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二单元 单元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二单元 单元整合
对应训练1某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 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展示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迁往江南,促进了民族交 融,因此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故选C项。
对应训练4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 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 北方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 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单元整合 第二单元
历史
知识导图
主题整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的时代特征 1.政治:国家分裂,出现民族交融;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通 过九品中正制选官,士族势力强大。 2.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内迁,大量汉族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改革加 速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3.经济: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江南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北方农耕 经济一度遭到破坏。 4.科技文化:由于战乱,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出现了三教并行的趋势,儒 学出现危机;农学和数学成就突出,书法、绘画成为自觉艺术。
()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中“盛唐时代……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唐朝灿烂文化星空中的 ‘双子星座’”可知,该文学艺术是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 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朝诗歌发展的代表人物,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 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故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 柳”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项;“奔 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 排除C项。
高中浙教版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
高中浙教版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学生在通过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完形填空三个板块了解文本后,应能对整个句子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并能灵活运用该主题在阅读、写作等活动中积累词汇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阅读与理解,要求学生阅读和理解各种题材和话题材料,并能运用各种方法加以理解和表达。
本单元主要学习作者对事物和行为的看法、理解和分析能力。
此外,本单元还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常识和语言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本单元设置了有关语言环境和世界各国文化差异的对话。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目的在于了解文章的主题,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通过阅读理解可以进一步掌握文章所包含的内容,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中常用词汇和短语进行预习,培养阅读理解的兴趣。
在学习阅读时,要对所学词汇、短语、句子进行归纳和总结,重点掌握并提高正确使用短语和句子的能力。
同时,还要了解所学词汇在句子中的具体作用。
例如:如果一个同学不能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他很有可能会选择阅读而不是思考文章。
但在阅读中学生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学生在阅读中要多动脑,多积累语言知识和文章表达出准确的意思。
二、听力理解听力是英语的主要媒介,主要用于与人进行直接的沟通。
听力是一个需要理解、分析和记忆的过程,对人们来说,听懂一句话并不困难,但要听懂对话,听懂内容需要对对话进行认真的研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听力必须要有一个清晰了解,同时还要能够及时进行听力练习。
在教材中,听力练习题不仅包含日常对话、阅读理解、故事、写作等内容,还包含了一些比较难懂和晦涩难懂的题目。
本单元听力测试试题涉及对不同话题所做的判断,以及正确答案和选择的技巧。
试题以句子为主,要求学生通过听懂并理解短文内容和对话内容。
从试题中可以看出,在听力测试中更注重对短文内容和对话内容对句子理解能力要求的考查(如第一个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1、复习汉语拼音。
1、学会本单元的26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字要写得正确、美观,掌握17种笔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复习
2、会感情诵读韵文,和背诵练习中得读读背背。
3、口语交际:会自我介绍
1、26个生字的字音、字形和笔顺。
投影、卡片、小黑板
1、自由读
2、同学互读
3、指名读、齐背
1、出示小黑板
2、自由读词语
zaoshangxiaohuohuayisishijiumumaxiashan
()()()()()()
hongtaiyang
()
上()大()晚()
在外迷路时,就——
需要求教时,就——
遇到火灾时,就——
公园里()。
小鸟在()。
一年有(),个月,有()个月是31天,()个月是30天,一年共有()天,()个星期。
我叫——,今年——岁,我的名字是——给起的,意思是——。
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整合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铺、颜”等26个生字。
2.能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零乱、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品味其新鲜感。
4.感受秋天的美,激发热爱秋天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零乱、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反思:在第二单元单元整合课程展示课当中,我设计的课程以“探秋之旅”为线索,将课堂分成理解词语、赏析新鲜感的句子、感悟秋景之美小练笔、个性展示秋景美四大模块。
展示课后我感觉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反思感悟如下:首先,理解词语的过程中我用导学单的方式让同学们交流汇报新鲜感的词语,接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6、7两课的新鲜词语。
这一环节用时过长,可以尝试将三课的内容整体规划汇总,学生自主选择想要理解的词语,共同的汇报、交流、讨论。
在学生将找到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可以顺势指导学生的字迹工整程度,磨课时指导学生将字迹排列整齐,使师生之间的板书更加具有观赏性。
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合力,一起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环节,教师主要侧重对象在讲台上展示的同学,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少,忽略了对全班同学整体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寻找新鲜感句子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一个引导性的话语,没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上氛围不是特别好。
组与组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小组竞争意识薄弱。
