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音乐美学思想共同的理论基础——和
“和”:先秦儒家核心音乐美学观
人 的世 间关 系 , 括观念 、 感 、 式 , 部 解构 在 世俗 伦 理 和 日常 心理 的综 合 统 一体 中 , 这 正 是 孔 子 用 包 情 仪 全 而 来 解释 “ ” “ ” 中心 。 因此 , 礼 的 仁 之 孔子 的“ 又前 进 了一 步 , 展 到 了“ ” 质” 发 仁 。孔 子 以仁 为美 的 实 质 , 而 从 把美 的 内容 实质 同人 的社会 生 活 、 神 道德 品质 联 系起来 , 精 赋予 了美 以人 的 内容 。
《 语》 论 中指 出 :质 胜 文则 野 , “ 文胜 质则 史 。文 质彬 彬 , 然后 君 子 。 ( 雍 也 》 子 谓 《 》 尽美 矣 , 尽 善也 ” ”《 ) 韶 “ 又 , 谓 《 》 尽 美矣 , 尽 善也 ” 《 佾 》 按 照杨 荫 浏先 生 的解 释 : 内容 为 ‘ ’形 式 为 ‘ ’ ” 这 里 , 子 武 “ 未 。( 八 ) “ 质 , 文 。在 孔
以见得 , 其 所有 有关 音 乐美 学 的论 述 中 , 是直 接 表 现 出“ ” 在 不 和 的思 想 , 是 间 接 地 透 出“ 的观 念 。 因 就 和” 此, 深入 研 究先 秦儒 家 的音 乐美 学 核 心 思想 —— “ ” 对 全 面 理 解 先 秦 儒 家 音 乐 思 想 有 着 极 为 重 要 的 意 和 ,
学 框架 体 系 , 生动 地反 映着 先秦 儒 家 “ ” 和 的美 学思 想 。 因此 , 明显 地表 现 出 了它 的形成 轨 迹 。
( 趋 始阶段 一)
孔 子作 为 儒家 的创始 人 , 家 音乐 美 学思 想 的先 发 者 。他 的音 乐 美 学 思 想 是 这 样 表 述 出来 的 。他 在 儒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和”的四个维度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和”的四个维度
本文系统总结了先秦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四个维度:音与声“和”、音与心“和”、乐与德“和”、乐与天“和”,四者也概括了先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全部音乐审美形态。
可见,在中国音乐史上,音乐形态的特征一言以蔽之,曰“和”。
音与声“和”面向音乐本体,是音乐之为音乐的艺术性所在,是其他三种音乐审美观的基础。
音与心“和”指“美音”与人的自然性情的和谐,其音乐载体表现为以“郑声”、《诗经·风》为代表的民间音乐。
乐与“德”和指儒家礼乐和合人伦政治,这一维度在中国先秦乃至整个古代音乐审美历史中占据统治地位。
乐与天“和”指以“乐”和合天地,即音乐美学思想上的“天人合一”,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对自然的依赖和顺从反映到音乐美学领域,表现为“天乐”成为儒道两家共同追求的音乐审美最高境界,但二者真义大不相同:儒家礼乐以心性论和“气论”为哲学基础,以人性之善为媒介,联合天、人,而擅长表情达意的音乐就是表现这样联合的最佳载体,另外万物的“生气”和人之“血气”同源,都是宇宙“气”的表现,而古人认为音乐来源于风、气,与音乐关系极为密切,所以音乐自然受到特别的重视,但是这种“平和”审美观主要表达的是阶级统治下的人伦道德情感,没有看到人的性情丰富多样,忽视了人的自然情感需要,这种审美观为秦以后的统治阶级所利用,对以“郑声”为代表的民间音乐以无情地打击;道家“自然”之乐法天地之自然,弥补了儒家忽视自然性情之美的不足,却又“避于天而不知人”,没有看到音乐的社会性。
最后,本文立足于音乐艺术本体,对先秦乃至中国音乐史上四种音乐审美观进行逐一梳理和评价。
“和”美之乐一一浅析《溪山琴况》中的“和”范畴及其对儒道音乐
“和”美之乐一一浅析《溪山琴况》中的“和”范畴及其对儒道音乐思想的继承作者:王一涵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内容提要]“和”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起源于中国农耕文明中“天人合一”的古老观念,荟萃了儒道两家的文化精神,并广泛渗透到后代其它审美领域尤其是音乐审美中。
明代著名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中所论述的“和”的音乐美学思想既沿袭了儒家的平和雅正,又崇尚道家的清和恬淡,是儒、道的“和”之音乐思想的高度融和,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在成熟期的主导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一部划时代的音乐美学论著。
[关键词]和/溪山琴况/乐论/儒/道中图分类号:J6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2)01-0138-4“和”这一中国传统哲学美学领域的古老范畴,以中国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古老观念为依据,在阶级社会中又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相融汇,经过先秦儒道两家在人格、社会理想方面的发展,广泛渗透到其它审美领域中,几千年来一直担负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构建了中国古代美学创造和欣赏领域中以“和”为美的理想追求和指导原则。
“和”范畴尤其在音乐美学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石和审美心理特征,从而“和”之美也成为中国音乐美学的核心范畴和最高境界。
一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和”的美学思想的论述很多,“和”首先就是从音乐作品要求声音的和谐开始提出的。
《尚书·尧典》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所谓“八音克谐”,就是说金、石、丝、竹、土、革、匏、木八种乐器的合奏要整齐、和谐,合乎一定的节奏和顺序,这种“八音”的协调,可以使神人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到了《国语》,史伯论“和”则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
论历史上“和”音乐关系之形成
