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二、教学目标三、学情分析1、一般特征:本课的教学对象处于高一下学期的学习阶段,即将成年,思维活跃,对交通有一定的切身体会,掌握本课内容相对容易。

2、起点水平:学生已经了解了清末至今的大致历史,有相关的知识基础。

3、学习动机:学生对与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容易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意结合实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的第二课,讲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本单元其他两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起描绘了近代社会变迁的图景,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近代社会变迁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与封建保守势力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的认识。

本课内容与洋务运动有密切联系,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内容,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

五、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脉络之后应该配合相关的图片讲解各个阶段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使学生结合图片和历史故事理解本课内容,特别是交通事业发展对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材料,认识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图示法:通过图示法引导学生串联本课相关内容 2、学法:(1)小组讨论,分析问题。

(2)结合实际,深入思考。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近代交通发展的概况和标志性事件 难点: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对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在放假之后是通过什么交通工具回到学校的?生:...师:对,大家知道,我们参赛选手来自全国的各个地方,可以说有远有近,但是我们还是一天之内就到了芜湖,大家知道我们是怎么到芜湖的吗?生:...师:可以说这些交通工具都非常方便,比走到学校要快得多,那么大家知道我们古代人一般使用什么方式出行吗?生:...【据杜老师建议修正后的对话,导入应该贴近实际,同时最好在结尾和导入有呼应】师:对,在北方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生:...师:在南方呢?生:...师:对,课本上也说了,当时百姓出行多是靠什么?生:步行师:所以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比古代时候强多了,那么这些变化之间经过了哪些过程,近代交通和通讯是怎眼发展起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015年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新人教版必修2)

2015年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新人教版必修2)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相传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之难,不过,现在岭南的荔枝从采摘到西安超市,用不了6个小时。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第一段和“历史纵横”,归纳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2.民国以后(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
3.新中国建立后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合作探究1】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①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
②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积极兴办近代交通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如果你现在要与远方的朋友交流,你可以有哪些信息交流方法?书信、发电报、打电话、上网联络等等。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阅读P69“学思之窗”,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机车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7: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7: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铁路和公路、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

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识记唐胥铁路、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理解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的发展,理解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探讨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

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

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

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讲授新课】一、交通工具1、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1)晚清的铁路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3)新中国建立后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

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优秀教学案例1
3.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丰富多样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创设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演变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直观感受。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演变脉络,明确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以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和创造为背景,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图片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3.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确保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4.强调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和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公开课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公开课课件(共40张PPT)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铁路建设,
政府支持、积极兴办
(三)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和科技的传入;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思想观念的转变; 4、中国人聪明才智、民族精神的推动; 5、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冲击了落后习俗,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中国近代化 (4)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消极影响: (1)造成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能 源危机。 (2)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 命中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哪些?
2、中国铁路的发展概况 3、公路交通发展概况
1、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 2、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
4、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 的沟通
5、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 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6、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B
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 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 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标版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标版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优秀教学案例
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案例亮点
1. 亮点一:情境创设丰富多样
本节课通过展示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讲解火车的发展历程时,教师播放了蒸汽火车运行的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近代社会,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代入感。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背景:在讲解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中,我引入了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普及,让学生了解这些交通工具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缩短了距离,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讲解通讯工具的进步时,我以电话、电报、无线电通讯等为例,让学生了解这些通讯工具如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提高了通讯效率。同时,我引导学生关注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关注时代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通过展示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相关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行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近代社会,增强他们的历史代入感。
3. 创设问题情境,如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5. 亮点五:作业小结提升能力
教师布置了一项关于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短文作业,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分析。这种作业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论证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15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2.认识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交通、通信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三、学习难点1.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原因2.交通、通信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自主学习】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

⑴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⑵诞生: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⑶发展: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③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

(1)出现: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2)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全国建起公路网,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出现: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

(2)诞生: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也获得较快发展。

(4)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2.航空(1)诞生: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_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进步:到 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3)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航线和航班也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

(1)19世纪70年代,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

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课件1: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课件1: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孙中山《建国方略》
国防建设的需要
“故凡有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 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西方强国的经验
历史上的教训
法、越事起(1883年中法战争) …… 执政者始知铁路 关系军事至要。
当其时(1905年清末新政),以铁路为救时要图,凡有 奏请,立予俞允。
当蒸汽机车出现后,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 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 的危险”。
1.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2.加速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和政治一体化(打破了中国的分散落 后状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 同感)
李鸿章曾言:“铁路之设,关于国计、军政、京畿、民生、转运、邮政、矿务、招商、 轮船、行旅者,其利甚溥。
孙中山说:“交通为实业之母”,而“铁道又为交通之母”。 近代某知识分子: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 巩固国防。
1933年,日军在长城口发动大战。国军部队的传令兵们竭尽全力,在那些 险峻的石山上来回奔波,不少人不是摔死,就是遭鬼子伏击,甚至路上被野 狼叨去,而日军全是无线电联络,大占优势。蒋介石懊恨不已,下定决心发 展无线通讯部队!
修建铁路“尤其重要者,则为保障统 一之真实,盖中国统一方能自存也。一旦 统一兴盛,则中国将列于世界大国之林, 不复受各国之欺侮与宰割。”
——孙中山《建国方略》
孙中山的“大国交通梦”
新建北方(位于渤海湾)、东方(位于杭州湾)、南方 (广州)三大海港作为铁路网对外交流的中枢,连通全国的三 条主要干线:
(以铁路为例)
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割地赔款,国力大 损,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 加压力,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擅筑,或假借“合办”, 或通过贷款控制,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形成帝国 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在1876~1911年修建铁路约9400 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 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 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附教学流程图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附教学流程图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附教学流程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通讯工具进步的主要情况,并理解这一变化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特征,认识到它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引用相关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不同特点。

