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合集下载

白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白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v页
(2)seed bourgeon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ryo age and the germination germination
rate rate
of the Bletilla striata was direct ratio。The
花卉,本属植物仅一个种。白芨为地生兰的一种,其株丛优美,花色素雅,花 形奇特。紫红色的花朵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下,端庄而优雅,清雅别 致。花有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稀疏林 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国外已引种在半阴的岩石园中。 中药白芨为用其干燥块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列为下品。其性微寒,味苦、 甘,具收敛、化瘀止血、补肺生肌、消肿,外敷治疗创伤出血、痛肿、烫伤和
precious flower.So,it already has been


high
valuable
had
bright
foreground ways,which
on
flower.Offshoot inbenefical
to
reproducing
conventional
breeding
are
commercialized breeding because of the low propagation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口,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回,使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4”)

白芨是什么:白芨,又名连及草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茎块可入药

白芨是什么:白芨,又名连及草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茎块可入药

白芨是什么:白芨,又名连及草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茎块可入药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有多种别称: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等,不同地方叫法不一。

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可入药),植株高18-60厘米。

花期集中在春季,如果气候合适四季均可开花。

白芨简介形态特征白芨,又名连及草(出自《本经》),箬兰、朱兰(出自《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

初生假鳞茎为圆球装分,生长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块状假鳞茎。

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

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

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

果期7~9月。

生长环境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

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分布范围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主要产自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繁殖一般采用分株繁殖,春季萌发新叶前掘起老株,将假鳞茎分别成几份,每份带1至2个芽,另行栽植。

白及的研究概况汇总

白及的研究概况汇总

白及的研究概况摘要:白及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随着白及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对白及更加广泛的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就近年来从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技术、鉴别、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概述,为白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及;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药理作用白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2010版药典规定其来源为兰科植物Bletilla striata (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效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及除作为药用外,还可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并且在护肤化妆品,酿酒中亦广泛应用。

本文对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技术、鉴别方法、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概述,尤其是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及快速繁殖技术,期待能为白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 白及的生物学特性白及属为亚洲特有属,共有六种,我国有4种,分别为华白及、小白及、白及、黄花白及。

白及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

茎粗壮,劲直。

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几步收成鞘并抱茎。

花序具-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

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6]。

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2]陈谦海.贵州植物志(第十卷)[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八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陈娅娅[7]在白及生长发育特性分析中发现白及3 月份出苗,4月份进入了开花期,5月至7月为植株的结实期。

并且此阶段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地上部分生长迅速,至7月下旬地上部分不在变化。

8月下旬植株进入倒苗期,地下部分生长缓慢直到10 月植株完全倒苗,倒苗后块茎则不再生长,所以白及采挖一般在倒苗的前后时期。

王彩霞等[4]通过观察研究发现白及的繁育系统为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因为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花药始终高于柱头,而且花粉由粘性物质聚结成团无法散落至柱头,因此自然条件下的单花自交受到限制。

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的开题报告

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的开题报告

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的开题报告标题: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摘要:内生真菌是生活在植物体内的微生物,与植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内生真菌可以增强植物抵御病害、逆境压力和提高植物营养素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北方地区拥有众多药用植物,但相关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分布情况却鲜有报道。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信息,为药用植物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生真菌;药用植物;多样性;生态分布;保护研究背景:内生真菌是一类依托于植物体内进行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与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内生真菌的生长不会对植物造成显著的损害,而且还能通过增强植物营养素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抵御病害的能力等方面对植物产生积极的效应。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共生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研究内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健康保护的影响。

研究对象除了特定的经济作物外,还涉及到一些具有物质和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

中国是拥有丰富药用植物资源的国家,其中不乏一些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如黄芪、人参、当归等。

这些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内生菌群形成的共生关系也非常复杂。

目前,对于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信息研究甚少。

如果能够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影响机理,更好地发挥药用植物的作用,为这些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选取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4-6种主要药用植物(以黄芪、人参、当归为代表),对这些植物的内生真菌群落进行分离、鉴定和比较分析,并通过一些生态学指标与环境参数比较,研究这些内生真菌的种类、多样性特征和生态信息。

