉会计处理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商誉是一项重要的资产。
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或合并等交易时,超出被收购方净资产的部分。
也可以理解为企业购买其他企业时,所支付的溢价部分。
商誉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品牌价值、客户关系以及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
然而,商誉在财务会计的处理上却充满了挑战。
首先,商誉的计量方法使其更具争议性。
在过去,商誉的计量方法主要采用廉价法(bargain purchase method),也就是商誉是通过减去被收购方的净资产的方式来计算的。
然而,随着商誉越来越重要,廉价法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于2004年引入了更为广泛使用的成本法(cost method)。
成本法要求商誉的计算是以收购时支付的合理价值为基准,而不是简单地减去被收购方的净资产。
这种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商誉的真实价值。
然而,成本法的使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如何确定商誉的购买价格以及如何反映出商誉的公允价值。
其次,商誉的摊销问题同样引发了争议。
根据一般准则,商誉应该在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表中作为长期资产进行摊销。
然而,商誉的摊销周期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企业可以自行决定摊销的时间和幅度。
这也导致了商誉的摊销时间长度差异很大,从数年到几十年不等。
摊销周期的不一致性给投资者和分析师带来了理解和比较企业之间的难题。
此外,商誉的减值测试也是商誉会计处理中的重大问题。
减值测试是为了确保商誉价值的公允性和准确性。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第36号准则,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的风险。
如果商誉被认定存在减值风险,企业需要根据公允价值和可实现价值对商誉进行减值。
然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和具体要求并不一致,造成了不同企业之间减值测试结果的差异。
这给投资者带来了理解企业价值的困难,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为了解决商誉会计处理中的问题和争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一直在不断努力。
商誉的计价与会计处理初探
商誉的计价与会计处理初探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或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的超过合理价值的金钱或资产,即超过净资产的溢价。
商誉是企业在交易中的重要资产,但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财务概念,其计价和会计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商誉的计价是指在进行收购或并购时,企业需要确定商誉的价值。
商誉的计价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被收购企业的业绩、未实现的增长潜力、品牌及知名度等非财务因素。
同时,商誉计价还需要考虑市场经济环境、所处行业的竞争情况,以及预计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等因素。
商誉的计价需要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避免在计价过程中存在偏差和误差。
一旦商誉的价值确定,企业就需要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商誉的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收购或并购后,如何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商誉。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商誉应该在收购后立即确认,并以每年定期检查进行减值测试。
具体来说,商誉应当在作为资产组合的一部分,以公允价值(减去任何相关税务后)成为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项。
商誉的减值测试不仅包括考虑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还需要考虑被收购企业的业绩和金融状况,以及未来预期的收益和风险等因素。
一旦商誉的价值发生减值,企业需要及时确认减值损失,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商誉的计价和会计处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首先,商誉的计价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资产负债表外的资产,如品牌、知名度和未实现的增长潜力等,这些因素的确定存在不确定性。
其次,商誉的减值测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和未来预期的收益和风险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对商誉的价值产生严重影响。
最后,商誉的计价和会计处理存在主观性,不同企业可能对同一个商誉的价值和减值测试结果存在不同的看法。
为了避免商誉的计价和会计处理出现问题,企业需要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和严格的风险评估,确保商誉的价值计算准确且合理。
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及时发现商誉价值的变化,避免商誉已丧失价值但仍然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产生误导和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探讨
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探讨内容摘要:商誉这一概念是随着企业产权有偿转让行为的发生,才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出现的。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或信誉卓著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高,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使企业获得的超额获利能力。
商誉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有密切的联系,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单独出售;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无法单独计价,它们的价值只有把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时才能确定。
商誉可以是自己建立的,也可以是向外购入的,企业自己建立和拥有的商誉,由于企业继续经营,并未准备出售和转让,因而,不能将其拥有的商誉转化。
但如果拥有商誉的这个企业转让给其他企业时,购买方以高于企业净资产的价格购买这个企业,这时购买方可将买价与净资产的差价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核算。
所以,只有从外购入的无形资产-商誉入账。
也就是说,商誉只是在一个企业兼并或购买另一企业时才会发生转让、买卖关系,才可进行商誉的无形资产核算。
商誉的价值一般应以每年超额收益的三到五倍为宜,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商誉这一概念是随着企业产权有偿转让行为的发生,才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出现的。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或信誉卓著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高,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使企业获得的超额获利能力。