论历史上“和”音乐关系之形成摘要:“和”的生成背景,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自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时期,是“诸子百家”兴起,形成了音乐思想极为丰富、空前活跃的时期,我们所要探讨的“和”的思想,就蕴涵在社会发生变革以及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民族关系以及普通的知识土壤之中。
关键词:历史“和”;音乐审美;音乐关系一、前言众所周知,先秦时期思想家学派繁多,被称为“诸子百家”,出现中国思想史的重要一页。
儒道两家音乐思想有共同的源头,都由儒家的开创者、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及其前的音乐思想发展而来。
之后兴起的墨家,开创者是墨翟。
他们是儒家学派的反对派。
法家音乐思想亦出现于先秦,对后世并无显著影响。
只有春秋末期出现的道家,老子是其最早的代表,实际上是兼采儒墨而又批评儒墨的一个学派。
而影响于后世、贯穿两千多年历史的,却是儒道两家,其重要性远在其他各家之上。
二、历史上音乐审美的基本特征1、在音乐审美评价中建立“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思维模式,以追求中和恬淡为准则,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基本特征。
“和”的范畴出现于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哲学思想上对“和同之辨”的论争便是“和”的观念的诞生的背景。
儒家将和与“以礼节之”结合起来,因为包含道德的因素与礼法的成分,自此确立了中国美学史上情理合一、美善相兼的基本原则;而道家立于自然倡举天地之和,深刻地浸润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理论:这种在理论上、情感特征上以平和恬淡为美的思想,分别成为儒、道两家的准则,他们要求音乐处处“和而不淫”,合于“中和”。
2、“和”的音乐审美观形成促成建立的“德”与“美”之类与价值评价有关的文化规范,要求音乐受礼制约,成为礼乐。
自殷周以来,礼乐制度一直与宗法统治互为表里,乐属礼的相配合的审美活动,因而一方面要求格调雅正,一方面追求和谐安悦,所谓“乐中之声和而不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等记载,使得中国音乐思想中表现出的政治思想无疑是占主要地位的。
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
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摘要】本文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
首先分析儒家思想中的“和”观念,认为“和”是儒家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人际关系和谐共处。
接着解读《乐律全书》对“和”概念的阐释,指出其在音乐和舞蹈中的重要性。
然后探讨《乐律全书》中“和”在舞蹈中的具体体现,包括舞蹈节奏、舞者间的协调配合等方面。
最后强调舞蹈中的“和”与儒家文化的统一,指出舞蹈作为传承儒家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和”观念的重要性。
总结认为儒家文化的“和”观念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舞蹈作为传承儒家文化的载体将继续弘扬“和”之美。
【关键词】关键词:儒家文化、《乐律全书》、和、舞学、思想、舞蹈、体现、统一、重要性、传承、载体。
1. 引言1.1 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通过深入探究儒家思想中的“和”观念以及《乐律全书》对“和”概念的阐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中“和”的重要性。
在舞蹈中,通过动作、音乐、情感的协调统一,表达出舞者内心的平静、和谐与美好。
《乐律全书》中对“和”的详细解释,为舞者在舞蹈表演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舞蹈作为传承儒家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舞蹈中的“和”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通过研究舞蹈中“和”的体现与儒家文化的统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对舞蹈艺术的影响,以及舞蹈在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儒家思想中的“和”观念儒家思想中的“和”观念源自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即“中和”的理念。
在儒家文化中,“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相尊重。
儒家经典中常常强调“和而不同”的观念,即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时追求各方面的协调和统一。
在儒家思想中,“和”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在儒家文化中,“和”被视为实现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
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
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一、和的舞蹈要素和作为中华文明的基础,是儒家学派核心思想之一,也被运用于舞蹈创作中。
在《乐律全书》中,和谐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文献,被提到了很多次,例如:“其义独一,所以相谓为和。
”,“五音和之,则天下太平。
”,“君子之所行,如音之起,如乐之举,如正月之吉日。
”等等。
不难看出,在舞蹈创作中和谐的概念可以有多重表现。
在和的舞蹈元素中,统御、协调和整合扮演着重要角色。
统御,表现为节奏的稳定和舞蹈的规范,使得舞蹈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感觉。
而协调,则表现为舞者之间动作的相互呼应和配合,构成了整个舞蹈的互动与互动平衡。
整合,则需要舞者能够将身体的各部分的动作,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感觉。
