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进退之忧——浅说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岳阳楼记》中的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主旨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主旨思想感情岳阳楼记主旨思想感情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字家范仲淹一生经历了数次政治打击,虽政治失意却不失志。
公元1046年9月,范仲淹应友人腾子京之邀,为修葺岳阳楼题文纪念,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该文的主旨思想感情以及原文和翻译,供大家了解这篇文章。
《岳阳楼记》的主旨思想感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岳阳楼记》教案分析
《岳阳楼记》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岳阳楼记》使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掌握应用辞章的方法,提升词汇运用能力,提高中文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岳阳楼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岳阳楼记》,使学生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报国情怀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岳阳楼记》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把握辞章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启发通过相关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山水之美的感知和审美。
第二步预读导入在学生们阅读《岳阳楼记》之前,通过分发阅读材料和提问等方式预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读。
激发学生猜测文章主题和思考文章的结构。
第三步阅读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岳阳楼记》,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思想情感。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感悟。
3.全班展开讨论,从文化、历史、艺术等多个角度,分析文章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步辞章运用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辞章的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2.通过讨论辞章的功能和效果,帮助学生提升运用辞章的能力。
第五步文学鉴赏1.教师播放精选片段的视听材料,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岳阳楼记》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进行个人表达或小组演绎,通过朗读、做手势等形式展现对《岳阳楼记》的感悟和理解。
第六步写作拓展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对《岳阳楼记》的理解,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景或主题,进行创作写作。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辞章进行修辞处理。
第七步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岳阳楼记》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体会和进步。
四、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来评价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程度。
2.通过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来评价学生对辞章运用的掌握程度。
《岳阳楼记》教案:引领学生的美好人生追求
《岳阳楼记》教案:引领学生的美好人生追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岳阳楼记》以其写实的手法、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了中学生必读的文学名篇。
这篇文章通过对《岳阳楼记》的教学实践总结,旨在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这篇名篇,追求自己人生的美好追求。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文学创新意识。
2.让学生了解岳阳楼、洞庭湖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岳阳楼记》的阅读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引导他们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珍惜现在的生活。
4.引导学生通过《岳阳楼记》的阅读,体悟到诗歌和历史的交融。
体会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历史的反映,从而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变和精神理念。
二、教学内容1.岳阳楼及其历史文化背景2.《岳阳楼记》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3.《岳阳楼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三、教学方法1.Task-based learning通过分组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课文的基本常识、语言风格、情感意境和文学价值,以形成对所读文本的深入理解。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话题,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拓宽视野。
如:什么是时光之主?为何命运在人们涌来涌去的生命中注定往来?时间是如何在我们人生中流逝的?2.让学生自己做课文分析和阅读笔记,有针对性的分析课文的情感、形式、思想和表现手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以及诗歌欣赏能力。
3.通过教师的演讲和讲解,让学生听懂有关岳阳楼、洞庭湖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这篇名篇。
四、课堂实践1.Task-based learning的实施将学生分成八人小组,并分别安排一个课文分析的主题。
有的同学分析文本的情感,有的分析文本的形式,有的分析文本的思想,有的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
每组学生就自己的主题展开讨论,形成一个分析小结,之后小组再将小结汇总展示于全班讲堂,向大家进行分享和进行交流。
这样分组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感悟《岳阳楼记》教案:情感与交流
《岳阳楼记》是唐代名士范仲淹所写的名篇,它的精神内涵深入人心,着实令人感悟交流与情感的重要性。
