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第三章系统的预测
系统工程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二)ISM实用化方法
设定 问题 、形 成意 识模
型
找出 影响 要素
要素 关系 分析 (关 系图
)
建立可 达矩阵 (M)和缩
减 矩阵 (M/)
矩阵 层次 化处
理 (ML/)
绘制 多级 递阶 有向
图
建立 解释 结构 模型
分析 报告
比较/ F 学习
试验; ➢ 经过了分析人员对客体的抽象,因而必须再拿到
现实中去检验。
概述
2.模型的分类与模型化的基本方法
模型的分类:
A——概念模型A1(思维或意识模型A11; 字句模型
A12; 描述模型A13)
符号模型A2(图表模型A21;数学模型A22) 仿真模型A3 形象模型A4(物理模型A41;图像模型A42) 类比模型A5
……
二.解释结构模型(ISM)
(一)系统结构模型化基础
1.概念
结构→结构模型→结构模型化→结构分析
2.系统结构表达及分析方法 理解系统结构的概念(构成系统诸要素间的
关联方式或关系)及其有向图(节点与有向弧) 和矩阵(可达矩阵等)这两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系统结构的基本表达方式
系统结构的基本表达方式
➢ ISM的实施:一般来说,需要三种角色的人员 参加,即掌握建模方法的专家、协调人和参与 者。
方法
协
参
技术
调
与
专家
人
者
(四) ISM的实施及应用
➢ 应用实例:讨论人口控制综合策略问题
经小组讨论得出影响人口增长的诸多因素:
(1)社会保障
(8)社会思想习惯
(2)老年服务
系统工程学
第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是系
统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系统工程常 用的管理技术。它是利用网络图对计划 任务的进度、费用及其组成部分之间的 相互关系进行计划、检查和控制,以使 系统协调运转的科学方法。通过本章学 习,同学们能够了解了解网络计划技术知识
及其应用领域 ,掌握CPM,PERT,GERP的工 程实际应用。
资源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社会保 障、应急管理等) 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工程科学各种前沿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 社会信息化变革 重大投资和大型项目管理 思维科学和生命科学
二、系统工程研究对象
(一)SE的研究对象是大规模复杂系统 该类系统的主要特点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属性及目
标多样、一般为人机系统、经济性突出等。 (二)系统的概念
(三)系统的分类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 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 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主要明确SE研究什么样的系统 问题?
三、SE的内容与特点 所谓SE,是用来开发、运行、革新一个大
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程序、方法的综合 (或总称)。
SE强调以下基本观点: 1)整体性和系统化观点(前提) 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目的) 3)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手段) 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保障)
《系统工程学》是工业工程专业以及管 理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的任务 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系 统及系统工程的概念和内涵,了解国内 外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系 统工程的预测技术、分析方法、设计理 论、模型与仿真、决策分析,并引导学 生将系统工程的观点、思想、方法和原 理具体应用到工程机械的制造、规划和 管理以及路桥机械化施工等工程实践中。
逻辑 步骤 工作 活动 时间 项目
系统工程第三章系统建模方法
聚集性
节点倾向于形成紧密的集群或 社区。
鲁棒性与脆弱性
网络对随机攻击具有鲁棒性, 但对针对性攻击表现出脆弱性。
复杂网络的建模过程
确定网络节点与边 构建网络拓扑结构
分析网络特性 建立网络动态模型
识别系统中的实体作为节点,确定实体间的相互作用或关系作 为边。
根据节点和边的定义,构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节点的连接 关系和边的权重等。
目的
系统建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 解和分析系统的结构和行为,预测系 统的性能,以及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 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建模的基本原则
准确性原则
模型应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系统的本质特征和 主要行为。
可操作性原则
模型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计算性,以便进行 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
简明性原则
模型应尽可能地简单明了,避免不必要的复 杂性和冗余信息。
数据流图
使用数据流图描述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处理过程, 清晰地表达系统功能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3
数据字典
对数据流图中的每个元素进行详细定义和描述, 形成数据字典,为系统分析和设计提供准确的数 据基础。
结构化设计方法
模块化设计
01
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特定的功能,模
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多态是指允许使用父类类 型的指针或引用来引用子 类的对象,并可以在运行 时确定实际调用的子类对 象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建模过程
识别对象
从问题领域中识别出实体和概念,将它们抽 象为对象。
定义类
根据对象的共同特征定义类,包括类的属性 和方法。
建立类之间的关系
通过继承、关联、聚合等方式建立类之间的 关系,形成类的层次结构。
第三章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第三章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第一节 工程项目常用的系统分析过程和方法
工程项目系统特点
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作 用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组合而成,且有特定功 能的整体.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一个系统,具有鲜 明的系统特征
第三章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第一节 工程项目常用的系统分析过程和方法
工程项目系统特点
12230 12222
• •
12221
第四节 工程项目分解结构
2.项目结构分析表
第三章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将项目结构图用表来表示则为项目结构分析表,它的结构类 似于计算机中文件的目录路径.