在“小练笔”这一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将本课所学的新鲜感的词语、句子融入实际生活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最后,个性展示秋景美这一环节中,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让“咏秋组”的同学朗读自己搜集的有关赞美秋天的诗词;没有让“寻秋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寻找到的秋天美景,所以有些遗憾。
关于课堂时间上的控制还有待进步。
教师传授知识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课堂。
学生是教师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不仅向老师学习,更多的是和同伴群体相处学习的结果。
外研版第一册第二单元主题单元设计
1.以旧带新 头脑风暴
以学校话题为主题,发散思维,复习回顾有关学校的词汇。 设计目的: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采取图片和单词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 记忆,教师此时领读生词,扫清学生的单词障碍;同时导入下一步的听力活动。 2. 听力活动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听听力材料,做 P15 和 P16 听力练习。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指定信息或关键信息的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所需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 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旨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通过听与说的训练了解更多关于学校的话题, 有利于进行下一专题 的学习;同时将上两个专题中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及语法运用到听力策略及口语训练中。通过听力 活动,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听与说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教师的理解,从而营造更融 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 本专题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2.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3. 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4. 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目标(七级) ; 1. 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供英语能力的活动; 2. 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 3. 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 4. 在英语交流中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 5. 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1. 一个好老师应具备什么特征? 主题单元问 题设计 What do you think makes a good teacher? 2. 中国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China today? 专题一: 阅读和写作专题 INTRODUCTION/ READING AND BOCABULARY /WRITING/TASK (1 课时) 专题二: 语言知识专题 PRONUNCIATION/ GRAMMAR / MODULE FILE 专题划分 (1 课时) 专 题 三 : 听 说 专 题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FUNCTION AND SPEAKING / EVERYDAY ENGLISH (1 课时) 专题四: 文化专题 CULTURAL CORNER (1 课时) 所需课时 专题三 听说专题 专题三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FUNCTION AND SPEAKING/ EVERYDAY ENGLISH 1 课时 4 课时
备课教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备课教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内容简介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比一比》《自选商场》《菜园里》《日月明》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有美丽的农家小院、了解自选商场、认识蔬菜及名称、感受识字的乐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体验。
总体构想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模块一:预习。
整体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模块二:分类识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识字方法,掌握识字规律,小组合作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模块三:朗读感悟。
模块四:写字。
正确书写本单元生字。
要求:干净、整洁、美观、大方。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认识各种蔬菜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55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自主认识本单元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正确书写生字。
模块一:预习板块一:激趣导入: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身边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还可以去商场购物等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身边多彩的生活。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你让我们来读一读儿歌吧。
1.边配乐朗读,边播放画面。
师范读《识字二》。
生自读一遍,指明读并随机正音,小组内轮读,全班齐读。
2.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边听边想,儿歌中写了什么?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一说。
3.借助拼音自读,小组合作纠正读音、指明读、随机指导读。
板块三:制定学习计划1.小组阅读语文园地四,了解每一版块的内容,并总结汇报。
(1)”我的发现”看一看这些生字有什么规律?(2)“日积月累”我会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3)“口语交际”续讲故事(4)展示台:布置学生生活中识字任务:从街道两旁的招牌上识字。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集备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集备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课文五篇,分别是《画》、《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另安排一个语文园地,一个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从本单元起,进入了课文的学习,教学的重点在前一单元单纯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词语的理解和朗读的练习,由于学生才接触生字的学习,所以识字、写字仍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怎样处理阅读与识字、写字得关系呢?我们要以阅读教学为主线,在阅读中识字,将识字任务分散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做到每个环节有所侧重,即初读环节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初识字形,粗解字义,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细读环节重点要解决字义问题,再现字形,进一步巩固字音。
这时的再现其实是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使得语义逐渐显现出来;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学的重点是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此时,教师要对本课的生字进行筛选,轻易的字就不处理了,因为前两个环节中学生能够熟悉了,但对难记、难写的字,带有新笔画、新偏旁的字,就要做精细的分析了。