在本文章中,笔者就由此展开讨论,深入思考情感与交流之间的关系,并且从自己的经验与发现中得出一些结论,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
我们必须认识到情感与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离开了交流就不可能存在,而交流又必然会在情感交织的背景下发生。
可以说,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则是极为复杂且深邃的。
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自由、豁达、感动、无奈等等情感的流转,使得整篇文章在显现范仲淹对于时代的印象的同时,也带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人生、历史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些思考。
比如,在文章的开头,范仲淹用一句“黄州好颂,与郭简短难俦”,简单的讲述了他与郭沫若在岳阳楼上一起赏景的场景,随即又引出了他眼中对于历史与人生的理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范仲淹对于人类历史的深刻反思,也可以看出他对于人性的探索与关注。
范仲淹在文章中直言:“问吾洞府,地势极高,故能远见者必有过人之才。
”这里的“远见者”被认为是他自己,而“过人之才”则是他的自我评价。
这使得读者第一次见面就对范仲淹产生了一种亲近感,认为他是一个豁达、乐观、不卑不亢的人。
同时,它也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了一个宏大宁静、超越时间的精神世界。
在情感交流方面,范仲淹笔下的情感也是非常生动的。
他笔下所描绘的重庆城,天高云淡,人来人往,浩浩荡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他表现了他笔下水乡的风情:酒香、花香、美人香。
这些醇香在人们交流时微妙地渗透在人与人之间,令人们的情感更加细腻、真挚和丰富。
例如,在范仲淹笔下所描述的花深胜以前,湖绿于芦芽之间、风阵阵来、芳草萋萋的盛景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共荣共生,也可以从中看出范仲淹对于身边环境的关注与感悟。
在交往之间,人与人不能仅仅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交流,更应该看到彼此身上的真诚、各自身价和对于世界的独立思考,才可能真正产生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文之美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岳阳楼记》,学习如何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并感悟语文之美。
2.学生能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故事。
3.学生能掌握本文的基本意思,理解篇章结构,分析语言艺术特点。
4.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诠释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介绍《岳阳楼记》与屈原的生平,让学生了解此篇文学作品的背景,为今后的阅读打好基础。
可以投放一张图片,让学生看到岳阳楼的真实样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整体阅读整体阅读指的是学生读完全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意思。
在整段阅读之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并思考屈原为何要写这篇文章。
三、重点解析教师可以挑选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展示作者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
四、互动学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抽取关键点,让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互相学习,并给予建议和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练习篇章分析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本文的篇章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框架。
通过观察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的转折和高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水平。
六、小结与作业教师可以进行课程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进一步思考和疑问。
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程度,可以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如翻译文中重要段落、写一篇关于屈原的生平故事等。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研究文本和相关背景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文中的意义和留给读者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热情。
2.直观式教学法在讲解时,运用图文并茂、三维投影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屈原和岳阳楼的真实形象。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启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2.掌握关键词汇及长句理解;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文本;4.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兴衰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
3.讲解重点词汇和长句理解:a.重点词汇:飞翔、邈远、气势恢宏、壮观、旷世、沧桑、风化等。
通过课件呈现词汇解释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b.长句理解:解读一些难句,并与学生共同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课时:1.思考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帮助进一步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
b.通过阅读《岳阳楼记》,你对国家民族兴衰的问题有何思考?你对人生价值有何思考?2.文学鉴赏:a.讨论“水面下面一万八千丈,楼下地上六十余丈”这一描写如何体现范仲淹的艺术手法。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岳阳楼记》中的一段描写进行诵读,其它同学回答诵读学生的描写是通过什么手法体现了岳阳楼的气势和魅力。
第三课时:1.反思欣赏: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岳阳楼的印象与感悟。
2.小结:归纳总结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强调学生成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在导入环节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讲解关键词汇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思考问题讨论和文学鉴赏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理解作家的艺术手法。
