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7章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 昆虫群体数量足够大 ② 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③ 没有迁入与迁出 ④ AA、Aa、aa三种基因型昆虫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对A、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有作用) ⑤ 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遗传平衡状态
计算:
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亲代基因型 的频率 配子的比率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3、生物进化理论的不断发展
中性学说:
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大多是中 性的,这些中性突变逐渐积累导致种群间遗 传物质出现较大差异而使生物进化。
根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现象,
有人得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 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猕 猴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的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 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某种兰花和专门 给它传粉的蛾
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地球形成时 原始大气中 是没有氧气 的,但是随 着光合细菌 的出现,使 得大气中有 了氧气。
生物和无机环境间也存在共同进化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 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120 = 60% A的频率= 200
____________
80 a的频率= 200 = 4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解析]
PA=2nA2An+AAn+Aan+Aanaa×100%=2×12
000+26 4002×30 000
Pa=1-0.64=0.36。
知识点2 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 称“种”。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隔离的概念: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原始类型――突―变―、重―组―→变异类型―隔―离→变异积累形成新物种
被调查的种群中,Xb:5%+1%×2+7%=14%;XB+Xb +43%+5%+1%×2+7%=150%。所以,Xb的基因频率=X 14%/150%×100%=9.3%。
〔变式训练 1〕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
人群中,蓝眼中有3 600人,褐眼的人26 400人,其中褐眼纯合
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A )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为例,同一种地雀,从 后,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从而产生_地__理___隔离。
(1)内因:不同岛屿上的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__基__因__重 种群之间不发生__基__因__交__流__。
(2) 外 因 : 不 同 岛 屿 上 的 __食__物__ 和 __栖__息__条__件__ 互 不 相 同 , _基__因__频__率___发生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
?思考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吗? 提示:不是。一个池塘中的鱼包括多个品种,而种群是同 的总和。 2.新物种的产生一定经过地理隔离才产生生殖隔离吗? 提示:不一定。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产生经秋水 了不同的物种。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题组冲关]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产生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C.物种的灭绝一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是基因多样性
解析: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引起种群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因而
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 率的改变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 的基因库
解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则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 隔离;种群是一个地区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生物繁殖 和进化的基本单位;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 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某种群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 群的基因库。 答案:C
2.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
爆发式物种形成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起源 于个体的染色体变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等,如六倍 体普通小麦的形成。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关系
生殖隔离出现 属于不同物种
基因频率改变 可能属于一个物种
核心要点(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比较
(1)图中A属于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 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2)图中B属于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种间基因的不可 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生物: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2)湖南师大
例: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狼的进化 过程。 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 (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 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 变异 有跑得慢的。它说明生物具有______ ______的 的,有跑得慢的。它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 特性, 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 。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 随着环境的改变 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样,食物、 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样,食物、 选择 环境对狼起了______作用, ______作用 环境对狼起了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定向 方向 ______的 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 ______。 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
在一个种群中, 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型个体数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基因频率的计算 4.基因频率的计算 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因为a 调查发现AA Aa、 AA、 褐色翅的基因为a,调查发现AA、Aa、aa 的个体分别占30% 60%、10%、那么A 30%、 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A、a 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该基因的总数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 纯合体基因型频率+ 纯合体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20世纪,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 世纪 色基因(S)频率为95%, (S)频率为95%,浅 色基因(S)频率为95%,浅 灰色基因(s)频率为5% (s)频率为 灰色基因(s)频率为5%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活进化理论 第2节有详细答案
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解析:选A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2.英国的椒花蛾身体和翅都有浅色斑点。
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昆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成黑色,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化说明()A.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解析:选C从所提供的资料中可知,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浅色个体易被淘汰,浅色基因频率逐渐减小,与环境颜色相近的黑色斑点基因频率越来越大,产生了适应环境的黑色椒花蛾,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解析:选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Ss个体对应的表现型为黑色,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通过自然选择,S基因的频率增加。
4.判断侵入甲岛和乙岛上的两个蜥蜴种群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标志是看这两个种群的蜥蜴是否具有()A.特定的生理功能B.不同的形态结构C.地理隔离现象D.生殖隔离现象解析:选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生物必修2-(推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 色基因(S)频率为95%, 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5%
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 原因。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 ; Ss 20%; ss 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 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 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几年内,桦尺蠖种 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呢?