第三章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第四节 工程项目分解结构
• 工程项目结构分解方法 • 在工程系统分解结构EBS基础上进 行,将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按照一 定的规则分解为若干项目单元(实 施活动)
第五节 工程项目系统界面分析
界面的概念
第三章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各类项目单元之间存在着负责的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着界 面.系统单元之间界面的划分和联系分析是项目系统分析的内容. 在工程项目中界面具有广泛的意义,项目的各类系统,它们的 系统单元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界面.例如: 1.目标系统的界面 2.技术系统的界面. 3.行为系统的界面 4.组织系统的界面. 5.项目的各类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界面.
界面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界面是十分重要的,大量的矛盾、争执、损失 都发生在界面上.
第三章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第五节 工程项目系统界面分析
对于大型的复杂的项目,界面必须经过精心组织和设计,并纳 入整个项目管理的范围. 对于界面管理的要求如下: 1.界面管理首先要保证系统界面之间的相容性,使项目系统单 元之间有良好的接口,有相同的规格. 2.保证系统的完备性,不失掉任何工作、设备、数据等,防止发 生工作内容、成本和质量责任归属的争执. 3.对界面进行定义,并形成文件,在项目的实施中保持界面清楚, 当工程发生变更时特别应注意变更对界面的影响. 4.在界面处设置检查验收点、里程碑、决策点和控制点,采 用系统方法主动进行界面管理 5.注意界面之间的联系和制约,解决不协调、障碍和争执
系统工程导论 第三章 系统模型
第3章系统模型考生必做六件事1.记笔记2.下载课件3.及时复习课件和笔记4.落课的话及时看重播5.按时完成作业和随堂考6.记得给老师打分噢!《系统工程导论》第3章系统模型(重点)P61-P100第三章,大纲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一)系统模型概述理解:模型的概念和分类、模型的构建3.1 系统模型概述P62-P66《系统工程导论》3.1.1模型的概念和分类(理解)P62-P641. 模型的概念模型:对现实世界某些属性的抽象。
而系统工程最常用的是数学模型,即分析模型。
Y=aX+bYX系统模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它是对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或模仿。
(2)它由与分析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
(3)它表明了有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3.1.1模型的概念和分类(理解)P62-P64在构造模型时,要兼顾它的现实性和易处理性。
3.1.1模型的概念和分类(理解)P62-P642. 模型的分类模型的分类图形与实物模型➢实物模型有城市规划模型和作战沙盘➢图形模型包括:1.不严格图:图画、草图、框图,没有严格的规定,用来表示那些还不太清楚的问题。
2.严格图:图论图、逻辑图、工程图。
有严格确定的结构形式和规范。
分析模型数学关系式表达变量间关系,应用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仿真模型用“伪实验”预测行动的各种后果,实验对象不是真实世界而是仿真模型。
通常指计算机仿真。
3.1.1模型的概念和分类(理解)P62-P642. 模型的分类模型的分类博弈模型“人的行为导向”。
人的试验规则和计算机试验程序构成了博弈模型判断模型会议讨论,它的缺陷较多,影响处理问题的质量。
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
3.1.1模型的概念和分类(理解)P62-P64例题单项选择题:系统工程人员常常用()表示那些还不太清楚的问题,如描述效能原理、系统组态和宏观过程等。
A.框图B.图论图C.逻辑图D.工程图3.1.1模型的概念和分类(理解)P62-P64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P62图画、草图和框图为不严格图,即没有严格确定的规范,作图者常常需要附加文字说明。
《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二、判断正误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T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 F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F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 T)三、简答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1、关于安全的定义很多,请思考什么是安全?答: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它是一种使伤害或损害的风险限制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
