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化湿药
中医化湿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11/12/2024
中医化湿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0
藿香
功效
化湿
解暑 止呕
主治
特点:芳香化湿浊、醒脾健胃. 应用:湿阻中焦之证.症见脘腹胀闷、胃纳不馨、身体
倦怠、口甘多涎、大便溏薄(舌苔浊者最捷).
特点:解暑,又兼发表. 应用: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头痛、
+黑脂麻.苍术明目,黑脂麻补益肝肾,二者合用;有补益肝肾明
目之功效,用於治疗肝肾不足引起de青盲、雀盲.
+黄柏.苍术苦辛性温,健脾燥湿,治内外湿邪;黄柏苦寒,善清下
焦湿热.二者等量伍用,清热燥湿健脾之功效更著,且功专於下,用於 治疗湿热下注引起de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下肢痿软无力以及 湿热带下、下部湿疮等症.
江苏茅山所产之植物南苍术de根茎经加工入药者 称茅山苍术,简称茅苍术或茅术.多集散於南京,故又 有京茅术或京苍术之称.本品气味清香而不辛烈,品 质最佳,奉为道地药材.
11/12/2024
中医化湿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27
厚朴
【药用】木兰科乔木厚朴或凹叶厚朴de干皮、根皮及枝皮.
11/12/2024
中医化湿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脘闷、呕恶吐泻(胃肠型感冒). 湿浊中阻之呕吐.
11/12/2024
中医化湿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1
止呕之比较
温中止呕—生姜—胃寒呕吐; 清胃止呕—芦根、黄连—胃热呕吐 化湿止呕—藿香—湿阻呕吐 行气止呕—紫苏—气滞呕吐
11/12/2024
中医化湿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2
藿香
【处方用名】 1. 藿香、土藿香(洗净,晒干,切碎用) 2. 广藿香(产广东者,一般认为功效较好.洗净,
中药学表格第九全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宣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3—6 宜后下;人丹草,升阳 菜
6—12 鼠粘子,大力子,毛 锥子
3—6 虫衣 5—10 双叶 5—10 黄华,金英 5—10 白背杨 3—10 地薰
徐长卿
辛,温,肝胃
祛风止痛,止痛,止痒
川乌
辛、苦,热;有大毒,心脾 肝肾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蕲蛇
甘、咸,温;有毒,肝
祛风,通络,止痉
乌梢蛇
木瓜 蚕沙
甘,平,肝 咸甘平肝
酸,温,肝脾 甘、辛,温,肝脾胃
祛风,通络,止痉 祛风,定惊,退翳,解毒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祛风湿,和胃化湿
3—6 二丑 0.1—0.3 多入丸散;刚子 1—2 去壳去油,多入丸散;
苦寒,胃 甘淡平,肝胃
鱼腥草
辛,微寒,肺
金荞麦
微辛涩凉,肺
大血藤
苦平,大肠肝
败酱草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辛、苦,微寒肝胃大肠 苦,寒肺
苦寒,有毒,肺胃 辛平,肺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药名
性味
功效
第八章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辛、微苦,温 肺膀胱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
辛、甘,温肺心膀胱
第十二章 化湿药 利水胜湿药
4
苍 术
[来源] 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
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 辛、苦,温。
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苦温燥,内能燥湿而健脾,外 能散风寒而除痹发表。既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又为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所常用,尤宜寒湿困 脾者。
利水消肿—主治水湿内停之水肿,
小便不利等证。
.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或甘淡寒
利尿通淋—主治下焦湿热淋证。
.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主治湿热黄疸。19
四、配伍方法: .水肿兼表证:配宣肺利水药; .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
脾肾药; .湿从热化者:配清热药; .湿从寒化者:配祛寒药 。
8
紫苏与藿香皆有发表和中的作用,紫苏长于散寒 解表,且能安胎、解鱼蟹毒;藿香长于化湿醒脾, 且能解暑、治鼻渊。
. 香薷与藿香皆为既能发表,又能解暑之药而香薷 散寒解表力佳,且能行水消肿;藿香则化湿醒脾 力优,且能治鼻渊。
9
佩 兰 [来源] 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 [性味] 辛,平。 [功效 化湿,解暑。 [应用] ①湿阻中焦, 湿热困脾证。 ②暑湿及湿温初起。 [用量用法] ~, 鲜品加倍。
[功效]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使用注意]本品苦降下气,辛温燥烈,体虚及孕6 妇慎用
苍术、厚朴,均辛苦温燥,善燥湿.治湿 阻中焦诸症。
