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比例》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个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个单元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是对比例知识进行深入讲解的一个单元。
本单元主要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比例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比例相关的的生活情境图片、例题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店的水果图片,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发现苹果和香蕉的价格比是3:2。
2.呈现(10分钟)介绍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比例的意义。
例如,讲解比例的定义,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3:2=6:4。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每组分配一定的任务,如计算购买苹果和香蕉各需要花费多少钱。
第四单元 比例(讲义)-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题型归纳总结(苏教版)
第四单元比例(讲义)-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题型归纳总结(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比例的四种基本运算法则。
3.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和四种基本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比例及比例的性质:比例是一个除法式,其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为四个已知数量。
比例通常写成"a:b",读作"a与b的比",表示被除数a与除数b之间的比值关系。
比例的性质:1) 对于两个比例a:b和c:d,当且仅当ad=bc时,这两个比例是相等的。
2) 在同一个比例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商是相等的。
3) 在同一个比例中,被除数与商的比值等于除数与商的比值。
4) 在同一比例中,除数和被除数的比值等于商与被除数的比值的倒数。
2.比例的四种基本运算法则:比例的四种基本运算法则包括比例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些法则可以通过对比例的分母和分子进行操作来实现。
加法法则:a:b+c:d=(ad+bc):bd减法法则:a:b-c:d=(ad-bc):bd乘法法则:a:b×c:d=ac:bd除法法则:a:b÷c:d=ad:bc3.比例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1) 比例应用于商业营销,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根据顾客需求与实际情况,对商品或服务进行定价和售卖。
2) 比例应用于工程设计,在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中,使用比例来测量和设计物体的大小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
3) 比例应用于金融领域,在银行、证券等领域中,使用比例来计算贷款利率以及证券价格等。
教学过程:Step1.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感知比例。
比如,以学生身高举例,引导学生探究两个人身高的大小关系,将身高大小比较的过程转化为比例的思维过程。
Step2.讲解比例性质及四种基本运算法则通过教材、PPT等形式介绍比例的概念、性质以及四种基本运算法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4单元 比例 总结
一、比例的意义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图形放大的意义。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2)图形缩小的意义。
把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这里的比指的是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是1∶2。
(3)放大和缩小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映文件都是放大现象;照相则是缩小现象。
(4)把图形按n∶1(n不为0)的比放大,就是把图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n倍;把图形按1∶n(n不为0)的比缩小,就是把图形的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
2.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步骤。
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二算:按给定的比计算出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各边各占几格。
三画:按计算出的结果画出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3.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4.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比例。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若比值相等,则能组成比例;若比值不相等,则不能组成比例。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2)任意一个比例都是由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组成的。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2)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a×d=b×c.......。
.3.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无论图形是放大还是缩小,形状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在把变化前后的图形进行比较时,都是把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进行比较,所以应把放大或缩小后图形各边的长度作为比的前项,原图形对应边的长度作为比的后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表格式教案教学内容:比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明白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看、比较、摸索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1、明白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学生在观看、比较、摸索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觉什么?依照学生回答的情形,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先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先的2倍,确实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先的一幅长方形按如何样的比放大了?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能够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能够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假如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先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先的几倍?各应画几格?(2)学生画图,再展现、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现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摸索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先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比例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例的魅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操作过程。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受比例的存在。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两个人物的高度比例为3:4,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比例。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比例的特点和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比例的运算方法。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点评。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比例》PPT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PPT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设计的PPT文档。
