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临床输血纠纷的措施及输血风险控制
输血科防范临床输血纠纷措施
输血科防范临床输血纠纷措施随着社会进步,普法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用血纠纷尤其是输血传播性疾病医疗纠纷越来越多。
因此输血科在防范临床输血纠纷、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规范医疗行为,严格依法办事输血科要配合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抓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落实,参与临床用血规范管理与监督,主要有:1、要与患者或其家属解释血液来源的特点,即临床用血来源为输血科,输血科血液取自当地血站。
并了解患者或其直系亲属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并统计上报献血办。
2、经治医师了解并掌握输血适应症,且工作中掌握适度,按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
3、经治医师在实行输血治疗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谈话,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或用血志愿书;输血前留取患者标本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
4、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认真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严格依规程操作。
5、认真收集临床医护人员填写的输血反应回报单,每月统计报医务处(科)。
6、实行无偿献血后,有些患者对输血收费不理解,要对用血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依当地政府有关规定予以解释,以免误会。
二、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内部管理输血科房屋设施须符合卫生学要求,结构与布局合理,仪器设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工作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经过了岗位培训。
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做好:1、严把血液入库关。
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2、贮血冰箱依规程进行消毒、检测,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且标识明显。
3、交叉配备操作正规、结果准确、报告及时。
4、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努力推广成分用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互助输血、光量子用血疗法等多项服务。
三、在输血纠纷中输血科免责情形1、血源方面:1)由于供血辐射范围及运输方式上的变化,为及时到达;或由于供血数量不足而出现的“血荒”,以致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输血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医疗过程,可以帮助许多患者恢复健康,然而,尽管现代输血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输血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输血传播疾病。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传播疾病、其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和策略。
一、输血传播疾病的概述输血传播疾病是指通过输血或血制品的使用而传播给受血者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是由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输血传播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病毒感染:与输血相关的病毒感染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这些病毒可以存在于捐血者的血液中,在输血过程中被传播给受血者。
2.细菌感染:输血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当输血产品的采集、保存或输送过程中卫生条件不当时,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
3.寄生虫感染:输血也有可能传播某些寄生虫,例如疟原虫、血吸虫等,这些寄生虫可以存在于捐血者的血液中,并通过输血传播给受血者。
二、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性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性:1.保护患者安全:输血传播疾病可能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甚至危及生命,通过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受到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维护公共卫生:输血传播疾病不仅对患者本身构成威胁,还可能通过患者传播给其他人,造成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维护公共卫生稳定。
3.保障血液资源质量: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需要对血液捐献者进行严格筛查和血液检测,确保捐献的血液质量安全可靠,这样可以保证血液资源的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输血服务。
4.减少医疗成本: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疾病后所需的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通过有效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节约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输血安全
对输血相关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和 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输血安全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对输血安全的认识和操作技
能。
完善输血制度
建立完善的输血制度和操作规程 ,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加强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教育,告知 其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
பைடு நூலகம்具体措施
该医院加强了对血液来源的严格筛选和检测,改进了血液储存和 运输设备,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效果评估
经过改进后,该医院的输血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患者满意 度明显提高。
THANKS。
重要性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手段, 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手术和某 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
输血安全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自19世纪初期开始,输血技术经历 了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变,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输血安全得到了不断改善 。
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较为完 善的输血管理体系,输血安全得到了 有效保障。
案例概述