其中苍术兼健脾,湿阻兼脾虚食少便溏者多 用;还能祛风湿而除痹,治风湿痹痛;还兼 发表、明目,治表证夹湿、夜盲及目昏眼涩。
厚朴兼行气,湿阻兼气滞胀满者宜之,并治 脾胃气滞。还能消积,治食积胀满或大便秘 结;还善平喘,治咳喘痰多。
钟赣生《中药学》(第10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各论-化湿药【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治疗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宜选用( )。[统考 2006 研] 【答案】B 【解析】苍术辛香苦温,具有良好的燥湿健脾作用,治疗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 泄泻或外溢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A.白豆蔻 B.苍术 C.厚朴 D.藿香 E.佩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不化,不思饮食;脾胃气滞,胸腹胀痛;胃寒呕吐证;湿温初起,胸闷不饥。二者均能化湿 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均可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
2.有化湿止呕吐作用的药物是( )。 A.草豆蔻 B.草果 C.白豆蔻 D.砂仁 【答案】ACD 【解析】A 项,草豆蔻的功效为燥湿行气,温中止呕;B 项,草果的功效为燥湿温中, 截疟除痰;C 项,白豆蔻的功效为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D 项,砂仁的功效为化 湿开胃,温脾止呕止泻,理气安胎习平台
第十二章 化湿药
12.1 复习笔记
一、重点药 ★★★★★ 表 12-1 化湿药中的重点药物
1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二、非重点药 ★★ 表 12-2 化湿药中的非重点药物
3.豆蔻与砂仁
表 12-5 豆蔻与砂仁鉴别用药
3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2 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一、A 型题 1.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药物是( )。[河北大学 2018 研] A.白术 B.苍术 C.茯苓 D.萆薢 E.威灵仙 【答案】B 【解析】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效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A.风湿痹病
B.湿温初起
中药学目录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二节 补阳药
第三节 补血药
第四节 补阴药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第九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第五节 清虚热药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第二节 润下药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第十一章 袪风湿药
第一节 袪风寒湿药
第二节 袪风湿热药
第三节 袪风湿强筋骨药
第十二章芳香化湿药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水消肿药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第十四章 温里药
第十五章 理气药
第十六章 消食药
第十七章 驱虫药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中药学表格第九版[全]
牛蒡子
辛,苦,寒;肺胃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蝉蜕
甘,寒;肺肝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明目退翳,透疹解痉
桑叶
甘、苦,寒;肺肝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
辛,甘,苦,微寒;肺肝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柴胡
苦、辛,微寒肝胆肺
第十二章 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广藿香
辛微温,脾胃肺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佩兰
辛平,脾胃肺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专业学习 参考资料
6—9 5—15 宜布包煎;马鸣肝,蚕矢
3—12 石松,盘龙草 9—15
苦、辛,寒,肝胆肾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虐,退黄
白薇
苦咸寒,胃肝肾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甘寒,肺肝肾
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银柴胡
甘微寒,肝胃
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
苦寒,肝胃大肠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第十章 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退热截疟
升麻
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