2、系统、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是什么?请辨析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安全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由安全工程、卫生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机工程等几部分组成,以消除伤害、疾病、损失,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的有机整体,它是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辨识、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区别与联系:系统涵盖的范畴比安全系统广,安全系统是系统的一部分,它又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而安全系统工程是进行安全系统分析的技术手段,它通过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安全系统进行分析和控制,使得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3、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理论的综合性学科,请问你认为安全系统工程的应遵循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全局的观点、总体最优化的观点、实践性的观点、综合性的观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观点4、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本质安全方法、人—机匹配法、安全经济方法、系统安全管理方法5、请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系统安全分析: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系统安全评价:理解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
安全决策与控制:根据评价结果,对照已经确定的安全目标,对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增加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后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安全目标所需求的水平。
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1、安全检查表的优点有哪些?其适用范围如何?答:(1)优点:①系统化、科学化,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②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③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④按照原因事件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⑤易于分清责任。
系统工程3
第三章系统评价第一节概述一、系统评价的含义:根据系统目的和评价指标,利用资料和模型,对比各可行方案,权衡其得失,从而排定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为方案的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评价就是利用最优化的结果和各种资料,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对比各替代方案,考虑成本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权衡各个方案的利弊得失,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良好或满意方案。
说明:(1)评价是全面公正、具体的,且用数据来说明评价的结果;(2)分析只是注重对系统的定性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比评价要粗略些;(3)要进行评价,选择最优方案,就必须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即:评价尺度及价值判断问题。
1.评价尺度:会随时间而变化和发展,共有四类:(1)绝对尺度,即规定其原点尺度不变。
如物理学中的长度。
(2)间隔尺度,即只要知道其数值差即可。
相比较而存在。
(3)顺序尺度:即表示一种顺序关系,用数字或字符来表示,如等级(产品)、名次等;(4)名义尺度,即为了分类或识别的需要而用数字与对象相对应。
在评价中,要根据评价的目的,评价对象的性质等来确定评价尺度。
2.价值:(1)如果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就是评价主体(个人或集体)对某个评价对象(如待开发的系统、待评价的方案等)的认识(主观感受)和估计。
(2)如果从经济学上来说,价值常被理解为根据评价主体的效用观点对于评价对象能满足某种需求的认识和估计。
价值是评价主体的主观感受,因此评价主体所处的立场、观点、环境、目的等不同,对价值的评定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①个人价值观: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主观感受及所代表的利益不同,其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会随时间、立场、观点、环境、目的等不同而不同。
②社会价值观:人们在价值观念上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共同性和客观性,系统评价就是要将两者很好地协调统一起来,并且恰当地选择评价主体,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组,再设立相应的评价人员权重。
二、系统评价的复杂性:P2041.评价目标的多样性2.定性指标的主观性影响3.评价方案各有优势与不足4.人的价值观起主导作用三、系统评价的步骤:P2081.整理说明评价方案。
《系统工程》作业习题参考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初步系统分析1、设有5个销售员w 1、w2、w3、w4、w 5,他们的销售业绩由二维变量v 1、v 2描述,如下表所示,使用绝对值距离来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用最长距离法来测量类解:第一步:计算样本点与样本点之间的距离,得到距离矩阵:⎥⎥⎥⎥⎥⎥⎦⎤⎢⎢⎢⎢⎢⎢⎣⎡04042055306641054321w w w w w第二步:将距离最近的样本点w 1和w 2合并为类h 6,在新分类情况下计算距离: ⎥⎥⎥⎦⎤⎢⎢⎢⎣⎡06064044206543h w w w 第三步:将距离最近的样本点w 3和w 4合并为类h 7,继续计算距离:⎥⎥⎦⎤⎢⎢⎣⎡060460765h h w 第四步:合并w 5和h 7为类h 8,最后计算h 6与h 8的距离为6。