3.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思考问题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民族兴衰的问题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4.教学反思还需加强个案分析,发现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如何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与韵味-教案
如何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与韵味-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岳阳楼的历史地位1.1.2《岳阳楼记》的文化价值1.1.3教学目的与意义1.1.4教学重点与难点1.2教学准备1.2.1教学材料与资源1.2.2学生预习要求1.2.3教学环境布置1.2.4教学时间安排1.3教学目标1.3.1知识与技能目标1.3.2过程与方法目标1.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3.4教学评估方式二、知识点讲解2.1《岳阳楼记》的作者与背景2.1.1范仲淹的生平与成就2.1.2北宋时期的政治背景2.1.3岳阳楼的建设与变迁2.1.4《岳阳楼记》的创作动机2.2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2.2.1文章的篇章结构2.2.2主要人物与事件2.2.3文章的主旨与思想2.2.4文章的艺术特色2.3古典文学的魅力与韵味2.3.1古典文学的语言美2.3.2古典文学的意象美2.3.3古典文学的哲理美2.3.4古典文学的情感美三、教学内容3.1课堂导入3.1.1引入话题3.1.2激发兴趣3.1.3明确教学目标3.1.4导入新课3.2教学过程3.2.1文章阅读与理解3.2.2重点段落讲解与分析3.2.3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探讨3.2.4学生互动与讨论3.3.2学生反馈与评价3.3.3教学拓展与延伸3.3.4作业布置与预习指导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学生能够准确背诵并翻译《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4.1.2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4.1.3学生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评价《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
4.1.4学生能够通过《岳阳楼记》的学习,提高古典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
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2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升文学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2.3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增强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4.2.4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的习惯。
从容进退——浅谈《岳阳楼记》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创新
从容进退——浅谈《岳阳楼记》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创新谭政清
【期刊名称】《行政法制》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孟子认为:君子对个人进退的态度应是“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这是儒家关于个人与社会,出仕与蜗居态度的概括。
课文《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肯定了这种“从容进退”的心态。
我便将这种心态引入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既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总页数】1页(P38)
【作者】谭政清
【作者单位】云梦县城关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3
【相关文献】
1.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 [J], 王菊平;
2.物理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J], 汤才发
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我学习 [J], 薄新兵
4.山水之间,进退之忧——浅说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岳阳楼记》中的思想感情 [J],
袁冬梅
5.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J], 胡广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岳阳楼记》情感表达教案2
《岳阳楼记》情感表达教案2情感表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名士范仲淹及其代表性作品《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价值。
2.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学鉴赏方法,提高对文化遗产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识别文章的情感表达。
2.学习如何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三、教学方法:1.讲解和解读2.学生讨论和研究3.组织学生感悟和表达四、教学过程:1.预热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岳阳楼的风景和历史,与学生讨论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岳阳楼记》的作品价值和现实意义。
2.听读环节1.让学生先自己默读《岳阳楼记》。
2.分组互读,对生字词组进行解释和理解。
3.大声读出,表达不同的语音、语调与情感。
4.理解环节1.通过讲解和文化解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背景、作品的价值和文学特点。
2.分析文章,明确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
4.分析文章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等等,让学生学会一些文学鉴赏方法。
5.感悟环节1.让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2.围绕着文章的主题,提供多个情感词汇,让学生用情感词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情感。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岳阳楼记》是唐代名士范仲淹的代表性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岳阳楼的建筑景观和历史文化,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想和情感。