《乐律全书》指出,中华传统音乐艺术的美学美德奠定在道德及其美德的基础上。
和的思想被运用于舞蹈的各个层次。
在舞者的动作和互动方面,和的舞蹈要求舞蹈者通过协调一致的动作,表现出个体在大众中的和谐发挥。
例如,古代舞蹈《青衫泪》中,8位舞者协调一致地跳舞,既表现出了音乐的韵律,也体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
同时,和的理念也表现在舞蹈的形式、内容之中。
例如,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饰演丑角的演员往往会有一些表现出嘲笑甚至是贬低的功夫,但是在演艺过程中,也会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呼吸和身体协调,使得整个舞台的演出达到和谐,使得表演更加美好动人。
和谐作为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也体现到对舞蹈的评价中。
《乐律全书》中关于舞蹈的评价可以归纳为“整体性”和“谨慎性”。
整体性指的是舞蹈整个过程、所有的音乐、动作等要自始至终连贯、和谐,千万不可有不协调的地方。
谨慎性方面,主要是要求舞蹈动作严格规范,用正确的动作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舞蹈活动中的每一时刻艰难险阻。
试想,如果中国传统舞蹈中某个动作不够精敏、不够婉转,那么在表现和的理念时就会产生影响。
举例来说,现代舞剧《蝴蝶还有几个翅膀》以女性为题材,通过女性内心的纷争和挣扎,彰显了女性的自强和自立。
解读《溪山琴况》中以“和”为主题的儒家音乐思想
解读《溪山琴况》中以“和”为主题的儒家音乐思想作者:柴莺王世泰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6期摘要:本文就中国古代音乐与儒家音乐的契合之处进行了论述,仔细解读了《溪山琴况》中以“和”为主题的儒家音乐思想,并指出了《溪山琴况》至高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和” 《溪山琴况》儒家思想中国音乐的审美过程经历了繁琐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演变不断传承。
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便是完整地、系统地提出了以“和”为主的音乐思想,并从崭新的角度加以概述,完美地诠释了美学思想的审美内涵,展示了儒家音乐思想更深层次的内容。
一、以“和”为美的基本内涵对于《溪山琴况》的基本内涵,学者有着不一样的精神解读。
苏景说过《溪山琴况》的基本精神内涵是“清和”二字,而王仲舒则认为是“和静”,吴毓清将其解读为“清和淡雅”,蔡仲德认为应该是“淡和”二字。
归纳一下,它的基本精神内涵就是一个字——“和”。
这也正是徐上瀛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他认为,“和”是一切的根源,而所谓的“和”,就是“众音之莜会,而优柔平中。
”在极端的环境中寻找一份平和与优雅,这也正所谓“重而不虚,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驰”,由此可见,“和”就是指适中、平稳、张弛有度。
对于“和”的主张和推崇,《溪山琴况》中直接表述为“不足则音亏缺,大过则音支离”,可以看出,“以和为重”应作为《溪山琴况》的纲要核心,是整部著作的精华所在。
若是将《溪山琴况》喻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书中对于“和”的阐述和推崇无疑就构成了这棵树的根,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着营养与水分。
至于树的主干自然就是“和”之后的八况,而最后的十五况则组成了这棵参天大树的无数枝叶。
二、以“和”为美的集中体现在《溪山琴况》整部著作的开首这样写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这里提到的“至圣”,无疑是指传说中古琴的始创者伏羲氏、神农氏等诸位先贤。
徐上瀛认为,上古圣贤创造古琴的目的不仅是对自身性情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安抚天下人的性情。
儒家音乐理论中的“和”
'He' in the Musical Theory of Confucianism
作者: 赵青[1]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贵州贵阳550003
出版物刊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页码: 12-14页
主题词: 儒家;音乐;“和”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重要观念的'和'与美、美感以及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学派的音乐理论从'和'开始,升华于'和'又落实在'和'上.'和'的概念观点几乎涉及到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五声、六律、十二则的'和',礼乐的'和'、音乐与人情和物理的'和'等等.而荀子提出的'审一以定和'就可视为儒家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功能、特征和特性的一种概括和规定.在中国音乐理论发展史
上,'和'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先秦时期儒道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8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22先秦时期儒道音乐美学思想探究孔晨曦 / 韩林彤摘 要: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先秦百家争鸣时期最为璀璨的宝库,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本文的研究中,由表及里来看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皆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两种思想异曲同工却又可以相互补充。
