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信息公开论文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促进政府透明化的改革浪潮,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其中的热点和趋势。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以及国民民主意识和政府信息需求的增强,政府信息公开也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开展。
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构建工作,在软件硬件方面加大投入形成各种媒介,拓宽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并且制定了各项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效推进。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纳入政府部门工作考核。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从政府建设的趋势而言,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是顺应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之路。
政府信息不仅是政府活动的重要资源,更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政府信息开放和公开。
1.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信息公开的直接理论基础。
“知情权”其基本含义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
2.政府信息公开能保障公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就在宪法上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肯定了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
而人民权力的正确行使是以政府信息公开和人民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知晓为前提的。
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反映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内在要求。
3.政府信息公开能有效监督政府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政务信息公开,要求将政务内容、权力运作过程等向公众公开,这就给予了人民群众以知情权,加大了权力行使的透明度,把权力行使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使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了解政府的计划、工作程序、办事结果、政府内部的工作纪律,为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监督提供制度保证。
4.政府信息公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有助于社会公众通过公开的、公平的、合法的渠道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并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阻塞、信息浪费的现象,使政府信息能够适时地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制度,是和谐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种种问题,总体情况离民主、公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本文围绕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监督管理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预防、抑制腐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办事透明度,促进政府转变作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作用。
从近年推行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政务公开虽然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广大民众对民主日益迫切的愿望产生矛盾。
现从当前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加强政务公开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务公开不及时按政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常年性工作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在完成后半个月内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重要事项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涉及财务方面的事项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
但是有些单位政务公开栏内的公开内容却长时间得不到更新。
公开不及时、不经常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政务公开重点不突出把干部群众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事项公开出来,是政务公开的最基本要求,但有些部门的公开栏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把公开栏设计得花里花俏,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行为规范”支撑门面,实际内容不但少,而且还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却遮遮掩掩,轻描淡写,甚至有的公开栏只公开成绩不公开存在问题,成为有关部门的“政绩栏”。
(三)政务公开内容不具体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在于让干部群众了解政务,提高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意识,对政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正推动着政府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
信息化的趋势对诸如行政组织、政府管理模式等政府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模式是与信息时代相联系的。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推动了政府行政管理从手段到内容的全面创新。
在新形势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政府内部管理,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关健词:信息化政府电子政务近年来,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先后经历了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建设、上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应急指挥等不同发展阶段。
电子化政府建设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最重要的核心是政府在制度、流程等管理方面的创新,因此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是一项事关行政体制改革大局的系统工程,更加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当前我们急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并予以解决,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法制国家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外电子化政府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的步伐。
一、政府信息化在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政府信息化在转变政府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保证。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①电子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大大加强信息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②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③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提高了政府的绩效。