本教案通过针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引导学生从意义和情感的角度来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岳阳楼记》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先忧后乐”民本思想
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因鲜明深刻地表达了“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而流传千古。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先忧后乐”的人 文内涵,通过相关环节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 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民生观。下面,笔者就教学中如何多角 度融入“先忧后乐”民本思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实践探索
《岳阳楼记》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 “先忧后乐”民本思想
李天华
: 摘 要 范仲淹的散文名篇 《岳阳楼记》, 因鲜明深刻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民本思想而流
传千古。 本文通过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探究主题等教学环节, 具体阐述了《岳阳楼记》课堂教学中如何多角度融入“先 忧后乐” 民本思想的途径和方法。
二、 写作背景, 融入“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人生观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并不是他游览洞庭湖、登临岳阳楼 后有感而发的游记散文,而是他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 岳阳楼所作。他本可以不写,但是为了友谊,为了自己的人生 追求,他在欣赏过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后,就写下了别 有深意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一同于 1015 年考取进士,友谊深厚。但是滕子京过于自负,恃才自傲,听 不进别人的规劝,遭人嫉妒,贬谪到巴陵,心情郁闷,言辞过 激。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能,担心他不能正确对待贬谪,遭 受灾祸。范仲淹便借滕子京让他写《岳阳楼记》的机会,委婉地 规劝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勉励他树立“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正确对待贬谪境遇,为 国家、为百姓而忧乐,多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一、 作者介绍, 融入“先忧后乐” 的民本思想
知人论世。理解一篇优秀文章离不开对作者生平的认知,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其思想内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充 分挖掘范仲淹的生平事迹,有效地融入他的“先忧后乐”思 想,为学生学习和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奠定情感基础。
如何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古典文学的美-教案
如何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古典文学的美-教案一、引言1.1《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1.1.1《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著,成书于公元1046年。
1.1.2该文是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作。
1.1.3文章描绘了岳阳楼壮丽的景色,并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之情。
1.1.4《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2《岳阳楼记》的文学地位1.2.1《岳阳楼记》被誉为“天下第一楼记”,其文学地位举世公认。
1.2.2文章以其雄浑的气势、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而著称。
1.2.3《岳阳楼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其进行了模仿和赞赏。
1.2.4该文被收录在多种文学选本中,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1.3《岳阳楼记》的教学意义1.3.1通过学习《岳阳楼记》,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特色。
1.3.2《岳阳楼记》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3.3通过对《岳阳楼记》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作者的高尚情操和人生哲理。
1.3.4《岳阳楼记》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点讲解2.1《岳阳楼记》的作者介绍2.1.1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纯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1.2范仲淹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2.1.3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曾发起“庆历新政”,但在保守势力的反对下失败。
2.1.4范仲淹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散文、诗词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2《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2.2.1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之一。
2.2.2公元1044年,岳阳楼被大火烧毁,巴陵郡守滕子京主持重修。
2.2.3滕子京邀请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作记,于是有了《岳阳楼记》这篇传世之作。
2.2.4《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读后感先忧后乐,心依祖国---《岳阳楼记》读后感
读后感先忧后乐,心依祖国---《岳阳楼记》读后感先忧后乐,心依祖国——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读后感再次拜读《岳阳楼记》,柔软的心灵完全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所感动与征服。
这不仅仅是两句脍炙人口的千秋佳语,更是爱国忠臣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遥想当年,臣子左迁,心绪该是多么的低落与郁闷。
