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普通班)目标版、新版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 人教版
2019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反映了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因此选A。
B是秦朝时期;C是西汉时期;D是唐朝时期。
2.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 克己复礼B. 为政以德C. 仁者爱人D. 有教无类【答案】A【解析】解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当时是“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指的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正确的是A项,BCD不符合题意。
3.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A. 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 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 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 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阅读题干,题中强调的是美术剧场等文学艺术对教育的作用,故本题实质上是考察这些对教育的辅助作用,也就是答案中的C选项。
故本题选择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的思想内容4.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这位思想家是A. 孟子B. 墨子C. 韩非子D. 荀子【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名礼仪以教化,还主张起法正以治之,即主张礼法并施,属于荀子思想。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测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1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测试题本试题卷分两部分,请把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填在机读答题卡上,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填在对应科目答题卷上。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7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没答题均不得分。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的这一观点A. 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理念B. 批判了迷信鬼神的宗教观C. 蕴含了朴素的人文精神D. 体现了制天命的唯物思想3.近代西方的传教士多援引墨家“兼爱”观点阐释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并宣扬两者之间的一致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多中国新式知识分子也注重从“兼爱”思想出发破除家族中心的观念。
以上现象说明A. 宗族观念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B. 基督教与墨家思想基本一致C. 墨家思想为民主革命奠定基础D. 传统文化资源可为近代化服务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A. 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 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 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D. 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A. 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 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 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D. 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6.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
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其用意在于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7.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
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2.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4.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务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5.《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6.右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7.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精品]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0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2.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3.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4.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5.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6、“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10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24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2.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唐宋以后,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干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
这种现象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要C.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3.《史记•儒林传》记述了当时的学术源流:“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
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结果 B.西汉政府政策调整的结果C.齐鲁之地经济最为发达 D.百家争鸣历史格局的遗留4、《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推动这次文明转型的因素主要是A.新工具新技术的发展 B.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5、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
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
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的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
这个故事说明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6.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Ι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深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家学派思想影响(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这段言论的实质是( )A. 宣扬君权神授B. 批判无道君主C. 主张克己复礼D. 提倡君臣平等3.西汉宣帝年间曾发生一次日食,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 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4.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为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
在长安的太学里,五经博士对学生的教育,把“通经”(精通五经及其标准注释)作为进入官场的途径。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代儒学以经学为特征②关注社会现实为治学的基本思想③儒家学术体系日臻完善④儒学成为政治色彩浓厚的正统学问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5.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A. 反对穷理格物B. 教人明辨善恶C. 主张静心无为D. 阐发禅宗学说6.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
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2019高二年段第一次阶段考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2.以下主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一主张出自A.墨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4.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5.“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A.董仲舒、汉高祖B.贾谊、汉昭帝C.魏征、唐太宗D.董仲舒、汉武帝6.史书记载,两汉皇帝“皆遇灾而惧”,因灾异而下的罪己诏有58份之多,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是A.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一定的劝诫作用B.汉代统治者关注自然灾害重视百姓的疾苦C.汉代的干旱、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较多D.汉代盛行灾异祥瑞学说得到了自然验证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 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8.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优质部编】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 版 人教版
2019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制卷人:高二历史备课组第Ⅰ卷(客观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 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 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 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2.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A. 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 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D. 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3. 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B. 老子的“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C.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D. 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4.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这表达了手工业者A. 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 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 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5. 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苛政猛于虎”6.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 重农抑商B. 强调制度与秩序C. 厚古薄今D. 重视道德与人伦7.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 文 新人教 目标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级文科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4题,总分48分)。
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
这说明( )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荆襄地区的水利兴修早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而两晋南朝时期水利的兴修更多。
刘宋时,张绍为雍州刺史,在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宴,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
这折射出当时荆襄地区( )A.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3.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具有局限性4.《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题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B.爱惜民力的主张C.“克己复礼”的主张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2.“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4.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地最主要原因是( ) A.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C.韩非子认为今胜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5.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
这主要说明了()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6.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
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除井田,民得卖买”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7.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8.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二级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某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2.有学者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民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道、法、儒、墨 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3.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匆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4.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庄子、韩非子B.老子、孟子C. 庄子、孔子D.孟子、荀子5.儒家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过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6.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界客观规律 B.后天教育无能为力C.环境对人成长的关系 D.人的成长是先天决定的7.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 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试题自己保留。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答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生用2B铅笔将选项涂到答题卡上)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