某医院通过实施严格的输血安全措施,成功预防了多起输血感染 事件的发生。
具体措施
该医院建立了完善的输血前评估、输血指征控制、血液储存和运输 等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经验总结
重视输血安全,加强管理和培训是预防输血感染的关键。
输血安全案例三
案例概述
某医院针对既往输血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维护医护人员健康
降低医护人员暴露于感染 源的风险,保障其职业健 康。
提升医院管理绩效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有助于 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工 作效率。
临床输血反应的高危人群及防范措施
宫 内输血或新生儿换 血 ; 接受血亲指定 捐 血 的受 血者 ; 受 H J 接 l A配合 型血 小板 输 血的患者 ; 环超载 ; ,L 老年患者 ; 循 l f J及 有
肺 疾 病 的患 者 。
短 HB H V和 H V的检 出时间 , V、 C I 缩短病 毒检测 的窗 口期 。 总之 , 临床输血工作一定要按照 规范
详 细 r解 受 血 者 疾 病 状 况 , 无 心 、 方 有 肾 面 问 题 及 肝 炎 等 。实 验 室 工 作 人 员 做 好 配 血 工 作 , 别 是 A O血 型 和 R ( 血 特 B h O) 型 。 如 条 件 许 可 , 先 选 择 输 用 洗 涤 红 细 优
进入 人体 可 引起发 热 ; 由于多 次 输 血 ②
14 0 3 10吉 林省 通 化 县 人 民医 院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0 o: 0 3 6 / . s .1 0 s 1 x 2 1
2 0 7. 81
坏 者 , A O 血 型 不 合 溶 血 反 应 多 见 且 以 B
较严 重 , h血型较轻 。病 因 : 免疫性 溶 R ① 血反应 以血 型不 合 输血 多 见 , B A O血 型 抗体 属 IM, 激 活补 体 , 红细 胞 迅 速 g 易 使 在血管 内破 坏 。一部 分 吸附 了补 体 C b 3
采血器具灭菌不严或污染 ; ③供血者发 生
菌血症 ; 冰箱 温度不 恒定 , ④ 以致温 度 过
高。
免不需要的成分引起 的不 良反应 , 而且还 可以减少经血传播疾病 的发 生。 严格筛选献血者 , 大力提倡和鼓励 自
愿 无 偿 献 血 , 献 血 者 进 行 严 格 的既 往 史 对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五篇)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一)发热反应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制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严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二)过敏反应预防: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2献血员在采血前____小时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易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处理:1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2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3根据医嘱给予____%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三)溶血反应预防: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处理:1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2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给升压药和其他药物3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4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对少尿、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衰竭处理6出现休克症状,即按抗休克治疗(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大量输血一般是指在____小时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总血容量。
常见的反应有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构橼酸钠中毒等处理。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可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输入库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____%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钠10ml,以补充钙离子。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二)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____]____件,以下简称《规范》)制定本措施:一、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反应大都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一、目的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保障受血者安全。
二、适用围适用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输血科及业务主管部门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的诊断、处理及改进。
三、职责1、业务主管部门(医务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公共卫生处、感染控制处)⑴负责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凡属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应及时向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或分管院长报告。
⑵负责经血传播疾病的登记、调查和报告。
2、临床科室医护人员⑴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SHOT。
⑵负责受血者发生SHOT的诊断及处理。
3、输血科⑴负责出现SHOT后的相关检测,协助诊断。
⑵协助SHOT的处理。
⑶负责SHOT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四、管理程序1、输血严重危害(SHOT SeriousHazards of Transfusion)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
为能及早发现SHOT,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认真鉴别。
2、识别SHOT的标准(1)、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①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②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③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临床输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保证输血安全2.提高输血治疗效果3.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三、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1.输血前的检测2.输血过程中的监测3.输血后的评估四、临床输血质量控制的实施1.制定质量控制规范2.建立质量控制体系3.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4.完善输血记录和信息管理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临床输血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救治众多疾病。