第五步:123452、设有5个环境区域Ⅰ、Ⅱ、Ⅲ、Ⅳ、Ⅴ,各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由4个指标衡量,即空气、水、土、作物中污染物含量的超限度。
具体各区域污染物超限度数见下表所示:依次对这5个区进行模糊聚类。
解:(1)建立模糊相容关系和模糊等价关系(2)给定聚类水平,对样本进行聚类 ① λ=0.93时② λ=0.95时③ λ=0.98时(3)结合本问题的背景,第二种分类,即分为三类更为合适,其中Ⅰ、Ⅲ为重度污染区域,Ⅱ为较重污染区域,Ⅳ、Ⅴ为轻度污染区域。
⎥⎥⎥⎥⎥⎦⎤⎢⎢⎢⎢⎢⎣⎡==⇒⎥⎥⎥⎥⎥⎦⎤⎢⎢⎢⎢⎢⎣⎡=195.0193.093.0189.089.089.0193.093.098.089.01~~195.0183.091.0189.086.082.0188.093.098.081.01~84R R R }{{}ⅡⅤⅣⅢⅠ;,,,1110111101111010001011101~4⇒⎥⎥⎥⎥⎥⎦⎤⎢⎢⎢⎢⎢⎣⎡=R }{{}}{ⅤⅣⅡⅢⅠ,;;,1100011000001010001000101~4⇒⎥⎥⎥⎥⎥⎥⎦⎤⎢⎢⎢⎢⎢⎢⎣⎡=R }{{}{}{}ⅤⅣⅡⅢⅠ;;;,1000001000001010001000101~4⇒⎥⎥⎥⎥⎥⎥⎦⎤⎢⎢⎢⎢⎢⎢⎣⎡=R第五章:系统仿真1、一家小邮局的经理认为,由于镇上店铺的增多,邮局提供的一个窗口的服务已经不够用了。
系统工程概论
2018/12/10
10 10
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思想方法的贡献
(1)在于使系统思想定量化,成为一套具有数学 理论、能够定量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科学 方法; (2)在于为定量化系统思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 有力的计算工具 —— 电子计算机。这两大贡献都是在 20世纪中期实现的。
数学表达 哲学=》科学
2018/12/10
20 20
1.3 系统的分类和特征
1.系统的分类
(1)按系统的生成: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 (2)组成系统的要素: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 (3)按与环境的关系: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4)按状态与时间关系: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 (5)按照系统的掌握程度:白色系统、黑色系统与灰色系统。
功能的有机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 统的组成部分。
2018/12/10
13 13
综合各种定义,我们认为:
系统是由若干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 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概念中包含以下要点:
单个元素构不成系统
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计、开发、生产、组织、管理、调整、控制与评价等
问题的一门交叉科学。
201(1)系统工程研究问题一般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 后进入详细设计的程序,一般是先进行系统的逻辑思 维过程总体设计,然后进行各子系统或具体问题的研 究。
逻辑思维过程总体设计是指在提出任务的前提下, 综合构思研究的内容、方法、人员、进度等问题使系统 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过程。
2018/12/10
18 18
(1)框架结构与运行结构 当系统处于尚未运行或停止运行的状态时各元素 之间的基本联接方式,称为系统的框架结构。 系统处于运行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 制约的方式,称为系统的运行结构。 (2)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 元素在空间的排列或配置方式,称为系统的空间 结构。 元素在时间流程中的关联方式,称为系统的时间 结构。
第三章系统预测
第三章 系统预测3.1 基本概念系统预测就是根据系统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及手段,对系统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推测、估计和分析,形成科学的假设和判断。
系统预测是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系统决策和系统设计的基础。
常用的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和因果关系预测三大类型。
定性预测方法主要依靠人们的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系统事物的发展变化作出判断。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根据系统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历史资料,考虑系统变量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对其未来状态作出预测的方法。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外推法以及Box -Jenkins 方法等。
因果关系预测方法主要是针对系统变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前因后果关系,找出影响某种结果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建立起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来预测结果变量的变化的预测方法。