甘、辛、凉脾胃肺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淡豆豉
苦辛凉肺胃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
辛寒肺膀胱
宣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掌握的一百三十种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12)
麻黄、桂枝、紫苏叶、防风、荆芥、羌活、白芷、薄荷、牛蒡(bang)子、桑叶、葛根、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20)
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黄芩(qin)、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
第三章:泻下药(2)
大黄、芒硝
第四章:祛风湿药(4)
独活、秦艽、防己、桑寄生
第五章:化湿药(3)
苍术、厚朴、广藿香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7)
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茵陈、金钱草、虎杖
第七章:温里药(4)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第八章:理气药(3)
枳实、木香、香附
第九章:消食药(2)
神曲、麦芽
第十章:驱虫药(3)
使君子、苦楝(lian)皮、槟榔
第十一章:止血药(6)
地榆、小蓟(ji)、三七、茜草、白及、艾叶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8)
川芎(xiong)、郁金、延胡索、益母草、红花、桃仁、丹参、牛膝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药(10)
半夏、桔(jie)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百部、桑白皮、葶苈子、苦杏仁、苏子
第十四章:安神药(3)
磁石、龙骨、酸枣仁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5)
石决明、代赭石、牛黄、钩藤、天麻
第十六章:开窍药(1)
石菖蒲
第十七章:补虚药(14)
党参、黄芪、白术、甘草、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北沙参、麦门冬
第十八章:收涩药(2)
五味子、山茱萸。
中药学——化湿药
中药学——化湿药1.既治寒湿中阻证,又治疟疾的药物是A.橘皮B.草果C.常山D.槟榔2.治疗痰气互结之梅核气,常选配的药物是A.草豆蒄B.厚朴C.藿香D.佩兰3.具有明目作用,可用治夜盲及眼目昏涩的药物是A.佩兰B.苍术C.厚朴D.砂仁4.砂仁具有而白豆蒄不具有的功效是A.燥湿B.行气C.温中D.安胎5.芳香化湿药的归经是A.脾胃经B.脾肺经C.肺胃经D.肝脾经答案解析1. B【答案解析】草果的功效是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治寒湿中阻证,又治疗疟疾。
2. B【答案解析】厚朴功效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治疗梅核气,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等药,如半夏厚朴汤。
3. B【答案解析】苍术性辛,苦,温。
归脾、胃、肝经。
功效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为燥湿健脾要药,并可祛风湿、散表邪和明目,可治风湿痹证、风寒表证以及夜盲等。
4. D【答案解析】砂仁的功效是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白豆蔻的功效为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5. A【答案解析】芳香化湿药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解除因湿浊引起的脾胃气滞,主治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舌苔白腻等症。
第十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化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本类药辛香温燥,主人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解除因湿浊引起的脾胃气滞,主治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舌苔白腻等症,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也可用于湿温、暑湿等证。
要点二化湿药的配伍方法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
湿阻气滞,脘腹胀满痞闷者,常与行气药配伍;湿阻而偏于寒湿,脘腹冷痛者,可配温中祛寒药;脾虚湿阻,脘痞纳呆,神疲乏力者,常配伍补气健脾药;如用于湿温、湿热、暑热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
要点三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化湿药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入汤剂宜后下,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2芳香化湿药
第十二章芳香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