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 每个不同学派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 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2.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体现了孔子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以德服人B.“仁”C.克己复礼D.仁政3.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它反映的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4.《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其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D.儒家的“礼制”要求5.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6.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五十税一”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D.“诸侯惟得衣食住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7.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A.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B.佛教盛行C.道教有了新发展D.佛教取代儒学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主流8.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普通班)目标版、新版
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据此可知,三人都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B.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C.体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2.对于父子关系,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认为父慈子孝是一种道德;董仲舒则主张“父为阳,子为阴”,认为儿子绝对服从父亲是一种义务。
这种变化反映了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3.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
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4.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
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除井田,民得买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5.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贡献,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6.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高二历史(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1、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各方只是使用临时适用议定书和其他加入议定书,对于它在先天如此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世人几乎均有惊奇之感。
关贸总协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应是因为()A.基本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B.拥有强制解决争端的法制化框架C.基本解决世界贸易中的各类争端D.倡导的贸易宗旨得到缔约方认可2、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
所以二战后美国通过赠予、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但却没有引起世界汇率的剧烈波动。
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突出表现在()A.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B.缩小了南北贫富差距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3、美国史学家托尼·朱特在评价欧洲经济共同体时说:“新成立的欧共体得完全依靠美国的安全防护,离开了美国的保护,它的成员国根本没法投入经济一体化进程,更不用说什么共同防务了。
”其评价是基于新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A.缺少英国B.目标不明C.势力强大D.基础薄弱4、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
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
突破这一理论障碍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D.欧佩克国家的团结与协作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其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
其致命的一点是()A.降低关税并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B.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C.无法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基础D.依靠美国长期贸易顺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6、20世纪60、70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人教_ 新目标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二学年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论衡》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
”这体现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 刀耕火种B. 休耕轮作C. 精耕细作D. 耒耜耕作2.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 铁犁牛耕B. 重农抑商C. 闭关锁国D.小农经济3.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
这一时期的改革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B.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C.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D.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4.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这反映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
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5. 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
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
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
这种变化反映了A.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B. 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C.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 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6. 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的生产关系兴起B.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7. 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据此可知,三人都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B.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C.体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2.对于父子关系,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认为父慈子孝是一种道德;董仲舒则主张“父为阳,子为阴”,认为儿子绝对服从父亲是一种义务。
这种变化反映了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3.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
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4.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
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除井田,民得买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5.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贡献,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6.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
孟子说天下一家;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最多。
这种天下观A.起源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施 B.表明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根源 D.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7.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
”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
”两人的本质意图是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8.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
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A.不合时宜B.礼法并用C.厚古薄今D.源远流长9.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由此可见该理学家A.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D.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10.“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
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表明明清文学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B.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D.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11.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城出现了一批“异偶”(出自《旧唐书》)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
这说明唐代A.儒学主流地位严重动摇B.学术氛围比较宽松C.儒学的发展趋向平民化D.儒学信仰有待于重构1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13.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
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一观点强调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14.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无理性的部分。
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
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A.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C.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D.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15.亚里士多德有许多名言,如“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这能反映出他A.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B.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C.注意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D.哲学思想中含有理性内容16.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
这些思想家“心中的块垒”是想A.挣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B.恢复古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C.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D.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17.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科学发展是启蒙运动的前提B.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C.人文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本质D.普及教育是启蒙运动的手段18.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该学者旨在强调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19.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技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革命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
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
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B.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21.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
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22.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
”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达尔文错误地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规律C.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D.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演进有着相同的规律23.“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经典力学D.进化论2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交通工具和武器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重大25.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第II卷(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其中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26.(20分)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
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
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
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三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理解(10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概括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