作为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1、政府部门及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公开内容的表层化。
我市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畴部门共70个,包括50个市直部门、15个乡(镇)、3个办事处、2个开发区。
把部门分成市直、乡镇办两部分,把信息分为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两大部分。
市直部门主动公开信息10大类,乡镇办主动公开信息7大类。
从这两年公开的情况看,政策法规类信息占30.5%,规划计划类占信息6%,业务管理类信息占11%,动态类信息占16%。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政策法规类信息占全部信息比重近三分之一,由于这类信息在上级网站大部分可以查到,我们把它归类为表层信息,而公众最想知道的本级政府的意图和指导思想类信息仅占6%,公众急需了解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类信息只占1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可能与政府和领导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
探究思想根源,不外乎“三怕”思想在做怪:一怕麻烦,不想公开;二怕担责,不愿公开;三怕失利,不敢公开。
具体体现在:第一、个别部门及领导服务观念淡薄,公开怕麻烦,不想公开。
领导者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习惯于对政府信息的掌控,愿以“父母官”自居,认为政府信息自然是就由政府掌握就行了,没有必要什么都向外公布。
如把这些信息梳理、发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公开了,公众知道了,弄不好会引来诸如上访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等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会编出各种借口不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
2010年7月,某企业职工吕某,到某部门申请政府信息,要求出具书面答复,工作人员只给予口头答而不肯出具书面文书,后经主管部门协调,才出具了书面答复,而书面答复与其之前的口头答复内容不符,据查,此申请与工作人员并无利益关系,仅是服务观念淡薄,怕麻烦所致。
第二、部门领导责任意识不强,公开怕担责任,不愿意公开。
推行信息公开,部门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他不但有责任把信息公布开来,更有责任界定信息的涉密与否,而对信息密级的确定是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泄密。
我国政府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政府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承担了信息发布、服务提供等多项重要任务。
然而,我国政府网站仍面临诸多问题:1.信息不够透明:虽然政府网站承诺向公众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但实际运营中往往存在不足。
首先,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涉及利益相关方的敏感信息选择不公开或模糊处理;其次,对于一些重大事项,真正有效的信息披露仍然不足;最后,在政策解读方面,针对普通民众关心的问题缺乏精准简洁易懂的答案。
2.办事效率低下:许多人去官方网站查询时常常遇到信息更新滞后、页面打开缓慢等问题。
此外,线上办理业务时也经常会因为流程繁琐、填表复杂等原因而产生不便甚至错误。
3.用户体验欠佳:我国政府网站在设计和操作上往往过于复杂臃肿。
页面布局混乱,搜索功能不易找到,导航条目复杂琐碎,这些都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政府网站还存在着过多广告推送、页面加载慢等问题。
二、解决我国政府网站存在问题的对策为解决以上问题,改善政府网站的运营和服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度:政府网站应当坚持精确真实地向公众发布信息,并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披露机制。
进一步简化流程,将涉及重大利益相关方的敏感信息区分开来,并鼓励普通民众参与监督。
2.提升办事效率:为优化办事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政府网站应通过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在线申请和查询服务。
例如,在线填表时可根据用户填写情况自动识别并填充相关字段,在线支付可链接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3.优化用户体验:政府网站需要重视用户体验设计,简化页面结构和导航菜单,提供清晰直观的操作界面,并增设搜索功能以快速定位所需内容。
同时限制广告推送数量和频率,缩短页面加载时间,提升整体用户体验。
4.加大信息安全保障:政府网站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避免个人隐私泄露和数据被非法操控的风险。
采用安全认证技术,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提高网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对转变政府职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章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作了初步分析,在找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对策一、政府信息公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政府信息公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市场经济要求行政决策更加民主、透明。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打破信息资源垄断,降低经济活动运行成本;有助于遏制腐败,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有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在经济发展中付出巨大代价。
(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服务型政府是集法治、透明、高效和低成本于一体的现代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形成开放、透明的政府形象,杜绝“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行为;有利于消除官僚作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信息低成本、大范围传播,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
(三)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政府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过程,从而做到趋利避害。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对政府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在深入了解、有效参与的基础上,正确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一)取得的成就1.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信息公开有法可依目前,中央各部委、31个省级政府均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制度。
一些具体制度也在不断落实中,例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公告体系、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等。
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并确立了公开、平等、服务、便民等一系列重要原则。
2.电子政务提高效率,信息公开方便快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依靠信息技术,政府门户网站不断增多,发布大量用于社会共享的信息,已成为承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流载体和窗口。
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息公开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它可以帮助政府行使公共权力,也可以有助于促进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信息公开中的问题。
首先,对于信息公开的内容,存在着许多问题。
许多政府部门倾向于实施信息公开方面的审慎,使得信息公开仅面向一般公众,而不是公民,进而使得信息公开保护了政府的利益,但忽视了公民的利益。
其次,关于收集、存储和使用信息的问题也是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之一,许多政府部门会在信息公开中收集大量的个人信息,以便进行整合和分析,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例如,政府可能会将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监控公民,或者将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从而破坏公民的隐私权。