本类药物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前人谓之“醒脾”,“醒脾化湿”等。
同时,其辛能行气,香能通气,能行中焦之气机,以解除因湿浊引起的脾胃气滞之症状。
此外,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
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脱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澹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使用化湿药,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而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
如湿阻气滞,脱腹胀满痞闷者,常与行气药物配伍;如湿阻而偏于寒湿,脱腹冷痛者,可配伍温中祛寒药;如脾虚湿阻,脱痞纳呆,神疲乏力者,常配伍补气健脾药同用;如用于湿温、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
化湿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疗效;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类药大多能刺激嗅觉、味觉及胃粘膜,从而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使胃肠推进运动加快,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排除肠道积气的作用。
董香Huoxiang《名医别录》为唇形科植物广蕾香PogOStemonCabIin(B1anco)Benth的地上部分。
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
切段生用。
【性能】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1、湿阻中焦。
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又因其性微温,故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院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
2.呕吐。
本品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
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本品最为捷要。
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蕾香半夏汤(《和剂局方》若偏于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
12 化湿药
3、止呕
煎汤漱口,可以香口去臭
按语: 1.藿香气味芳香化湿辟秽而和脾胃,性味辛温,散
表邪而除表证,兼能解除暑邪,为夏令要药,鲜 者尤佳.又治鼻渊,颇有良效。而辛香而不过散, 温熙而不燥烈,故为临床常用药也。 2.紫苏与藿香皆有发表和中的作用,紫苏长于散寒 解表,且能安胎、解鱼蟹毒;藿香长于化湿醒脾, 且能解暑、治鼻渊。 3.香薷与藿香皆为既能发表,又能解暑之药,而香 薷散寒解表力佳,且能行水消肿;藿香则化湿醒 脾力优,且能治鼻渊。
1、唯一的一个平性药 2、脾瘅
《本草衍义补遗》:禀金水之清气 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贵,而不 知为用有方。盖其叶能散久积陈郁 之气,甚有力,入药煎煮用之。东 恒方中常用矣。
《本草纲目》:《素》云:五味入 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 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发也。 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王冰注:辛能发散故也。 东垣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 于此,详见泽兰也。又此草浸油涂 发,去风垢,令香润。
《本草经疏》:「肺主气,肺气郁结,则上窍 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郁滞,则 水唋不以时化而为痰癖,兰草辛平能散结滞, 芬芳能除秽恶,则上来诸症自疗,大多开胃 除恶,清肺消痰,散郁结之圣药也。」
芳香化浊法(《时病论》):佩兰、藿 香、陈皮、制半夏、大腹皮、厚朴、荷 叶。治夏月霉湿,胸腹满闷,气机不畅。
乃皆屏诸药,只以苍术一斤,麻油 半两,大枣五十枚,捣和丸梧子大, 每日空腹温服五十丸,增至一、二 百丸。服三月而疾除。自此常服, 不呕不痛,胸膈宽利,饮啖如故, 暑月汗亦周身,灯下能书细字,皆 术之力也。初服时必觉微燥,以山 栀子末,沸汤点服解之,久服亦自 不燥也。
本品气味芳香,又能辟秽,民间每 于夏历端午节用苍朮与白芷在室内 同燃,用以辟疫。经近人实验,此 法确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2芳香化湿药
第十二章芳香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
本类药物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前人谓之“醒脾”,“醒脾化湿”等。
同时,其辛能行气,香能通气,能行中焦之气机,以解除因湿浊引起的脾胃气滞之症状。
此外,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
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使用化湿药,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而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
