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

24月亮上的足迹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

那皎洁、静谧的月光,时圆时方,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美好,真登上月球,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呢?1.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把握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

一、新课导入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

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1969年7月21日,这一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人类登上了月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观测.(cè)指令.(lìng)合算.(suàn)海域.(yù)畅.谈(chàng)着.陆(zhuó)2.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尽情地谈。

(畅谈)(2)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

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

(昂首挺立)(3)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遥遥在望)(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交流点拨】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写的。

2.完成下面表格,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发展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月亮上的足迹》教材说明: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题材本身能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足够的兴趣。

便于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

而本文完整、清楚、生动地叙事,也会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训练学生快速默读能力。

在师生探究问题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形成阶段,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而本课是一篇真实记录人类登月的文章。

展现的是航天领域里的科学知识,所以对青少年学生很具有吸引力,月球上有什么?人如何才能登上月球?在高达每秒10.5公里的飞行速度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因而在教学环节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而本文的表现手法,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加强体会、学习,并要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提升自己的作文质量。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登月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3.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列举数字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语言技巧,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

教法设计:根据本课内容和教学实际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先描述月亮给人的美好感觉,引发学生回忆古诗词中有关月亮的诗句,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向往。

之后教师出示人类登月图片和短片,激发学生对“登月”知识的兴趣,从而很好地进入课堂情境。

2.快速默读法依据课程标准对默读和阅读要求,训练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体会文章内容。

3.讨论点拨法从初一学生具体情况出发,他们的思维灵活,独具个性,有利于采用点拨法,进行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分享合作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在讨论探究中遇到了阻碍,教师再适时点拨启发。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2) 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重点难点: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难点)一、预习热身3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4知识链接:A 美国的登月计划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B 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

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动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椭.圆()铁锹.()飞跃.()畅.谈()轨.道()海域.()燃料罐.()氢.气()2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找出并勾画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在此基础上归纳登月全过程的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情?(按出现顺序依次写来)4课文以“月亮上的足迹”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5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二、活动探究1课文最后一段中: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

激活学生的思维,学习重点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朱长超 1944年生,上海南汇人,研究员,九三学社会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2、了解背景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登上了月球。

3、文体知识这是一篇记实报道(科普小品),是记叙文的一种,预习自测1、注音:可望不可即()小心翼翼()()一叶()孤舟2、解词:昂首挺立:里程碑: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一、质疑探究: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问题。

(1)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①②③④(2)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①②③④⑤⑥。

(3)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4)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二、当堂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有拼音的写上汉字。

悬( )挂绕( )着铁锹( )溅( )落驾shǐ( )狭zhǎi( )huàn( )醒燃料ɡuàn(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 5.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5.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研习精读
研讨,
理解
课文
主旨。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
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
序来写的。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
一段有所揭示?
4.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有感情地朗读,自主探
究;
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
讨。

教师可作指导和适当提
示。

1、组员互相说说对
这些问题的理解。

2、同学畅所欲
言。

引导学生通
过把握文章
内容。

精习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
样的世界?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
么感觉?
引导学生谈想象畅所欲言同时注意语
言的训练。

时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学习任务:月亮上的足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通过默读课文,培养筛选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重点
1 .感受文中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2.体味整理在文中所表达的生活情趣。
难点
提高阅读、筛选信息及概括能力
课时
生展示后,师评价语言是否连贯、清晰、优美、合乎情理。
师: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升空登月归来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探讨并做展示交流。
1.找出比较大的时间、地点、活动的语句,给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简易的示意图,尽量做到直观形象,并配好解说词。
③有关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资料介绍,进一理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创造梦想;明天,让梦想燃烧,让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
人类播撒着希望、耕耘着希望,也收获着希望!
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升空登月归来
拓展迁移
②关于“神舟五号”知识的竞答及课件的演示,不仅直观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之情,对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心里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3.人间天上,天上人间,想去月球上看看吗?要是你和我也登上了月球,你可能会留下哪些足迹?
.
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快速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一、预习要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可望而不可jí( ) chàng( )谈椭( )圆铁锹.( ) 着.( )陆海域( ) 干扰.( )液氢.( ) 仪.( )表休斯敦.( ) 2.解释下列词语可望而不可即:畅谈:小心翼翼:里程碑:二、课堂检测(选词填空)1.他们终于代表全人类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登上拜访征服)2.他们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