本PPT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比例的概念2.1 比例的定义比例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它表示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比关系。
当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比关系不变时,我们称之为比例。
2.2 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冒号表示。
例如,若某物品的价格为20元,而其重量为4千克,我们可以表示为20:4或20/4。
3. 比例的性质3.1 等比例如果两个数或两个量的比值保持不变,则称它们是等比例的。
例如,若两个人的身高之比为1:2,则他们的身高是等比例的。
3.2 倍数关系若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则它们也是比例关系。
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若干倍。
3.3 比例的倒数若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比为a:b,则它们的倒数的比为1/a:1/b或b/a。
4. 比例的运算4.1 比例的乘法当我们知道两个比例中一个比例的值,以及它对应的另一个比例的值时,我们可以使用比例的乘法求解未知量。
4.2 比例的除法当我们知道两个比例之间的比值,以及一个比例的值时,我们可以使用比例的除法求解另一个比例的值。
5. 实际问题的应用5.1 用比例求解长度比例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比例关系来求解物体的长度。
通过测量实际长度与示例长度之间的比值,我们可以求解出未知长度。
5.2 用比例求解重量比例也可用于求解物体的重量。
通过测量物体的实际重量与示例重量之间的比值,我们可以求解出未知重量。
5.3 用比例求解速度比例还可用于求解物体的速度。
通过测量物体的实际速度与示例速度之间的比值,我们可以求解出未知速度。
6. 总结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比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希望本PPT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运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比例 比例的意义
(3)从12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6 )∶
(
2
)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如果能,请写出来。
(1)4∶5 和15∶14 4∶5=45 能组成比例 15∶14=45
(2)4.5∶1.5 和18∶38 4∶5=15∶14 18∶38=13 不能组成比例
7.在线段AG中,AB=BC=CD=DE=EF=FG,
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比例? (1)AB∶CD=BD∶EF (2)BD∶CE=AB∶BC (2)和(3)是比例。 (3)AD∶CE=BE∶EG (4)AD∶BC=BD∶FG
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
SJ六年级下册
四比例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比例的意义
1.填空。
(1)表示( 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2)15∶12的比值是( 5 ),5∶4的比值是( 5 ),它们的
比值( ),组成的4比例可以写成(
4
),
也可以相写等成( )。
15∶12=5∶4
1152=54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列式子中,( )是比例。 D
A.2.5∶1.5>20∶15B.2×6=3+9
C.3∶24=9∶48D.48∶8=12∶2
(2)下列比中,能与 12∶11 组成比例的是( D )。
A.11∶12
B.5.6∶6.5
C.112∶111
D.111∶112
易错点 没有正确理解比例的意义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6∶10和5∶3可以组成比例。( ) (2)16∶4=4是比例。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比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比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比例的概念,了解比例的应用;2.能够通过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数学题目。
二、教学重点1.比例的相关概念;2.比例的基本性质;3.比例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比例解题的方法和技巧;2.比例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比率和相关概念,引入本节课的比例。
步骤二:比例的概念1.定义:什么是比例?比例是什么含义?2.表示:如何表示比例?比例有哪些表示方法?如何读写比例?3.分类:比例有哪些分类?步骤三:比例的基本性质1.定义: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2.性质一:已知比例中的三项,可求出缺失项;3.性质二:比例中,两对比数相等,则这两对比数成比例;4.性质三:比例中,交叉相乘相等。
步骤四:比例解题的方法和技巧1.比例解题的步骤:列式、设方程、解方程、检验;2.比例解题的技巧: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善于转化问题,多思多练。
步骤五:综合练习1.针对比例解题,进行综合练习;2.练习内容包括:简单比例题目、实际问题应用题、复杂数学题目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针对比例的相关概念、基本性质和解题方法展开讲述,通过比例的解题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讲解和实践练习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比例的相关内容。
在练习环节,我设置了多种难度程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我还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加强讲解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例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例(5)-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比例(5)-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解决简单的比例题目的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含义;2.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比例的灵活应用;2.能够正确地解决简单的比例题目。
四、教学内容1. 复习老师和学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比例的概念。
2. 引入老师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一个很高的人和一个很矮的人。
要求学生对这两个人的身高比例进行估算。
之后,老师出示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有15个苹果,另一个盒子有30个。
要求学生估算这两个盒子的苹果比例,再与身高比例进行对比。
通过这个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的用途和作用。
3. 比例的概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比例的学习。
因此,老师需要给学生讲解比例的概念,以及比例的表示方法。
在这里,老师可以使用具体生活例子来说明比例的概念。
4. 实际问题在理解比例的应用之后,老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实际问题来进行演示和解释。
例如,一些比例分配问题、比例计算问题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具体应用。