如湿阻气滞,脘腹胀满痞闷者,常与行气药物配伍;如湿阻而偏于寒湿,脘腹冷痛者,可配伍温中祛寒药;如脾虚湿阻,脘痞纳呆,神疲乏力者,常配伍补气健脾药同用;如用于湿温、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
化湿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疗效;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类药大多能刺激嗅觉、味觉及胃粘膜,从而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使胃肠推进运动加快,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排除肠道积气的作用。
藿香Huoxiang《名医别录》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Benth的地上部分。
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
切段生用。
【性能】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1、湿阻中焦。
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又因其性微温,故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
2.呕吐。
本品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
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本品最为捷要。
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和剂局方》)。
化湿药(中药学)
2.风湿痹痛,脚气痿躄
本品辛散苦燥,长于祛湿,故痹证湿胜者尤宜,可与慧茵仁、独 活等药同用。若配石膏、知母等药,可治湿热痹痛;用于湿热下 注,脚气肿痛,痿软无力,常与黄柏、慧茵仁、牛膝配伍合用, 即四妙散(《成方便读》)。若与龙胆草、黄芩、梔子等药同用, 可治湿热带下、湿疮、湿疹等。
3.风寒感冒
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用治湿浊中阻所致的脱腹痞 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 金正气散(《和剂局方》)。
2.呕吐
本品既能芳香化湿浊,又能和中止呕,故以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 吐最为捷要。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若偏湿热者,配黄连、竹 茹等;偏寒湿者,配生姜、白豆蔻等药;妊娠呕吐,配砂仁、苏 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
3.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本品既能化湿,又能解暑,治暑湿表证,常与蕾香、荷叶、青蒿 等同用;若湿温初起,可与滑石、慧茵仁、蕾香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对聚伞花素,乙酸橙醇酯,百里香酚甲醜等;生 物碱类成分:宁德络菲碱,仰卧天芥菜碱等;凿醇及其酯类成分: 蒲公英凿醇,蒲公英凿醇乙酸酯等;有机酸类成分:延胡索酸, 琥珀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0.30%(mL/g),饮片不得少于0.25%(mL/g)。
2.药理作用
其所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对胃肠有解痉作用。 有防腐和抗菌作用,此外,尚有收敛止泻、扩张微血管而略有发 汗等作用。
佩兰
Peilan(《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夏、秋二 季分两次釆割,除去杂质,晒干。本 品气芳香,味微苦。以叶多、色绿、 质嫩、香气浓者为佳。切段,生用。
化湿药
豆
蔻Δ
成熟果实入药,生用
豆
化湿\行气 化湿 行气
蔻Δ
湿阻\气滞证、 湿阻 气滞证、湿温 气滞证 证(肺)----轻宣 肺 轻宣
温中\止呕 温中 止呕
呕吐\中焦寒证 呕吐 中焦寒证
砂
仁Δ
成熟果实入药,生用
砂
化湿\行气 化湿 行气
仁Δ
湿阻\气滞证 湿阻 气滞证
温中止泻
脾胃虚寒吐泻
行气安胎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肾) 肾
广 藿 香Δ
干燥地上部分入药,生用
广 藿 香Δ
化湿
湿阻中焦证 良(要)药---不 不 燥烈
止呕
呕吐----湿盛尤宜 呕吐 湿盛尤宜
解表
暑湿、湿温初起 内化湿浊 暑湿、湿温初起----内化湿浊
佩
兰
干燥地上部分入药,生用
佩
化湿
兰
解表
湿阻中焦证 平性----脾疸 脾疸(湿 平性 脾疸 湿 热) 暑湿、 暑湿、湿温初起
化湿药概述
三、性能特点 药性:偏温(佩兰性平) 药性:偏温(佩兰性平) 药味: 药味:辛 归经:多归脾、胃经 归经:多归脾、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不明显 毒性:均无毒 毒性:
第十三章 温里药
化湿药概述
四、配伍应用 五、使用注意 1.证候禁忌 本类药多辛温香燥, 1.证候禁忌 本类药多辛温香燥,易耗气 伤阴, 伤阴,气阴亏虚者慎用 大多含挥发性有效成分, 2. 大多含挥发性有效成分,不宜久煎
化 湿 药
化湿药概述
一、含义
第十三章 温里药
为主要功效, 以化湿运脾 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湿阻脾 胃证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又称芳香化湿药。 胃证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又称芳香化湿药。