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观点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又为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在本文研究中,对儒家、道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思想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对二者的相同和异同之处进行了深度剖析。
关键词:儒家;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孔晨曦(1998-),男,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韩林彤(1987-),女,博士,湖北师范大学讲师。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统治衰落,天下共主,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社会制度出现了大变革,逐渐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致使社会阶层分化,其中“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是该时期的重要表征之一。
在奴隶社会,“士”是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位于贵族阶层中的最低阶层,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并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
直至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接受了“六艺”教育的“士”阶层丧失了贵族特权。
至此,“士”阶层便由贵族阶层转变为了当时社会中的知识阶层。
受过教育的他们开始流向民间,著书立说,四处游说,广收门徒。
从而社会上形成了各种思潮争芳斗艳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中思想最为活跃,各种学术思潮盛行的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百家林立”、各种学术思想互相争辩的现象,被称之为“百家争鸣”。
各家各派的思想相互影响,各种学说之间相互辩难、又有所交融,相互继承又有所改造,推动着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不断发展、不断成熟,其中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最为深刻。
一、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解析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先秦儒家以“和”为贵的音乐美学思想
涵 到先秦 儒家以“ 和” 为贵的音 乐美 学思想的展开 , 乃是思维 自身 逻辑发展 的结果 。先秦儒 家 尚“ 和” 的乐教 观 , 除强调音
由上 可 知 , “ 和” 是 一 个 关 系 概 念 。 中华 民族 之所 以最 看 重 “ 和 ”, 就是因为“ 和” 能谐调人与 自
“ 和” 与“ 同” 是不 同的。“ 和” 好 比做羹 汤, 用水 、 火、 酱、 盐、 梅 来 烹 调 鱼 和 肉 。经 柴火 烧 煮 过 的汤 ,
的规 律 。如 阴 阳之 和 、 刚柔之 和 、 仁义 之和 、 礼 乐之
和等等 , 《 易 ・ 说卦传》 : “ 立天之道 , 日阴与 阳; 立 地之 道 , 日柔 与刚 ; 立人 之道 , 日仁 与义 。 ” L 3 拍 这样 的文献简直俯拾即是。这是从总体上来讲 , 整个外
在世 界本 身之 “ 和” 。
乐艺 术形 式本身之和外 , 更重视 审美主体心理结构的和谐 , 以及审美主体与外在世界的和谐 : 包括与外 界 自然 的和谐 , 与他
人 的 和谐 , 最 终 达 到 社 会 的 和谐 。 关键 词 : “ 和” ; 艺术形式 ; 心理结构 ; 社 会 和谐 中图分类号 : B 2 2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5 1 2 8 ( 2 0 1 3 ) 0 5— 0 0 4 5— 0 4
阳调 和 。阴 阳合 和则 吉 , 否则 , 孤 阴或 者独 阳都是 不 吉利 的 。古人 又认 为 自然 界 有 五种 最 基 本 的元 素 即水 火 木 金 土 , 这 叫五 行 , 五行 合 和 则 吉 , 否则 ,
浅论音乐理念之“乐和”
理 论范畴 ,而 中庸 所追 求的和谐 统一与 恰到 好处 , 即 “ 和” 的美学思想。因此 , 音乐所 具有 的“ 中和” 的准 则包 含 了 “ ( 一) ‘ 和谐 ” ’ , 即不同的事物 在一起 , 矛盾的各方面相
辅相威 , 对立统一 。( 二) ‘ 平和 ’ , 即无过无不及 , 任何一 方 都不凸显 自己。” ( 蔡仲德《 中国音乐美学史》 ) 。
中国美学思想从古代开始就 是儒道两家 把它逐渐 完
善起来的 , 其 中占主要统治地位的是 儒道 合流 的一种音乐 美学思想 , “ 和” 就是其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 中体现 的
一
于亭台楼 阁或山间 、 林中、 河边树 下 , 茶肆 之 中, 沏一 壶茗 茶, 抚琴弄筝 , 吟诗颂歌 , 感受 音乐 , 追古议今 , 这 便是人与 自然 , 内心与天地的一种 融合 、 统一 、 和谐 。
不 同版本,要求演唱演奏者都要有个 I 生的渲染 .如琵琶曲
《 十面埋伏》 , 无锡派 , 崇明派 , 浦东派 。 汪派都对此曲有着不 同的阐述表现 , 此谓传“ 神” !“ 韵” 主要是指音乐线条的“ 气
韵” , 讲究吟 、 揉、 推、 压揉。“ 意” 只要指表意或者意境 。
由春秋时期萌芽状态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 而来 。 儒家的孔
乐美学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 , 但是其 “ 平和” “ 淡和” 的审美标准是共通 的。 历史上的儒家明确提出了“ 中庸” 这
一
相柔美唱腔温柔的花旦表现的是阴柔之 美。 中医理沦上讲
求 阴阳之和从而使生命处于最佳状态 , 这与音乐美学息息 相关 , 因为音乐本身与我们人类的生命就是紧密联系的。 四. 天赋和 谐 。 自然 之 声
和。 ” ( 《 国语 一 郑语》 ) 。 春秋吴国季札评乐 已耍求 “ 五声和 , 八风平 , 节 有度 , 守有序 ” 。周王朝乐官伶 州鸠已规 定作 乐 必须 “ 咏之 以半 音” , “ 大不 出均” 不 得超 越五声音 阶 , 并 明
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
