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者管理制度相关制度与流程培训学习

合集下载

手术室患者手术后管理制度

手术室患者手术后管理制度

手术室患者手术后管理制度
1.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术后患者管理,根据病人情况随访。

2.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根据术后医嘱将护理要点和护理情况准确、及时、客观记入护理记录中。

注意是否有并发症发生,若发生应及时报告医师积极处理,并记录。

若发生术后并发症,医护人员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应及时报告病人及家属,取得理解和配合。

3.如病人需送至病房或重症监护室,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共同与病房或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床旁交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输液的情况、术中动静脉穿刺部位情况、其他管道的标识及管理情况、伤口情况及患者皮肤情况,神志情况、确认患者苏醒并记录。

同时与病房值班护士交接引流物和其它放置物(填塞物)的名称,放置部位,并提醒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4.手术室护士在术后1-3天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针对患者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情况、各类导管情况、全身皮肤情况及活动情况做术后评估并记录,必要时与管床护土沟通,并进行术后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

【流程】。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护理安全管理组织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各病区护士长、护理骨干及相关部门人员。

3. 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定期组织护理安全培训和教育;(3)开展护理安全自查和隐患排查;(4)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5)提出护理安全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护理安全管理内容1. 患者身份识别(1)在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2)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多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包括床号、姓名、住院日期等;(3)在给药、输液、输血等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4)使用手腕带、床头卡等工具,方便护士随时核对患者身份。

2. 手术安全(1)护士需在手术前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手术安全;(2)护士需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手术后与病房护士共同交接患者,确保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3. 用药安全(1)护士在给药前需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2)护士需在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给药后记录用药情况,包括患者反应、给药时间等。

4. 输血安全(1)护士需在输血前核对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2)护士需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输血后记录输血情况,包括患者反应、输血时间等。

5. 设备安全(1)护士需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护士需在给患者使用设备前,向患者解释设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护士需在患者使用设备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自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3. 建立护理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4.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5.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安全的认知。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一、制度建立1.制定术后患者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例如确保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2.制定术后患者管理的标准和指南:例如术后检查项目、处理常见并发症的指南等。

3.制定术后患者的记录和报告要求:例如术后观察记录表、并发症报告表等。

二、流程建立1.术后患者入院管理流程:a.接收术后患者信息和相关资料。

b.安排床位和护理人员并分配责任。

c.进行术后评估和相关检查。

d.制定术后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

e.交代术后特殊注意事项和医嘱。

2.术后患者护理流程:a.术后病情观察和监测:例如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出血或渗漏、呼吸情况等。

b.术后疼痛管理:例如给予镇痛药物、采取疼痛缓解手段等。

c.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例如防止感染、防止深静脉血栓、处理手术创面问题等。

d.术后康复护理:例如指导患者进行康复体操、按摩术后部位、提供必要的康复设备等。

e.术后患者安全管理:例如预防跌倒、合理用药、防止误食等。

3.术后患者出院管理流程:a.制定出院计划和指导书。

b.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医嘱。

c.安排术后随访和复诊。

三、术后患者管理质量评估1.定期进行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

2.定期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和分析。

3.定期组织术后康复效果的评估和讨论。

四、术后患者管理的教育培训为了保证术后患者管理质量,医疗机构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术后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管理方法。

3.术后康复护理的理论和实践。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保障术后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培训合格的护理人员,并定期进行管理质量评估,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更好的术后护理服务,提高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离院康复和患者出院指导管理制度

离院康复和患者出院指导管理制度

离院病愈和患者出院引导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提高患者离院病愈效果,并有效引导患者在出院后的病愈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健康情形,本医院订立了离院病愈和患者出院引导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患者顺利病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术语定义•离院病愈:指患者完成在住院期间所需的医疗治疗和病愈护理后,依据医生的引导,以非住院方式连续接受病愈治疗和自我管理的过程。