再次,信息公开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是存在问题的一个方面。
个人信息公开可以使企业改善其管理水平和透明度,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滥用信息,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利用个人信息,或者将个人信息用于不正当用途,从而影响市场机制的平等性和公平性。
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应当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之外,还应当采取如下对策:1、在信息公开的内容上,主动调整信息公开的机制,使之重视公民的知识权力,并实施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确保实现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使其能更有效地参与信息公开活动。
2、在信息公开的收集、存储和使用上,应当从立法制定、政策规定和技术保障等方面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并规范和管理信息公开活动。
3、落实社会责任,在信息公开的实施过程中,让各个企业形成良性的习惯,不得利用个人信息进行滥用,并将企业的信息公开机制贯穿于全社会,使得企业在信息公开中落实责任,做到公平公正。
信息公开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有效行使公共权力,促进公民的权利和利益,而且还可以推动企业形成有效的社会责任机制,从而实现健康的社会发展。
但是,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内容问题、收集存储使用问题和社会影响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适当的法律法规和措施,来促进信息公开的健康发展,从而有助于改善社会环境和公民权利。
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意识不够: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缺乏信息公开意识,认为信息
公开没有必要,或者担心信息公开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2.资金和人员不足: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员
来支持信息公开的工作,无法完善和及时的发布信息。
3.信息公开不全面:一些基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比较片面,只
公开少量的信息,没有领导审批和政策制定的相关信息。
4.信息公开不及时:一些基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时间不及时,如果群众需要知道的信息一旦推迟发布,就会导致某些问题难以得
到及时解决。
对策:
1.树立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等方式,在基层政府部门中树立
信息公开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公开是他们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2.增加投入:基层政府应该加大信息公开领域的投入力度,增
加用于信息公开的资金和人员。
3.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和规定,明确
信息公开的程序和标准,确保信息公开的全面和及时性。
4.开展示范活动:通过开展信息公开示范活动,积极推广信息
公开,提高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正推动着政府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
信息化的趋势对诸如行政组织、政府管理模式等政府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模式是与信息时代相联系的。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推动了政府行政管理从手段到内容的全面创新。
在新形势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政府内部管理,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关健词:信息化政府电子政务近年来,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先后经历了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建设、上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应急指挥等不同发展阶段。
电子化政府建设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最重要的核心是政府在制度、流程等管理方面的创新,因此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是一项事关行政体制改革大局的系统工程,更加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当前我们急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并予以解决,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法制国家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外电子化政府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的步伐。
一、政府信息化在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政府信息化在转变政府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保证。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①电子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大大加强信息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②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③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提高了政府的绩效。
作为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当前信息社会中,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了政府与社会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信息公开不仅有助于公众监督政府,推动政府公共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然而,目前我国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和发展,影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针对当前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信息公开工作在2023年的发展前景。
一、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在信息公开工作中,政府发布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真正的实现公开,存在着信息难以获取,信息内容不全面,信息发布时间不及时等问题。
例如查找政府部门某项信息时,需要几个月或者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以获得信息。
这样一来,公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会降低。
2、信息公开不够全面虽然政府发布了一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不够全面。
许多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仍然没有公开,例如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等。
公众难以从政府的官方渠道获取想要的信息,这也是信息公开工作的一大短板。
3、信息公开缺少标准化在信息公开的标准和方法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例如在信息公开的方式上,政府仍然依赖传统的方式,如纸质文档、网络浏览等,而在其他国家信息公开的方式已经逐渐转向数字化、智能化。
此外,信息公开仍然存在一些陈旧的做法,比如公众所需信息要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等等。
4、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在信息公开方面,政府机关发布的信息通常都有一定的时延。
有些时候在政府对某些事件公开之前,公众已经了解到了相关内容。
这意味着政府的信息公开效率没有达到公众的预期和诉求。
公众不能依靠这样的信息来决策或做出反应,从而影响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二、解决方案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信息公开方案,公众也需要高度关注信息公开的情况,并向政府提出建议。
信息公开不及时的问题有哪些?