而范仲淹却能挑战孤苦,在贬地努力建树。
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言慰友,真情思君,身在岳阳,心怀天下。
且能把满腔挚情诉诸文字。
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放眼过去,细观现在,这种“先忧后乐,热爱祖国”的精神一直翻腾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由于奸佞陷害,遂被放逐,但他对祖国日思夜梦。
这位大才济世的文人不为自己的处境痛心,而是为祖国的日渐衰微消亡仰天长叹,为人民的水深火热涕泗横流。
最后葬身于汨罗江的滔滔大水之中。
屈原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愧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还有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毅然放弃了国外的洋房和汽车,决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难道他不知道祖国的一穷二白吗?难道他不懂得享受吗?明白,这一切他都明白。
可他更明白“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的潇然大义。
尽管祖国贫穷落后,可她到底是生养自己的“母亲”啊!他要把自己的才华献给这片充满情义的土地,他要用知识装点这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
这就是“先忧后乐”的精神!这种精神让多少人热血沸腾,又让多少人羞赧汗颜!有那么一些人,看到自己的祖国不如一些国家富达,就盲目追求人家的所谓“物质文明”,而变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还有这样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而走私贩私,损公肥私,害公利私,无公有私。
他们与“先忧后乐”的精神背道而驰,他们没有秉承祖先的光荣传统。
最后只有落得千人遗弃、万人唾骂的下场!我们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行进在新时代的光辉大道上。
一定要奋发有为,力争上游,继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
岳阳楼记作者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作者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作者思想感情:⽂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以及阴⾬和晴朗时带给⼈的不同感受,揭⽰了“不以物喜,不以⼰悲”的古仁⼈之⼼,也表达了⾃⼰“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中⼼思想:这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及迁客骚⼈登楼览景后产⽣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政治抱负。
主题:“洞庭天下⽔,岳阳天下楼。
”⼀提起岳阳楼,⼈们就会很⾃然地想起千古名⾂范仲淹,千古名⽂《岳阳楼记》,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不以物喜,不以⼰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政治抱负和⽣活态度。
可以说,⼈们把太多的⽬光和关注给了范仲淹,⽽很少会有⼈想到功不可没的滕⼦京。
既是⾃勉,⼜是与友⼈共勉。
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北宋思想家、政治家、⽂学家。
⼤中祥符⼋年,进⼠及第。
庆历三年,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项改⾰主张。
庆历五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
皇祐四年,溘然长逝,享年六⼗四岁,谥号⽂正,世称范⽂正公。
范仲淹⽂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正公⽂集》。
《岳阳楼记》的优秀教案5篇
《岳阳楼记》的优秀教案《岳阳楼记》的优秀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岳阳楼记》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熟读成诵,理解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4、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2、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
2、学生收集与岳阳楼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诵诗导入1、展示诗歌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学生诵读诗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导入语事实上,除了李白杜甫在岳阳楼留下的我们读到的这两首名诗,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
但是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宋代的范仲淹却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1、听朗读,感知课文。
2、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师在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提问:作者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课文原文回答。
领略《岳阳楼记》中的文学情感与人生感悟的融合-教案
领略《岳阳楼记》中的文学情感与人生感悟的融合-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1.1.2作者范仲淹的生平与创作动机1.1.3《岳阳楼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1.4教学目的:理解文学情感与人生感悟的融合1.2文学价值1.2.1《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1.2.2文章的艺术成就与影响1.2.3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启发1.2.4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文本的艺术魅力1.3教学意义1.3.1《岳阳楼记》的道德教育意义1.3.2文章对个人修养的启示1.3.3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1.3.4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价值观二、知识点讲解2.1文章结构分析2.1.1文章的整体布局2.1.2各部分的功能与联系2.1.3结构对主题表达的作用2.1.4教学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结构2.2修辞手法解析2.2.1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2.2.2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2.3修辞手法对情感表达的影响2.2.4教学内容:掌握并运用修辞手法2.3情感与哲理探讨2.3.1文章中的情感变化2.3.2作者的人生感悟2.3.3情感与哲理的结合2.3.4教学内容:体会情感与哲理的融合三、教学内容3.1文章背景与作者生平3.1.1范仲淹的政治生涯3.1.2《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3.1.3范仲淹的文学成就3.1.4教学内容:了解作者与背景3.2文章内容解析3.2.1文章的主要观点3.2.2各段落的主题思想3.2.3文章的情感表达3.2.4教学内容:深入分析文章内容3.3文章的艺术特色3.3.1语言风格与特点3.3.2文章的意象与象征3.3.3文章的艺术魅力3.3.4教学内容:欣赏文章的艺术特色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4.1.2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及情感哲理4.1.3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4.1.