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_生活化_利用_方旭红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以口头、表演和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各种传统知识和技能、习俗和仪式、语言和文字、音乐和舞蹈、戏剧和戏曲、美术和建筑、手工艺品和民间工艺、医疗和保健、生态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元素,是人类的文化智慧和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反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可持续利用价值。

文化旅游,即以承认、重视、尊重和传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通过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推广,可以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同时,文化旅游活动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利用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旅游开发的范畴,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旅游活动也可以成为推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最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要注重可持续性。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旅游业本身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员伤害等。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要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和破坏,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可持续利用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可持续性,避免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和破坏,确保文化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1. 引言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民俗风情,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可以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和原汁原味,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等,都是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只有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双赢的局面。

2. 正文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标识和传统保护的载体。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等,增强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了解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旅游目的地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传承和保护方面。

旅游业的发展和传播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通过旅游活动,也可以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力度,推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更在于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文化多样性的促进作用。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更是为了文化传承、保护和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开发和利用。

传统的节庆、表演艺术、手工艺品等都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摘要】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性。

在实践中存在着挑战,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公众也应积极参与。

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为此,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发展,维护地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将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机会。

这样的平衡发展模式能够实现双赢,实现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挑战、政府角色、社会参与、措施、可持续发展、建议、平衡发展、地区文化多样性。

1. 引言1.1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旅游开发的兴起使得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展示的机会,比如民俗活动、传统工艺技艺等,这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旅游活动的增加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经济支持,让更多的文化传统得到传承和发展。

旅游开发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经济的融合,提升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地区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旅游开发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商业化和碎片化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真和淡化,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是双重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平衡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独特标志,代表着一种历史和传统。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传统技艺、语言、音乐、舞蹈等,是人们几百甚至几千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一种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摘要】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点,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并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

文章旨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和维护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推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共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关系、结合、成功案例。

1. 引言1.1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代相传、蕴含着智慧和情感的文化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文化,更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精神。

本文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点、保护的重要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如何相结合以及成功案例,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重视,推动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长期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各种无形文化现象,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技能、节庆习俗等内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通过人们的口头传统、行为、实践等方式传承下来,以此维系着社会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维护,体现着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和创造的产物,反映着人们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等多种表现方式,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在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有文化符号,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传统。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措施来保护。

其次,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

二、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和文化。

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创新传承方式和方法,采用多样性传承模式,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挖掘出更多的内涵和意义,让文化遗产更加活跃。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可以相互协调的。

在旅游开发中,应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机制,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制定旅游规划和开发策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多的旅游资源。

同时,应该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收入。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也可以推广当地的文化,提高当地的文化影响力。

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文化遗产的本质和内涵,不能简单地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需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也需要注重旅游业的发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利用自己的假期去探索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各地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们是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承载着民族历史和精神血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任务,它涉及到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节庆习俗、社会实践、仪式、节日和手工技艺等。

在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们也意识到了它们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旅游是一项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更是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旅游开发当中,开发出了一些成功的非遗旅游产品。

例如中国的苗族鼓舞、彝族火把节、京剧、豫剧等,都成为了各地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经济支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旅游业带来了吸引力和独特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以牺牲其原汁原味为代价。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谨慎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丧失原汁原味。

其次是旅游开发不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明确相关的权责。

也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引导企业对非遗项目进行投资和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1.文化传承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的文化传统,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是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宣传,可以使当地居民更加热爱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

2.增添旅游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传统技艺、表演艺术、习俗等,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观赏性。

很多游客在旅行时不仅仅是为了看景观,更希望能够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和传统风情。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方面的重要内容,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增添独特的魅力。

3.促进地方经济通过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地方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增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那些传统工艺品、手工艺品等也可以成为当地的特色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4.文化交流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地方性,还具有普世性,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增进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1.加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设立文化保护基金、举办文化传承节庆等活动,鼓励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及传统工艺者,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挖掘和开发价值针对不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利用。

可以开发相关的非遗文化旅游线路、非遗文化体验园区等,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3.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在利用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要注重其保护性开发,不破坏原生态和传统风貌。