信息公开不及时的问题有哪些?我国行政法明确规定,政府要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度。
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让一切信息都变得透明化,才会让老百姓认可政府,才能树立政府的尊严。
但是,我国的信息公开仍然存在问题,比如信息公开不及时。
那么信息公开不及时的问题有哪些?我国行政法明确规定,政府要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度。
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让一切信息都变得透明化,才会让老百姓认可政府,才能树立政府的尊严。
但是,我国的信息公开仍然存在问题,比如信息公开不及时。
那么信息公开不及时的问题有哪些?在本次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报告中的一个“固定”章节。
初步统计,晒出报告的49个国务院部门和29个省区市中,13个国务院部门、10个省区市所列出的问题比较直观、详尽,而其他国务院部门和省区市归纳出的问题则比较宏观、概括。
如司法部,谈到去年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时,写到“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烟草局,“自《条例》发布以来,信息公开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国家能源局,“重组以来我局在处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面临许多新情况,遇到许多新问题,我们将根据具体问题研究工作方法,不断加强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较直观、详尽列出问题的13个国务院部门、10个省区市中,“更新不及时”、“公开渠道单一”、“公开的信息群众不关注、群众关注的信息不公开”为三大共性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定期发布互联网季度舆情报告)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条例》实施6年来,各政务网站普遍存在上述问题。
▲问题1 发布不主动更新不及时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和辽宁、河北、广西、广东、黑龙江都总结出,部分司局或少数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如国家旅游局直言“有的公开内容长期不更新”。
我国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信息不够全面,公开范围狭窄。
部分地方和部门预算信息公开不到位,部分预算补充信息也未能充分公开。
2. 公开内容形式化、简略难懂。
公开的预算信息大多是数字报表,缺乏详细的解释和分析,难以让公众深入理解。
3. 公众参与度不高。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规定和机制促进公众参与,但是实际上参与度并不高,公众对预算信息公开的参与度比较低。
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预算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预算信息公开的制度与机制,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途径。
2. 加强信息公开的多样化形式。
根据公众需求和理解程度,可以增加文字、图表等形式提高公众阅读预算信息的兴趣与效果。
3. 提高公众参与的机会和主体地位。
加强民众对于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保障,建立公开预算信息的平台,密切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4. 加强对于预算信息公开的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对于预算信息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其对于国家预算的支持和对于政府预算的监督意识。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与完善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自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在这段时间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本文将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及其原因,以及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方向和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不清晰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并不清晰。
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级行政机关、人民团体等单位都应当依法公开政府信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政府部门和单位还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
一些重大政策、重要决策的信息并未得到充分公开,导致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存在一定困难。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有待提升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透明度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政府部门公开的信息存在繁琐、难以理解的问题,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一些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公众参与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也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方面,信息公开监督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
对于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一些政府部门对于信息公开的意识并不强烈。
二、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为了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化管理,规范信息公开的内容、格式和流程。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做好信息公开的动态更新工作,确保公开信息的及时性和权威性。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当更加贴近公众的需求,简化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流程,提升信息的可读性和便利性,方便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三、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为了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应当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明确信息公开监督的主体责任和方法。
政府应当加大对信息公开监督力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信息公开监督中来,严格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问题
1、政务公开内容不全面。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全面性,没有把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导致公众无法全面了解政府工作。
2、公开信息不及时。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及时性,政府的决策、规划、政
策等信息发布时间跟不上实际,导致公众无法及时了解政府工作。
3、公开信息不准确。
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缺乏准确性,政府的决策、规划、政
策等信息发布不够准确,导致公众无法准确了解政府工作。
二、整改措施
1、加强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