•患者出院引导:指医院为患者供应的在患者出院后连续追踪引导和支持,以确保患者能够健康病愈并维护良好的生活习惯。

3. 离院病愈流程3.1 病愈评估和计划订立1.由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愈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病愈计划订立的依据。

2.病愈计划由医生和病愈师共同订立,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愈目标,确保病愈方案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3.2 病愈引导和治疗1.医院将为患者供应认真的病愈引导和治疗计划,包含饮食引导、运动磨练、药物管理等方面。

2.病愈师负责监督和引导患者进行病愈治疗,供应必需的病愈护理和技术支持。

3.3 出院准备和交接1.出院前,医生将评估患者的病愈情形,并确保患者已实现出院的条件。

2.医生将向患者进行出院引导,包含药物使用方法、复诊布置、病愈计划等。

3.医生将与患者或其家属对患者的出院情况进行交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连续的病愈治疗和引导。

4. 患者出院引导管理4.1 出院引导与随访1.出院引导包含但不限于病愈方案的连续执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复诊的布置。

2.医院将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病愈情况,并依据需要供应进一步的引导。

4.2 患者自助管理1.医院鼓舞患者乐观参加病愈过程,并供应相关的自助管理教育。

2.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定时服药,并定期监测和记录相关生理指标。

4.3 病愈支持和教育1.医院将为患者供应病愈支持和教育,包含病愈知识的宣传、社交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2.医院将组织定期的病愈讲座、病愈活动等,供应病愈知识和技能培训。

入院与出院管理制度

入院与出院管理制度

入院与出院管理制度一、入院流程管理1.全部入院患者均需经过医生的初步诊断和评估后,方可办理入院手续。

2.患者或其家属需供应真实、完整的个人信息和病史资料,包含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过敏史、既往疾病史等。

3.入院患者须在办理入院手续时缴纳相关费用或供应医保卡、医保凭证等。

4.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同意接受治疗并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5.入院患者须搭配医院开展的各项检查和检验,遵守医院的规定和要求。

6.医院将为入院患者布置合适的病房,并供应必需的医疗设施和服务。

二、出院流程管理1.病情稳定的患者,经医生评估后,可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经医生同意后方可出院。

2.出院患者需将医疗费用结清,并领取相关费用发票。

3.出院前,患者应咨询医生关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饮食调整。

4.出院患者须领取医生开具的出院证明、病历和医嘱,确保获得连续性的治疗和护理。

5.出院患者应妥当布置返家路途,如患者长途旅行需咨询医生看法。

三、护理管理1.医院将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每位患者布置专职护理人员,并供应专业的护理服务。

2.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护理技能和知识,合理布置护理时间和频次,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3.医院将定期组织护理培训和考核,不绝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5.护理人员应及时上报患者的病情变动和突发事件,并妥当记录护理过程和效果。

四、家属陪护管理1.家属可依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申请陪护。

陪护人员需供应相关身份证件和联系方式。

2.家属应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敬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工作。

严禁干扰医院的正常秩序和无关人员进入病房。

3.家属需遵从医院的探视时间,不得在非规定时间进入病区或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

4.家属应搭配医院开展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如有疑问或困惑可随时咨询医护人员。

5.家属应确保病房的环境乾净和安全,合理利用医院供应的设施和资源。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急诊手术是指在因病情危急或不可预知的情况下,需要紧急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手术效果,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本文将介绍急诊手术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1. 制定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的急诊手术管理规定,明确开展急诊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时间的安排、手术团队的组成和职责、急诊手术设备和物资的配备以及手术过程中的监控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 建立急诊手术评估机制: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急诊手术评估机制,对每一位需要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进行评估和判定。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手术紧迫性、手术风险以及患者本人或家属的意愿等。

3. 确定手术团队:医疗机构应当组建专业的急诊手术团队,包括麻醉师、主刀医生、护士等。

手术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急诊手术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更新知识。