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 采集本研究对象的药用植物标本,分离出植物根系中的内生真菌群落;2. 对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依据ITS序列比对结果构建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了解这些真菌的亲缘关系和种类组成情况;3. 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度指数等生态学指标,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4. 结合样地环境因子(土壤温度、pH值、土壤水分、光照等)等生态因素,探究内生真菌群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规律。

药象本草---122白及

药象本草---122白及

药象本草---122白及白及,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及的根状块茎。

白及野生资源较少,以前黄河以南皆有,陕西河南皆产。

后因采挖过度,野生白及由北向南,逐渐绝迹。

现仅云贵四川一带山区,还有少量野生白及资源。

目前市场上的白及,主要是人工栽培品种,野生的已经很少。

白及喜温暖而阴湿的环境,不喜阳光直晒,多附生于山间林下潮湿的砂石苔藓中。

白及生阴僻安静之处,不喜人间烟火也。

人迹所至之处,即是白及灭迹之始。

人进则药退,天道如此也。

野生白及植株矮小,而叶阔修长,舒展自在,如居世外桃源,清净自在也。

其花大而艳,红紫舒展,如小鸟展翅,自在翱翔。

唇瓣宽大,内生五条纵褶,气机舒展而肥润也。

其果实粗长如指,而种子细碎如末,种胚发育不健全,极难萌发,若无完善的生存环境,不可能通过种子自然繁殖,这也是野生白及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

白及药用其根茎。

初生如球,晶莹剔透,气机纯净也。

两三年后则逐渐长出爪状分枝,若婴儿之手,黄白圆润,细腻饱满,气机内敛,精气充盛也。

干品白及根茎,气淡味苦,质地细腻,嚼之粘牙,气机清净,神足而精满也。

白及以遁世隐居之心,聚天地清净阴润之气,为清透粘聚之体。

守聚一方寸土,遁藏而自在者也。

其气清,其性守,气场自隐而小,不欲张扬于外也。

故凡有内外诸伤,而血出不止者,可以白及清净自守之力,安神定气,气定则血止,其伤易愈也。

以其性守而聚,故不宜与乌头附子类等量同用也。

聚散交互,气机易乱也。

云南白药,疗伤圣品也,其以草乌通破为主,少量白及顾护周全,则是相得益彰之用也。

天地清净安守之处,不在深山,而在方寸之间也。

外求则白及日少,内求则白及自生也。

白芨内生细菌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白芨内生细菌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白芨内生细菌组成及多样性分析作者:陈泽斌李冰王定康徐胜光刘佳妮余磊张永福任禛靳松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第02期摘要:【目的】调查白芨内生细菌种类及多样性,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白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白芨内生细菌的16S rDNA-V4变异区序列,应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丰度及分布的差异。

【结果】获得用于分析的有效序列和OTU数为49550/48;稀释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分,OTU的数量接近于饱和。

白芨内生细菌主要分布于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32.26%)、地杆菌属(Pedobacter,16.13%)、盐单胞菌属(Halomonas,16.13%)、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12.90%)、Kaistobacter属(6.45%)、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6.45%)、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45%)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3.23%)8个属。

【结论】鞘脂单胞菌属、地杆菌属、盐单胞菌属和土壤杆菌属是白芨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准确反映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真实比例,在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白芨;内生细菌;多样性中图分类号: Q9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2-0227-070 引言【研究意义】白芨(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株高18~60 cm,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及缅甸北部(赵杰和毛晓健,2008)。

白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园林价值,药用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和志娇等,2008)。

黄芪发酵过程中内生真菌多样性变化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黄芪发酵过程中内生真菌多样性变化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黄芪发酵过程中内生真菌多样性变化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刘超;于春涛【摘要】以不同发酵时间的黄芪内生真菌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黄芪内生真菌发酵过程中真菌多样性的变化.同时,测定发酵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作用,并初步揭示其可能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黄芪发酵过程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Chao指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减少(P<0.05),真菌的种群组成也发生了变化,未发酵黄芪内生真菌的优势菌属为驼孢锈菌属(Hemileia)和赤霉菌属(Gibberella),而发酵8 d后发酵液的优势菌属为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和棘豆弯曲牙管蠕孢菌(Undifilum oxytropis).此外,随着发酵时间在0~8 d范围内的延长,黄芪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也随之增加,且抑菌作用与发酵液对受试菌株细胞形态的破坏有关.【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9(038)006【总页数】4页(P119-122)【关键词】黄芪;真菌;发酵;多样性;抑菌活性【作者】刘超;于春涛【作者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 06100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 06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黄芪(Astragali radix)是由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干燥而来,主要功效包括健脾补中、补气固元、保肝利尿、抗衰老、敛疮生肌、降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菌等[1-3]。