商誉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有密切的联系,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单独出售;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无法单独计价,它们的价值只有把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时才能确定。
商誉可以是自己建立的,也可以是向外购入的,企业自己建立和拥有的商誉,由于企业继续经营,并未准备出售和转让,因而,不能将其拥有的商誉转化。
但如果拥有商誉的这个企业转让给其他企业时,购买方以高于企业净资产的价格购买这个企业,这时购买方可将买价与净资产的差价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核算。
所以,只有从外购入的无形资产-商誉入账。
也就是说,商誉只是在一个企业兼并或购买另一企业时才会发生转让、买卖关系,才可进行商誉的无形资产核算。
论购买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论购买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编辑整理: 会计职称考试编辑:王菲文章来源:新浪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当今企业资源构成、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商誉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强,越来越为企业内外部关系人所瞩目。
但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它是所谓“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处理至今仍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大难题。
购买商誉与企业的合并收购行为密切相关,更是商誉讨论中的热点。
本文从分析购买商誉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出发,系统揭示其确认、计量、摊销和减值重估等会计处理问题,并对相关会计理论课题进行思考。
一、购买商誉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购买商誉和自创商誉是按商誉的不同形成来源对其所进行的划分。
通常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凭借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自己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因为这些优越条件与无形资源的存在,可以使本企业能够较其他同类企业获取更高的收益。
由于自创商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价值构成复杂,形成成本具有不可验证性的特点,因而被排除在传统的会计确认计量体系之外。
与此不同,购买商誉是企业并购时,由于收购方企业对被收购企业存在着良好的预期,认定其能够在未来时期获取正常水平以上的超额收益,因而确认的后者所拥有的各种优越条件与无形资源。
这一定义体现了购买商誉的经济实质,是会计理论中购买商誉范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理解购买商誉理论、探讨购买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我们称之为概念可见,企业并购交易的客观存在,为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可行性,使其容易按照传统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成为当前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核心问题。
会计实务:购买企业商誉及后续业务的账务处理
购买企业商誉及后续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关于商誉与后期利润的处理 1.初始商誉的处理:购买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差额作为商誉包括在投资成本中。
2.后期损益调整: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
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
所以,贵公司在初始计量时,商誉不再单独出现,而是包括在投资成本中;对于后期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则应构成投资收益,按照以上方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二、关于商誉的测试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六章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为企业单独产生现金流量,所以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另外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内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所以贵公司所说的,如果测试后出现商誉升值,则不作账务处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得冲回已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
如果发生减值,因商誉不是独立存在的,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会计期末,企业应当将商誉的账面价值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如难以直接分摊至资产组,则应当将其分摊给相关的资产组组合,然后比较各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如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照有关减值的规定处理,确认减值损失。
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准则要求
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准则要求商誉是指企业在商业组合过程中获取的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它是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声誉、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在会计处理上,商誉不是无限期的资产,需要根据相关准则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
商誉的确认方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商誉是在企业企业合并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即在取得其他企业控制权时确认;2. 商誉确实存在;3. 可以可靠地计量商誉的公允价值。
商誉的初始计量商誉的初始计量是在企业合并交易完成之时确定的。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商誉的初始计量应为商誉公允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
商誉的公允价值可以通过独立评估、市场交易价格等方法来确定。
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商誉的会计处理分为两个阶段: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1. 初始确认阶段商誉的初始确认发生在企业合并交易完成之时。