在开发游览项目时,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分商业化和大规模开发,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纯正性。

4.科学规划和管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和管理,加强各项管理规定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浅谈非遗元素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浅谈非遗元素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浅谈非遗元素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运用摘要: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拥有丰富、独特的非遗文化,为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增添了很多魅力。

然而在近年来,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面临传承危机,急需要做好传承与保护工作。

基于此,就需要从文化旅游的新兴产业出发,以非遗文化为主题打造全新的、规范的文旅胜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助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非遗文化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化旅游;开发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到地域、交通、信息等因素的限制,当地政府缺乏资金支持,人们对非遗保护意识不够,伴随着传承人老龄化和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导致部分非遗项目如传统技艺、曲艺、方言等发展存在较大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就需要将非遗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合借力,共同发展。

如“非遗+旅游”即将非遗元素运用到文化旅游开发中,将非遗文化与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打造特色的旅游市场,做好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工作。

一、非遗元素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必要性非遗是一个地区最稳定的文化DNA,是区别于另一个地区的标志性符号。

旅游与非遗共融发展,既能把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的存量激活,丰富旅游供给,又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第一,将非遗元素运用到文化旅游开发中,就可以吸引更多人们的眼球,起到辐射、影响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学习、传承,防止非遗文化没落与衰落,让更多的人担任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实现科学保护与持续传承[1]。

第二,由于非遗文化具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受到了交通、地理、信息等因素的限制,为其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而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对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与认知。

将非遗文化运用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就可以利用当地的独特地域条件,如民俗文化、秀丽风景等优势,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生活化”利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生活化”利用

链 ,提 高 附 加 值 。 ”在 此 背 景 下 ,2 0 0 9年 8月 ,文 化 部 和 国 家 旅 游 局 联 合 发 布 《 关 于 促 进 文 化 与 旅游 结合发 展 的指导 意见 》 ,强 调 “ 利 用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资 源 优 势 ,开 发 文 化 旅 游 产 品 。 ”2 0 1 0

引 言
我 国 是 一 个 历 史 悠 久 、 幅 员 辽 阔 、 民 族 多 样 的文 明古 国 ,在 长 期 的历 史 演 变 中 ,形 成 了很 多
珍 贵 的全 国性 或 地 方 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近 年 来 , 随 着 旅 游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在 旅 游 发 展 中 的 重 要 性 日益 凸 显 ,促 进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与 旅 游 结 合 发 展 已 成 为 社 会 共 识 。 2 0 0 9年 1 2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1 —2 8
作者简 介 :方旭红 ( 1 9 7 0一) ,男 ,安徽肥 西人 ,历史学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文化旅 游资源保护 与开发 、旅 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跨境旅游等研究。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 中的 “ 生活化 ”利用
8 9
定 成 效 ,但 也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和 不 良 现 象 ,文 化 部 办 公 厅 和 国 家 文 物 局 办 公 室 联 合 发 布 的 《 关 于 把 握 正 确 导 向 做 好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开 发 工 作 的 通 知 》 将 其 归 结 为 :一 是 “… … 将 文 化 遗 产 商 品 化 ”;二 是 “… … 使 文 化 遗 产 遭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破 坏 ”;三 是 “… … 造 成 传 统 文 化 内 涵 被 严 重 扭 曲 ”; 四 是 “… … 产 生 了不 良 的 社 会 影 响 ,有 违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 ” 笔 者 认 为 ,为 改变 这 种 状 况 , 亟 需 创 新 观 念 ,探 索 积 极 、 科 学 、合 理 、高 效 地 促 进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与 旅 游 结 合 发 展 的 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一种人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等,是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承的珍贵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在于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加深文化认知、创造经济效益和推广文化等。

1. 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通常都是当地的传统文化,如戏曲、传统手工艺、乐器演奏等。

游客可以通过旅游体验来了解这些文化内容,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风俗等。

2. 加深文化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游客深度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了解相关历史、传说、人物、风俗等。

游客在接触这些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对文化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讨。

3. 创造经济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

旅游活动可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而旅游业还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很多其他行业的发展。