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乐律全书》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的经典著作,它以汇集古代乐律、阐述乐律规范为主要内容,被誉为中国音乐学的巅峰之作。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乐律全书》中反映了儒家思想对音乐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对“和”这一概念的深刻诠释。
从儒家文化视角下,《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儒家文化强调“和”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一种达到和谐的美好状态,它在不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舞蹈艺术中,儒家文化对“和”的理解与诠释使得《乐律全书》中的舞学内容更显深刻和丰富。
下面我们将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解读《乐律全书》中“和”的舞学体现。
《乐律全书》中“和”在舞学中的体现是以和谐统一的原则来规范舞蹈节奏和动作的。
儒家思想认为“和”是一种道德境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和睦相处。
在舞蹈表演中,这种和谐的境界体现在舞蹈动作的配合和协调上,舞者们需要通过和谐的节奏和协调的动作来呈现出整体的和谐美感。
这种和谐统一的要求使得舞蹈作品更具有内在的美学价值和道德意蕴,达到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和”的标准。
《乐律全书》中“和”在舞学中的体现是以阴阳调和的原则来要求舞蹈表演的平衡和谐。
儒家思想中的阴阳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大对立但又统一的力量所构成的,它们相互依存、相生相克。
在舞蹈表演中,这种阴阳调和的原则要求舞者们在动作表达上要既有刚健有力的阳,又有柔美婉转的阴,使得舞蹈作品呈现出一种内外兼顾、刚柔相济的美学效果。
这种对阴阳调和的追求体现了儒家文化对于“和”的深刻理解,使得舞蹈作品更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
《乐律全书》中“和”在舞学中的体现是以情感和谐的原则来要求舞蹈表演的内在和谐性。
儒家文化认为人的情感要顺应自然和谐、内心平和。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们需要通过情感的表达来诠释人生百态,而情感的和谐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情感的和谐要求舞者们在表演中能够自然、真挚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使得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内心平和、情感和谐的美妙感受。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美学思想
、
音声之和
Hale Waihona Puke 音声之 和是从音 乐文 化 的角 度探 讨 “ ” 和 ,其 内涵体现在两 个方 面 :一 是 “ 谐 ” 和 ,指 不同 的事 物相互 渗透 ,矛盾各 方面 既有主次之分 ,又相 辅相 成 ,对 立统一 ;二 是 “ 和 ” 中 ,无 过无 不 济 ,即所 谓 “ 济其不及 ,以泄其 过 ” ,使各 种 因素处 于 “ 和 乐如一 ” 的平 和状 态 ,任 何 各 方 都 不过 分 突 出 自 己 ,强调 “ 乐从 和 ,和从平 ” 的音乐 观。 和谐 主要是 对音 乐形式 的要求 ,集 中讲 的是 音 乐 的构 成 。音乐 的构成 是不 同声音 的对 立统一 ,所 以追求 音乐 的声 律 和 谐 ,是 音乐 创作 的核心 问题 。 在 《 国语 ・ 郑语》 中, 史伯说过 “ 声一无听” ,认 为 同样 的声音 ,不会生 成音乐 ,只有把 不 同的乐音 有机地 组织起来 ,才会 形成美妙 动听 的音乐 。所 以 音乐 的任务就是 “ 和六 律 ” ,即用六 律六 吕来 调 和 歌声 ,使其 和谐 。音乐讲 和谐 是为 了音 乐 的美感 的 需要 。古 人认为 音乐是 所有艺术 形式里 边最有感 染
媛 (9 0一 ) 18 ,女,黑龙江牡 丹江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音乐美学研究 。
… JANG I I J NG YU WE
团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 0 9年第 6期
T eB re cn m n utr 6,2 0 h odrE oo yA dC l eNo u 09
20 09年 第 6期
边疆 经济 与文 化
T HE BORDE ECONOMY R AND CUL RE TU
N .0 9 n6 20 Ge ea. . 6 n r1No 6
古代音乐审美“和”观念探析【论文】
古代音乐审美“和”观念探析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这一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一理念可以说是音乐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追求的高尚的理想境界,它与社会、自然等息息相关。
“和”从本质上意味着一种关系的和谐,它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体现在音声之和、乐与人和、天人之和。
本文笔者主要从这三方面来阐述对“和”的认识。
关键词:音乐美学; 中国传统音乐; “和”;“和”的字形来源与原始先民的生活,字义来源于先民内心对自己生活的感受。
从史籍和文献中的记载看,历代音乐美学史料都对“和”这一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概念做出了各种论述。
例如:《乐记》中的“乐者,天地之和也”;《声无哀乐论》中的“和心足以内,和气见于外”等等都提到了“和”这一美学概念。
通过对“和”这一观念美学思想的认识和掌握,会促进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认识,甚至促进现代的发展。
一、音声之和音声之和,可以理解为音乐本身以及各个要素与人们审美观之间所建立的谐和。
“和”的内涵共可体现于两个方面,其中第一方面主要是说,不同的事物交会于一起互相掺杂。