政府部门应该把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使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政府工作。
2、提高政务公开信息的及时性。
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公布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等信息,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工作。
3、保证政务公开信息的准确性。
政府部门应该准确公布政府的决策、规划、政策等信息,使公众能够准确了解政府工作。
4、加强政务公开的宣传推广。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政务公开的宣传推广力度,让公众能够
更加了解政府工作,更加参与政府工作,更加参与政府决策。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张竞丹陈希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6期摘要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带来了显著的成就。
但同时我国现有的信息公开制度仍然存在着政府所公开的信息质量不高、公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积极性较差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制度以外思想观念的传统性与监管制度不健全的因素。
因此,要解决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制度本身出发,另一方面,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监管与对行政人员和公民的教育与宣传。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人员公民隐私作者简介:张竞丹、陈希,北京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D6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2.298一、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公开的信息质量不高对政府公开的信息是否为“高质量”通常从两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公开内容,二是公开时间。
从我国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其存在着公开范围狭窄、公开时间滞后的问题,因此我国目前政府公开的信息质量并不高。
我国《条例》规定了行政机关需要主动公布的种类和大的方向,但是具体的内容并没有细化更加没有系统的规定如何公开,这样行政主体可以根据条款列举和概括的内容缩小了公开范围以此造成量的不多,其次就是公开时间的滞后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政府得网页上公布的相关信息自两三年前就没有再次更新,尤其是一些突发事故,而政府工作人员的说辞大多是为避免因此不必要的恐慌,或者由于行政人员的工作失误与疏忽,导致了信息工作的迟延。
政府作为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机关,其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理应将相关信息予以公开,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政府公开的信息都存在着公开时间滞后或者不予以公开的问题。
当前政务和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政务和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让权力摆脱“暗箱操作”,实现“阳光工程”是新时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从讲政治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健全规章制度,狠抓民主监督,大力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确保权利运行受到公开监督和制约,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但是,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相比,当前的政务和村务公开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本文将对此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1、“冷热不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
一是“两头热中间冷”,上级党委、政府开展公开工作的热情较高,工作部署得也比较多,基层干部群众对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呼声也比较高,但市属的一些单位、部门、村对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认识不足,行动不快。
从有关部门在我市的调查情况看,全市112个乡镇、市直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比较好的57个,占50.9%,中的45个,占40.2%,差的10个,占8.9%;全市447个村,村务公开做得比较好的有157个,占35.1%,中的237个,占53%,差的有53个,占11.9%。
二是“温差较大”。
各个单位、部门、村之间受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单位的经济条件以及负责公开具体工作的人员素质的影响,有的单位搞的好,有的则不尽人意。
三是“时冷时热”。
同一个单位或村在不同阶段开展也不平衡。
工作部署之初干劲十足,公开内容、时间较全面较及时。
但时间一久就松劲了,有的干脆保持原样,让公开栏的纸发黄、变样“独领风骚”。
单位领导重视时连开夜车,第二天栏新、内容新、形式更新,领导没时间过问时,则无人问津。
2、“以点带面”,公开项目“单打一”,没有做到应公开的全面公开。
一些单位或村的公开项目只限于上级规定公开的项目,对群众要求公开但不在规定项目的其他事项不予公开。
有的只公布上级规定的部分项目,代替政务和村务的全面公开。
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家和地方政府网站是公众获取信息、参与决策和监督政府工作的重要渠道。
然而,近年来一些政府网站在内容更新、用户体验以及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信息滞后与不全政务网站的首要任务是向公众提供准确且实时的信息,但往往存在信息不全或者滞后更新的情况。
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政务部门还停留在传统发布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动化发布和实时更新。
另外,有些重要事项缺少明确负责人,在前台展示意见极大阻碍了公众对相关事项深入了解。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引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并优化内部工作流程。
建议设立专门岗位负责整合各个部门数据,并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自动抓取,并及时推送至前台展示给公众;同时,每个事项都应指定具体负责人,并列出相应办理机构联系方式。
二、用户体验差用户无法顺利找到所需内容是目前许多政府网站的共同问题。
这主要源于网站结构混乱、分类标准不统一以及页面设计简陋等原因。
此外,许多政府网站在交互性和个性化服务方面也存在欠缺。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政务网站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全面改革。
首先,对现有内容进行系统归类,并通过搜索引擎和标签设置确保用户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其次,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采用大众化的界面设计和操作逻辑,并加强测试环节以消除潜在漏洞;最后,可以尝试建立智能问答机器人系统或者在线咨询功能来解决公众疑问。
三、信息透明度不足政府是权力运行的执行者和监管者,充分实现信息透明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点任务之一。
然而,当前一些政务网站在信息公开方面仍然存在着困难与局限。
为了提高信息公开水平,政府部门应制定详细规范并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首先需要加快推进资料数字化工作并采用网络发布方式向社会负责透露有关事项情况;其次需要完善信访举报渠道,公开投诉处理结果;另外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做好个人隐私保护。