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③没有迁入与迁出,
④自然选择对A、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有作用
⑤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AA(30%)
Aa(60%)
aa(10%)
配子的比率
A( 30%) A( 30% ) a( 30%) a( 10% )
子代基因型频率
AA( 36% )
例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 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 型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 100%
=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探究活动
假设的昆虫群体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昆虫群体数量足够大,
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s基因频率减少,S基因频率增加 有,许多浅色个体能可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表现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结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因型频率遵循哈迪---温伯格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定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1.运用联系和对比等方法解释种群、基因 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和相关计 算。 3.通过教材的实例分析得出生物进化的实质。 4.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为例,理解物 种的概念,以及新物种形成的环节。
5.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生殖隔离与地理隔离、物种形 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6.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学习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 关系。 重点与难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2)常见类型 ①生殖隔离:________之间一般是不能________的,即 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_______的现象。 ②地理隔离:________生物由于________的障碍而分成 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________的现象。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为例,同一种地雀, 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从而产生 ________隔离。 (1)内因:不同岛屿上的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 ________,而且不同种群之间不发生________。 (2)外因:不同岛屿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互不相同, 自然选择对种群________发生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 (3)结果:________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 ________。
(4)
亲代基因 型的频率 AA(30%) Aa(60%) A(30%) a(30%) aa(10%) a(10%) aa(16%)
配子的比率 A(30%) 子代基因 型频率 子代基因 频率 A(60%) AA(36%)
Aa(48%)
a(40%)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 2. 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 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 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 3.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 因 A2 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 还是有害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约一万年前,一条河流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大峡谷的Abert 松鼠分割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之间存在了地理隔离,并向不 同的方向进化。
+
马和驴虽然能够交 配,但是产生的后 代——骡子是不育 的。因此,马和驴 之间存在着生殖隔 离,它们属于两个 物种。
+
狮虎兽和骡子类似, 是由狮子和老虎两 个物种交配产生的 不育后代。
五、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 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 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 的,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 长的花钜,花钜的顶端贮存着花蜜。 可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达尔文 认为,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不偶然 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门生 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 从这种花钜中吸到花蜜。否则、这 种花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传粉,这一 物种也就不可能存在。大约50年以 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 类昆虫。
你一定看过电视上猎豹追捕斑马的镜头。自然选择有利于斑马种 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同样也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 的个体。这两个物种的共同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从 而让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越来越快。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 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并 体现为五个基本观点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如果个体 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相应基因必须在群体里扩散并取代原有的 基因,这样新的生物类型才可能形成。生物都会死亡,但个体 的基因却能随着生殖而时代延续。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角种群。例如一片树 林中的全部猕猴,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种群中的个体并 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 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必修二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生物的新类型。故A、
B、C三项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而
D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们
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该地区原来 树木茂盛,树干表面长满浅色的地衣。19世 纪中期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的,黑色 个体很少。后来曼彻斯特成为工业区,树干 表面落满黑色的煤烟灰。到了20世纪中期,
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
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
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
解析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
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该学说正确
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该学说认为遗传和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
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
项 目
内容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 然选择学说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要 求
考 点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Ⅰ
Ⅱ Ⅱ
重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生物 难 多样性 点
题型
选择题
年份及考卷 2009年上海 、广东卷 2008年山 东、江苏 、广东卷 2007年江苏 、广东卷
化,黑色成了保护色,导致浅色桦尺蠖数量
急剧减少而黑色桦尺蠖数量增加。但要注意,
这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因为人类并没有有
意识地参与选择,而且桦尺蠖黑化也并非人
类所需要。所以桦尺蠖黑化仍然是自然选择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个体携带的基因随个体死亡而从基因库中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第7章第2节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雄配子 雌配子 A(p) a(q) A(p) AA(p2) Aa(pq) a(q) Aa(pq) aa(q2)
AA、 Aa、 aa 三种基因型频率和为: p2 + 2pq+ 、 、 三种基因型频率和为: + q2 = 1,即为 + q)2= p2 + 2pq+ q2 = 1。 ,即为(p+ + 。 (2)实例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m,则 A 的基因频 实例: 实例 , 率为 m 。 4. X 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 Xb 的基因频率= Xb 的基因频率= B 。 b× 100%。 X +X
思考感悟 假设某种群非常大, 假设某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 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 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性 状没有作用,且没有突变, 状没有作用,且没有突变,那么在理论上该种群 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可是为什么在自然条 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呢? 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呢? 提示】 【提示】 假设的情况实际上是遗传平衡定律的 条件,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条件,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自然条件下 根本不存在,突变、选择、 根本不存在,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移等因 素时刻都在影响着基因频率的变化。 素时刻都在影响着基因频率的变化。
(2)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方法 二、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它包括______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它包括 基因 重组 ________和突变 , 其中突变包括 基因突变 和突变, 和突变 其中突变包括____________和 和 染色体变异 _________________。 。 三、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 决定。 由 ________________决定 。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 决定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导致生物朝着 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直观法四、教学课时:4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问题探讨引导组织学生回答〖提示〗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思考讨论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情景1: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1.〖问〗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2.如果该绿色基因能很好的生活下来,他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思考回答只有通过有性生殖,才能将基因传给子代,将基因A保留下来。
体会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
种群和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思考与讨论〖总结性讲述〗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高中生物必修二 7_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情景: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 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 被敌害发现。
讨论: 1. 该绿色个体一定能够被选择下来吗? 2. 如果该绿色个体(Aa)已经很好的生活下来,它怎 样做才对整个群体做出了贡献?