内生菌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但是由于其定植在健康植物组织的内部,不会产生感染等症状,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4]。

黄芪中存在一定量的内生真菌,发酵过程中可以将黄芪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具有生理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5]。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苦豆子内生放线菌区系分析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苦豆子内生放线菌区系分析
第3 卷 第 4 2 期
Vo _ 2 No 4 l3 .
宁 夏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o n xaUnv ri ( t r1S in eE io ) o r a fNig i iest Nau a ce c dt n y i
2 1 年 1 月 01 2
究较 少. 因此 , 者对 宁夏灵 武 白芨滩 国家级 自然保 笔 护 区沙生 药用植 物苦 豆子 内生放 线菌 资源进 行 了初
步 的分离鉴 定 , 分 析 该 地 区苦 豆 子 内生 放 线 菌 的 并 区 系组成及 特点 , 宁 夏 苦 豆子 内生 放线 菌 的合 理 为 开发 和利 用提供 参考 .
s oa g u 等 . p r n im) ] 已经 发 现 , 用植 物 内生 放 线 菌 药 能够 产生 多种抗 菌 活性物 质. at l C sio等[ 从 药用 植 l 6
De . c 201 1
文 章 编 号 : 2 32 2 ( 0 1 0 — 3 0 0 0 5 — 3 8 2 1 ) 40 8 — 6
D : NKI6 —0 6 N. 0 1 7 5 1 4 . 0 OIC : 41 0 / 2 1 0 1 . 6 5 0 8
宁夏灵武 白芨滩 国家 级 自然保护区 苦 豆 子 内生放 线菌 区 系分析
关 键 词 : 夏 灵 武 白 芨 滩 国 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 豆 子 ; 生放 线 菌 宁 苦 内 分 类 号 : 中 图) 9 5 7 ( Q 4. 9 文献标志码 : A
植 物 内生 菌是 指那 些在其 生 活史 的一 定 阶段或 全 阶段 生活 于健康 植物 的各种 组织 和器 官 内部 的真
钙 土 中苦 豆子 内生放 线 茵数量 比 风沙 土 中多 ; 中生 杂类草 沙 生植 被 草原 苦 豆子 内生放 线 茵数 量 最 多. 样 区苦 豆 子 共 旱 各 分 离出 l 个 属的 内生放 线 茵 , 1 以链 霉 菌属 和诺卡 氏茵属 为优 势属 , 中链 霉 菌属 以 白孢 类群 和灰 褐类 群 为主. 其

白僵菌形态特征

白僵菌形态特征

白僵菌形态特征白僵菌(Cordyceps militaris),又称冬虫夏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它属于虫草科,是一种寄生性真菌,主要寄生在昆虫体内。

白僵菌在中国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食品保健品领域。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白僵菌的形态特征。

1. 外观特征白僵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指真菌的可见部分)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征。

以下是白僵菌形态特征的详细描述:1.1 子实体大小和形状白僵菌子实体通常较小,直径约为2-6厘米,呈现出柱状或圆柱状的外观。

子实体表面光滑,并且通常有纵向纹理。

1.2 子实体颜色白僵菌子实体颜色因生长条件而异。

正常情况下,它们呈现出鲜艳的橙红色或红色。

然而,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它们也可以出现白色、黄色或紫色。

1.3 子实体顶端白僵菌子实体的顶端通常有一个小孔,这是孢子释放的位置。

这个孔称为颖孔,直径约为1-2毫米。

1.4 孢子囊在子实体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囊状结构,称为子囊。

每个子囊内含有许多孢子。

这些孢子是白僵菌繁殖和传播的主要手段。

2. 细胞结构除了外观特征外,白僵菌的细胞结构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以下是细胞结构方面的详细描述:2.1 菌丝白僵菌生长时会形成一种分枝多样、丝状延伸的结构,称为菌丝。

菌丝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链条,通过生长和分裂来扩展其长度。

2.2 分生孢子器在白僵菌的菌丝上形成了许多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是一种特殊的结构,用于产生和释放孢子。