四、网络安全问题政府网站的重要性决定其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攻击目标。
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科技的普及,政务公开逐渐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政府机构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局政务公开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给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局政务公开工作时,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它们。
一、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制度不健全在某些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制度并不完善,存在一些基本的缺陷。
比如说,一些部门没有建立政务公开的网站或平台,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民众,也不能快速地响应民众的需求。
同时,这些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行动计划,从而失去了保障政务公开执行的有效手段。
2. 信息披露不及时对于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是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因此许多信息是滞后的、不完整的或者无法确定的。
这给民众带来不便,让民众怀疑政府的透明度,从而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3. 社会监督不力在某些局政务公开工作中,社会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包括监督者不够多或者不够有力,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不充分,社会的监督机制也不能够完全地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可能的问题没有及时地被发现和解决。
二、如何解决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加强制度建设面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政务公开意识培训,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政务公开工作的职责、权限和必要程序,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顺畅执行。
积极探索新的政务公开模式,充分运用督查检查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提高政务公开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2. 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是局政务公开工作中必须做出的重要改进。
政府应该大力推广信息公开,相应的,政府机构要保证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的及时、全面性,将更好地展示政府工作,提升政府透明度,增强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
3. 建立监督机制为了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政务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地区行政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该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是树立政府机关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
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也不平衡,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一、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领导对政务公开重视不够。
有的部门单位没有设立政务公开的专门机构,有的部门单位虽然成立了专门机构,但相当一部分单位只是把政务公开工作看作是一项事务性工作、一个阶段性任务,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推进这一工作。
有些部门单位没有提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部分单位政务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现象。
政务公开的内容应既包括行政事务办理的结果又包括政府行为的程序。
但目前政务公开的形式普遍比较单一。
有的单位只是将一些行政程序编印成册供政务信息使用者在现场查阅,或仅在办公场所设立《公开栏》。
有的单位只是公布了机关的工作流程、机构设臵、规划方案、机关工作的制度。
除此,在公开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抽象、过时等现象,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
有的单位是采取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的形式公开,这些既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及时参与政府事务的要求,也不利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还有一些部门只公开那些不得不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把有可能影响部门利益的事项加以回避,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
(三)政务公开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要求。
很多公开政务信息大多限于公告栏、公告手册等,运用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政务信息的比重少,致使群众和企业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有些已公开的事项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
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只是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
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
在很多官员眼中,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象征,对这一公共资源的分配则往往能变现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
“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另外,由于主要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认识程度存在的差异,各地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的状况也不平衡。
2、一些地方和部门行为阻碍了信息公开。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阻碍政府信息公开三个主要表现。
第一、随意
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
很多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印发文件的时候,出于谨慎,常常会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秘密的事项确定为秘密事项。
第二、重形式轻内容。
随着政务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中,只是被动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
首先,对信息公开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很多公众迫切需要掌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获取难。