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 境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变化。
(4)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5:1
B.8:1
C.5:3
D.3:1
例:囊性纤维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
2500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 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
们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SS 基因型
频率 Ss ss
基因 S 频率 s
第1年 10% 20% 70% 20% 80%
第2年 11.5% 22.9% 65.6% 23% 77%
第3年 13.1% 26%
60.9% 26.1% 73.9%
配子的比率 A( 30%) A( 30%) a( 30% ) a(10% )
子代基因型
频率
AA(36% )
Aa( 48% )
子代基因频率
A (60% )
aa( 16%) a( 40%)
如果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则亲代和子代每一种基因的 频率都不会改变,到子二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基因频率可 以代代保持稳定不变。 哈迪-温伯格定律
该基因的总数 基因频率=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例:如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 因为a,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 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7章· 第2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5.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第7章· 第2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A.①②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生殖隔离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
第7章· 第2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若某一种群,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形成了生活在 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之间已形成了 ________隔离,当形成了________隔离时,它们就会成 为两个不同物种。
第7章· 第2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
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 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 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 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__。
第7章· 第2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答案:(1)种群
(3)突变和基因重组
(2)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自然选择 (4)地理 生殖
第7章· 第2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14.(13 分)(2009· 上海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 题。
第7章· 第2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
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 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
【生物】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课件2(人教版必修2)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Aa(60%)
配子的比率
A(
A(
) 30%
a(
a(
子代基因型的频率
AA(
Aa(
) 48%
aa(
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
A(
60% )
a(
40%)
(4)在讨论题2中的群体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计 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 分析 一下各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吗?
亲代 基因型 频率 AA Aa aa 基因频 率 30% 60% 10%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1)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你能做出假设吗?
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2)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 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 ; Ss 20%; ss 70%,在树 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 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几 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呢?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 料 1、什么是突变?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 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 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变异统称为突变。
2、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 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改变 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呢?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果符合以上的理想条件,
(1)该种群产生的A 配子和a 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
精子 卵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2第7单元复习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归纳提升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
比较项目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进化学说
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本 来就有,环境和生物 的意愿都不能决定生 物变异的方向
变异是定向的,环境 和动物的意愿可决定 变异的方向
区
别
适应 环境
有利变异→适者生存 不利变异→不适者被 淘汰
环境和动物的意愿决 定的变异都适应环境
(3)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 ________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的产生。 (4)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图示解读: ①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例如,每条雌性鲫鱼一年 所产的卵中,大约有3 000个可以孵化。 ②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动力 生存斗争包括三个方面: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 斗争和种间斗争(竞争)。而种内斗争对某个个体是不利的, 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 ③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在生殖发育产生的后代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即变 异具有不定向性,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思维激活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不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的全盘否定?