因果关系预测方法主要有线性回归分析法、马尔可夫法、状态空间预测法、计量经济预测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
3.2 定性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要用于缺乏历史统计数据的系统对象。
这类方法主要有特尔菲(Delphi )法、主观概率法和领先指标法等。
下面介绍其中的特尔菲(Delphi )法。
特尔菲法就是专家调查法,即根据所要预测的问题和必要的背景材料,拟好调查表,用通信的形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
得到答复后,把各种意见经过综合归纳、整理后再反馈给专家,进一步征询意见。
如此反复多次(一般需要进行4轮),直到预测的问题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在调查过程中,专家互不见面,并以匿名方式回答问题,因此可以消除相互间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专家、科学地提出预测问题并制定出合理的调查表是实施特尔菲法的关键步骤。
此外,要根据预测问题的性质,采取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处理。
主观概率法和记分法是2种常用的方法。
主观概率法是由专家对某一方案作出概率估计,然后计算其数学期望值。
《系统工程》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知识点
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1、模型是实现系统的理想化抽象或简洁表示,描绘了现实系统的某些主要特点,是为了客观地研究系统而发展起来的。
模型的三个特点:(1)它是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那些与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的(3)它表明了有关因素间的互相关系2、模型的作用与地位 P36作用:(1)模型本身是人们对客体系统一定程度研究结果的表达。
这种表达是简洁的、形式化的。
(2)模型提供了脱离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计算的基础,这会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的发现。
(3)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
3、模型的分类P364、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书P37:(1)建立方框图(2)考虑信息相关性(3)考虑准确性(4)考虑集结性课件:1.现实性 2.简洁性 3.适应性 4.强壮性5、建模的基本步骤P38(1)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要求,以便使模型满足实际要求,不致产生太大偏差。
(2)对系统进行一般语言描述。
(3)弄清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关系和函数关系),以便使模型准确地表示现实系统。
(4)确定模型的结构(5)估计模型的参数(6)实验研究(7)必要修改课件:1.形成问题 2.选定变量 3.变量关系的确定4.确定模型的数学结构及参数辨识5.模型真实性检验6、模型的简化方法 P40(1)减少变量,减去次要变量(2)改变变量性质(3)合并变量(集结)(4)改变函数关系(5)改变约束条件7、系统结构模型化------计算题P41-54结构模型是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本质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关联情况的模型。
邻接矩阵(A)是表示系统要素间基本二元关系或直接联系情况的方阵。
邻接矩阵A的元素a ij可以定义如下:a ij= 1 S i R S j R表示S i与S j有关系0 S i R S j R表示S i与S j没关系可达矩阵R是指用矩阵形式来描述有向连接图各节点之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以到达的程度。
第三章系统工程方法论
第三章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工程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旨在理解和解决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的问题。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理念是将复杂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并从整体的角度考虑系统的设计和运营。
系统工程方法论有许多不同的阶段和步骤,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首先,系统工程方法论要求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对系统目标、需求、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的明确和详细的定义。
通过这一步骤,系统工程师能够清楚地了解系统应该做什么,以及它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其次,系统工程方法论强调对系统进行综合设计。
在这一阶段,系统工程师需要将各个组成部分和子系统组合在一起,以满足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能要求。
这需要对不同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集成,以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然后,系统工程方法论要求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开发。
这包括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实施,包括系统架构的设计、软件和硬件的开发、系统测试和验证等。