在初始确认阶段,需要将商誉的公允价值与取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对比。
若商誉的公允价值大于净资产公允价值,则将超出部分确认为商誉。
2. 后续计量阶段商誉的后续计量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会有所区别。
2.1 在持续经营模式下,商誉以成本减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一般情况下,商誉不进行摊销,而是每年对商誉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若商誉的净额大于其可收回金额,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计提。
2.2 在非持续经营模式下,商誉以可变现金额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商誉按照可变现金额进行摊销,通过预测现金流量来确定商誉摊销的期限和金额。
商誉的披露要求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与商誉相关的信息,包括商誉的初始计量金额、商誉的减值测试情况、商誉的摊销情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外部用户对企业商誉的价值及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总结商誉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在会计处理上需要遵循相关的准则要求。
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是根据商誉公允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来决定的,后续计量根据不同的经营模式会有所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购买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编辑整理: 会计职称考试编辑:王菲文章来源:新浪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当今企业资源构成、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商誉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强,越来越为企业内外部关系人所瞩目。
但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它是所谓“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处理至今仍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大难题。
购买商誉与企业的合并收购行为密切相关,更是商誉讨论中的热点。
本文从分析购买商誉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出发,系统揭示其确认、计量、摊销和减值重估等会计处理问题,并对相关会计理论课题进行思考。
一、购买商誉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购买商誉和自创商誉是按商誉的不同形成来源对其所进行的划分。
通常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凭借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自己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因为这些优越条件与无形资源的存在,可以使本企业能够较其他同类企业获取更高的收益。
由于自创商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价值构成复杂,形成成本具有不可验证性的特点,因而被排除在传统的会计确认计量体系之外。
与此不同,购买商誉是企业并购时,由于收购方企业对被收购企业存在着良好的预期,认定其能够在未来时期获取正常水平以上的超额收益,因而确认的后者所拥有的各种优越条件与无形资源。
这一定义体现了购买商誉的经济实质,是会计理论中购买商誉范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理解购买商誉理论、探讨购买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我们称之为概念可见,企业并购交易的客观存在,为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可行性,使其容易按照传统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成为当前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核心问题。
购买商誉的形成与企业并购密切相关,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则直接决定着购买商誉的会计表达及其核算方法。
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联营法,只有在购买法下,才涉及购买商誉问题。
从会计方法应用的角度,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将购买商誉定义为,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收购方企业所支付的收买成本与购得股权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该差额通常为正值,若出现负值则称为负商誉。
该定义虽然未能指明购买商誉的本质属性,但为解决购买商誉的确认、计量等会计处理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因而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本文称其为概念Ⅱ概念I与概念Ⅱ不仅对购买商誉定义的角度不同,而且二者所界定的购买商誉内容也有差别。
由于受到并购双方谈判技巧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按照概念Ⅱ所确认、计算的购买商誉价值中,很容易会包括某些非商誉的因素。
因此,与概念I相比,概念D是一种相对广义的购买商誉定义。
与上述观点不同,有学者(Johnson,Petrone,1998)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购买商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购买溢价”(purchasepreminum),是由收购方企业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收买成本部分,这里我们将其称为概念Ⅲ。
以全面分析实务中对购买商誉进行会计处理所包括的实际内容为基础,他们认为购买商誉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其已确认账面价值的差额;B.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由被收购企业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价值;c.被收购企业持续经营中各种得以存续的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所具有的公允价值;D.通过企业并购实现收购方企业与被收购企业的整合所具有的公允价值;E.收购方企业由于高估被收购企业净资产而多付的价值;F.因为并购双方的讨价还价而导致收购方企业多付或少付的价值。
据笔者所知,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购买商誉内容的最为宽泛的解释。
这一划分对于我们深入认识购买商誉的概念与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中完善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二、购买商誉的确认将购买商誉确认为一定的要素项目,是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的起点。
概括而言,当前世界各国关于购买商誉会计处理的总的原则是承认它的存在并要求对其加以确认,但在具体做法上却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观点和方法:一是将购买商誉资本化为企业的永久性资产,以后时期不摊销;二是将购买商誉资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以后一定时期内系统分期摊销;三是购买商誉不资本化为企业的资产项目,而是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立即注销。