产生矛盾的几个方面既有主次之分同时又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第二个方面即是“中和”的状态,也就是所说的“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1音声之和是人们通过音乐活动带来的审美观进而所产生的。
这种谐和感可以体现在某部作品中的创作手法、音乐的结构以及作品所带给人听觉审美听觉的方面而建立的一种谐和关系。
比如说在现代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会更多的使用和谐音程来写作,带给人们更加舒服的听感。
在创作时,即使谐和音程会带给人好的听感,但是作曲家往往不会全篇采用谐和音程,因为这样一来又会使旋律听起来平淡乏味。
这就需要作曲家在和声、节奏、旋律方面找到一种谐和的关系,从而创作出美妙的乐曲。
《管子·地员篇》所记载的三分损益律是这样的:把发出某一乐音的振动体的平均长度分成三段,把它三分之一舍去,留下三分之二,称为“三分损一”。
总弦长为三分之四时,成为“三分益一”,这时振动体所发之音就比原本低纯四度。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5篇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5篇第一篇: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
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
《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
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 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试论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异同
试论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异同【摘要】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主要思想流派,它们在音乐美学思想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念。
儒家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认为音乐应该以道德为根基,着重于端正人心;而道家则推崇自然与自我融合的状态,认为音乐应该让人心灵得到放松与净化。
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儒家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家注重音乐的启迪启发作用,二者对音乐的价值和功能有着不同的见解。
而在现代社会,儒家与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仍然对人们的音乐欣赏和创作产生影响。
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为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儒家、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异同对比、影响、现代意义、共同点、差异性、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对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礼乐之道,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调和人心以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主张以雅乐为主,强调音乐的和谐、纯洁与崇高。
而道家则更注重自然之音,认为音乐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宁静和自然美。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倡导的是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超然。
在古代中国,儒家与道家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之处备受关注。
儒家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强调乐德合一;而道家则更注重音乐的本质,追求自然和神秘之美。
儒家与道家对音乐美学思想的讨论不仅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探讨。
本文将深入探讨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之处,比较二者对音乐的认识和价值观念,探究其对古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并思考其在当今社会的现代意义。
通过对儒家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感悟古代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1.2 问题提出在音乐美学领域,儒家和道家都有着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儒家注重礼乐之道,强调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倡导“仁者爱乐”,强调音乐的道德价值和教育功能;道家则注重自然与宇宙之道,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将音乐看作是表达自然之美和生命能量的方式。
“和”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8页
“和”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以和为美”是中国音乐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审美意识,可以说它贯穿于整个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程,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根本性质和最高理想,成为最能体现中国音乐审美精神的特征。