然而,输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探讨临床输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指标。
二、临床输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保证输血安全输血安全是临床输血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包括病原体的检测和传播预防、血液成分的保存和输注、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等。
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降低输血相关的感染和传染风险,确保患者输注的安全性。
2.提高输血治疗效果临床输血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治疗。
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输注的血液成分质量和数量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合理的输血策略和监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减少患者的输血风险。
3.降低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和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超负荷等。
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监测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
三、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包括输血前的检测、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以及输血后的评估。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质量控制指标:1.输血前的检测主要包括患者血型鉴定、病原体检测、血液成分检测等。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2.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包括输血速度的控制、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输血反应的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这些监测措施可以确保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输血后的评估输血后的评估主要针对输血效果和安全性进行。
通过对患者输血后的病情观察、生活质量评估、不良反应监测等,可以对输血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为今后的输血治疗提供参考。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感染的风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感染的风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感染的风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市县级医院及乡镇医院进行调查,其中县级医院24所,乡镇级医院28所,观察其管理制度建立情况、输血规范情况及消毒情况。
结果:乡镇级医院的管理制度建立、输血前检查、血液出入库登记、血袋保留、试剂及储血冰箱温度记录及消毒合格率均明显低于县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感染风险因素较多,需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标签:输血感染;风险;预防在医院工作中,输血为其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但有报道显示,目前基层医院输血工作中,存在较多管理及输血技术不完善现象,导致输血感染发生,不仅影响医疗质量,同时给患者带来较大损害,加重医患矛盾[1]。
因此,对基层医院输血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本研究对临床输血感染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同时探讨了相关预防措施,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选取我市52所基层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县级医院24所,乡镇级医院28所。
1.2 方法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相关标准进行调查[1],调查内容包括:管理制度建立、输血前检查、血液出入库登记、血袋保留、试剂及储血冰箱温度记录及消毒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判断输血科工作合格情况,并作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乡镇级医院的管理制度建立、输血前检查、血液出入库登记、血袋保留、试剂及储血冰箱温度记录及消毒合格率均明显低于县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3.1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感染的风险因素3.1.1 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基层医院中,对临床输血管理缺乏科学性及有效性,对于输血科工作,管理制度不够严谨与合理,工作人员工作缺乏相关监管,随意性较大,在具体操作方面,如医疗设备消毒、保管、处理等,缺乏有效制度进行规范,增加了感染发生几率,使感染风险加强。
医院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及管理制度
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及管理制度
一、凡我院临床用血必须按审批手续使用南昌市血站的血液。
二、本院任何临床科室及部门都不得私自采血或提供地区血源。
三、在做血交叉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试验的操作规程,不得破坏血液包装的严密消毒,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交叉配血过程。
四、临床科室输血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三查”“十对”工作。
五、用血科室应及时了解输血后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六、患者输血出现反应,医师立即采取相关的诊疗措施,并查找原因,及时反馈输血科、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七、如怀疑受血者有经输血而感染疾病,临床医师应主动请求实验室检查,输血科与南昌市血站联系,检查供血者血液,监测结果未出之前,不得轻易做出诊断。
用血科室一旦发现因输血途径传播了疾病,应主动报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输血的风险及临床控制措施
临床控制措施
临床控制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科学、合理使用血液 提倡成分输血,鼓励自体输血 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去血液中的白细胞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掌握合理的输血指征 全血(不全,不新鲜,增加不良反应) 红细胞 氧供指标 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 搭配性输血的问题
输血后紫癜
患者输注含血小板的血液成分7~10天后, 因同种免疫使自身血小板大量破坏而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症状。
非免疫介导的急性输血反应
细菌污染所致的发热反应 。 循环超负荷所致的充血性心血钙症 体温降低 凝血机制障碍等
细菌污染
大多因为在血液采集、制备及用于输注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
梅毒螺旋体(4℃条件下3-5天,因不耐低温而死亡) 耶尔森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等
经输血传播的细菌
经输血传播的寄生虫
疟原虫(4℃保存2周以上可减少传播) 克氏锥虫 田鼠巴贝虫等
引起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原因