可见,三种处理方法的分歧首先在于是否将购买商誉资本化。
从各国的会计准则来看,坚持购买商誉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是美国会计界长期所持的观点。
最早可见于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53年发布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此后APB和FASB都坚持了这一立场,但三个机构都没有就购买商誉与资产概念的关系做出明确的理解。
与此相反,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第10号《财务报告准则》认为:“由于企业并购所形成的商誉既不是企业的资产,也不是企业立即的价值损失。
”(ASB,1997)问题在于,该项准则并未解释其认定购买商誉不符合会计资产概念的理由,并且在具体的会计处理方面它也还是将购买商誉当做企业的资产看待,因而其结论也就难以便人信服。
从会计理论的角度考察,任何一个经济事项能够被确认为资产的必要条件,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然后才讨论它的计量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等问题。
按照目前最常用的定义,“资产是由特定实体通过以往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FASB,1985)以此为标准为前述Johnson和Petrone所划分的购买商誉六项组成内容进行分析,A和B与被收购企业相关,而非会计概念结构中的商誉内容。
具体说来,A 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在某些情况下企业难以准确确定其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二是企业为了借此尽量缩短商誉摊销影响未来报告收益的时期。
因此,它本身并不是独立的资产项目,却是其他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
B则指的是企业某些原本在性质上属于可辨认的无形资产,由于它们不符合会计确认的标准,或是因为会计确认标准中的某种限制条款的制约,使其无法作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得到确认(如未完成的研究开发项目)。
这些资产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但从理论上讲属于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E和F都与收购方企业相关,但二者同样不能算作会计概念意义上的商誉。
E本身并非资产,它甚至也不构成任何资产的一部分,而只是一种计量误差的体现。
F则在性质上更符合会计概念结构中的损失或利得的定义。
所以,这两个要素不仅不是购买商誉的应有组成部分,它们根本就不应列人资产的范围之内。
只有C和D才符合前面的购买商誉概念I的雾求,属于真正会计理论范畴的购实商誉内容。
C可以理解为早在合并前被收购企业就已经通过自创或以往的企业合并事项业已形成的商誉,所以亦可称为“持续经营商誉”。
这一概念表明,被收购企业作为合并前已经存在的实体,具有借助其全部净资产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而如果这些资产与负债项目是被分别出售和取得的,则企业也就丧失了获取相关超额收益的能力。
因此,购买商誉的这部分价值是以被收购企业作为独立企业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的。
或者说,哪怕不考虑企业并购本身的目的,收购方企业仅仅是可想保持被收购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正常经营状况,也必须支付这部分成本。
和C相比,D虽然也符合购买商誉的理论涵义,但它却是企业并购交易的直接产物,在企业联合之前并不存在,因此可叫做“合并商誉”。
这部分商誉的价值的计算,应以收购方企业支付的收买成本超过被收购企业作为独立实体的市场价值的部分为基础,其数额因各个特定的企业合并案例而异。
购买商誉的这两部分构成内容,既能够为企业创造未来的经济利益,又能够满足为企业所控制并产生于以往交易事项的限制性要求,因而符合确认为资产的基本条件。
以上分析表明,现行会计理论和准则里的购买商誉概念,与实务中进行购买商誉会计处理的业务内容,事实上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购买商誉概念,即前述的概念I,真正体现了商誉的经济实质,但在内容上只应包括以上C和D两个部分。
广义的购买商誉概念,指的是前述的概念Ⅱ和概念Ⅲ,并且只有概念Ⅲ才能将上述六个部分的所有内容概括完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虽然在概念上,我们可以对购买商誉的各个不同部分,及其与企业相关资产或其他要素项目的界限加以清晰地划分,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将以上六个部分彻底区分开来往往是极为困难的,广义的购买商誉定义通常更能体现实务中对商誉进行会计处理的实际。
因而,认为购买商誉符合会计资产的概念,主要是针对狭义的购买商誉概念及其内容而言的,但在实际进行计量、摊销等会计处理时,我们也不得不经常顾及广义购买商誉的内容。
出于对购买商誉性质及其构成复杂性的认识,FASB近来指出:“在当前的会计实务中,收买成本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都被记作了商誉,而不是单独作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处理。
”为改进会计实务,该委员会要求:“所有能够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都应该从商誉中分离出来,以其各自的公允价值在收购方企业的会计报表上列示。
”(FASB,1999)三、购买商誉的计量购买商誉的计量与商誉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
概括而言,商誉的特点主要包括依附性、整体性、价值波动性,以及商誉价值与其形成成本的弱相关性。
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商誉的价值评估与计量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色彩。
虽然商誉的计量难度很大,但还是可以采用近似的方法对购买商誉进行计价。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计量方法,一种是超额收益法,另一种是超额成本法。
超额收益法招商誉视为企业获取未来超额收益的能力,依据的是“一项资产的价值等于它所创造的未来收益的折现值”的会计理论观点,认为由于商誉为企业所创造的是高于平均水平以上的或称超额的收益(例如,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所以这种超额收益的现值可以作为对商誉价值的一种计量。
严格说来,这种方法符合商誉的经济实质,所取得的计算结果也应更贴近于会计理论意义的商誉价值,但其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可验证性。
使用该方法必然要面临预测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估计企业赚取超额收益的持续时间以及选择确定恰当的折现率等问题,整个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做出人为的假设,因此其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较差。
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确定,也可以用于企业并购过程中对购买商誉的计价。
与超额收益法相比,超额成本法的最明显的优点就在于其更为客观、可靠。
在这种计量方法下,商誉只有在企业被收购时才予以确认和计量。
企业并购中,收购方企业所支付的收买成本与其所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市场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即为购买商誉的价值(如果收买成本低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则为负商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