它们通常呈现为圆锥形或圆柱形,位于菌丝的末端。

2.3 孢子白僵菌的孢子是其繁殖的主要手段。

孢子是由分生孢子器产生的,它们非常微小,只有几微米大小。

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成为新的菌丝。

3. 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关系白僵菌的形态特征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生长环境相关的形态特征:3.1 温度白僵菌对温度非常敏感。

在较低温度下(约15-20摄氏度),其子实体通常呈现出白色或黄色。

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苦豆子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

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苦豆子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
菌 群 落 有 密 切 的 相 似 性 。可 见 , 苦 豆子 蕴含 丰 富 的 内 生 真 菌 资 源 , 其 内生 真 菌 具 有 很 高 的宿 主 特 异 性 , 且 分 布 受 生
境影响 。
关键词 : 苦豆子 ; 内生真菌 ; 多样性 ; r D NA— I T S序 列 分 析 9 4 9 .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 0 4 3 5 ( 2 0 1 6 ) 0 6 — 1 3 0 9 — 0 9
Abs t r a c t : The d i ve r s i t y a nd c o mp os i t i on o f e n do ph yt i c f u ndi f r o m So pho r a al o pe c ur oi de s L. i n a r i d a nd d e s ol a t e a r e a s o f Ni n gx i a we r e a n a l yz e d,whi c h c o ul d a l s o pr o v i de r e s e a r c h me t ho ds a nd t he o r y o n r a t i on a l de ve l op me nt a nd u s e o f e n do ph yt i c f un gi f r om So pho r a a l o pe c ur o i de s L. .The e nd o phy t i c f u ng i we r e s e p a — r a t e d a nd c ul t i va t e d f r o m 3 O s a mpl e s o f t he h e a l t h y r o ot s ,s t e ms ,l e a v e s a nd s e e d s o f So pho r a al o pe c u— r 0 i de s L. by t i s s u e — h omo ge na t e i n s i x s a mpl e p l ot s,w h e r e we r e s a mpl e d f r om di f f e r e nt v e ge t a t i ons a nd

关于白芨

关于白芨

关于白芨石油是稀缺的,原油价格大幅上扬,令全世界震动,争夺石油资源引发的战争愈演愈烈。

煤是稀缺的,大小矿主成了千万亿万富翁。

土地是稀缺的,谋者囤积土地暴富。

资源稀缺,是当今世界一个热点话题,一个必须面对的焦点,也是商界致富的天机。

可是,中药材界对此缺少高层建瓴的深刻认识,缺少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研究。

其实一部市场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稀缺,市场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应付稀缺,如何选择,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如何在人的欲望无限和资源稀缺的矛盾博奕中求得均衡发展。

九年前我发表过《中药材的资源是有限的》文章,提出了稀缺论,并点到一系列野生中药材,说资源稀缺,物以稀为贵,其价格大势必涨。

今天,我想以白芨为例,深入谈谈中药材野生品种稀缺的价值。

一、本性稀缺老虎是珍稀的,老鼠难能稀缺;丹顶鹤是珍稀的,苍蝇难能稀缺;虫草是珍贵的,蛇床子难有稀缺。

为什么?这由物种的本性决定的,天性。

白芨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华夏民族延用了2000多年。

它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

兰科植物大多珍稀,其兰花多清雅之风。

梅兰竹菊四君子,中国书画家,吟诗泼墨,颂扬清风傲骨的精神。

兰花,白芨的同族兄弟,在花卉产业中是高档精品。

兰科中的药用植物,常用药是白芨、石斛和天麻,是稀缺的同宗三君子。

野生的天麻和石斛资源罕见了,天麻家种被中科院徐锦堂教授破解,有性繁殖推广令天麻不再稀缺,但野生天麻的价格依然高悬在三百元之上。

石斛家种处于试种阶段,野生金钗石斛高价难求。

白芨,野生资源正在走向灭绝,家种还没起步。

白芨为什么是稀缺的?这是由白芨植物特性决定的。

珍稀植物就是珍稀植物。

兰科植物白芨就是珍贵的。

1、生存环境要求独特白芨大多野生于山野川谷的向阳山坡、疏林中、草丛中,喜欢阴凉的湿度较大的环境,土壤肥沃疏松而又排水良好的夹沙土。

所以,要求生存环境独特的白芨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产地仅剩下云、贵、川、湘。

家种白芨必须搭棚创造相似于自然的阴凉,像人参黄连一样。

2、无性繁殖的独特白芨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紫花白芨高30厘米左右,四川峨眉白花大白芨高33厘米以上。