5. 练习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练习。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比例的题目或者是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讲解比例的概念,以及比例的应用;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生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应用方式;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互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理解比例的概念;2.学生能否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比例计算;3.学生能否准确地解决简单的比例题目;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比例的学习。
通过引入,让学生了解比例的作用和应用方式,并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的应用技巧。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灵活掌握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43—44页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意识。
教学流程流程1:教学例题a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你还记得怎样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吗?请看,老师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题里面的图形。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流程2:教学例题b教师:我们可以写出这些比例3:6=2:42:4=3:63:2=6:42:3=4:6你写对了吗?教师:同学们,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同时板书:教师提问:你能说出其他三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就和你同桌说一说吧。
流程3:教学例题c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刚才我们写出来的四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呢?教师:我们可以发现6和2要么同时作比例的内项,要么同时作比例的外项,同样3和4也是如此。
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内项相乘的积和两个外项相乘的积是相等的,6×2=3×4。
教师引导:那么是不是其它的比例也有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样的规律呢?请大家再写出一些比例看一看。
教师:同学们,你写出的比例里也有这样的规律吗?的确在比例里存在这样的规律,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下面要请大家开动脑筋了,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板书)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教师:这个规律就可以写成a×d= b×c教师:同学们,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如果把3:6 = 2:4这个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该怎么写?教师:是这样吗?教师板书:教师:你知道现在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吗?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 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 比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概念,认识比例的基本符号“:”。
2.学会解决含有比例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
3.掌握较复杂的比例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比例1.掌握比例及其基本符号的意义。
2.学会把“分子与分母分别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来比较两个比例的大小。
#### 【应用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3.做好比例的本色问题。
4.做好反比例的问题。
5.正确地解决有关“高”的问题,且学会用比例三围法测量高度。
三、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等价的概念及其意义。
2.理解“分子与分母分别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较两个比例的方法。
3.学会解决含有比例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解决含有较复杂比例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比例三围法来解决有关“高”问题。
1.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比例及其应用。
2.活动教学法:通过实际活动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教学过程一】认识比例1.比例引入。
2.比例的定义。
3.掌握比例的基本符号“:”。
4.练习及讲解。
5.检查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二】比例的等价1.设计游戏活动,观察游戏时可能出现的比例。
2.理解比例等价的概念及其意义。
3.比较两个比例大小的方法。
4.练习及讲解。
5.检查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三】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1.发现“高”的问题。
2.学习比例三围法来测量高度及运用比例三围法解决有关“高”的问题。
3.讲解做好比例本色问题和反比例问题的方法。
4.练习及讲解。
5.检查掌握情况。
1.能够准确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符号。
2.能够理解比例等价的概念和“分子与分母分别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方法。
3.能够解决含有较复杂比例的实际问题。
4.能够熟练地使用比例三围法来解决“高”问题。
八、作业1.课后完成三道比例应用题。
2.完成三组对比图的绘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四比例(通用)【市一等奖】
第四单元比例(单元复习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通过复习,联系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项和内项、外项;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通过复习,使学生经历认识比例和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认识,体会不同部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知识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第四单元-------比例。
首先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课题)生: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
二、复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师:已知这两幅图的长和宽,想一想,第二幅图是按几比几放大的?师:2:1是什么意思?生:现在的长与原来长的比是2:1,现在的宽与原来宽的比是2:1。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 : 1现在:原来师: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根据对应边的长度比就能判断图形是放大还是缩小。
2、练习。
(抢答)下面的这些比哪些表示把图形放大,哪些表示把图形缩小?4:1 1:1000 5:2 2:3 1:1 100:1学生抢答,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3、按要求画出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师:我们还能根据要求画出图形。
(出示习题)师:要画出长方形应知道哪些条件?生:要画出长方形,应知道长和宽。
生:长3×2=6格,宽2×2=4格。
师:圆呢?生:要算出半径,r=2×2=4格。
2019-2020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卷2
17.有两支蜡烛,当第一支燃去 ,第二支燃去 时,剩下的部分一样长。第一支蜡烛与第二支蜡烛原来的长度比是()。
A.6∶5B.5∶3C.3∶2D.2∶1
18.学校的一条绿化带长200米,王老师把它画在比例尺是 的图纸上,李老师把它画在比例尺是 的图纸上。哪位老师画的绿化带长一些?长多少厘米?