其次,在信息公开中,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分类和查询制度,缺少对信息的整理,在大量的信息中,公民想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很困难。
再次,一些政府和部门网站所公布的文件和信息甚至是几个月都没有更新,还有一些政府网站成了内部网,公布的都是政府内部各处室之间的工作动态。
第三、重公开而轻参与。
政府信息公开在很多领导干部看来就是信息的简单发布,没有强调公民的参与和配合,考虑群众的信息需要。
3、在公开信息内容上存在盲区。
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正式出台和实施,但是一些公开信息的内容上还有一些“盲区”。
如一些级别会议记录、领导批示、人事财务问题、对社会稳定问题等信息,普遍没有得到全面、及时、准确的公开。
特别是“危及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一些行政机关“规避”公开的最大保护伞。
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其余都可公开”。
但其第八条又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但社会稳定的概念有很大的弹性,所有
的事件都牵涉到人,一牵涉到人,就涉及稳定问题。
所以,此类信息仍将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盲区。
4、公开信息的分类缺乏操作性。
政务信息一般可分为三类:可公开的信息、依申请可公开的信息和应当保密的信息。
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操作性不强,尤其是信息公开和信息安全的界限还没有弄清楚,实施难度较大。
《条例》虽具体规定了十几类信息是必须公开的,但仍给政府机关留有较大自由裁量的空间;要求信息公开的同时,又规定信息公开前要进行保密审查,送有关部门批准。
信息公开本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但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范围很广。
哪些信息是可以公开的、哪些信息是不利于国家安全的、哪些信息应该如何公开、信息公开到怎样的程度,都是各级政府和部门认真加以明确操作的。
二、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领导干部“阳光意识”。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操作性不强,信息公开的有效保障不多,信息公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这就使得信息公开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的“阳光意识”。
要提高政府官员“阳光意识”,就要转变他们思想观念,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促进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与保密工作一样都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不可偏废。
提高政府官员“阳光意识”的关键要使“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精神逐步成为
其的执政理念。
2、推动促进公民参与。
政府信息公开,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勇气,亦需要自下而上的公民自觉,需要民众淋漓尽致地展现“公民品格”,如此才能凝成推动政治透明、行政公开的压力和合力。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原则上都应向社会公开。
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按法定的重点范围主动公开为公民、法人等政府信息申请、咨询等提供便利、及时服务。
同时,进一步完善公民、法人对政府部门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予以监督和追究途径。
3、加强配套法制建设。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法》、《统计法》等法律法规中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存在一定冲突的条文。
同时,积极积累信息公开的各种经验,渐进地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行政法规尽快“升格”为《政府信息公开法》,更好地推进整个公权领域、公共领域的透明化,更为全面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4、完善工作实施细则。
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但相关部门的具体实施办法仍未出台。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根据国务院的《意见》的要求,在2008年10月底前加快制定本级政府和本部门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
特别是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条例》第四章“监督和保障”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
公开工作的考核评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年度报告制度、举报调查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责任追究等11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工作制度,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条例》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5、分类把握“公密”尺度。
第一、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明确的公开或保密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当事人申请有权机关确认相应法律违宪和确认相应法规违法,相应信息则必须公开或保密。
第二、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没有公开或保密的规定。
除非行政机关有证据证明该信息公开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否则相应信息必须公开。
第三、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保密规定,但保密的范围、条件或对象不明确,相应信息是否能在某些范围内、在某种条件下向某些对象公开,则应取决于相应法律法规制定机关对法条的解释和法院以往对相应案件的判例。
第四、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国家秘密就要适时进行变更和调整,该降密的降密,该解密的解密。
同时,强化保密管理,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信息公开与保密提供保障,切实提高发现和查处泄密隐患、泄密事件的能力。
6、扩大行政过程公开。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主要集中于结果公开、程序公开,而对过程公开基本上没有涉及。
社会公众所期望的信息公开涉及面更宽,如官员财产情况,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置
过程等。
应加大对于重大公共决策,过程的公开比结果的公开,及时公布“正在调查、讨论、审议、处理过程中的信息”。
要利用如举办新闻发布会、在各种会议提供市民旁听席、开展意见征求会等形式完善政府行政行为的过程公开。
7、夯实工作机制基础。
第一、要建立一整套的信息筛选和发布机制,建立相应的归类查询制度。
在政府网站上,以专栏的形式,将群众急需的信息及时地向外发布。
第二、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调研,到基层群众中了解群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建立与群众的经常沟通机制。
在信息提供中应该强化服务意识,把它当成一种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向群众提供信息。
总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是打造“阳光政府”迈出了第一步。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无论从思想、行动到制度都非易事,这是一个不懈努力的长期过程。
我们需要要一步步地扎实推进,脚踏实地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无须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