提示 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 然选择学说,仍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1)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 性,均以可遗传变异作为进化材料并由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 化方向。 (2)不同点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 的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一缺点。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生物的进化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生物用进废退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二、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发展1. 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四点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相对于有限的环境条件而言,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生物的繁殖能力都是过度的。
过度繁殖必将导致生存斗争。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条件。
(2)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指的是生物与它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斗争。
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又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既包括种内斗争,又包括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具体手段。
(3)遗传变异:在过度繁殖的后代中本来就存在着不定向的变异。
不定向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
(4)适者生存: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的生物就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具有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的生物就将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
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2. 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1)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2)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3)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3. 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1)遗传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可遗传的变异的本质不是个体水平上的性状的变异,而是分子水平上基因的改变。
(2)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自然选择选择的是生物个体水平上的有利的变异性状,而事实上自然选择选择的是生物种群水平上基因。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3)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1)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2)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3)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以及遗传漂变和迁移等。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AA、Aa、aa 三种基因型频率和为 p2+2pq+q2=1,即为 (p+q)2=p2+2pq+q2=1。 如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m,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m。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相互交配并 可育后代 且产生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 2.隔离 (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 自由交流 基因不能__________的现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 之间 范围 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 概念 结果: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种群中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各种基因型 频率之和也等于 1。 1 一个等位基因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频率+ ×杂合子 2 频率 1 PA=PAA+ PAa 2 1 Pa=Paa+ PAa 2
(3)X 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B b X X b XB 基因频率= B b,X 基因频率= B X +X X +Xb 不涉及 Y 染色体,XB+Xb=1
[思考探讨] 1.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哪 些? 2.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吗?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种 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提示: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染色体变异等都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2.不是,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 3.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判断 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基因库
[思考探讨] 4.新物种的产生一定经过地理隔 离才产生生殖隔离吗? 5.如何判断两种动物是否为同一物种? 提示: 4.不一定。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 西瓜的产生经秋水仙素诱导就形成了不同的 物种。 5.两种动物杂交,若产生可育后代则为同一 物种,否则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引发的问题冲突开始
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生物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该种生物的某一群体中才能传递、扩散,这个群体就是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探讨种群的定义] 学生举例说明种群的例子。
种群与种的区别;种群是繁殖的单位;研究生物性状的维持和变化不能立足于个体的变化,只能以种群为单位。
因此,要从研究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入手(引出基因库的概念)。
2、[过渡]某种昆虫的翅色是灰色(基因型为aa),偶然出现一绿色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Aa),如果绿色翅与灰色翅比较,更适应环境。
按照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这一有利变异的个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吗?该个体中的有利基因A,怎样才能世代传衍下去?即使Aa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都是绿色个体吗?
通过该问题的探讨,可以使学生发现,某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Aa)的有性生殖的后代,还会出现aa的个体。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提出种群的概念)。
3、[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例题讲解:课本115页例题。
总结基因频率计算公式:
某种基因的频率= 该种群中此基因的数量/该种群中该基因数和其等们基因数的总和×100% 4、[思考与讨论]教师可以引出:一个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在子代又会怎样呢?
关于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采用教材中所设计的顺序和方式进行,也可以先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从亲代的基因型频率,计算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继续计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如果采用后一种方式,在计算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依据孟德尔遗传法则,一个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上下代是稳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种群是稳定不变的。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的种群中会发生吗?由此引发学生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得出,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要稳定不变(不进化),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①该种群非常大;
②所有的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
③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没有作用;
⑤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并且携带这对基因的染色体不发生变异。
显然,同时满足以上5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即使前4个条件可以满足,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总会发生的。
通过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认识到,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三)、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关于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对生物进化产生影响。
让学生回答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介绍三种变异的特点以及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在这里还应该强调,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可以改变基因频率,但不能决定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也就是说,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方向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引入自然选择的作用)
(四)、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探究活动]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以方便学生讨论为原则,将教学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阅读桦尺蠖种群变化的资料(教师可以导读教材相关部分),依据这些事实明确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针对事实和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假设。
在这里,假设可以是: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桦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制定探究方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
可以先指导学生,依据假设计算第2年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即:如果第1年种群个体数为100个,当黑色(表现型)个体每年增加10%时,基因型为SS (黑色)个体第2年将会增加到11个,基因型为Ss (黑色)个体第2年将增加到22个,基因型为ss (浅色)个体第2年将减少到63个。
第2年种群个体总数为96个,基因型SS的频率是11÷96=11.5%;基因型Ss的频率是22÷96=22.9%;基因型ss的频率是63÷96=65.6%。
在学生理解了计算方法后,可独立计算以后年份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找出规律]
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应要求学生讨论教材中设置的两个讨论题。
使学生理解,在黑色背景下,浅色桦尺蠖被天敌发现和捕食的几率大于黑色的桦尺蠖,但不影响桦尺蠖的生存和繁殖,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探究之后,教师应强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四)、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关于“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引言,引出物种的概念。
指出人们是如何定义物种的,至于为什么如此定义物种可以不深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物种定义,举例说明并区分物种。
学生理解物种概念后,教师可以再提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很大的定向变化,但并没有形成新物种的原因,并通过师生讨论得出,只要物种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个体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基因交流就不会停止,遗传组成的差异就不会拉大,新物种就难以形成。
什么因素可以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呢?由此可引出隔离的概念。
2、[资料分析]安排学生讨论隔离的各种可能的方式,教师归纳出隔离的类型。
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的,组织讨论“资料分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最后教师应强调,一般情况下,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就成了两个物种。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2、[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六、板书设计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群不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不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人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4、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四、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
2、生物隔离
3、物种的概念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