筛检技术灵敏性、特异性的问题,使血液中的病毒漏检 病毒处于窗口期 指病毒感染早期的一段病毒血症时间,供者血液筛检试验阴性。 许多已知病原体未能实施常规筛检 一些新出现的病毒和存在的未知病原体均不能做到及时筛查 。 绝对安全的血液仅占所有输血的40 %左右
血小板输注指征
减少医源性失血 术中彻底止血 用药物替代输血 血浆代用品,铁剂,造血生长因子 血液保护 自身输血,血液麻醉,控制性低血压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成分输血
成分单一,输血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 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有效浓度高,效果好 节约血液资源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血前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过敏史、受血史及妊娠史,有无不规则抗体,必要时做特殊配血 详细了解受血者疾病状况,有无心、肾方面问题及肝炎等 临床输注前严格“三查七对” 输注后的半小时内严密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如出现输血反应,及时终止输血,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
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救治病患和维护患者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血液采集、血液检测、血型鉴定、血液保存和输血过程的监控等方面。
一、血液采集1.1 采集器具的选择与消毒在血液采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对于保证血液质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采集器具包括针头、管道、采血管等。
这些器具应该具备一次性使用、无菌、无毒、无菌、无致敏物质等特点。
此外,还需要对采集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1.2 采集部位的选择与准备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采集部位包括肘窝静脉、桡侧静脉等。
在选择采集部位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血管充盈度和通畅性。
此外,还需要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感染的发生。
1.3 采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在进行血液采集时,操作规范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关键。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和规范。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采集速度、采集量、采集时间等因素,以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血液检测2.1 血液常规检测血液常规检测是评估患者血液状况的重要手段。
在输血前,需要对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常规检测,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供血者的血液质量和适宜输血的程度。
2.2 传染病标志物检测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血液检测中还需要进行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
常见的传染病标志物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通过对供血者的血液进行相应的标志物检测,可以确保输血过程中传染病的风险最小化。
2.3 特殊血型抗体检测在进行输血前,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型进行鉴定,并进行特殊血型抗体的检测。
这是为了避免输血过程中发生血型不合的反应。
通过对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鉴定和抗体检测,可以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血型匹配和安全性。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纠正贫血
通过输注红细胞,提高患者血 红蛋白水平,改善组织器官的 氧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凝血功能支持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输注血 小板和血浆等血液制品可以提供 必要的凝血因子,防止出血。
免疫功能调节
输血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 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某些疾
病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输血反应
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等,可能给患者带
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感染风险
输血过程中存在细菌、病毒 等病原体感染的风险,需要 严格把控血液制品的质量。
输血相关并发症
如循环超负荷、输血相 关性肺损伤等,可能对 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免疫抑制
输血可能导致患者免疫 功能受到抑制,增加感
染的风险。
安全输血对患者意义
针对性改进措施制定和实施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 的改进措施,明确改进目标、责
任人和时间节点。
实施改进措施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改进 措施要求,认真实施改进工作。
跟踪验证与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 验证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取得 实效。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 训,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
及时上报不良事件
按照医院规定及时上报输血不良事件,以便医院对输血 安全进行持续改进。
06 不良事件报告和持续改进 机制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简化优化
建立统一的不良事件报告平台
01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不良事件报告的电子化、实时化,提高
报告效率。
简化报告流程
02
减少不必要的报告环节,缩短报告周期,确保不良事件得到及
临床输血病历管理与临床输血医疗纠纷的防范
的形 式 反馈 给 临床 科室 。
20 0 5年 1月 ̄ 2 0 年 9月住 院患 者 输 血 病历 06
首 都 医科 大 学 宣武 医 院输 血 科 ( 北京 ,0 0 3 10 5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 0 8年 8月第 2 卷 第 8期 1
・ 42 ・ 5
临床 输 血 病 历 管 理 与 临床 输 血 医疗 纠 纷 的 防范
任 艳 丽 李春 华 陈金 美
[ 要 ] 目 的 : 讨 在 临 床 输 血 工 作 管 理 中 , 过 对 临 床 输 血 病 历 的 管 理 , 到 提 高 临 床 输 血 安 全 性 , 范 因 摘 探 通 达 防 输 血 导 致 的 医疗 纠纷 。方 法 :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献 血 法 》 卫 生 部 《 疗 机 构 临 床 用 血 管 理 办 法 》《 床 输 血 技 以《 及 医 、临
a a y e . Re u t Du i g t i e id,2 2 a e 8 . n lz d s l : rn h sp ro 3 1 c s s( 7 6 i ih 2 0 a e r p t t n a d ( 0 9 n wh c 1 9 c s s we eu O sa d r 9 . o 6 0 t t lc s s f2 5 o a a e )o lo r n f so r h c e fb o d ta s u in we e c e k d.
25 6 0例 , 检查 输 血病历 2 2 3 1例 。
1 2 方 法 .