在识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识字的方法去识记,例如:熟字加减换去笔画,熟字加减换合偏旁。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56个二会字,会写19个四会字,了解“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继续敦促学生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并加上动作读。
3、通过各种形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4、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教学重难点:1、认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方法与策略:1、用听、读、指、认的方法独立识字。
2、开火车的游戏巩固识字。
3、通过多种形式读词语,识记词语。
4、采用拍手歌、表演朗读等形式。
5、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1、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
2、把学生需求做为教学的出发点。
3、要给学生的读、记留下充分的空间。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汇:柳树、小船、河边、风车、小溪等。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画面感知故事情节。
4.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溪与柳树》2.生字词、课文内容解析3.课文中的重难点分析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2.教具:图片、小黑板、彩色粉笔等3.备课资料:生字表、教案、教学PPT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背诵生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课文,感受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加以讲解,解析词语含义及句子结构。
3.学生跟读,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课文赏析1.细读课文,领会主旨,展开讨论。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境与情感,共同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第四步:课文拓展1.利用教具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写下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想象。
2.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提升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1.教师对当堂课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预习内容。
2.学生展示课堂作业,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
五、教学反思1.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
2.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表现进行评估。
3.根据学生反馈及效果调整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完成《小溪与柳树》课文相关习题。
2.课文感悟及想象作文一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利用团队智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教学计划能够对教师备课工作有所启发,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重难点(分单元编排)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重难点(分单元编排)第一单元:我的家1. “我家”字的认读及书写此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家”字的结构、笔画以及正确的书写顺序。
### 2. 识字:家庭成员的称呼通过认读和理解“爸爸”、“妈妈”等词语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
第二单元:重温旧时光1. “曾经”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曾经”这个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描述。
### 2. 识字:时间词语学习和认识“以前”、“现在”等时间词语,引导学生了解时间概念。
第三单元:玩具的故事1. 玩具的种类及特征介绍通过描述不同种类的玩具,帮助学生扩展词汇,认识世界。
### 2. 识字:动词的认读介绍“玩”、“跳”等动词的认读,帮助学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秋收的喜悦1. 秋收的季节特点描述秋天的气候和景色,引导学生感受秋收的喜悦。
### 2. 识字:秋天的物品认读并理解“稻谷”、“瓜果”等与秋收相关的词语,扩展学生的生活常识。
第五单元:家乡的小路1. 家乡的特点描写通过描述小路、树木等家乡风景,帮助学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 2. 识字:家乡风物的认读认读“小路”、“树木”等词语,扩展学生的地域词汇。
第六单元:美人鱼1. 美人鱼的传说介绍通过美人鱼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神话传说,培养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 2. 识字:神话人物名称认读并理解“美人鱼”、“海王”等神话人物名称,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
第七单元:小手拉大手1. 家人之间的关系介绍家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帮助学生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 2. 识字:家庭氛围描述认读“温暖”、“幸福”等词语,培养学生对家庭氛围的感知能力。
以上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各单元的重难点内容概述,通过认读词语、学习知识点、拓展词汇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一、教学内容分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事物”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旨在通过阅读和写作等不同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单元包括《春天来了》、《四季》、《文具的家》、《日月明》和《我们的画》五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们的画》、《语文园地二》等辅助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春天、四季的特点,能够用语言描述季节的景象和特点;2. 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能够用语言描述物品的名称、功能和摆放位置;3. 学习简单的识字方法,认识和理解生字的意义;4. 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能够自信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 难点: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建议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3.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五、教学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总时长约为15课时,具体安排可以如下:1. 课文《春天来了》和《四季》约为2课时;2. 课文《文具的家》和《日月明》约为3课时;3.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和《语文园地二》约为2课时;4. 复习与巩固约为4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约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征和景象,引出课题《春天来了》;2. 课文学习(约10分钟)a. 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b. 理解生字的意思,讨论如何将其应用于生活中;c. 再次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活动(约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说出其名称、功能和摆放位置;b.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c. 教师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同学。
