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历史课时作业: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一: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一: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材料表明( )A.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B.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C.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D.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答案:A。

据材料“及返,市罢,遂不得履”可知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说明东周时期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故选A项2.春秋时期的著名商人范蠡指出:“贸易货物时,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用货物不要滞留,更不要囤积待贵。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国家要加强食物安全监察B.食物商品应禁止进入市场C.市场秩序应得的法律规范D.商品贸易应该注重时效性答案:D。

由材料“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用货物不要滞留,更不要囤积待贵”可知,范蠡主张易变质商品不要滞留与囤积,即商品贸易应该注重时效性,故选D项。

3.北魏中后期,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

这一变化( ) A.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B.使北魏统治基础得以削弱C.说明北魏抑商政策的松动D.为民族间融合奠定了基础答案:C。

工商业者“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反映了抑商的一面,“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体现了抑商政策出现松动,故选C项。

4.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

这反映出( )A.地方分裂势力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政府市场观念变化D.坊市制度日益完善答案:C。

据题干材料“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可知,唐至宋对市场的认识有所变化,故选C项。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包含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包含答案解析)
A.科举制度趋于衰落
B.戏曲备受士人推崇
C.城市经济发展繁荣
D.社会等级秩序混乱
4.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城市功能的变化
C.统治者重视商业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A.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B.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
C.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D.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
20.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累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清代的商人以山西票商、扬州盐商和广东行商最为著名,此外,徽商、宁绍商、闽商等著名商帮也继续活跃在城镇之间,他们不仅从事贩运活动,而且经营典当、钱庄等金融事业。这表明( )
D.城市比唐朝稳定
5.“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高中历史 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 . 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 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早市 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C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早市”普遍出现的时间。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早市”普遍出现的时间。 )
思路点拨 汉唐的长安和北宋的汴京都是古代城市 发展的典型,汉唐长安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城市中有 发展的典型, 管理严格的“ 管理严格的“市”,而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则是 “市”打破了汉唐那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打破了汉唐那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答案 (1)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市”, 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 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 四面设有围墙,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 四面设有围墙,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并 且交易时间上也有严格限制。 且交易时间上也有严格限制。 (2)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布局发生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 了明显的变化, 了明显的变化,“市”的设置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这反映出北宋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的限制。这反映出北宋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概况 1.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2.先秦时期 . (1)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货币需求量增 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 西周时期 和铜贝。 加,当时流通的有 骨贝 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中心 。

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

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
1.李元宝那么富有,他的小小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2.李元宝若想去扬州做生意,他该如何解决货款支 付问题?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1.李元宝生活的长安城有何特征? 2.他若想去广州与更多的外国商人做买卖发大财, 他可能要经过什么机构的批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隋唐之际的商业发展特 征、表现,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
古代商人的地位变肯化嫁趋与势商如人”何的?现象。
商人地位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的哪些特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感悟古代商人的杰出贡献
材料1: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 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 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佛教、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 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 向西,在带来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 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利丝绸之 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
李元宝的后代在商业方面能看到哪些他祖辈无法看
到的东西?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宋元时期 商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表现,增强 学生的时空观念,发展学生的史料 实证素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情境, 了解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及对外政策,进一步强化学生 的时空观念。至此,也化解了 本课难点。
确立依据:高一学生空观念素养有待 提升
突破方法:自主学习、情境创设、史料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优势:思维活跃,参与性强, 学生基础较好,可塑性强。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作业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政局稳定,工商食官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城市的兴起D.出现许多商品市场解析:本题要抓住限定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被提高,故选B。

答案:B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由此可见西汉初期()A.禁止商品流通B.在政治上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C.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我国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解析:从“(西)汉兴,海内为一”说明国家的统一,又从材料后面的两句言语说明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C3.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这一记载表明()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D.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解析:题干材料中“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的意思是人们因为商业活动而聚居在某地,如果人口规模达不到县的标准,则该地可以设为城镇。

这说明一些城镇是由农村的草市发展而来的,故选D。

答案:D4.(2016·天津文综·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题中给出的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是印刷纸币的模板,它的存在能反映出北宋发行了纸币,故①正确;从铜版拓片的内容,可知当时印刷技术水平,故②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纸币拓片,不是纸币实物材料,故③错误;从纸币出现和拓片上文字,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5.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有()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②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也开始大量进入市场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选择题1.《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该材料反映出()A.战国到西汉前期商品经济活跃B.巨商地位很高,超过了王侯C.司马迁具有重农抑商思想D.西汉政府据此实行了盐铁专卖解析:选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反映的是战国到西汉前期商品经济繁荣,经商致富者比比皆是,富可敌国。

故应选A。

2.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等多次发布条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

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明清时期解析:选B。

秦朝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3.下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

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市署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

考查对图文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

从图左上角的东西市,可知①②正确。

从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可知④正确。

图中文字并没有专职机构市署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且市署出现于唐朝,故③错误。

因此C正确。

4.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出现于南北朝时期②政府对草市未实行行政管理③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④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草市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宋代的草市已具备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所以①③④正确。