中药学课件-藿香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12
药材
第十二章 化湿药 3
中
性味归经:
药 学
味:辛 性:微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2020年10月2日
▪ 第一课件网
第十二章 化湿药4
功效及应用
中 药
学
A. 芳香化 湿:为芳香 化湿要药, 治湿阻中焦 之常品。
《本草正义》曰:“藿香,清芬微温, 善理中焦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 动清阳妙品。”
湿滞中焦证
中 药 学
藿香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课件网
第十二章 化湿药
1
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
中
广藿香
药 学
原植物
2020年10月2日
药材
第十二章 化湿药 2
土藿香
中
与广藿香同科不同属植物土藿香的
药 学
地上全草,主产于江苏、四川、湖
北等地。四川称为川藿香,一般只
能作为地方性药物使用。
2020年10月2日
原植物
2020年10月2日
第十二章 化湿药11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第十二章 化湿药5
功效及应用
中 药
学
B. 发表解暑: 用于暑湿证及湿温初起,湿热并来自。2020年10月2日
第十二章 化湿药
第十二章化湿药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既可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散寒的药物是:A.藿香 B.佩兰 C.苍术D.厚朴 E.砂仁答案:C答案方析:备选答案中的五味药虽然均具有芳香化湿之力,用治湿浊中阻证。
但其中只有苍术苦燥力强,且味辛,在内燥湿健脾,在外祛风散寒。
故答案选C。
2.化湿药入汤剂时应:A.先煎 B.后下 C.另煎D.包煎 E.久煎答案:B答案分析:化湿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且系有效成分,故入汤剂宜后下。
答案应选B。
3.既可化湿止呕,又能解暑的药物是:A.藿香 B.佩兰 C.砂仁D.豆蔻 E.草豆蔻答案:A答案分析:藿香与佩兰均可化湿、解暑,但佩兰无止呕之力;藿香与砂仁、豆蔻、草豆蔻均可化湿止呕,但砂仁、豆蔻、草豆蔻却无解暑之功。
五味药中只有藿香具有化湿、止呕、解暑之功,故答案选A。
4.苍术的性味是:A.辛、苦,温 B.辛、甘,温C.苦、甘,温 D.辛、甘,寒E.辛、苦,寒答案:A答案分析:苍术属芳香化湿药,具有辛香发散健脾,又苦温燥湿祛湿浊。
故答案选A。
5.善于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A.苍术 B.厚朴 C.砂仁D.豆蔻 E.藿香答案:B答案分析:上述备选药物中,只有厚朴味苦善降气,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故答案选B。
6.厚朴最适于治疗:A.寒疝腹痛 B.两胁胀痛 C.少腹刺痛D.脘腹冷痛 E.脘腹胀满答案:E答案分析:厚朴苦降辛散,善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临床上无论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还是食积便秘的脘腹胀满,均可使用。
故答案选E。
7.藿香尤其适宜于治疗下列哪种呕吐?A.胃虚呕吐 B.胃寒呕吐 C.胃热呕吐D.湿浊呕吐 E.肝胃不和呕吐答案:D答案分析:藿香辛香,善化湿浊,止呕吐,适宜湿浊中焦的呕吐。
故答案选D。
8.具有安胎作用的化湿药是:A.苍术 B.紫苏 C.砂仁D.豆蔻 E.厚朴答案:C答案分析:紫苏虽具有安胎之效,但其不是化湿药,其它四味化湿药中,只有砂仁具有安胎作用。
中药学__各章习题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2.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的本草是A.《唐本草》B.《证类本草》C.《本经》D.《本草经集注》E.《开宝本草》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代表作是A.《本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海药本草》4.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雷公炮炙论》B.《炮炙大法》C.《珍珠囊》D.《修事指南》E.以上皆非5.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A.《本经》B.《本草纲目》C.《开宝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品汇精要》6.最早提出按十剂类分药物的本草著作是A.《唐本草》B.《本经》C.《本草经集注》D.《药性论》E.《本草拾遗》7.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著作是。
A.《嘉祐本草》B.《开宝本草》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E.《大观本草》8.宋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证类本草》B.《政和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别说》E.《本草图经》、9.宋代最著名的私人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B.《大观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衍义》E.《本草折衷》10.忽思慧所著的食疗专著是。