4. 紧急手术设备和物资配备: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急诊手术的特点,配置必要的手术设备和物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展开手术。

例如,急诊手术室应当配备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急诊手术箱应当准备好血管通路建立和快速输液的物资等。

5. 急诊手术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的特殊性,对急诊手术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减少手术时间、防止感染等。

6. 手术后的监测和护理:医疗机构应当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包括术后疼痛管理、感染预防等。

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随访,及时掌握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二、急诊手术工作流程1. 急诊手术评估与决策: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与急诊手术科的医生进行协商和决策。

决定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会进入急诊手术室,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2. 手术准备与检查:急诊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会为患者准备手术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等。

临床手术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临床手术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临床手术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
的制度与流程
背景
手术是诊治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误或意外导致患者的不良后果,因此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与流程。

监控和评价模式
临床手术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应该采用全过程监控和评价模式。

全过程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手术安全检查、手术部位标记和手术风险评估等程序。

手术中应该有专人负责手术全程记录,以便了解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手术后应该记录患者的手术结果和手术并发症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监控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度规范、流程标准、工作职责和考核评估等内容。

制度规范应该精细,将每个环节明确到具体操作步骤;流程标准要与制度规范相对应,确保规范的贯彻执行;工作职责要明确、清晰,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考核评估可以发现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方法。

效果评价应该定期进行,纠正不足,不断改进。

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

手术疗效应该参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评价;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要及时上报和处理,并评估其对患者健康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
临床手术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与流程对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医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确保每个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手术患者诊疗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诊疗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诊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手术患者诊疗工作,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手术患者诊疗管理的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

三、手术患者的治疗流程1. 门诊就诊:患者出现手术需求后,首先需进行门诊就诊。

医生将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手术适应症。

2. 手术安排: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紧急程度,医生会制定手术计划并安排手术时间。

3. 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评估手术风险及处理不同风险下的手术计划。

4. 术前宣教: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工作,包括手术过程、麻醉方法、风险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5. 术前准备:手术前,患者需进行禁食禁水,并配合麻醉师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医护人员会为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措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6. 术中管理:手术中,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同时,及时沟通协调,处理突发情况。

7.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转入恢复室进行监测和护理。

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出现并发症。

8.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医生会为患者制定出院指导和复诊计划,提供相关饮食、用药、休息等注意事项。

四、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1. 安全准入:医生需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和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决定手术安全性及遵循的手术方案。

2. 安全手术:医护人员需遵循手术操作规范,准确执行手术要求和医嘱,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无菌。

3. 安全麻醉:麻醉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类型,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保证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4. 安全用药: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用药规范,避免用药错误和过敏反应。

5. 安全护理: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保证患者安全的生命体征和情况。

患者进出院流程管理制度

患者进出院流程管理制度

患者进出院流程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患者进出院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适用于该医院全部住院患者的进出院管理。

2. 患者入院流程2.1 患者接待 2.1.1 当患者到达医院时,接待员应自动询问患者相关信息,并核对其身份证件和住院预约信息。

2.1.2 接待员应将患者引导至相关科室,并帮助患者完成相关入院登记手续。

2.2 患者登记 2.2.1 科室护士应帮助患者填写住院登记表,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等内容的准确性。

2.2.2 科室护士应与患者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患者住院的目的、费用及相关权益和责任等内容。

2.3 患者体检和入院准备 2.3.1 患者在入院前,应进行必需的体检以确保其身体情形适合住院。

2.3.2 患者入院前,医生应与患者进行认真的病情评估和诊断,明确住院治疗的需求和方案。

2.4 患者床位布置 2.4.1 医院病房护士长应依据患者的病情、治疗需求和病床的可用性进行床位布置。

2.4.2 床位布置应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并确保相邻病床的病情相对稳定,避开交叉感染的风险。

2.5 专科医生交接 2.5.1 在患者入院后,原科室主治医生应与接班医生进行专科交接。

2.5.2 专科交接内容应包含患者病情描述、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方案等,并确保接班医生对患者的情况有充分了解。