《南齐书》中提及“草市尉”一职,说明政府对于这种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所以②说法不正确。

答案为B项。

5.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专题一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专题一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

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知识点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1)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逐利润而奔波。

3.唐代(1)水路:有所谓“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航程较远。

(2)陆路:商运发达,客舍、________、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2)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________。

(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________势力最为强大。

知识点二“市”的发展1.秦汉(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也有法令限制。

(2)汉代:“市”有专门的________。

2.南北朝时期(1)形成了民间集市——“________”。

(2)政府设立“草市尉”,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3.唐代(1)“草市”作用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2)“夜市”比较繁荣。

4.宋代(1)突破限制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________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②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③“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5.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荣。

知识点三商业都会的崛起1.兴起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________”的商业区。

2.发展(1)汉代①在长安和“________”设置管理市场的官员。

②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2)唐代①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②长安、________的商业最为繁荣,扬州曾“雄富冠天下”。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同步试题.docx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同步试题.docx

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

由此可见当时()A.商品销售的专业化B.城市经济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手工业生产分工细D.城市经济活动不受官府限制[]【答案】A2、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期太湖洞庭山区“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o这反映了南宋时期该地区()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B.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D.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地方共儿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Z物,尽仰商贩”可知,太湖洞庭山区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依靠市场换取所需,这都体现了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农业的商品化,故应选c。

3、日本学者加藤繁说:“坊的制度一一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一一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

”这一变化有助于A.江南地区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的分离D.城市商业空间的拓展【答案】D【解析】坊的制度的崩溃是有助于城市商业发展的,因为坊的制度的崩溃为城市商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和农业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商业空间的拓展而非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的分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4、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屮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

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

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B.商品经济繁荣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社会主流观念改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关键信息是“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材料发源地是宋朝保护财产权的立法,木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5、有学者研究发现,关于白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代人与明朝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2018学年历史必修2作业: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含解析

2018学年历史必修2作业: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含解析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B.在长安出现了很多会馆C.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粉彩瓷器D.长安城里有很多“夜市”2.(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3.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4.2009年4月26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开幕式暨徽商论坛在合肥大剧院歌剧院隆重召开。

来自境内外的官员、学者、企业界代表和安徽各级政府机构的官员一千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据此下列推测准确的是()第五届徽商大会开幕式暨徽商论坛A.徽商已经失去其“地域性”特征B.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C.徽商依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D.徽商的实力已经远超晋商5.“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朝李鼎《李长卿集》。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春秋商业贸易的繁荣B.战国商业贸易的繁荣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6.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7.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

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C.以政治目的为主D.以经济目的为主8.下图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某座城市商馆的情景,在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作业)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单选题1.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

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

这个盟约的签订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的增强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2.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

据所学推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最有可能是A.工商业人口的自然集中B.封建地主经济的初步发展C.手工业生产的种类增多D.统治阶级政治军事的需要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货币发展,以唐为界,这之前的“半两”钱、“五铢”钱,以重量为名。

从唐高祖颁行“开元通宝”起,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

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B.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C.土地兼并逐渐加剧D.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4.《宣(化)府镇志》记载,“先年宣大市中,贾店鳞比,名有名称。

如云:南京罗缎铺、苏杭罗缎铺、潞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

各行交易,铺沿长四里许,贾皆争居之。

”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鼓励商业活动B.长途贩运业发达C.自然经济走向瓦解D.工商业已成主导5.在明代以前,中国商人的经营活动多是单个的、分散的,没有出现具有特色的商人群体,是有“商”而无“帮”的。

明清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这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C.对外贸易的活跃D.商人地位的提高6.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7.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8.2013年9月,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合作倡议,依托古丝绸之路以促进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3)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型]新授[第课时][教学目的]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

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

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总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必修二专题一·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新)

必修二专题一·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新)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晋 商 主 要 经 商 路 线 图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 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 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 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 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 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 乔家大院 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 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 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 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贸易之巨,无人 能言其数”。泉州 是元代对外贸易的 重要港口,经常有 百艘以上的海船在 此停泊,外国旅行 家誉为“世界第一 大港”。元政府在 这里设有市舶使, 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联合国考查证明 这里也是海上丝绸 之路的起点。
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 但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 “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 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
一·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我国古代的主要商品
由此可见,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哪些生产部门的发展密切 相关?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商人” 、“商业”、“货币”
★白圭准确掌握市场 行情,在别人觉得多 而抛售时,他就大量 地吃进,等别人缺少 货物需要吃进时,他 就大量抛出。
★与西施一起泛舟齐 国。至陶,操计然之 术以治产,因成巨富 自号陶朱公。民间有 尊陶朱公为财神。
★秦相国吕不韦,由 仕而商,成为成功的 大商人后,又由商而 仕立国定君,是中国 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 相国之位的富商。
贾客灯下起, 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 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 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 空囊委路歧。扬州有大宅, 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 对镜弄花枝。 ——刘驾《贾客词》
(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 把东西配齐?反映什么历史现象?