通过这一步骤,系统工程师能够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最后,系统工程方法论要求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维护。
这包括对系统的监控和故障排除,以确保系统能够持续地运行和提供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此外,系统工程师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成本和风险。
通过将系统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并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设计和开发,系统工程方法论可以帮助系统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此外,系统工程方法论还可以提供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管理项目和资源,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
总之,系统工程方法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方法论,可以帮助系统工程师理解和解决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营问题。
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理解、综合的设计、详细的开发和有效的运营,系统工程方法论可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成本和风险。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应用可以帮助组织和团队更好地管理和实施复杂系统项目,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
系统工程教案--中国矿大第三章
系统⼯程教案--中国矿⼤第三章第三章系统⼯程⽅法论第⼀节系统⼯程基本⼯作过程⼀、霍尔三维结构A ·D ·霍尔(A ·D ·Hall)三维结构是由美国学者A ·D ·霍尔等⼈在⼤量⼯程实践基础上,于1969年提出的,其内容反映在可以直观展⽰系统⼯程各项⼯作内容的三维结构图中,具体如图3—1所⽰。
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程⽅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系统⼯程⽅法论的重要基础内容。
1、时间维时间维表⽰系统⼯程的⼯作阶段或进程。
系统⼯程⼯作从规划到更新的整个逻辑维时间维划述计题图3—1 霍尔三维结构⽰意图过程或寿命周期可分为以下七个阶段:(1)规划阶段。
根据总体⽅针和发展战略制订规划。
(2)计划阶段。
根据规划提出具体计划⽅案。
(3)分析或研制阶段。
实现系统的研制⽅案,分析、制定出较为详细⽽具体的⽣产计划。
(4)运筹或⽣产阶段。
运筹各类资源及⽣产系统所需要的全部“零部件”,并提出详细⽽具体的实施和“安装”计划。
(5)系统实施或“安装”阶段。
把系统“安装”好,制定出具体的运⾏计划。
(6)运⾏阶段。
系统投⼊运⾏,为预期⽤途服务。
(7)更新阶段。
改进或取消旧系统,建⽴新系统。
其中规划、计划与研制阶段共同构成系统的开发阶段。
2、逻辑维逻辑维是指系统⼯程每阶段⼯作所应遵从的逻辑顺序和⼯作步骤,⼀般分为以下七步:(1)明确问题。
同提出任务的单位对话,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确切要求,全⾯收集和了解有关问题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资料。
(2)确定⽬标并据此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任务所要达到的⽬标或各⽬标分量,拟定评价标准。
在此基础上,⽤系统评价等⽅法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算法。
(3)系统综合。
设计能完成预定任务的系统结构,拟定政策、活动、控制⽅案和整个系统的可⾏⽅案。
(4)模型化。
针对系统的具体结构和⽅案类型建⽴分析模型,并初步分析系统各种⽅案的性能、特点、对预定任务能实现的程度以及在⽬标和评价指标体系下的优劣次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系统预测3.1 基本概念系统预测就是根据系统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及手段,对系统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推测、估计和分析,形成科学的假设和判断。
系统预测是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系统决策和系统设计的基础。
常用的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和因果关系预测三大类型。
定性预测方法主要依靠人们的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系统事物的发展变化作出判断。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根据系统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历史资料,考虑系统变量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对其未来状态作出预测的方法。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外推法以及Box -Jenkins 方法等。
因果关系预测方法主要是针对系统变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前因后果关系,找出影响某种结果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建立起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来预测结果变量的变化的预测方法。
因果关系预测方法主要有线性回归分析法、马尔可夫法、状态空间预测法、计量经济预测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