3. 患者出院流程3.1 出院准备 3.1.1 主治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推断出院的合适时机,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确认。

3.1.2 出院前,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认真解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药物使用方法和随访计划。

3.2 出院确认 3.2.1 医院行政人员应核对患者的出院证明、费用结算单等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2 医院行政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确认,并妥当处理出院手续和相关费用结算。

3.3 出院引导 3.3.1 出院时,责任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供应认真的出院引导,包含饮食建议、药物使用方法、病愈引导等。

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治疗管理制度

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治疗管理制度
★麻醉医师知晓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医师掌握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规范。
★相关人员知晓术中用血的制度与流程。
★相关人员知晓本科室质量与安全培训计划内容。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知晓相关制度和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康复科人员熟知康复相关的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和质控标准、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与流程。
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治疗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掌握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十三项)。
★医务人员熟知预约诊疗制度与流程。
★检诊、分诊人员掌握履职要求。
★急诊医师知晓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与流程。
★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
★相关人员均知晓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危重患者应先行抢救。
★相关人员知晓急诊手术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相关人员知晓手术后(肿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的规定与流程。
★相关人员知晓术后患者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
★麻醉医师知晓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相关制度与程序。
★麻醉医师知晓定期对麻醉医师执业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制度。
★麻醉医师均能熟练掌握新心肺复苏流程。
★手术、麻醉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相关人员知晓双向转诊制度与流程。
★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掌握告知技巧,采用患者易懂的方式进行医患沟通。
★咨询服务台人员熟知各项服务流程。
★临床医护人员知晓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
★临床医护人员知晓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处置及报告程序。
★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临床路径工作流程。

患者手术与术前术后护理管理制度

患者手术与术前术后护理管理制度

患者手术与术前术后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与术前术后护理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院工作的秩序和效率,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全部手术科室和相关部门。

第三条医院手术与术前术后护理管理以患者为中心,遵从医学伦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团队协作和信息沟通,不绝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第二章手术安全管理第四条手术科室负责医院手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规范和顺利进行。

第五条手术科室应建立完善的手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第六条手术科室应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认手术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第七条手术科室应建立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依据患者的健康情形、手术类型和手术风险等级,订立相应的手术方案和防备措施。

第八条手术科室应定期进行手术设备和器械的检测、维护和更新,确保手术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术前护理管理第九条术前护理科室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第十条医院应建立术前护理评估制度,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验,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形,以确定手术方案和防备措施。

第十一条医院应为患者供应必需的术前教育,包含手术过程的解释、术前准备的引导、麻醉的相关知识等,提高患者对手术的理解和搭配度。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术前护理记录和资料归档制度,记录患者的术前评估结果、术前教育内容和患者知情同意等相关信息,留存备查。

第四章术中护理管理第十三条术中护理科室负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

第十四条术中护理人员应专业操作,熟识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术中常见的急救技术和疾病处理方法。

第十五条术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室的乾净和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手术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第十六条术中护理人员应乐观搭配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供应必需的帮助和支持,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术后护理管理第十七条术后护理科室负责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和病愈工作。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手术是现代医学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手术过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人员,因此手术患者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手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手术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实施情况,协调解决手术安全相关问题。

2. 设立手术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手术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收集、整理、分析手术安全相关信息,组织培训、考核等。

3. 各手术科室设立手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手术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手术安全措施,监督实施情况,处理本科室手术安全事件等。

三、手术安全管理制度1. 术前评估制度(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3)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手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术中监测制度(1)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手术感染。

3. 术后管理制度(1)术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2)制定术后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3)做好术后随访工作,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患者反馈的问题。

4. 手术室管理制度(1)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条件。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手术感染。

(3)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熟练掌握手术室设备的使用。

5. 手术器械管理制度(1)手术器械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灭菌,保证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