制定 临 床输 血病 历 的检 查 方 法 : 周 检查 运 行 每 病历 1 2次 。检 查 内容 : 输 血前 是 否 已 做 9项 ~ ①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
输血安全管理来源:时间:2011-8-31编者按:输血是一项宝贵且高危产品的静脉输注,临床输血的目的是安全、有效。
血液安全问题已经成为WHO的七项重点工作之一,WHO提出的输血安全战略包括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并全面管理、从低危人群采集血液、严格筛选检测血液、合理用血等。
随着输血、献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健全,我国的血液采集、检测和临床用血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因多种主客观原因,各地区输血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输血及输注血液制品引发的医患纠纷呈增多趋势,因此,输血安全管理是非常严峻的医疗安全问题。
临床输血工作涉及医院的各个环节,故提高输血安全管理,不仅仅是血液中心和输血科的任务,而是所有医务人员的职责。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近年对临床输血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本专题特组织相关论著,围绕输血安全管理诸方面问题展开讨论。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栾建凤基金项目:全军“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08Z020);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重点资助项目(07Z033)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输血科[摘要]输血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其安全涉及医疗活动的各个层面,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
医院管理层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包括风险意识和职能意识不强、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环节管理薄弱。
临床科室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主要是告知义务不到位、输血申请不规范、适应证把握不严、输血核查不严谨、输血记录不完整。
输血科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体现在输血相关检验不规范、相容性输血使用不够、核查不严格、质量意识淡薄、安全卫生的意识淡化、信息管理落后及为临床服务能力不强等。
故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正确分析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
[关键词]输血;风险调节;综合预防[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5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3429(2011)08-0001-03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RisksLUAN Jian-feng(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Area Command, Nanjing 210002, China)[Abstract]Blood transfusion is a high-risk medical practice.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medical profession, and the medical disputes resultingfrom blood transfusion have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Lack of risk awareness and function sense, insufficient allocation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and weak process management are main risks of blood transfusion existing in hospital management.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the main risks include inadequate informing obligation, non-standard request, unsuitable indications, careless checking before blood administration, and incomplete records. As for transfusion laboratory, the main risks include non-standard transfusion testing, less compatible transfusion, careless checking, lack of quality awareness, lack of biosafety consciousness, po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refore, all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carefully analyze the risks in blood transfusion, and take appropriat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o improve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Key words]Blood transfusion;Risk adjustment;Universal precaution输血是一种宝贵且高危产品的静脉输注,不仅要求准确性必须达到100%,且需符合多项法律法规和行规要求,因为输血工作的任何疏忽都可能以患者的生命为代价。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临床输血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输血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输血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了预防及避免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落实医院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规范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临床用血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和各环节的安全隐患,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临床用血管理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合用于院本部发生的临床输血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输血不良反应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临床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3.1 定义临床输血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输血安全并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的因素和事件。
主要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 (如未备血、备少量血做大手术、大量备血不履行报批手续、择期手术与慢性贫血走紧急用血绿色通道、开错申请、抽错血、配错血、发错血、输错血等)引起相关输血安全的输血事件。