(2)让学生模拟记者,报道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情况,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和理解历史主要特征。

(3)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2.教学难点:交通工具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

2.教学用具: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讨论: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学习新课】“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

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夏朝交通工具的种类很多,如“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

到了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系用硬木制造,长4尺,车架安设在独轮两侧,由一人掌扶两个车把推行,有时也可前拉后推,载人载物均可。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陕西县黄河镇发明了“木牛流马”的交通工具,它比“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

“鸡公车”的第二次变革是在宋代,变一人推动为前后两人把架、两旁两人扶拐,前用驴拉,称“串车”。

第三次变革是在明代,在“串车”的基础上加拱形席作顶,用来拉客,称为“双缱独轮车”。

第四次变革是在清代,增加了风帆,巧妙地利用风力。

“鸡公车”后来跨江越淮,传到中原大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标版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标版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难点:分析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背后的科技发展规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
2.重点:培养学生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自豪感和科技创新的重视。
难点: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看待科技进步,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章节将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入手,带领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的重要影响,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他们对我国及世界科技发展有一定了解,但对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尚浅。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相关内容,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在本章节中进行深入挖掘和拓展。
(2)新课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重要发明和创新,分析其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背后的科技发展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4)实践活动:设计制作模型、撰写小论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教学评价:
6.网络搜索: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领域的最新动态,如无人驾驶汽车、5G通信技术等,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
注意:作业完成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对待,确保作业质量。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能力,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历史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历史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生介绍了近代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

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同时证明了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由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建议教师在教中应该充分调动生参与教活动的积极性,激发生的习兴趣,提高生习的效果。

二、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中国近代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②解中国近代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给生以直观的印象,促进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②设计问题,引导生自主习,探讨交通工具变发展的原因和影响;③从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生思考,提高生的习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习,使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四、教过程一、导入新课请生列举他们所知道从古至今的各种交通工具,指出:古代是“南方舟楫,北方马车”,而现在,人们出行方便,自行车、摩托车是最基本的代步工具。

飞机、火车都可以乘坐,私家车越越多。

从而得出结论:从古至今,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

由此导入新课。

二、主要问题1.近代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2.近代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了哪些影响?三、探究新课(一)交通工具的发展(1)生自主习:多媒体显示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归纳近代以中国交通的变情况。

在生自主回答的基础上,列出变情况简表:轮船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萎缩铁路交通:19世纪80年代,唐山—胥各庄铁路;民国以后,进展缓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路;九五期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京九铁路)公路交通: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公路大桥)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1949年有52条民航线;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8: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8: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3)1909年,京张铁路
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修 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建成通车。
设计者詹天佑
(4)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5)民国以后,发展缓慢 ▲原因:a.政局动荡、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b.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6)建国后,发展迅速 A.“一五”:宝成铁路(西南) B.“二五”:兰新铁路(西北) C.到“九五”期末(2000年): ①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②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D.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
京九 铁路 全线 通车
京九铁路泰和赣江大桥
深圳湾跨海大桥
青 藏 铁 路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 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 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时间段 1882年
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20C80S后 截止2003年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用 户各占一半
2002年,搜狐新闻中心就拜年方式进行了在线调查。5天内 参加调查的有效选票为17520张,结果表明,电话拜年和手 机短信拜年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
演 变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高 高速 铁列 )车来自电力机车 磁 悬 浮 列 车
2.公路 (1)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1902年3月,汽车在上海出现
1908年,上海的有轨电车
(2)民国时期: 发展缓慢 ▲原因:a.旧中国政治腐败、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高一历史教案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人教版必修[8]

高一历史教案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人教版必修[8]

【知识表解】【思维碰撞】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共交通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家庭,加上城市不断扩大,出行距离越来越远,自行车作为传统的出行工具已经落伍,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理应逐步退出城市街区。

而另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继续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应该大力提倡,自行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你的观点呢?不同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不同追求:20世纪50—60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20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20世纪80年代:“三件宝”—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20世纪90年代:“三件宝”—楼房、汽车加电脑【教学素材】1929年10月22日,北平街头流血冲突,人力车夫向电车工人发难,动机却出奇的简单,仅仅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几乎同时,南京街头的电车却有几千市民蜂拥而上,只为观看电车上的女售票员。

不久,市政当局以有伤风化为名解雇了女售票员。

伴随无数的悲剧与闹剧,电车终于行驶在中国大地上……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是一种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

黄包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日本,被称作人力车,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所以后来黄包车一词反而较为常用。

19世纪中后期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设计了“人”字形路线,19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联盟]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必修2第15课交
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归纳各个时期交通
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
方式的优缺点。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
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
历史观和历史态度;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
情遨游。





学生自
学为主,设
计材料重
点探究相
结合
教材分析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教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相传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

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之难,不过,现在岭南的荔枝从采摘到西安超市,用不了6个小时。

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第一段和“历史纵横”,归纳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
一、交通的进步
(一)铁路和机车制造
1.晚清的铁路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光绪二年(1876)淞沪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
3.新中国建立后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

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的制造方面。

见教材P69的图片。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阅读P69“学思之窗”,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机车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三)水运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2.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四)航空
1.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联系:1903年,美国发明飞机)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合作探究1】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①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
②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积极兴办近代交通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如果你现在要与远方的朋友交流,你可以有哪些信息交流方法?书信、发电报、打电话、上网联络等等。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一)电报在中国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二)电话在中国
时间成就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
泛的利用。

到2003年末,拥有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
第一位。

(三)互联网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传呼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的Email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目前国内Internet用户已超过6 000万户,而宽带用户占到10%以上,数量十分可观,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

【合作探究2】: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