这些都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4. 推广文化。

旅游活动的扩散可以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并喜欢上这些文化内容。

更多的人喜欢和关注这些文化内容,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保存和传承。

1. 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和意识,使当地政府、企业、居民和游客都能够对其重要价值有一个共同的认知。

2.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体系。

特别是要加强各相关机构的协作,建立联络和合作机制,推动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融合发展。

引导旅游者了解、认识、感受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并鼓励社区、企业和管理机构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4. 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是企业决策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了解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需求和评价,加强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社区和民间组织联合起来行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随着全球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包括文化、艺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愈加复杂。

首先,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

例如,旅游业可以为文化活动提供资金,使得传统文化活动得以传承;旅游业可以为建立文化中心和展馆提供资金;旅游业也可以为传统文化艺术家提供场地和经济保障,让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更广泛的受众。

其次,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有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其原始和独特的特性,变成一种商业化的产品。

例如,旅游业可能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改变他们的表演方式,以更符合游客的期望和需求;旅游业可能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原始环境,让其失去其文化内涵和本土特性。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平衡的。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以确保其文化内涵和独特性得以保留。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应该得到充分支持,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互动。

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建立适当的政策和法规,以监管旅游业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政策和法规应该体现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

其次,应该促进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可以与旅游业界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以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最后,应该提高公众意识,强调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

公众应该了解到,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能够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传承。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需要谨慎处理。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探讨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探讨

452014年12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旅游方式和旅游地点也越来越广泛,所以人们已经不再仅仅的满足于传统的游山玩水,而是越来越想去感受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精神能量。

因此,以参观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动成为了旅游中的一个热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原真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等特点,反映了特定地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

它是通过每个民族的人们一代一代的传承遗留下来的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代表者某个地区或是某个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民间的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所遗留下来的精髓,每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都是具有个性的,饱含着人们的无限情感与生命感动,是传统而真实的文化再现与历史华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做得越好时,当地的旅游价值和参观价值也就越大,那么客源就会增加,旅游产业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但是,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不当或者开发过度,旅游价值和参观价值也会相应的下降,这样就会使得旅游的客源减少,旅游产业也会减缩。

(一)旅游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由于保护措施不当,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或是正面临着将要消亡的危险处境,而旅游活动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审美创造活动,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更是异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过程,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和精髓,获取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知识,获得精神上得感触,进而,一定程度上旅游者就会激发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欲。

不仅如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这个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完成。

如果只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是远远不够的。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以及若干原则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以及若干原则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以及若干原则沙晓芸;徐斌【期刊名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2【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名词已愈来愈被人们所熟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正成为文化界的热门话题。

但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应遵循"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等原则,才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a uniqu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In China,the concep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known by more and more people,thus making it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a hot topic in the cultural field.Nevertheless,there exist quite a few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hich makes the situation not encouraging.Therefore,for bette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inciples such as "People First","Living Transmission" and "Rational Use" should be observed.【总页数】4页(P186-189)【作者】沙晓芸;徐斌【作者单位】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昌330003;江西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2【相关文献】1.基于保护和利用视角下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研究 [J], 周玉锋;吕勤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分析 [J], 奚社艳;3.论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J], 孙海燕4.浅谈江苏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J], 黄亮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路径及发展策略——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J], 李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遗文创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

非遗文创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

非遗文创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

可持续旅游不仅考虑到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的文化遗产。

在这一背景下,非遗文创作为一种创新的方式,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着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本文将讨论非遗文创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和影响。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创作为一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将非遗技艺融入旅游活动中,游客有机会亲自参与和体验传统工艺,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同时,非遗文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业和发展平台,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将非遗技艺发扬光大。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非遗文创作为一种产业化的方式,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通过开展非遗文创项目,既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又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消费,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此外,非遗文创还可以提升地方品牌形象,增加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丰富旅游体验非遗文创为游客提供了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旅游体验。

传统手工艺品、表演和活动等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兴趣,使他们有机会亲自参与和学习传统工艺,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种互动体验不仅使游客对当地文化更有深度的了解,也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推动文化交流与交融非遗文创作为一个桥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游客往往会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非遗文创的引入为游客和居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话题和机会,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和友谊。