3.2 等级划分输血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 4 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者是非疾病自然发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伤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伤害,或者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彻底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4.1 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者可能导致输血安全事故的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即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害扩大外,应即将向所在科室负责人及医务处、护理部和输血科报告。
4.2 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4.2.1 主管医护人员或者值班人员在发生或者发现Ⅰ、Ⅱ级事件时,应按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程序进行上报。
4.2.2 当事科室需在 2 个工作日内填写《临床输血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医务处、护理部和输血科。
临床科室输血工作总结分析及整改措施
临床科室输血工作总结分析及整改措施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科室的输血工作在治疗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输血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输血效率低、质量管理不到位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临床科室的输血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输血前准备工作繁琐,包括病人签字、血型鉴定、配血等环节耗时较长;抢救血品的及时性不够,造成了部分患者等待时间过长;输血过程中的操作不熟练,导致输血速度缓慢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其次,质量管理不到位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输血工作涉及到的血液制品多种多样,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然而,有些临床科室在血液制品的存储、发放、使用等环节上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如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使用过期血液制品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输血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药物反应等风险加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操作规范。
通过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同时,针对输血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如血源管理、鉴定、配血、标本采集、贮存和输注等,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操作的标准化。
其次,应优化血液制品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血液采购、储存、发放、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加强血液制品的库存管理,合理控制血液制品的过期损失。
另外,应加强患者的血型鉴定和输血需求评估。
在患者入院时,及时进行血型鉴定,并建立患者输血需求评估的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型特点,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提高输血效率和质量。
最后,应加强输血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电子输血单以及输血管理系统,实现输血过程的信息化记录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方便管理人员对输血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隐患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隐患一、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是指通过规范的制度、流程和管理措施,保障输血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法性。
建立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1、保障患者的安全。
输血是一项有风险的医疗过程,可能引发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并发症。
建立严格的输血管理制度,可以降低这些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2、提高医疗质量。
合理规范的输血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输血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质量。
3、保障医疗秩序。
建立输血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行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疗秩序。
4、促进医疗科研。
通过对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总结和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医疗科研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医学进步。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疗秩序和促进医疗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二、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了建立健全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1、规范操作程序。
建立标准的输血操作程序,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避免操作失误和疏漏。
必须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把关输血指征,确保输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加强质控监管。
建立全面的输血质控体系,制定输血管理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评估。
必须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符合标准,输血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3、加强技术培训。
对从事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必须确保医务人员具备输血操作的必备技能和知识,熟悉输血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4、加强设备管理。
建立健全的输血设备管理制度,对输血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必须确保输血设备功能齐全、性能优良、操作稳定、安全可靠。