EM对白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

EM对白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

EM对白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EM是一种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环保等领域,
本文以白及为研究对象,研究使用EM来改善白及在连作过程中出现的土壤肥力、病害等问题。

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常规方法对EM处理后的白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喷施EM后白及根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均有所变化,土壤中的C、N、P、S元素分别增加了16.42%、21.08%、56.25%、40.91%;继续喷施EM,白及根际土壤中的C、N、P元素均呈现增长的趋势。

2.采用常规方法对EM处理后的白及根际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喷施EM后白及根际土壤中酶活性均变化显著,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增加了50.66%、2
3.19%、39.55%,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0.16%、51.44%。

3.利用免培养法分析EM对白及根际土壤中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经EM处理后的白及根际原核微生物是27门356属,比空白组增加了5门117属;真核微生物19门178属,比空白组减少了8门32属。

4.利用纯培养方法从白及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具有抑菌活性的微生物共计14株,分类鉴定细菌分布4门7属、真菌分布2门5属,Trichoderma asperellum、asperellum udagawa、pseudomonas sp.、Bacillus.methylotrophicus、Bacillus subtilis、Pseudomonas sp.对白及致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Bacillus sp.、Pseudomonas sp.对白及叶褐斑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Lsinibacillus sp对叶
斑霉病病菌具明显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EM能明显降低白及根际土壤中致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一种藏药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一种藏药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一种藏药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指在植物内部生长和繁殖的真菌,它们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并能够通过代谢产物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对植物产生保护作用。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本文选取了三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进行研究,分别是苍术内生真菌、黄芪内生真菌和红景天内生真菌。

此外,本文还选取了藏药中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以及次级代谢产物,并评估它们的药用活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苍术、黄芪和红景天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文化培养;2、对内生真菌进行代谢产物分离及结构鉴定;3、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估;4、对藏药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估。

三、技术路线1、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本研究选择苍术、黄芪和红景天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文化培养。

分离采用无菌操作法,将药材表面经过消毒后,取内部分离出的内生真菌。

鉴定则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法。

2、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采用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

鉴定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谱、质谱及红外光谱等。

3、生物活性评估本研究将采用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评估方法,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估。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将进行苍术、黄芪和红景天中的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文化培养,并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评估其药用活性;同时,研究一种藏药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为传统草药的现代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是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新药和新保健品,增加中药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此外,还有助于揭示药用植物与内生真菌之间的代谢关系及其生物学功能,扩展我国传统草药利用的思路和方法。

白芨种质资源调查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白芨种质资源调查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白芨种质资源调查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白芨(学名:Dendrobium chrysanthum)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白芨种质资源,以及深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本文对白芨种质资源调查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探讨。

一、白芨种质资源调查1. 调查目的白芨种质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白芨的分布情况、数量以及植物形态学特征等,为白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方法(1)样方设置:根据地理位置和植被类型等因素,设置白芨调查样方,确保样方覆盖白芨分布的主要地区。

(2)数据采集:在每个样方内,对白芨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相关数据,如植株数量、高度、叶片形态等。

(3)数据分析:通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白芨的分布状况以及形态特征,并生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二、白芨遗传多样性研究1. 遗传多样性的意义遗传多样性是指一个物种内部或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是物种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研究白芨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揭示其遗传特征、进化历史以及抗逆性等重要生物学问题。

2. 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方法(1)基因测序:通过对白芨样本的基因进行测序,可以获取遗传信息并推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2)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如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和简单序列重复(SSR),可以直接分析白芨的遗传多样性。

(3)系统发育分析:利用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可以研究白芨与其他相关物种的亲缘关系,探讨其进化历史。

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通过对白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可以揭示其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差异程度、基因流动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保持和提高白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结论白芨种质资源调查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白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白芨的分布情况、形态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能够为白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同时,研究白芨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揭示其进化历史和适应性,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白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白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白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引言白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白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及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相关进展。

二、白及的化学成分白及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黄酮、生物碱、挥发油等。

其中,多糖是白及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此外,白及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儿茶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