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批判性思维4.2过程与方法4.2.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4.2.2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4.2.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沟通能力4.2.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变化与哲理思考4.3.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与尊重4.3.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4.3.4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人文素养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文章结构与修辞手法的理解5.1.2情感与哲理的深入探讨5.1.3文章艺术特色的欣赏与分析5.1.4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5.2教学重点5.2.1文章背景与作者生平的了解5.2.2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5.2.3文章的艺术特色的欣赏5.2.4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5.3教学策略5.3.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讨论等5.3.2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5.3.3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个别辅导5.3.4鼓励学生提问,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6.1.2文章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介绍、文章的背景等6.1.3教学课件,包括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等6.1.4文章的艺术特色分析的相关资料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6.2.2文章的文本,包括原文及注释6.2.3相关的文学鉴赏工具书6.2.4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如讨论提纲等6.3教学环境准备6.3.1舒适的教室环境,如适宜的照明、温度等6.3.2有序的座位安排,便于学生互动6.3.4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文章的背景资料等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介绍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导入新课7.1.2引导学生思考文学情感与人生感悟的关系7.1.3提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1.4通过多媒体展示文章的背景资料,引起学生的关注7.2知识讲解7.2.1讲解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及情感哲理7.2.2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7八、板书设计8.1文章结构图8.1.1展示文章的总体结构8.1.2标注各部分的主要观点8.1.3突出文章的转折与高潮8.1.4使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部分8.2修辞手法列表8.2.1罗列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8.2.2给出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8.2.3举例说明每种修辞手法的应用8.2.4使用图表形式展示修辞手法的效果8.3情感与哲理关键词8.3.1列出文章中的情感关键词8.3.2列出文章中的哲理关键词8.3.3使用思维导图连接情感与哲理8.3.4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九、作业设计9.1阅读理解题9.1.1设计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题9.1.2设计关于文章结构的分析题9.1.3设计关于修辞手法的应用题9.1.4设计关于情感与哲理的思考题9.2写作练习9.2.1要求学生仿写文章中的某个段落9.2.2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9.2.3要求学生表达对文章情感与哲理的理解9.2.4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进行创作9.3小组讨论9.3.1设计关于文章主题的小组讨论题9.3.2设计关于文章艺术特色的小组讨论题9.3.3设计关于文章情感与哲理的小组讨论题9.3.4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0.1.2反思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方式10.1.3反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10.1.4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10.2拓展延伸10.2.1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如作者的其他作品10.2.2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学研究,如文章的比较分析10.2.3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文学活动,如写作比赛10.2.4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文学论坛、在线课程等重点环节补充和说明1.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核心,需要教师明确文章的难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关键内容。
《岳阳楼记》教材解读
《岳阳楼记》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亭台楼阁,对人类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
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寄托着我们深深的感情。
今天我就以此为基点来解读教学课文——《岳阳楼记》。