23.布袋里有若干个球,其中红球占总数的 ,后来又往布袋里放了8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的 。原来布袋里有多少个红球?
参考答案
1.(1)x=18;(2)x=8;(3)x=3.375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外项的乘积,进行解比例即可求解。
【详解】
(1)12∶16=x∶24
13.36∶54=6∶9或9∶13.5=24∶36。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两个外项的和是45,差是27,求出两个外项,然后根据两个比的比值是 ,求出两个内项,最后再写出比例。
【详解】
(45+27)÷2
=72÷2
=36
45-36=9,36÷ =36× =54,9× =6,9÷ =9× =13.5,36× =24。
11.3 4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外项乘积,再根据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进行化简。
【详解】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可得BC×AE=CD×AF,即1.5BC=2CD,转化成比例的形式可得CD∶BC=1.5∶2;故CD∶BC=3∶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对两条边相等,即AB=CD,故AB∶BC=3∶4。
a=6b;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个单元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个单元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这个单元主要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应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应用。
2.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地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3.应用拓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比例的核心概念和性质。
可以设计一个比例式的模型,标注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用颜色标注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比例 第4课时-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比例第4课时-苏教版1.引入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教师,现在要给大家讲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的第4课时《乘积与比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比例问题,尤其是在购物、金融、经济等领域,比例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实例,学习如何通过乘积求比值,通过比值求乘积,巩固掌握比例的应用技能。
2.知识点阐述2.1 乘积与比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个比例由两个部分构成,都是有数量大小和单位的。
比如,苹果和梨的比就是10:3。
在比例中,苹果的数量是10个,梨的数量是3个,苹果和梨的数量的比是10:3,而这就是比的定义。
当我们知道苹果和梨的比例时,那么苹果和梨的数量就可以通过乘积来算出来,比如苹果的数量就是10个,梨的数量就是3个,或者苹果的数量是100个,梨的数量是30个,等等。
这就是乘积的应用。
2.2实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问题:如果一盒包装好的牛奶内有360毫升的牛奶,那么一共有几个盒子可以装满100升呢?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列出一个比例,即:360 : 1000 = 1 : ?其中,360是一个盒子内的牛奶量,1000是一升牛奶的毫升数,我们需要求的是每盒装牛奶的个数。
我们先求出比值:360 ÷ 1000 = 0.36也就是说,每盒装牛奶的容量与1升的牛奶的容量的比值是0.36。
接下来,我们来求出要装满100升牛奶需要多少盒子:100 ÷ 0.36 ≈ 277.77(约等于278)因此,要装满100升牛奶,就需要278个盒子。
3.体验与练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体验和巩固乘积与比的关系。
比如,通过计算一些数量关系,比例关系等问题,让学生内化和掌握乘积与比之间的关系。
4.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乘积与比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
当我们知道比例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乘积来计算数量,当我们知道数量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比值来计算比例。
2020春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4.4 比例的基本性质
2cm 4c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cm
3cm
两个三角形高的比: 两个三角形高的 4:2=2:1 比和底的比相等。 两个三角形底的比:
6:3=2:1 所以4:2=6:3。
2cm 4cm
6cm
3cm
每个三角形底 和高的比相等。
大三角形底和高: 6:4=3:2 小三角形底和高:3:2 所以6:4=3:2。
2cm 4cm
先分清比例的 内项和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 项之积等于两个内 项之积。
下面能组成比例的是( A )。
A.3.6:1.8和0.5:0.25
两个比例外项之积 等于两个内项之积。
C.6:3=18:8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哪几组中的四个数可 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15,3和1 (2)4,6,6和9
3.6:1.8和0.5:0.25
(1.8 )×(0.5 )=( 0.9) ( 3.6)×(0.25)=( 0.9)