3.2 定性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要用于缺乏历史统计数据的系统对象。
这类方法主要有特尔菲(Delphi )法、主观概率法和领先指标法等。
下面介绍其中的特尔菲(Delphi )法。
特尔菲法就是专家调查法,即根据所要预测的问题和必要的背景材料,拟好调查表,用通信的形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
得到答复后,把各种意见经过综合归纳、整理后再反馈给专家,进一步征询意见。
如此反复多次(一般需要进行4轮),直到预测的问题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在调查过程中,专家互不见面,并以匿名方式回答问题,因此可以消除相互间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专家、科学地提出预测问题并制定出合理的调查表是实施特尔菲法的关键步骤。
此外,要根据预测问题的性质,采取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处理。
主观概率法和记分法是2种常用的方法。
主观概率法是由专家对某一方案作出概率估计,然后计算其数学期望值。
设共有n 名专家,p i 为第i 名专家估计的概率,则预测的平均概率P 为:(3-1)因预测的概率是根据人们的经验主观判断得来的,故称为主观概率。
记分法是由专家对各种方案给出评分(一般为1~10范围内的数),然后根据下式计算第j 方案的综合得分:(3-2)式中:W j ——第j 方案的最终得分;X ij ——第i 位专家给第j 方案的评分; m ——专家人数;n ——方案数目;np P ni i ∑==1∑∑∑====n j mi ij mi ij j j X X L W 111L j ——积极性系数,即m j ——对方案作出预测的专家数。
积极性系数L j 的作用是减弱少数人评分的影响,使结果充分反映多数人的意见。
3.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回归和后面将要介绍的多元回归模型都属于因果关系预测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是研究分析两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一个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影响的一种回归方法。
例如,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化肥施用量X 与农作物产量Y 之间有表3-1的统计资料。
表3-1 化肥施用量与农作物产量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以X 为横坐标,Y 为纵坐标,以表3-1中的数据为数据点绘出相关图,可以发现这些数据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并不完全与直线重合,说明农作物产量与化肥施用量有一定关系,而又不完全依赖于化肥施用量,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这里主要研究化肥施用量和农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均归并到误差项中。
根据表3-1所列数据,可以假设农作物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有以下相关形式,其模型结构为ε++=bX a Y (3-3)式中 Y —农作物产量;X —化肥施用量; ε--除化肥施用量之外其他影响因素的总和,称为残差。
3.3.1 回归方程设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
如果已知n 组样本数据为(x 1,y 1),(x 2,y 2),…(x n ,y n ),满足下式:i i i bx a y ε++= (3-4)式中i ε相互独立,服从同一正态分布N (0,σ),那么就认为y 与x 近似为线性关系,其数学期望为E (y ) = a + bx ,据此可建立如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3-5) 在x -y 坐标系中绘制样本数据的散点图,如图3-1 所示。
如果y 与x 近似为线性关系,则这些数据点基本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
m m L jj =bx ay +=ˆ图3-1 样本数据散点图3.3.2 参数估计由式(3-5)知,对于n 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中的任意一点(y i ,x i ),其预测值为(3-6) 预测值 与实际值y i 之间的差值为 。
下面以所有数据点的预测误差的平方和为衡量预测模型性能的指标,即有:(3-7)Q 实际上代表了预测总误差。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参数a 、b 的值应使总误差Q 最小,令解此联立方程组,得 (3-8)(3-9)式中: ,为简化记号,令(3-10)(3-11)i i bx a y +=ˆi y ˆ)ˆ(i i y y -∑∑==--=-=ni i i n i i i bx a y y y Q 1212)()ˆ(⎪⎪⎩⎪⎪⎨⎧=---=∂∂=---=∂∂∑∑==n i i i i n i i i x bx a y b Q bx a y a Q110)(20)(2∑∑∑∑====--=n i n i ii n i n i ii i x x x y x y x b 11211x b y a -=∑==n i i x n x 11∑==n i iy n y 11222)(1)())((1))((∑∑∑∑∑∑∑-=-=-=--=i i i i i i xx i i ii i i i i i i xy x n x x x l y x n y x y y x x liy i y ˆiy则最小二乘估计为(3-12)将表3-1中数据代入式(3-8)和(3-9),可得29.032.34==b a得相关回归方程:x y 29.032.34+=3.3.3 显著性检验建立回归模型的前提是y 与x 具有线性关系,但是这种假设是否成立,还要进行相关性检验。
假设y 与x 具有线性关系,从统计上将也就是必须随的变化而线性变化,即式(3-5)中的b 不能等于零,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去检验假设b = 0是否为真。