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教案
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2. 能够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3. 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相关内容。
2. 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
3. 练习题册。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口算题或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具体例题进行讲解。
2. 学生进行课本相关知识的跟读,理解题目所要求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实践(20分钟)
1. 学生进行教师出示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并解答问题。
四、示范与引导(10分钟)
教师对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并引导学生正确解题的方法,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五、反馈与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不明之处。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并要求学生在课下继续进行相关练习。
教学结束。
(备注:本教案仅为参考范本,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统整备课 教案
单元统整备课
单元内容概说
本单元是第一个拼音单元,安排了8课拼音和1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6个单韵母、21个声母、2个隔音字母和10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以及认读字。
语文要素布列(要素在课文中递进分布)
核心素养要点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素养要点)
ɑo e
2
1.正确认读a、o等6个单韵母,b、p等23个声母,yi、wu等10个整体认读音节,产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2.掌握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会正确拼读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会拼读13个音节词。
3.认识四线格并正确书写6个单韵母、21个声母、2个隔音字母,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4.认识“爸、妈”等16个生字,增强主动识字的愿望。
5.借助课文插图,了解“马路、泥土”等13个词语的意思。
6.借助拼音和教师的示范,正确朗读《轻轻跳》等5首儿歌。
i u ü y w
2
b p m f
2
d t n l
2
ɡk h
2
j q x
2
z c s
2
zh ch பைடு நூலகம்h r
2
语文园地二
2
1.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复习6个单韵母、2个隔音字母、21个声母和之前认识的生字,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3.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4.通过练习,复习巩固音节拼读的方法。
5.在大人的帮助下,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剪窗花》,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第二单元整体设计
二、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6至10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识别,使学生能够通过数数活动和实际情境中的计数练习,牢固掌握这些数字。同时,目标也包括让学生学会进行这些数字的基本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反复练习和应用,加深对加减法事实的熟悉度。此外,教学还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比较、排序和分类,以及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长期兴趣。
教学重点
数字识别与排序:确保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数字6至10,并理解这些数字
的顺序。
基础加减法运算:重点教授6至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基本的计算。
实际应用与情境联系:将加减法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解。
教学难点
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学生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需要额外的练习来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过程。
第二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关键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对数字6至10的识别、数数、比较大小以及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教材通过各种生动的情境和活动,例如数海马、草莓盘数比较、鱼缸数量等,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这些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材还特别强调了“分与合”的概念,通过成对写出数字的分与合,帮助学生发现数字间的规律性,同时,通过排序和连线活动,加深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部编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第二单元汉语拼音一、拼音常识声母:发音短而轻;韵母:发音响而重;音节:发音响而重,一般来说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一个音节最多只有一个声母。
(a 、o、e可以单独成为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两拼音节: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如hā。
(要求能指出一个音节中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
)三拼音节:一个声母、一个介母、一个韵母组成,如huā,h是声母,u是介母,ā是韵母。
(要求能指出一个音节中的声母是什么,介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
) 备注:关于音节,考试一般要求能指出声介韵母的同时还要求能区分三拼音节和两拼音节,此处家长可以给孩子随机出题,让学生说一说。
例如按韵母归类:二、巧记拼音字母单韵母:张大嘴巴a a a,姑娘扎辫a a a;圆圆嘴巴o o o,像个0字o o o;扁扁嘴巴e e e,白鹅倒影e e e;牙齿对齐i i i,衣缝加扣 i i i;嘴巴突出u u u,乌龟游泳u u u;嘴吹口哨üüü,鱼儿瞪眼üüü。
声母: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 p p;两个门洞m m m;一根拐杖f f f;左下半圆d d d;伞柄朝下t t t;一个门洞n n n;一根小棒l l l;9字加弯g g g;像挺机枪k k k;一把椅子h h h;母鸡追蝶j j j;左上半圆q q q;切个西瓜x x x;像个2字z z z;刺猬刺猬c c c;蚕儿吐丝s s s;z加椅子zh zh zh;c加椅子ch ch ch;s加椅子sh sh sh;禾苗向日r r r;像个树杈y y y;像个屋顶w w w。
三、汉语拼音表(按照顺序背诵并会默写)单韵母(6个):a o e i u ü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g k h j q xzh ch sh r z c sy w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zhi chi shi rizi ci si四、有关拼音的儿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中 A 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 或减慢)(4(加快
处海水蒸发量增加, (2)B 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及 原因是使同纬度东岸陆地湿度增大,这是由于 处海水蒸 使同纬度东岸陆地湿度增大,这是由于B处海水蒸
发量增加, 发量增加,空气中水汽量增加
返回
答案 (1)减慢 (2)增温增湿(降水量增加,增加其冬春的降水量),上升水汽 随西风(带)进入欧洲(亚欧)大陆 新疆北部地区(或西北地区)
【名师点评】 名师点评】 高考 评分 第(1)题 题 4 第(2)题 题 5 总分 9