同时,不同地方的非遗文创也会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和融合,产生新的创意和价值,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交流。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民族、地域和社群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人类多样性和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

如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动旅游开发,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一方面,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商业开发破坏文化传统的完整性;需要通过旅游开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事情。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

各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从立法和执法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禁止任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犯和破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注重加强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在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中,老一辈的传统传承者需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使年轻一代能够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注重科学技术的保护和利用。

现代科技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数字化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文化遗产的原貌,使之不至于被遗忘和失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人类文明的重要任务,只有保护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多样性。

二、推动旅游开发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旅游开发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通过旅游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一些古老的手工艺品、传统的民俗表演等,通过旅游的方式,可以向更广泛的观众展现,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作者:王旭胡瑞朋祝汉华盛春露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07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生命化石”,是文化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尤为重要。

亳州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

探讨了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发展对策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7-0150-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G122;F590 ; ; ; ; 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亳州市一直致力于挖掘“华佗五禽戏”的文化价值,将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化产业和事业,打造亳州地区文化旅游品牌。

吴钦熙的继任人任美美于2013年当选省人大代表,在当年召开的两次省级会议上提出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旨在将五禽戏这一文化资源从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本。

在“文化”上大做文章,研究开发旅游文化产品,提供特色旅游服务,使这种稀缺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价值。

1; 亳州市五禽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在历史的变迁下,五禽戏历经沧桑得以保存和传承下来,是亳州地区精神文化的一大象征与精神脊梁,构成了亳州五禽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旅游价值。

1.1; 审美价值亳州五禽戏保存完好,特色鲜明,颇具艺术创造力和生命力,是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基础。

熊戏像熊一样沉稳而浑厚,虽步态沉重但看上去轻巧而灵动。

鹤戏的神韵如鹤般昂首挺拔,怡然自得,其展翅轻飞的独立形态便是精髓。

虎戏生动威猛,步伐掷地有声,转斗有力。

鹿戏注重姿态舒展,身体平静而放松,颈部运行流畅,奔跑和回望的姿势似鹿。

猿戏模仿了猿的敏捷,表现出在山上跳跃、攀爬树枝、摘瓜果的神态。

1.2; 历史价值亳州五禽戏历史悠久,据说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华佗创制的,是我国广为流传且流传时间较长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之一。

非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传承和应用

非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传承和应用

非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传承和应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许多被称为“非遗文化”的传统手工艺。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旅游开发中,如何传承和应用非遗文化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涉及到技法、工具和材料等多方面的问题。

其中,技法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技法才能保证手工艺品的完美。

技法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这需要从传统手工艺人那里得到传统技法的精华。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因为现代技术可以提高手工艺品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传承非遗文化,还需要具备前瞻性的思维。

以纺织为例,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探索更新的设计,创新材料和工具的应用,同时需要借助现代营销渠道和技术手段加强宣传和推广,这样才能确保非遗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应用非遗文化的优势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应用,将会带来很多优势。

首先,非遗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整合作用。

在旅游开发中,非遗手工艺有助于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更好地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多元性,提高旅游体验的价值和品质,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应用非遗文化也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应用,不仅可以保护和发展当地传统手工艺,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培育当地特色民族产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例如,像云南、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手工艺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同时,应用非遗文化也有助于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

中国拥有许多非遗手工艺,例如刺绣、蜡染、陶瓷等。

这些非遗文化在注重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旅游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果将这些非遗文化应用于旅游产品和旅游营销中,就能够为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也有助于区域形象建设和旅游营销品牌的打造。

综合来说,传承和应用非遗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等方面的共同合作。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密不可分,对于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深远意义。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通过成功案例可以发现,有效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双赢是完全可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未来将更加重视和探索这一领域,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作用、意义、融入、挑战、成功案例、紧密联系、未来展望1. 引言1.1 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现形式等无形的文化遗产,包括民间传说、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手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社会的传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开发是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丰富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动。

旅游开发包括景点的开发、旅游线路规划、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

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理解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1.2 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突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传承、创新、融合等特点,承载着特定社会群体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浅谈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旅游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方式。