(健步迈步踏步)3.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

(遥遥相望遥遥在望遥遥相对)4.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仰望渴望神往)5.①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 ,情况一切正常。

②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一遍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③、根据飞行状况的 ,休斯顿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检测测定检查)6.①三个宇航员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

②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 地把它插在月亮上。

③他们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神色庄重小心翼翼紧张)三、整体感知1. 快速默读课文(平均每分钟500 字) ,边读边画出文中表时间人物事件的语句。

(圈点批注)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用四字短语概括登月的几个阶段。

登月准备———登月归来3. 文中最能揭示登月意义的一句话是:。

四、精读赏析1.宇航员到月球上做了哪些工作? 为什么要做呢?2.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谈起这次行动时,他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怎样来理解?五、合作探究“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至今日三十多年,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过。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

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坚信有梦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人类登月这一故事梗概。

2.要素中,哪一点最富于变化?3.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表述文章内容。

四、再读课文,交流合作:1.再读课文,依据富于变化的时间要素,小组同学共同用文字完成“宇航员登月流程示意图”。

(快速获取信息。

)2、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了哪些足迹(做了哪几件事)?讨论明确:五、品读课文,深入领悟:1.登月成功,仅仅是美国人的骄傲吗?2.我们中国在迈向太空方面,为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交流我国航空航天方面成果,了解我国几位航天英雄。

)六、拓展延伸,联想与想象:联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七、课堂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

这次登月已有四十年,而我国也在实施奔月计划,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创造梦想;明天,让梦想燃烧,让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3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1一、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学习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引入) 月亮的传说天上的月亮原来是方不方、圆不圆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热得使人透不过气。

一对青年男女立志兴利除弊,为人民做好事。

力大无比的男青年将一支支利箭射向月亮,硬是把月亮一点点修理得圆圆的。

可是,月亮的光还是太亮,而且白白的月亮也不好看呀!女青年是位织绵能手,她潜心为月亮编织了一幅美丽的丝绵,让男青年挂在箭上射到月亮上去把它盖起来。

这样,月亮的光就不那么刺眼了。

后来,男女青年也来到了月亮上,男放牧,女织绵,过着美满幸福的日子。

月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追随宇航员的脚步,去找寻答案吧!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朱长超,1944年10月生,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2、文题解说:“月亮上的足迹”中,以“足迹”来比喻人类对月亮的探索历程,形象生动,也有利于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

同时,文章标题富有悬念,能引起读者的想象。

3、背景资料为了打破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

此计划先后有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

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文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记叙的是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这一事件。

4、尝试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望而不可即.( ) 椭.圆( ) 铁锹.( ) 溅.落( ) 液氢.( ) 昂.首( ) 燃料罐.( ) 畅.谈( ) 里程碑.( ) 登月舱.( ) 5、解释下列词语。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人教版)

24、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课前诵读: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预习检测1.解释词语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小心翼翼:2、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探究4、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6、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7、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8、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9、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10、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当堂检测(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十四课(月亮的足迹)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十四课(月亮的足迹)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
1、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2、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3-4、飞船飞向月球5-8、登月舱登月成功9-13、飞船返回地球14-18四个阶段。
3、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重 点:
1.分析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和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
教学过程: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说、文章词赋、民风民俗之中。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7月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板书文题、作者)
2.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
(1)三位宇航员躺在舱那,着 各种仪表的读数。
(2)他们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3)他们必须好好休息,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上册教案及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人教版).doc

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上册教案及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人教版).doc

24、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课前诵读: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预习检测1.解释词语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小心翼翼:2、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探究4、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6、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7、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8、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9、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10、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当堂检测(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对其进行分类;2.掌握不同星体之间的基本关系;3.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二、教学重点:1. 太空中天体的观察和分类;2. 掌握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对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理解;2. 掌握望远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