( )×( 24 )=( 8 ) ( )×( 18 )=( 4.5)
在比例里, 两个外项之 积等于两个 内向之积。
课堂练习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 ):2=6( 4 ) 5:(15)=( 3):9
5:15=1:3 4:6=6:9
根据比例的基本 性质。
(3)3,5,4和10 不能组成比例。
同步练习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 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发现6和2可以同 时是比例的内项 也可以同时是比 例的外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比例》综合练习题(1)(无答案)
一、填空简单我细心。
(24分)
1、在36
02407281.... 中,两个外项是( )和( ),两个内项是( )和( )。
2、36的约数有( )个,从中选择4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比例是( );如果使两个比的比值是13
1,这个比例是( )。
3、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4、从1、2、3、4、
5、
6、
7、
8、
9、10这十个自然数中,选出4个组成一个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
5、已如3、4、12三个数,再添一个能组成比例的数,所组成的比例是
( )。
6、在一副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泰州到南京的距离是
5.4厘米,泰州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7、在比例尺1:20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长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
( )米。
如果小明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从桥上通过,需( )分钟。
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若3a=4b ,那么b
a =( ),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4和5,则两个内项可为( ) ( ) 或( ) ( )。
9、在31:4、12:1、1:12中,能与4
1:3组成比例的是( )。
10、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2厘米,它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如果把一个长1.2毫米的零件,在图上用24厘米表示,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1、把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
1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0,其中一个外项是
25,另一个外项是( )。
二、众里寻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
1、能与31:4
1组成比例的是( ) A 、4:3 B 、3:4 C 、41:3 D 、41:3
1 2、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长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1500
B 、1:150000
C 、1:15000
D 、1:1500000
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
4、把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
A 、l:20O
B 、l:2000
C 、l:2000OO
D 、l:2000000
5、下面( )是比例尺。
A 、4×5=2×10
B 、χ:3=7:5
C 、ɑ: b=C
6、一个制服厂生产一批童装,每天生产350件,8天可完成任务;如果每天生产400件,多少天可以完成? 设χ天可以完成。
正确列式是( )。
A 、χ
4003508 B 、400χ=350×8 C 、350:8=400:χ 三、聪明豆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6分)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1。
( )
2、如果a ×2=b ×3,那么a :b=2:3 。
( )
3、实际距离是40千米,图上距离是5厘米,幅图的比例尺是
8
1。
( ) 4、在71:χ=21:71中,χ=21。
( ) 5、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40
1。
( )
6、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
( ) 四、写出比例式,并解比例。
(6 分)
1、1.8与X 的比等于4与32的比。
2、等号左边的比是1.2:x ,等号右端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4.8和7.2,求x 是多少。
五、解比例。
(18分)
151:χ=121:5 21:χ=103:3
1 43:0.5=16:χ
8
3:χ=3:24 χ:1000=1000001 8:χ=12:3
六、按要求做题。
(8分)
1、把
25、78、0.4和8
7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2、把15×6=30×3改写成四个不同的比例。
七、解决实际问题。
(26分)
1、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据测算阔叶林3天可以放出氧气2.19吨,照这样计算一个月可以放出多少吨氧气?(以30天计)
3、学校操场长130米,宽80米,用
1000
1的比例尺画在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4、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求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5、一个电视机厂五月份生产的彩色电视机与数码电视机的比是5:4,现生产的彩色电视机有4500台,生产的数码电视机有多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