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意义和开发中的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和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传承和发展了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民间文化传统和知识技能,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庆典、信仰习俗、手工艺技能等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精神内涵,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旅游业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传递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开发。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最基本的就是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和推广本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文化特色、吸引旅游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开发中的保护措施1、开展民俗体验活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有效的方式是让人们参与感知、体验和传承。

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开展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融入到当地的历史文化中,通过亲身体验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在过年、端午等节日时,可以组织游客参加包粽子、躲狮子等传统活动,让他们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设立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旅游开发中设立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展示传统技艺、手工艺品、风俗礼仪等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魅力。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展示中心了解本地文化的特色,同时也是对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相关机构的承认和支持。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在旅游开发中,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加强和有关机构的协调配合,形成清晰明确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文化遗产机构的投入,加强对相关机构的指导和管理。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通常来源于口头传承、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知识与实践等方面。

这些传统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至关重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存在着一些必然的冲突和矛盾。

一方面,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破坏,比如过度商业化、大规模的游客涌入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可能限制了旅游开发的空间,因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可能需要限制游客的数量和行为,以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如何在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也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旅游资源。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传统手工艺、民间歌舞、传统节庆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通过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旅游业的推动,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受商业化和过度开发的侵害。

也需要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和规范,促使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减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

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合作,促进双方的共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可以通过参与旅游开发,从中获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旅游业也可以通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有价值的旅游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生活化”利用○方旭红张清清(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社会情境下人们生活方式的自然展现。

由于社会变迁和全球文化趋同化,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文化生境破碎化、受众群体缩减化、传/继承人断层化、社区保护意识弱化等困境。

为此,在旅游发展中,需要对其进行“生活化”利用,还原或部分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社会情境,对其进行开放式利用,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地,真实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生活情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机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使得旅游者能够在“惯常”生活情境中真实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悟其丰富内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生活化利用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4)01-0038-07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多样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很多珍贵的全国性或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

”2010年11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在此背景下,2009年8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2010年7月,文化部办公厅和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又联合发布《关于把握正确导向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积极发挥文化遗产在提高地方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指引下,各地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收稿日期:2013-01-28作者简介:方旭红(1970-),男,安徽肥西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跨境旅游等研究。

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文化部办公厅和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把握正确导向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通知》将其归结为:一是“……将文化遗产商品化”;二是“……使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三是“……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四是“……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认为,为改变这种状况,亟需创新观念,探索积极、科学、合理、高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新途径。

为此,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及其在当下的生存境况,在旅游发展中对其进行“生活化”利用。

二相关研究回顾(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范围广阔,类型多样,是发展遗产旅游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其开发对象。

某一特定类型或若干类型组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闫亮、何杰[1]44-47对康定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梳理,认为可根据资源禀赋,采用中心轴组团和分区组团形式对其进行开发。

贺剑武、高艳玲[2]42-46以壮族蚂虫另节为例,认为民俗节庆类遗产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内涵和悠远的历史渊源,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曾芸[3]70-73认为贵州石桥古法造纸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典型代表,具有特定的原料、工艺和产品品质,是发展传统手工艺文化旅游的良好资源。

贺剑武、高艳玲[4]147-151认为壮锦承载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文化内涵,具有传统的手工技艺、独特的色彩搭配和丰富的文化寓意,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苑利[5]331-332认为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大普查,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经济价值和知名度都很高、利润较为丰厚、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才能结合市场需求对该产品实施产业化开发利用。

陈炜、陈能幸[6]44-48对在侗族、壮族等民族中流行的抢花炮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有利于实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的双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王荻、袁尽辉等[7]53-57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想开发状态是依托其物质载体。

据此,他们主张,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在旅游发展中按主题深入、联合集中和附着扩展等模式对其进行开发。