(2)建立手术器械的追溯制度,确保手术器械的可追溯性。

(3)合理配置手术器械,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培训与考核1. 对手术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手术安全意识。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术后患者管理工作,保障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术后管理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

第三条术后患者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患者手术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观察和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对患者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

第四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执行术后患者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第五条医务人员应当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熟悉本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提高术后患者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章术前准备第六条在患者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不良习惯,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手术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引导患者正确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禁食禁水时间、身体清洁等。

第八条患者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指导,如实提供病史和体检情况,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做好自身保健工作。

第九条患者应当遵守医务人员的建议,如禁食禁水时间、停止服用药物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第十条患者应当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准备好手术所需的费用和相关材料。

第三章手术操作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操作,做到严谨、细致、规范。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当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消毒器械、清洁手术间、调试设备等,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方法,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当配合好,配合手术相关安全检查,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当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情况,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应当做好手术的记录和资料整理,包括手术过程记录、药品使用记录、器械使用记录等,保证手术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患者根据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完成各项检查后,专科医生(可包括麻醉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的方可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二)术后评估制度: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

(三)出院评估制度: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PADS评分量表(附件2)完成打分;满分10分,评分≥9分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出院评估(附件3),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

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签字确认。

四、院前、院内宣教制度:日间手术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应对预约手术之后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日间手术治疗的方式、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等,打消患者疑虑,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患者出院时,应给每个患者送一份日间手术中心出院指南,详细告知术后基本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出院指南上应有医院的详细联系方式。

五、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患者出院后第一天日间手术随访医护人员务必随访。

根据各个病种的具体规定,第一周至少对每个出院患者进行2次以上的随访,第二周随访次数不少于1次,2周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

随访可以分为电话随访、QQ、微信随访、短信随访等,需做好随访记录工作,查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解决。

六、流程管理(一)入院前管理流程:患者持诊疗卡在门诊就诊后,专科医生进行病种筛选,开具相应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相关检查的基本情况完成手术、麻醉术前评估,符合条件的患者如同意进行日间手术治疗,由专科医生进行登记预约;完成入院前宣教,包括通识教育、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手术注意事项的强化;再确认手术日期,并通知患者入院。

全麻顾客术后管理制度

全麻顾客术后管理制度

全麻顾客术后管理制度一、引言全麻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式,其操作过程中需要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疼痛感,以便医生更好地完成手术操作。

术后管理对于患者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全麻顾客术后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患者在手术后获得适当的护理和监测,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全麻手术术后管理流程1. 术后监测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将被送到恢复室进行监测和护理。

在这个阶段,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率、血压等,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 镇痛管理全麻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因此需要进行镇痛处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包括口服药物、静脉滴注等。

3. 液体管理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水平稳定,避免出现脱水或过度水肿。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液体管理,包括口服水分和静脉输液等。

4. 术后患者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对术后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包括清洁伤口、更换敷料、协助患者转身等。

同时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5. 安全防范术后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安全情况,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术后得到充分的保护。

6. 术后复诊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检查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

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安排复诊时间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三、全麻顾客术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手术成功率良好的术后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同时也可以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2. 提升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优质的术后管理服务,可以提升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口碑和美誉度。

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也将促进医院的发展。

3. 减少医疗事故完善的全麻术后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同时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全麻顾客术后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1. 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全麻术后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和流程。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一、病情评估管理制度1.目的和原则:确保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2.责任分工:明确医生、护士、技师等在病情评估中的职责和权利。

3.评估标准:规定患者病情评估的内容、方法、时间和频率,包括病史获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监测等。

4.信息记录和共享: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记录和及时共享,方便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协作。

5.定期评估和再评估:规定在患者住院期间、手术前后、临床病情变化时的定期评估和再评估要求。

二、病情评估的操作规范1.环境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评估工具和设备,确保评估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掌握开放性提问、倾听和观察的技巧,获取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3.评估步骤:按照病情评估制度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病史获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监测等步骤,确保每个步骤的操作正确和完整。