记(3-13)称S T 为总的偏差平方和,它反映了各y i 的波动大小。
由式(3-5)可知故(3-14)其中,S R 反映了由于x 的变化所引起的波动大小,称为回归平方和;S 剩反映了观测值与回归直线间的偏离,这是由其他一切因素引起的,称为剩余平方和(或残差平方和)。
若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总希望S 剩尽可能小,S R 尽可能大。
在假定各εi 相互独立,且服从N (0,σ2)分布的条件下,可以证明: ⑴ S 剩/σ 2 ~ X 2(n -2);⑵ 在b = 0的条件下,S R /σ 2 ~X 2(1); ⑶ S 剩与S R 相互独立。
⎪⎩⎪⎨⎧=-=xx xy l l b xb y a ∑-==ii xyT y y l S 2)()ˆ)(ˆ(2)ˆ()ˆ()ˆˆ()(2222y y y y y y yy y y y y y y S i i i i i i i i i i i ii ii T --+-+-=-+-=-=∑∑∑∑∑0))(()ˆ)(ˆ(=-+--=--∑∑y bx a bx a y y y y y ii i i i i i i Rii i i i i i T S S y y y y y y S +=-+-=-=∑∑∑剩222)ˆ()ˆ()(2)ˆ(i i y y S -=∑剩∑-=ii R y y S 2)ˆ(其中X 2(k )表示自由度是k 的X 2分布。
由此可以知道,在b = 0为真时,这里F (n 1,n 2)表示自由度为n 1,n 2的F 分布。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当F > F α(1,n-2)时,认为b = 0不真,其中F α(1,n-2)表示自由度为1,n-2的F 分布的上侧α分位点。
这种用F 检验对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的方法称为方差分析。
3.3.4 预测区间的确定经过检验并通过的回归模型可用于预测。
但是,由于回归预测模型是经数理统计方法得到的,有一定误差,因而预测结果有一定的波动范围,这个范围就是置信区间。
根据正态分布理论,当置信度为95%时,预测区间为其中,S 为标准离差:3.3.5 非线性回归有时候因变量y 和自变量x 之间存在某种非线性关系。
对于某些类型的非线性关系,可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从而可以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⑴ 当y 与x 之间存在对数关系时,即:令 ,则上式变为:从而可以根据变换后的数据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⑵ 当y 与x 之间存在指数关系时,即:对等式两边取对数,有:令 ,则上式变成线性关系: 从而可以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处理。
⑶ 当y 与x 之间存在幂指数关系时,即:等式左右两边取对数,有:令 ,则上式化为以下线性关系: )2,1(~)2/(--=n F n S S F R剩)2ˆ,2ˆ(00S y S y--∑--=2)ˆ(21i i y y n S x b a y ln ˆ+=x x ln '='ˆbx a y +=bx ae y =ˆbx a y +=ln ˆln a a y y ln ˆ,ln ˆ''==bx a y+=''ˆb ax y=ˆx b a y lg lg ˆlg +=x x a a y y lg ,lg ,ˆlg ˆ'''==='''ˆbxa y +=⑷ 当y 与x 之间存在双曲线关系时,即:令 ,则上式化为3.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4.1 回归方程设系统变量y 与k 个自变量x 1,x 2,…,x k 之间存在统计关系,且可表示为若给定n 组样本数据点,即(y 1,x 11,x 21,…,x k 1),(y 2,x 12,x 22,…,x k 2),…,(y n ,x 1n ,x 2n ,…,x kn ),则其满足设εi ~N (0,σ)(i =1,2…,n ),那么可由最小二乘法获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15)3.4.2 参数估计由式(3-15)知,对于n 组样本数据(y 1,x 11,x 21,…,x k 1),(y 2,x 12,x 22,…,x k 2),…,(y n ,x 1n ,x 2n ,…,x kn )中的任意一点y i 的预测值为所有预测值 与实际值y i 之间差值的平方和Q 为为使Q 最小,令:即k k x b x b x b a y ++++= 2211),,2,1(2211n i x b x b x b a y i ki ki i i i =+++++=εk k x b x b x b a y ++++= 2211ˆik k i i i x b x b x b a y ++++= 2211ˆi y ˆ∑∑==-----=-=n i ik k i i i n i i i x b x b x b a y y y Q 12221112)()ˆ( ⎪⎪⎩⎪⎪⎨⎧=∂∂=∂∂00i b QaQ⎪⎪⎪⎩⎪⎪⎪⎨⎧=++++=++++=++++=++++∑∑∑∑∑∑∑∑∑∑∑∑∑∑∑∑∑∑∑iik ik k i ik i ik ik i i ik i k i i i i i i ik i k i i i i iik k i i y x x b x x b x x b x a y x x x b x b x x b x a y x x x b x x b x b x a y x b x b x b an 222112222212121121221112211 xb a y +=ˆ1xx y y 1,ˆ1ˆ''==''ˆbx a y +=解此联立方程组,得AB = C (3-16) 式中:由式(3-16)有,B = A -1C如果自变量只有两个,这时就是二元回归模型: (3-17)其参数为(3-18)(3-19)(3-20)3.4.3 显著性检验对多元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关系的检验是指检验假设 H 0:b 1 = b 2 = … = b k = 0当H 0为真时,说明不管x 1,x 2,…,x k 如何变化,E (y )并不随之而改变;而当H 0不真时,说明b 1,b 2,…,b k 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从而y 至少随x 1,x 2,…,x k 之一的变化而线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