四、教学内容:1.行星和恒星的关系行星和恒星都是存在于太空中的宏观天体,其之间存在很多关联。

行星绕着恒星运转,恒星的引力作用影响着行星的运动轨迹。

行星对恒星的影响,可能形成诸如太阳风、宇宙射线、日冕质量抛射等问题,这些都是宇宙学的重要课题。

2.行星分类在太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星,可以按照距离来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质量来进行分类。

按照距离排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按照质量来分类,可以将行星分为岩石和气体两种类型。

3.行星的运动规律行星围绕着恒星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称之为行星椭圆轨道。

行星还存在自转运动,即行星围着自己的中心轴旋转。

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独立的。

4.使用望远镜观察行星使用望远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天体,包括行星的表面特征等。

使用望远镜时需要注意镜头的选取和调整,同时也要注意环境和安全。

五、教学手段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实际存在的星球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行星的特征。

2.教学动画: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跨越式飞跃式认知。

3.互动探究: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和提问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其自主探究。

4.实验演示: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实验演示,如行星运动模拟等。

六、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种行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课堂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七年级语文24课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24课导学案
D、一二级火箭自动脱落,第三级火箭启动。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A、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B、“土星五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
C、“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独学本文借助课下注释完成。
合作探究
对子展示
8
分钟
1、默读全文后,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事件的词语并根据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列出这次太空之行的全过程,然后根据示例列入表格。
时间
事件进展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对学订正
组内纠错
合作探究
群学展示
20
分钟
1、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2、宇航员登月成功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那一段有所揭示?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月亮上的足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月亮上的足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月亮上的足迹主备人:邬定武审核人督办领导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识记字词;了解人类登月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理解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感受科技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前置学习】1、题目解读“月亮上的足迹”是比喻的说法,以“足迹”来比喻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形象生动,也有利于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

2、走进作者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主要学术成就有《开发自我》《人类的坐标》《思维与智慧》《创新思维》《脑科学的兴起及其理论之争》等。

3、文体资料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是他的基本特征。

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

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

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还有: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通讯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种。

4、相关资料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5.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

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4月亮上的足迹教案1(新版)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4月亮上的足迹教案1(新版)新

第5单元 24月亮上的足迹1教学课题总课时: 2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教学难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

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字词检查,注音写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畅谈(chàng tán):尽情地谈。

神往(shén wǎng):心里向往。

里程碑(lǐchéng bēi):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áng shǒu tǐng lì):形容高高的直立着,很庄严、威严的样子。

一叶孤舟:(yīyègūzhōu):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一只船。

比喻孤零唯一。

遥遥在望:(yáo yáo zài wàng):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2.全班齐朗读,并请出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进行点评。

3.自己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内容,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抓住重点的词语,试着概括本文的内容。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要求速读课文,并思考以下认真聆听诗词并欣赏与天气有关的图片,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完成预习作业,按要求扫清读书的障碍。

利用字词典准确的把握字词的读音。

自己查词典积累重点的词语,对于词义重点的理解加以运用。

自己朗读课文,注意声音,断句及生词的读音,朗读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因内容不同而变化。

学生朗读的同时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学习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学习时间】1课时
导学过程使用备注
一、课前自主先学
1.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圈画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理解并会默写;
(2)理清文章的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带着课后“研讨与练习”的问题阅读课文,并尝试回答问题。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评:以上任务完成好的有等级:
二.课中互动学习
(一)学习活动1: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任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可望而不可jí( ) chàng( ) 谈椭( )圆铁锹
( ) 着陆( )
海yù( ) 干扰.( ) 液氢.( ) 仪.表( ) 休斯
敦.( )
任务2.解释下列词语。

可望而不可即 :
畅谈:
遥遥在望 : 里程碑:
活动指导:注音全部正确的小组加1分。

任务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活动指导:思路清晰,内容概括合理的小组加1分。

(二)学习活动2:研读课文内容
任务1:合上课本,自学检测
(1)人类第一次登月是什么时间, 登上月球的人是谁,他们乘坐的是什么飞船?
(2)登月全过程可分为个阶段,①
②③④。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4)文中最能揭示登月意义的一句话是: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
活动指导:1.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任务2:展示问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

(教师对没有展示的问题进行补充追问)
问题1: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2: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四、课后小组督学
组长提默重点词语。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