4.数据记录:将评估结果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并进行安全措施,例如签名、时间戳和信息保密等。

5.资料分析和判断: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患者的病情状态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三、病情评估的程序1.识别患者:在评估开始前,确认患者的身份和相关信息,以避免评估错误和混淆。

2.评估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定评估的目标和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评估计划。

3.数据采集: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对患者进行病史获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监测等,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4.数据分析和判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

5.结果沟通:将评估结果及时沟通给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6.病情监测: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病情监测计划,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的监测和再评估。

总结: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患者知情同意管理制度与流程

患者知情同意管理制度与流程

患者知情同意管理制度及程序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使用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法定代理人或授权委托人说明,说明内容应有记录,并取得其书面同意,患方签字内容至少应包括医务人员是否对目前病情、疾病发展及转归、诊疗措施及评价、替代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患方考虑后的选择情况,是否愿意承担因选择所导致的意外风险等。

二、落实手术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及知情同意管理制度(一)手术前谈话必须有手术医师或第一助手参与并签字,知情同意结果记录于病历之中.(二)手术前,应向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手术指征、手术风险与利弊、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上应有患方签署的明确意见及签名.(三)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并有相关溯源资料证明;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要向患者、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征得患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前,经治医师必须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待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可能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输血反应等情况,经医患双方知情同意后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三、《手术知情同意书》的签署,非急诊类手术,应在手术前一天完成,给患方留有认真思考、更改决定的时间余地。

四、手术知情同意书应由病人本人签字,本人不能签字时,应由其委托的直系亲属和按相关法律程序规定的相关人员签字方能生效。

患者委托代理人时,应由患者本人和被委托代理人共同签署《授权委托书》,被委托人应向医师出示个人身份证等证明资料。

如遇紧急手术或抢救前无法征得病人或亲属签名同意治疗、手术时(如病人神志不清时),必须在病案中写明治疗、手术的必要性,由本院的两位医师签名,并报请医务科、门诊办或院总值班批准。

外科手术后护理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后护理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后护理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外科手术后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保证患者术后恢复安全、顺利进行。

适用于我院全部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

二、术后护理责任及布置1.院领导负责布置并监督本院外科手术后护理工作;2.由护理部负责引导、计划和协调外科手术后护理工作;3.手术科医师负责术后护理工作中与手术相关的医疗措施;4.护士长负责管理术后护理人员的布置和培训;5.护士负责具体的术后护理工作,如患者察看、伤口护理、疼痛评估、服药引导等。

三、护理前准备1.在手术前,护士应查阅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准备所需医疗器械和药品;2.患者的基本情况应提前评估,包含生命体征、过敏史、药物过敏史等;3.护士应与手术室沟通,了解手术的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四、术后护理流程1.患者术后应被送入恢复室,护士应及时接收患者,并将患者的基本情况记录在病历中;2.依据医嘱,护士进行患者体温、呼吸、脉搏等察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给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3.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伤口,如发现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4.保持患者伤口的清洁,定时更换敷料,避开感染风险;5.护士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既往病史,合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予以镇痛药物;6.护士需搭配营养科,依据患者需要订立适当的饮食方案,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7.护士应定期进行患者健康教育,包含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药物使用方法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本领;8.保持患者的隐私与尊严,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与互动,供应心理支持。

五、并发症及应对措施1.护士应紧密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如发现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并搭配医师采取相应措施;2.常见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伤口裂开等,应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处理;3.护士应为患者家属供应必需的劝慰和支持,解答怀疑,减轻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六、质量掌控要求1.护士应依照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操作正确、规范、严密;2.定期对术后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并进行记录和反馈,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确保术后护理工作的衔接和协同。