中国古代音乐“和”的美学精神在具体的历史发展中,在现实的音乐文本中,在运动着音乐形态的系统中,以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形态展现为音声之“和”、乐与人“和”与乐与天“和”。
一、音声之“和”中国古代音乐一开始就提出了以“和”为中心的音乐审美观。
“和”的概念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物而归之”。
春秋时吴国季札评乐时明确要求音乐应“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国晏婴主张音乐要求“和”,而不能“同”。
伶州鸠说:“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
(《国语?周语》)“和”是中国音乐审美理论的重要观念,它要和天地阴阳,和君臣上下,和四时节气,和长幼男女,和五声六律,由此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音乐本体论、音乐价值论、音乐认识论、音乐批评论和音乐创作的各项理论,并且从这个“母概念”派生出了种种音乐思想,构成了完整的音乐美学史。
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乐”与“和”起初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在甲骨文中,“乐”最初为某种丝弦乐器的形体描绘,随着乐器的不断丰富发展,便作为全部乐器的标志,直至成为一切表达主体情感的音乐集合体的所指:音乐。
与“乐”字的演化相类似,“和”亦是某种乐器的符号化。
据说这种乐器由数根竹管制成,每根竹管都能吹出不同的乐调。
在演奏时,几根竹管同时发音,共同组构一曲音乐,这就是“和”。
《通志》说:“先王通于伦理,以侯气之管作乐,声之均吹建子之律。
以子为黄钟,丑为大吕,寅为太簇,卯为夹钟,辰为姑洗,……故为十二调,调各文之以声,播之以八音,乃成为乐”。
由此看来,“和”在其早期文化形态中,不仅作为音乐演奏用编管类乐器之名,并且也相应在音乐听觉审美观念上形成了音韵协调和畅的“音声之和”的观念。
浅析中国音乐史上“和”的音乐审美观念的形成
浅析中国音乐史上“和”的音乐审美观念的形成作者:吴萌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年第07期摘要:“中和”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中和”美学思想在我国古代审美形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键词:中和音乐审美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K8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中和”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中和”、“和谐”的美学思想,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丰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成果。
“中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并一直贯穿在中国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中和”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音乐美学观念。
它的形成,与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有着密切联系。
“中和”的思想,最早是由于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
关于“和”的思想,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论著很多,最早见于公元前16世纪的《尚书•舜书》:“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等。
西周末年,《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从早期五行思想出发,认为“和”是“以他平他”,要“和六律以聪耳”。
在《国语•周语下》中也谈到:“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说的是和谐的音乐。
又有《左传•昭公》中说:“和与物,峨和则嘉成,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仪则乐”。
提出了“和”、“和声”说。
春秋末年的晏婴认为,“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才能成“和”。
《左传•襄公》中记载,季札认为音乐应该“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
”以上论述表明,当时的音乐评论,对“中和”思想已有较为粗浅的认识,认为音乐是诸多因素的相成相济,强调不同事物的交合,即异一相杂,异声相和。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乐趋于败落,新声逐步兴起,得到统治者的普遍认同。
乐之和美治国以适——儒、道音乐美学观点浅析
因素 的标准 ,在音乐 的组织结构 中亦如此 。历史名 著 《 吕氏春秋 》 对 “ 和 ”字的美 学 内涵 作 了进 一 步 阐释, 其基 于音 乐 的产生 与 万
喜多郎 ,7 O年代便开始致力于研 究电子合成音 乐,擅长将 古典 、 流 行、 爵士融入 电子音乐 ,堪称 日本新世纪音 乐的首席代表 。他 以 电子合成器为演 奏器具 ,音乐涉及 博大的范畴 ,注 重表现心 灵的感
受 ,表 现 出 了一 个 音 乐 家 的 修 养 、气 质 。 喜 多 郎一 直 坚 持 “ 中 国 文
生成规 律、音乐与 自然 的关系、音乐与社 会的关系及 音乐 的审美 准
则 四部分 ,为其 的发展奠定 了基 础。至春秋 战国时期 ,百家 争鸣 中 涌现 出各 自的音乐主张 ,在相互 辩驳争论 中,极大 的推动 了音乐思 想的发展 ,以儒 家思想和道 家思想为例 ,二者 虽各 自的音 乐主张呈 现 出不 同的观点,甚至相互批 判抵制 ,但 归根结底都是 通过行之有 效的途径来凸显出音 乐的价值 。
美学
乐 之 和 美 ,治 国 以 适
儒 、道 音乐 美 学观 点浅 析
贾 恒 存
( 广 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2 )