5、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对输血有关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及时地录入、存储、检索和汇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应对措施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应对措施作者:李小阳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075-01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输血是一种高危的静脉输注行为,不仅要求准确无误,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及多个政策法规的要求,因为输血的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甲以上的医院都按规定配备了输血科,小的医院是检验科兼顾输血科得职责,但绝大部分医院对输血科的要求就是能及时供血,人、财、物的投入相当有限。
随着人民法治意识的日益提高,近年来因输血引发的医患纠纷呈上身趋势。
本人认为目前医院临床输血除了可能经输血传播疾病外,尚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
以供商榷一、来自医院管理层的风险1、风险意识不够强,在大多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潜意识中,把输血风险简单的认为是输血疾病的传播,对输血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不甚了解。
有统计表明输血工作操作规程的失误率非常高。
且这些失误绝大部分来自于输血科以外的人或科室(如临床科室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交接、床旁核对等方面的错误)。
2、不少地方都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设立了输血科(血库)。
但普遍普遍存在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护士或检验科的人员兼职输血科的工作。
大多数工作人员没有经过输血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除了勉强能完成交叉配血、发血等职责外,根本无法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存在严重隐患。
3、设备配置不达标,国家卫生部曾经在专项检查中明确列出了输血工作的一些必需设备,如贮血专用冰箱、血型血清学离心机、专用血浆融化设备和血小板震荡保存箱等,但目前不少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以下或民营医院)没有配备相关设备或配置的设备不符合要求,也影响了输血的质量,阻碍着输血工作的发展。
4 、虽然大多数医院都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成立了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 提 示 进 行 了 性 能 声 明 , 该 注 意 其 提 到 的 病 理 标 本 的 比例 , 应
因 为 实 验 室 各 自的 患 者 人 群 不 同 。 参 考 文 献
[] Cii l n a oao ySad rsIsi t. 6A2Vaiain 1 l c d L b rtr tn ad n t ue H2 l t , naa t d o
lzr[ . hcetrUK: i y 1 9 . yesM] C i se, h W l ,9 5 e
Bu t r l , z t i Grg i e a i ep ru a g s i n ta e l M Rio t P. i l op r tv e n e to e“ o ia’ o e lgc ’ d irs la i n mo io e iu t t i e ct me ra e pe i n a c n i e s n l z t r t i : s re z o d v r i a a i a o i z
( ) 输 血 途 径 感 染 的血 液 传 播 性 疾 病 。 2非
2 临床 医生 在 输 血 风 险控 制 方 面 的 作 用 2 1 临 床合理 、 学用 血 . 科 输血 治病救人 , 非百 益而无 害 , 并 只 是一 种 矛 盾 的 沿 化 过 程 。( ) 体 输 血 可 引起 机 体 的 免 疫 反 1异 应 。 大 量 的 异 体 输 血 , 际 上 是 大 量 异 体 抗 原 的 输 入 , 患 者 实 对 的免疫系统是 一种损坏 , 引起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 患 者 的 病 程 对
E] 王 治 国 . 床 检 验 质 量 控 制 技 术 [ . 8 临 M] 2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北 人
社 , 0 8: 5 — 6 . 2 0 2 7 2 2
lz r :p r v d sa d r [ ] s c n dt n Wa n , A: I y es a p o e t n a d S . e o d e i o . y e P CI , i S
液 传 播 的传 染 病 的存 在 , 患 者 和 医疗 单 位 均 不利 ;3 患 者 严 对 () 重 创 伤 后 机 体 立 即 出 现 白 细 胞 、 噬 细 胞 激 活 和 炎 性 介 质 释 巨 放 , 库 血 中含 有 复 杂 的 细 胞 毒 性 因 子 和 炎 性 介 质 , 17 、 而 如 1 6 I 一、 NF等 , 些 物 质 随 着 全 血 或 成 分 血 的 输 人 , 可 能 加 L8T 这 有 重 对 严 重 患 者 的 打 击 口8。输 血 量 越 大 , 发 症 越 多 , 器 官 衰 _ l 并 多
v rfc t n, n u l y a s a c f a t ma e ma o o n — e iia i o a d q a i s ur n e o u o t t d he t l gy a a
[ . ieIa : o M] Udn ,tl C mmu i t na r td eig,9 8 y nc i s3dSu yMet 1 9 . ao n
误会 。
12 强 化 管 理 , 好 内 部 . 抓
输血 科 设 施 符 合卫 生 要 求 , 构 布 结
局 合 理 , 器 设 备 满 足 要 求 , 作 人 员 素 质 高 , 任 心 强 , 过 仪 工 责 经 岗位 培训 , 好 基 础 工 作 , 时加 强 管 理做 到 [s: 1严 把 输 血 做 同 4] ( ) - 入库 关 , 血 、 全 成分 血 入 库 前 要 认 真 核 对 , 收 检 查 , 血 液 出 验 做
( 收稿 日期 :0 10 8 2 1 -12 )
cnrl rcd rsJ . l h m,0 9 5 ( u p) A3 . o to oe ue ̄] Ci C e 2 0 ,5 S p 1 : 4 p n
・
检 验 科与 实验 室管理 ・
防范 临床 输血 纠纷 的措 施及 输血 风 险控 制
可 延 迟 , 引 起 肿 瘤 的 复发 , 患 者 的 预 后 不 利 。 ( ) 类 经 血 易 对 2各
收集 临 床 医 护 人 员 填 写 的 输 血 反 应 回 报 单 , 个 月 统计 报 医 务 每 科 , 行 无 偿 献 血 后 , 些 患 者对 输 血 的 收 费 不 理解 , 对 用 血 实 有 要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经 济 问 题 依 照 当 地 政 府 有 关 规 定 给 予 解 释 以 免
pe oq ai o to pa nn [ ] Ci a ws2 0 ( ) 1— lst u lycnrl ln ig J . l L bNe ,0 6 1 :0 t n
1. 2
Lj a …
Gr n r W , m s n E. a tc lg de t o e Si o Pr c i a ui o mo e n h ma o o y a a d r e t lg n —
员 认 真核 对 , 确 无 误 后 方 可 输 血 , 格按 规 程 操 作 。( ) 真 准 严 5认
1 3 2 临 床 方 面 ( ) 护 人 员 未 按 要 求 操 作 , 查 对 错 误 、 .. 1医 如
血 液 污 染 等 。 ( ) 血 者 在 输 血 前 和 输 血 后 未 留取 标 本 进 行 输 2受 血 传 播 性 疾 病 的 检 测 。( ) 血 记 录 缺 失 或 “ 血 治 疗 同 意 志 3输 用 愿 书 ” 患 者 或 其 亲属 签 字 。 无 13 3 受 血 者 方 面 ( ) 患 疾 病 并 不 是 输 血 传 播 性 疾 病 。 .. 1所
目前 , 临床 输 血 是 抢 救 患 者 生 命 的 重 要 手 段 , 取 科 学 合 采 理 的 措 施 防 范 输 血 纠 纷 , 制 输 血 风 险 , 确 保 临 床 用 血 安 全 控 对
至关 重要 。 1 防范 临床 输血 纠纷 的措 施
站 采 集 未 经 检 测 的血 液 , 站 使 用 的试 剂 不 合 格 , 血 者 化 验 血 献 检 测 与 采 血 间 隔 超 过 安 全 时 限 。 ( )输 血 所 具 有 的 客 观 危 险 3 因 素 , 血 液 检 测 “ 口期 ” 于试 剂 和仪 器性 能 限 制 引 起 的 客 如 窗 由 观 存 在 的 漏 检 等 。( ) 血 过 程 中发 生 同种 异 体 抗 原 引 起 输 血 4输
反应 。
11 规 范 医 疗 依 法 办 事 .