我将从文体解读、教学策略、教学精要和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一、文体解读。
《岳阳楼记》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
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
所记景色不同。
表达心境不同。
本文《岳阳楼记》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
环环相扣,层层蓄势。
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伟大胸襟。
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这是一篇融景美、情致美、语言美、思想美的千古美文,非常值得品味和探究。
二、教学策略。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基本知识,品味文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后在鉴赏阅读这个教学难点上师生共同进行探究。
为此,遵循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对文章进行整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文体特征,掌握一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2、揣摩本文寓意,体会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手法和“骈散”结合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感受作者伟大的胸襟和抱负,领略作者的人格魅力,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语文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重点:体会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手法和“骈散”结合的特点。
《岳阳楼记》教学心得
《岳阳楼记》教学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向来被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是最枯燥的学习内容。
《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要讲的内容较多,所以我改变过去一味的老师传授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讨、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感悟古代优秀作品的美,学习古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
自主品味、合作探讨可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古文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我今天在上完《岳阳楼记》这篇课文之后,感觉得教学效果还可以,为此,把自己的教学反思写出来,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1、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2、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注重新课的导入。
指引背诵方法,指导学生背诵,采用多形式的背诵,如先组长背诵,再由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小组计时背诵比赛,个人计时速背比赛,小组背诵接龙。
学生对背诵感兴趣,积极性也高,进而迁移到语文各方面的学习。
3、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
主要以“导学案”作为线索,也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主要是学生的主动学习。
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展示学习情况,当小老师评讲导学案完成情况,当小老师翻译课文言语句,学生提问有疑问的地方,最后由老师解决学生自已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进行归纳,学生学得主动认真积极,而且开心。
4、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读并且不断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使课堂疏密相间、跌宕有致。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岳阳楼记》读书心得领悟与感触
《岳阳楼记》读书心得领悟与感触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岳阳楼记》读书心得领悟与感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岳阳楼记》读书心得领悟与感触1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
它们的出名,都与题咏它们的诗文有关。
而岳阳楼则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负盛名。
范仲淹因其施行的庆历新政失败,由参知政事被贬为邓州知州,正当他郁闷之极时,接到好友藤子京为岳阳楼作记的请求,于是便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并与朋友共勉。
千古名篇便因此而诞生。
提到岳阳楼,就离不开洞庭湖。
正因为有了洞庭湖才造就了这样一座名楼。
范文正公认为巴陵的美好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于是他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尽这一句,就可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诗句相媲美,活现了洞庭之水的浩淼壮阔,可见作者恢弘的气度,不凡的才识。
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势极雄豪的句子来的。
然后,作者通过迁客骚人在观看两幅迥异的景象时产生的两种迥异的心情,表明人的感情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本来是人之常情。
然而,作者又与古仁人的不同心境来驳论,他们不因外界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
这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超越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他们却积极入世,在他们心里装着国家的兴亡和老百姓的苦乐。
《岳阳楼记》提醒我们为人之心。
现在有很多的人在讲有一颗平常的心,过简单的生活。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是很难的。
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我们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作为凡夫俗子,几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物质的追求,对于某些人来讲,是没有止境的,他们的目光始终是向前看的,这里的“前”,不代表“先进”和“高尚”,而是攀比和追求物质的享受。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教学体会点滴