A.《饮膳正要》B.《食疗本草》C.《救荒本草》D.《食治篇》E.《汤液本草》11.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草原始》B.《本草纲目》C.《本草蒙签》D.《本草汇言》E.《本草品汇精12.《本草纲目》的载药效为A.1815种B.1892种C.1746种D.1082种E.1558种13.朱棣撰写的本草著作是A.《救荒本草》B.《本草原始》C.《本草汇言》D.《本草蒙签》E.《本草经疏》14.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A.《本草纲目拾遗》B.《本草求真》C.《本草备要》D.《本草从新》E.《本经逢原》15.《本草求真》的作者是A.黄宫绣B.赵学敏C.吴仪洛D.江昂E.张璐二、填空题:1.《本草经集注》是由《》和《》两部分组成.2.《炮炙论》收录了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我国第一部专著.3.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是,载药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化湿药
藿香 【来源】唇形科广藿香的地上部分,阴干。生用 或鲜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 湿阻中焦证。本品为化湿浊的要药。 呕吐。既化湿,又和中止呕。治湿浊中阻所致的
呕吐最为适宜。
暑湿证及湿温初起。藿香性温而不燥,化湿又能 发表。对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 头痛脘痞、呕恶泄泻者,可与紫苏、半夏、厚朴 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 【用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
北苍术
茅苍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 (辛香燥烈为特点,凡湿为病,皆为常用) 【应用】 湿阻中焦证。(湿在脾胃)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 风寒湿痹。(湿在筋骨)本品辛散温燥,能祛风 湿,治痹证以寒湿偏胜者为宜。 风寒挟湿表证。(湿在肌表)本品辛香燥烈,能 发汗,故亦适用于外感风寒挟湿表证。 夜盲症及眼目昏涩。(含维生素A)。 【用法用量】 煎服,3~9g。
砂仁 【来源】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 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理气安胎
(化脾胃湿、行脾胃气滞、驱脾胃寒皆佳)
【应用】 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本品辛散温通,善于化 湿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药。 脾胃虚寒吐泻。温中暖胃止吐泻(偏止泻)。 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本品能行气和中而止呕安 胎。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煎剂宜后下。
厚朴 【来源】木兰科乔木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皮、根 皮及枝皮。姜汁制用。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 经。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沉降性,消胀除满之要药)
【应用】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凡湿阻、食积、气滞所 致的脘腹胀满均可适用,以治实胀为主。厚朴 苦燥辛散温通,长于行气,燥湿,消积。为消
佩兰 要点:为治湿热困脾之口中甜腻、口臭、苔厚多涎 之良药。 鉴别比较: 藿香 化湿,解暑。治湿滞中焦及暑湿证常相须为 佩兰 用,为夏月常用之品。
但藿香化湿止呕力强,故湿浊内阻恶心、呕吐 多用。 佩兰化湿和中作用强,故湿浊内蕴,口甜口腻、 苔厚多涎多用。
苍术 【来源】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根茎。生用、麸 炒、米泔水炒用(缓辛燥性)。
白豆蔻
白豆蔻
药材白豆蔻
草豆蔻
草豆蔻Leabharlann 药材草豆蔻鉴别比较: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 白豆蔻 然砂仁化湿力强,主中下焦,偏于止泻、并能 安胎。 白豆蔻化湿力弱,主中上焦,偏于止呕,并能 宣通肺气。
一、概念 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性粘滞,易阻滞气机,湿阻于中焦,则脾为湿困,运化 失常,形成湿阻中焦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肢 体困重,大便溏薄,舌苔厚腻。 二、性味归经 味多辛、苦(气多香),性偏温燥,主归脾、胃二经。 三、功效、应用 功能化湿运脾,主要适用于湿阻中焦之证。部分药兼解暑、 避秽、开窍、截疟之功。 四、配伍 脘腹胀满,配行气药;寒湿冷痛,配温中药;脾虚乏力, 配补气健脾药;治湿温、湿热、暑湿,配清热燥湿、解暑、利 湿之品。 五、注意 本类药物偏于辛香温燥,易致耗气伤阴,气虚阴虚者应慎用。 其味芳香,含挥发油,入汤剂后下、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胀除满之要药。
降逆平喘,用于痰饮喘咳。本品能燥湿化痰, 降逆平喘。 【用法用量】煎服,3~9g。
鉴别比较:
苍术
芳香化湿,相须为用治湿阻中焦证。 厚朴 然苍术辛香燥烈,偏于燥湿健脾,为治湿阻中 焦之要药,又能祛风湿治风寒湿痹、解表治风寒挟 湿之表证、明目治夜盲。
厚朴苦降,长于下气消胀、下气平喘,为除胀 满之要药,治一切实证胀满,痰多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