本题以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为背景, 本题以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为背景,具体考查洋流的分 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 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认真研读 材料并获得准确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别是题干中“北 材料并获得准确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别是题干中“ 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 处海域位置及“蒸发量增加” 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B 处海域位置及“蒸发量增加”等 信息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 信息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同时北冰洋海冰快速融化是全 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标志, 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标志,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是高中地理基 础知识内容;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结合考查, 础知识内容;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结合考查,自然是情理之 中的事情。 中的事情。
答案
(1)D
(2)C
技巧解读 判读地理示意图, 一方面要运用一般的读图规律, 遵循 判读地理示意图, 一方面要运用一般的读图规律, 先读图名——再读图例 再读图例——三读图例要素在图示中 “先读图名 再读图例 三读图例要素在图示中 的分布特征——最后分析、 最后分析、 另一方面紧 的分布特征 最后分析 归纳”的原则, 归纳”的原则, 紧抓住示意图所反映的地理事象进行判读和分析。 紧抓住示意图所反映的地理事象进行判读和分析。 例如 本题要充分调运所学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地貌 本题要充分调运所学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特征及分布规律等知识内容; 第三要善于综合示意图所 特征及分布规律等知识内容; 反映的地理事象所在地区的各种因素分析和研究, 例如 反映的地理事象所在地区的各种因素分析和研究, 我国云贵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我国云贵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 条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条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1)~ 题 例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 ~(2)题。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 C.④②① . A.风蚀现象显著 .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土层较薄,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地表水丰富, B.③①④ . D.④①③ .
区是
。 我国可能受此影响的地
西北地区
(12 。 12 分) (
我来批卷】 【我来批卷】 我来评分 我来评分 第(1)题 题 第(2)题 题 总分
解析 第(1)题,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而 A 处受北大西洋 暖流影响较大,所以图中 A 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减慢。 第(2)题,B 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则空气中的水汽增加,上升 水汽随盛行西风进入亚欧大陆,会使该处降水量增加。我国 可能受此影响的地区是新疆北部地区(也可以回答我国西北 地区)。
思维建模 解答与地理示意图相关的题目时, 一般遵循以下思 解答与地理示意图相关的题目时, 路:首先认真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分析各图例 首先认真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 代表的地理事象的分布及内在联系等。 代表的地理事象的分布及内在联系等 。其次要善于总 结: 在读图的基础上, 结合题目的要求, 总结变化规律。 在读图的基础上, 结合题目的要求, 总结变化规律。 第三紧扣题意,答出要点。 第三紧扣题意,答出要点。
规范答题
二、细致研读材料 【原生试题】 原生试题】 (2006·全国文综Ⅱ)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 2006·全国文综Ⅱ 资料表明, 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 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 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 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6 分) (16 问题。 (
(
)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
解析 第(1)题,图中有落水洞、溶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对各地 题 图中有落水洞、溶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 貌形态,图例分别作了说明。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貌形态,图例分别作了说明。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可溶性岩 石最先形成,然后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岩石,产生洞穴; 石最先形成,然后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岩石,产生洞穴;由于 溶蚀由表及里,上层洞穴形成的时间早于下层,溶洞形成之后, 溶蚀由表及里,上层洞穴形成的时间早于下层,溶洞形成之后, 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落,产生碳酸钙沉淀,形成石钟乳、 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落,产生碳酸钙沉淀,形成石钟乳、 石笋等。 图中的序号按形成先后排列为: ④①③或④①②(③和② 石笋等。 图中的序号按形成先后排列为: ④①③或④①② ③ 不能确定先后顺序)。 不能确定先后顺序 。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降水丰富,以水蚀 题 喀斯特地貌区降水丰富, 作用为主, 岩石多是可溶性的石灰岩, 地下水丰富, 作用为主, 岩石多是可溶性的石灰岩,由于多溶洞, 由于多溶洞, 地下水丰富, 地表水缺乏。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山区,水蚀作用强烈, 地表水缺乏。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山区,水蚀作用强烈,水土 流失严重,所以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流失严重,所以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单元整合
网络构建
解题技能
二、地理示意图解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地理示意图可以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 物的概念和结构, 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 原理、 物的概念和结构, 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 原理、 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 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科学的综 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合性和前瞻性特征。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 合性和前瞻性特征。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 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 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 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 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最常见的有显示地 理事物空间关系、 地理事物形成过程、 地理事物剖面的示意图。 理事物空间关系、 地理事物形成过程、 地理事物剖面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