《岳阳楼记》教学体会点滴摘要:在上课开始,注意让学生寻找一些名言佳句,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开阔思路,活跃气氛主动参与的目的。
并为后面的流程作好铺垫。
关键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凝神静息,心入意境。
巧妙设疑,各抒己见。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作者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谏之意。
气象雄伟,读来真是意境优美,意趣无穷。
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使之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激情呢?我的体会是: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上课开始,如能让学生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文名句、典故、趣闻等就会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开阔思路,活跃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
由于我平时培养了学生看课外书的习惯,所以,预期目的的实现就有了可能。
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好。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不少的仁人志士,你最喜欢哪一位?”话音一落,同学们便争先恐后的回答,有的说喜欢诸葛亮,有的说喜欢文天祥我不失时机的又问:“为什么喜欢?能找出一两句歌颂他们的名言佳句吗?”同学们马上找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诗文佳句。
我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非常自然顺畅的引出了今日要学的内容,并让学生快速找出与文章主旨有关的名言佳句,学生立刻找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来,在承前启后的过程中,同学们新旧知识自然而然的衔接起来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凝神静息,心入意境。
我让学生闭目听课文朗读录音。
因为这样可以把学生的心神引入到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与想象中去。
他们会不自觉的陶醉于那优美的意境和无穷的意趣,从而如痴如醉。
实践证明,当录音朗读完毕,他们仍依依不舍,游魂不返,这是怎样的一种佳境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浅说 如 何 引导 学 生体 会 《 岳 阳楼 记 》 中的 思想 感 情
◎江苏 省海 门市树 勋初 级 中学 袁冬梅
中学 课本 中选 人 的文言 文 均为 历 代 名 家名 作 , 这 些 作 品都 承 载 着 历 代 先 贤 超 越 时 代 的 思想 光 芒 和 伟
一
文全 篇言 简 意赅 、 形象 传神 ; 句 式长短 参 差 、 错 落有
致; 骈 句 的运 用 , 使得 语 言 形象 而 富有 音乐 美 ; 写景 方 法更 是精妙 奇绝 ……放手让 他 们 自己说 、 自主 学 、 自动 积累 , 给予 充 分 的信 赖和 肯 定 , 这 样 的平等 互 助 , 也自 然地 营造 出了 民主的课 堂环 境 。 对于 ( ( 岳 阳楼 记 一 文 的文 本教 学 , 教 师 除 了要 带
领 学 生 积 累 文言 知 识 、 落 实 重 点 词义 、 疏 通 理 解 文 意
外, 更要引领学生一起分析 : “ 作者是如何将 写景议论
有 机 结合 的? 表 达 了怎样 的思 想情 感 ? ” 学 生在 阅读 文 本 后 很快 可 以明确 的是 : 正值 “ 庆历 新 政 ” 变 法 运动 失 败, 作者被贬 , 谪 居 外地 ; 而 好 友 滕 子 京谪 守 巴陵 , 后 修 缮 岳 阳楼 。 “ 政通人和 , 百废俱兴” 道 出 了滕 子京 被 贬 谪 而仍 然 心 忧 百 姓 , 潜 心 政 绩 的态 度 与 成 就 。 正 因
为这样 , 才有了重修岳 阳楼这件事 , 进而“ 属予作文以 记之” 。 基 于这样 的阅读基础 , 教师应 即时抛 出问题 :
“ 作 者 范仲 淹 要借 此 文表 达 怎样 的情 感 呢?他 又 是 怎
样表达的昵? ” 鼓励学生反复读文 , 深入 文本 , 从具体
的写 作 内容上 寻 找 , 从 运 用 的 写 作 手法 上 探 究 , 从 情 感 的 表达 方 式上 去分 析 。 引 导学 生 善于 捕 捉 写景 和 叙
此地 “ 北 通 巫峡 , 南 极潇 湘 , 迁 客骚 人 , 多 会于 此 , 览物
由于课文作者距今年代久远 ,在讲述 课文之前 ,
需要 进行 的一 项重 要 准备 工 作便 是 “ 知 人论 世 ” , 这 既 是理 解 文 章 大 意 的需 要 ,更 是 帮 助 学 生 深入 解 读 文 本、 把握 作 者 思想情 感 的重要 支 撑 。 这 一 步 很重 要 , 教 师要 善 于和 学 生建 立 一种 资 源共 享 的伙 伴 关 系 , 鼓励 学生 多 渠道 自主 收集 材料 , 课 堂 上要 乐 于 主动 分 享 自 读 成果 。 对于学生会的、 能找得到的、 能体 会 到 的 、 互 助学 习后 可 以解决 的一 些常 识性 问题 , 如( ( 岳 阳楼 记
前文 中有 “ 览物之 情 , 得无异乎? ” 而这 里 又 有 “ 予
( -) 霪雨霏霏 , 感极而悲
之情 , 得 无异 乎 ” 引 出下文 , 开 始叙 述 心 目中迁客 骚 人 的“ 览物 之情 ” 。 教师 此 时 留下 悬念 : 对 于 作者 而 言 , 在
本 文 系南通 市教 育科 学“ 十 三五 ” 规 划课 题 “ 整体 推进 ‘ 自学・ 议论 ・ 引导 ’ 教 学 法的 实验研 究之 ‘ 引 导策略 ’ 研
究” 的阶段 性成 果之 一。
困2 0 1 7  ̄ z 1 1 肚( 总 第 3 5 5  ̄ )
可 以叙 尽 的 巴陵 自然景 观 之 中 , 还蕴 含 着 不 能一 言 以
文 的议论 抒情 中。
蔽之的人类普遍 的情感体验 。 想象一 下 , 那到底是 怎
样 的呢 ? ”
( 一) 两“ 异” 各不同
想情怀 , 以及 “ 先天下之忧 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
政 治抱 负 。
一
、
把握洞庭 山水 中寄予 的思想情怀
事的内容 , 揣摩议论和抒情的部分 , 把握洞庭 山水 中
寄予 的思想 情怀 。 ( 一) 叙 不尽 的 巴陵胜状 文本第 2段 中,学 生 能找到 对洞庭 湖 的一处 概括 描写, “ 巴陵胜状 , 在 洞庭 一 湖 ‘ 衔远 山 , 吞 长江 , 浩浩 汤汤 , 横 无 际涯 , 朝 晖夕 阴 , 气象 万 千” 这句 。 要让 学 生 读 出气 势 , 更 要 带领 学 生 发挥 想 象 , 生 动 描述 这 个壮 阔浩 淼 的画面 : 抓 取一 “ 衔” 一“ 吞” 感 受 洞庭 湖 的 磅礴 气势 ; 而“ 浩 浩 汤汤 , 横无际涯” 则 表 现 了水 面 的 无 垠 开 阔; “ 朝晖夕阴 , 气象万千” 仅 用 八 个 字概 览 了 景 色 的千变 万 化 。 作者 只 用二 十 二个 字 , 就 从空 间 到 时 间 , 概 括 了岳 阳楼 大 观 和 巴陵胜 状 。师 生 一起 读 到 此处 , 正 当学 生 的感 受 呼 之欲 出 时 , 作 者 笔锋 一 转 , “ 然则” ,
大智慧。而这些富的思想情感往往不会直接表达 ,
而是 孕育 在 写景 状 物 中, 委婉 地表 述 。 正 所谓 “ 一切 景
语 皆情语 ” 。所 以学 生 在体 会 这些 思 想感 情 时会有 一 定难 度 。 再 加上 作 者所 写 之景 , 学生 很 多没 有见 过 , 作 者 所表 达 的情 感 , 学生 也 无法 感 同身 受 , 所 以在 学 习 这 样 的古 文 时 , 教 师 的 引导 就 显得 尤 为 重 要 。 本 文 就 以苏教 版 九 年级 上册 的文言 散 文 ( ( 岳 阳楼 记 为例 , 探 讨 如何 引 导学 生感 受 迁 客骚 人 的登 楼 览物 之 情 , 体 会 作 者在 洞 庭 山水 中寄予 的“ 不 以物 喜 , 不 以己悲 ” 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