王雪、杨存栋[8]144-146分析了博物馆静态展示、旅游节庆、生态博物馆、演艺展示和旅游商品5种非遗旅游模式的优劣势,提出各自的开发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脆弱的特点,蔡朝双[9]41-43认为首先要对其静态开发即博物馆展示,为了弥补参与性、体验性不足继而对传统表演类文化资源还可以进行动态参与开发。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特点,肖瑜[10]124-128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七大模式:主题旅游线路、展览、节庆活动、博物馆、遗产周、乡村旅游和旅游商品。

谌世龙、吕观盛[11]77-80以桂北为例从资源开发角度,提出了应从构建融博物馆和主题公园为一体的非遗综合展示园区、建立非遗旅游开发示范研究基地、打造非物质文化旅游节庆、建设戏曲曲艺演艺场馆、设计非遗旅游线路共5种开发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休闲产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休闲活动往往关系密切。

因此,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适应时代需求的休闲产品,也是学界关注点之一。

程遂营[12]11-13提出要根据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传统内核与新的形式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及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发非遗类国民休闲产品。

吴媛媛、胡其伟等[13]22479-22481强调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休闲产品形态,提升现有休闲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为夜游增色,促进休闲消费。

章皙妮[14]189-190主张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将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的体验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离不开文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文化商品开发,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创造经济效益,也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佘曙初[15]72-74以金华为案例,提出非遗旅游商品开发在重视保护继承、有序开发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文化商品的多元化,主张建立旅游文化商品购物中心,依靠展会宣传推广旅游文化商品。

对于音乐类文化遗产而言,欧阳时来、查振华[16]186-187认为商品化途径是值得探究的重要传承模式,主张将音乐文化遗产引进高校进行研究与创新开发,同时指出旅游景区是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的最佳舞台。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在开发方面尤其存在着诸多问题。

王振艳、高玉霞[17]97-99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难点在于其存在形态的抽象性、不易察觉性、延续条件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并指出公众自觉保护和传承意识差、传承过程的艰难性和中断现象的产生、经费不足等是常见的非遗合理开发的阻碍。

罗茜、彭华[18]144-147运用博弈论分析保护性开发中的关系链,寻找各利益方最佳的合作方式,为非遗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李虹、朱晓敏[19]112-116指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冲突、内容雷同、开发深度不够、体验性较差等问题,应该通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内容、开发多样的旅游产品以及与旅游企业全面合作等途径实现全方位的旅游开发。

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模式利弊分析要而言之,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实践中,存在“静态”和“动态”两种理念。

“静态”着眼于如实记录、整理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动态”则洞察到非遗资源蕴含的经济价值,强调通过开发实现经济的正面带动效应。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五大利用模式,即博物馆静态展示、旅游节庆、生态博物馆、演艺展示(包括实景表演),以及旅游商品等模式。

各种模式的利弊,可参见表1。

表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利用模式利弊对比模式类型优势劣势博物馆静态展示1.国家强有力的人、财、物的保障2.完整性、系统性、原真性突出1.数字化滞后2.精神遗产类表现不足3.传承人及游客参与性不够4.未被纳入到旅游线路中旅游节庆1.容易树立品牌2.游客深度参与1.时间地点分散2.商品化趋势严重生态博物馆1.投资少,效益高2.原真性强1.地区偏僻,可达性差2.开发不适当易损坏生态环境演艺展示1.娱乐性强,效益好2.丰富旅游生活,增加停留时间1.投资大,风险高2.语言、精神、信仰的表现转化有困难3.过度舞台化旅游商品1.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2.复苏传统,创造经济效益能否被开发区分度弱概而言之,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已出现博物馆化、木乃伊化趋势[20]113,没有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及其生存境况,不接地气,既不能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也无法让游客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为此,需创新观念,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及其生存境况,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社会情境,在旅游发展中对其进行“生活化”利用。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及其生存境况(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及特征在人文学科中,学者们认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社会成员所共有的预期行为、信仰、价值、语言和生活实践”[21]15。

而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22]。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社会空间下,人们在特定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社会交往中不断建构、重构的“使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显得与众不同的符号的创造与使用”[23]288。

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活态性等特征,其本质属性是特定社会情境下人们生活方式的自然展现,而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变迁消解了它所赖以存续的社会基础,即特定社会情境下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社会交往方式[24]27-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