输 血 科 要 配 合 临床 输 血 建 立 管 理 委
员会 , 好 《 床 输 血 技 术 规 范 》 落 实 工 作 , 与 临 床 用 血 管 抓 临 的 参 理 与 监督 ] ( ) 与 患 者 和 家 属 解 释 血 液 来 源 特 点 , 临 床 :1 要 即 用血 的来 源 。( ) 2 主治 医生 要 掌 握 输 血 的 适 应 证 , 度 按 医 院 适 规定 履行 申报 制 度 。( ) 治 医 生 在 实 施 输 血 治 疗 前 与 患者 家 3主 属谈话 , 医患 双 方 共 同 签 署 输 血 治 疗 同 意 书 , 血 前 留 取 患 者 输 血液 标 本 进行 相 关 传 染 病 的 检 测 。( ) 血 时 应 有 2名 医务 人 4输
r . rhf l I CAP,0 9. S] No t i d,I: e 20
[ ] W agZ W agW , i . ac lt no imamer sfr e tl 3 n , n L C luai f g ti o mao— S o S c h
o y a a y e n l t s< sc a d t e s lc i n o n e n lq a iy g n l z ra a y e i > n h e e t f i t r a u l o t
2 0 O1 .
[] 段 洪 云 , 玲 . 验 标 本 采 集 与 分 析 前 的 质 量 控 制 [ ] 国 际 检 验 9 段 检 J.
医学 杂 志 , 0 9 3 ( ) 3 6 3 9 2 0 ,0 4 :6 ,6 .
[ ] C l g fAmeia ah lgss I m HE 2 8 0C mmis n 2 ol eo e r nP too i .t M 5 7 o c t e si o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1 年 9 01 月第 3 2卷第 1 5期
I a dSpe br 01V 13, o1 m JLbMe ,etm e 21, o 2N .5 .
有 诊 断 价 值 。手 工 显 微 镜 进 行 细 胞 分 类 是 整 体 质 量 控 制 的 一 部 分 。收 集适 当 天 数 的 手 工 计 数 结 果 并 输 入 计 算 机 中 与 仪 器 的 结 果 比较 , 出 每 种 细 胞 类 型 的平 均 差 值 和 s 将 其 与 实 验 得 , 室 建 立 的 靶值 进 行 比较 。显 微 镜 检 查 对 评 估 自动 分 析 仪 出错
库 核 对 登 记 。 ( ) 血 冰 箱 依 规 程 消 毒 、 测 、 血 , 分 血 液 2储 检 全 成 分 别 储 存 于血 库 专 用 冰箱 内 , 识 明 确 。 ( ) 叉 配 血 操 作 正 标 3交
规 , 果 准 确 , 告 及 时 。 ( ) 传无 献 鲜 血 , 广 成 分 用 血 。 结 报 4宣 推 1 3 在 输 血 纠 纷 中 , 血 科 免 责 任 的情 况 . 输 13 1 血 源 方 面 ( ) 于 运 输 方 式 的 改 变 造 成 血 液 没 有 及 . . 1由 时到达 , 由于供血数量不足 , 出现“ 荒 ” 至造成 的不 良 或 而 血 以 后 果 。( ) 站 过 错 , 血 液 合 法 性 , 站 献 血 员 档 案 丢 失 , 2血 如 血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