同时,白及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和挥发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在医药、保健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白及的生物活性研究1. 免疫调节作用:白及中的多糖成分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抗肿瘤作用:白及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的作用。

3. 抗氧化作用:白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4. 抗炎作用:白及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对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白及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白及的生物活性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对白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白及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从而发挥其生物活性。

此外,白及还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抗衰老、保肝等作用,为白及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

五、结论白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白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白及的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还可以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白及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作者:谢海伟冯嘉琪付晓晴江坤生陈佳茹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摘要:植物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体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寄主植物有着积极的作用,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有着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活性,在医药、农业、食品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技术、检测方法、鉴定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种属多样性、代谢产物生物多样性方面进行分析;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医药行业和农业中的应用等进行总结,并对现今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内生真菌的未来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分离筛选;多样性;应用中图分类号: Q949.95;S1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4-0001-05收稿日期:2019-07-24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代谢产物丰富多样,包括各种结构类型独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活性物质,已成为发现新高效、新颖、低毒的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

目前发现内生真菌的种类多达100万种[1]。

目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宿主植物与内生真菌共生机制和内生真菌天然代谢产物的功能关系等方面,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性、抑制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虫等功能,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

近年来,药用植物的内生菌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如内生真菌天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药用内生真菌促进新型药物的开发、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虫害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而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药用、医用等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部分药用内生真菌可以分泌与寄主相同或相似的药用成分。

在药用植物自然更新慢、有效药用成分提取率低、人为采取过度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背景下,开发药用内生真菌是一个有效保护珍稀药用植物、大规模开发生产药用活性成分的途径。

白芨的形态及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白芨的形态及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白芨的形态及生活方式调查报告白芨的形态及生活方式调查报告1科属习性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别名呼良姜、高良姜,当地暂时没有名称。

花程式:♂♀↑K3 C3 A2 G(3:3:∞)白芨喜荫亦耐荫,较耐寒也较耐旱,以不积水的苔藓层或石壁腐殖质土最佳。

2形态特征白芨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具V字形块状假鳞茎,株高30-50厘米。

叶革质、全缘、淡绿色、宽带形急尖,长30-40厘米、宽3-7厘米,一株仅具3-4片叶,具有较长的叶鞘,平行脉互生。

总状花序于叶丛中抽出,常着花3-13朵,小花淡紫色,花瓣带状,径约3厘米雌雄蕊合生。

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蒴果长圆形,有棱。

种子黄白色,粉末状极微小,靠风传播。

3生活方式在当地,休眠鳞茎于2月开始出芽,并在芽的基部开始长新根。

芽被叶鞘所包裹,内有幼叶和花序。

3月,叶子和花序一起长大,4月份开始开花,花后假鳞茎开始膨大,逐渐生长为V字形。

在秋季,V形鳞茎的2个尖端开始花和叶的分化并生长为可见的芽。

在冬季经几次轻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假鳞茎休眠接受春化作用。

白芨在自然状态下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30万粒),但是不易发芽。

种子是自然状态下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种子发芽后要经过4-6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

花后如果生长良好则年年开花。

4野生环境及多样性(1)白芨的野生环境特点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

在石壁上,常常有泉水渗出,所以它也一样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

白芨也常生长于有山泉的地方,那里阴暗潮湿,空气湿度也较高,比较适宜白芨的`生长。

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才能牢牢地吸在上面。

(2)白芨的生物多样性白芨具有V字形的块状假鳞茎,可以为春天萌发提供大量能量及营养物质,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抗寒能力。

白芨可以地生也可以附生,跟可以吸在石头上生长,根常常埋于苔藓层的下方。

白芨的种子极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

中国贵州兰科植物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

中国贵州兰科植物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

中国贵州兰科植物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大科之一,是重要的观赏花卉和药用植物,这类植物要与特定真菌建立共生关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这些独特的特征使兰科植物成为植物与真菌协同进化、真菌多样性和专一性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材料。

本研究选择贵州境内普遍分布的兰科植物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为研究材料,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白及(B.ochracea)材料的叶和根组织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揭示白及叶和根组织内生真菌类群的多样性组成及生态分布,探讨地理环境因素对内生真菌类群多样性和生态分布的影响。