患者安全制度培训

患者安全制度培训

患者安全制度培训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患者安全制度的建设,需要进行相关培训。

一、培训内容1.患者安全基本知识:包括患者安全的定义、重要性、患者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2.患者安全制度的要求:包括患者安全制度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标准要求。

3.风险管理和错误防范:包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患者安全风险和错误防范的措施。

4.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包括患者安全事件的定义、报告流程、责任追究和改进措施。

5.院内感染防控:包括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感染监测。

6.药品安全和用药管理:包括药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合理用药的原则和药品管理的要求。

7.手术安全和麻醉管理:包括手术安全的相关要求、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麻醉管理要点。

8.患者权益保护和沟通技巧:包括患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保护措施和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技巧。

二、培训目标1.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和意识,增强责任意识。

2.掌握患者安全制度的要求和相关知识,能够有效评估和识别患者安全风险。

3.熟悉风险管理和错误防范的基本原则和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患者安全风险。

4.掌握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的流程和要点,能够及时妥善处理患者安全事件。

5.熟悉院内感染防控和药品安全、用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要求,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安全。

6.掌握手术安全和麻醉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技巧,能够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7.熟悉患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专题讲解等形式,传授患者安全知识和制度要求。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医务人员学习和思考患者安全事件的处理方法。

3.角色扮演: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患者安全事件处理。

4.讨论交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与患者安全相关的经验和问题,并共同找寻解决方法。

2016手术管理监督检查记录

2016手术管理监督检查记录
3.手术安全核对表填写未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4.麻醉实施前,对静脉通道建立情况、皮肤是否完整、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核查不规范;
5.手术开始前,对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核查不规范;
6.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患者去向核查不规范。
整改意见
1、各临床科室加强对核查制度的学习及培训,尤其是手术科室应加强对手术相关准备程序的学习及培训。
6、未严格执行标本保管送检制度,标本送检流程知晓,出现无送标本和接标本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本标签三单内容填写不完整等情况。
7、未严格执行手术用物“四清点三清楚”制度,即“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四次清点手术器械、敷料。
8、急救时的口头医嘱、重要检验报告必须复读。
3、手术风险评估应在术前完成,由医师完成切口分级、手术时间评估,麻醉师完成麻醉风险评估,并与家属沟通。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床位医师应及时陪同,完成安全核查工作,并及时签字。手术间的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医务科继续监管,对不能完成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
督查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督查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科室整改措施:
科主任签名: 整改日期: 年 月 日
整改落实及追踪效果评价
通过三个月专项检查、督导、整改,手术科室对手术安全管理的落实执行有了明显改善。手术科室与手术室各科室间的协调,以及多科室协调共同抢救危重患者能力有所提高。科室质量与控制小组已经开始在实际诊疗活动中发挥作用。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手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动态监管和加强督查力度。患者自觉遵守病房管理制度,主动参与手术安全核查。手术科室主管人员和医生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外科
学习之
术后患者管理及流程
主讲人:陈必新 时间:2013-5-24
术后患者管理及流程
• 1 、巡回护士术毕提前 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准备, 由麻醉医生、经治医师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向经治医生交 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 2 、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生开具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生开 具。 • 3 、破坏性较大手术病人,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前评估合并 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送监护病房 ,待生命体征平 稳后转回病房。 • 4 、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 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 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 行术后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 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麻醉师与病房护士应床头交接 病人,检查患者身体各种束缚带是否已解除?各种管道是否通畅? 引流情况要记录。
术后患者管理及流程
• 5 、手术当晚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主动为患 者镇痛,不能坐等病人叫唤。三、四类手术,术后生命 体征不稳定病人,主刀医师及主任要亲自查房。 • 6、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 者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 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 少有1 次查房记录。 • 7 、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按《病历书写规范》格式书 写,必须及时、真实、客观、详细描述手术过程、病灶 情况、术中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包括术中会诊及与家 属谈话内容)。 • 8、术中切除组织必须 9、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 病历中。 • 10.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 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 11、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 家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