摘 要: 春秋战国是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思想发展最为鼎盛 的时期,在 百家争鸣的音乐主 张下,呈现 以百花齐放 的并存 态势。儒、道作为其 中的代 表,它们 以不 同的审美观念 阐释 着音乐 的美 ,并通 过行之有 效的观点依据展 示着音乐所 属的价值 ,在两者共性 与个性 的关联下 ,以独特的美学 内涵 , 共 同为我 国传统音 乐美学 的发展增添 了一份姿色 。 “ 和” 为音乐的本质 , “ 适 ”为音乐 的方 法, “ 用”为音乐 的功效 ,本文 从 “ 和之美 ”、 “ 适 以度 ”、 “ 用 而至 ”三个 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音 乐活 动协调 个体 与集 体之 间 的关 系 ,使
个 人 的社 会 意识 有所增 强 ,协调 融合 了个体 与 社 会 的 关系 。在 原 始人 的 思维 观 念 中 神灵( ) 天 能 主 宰他们 的一切 ,只要神 灵 和人类 实现 了和
谐 ,人 们在 物质 上就 能得到 满 足 ,人 类 征服 自 然 的物 质 生产活 动才 能顺 利进 行 。所 以 ,原 始
基础 之 上 。两 家 的音 乐美学 思 想是对 “ ”的 和
音乐美 学思 想在 不 同方面 的发展 。这 也是两 家
音 乐 美学 思 想 之 所 以能 互 补 融 合 的 根 源 性 因 素。
一
人类 从 事音乐 的最终 目的是要 协和 人 与 自然 的
、
和 “ ”的音 乐美学 思想 的产生 关 系 。由以上 说明可 知 , “ ” 的音 乐思 想在 和
为基础 ,从哲 学 、美学 的高 度赋 予 了 “ ”更 和
有 着 特 殊 功 效 的 事 物 。 《尚 书 ・ 典 》 中 记 尧 载: “ 八音 克谐 ,无 相夺伦 ,神人 以和 ” 。一 方 面 它作 为 中 介能 沟通 并 调 和人 类 和神 灵( 天)
: 收稿 日期 :2 1- 12 l : 0 0 1 -3
王文卓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艺术与体 育系 ,云南 临沧
670) 70 0
摘
要: “ 和”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并形成于远 古时期 的巫术礼仪 活动中。儒道 两家分别发展 了
“ ”的音 乐美学 思想 ,产生了共同的音乐审美理想 “ 人合 一”。在两家音乐美学理论不断完善 的 和 天
过 程 中 ,儒 家 形 成 了 “ 和 ” 的 音 乐美 学 范 畴 ,道 家 形 成 了 “ 中 虚淡 ” 的 音 乐 美 学 范 畴 。然 而 ,不 论 是 “ 中和 ”还 是 “ 淡 ” ,其 理 论 内 涵 都 是 “ ” 。 只 有 认 识 到 这 一 点 ,才 能 深 刻 理 解 儒 道 两 家 音 乐 美 虚 和 学 思想 的 互 补融 合 。 关 键 词 :和 ;天 人 合 一 ;中和 ;虚 淡
第2 0卷第 4 期
20 1 0 年 2月 1
临沧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n lo na g Te c esC l g o ra fLicn ah r’ ol e e
V o .2 N O.4 1 o De 2 1 e.O 0
儒道音 乐美学 思想共 同的理论基础—— 和
事物 才 能发展 。音 乐也 如此 ,单一 的声 音是 没 有美 感可 言 的 ,音 乐是 由各 种高 低 长短 的声 音
组合 在 一起 的 。其 后对 于史 伯 “ 同 ”之辨 发 和
家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强 调 音 乐 的 社 会 功 能 性 的 同 时 ,对 “ ”的 思想 的汲取 和发 展 主要 在 “ 和 人 和 ” ,既 人际 关 系的 和谐 。这 是对远 古 时期 形 成 的 “ 体与社 会 的 ‘ ’ ”的思 想的理 论发 个 和 展 。可 以说 儒 家 的音 乐美学 理论 是在 其政 治哲
一
般 来说 ,儒 家 和道 家 的音 乐美 学思 想属
之 问 的关系 ,另一方面 人们 又可 以通 过 整齐 划
一
于 不 同的思 想体 系 ,但 是两 者却有 着 共 同的理 论基础 —— “ ” 。可以说 ,儒道 两 家的音 乐 和 美学 思 想都 是建构 在 “ ”这一 音乐 美学 思想 和
深 层 次 上 的 内涵 。 《 国语 ・ 语 》记 载 了 史伯 郑
关 于 “ 同 ”的论述 , “ 和 夫和 实生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则 不 继 :以它 平它 渭之和 ,故能 丰长 而 生之 。若 以
作 者简介 :王文卓I90 ) 1 8一 ,男 ,河 北邢 台人 ,硕士 ,临沧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 系讲 师 ,研究方
学 的框架 内继承 了 “ ”的音 乐美学 思 想 。 和
展最 充分 的 就 是晏 婴 。 < 传 ・ 公二 十 年 > 左 昭
记载 : “ 和如 羹焉 ,水 、火 、… …盐 、梅 以烹
鱼 肉 ,婵 之 以薪 ,宰夫和 之 ,齐之 以味 ,济 其
不 及 , 以泻 其 过 ,君 子 食 之 , 以平 其 心 。 ”
过 程 中 , “ ”被认 为是 一种具 有感 天应地 , 乐
最初 起码 包涵 着三 个方 面的含 义 :人 类与 神灵 ( 的 “ ” 、个体 与社 会 的 “ ” 、人 类与 天) 和 和
自然 的 “ ” 。这 就是 “ ”的 音乐 美学 思想 和 和
的最 初含 义 。
随着 生产 力 的不断发 展 ,人 类进 入 了阶级 社 会 。此 时 ,人们 以远 古时 期形 成 的意识 形态
乐两者之间的依附关系 , < 论语 >中说 “ 移风
易俗 ,莫 善于 乐 ” ,儒 家 强调 的是音 乐 的社会 功 能性 。苟子 < 论 >中也说 : “ 乐 故乐 在宗 庙 之 中 ,君 臣上 下 同听 之莫 不和敬 ;闺 门之 内 ,
父子 兄 弟 听之 ,则 莫 不和 亲 ” 。由此 可 见 ,儒
及其基本 内涵
“ ” 的音乐 美学观 念 的形成 和远 古人 类 和 的 巫术礼 仪活 动密 切相 关 。远古时 期 的巫术 礼 仪是 一个 浑而 未分 的整体 ,融宗教 、艺术 、哲 学 为一体 。众 所周 知 ,音乐 在这种 巫 术礼仪 活 动 中扮演 的 角色是 举 足轻重 的 。在 巫 术行礼 的
向 :音乐美学 ,音乐史学 。
ll O
同裨同 ,尽 乃弃 矣。故先王 以土语金 木水火
杂 ,以成百物 。是 以五 味 以调 口 ,刚 四肢 以卫 体 ,和 六 律 以聪 耳 ,… … 声 一 无 听 、物 一 无 文 。 ”这 里赋 予 “ ”的一 个基 本 涵义 就是 : 和 多样 性 的统一 。各种不 同 的东西 协调 在 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