通过对贵州5个地区采集的32份白及(B.ochracea)植株材料的1800个根和叶组织段(块)分离内生真菌,共分离菌株1028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形态型菌株的rDNA的5.8S基因和ITS序列的相似性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90个分类单元,其中33个鉴定到种,42个鉴定到属,15个鉴定到科及以上水平。

从叶组织共分离775株,鉴定为46个分类单元,分别属于14个属36种和10个只鉴定到目及以上水平的分类单元;从根组织共分离253株,鉴定为47个分类单元,分别属于19个属42种和5个鉴定到科及以上水平的分类单元。

其中,2个兰科菌根真菌属(Epulorhiza和Sebacina)14个种类在分子水平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明显,即Epulorhiza sp1-sp5、Epulorhiza sp7、Sebacina sp1-sp8。

内生真菌类群中能够产生孢子及相关鉴定特征的有697株,包含38个分类单元,属于12个属36个种,2个鉴定到科的水平,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7.8%,产孢菌株中有221株分离自根组织,有476株分离自叶组织。

其中,有19种子囊菌,19种担子菌,担子菌全部分离自根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业学报!#!&()(&*! 2017,29( 12): 2077 -2083 http://www. zjnyxb.席刚俊,李警保,史俊,等.白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J].浙江农业学报,2017, 29(12): 2077 -2083.DOI: 10:969// issn. 1004-1524. 2017. 12. 16白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席刚俊\李警保2,史俊\韩正敏2,!(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技术中心,江苏句容211121;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要:为研究白芨内生菌的多样性,从新鲜白芨根中提取内生真菌的DYA,枸建ITS \Y 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多项信息分析。

结果显示,白芨内生真菌主要属于担子菌门(83.4%)和子囊菌门(14.3%),另外2. 3S无法鉴定;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菌根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 834 1、0. 142 6、0. 000 3,无法鉴定的真菌菌根优势度指数为0.022 9。

纲、目的分类水平上,伞菌纲蜡壳菌目占83. 4%,盘菌纲盘菌目占11. 4%,锤舌菌纲柔膜菌目占2. 1%,无法鉴定的占2. 3%。

科分类水平上,内生真菌主要属于Serendipitacea(83. 4% )和盘菌科(11. 4% )。

属的分类水平上,梨形抱属(C&brrno/ora)占83. 4%。

Shannon index、Chao1、Observed =ecies和Simpsn 4种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哀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呈均匀分布。

关键词:白芨;内生真菌;高通量测序;分类水平;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24(2017) 12-2077-07D i v e r s i ty o f e n d o p h y ti c f u n g i in B le tilla s tr ia taXI Gangjun1,LI Jingbao2,SHI Jun1,HAN Zhengmin2'*(1. B io -E n g i.e r in g C enter,Jicrngsu P olytechnic College o f A griculture an d F orestry,Jurong 211121,China;2. Colle^ge o f Forestry,N a njing Forestry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37,C hina)Abstract:To research the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fungi in Bletillcc stria ta,DNA of endophytic fungi w as extractedfrom th e fresli root of B le tilly stricUa,and ITS rDNA lilD r a r y w as constructed. Then,this lilD r a r y w as analyzed by high-throughput Illum ina sequencing technolog and bioinform atics. The results show ed th a t endophytic fungi of B le ias i a w ere m ainly distributed in Basidiom ycota (83. 4% ) and Ascomycota ( 14. 3% ),th e other 2. 3% could’t be i­dentified. Dom inance index of endophytic fungi w ere Basidiom ycota (0. 834 1),Ascomycota (0. 142 6),Zygom yco-ta (0. 000 3 ),and unidentified (0. 022 9) . At Class and Order levels,the proportion of ( Agaricomycetes) Sebaci-nales w as 83. 4%,( Discomycete) Pezizales w as 11. 4%,( Leotiom ycete s) Helotiales w as 2. 1%,unidentified w as2. 3% . At Fam ily level,Serendipitcccecc w as 83. 4% and Pezizaceae w as 11. 4%. At83. 4%. Analysis of Shannon i ndex,Chao1,Observed species and Sim pson show ed th a t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fungiin B letilla striata w ere uniform ly d istrilD u te d.Key words:Bletillci stria ta;endophytic fungi;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classification level; diversity自然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兰科植物都必须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收稿日期=2017-08-21基金项目: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LYSX[2015]0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内项目(2017KJ31)作者简介:席刚俊(1981 —),男,湖北仙桃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铁皮石斛、白芨病害研究。