人民版必修二历史课时作业: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Word版含解析

人民版必修二历史课时作业: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一第3课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但《二刻拍案惊奇》却载:“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反映(D)A.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明代徽商社会地位提高,经商成为当地主要的生活追逐目标,在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过科举,这反映了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并影响到传统观念的改变,答案选D,A C两项材料中并无体现,B项说法错误,徽商出现在明代。

2.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

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B)A.以商业职能为主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业限制被打破【解析】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

“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

故选B。

3.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B)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解析】宋代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市坊分离,有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所以东汉长安的市属于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故B正确。

草市和夜市在这个时期还没出现,城市也多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故A、C、D三项说法错误。

4.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B)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解析】“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说明当时市的空间有严格的限制,据此可以看出B符合题意;A、D是指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故排除;C是反映的长安城布局特点,与题意无关,也该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第3课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但《二刻拍案惊奇》却载:“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反映(D)A.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明代徽商社会地位提高,经商成为当地主要的生活追逐目标,在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过科举,这反映了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并影响到传统观念的改变,答案选D,A C两项材料中并无体现,B项说法错误,徽商出现在明代。

2.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

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B)A.以商业职能为主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业限制被打破【解析】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

“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

故选B。

3.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B)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解析】宋代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市坊分离,有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所以东汉长安的市属于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故B正确。

草市和夜市在这个时期还没出现,城市也多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故A、C、D三项说法错误。

4.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B)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解析】“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说明当时市的空间有严格的限制,据此可以看出B符合题意;A、D是指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故排除;C是反映的长安城布局特点,与题意无关,也该排除。

5.(2017·徐州)宋太宗淳化二年诏:“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材料反映出宋代(A)A.商业政策比较宽松B.设有专职征税官员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地方官员与民争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说明政府减轻商业的税收,放宽对商业的控制,故A项正确;设立专职征税官员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一直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宋代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保护百姓的利益,没有体现地方官员与民争利,故D项错误。

6.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诗中反映宋代(A)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商业发展状况。

“西家卖丝籴新谷”说明“丝”和“新谷”都成了商品,这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择A 项。

B项明显错误;C 项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是在春秋时期;D项说法错误,我国古代男耕女织是主要的经济形态。

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唐景龙元年(707年)的敕令材料二“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材料三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

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

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

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

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

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草市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草市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表现。

【答案】(1)面临困难:草市缺乏安全(盗贼劫掠)、封建政府压制。

概况:宋代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原因: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或北宋政府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如答商品经济的发展酌情给分)。

(2)表现:“市”打破了时空界限(市坊合一;出现了夜市);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或城镇);纸币流通。

(如答商品经济的发展酌情给分)素能提升一、选择题1.(2017·无锡期末)诗人杜荀鹤在《送蜀客游维扬》中写道:“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

”唐人卢求在《益州记序》中也写道:“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

以扬为首,盖声势也。

”引文反映了(D)A.长安、洛阳是汉朝最繁华的大都会B.扬州、开封是唐朝最繁华的大都会C.临安、成都是南宋最繁华的大都会D.扬州、成都是唐朝最繁华的大都会【解析】抓住题干中“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这里的扬指的是扬州,益指的是益州,益州是成都在古代的别称,故本题选D项。

2.(2017·太原)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此可见,纸币(D)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故A项错误;如管理不当任何时候纸币都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材料未涉及,与“由此可见”不符,故B项错误;交子没有“取代金属货币”,故C项错误;“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注重“防伪”功能,故D项正确。

3.(2017·徐州期末)宋代曾“诏张洎改撰京城内外坊名八十余,分定布列,始有雍洛之制”。

但“这只是一次模仿唐代首都长安与陪都洛阳坊市制度的形式,划定街区标明各坊区域,建小鼓楼,挂上坊名,却并无围墙,更没有东市、西市之类的市。

”宋代城市建设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A.商品经济发展B.政府抑制商业C.恢复唐朝旧制D.社会治安良好【解析】根据题意得知,宋代时期坊市制度分离,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政府抑商不利于市的发展,故B项错误;唐朝实行坊市制度,与题意不相符,故C项错误;社会治安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4.(2017·无锡期末)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徽商,往往“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在山西平遥,安徽西递、宏村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建筑。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D)A.留下了丰富的商帮文化B.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C.使手工业缺乏国内市场D.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当时商人在发家致富后,把多余的财富主要投入到大兴土木上,这就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5.(2017·扬州期末)扬州盐商是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

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

特别是盐商在清康乾时期最为显赫,形成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

明清时期都将两淮盐区的最高管理部门设在扬州,使其成为盐政中心。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材料二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

……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材料三扬州盐商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积极观念的熏陶和影响,仁爱、忠义、礼和、睿智和诚信并存,在商业行为风格上自成一派。

另一方面长期被封建落后思想所禁锢,重本而轻末。

——摘编自朱迪《扬州盐商衰落原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文化的积极内涵。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扬州盐商文化的社会影响。

【答案】(1) 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政府重视。

(2) 丰厚的文化遗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儒雅的文化风尚。

(3) 积极影响:促进诚信经营,改善社会风尚;消极影响:固守传统观念,阻碍经济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