E-mail: 2469250487@qq. c m!通信作者,韩正敏,E-mail: zmhan@njfu. edu. cn-2078 -浙江农业学报第29卷第12期育[1_2]。

1840年,L i n k首次证实了兰科植物根部有内生真菌,然后不断有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报道。

形成兰科菌根的真菌大部分属于担子菌(),其无性态为丝核菌[3'4]。

近年来研究发现,兰科菌根真菌还有少部分为子囊菌和接合菌c o#.a)[5]。

R a s m u s s e n'6]研究表明,子囊菌也是兰科的主要菌根真菌,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这一观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兰科菌根真菌领域的应用,子囊菌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白茨[W)')( T h u n b. ) R e ic h b. _P.E.(为兰科(O r c h id a c e a e)白茨属(W)'a 1',= _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因其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对深入了解白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主要以组织块培养法从兰科植物根部分离内生菌根真菌,这种方法无法从中分离出所有的内生菌根真菌,分离得到的真菌也无法确定是否为兰科的内生菌根真菌。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方法的限制,可以从基因水平上研究菌根真菌的多样性,确定菌根真菌的群落特征。

本试验以表面灭菌的白芨根为材料,提取菌根总D N 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利用P E A R将成对的R e a d s进行合并过滤,得到C le a n R e a d s;根据C le a n R e a d s对样品进行序列可操作分类单兀(O p e ra tio n a l tax o n o m ic u n i t s,O T U)、物种特异性和多样性分析,以获得白芨根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信息,为进一步开展对白芨的研究提科学基。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紫花三叉白芨新鲜根部,2015年9月采自江苏句容。

1.2试验方法1.2.1白芨根组织处理及表面消毒选择新鲜健康的白芨根,用灭菌的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分次浸入75%乙醇45s,2S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10 m in。

消毒完成后,用灭菌的去离子水冲洗5 ~6次以彻底去除次氯酸钠;最后超声波处理2次,每次2m i n,以去除菌根表面残留的微生物D N A。

用灭菌的滤纸吸干根表面的残留水滴,然后用灭菌的解剖刀将根段切成0. 5 m m左右的组织段。

1.2. 2菌根总D N A的提取采用改良的C T A B法提取白芨菌根总D N A。

具体步骤如下$1)取0. 5 g白芨根部组织,液氮研磨,磨碎物加入离心管;2)向离心管中加入600!L预冷的C T A B-f r e e,冰浴 10 m i n,12 000 %•离心 5 m i n,取上清液;3)加入600!L预热的2S C T A B提取缓冲液,65°C水浴45m i n;4)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13 000 %离心15 m i n,取上清液;5)加入与上清液等体积的酚、氯仿和异戊醇的混和液(体积比为25:24:1),13 000 %离心15 m i n,取上清液;6)加入与上清液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的混和液(体积比为24: 1 ),13 000 %离心15 m i n,取上清;7)重复步骤6—次;8)加入0.1倍体积的5 m o I L-1的醋酸钾和1倍体积的预冷异丙醇,混勻后置-20C30m i n或过夜,13 000 %离心10 m i n,弃上清;9)加入400!L预冷的70S乙醇使沉淀悬浮,13 000 %离心 5 m i n后弃上清液,重复2 ~3次,风干;10)加入25!L的无菌高纯水,4C保存备用。

1.2. 3 IT S \N A文库构建取10n g D N A模板,对目的区域真菌基因组转录间隔区 1 区(In te rn a l tra n s c r ib e d s p a c e r1,IT S1)进行扩增。

根据测序区域的不同,选择对应区域引物。

B IT S(5P A C C T G C G G A R G G A T C A-3,)和B58S3 (5,-G A G A T C C R T T G Y T R A A A G T T-3,)[7]。

使用T a K a R a的酶进行P C R扩增。

1.2.4库检和高通量测序使用Q u b it 2. 0稀释文库至1 n g.!L_1,对文库的in s e r t size 米用A g ile n t 2100 进行检测,in s e rt size 符合预期后,进行Q-P C R(B i〇-R A D C F X 96荧光定量P C R 仪,B io-R A D K IT iQ S Y B R G R N),对文库的有效浓度进行准确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