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4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检测5《苏轼词两首》
5.苏轼词两首班次姓名组别一.选择题(27分)1.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B.一蓑烟雨任平生C.一时多少豪杰..拍岸..D.惊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乘:趁着。
C.樯.橹灰飞烟灭樯:一种摇船的桨D.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3.对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词在豪放的气氛中夹杂着婉约,以便形成刚柔并举的风格。
B.以美人衬英雄,更能表现周瑜潇洒的风姿。
C.说明周瑜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D.说明孙权的信任是周瑜能够建立功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5.对《定风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联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6.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选出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4
5 苏轼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ěi)磊.落(lěi)累.赘(lěi)罪行累累.(lěi)B.饥馑.(jǐn)谨.慎(jǐn)觐.见(jìn)怀瑾.握瑜(jǐn)C.伦.理(lún)沦.落(lǔn)腈纶.(lún)羽扇纶.巾(lún)D.莽.原(mánɡ)欺罔.(wǎnɡ)茫.然(mánɡ)竹杖芒.鞋(má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酹江月捋虎须淘米陶醉B.遵命酒樽纶巾人伦C.料峭俊俏树梢消遥D.萧瑟笙箫吟啸潇洒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B.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温暖。
C.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D.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4.下列词句中,诵读停顿划分无误的一项是()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B.千古风流..人物C.回首向来..萧瑟处D.同行皆狼狈..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一首词的上、下段分别称为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朝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其长,但大体上可归于婉约派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7.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必修4
1. 填空:《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
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 _______ 。
贬居_______ 期间,曾两游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______ 岁。
2. 选择:(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B. 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C. 纶(g 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D. 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
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A. 故作不良计B.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 池鱼思故渊D. 故国神游(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
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A. 终岁不闻丝竹声B. 举酒欲饮无管弦C. 足下蹑丝履D. 君当作磐石(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2021-2021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成才之路】2021-2021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一、双基夯实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公瑾.(jǐn)樯橹.(lǔ)羽扇纶.(lún)巾B.酹.(lèi)江月雄姿.(zī) 早生华(huā)发C.狼狈.(bèi) 已而.(ér) 何妨吟啸.(xiào)D.芒.(mánɡ)鞋料峭.(qiào) 一蓑.(shuāi)烟雨【答案】C(A.纶:ɡuān;B.华:huá;D.蓑:suō)2.以下词语书写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联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生平山头斜照【答案】D(A.姣—娇;B.涛—淘;C.川—穿)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适当的一句是( )的青松在山间起伏,A.澄明空灵的气息在姑婆山国家丛林公园的上空萦回,沁人心脾,涤荡肺腑;美轮美奂....荡起纯美的山风绿云。
的光芒,就仿佛是彩虹织成似B.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
C.在谍战戏、宫斗戏连番轰炸的态势下,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却画面明丽天然,情感朴实动人,在。
当前急躁的环境中可谓空谷足音....D.高铁票价打折只是铁道部门的一个小举措,但通过那个小举措咱们能够管窥蠡测,看到了铁路部门能真....正从实际动身,不断知足旅客的需求。
【答案】C(空谷足音:比喻宝贵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A项,美轮美奂:形容衡宇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不合语境。
B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类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不合情境。
D项,管窥蠡测:比喻目光狭小,见地短浅。
不合语境。
)4.以下句子中的“国”字,与例句中的“国”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故国.神游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题
基础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ěi)公瑾.(jǐn)浪淘.尽(tāo) 跻.身(jī)B.凝噎.(yē) 纶.巾(lún)千堆.雪(duī) 浣.衣(huàn)C.何妨.(fáng) 蓑.衣(suō)酹.江月(lèi) 粗糙.(cāo)D.吟啸.(xiào) 料峭.(qiào)生华发(fā) 糟粕.(pò)解析A项,“淘”应读“táo”;B项,“纶”应读“guān”;D项,“发”应读“fà”。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甘霖元霄樯橹怀瑾握瑜B.湛蓝故垒酒樽故国神游C.萧瑟横溢芒鞋巧然无声酹酒娇情竹杖芒鞋解析A项,“霄”应为“宵”;C项,“巧”应为“悄”;D项,“娇”应为“矫”。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时..多少豪杰一时:当时,那个时候。
B.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微寒。
C.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D.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形容冷落的样子。
解析D项,“萧瑟”在此处的意思是“风吹雨落的声音”。
答案D4.导学号506800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云.树绕堤沙解析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C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这首词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沦.陷轮.流伦.理道德羽扇纶.巾B.墙.壁蔷.薇不稼不穑.帆樯.如林C.俊俏.讥诮.刀剑出鞘.春寒料峭.D.木槿.觐.见怀瑾.握瑜谦虚谨.慎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尽,风流人物淘:冲刷B.樯橹灰飞烟.灭烟:像烟一样C.竹杖芒鞋轻胜马.马:骑马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写“小乔初嫁”,意在以美人衬英雄,赞颂周瑜年少得志。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5.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D.“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① 。
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环境可以影响心境,② 。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1课时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第2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1一、双基夯实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qiáng)酹.(lèi)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 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差.别(chā) 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 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答案】A(B项笺应读jiān;峭应读qiào。
C项砭应读biān。
D项称应读chè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C.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答案】D(份——分)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长江)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一蓑烟雨..任平生(沙湖道中雨)已而..遂晴(过一会儿)D.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故国..神游(古战场)【答案】C(烟雨:江湖上烟波浩渺,雨丝风片的景象。
)4.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B.已而遂晴,故作此C.故国神游D.故人西辞黄鹤楼【答案】B(B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答案】C(C是词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状)6.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望江南·春未老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鉴赏: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
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垒.(lěi)吟啸.(xiào)衰.落(shuāi) 怀瑾握瑜.(yú)B.华.发(huā) 涤纶.(lún)谪.居(zhé) 羽扇纶.巾(guān)C.间.隔(jiàn) 蓑.衣(suō)应和.(hè) 狼狈.为奸(bèi)D.萧瑟.(sè) 刹.那(chà)书卷.(juàn) 料峭.春风(qiào)解析:B项,华huá。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故.国神游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道.芷阳间行C.人生如.梦技不如.人D.竹杖芒鞋轻胜.马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解析:A项,均为“形容词,以前的”;B项,动词,说/动词,取道;C项,动词,像……一样/动词,比得上;D项,动词,胜过/形容词,风景优美的。
答案:A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放荡不羁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D.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咏长啸解析:A项,风流: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2015年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4
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故垒.牵累.磊.落身陷缧.绁B.公瑾.饥馑.木槿.觐.见皇帝C.雄姿.咨.询趑.趄龇.牙咧嘴D.萧瑟.吝啬.风樯.不稼不穑.解析A项,缧léi,余读lěi;B项,觐jìn,余读jǐn;C项,全读zī;D项,樯qiánɡ,余读sè。
答案 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空:直插云霄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初嫁:刚刚嫁过来C.已而遂晴..,故作此遂晴:最终放晴D.竹杖芒鞋轻.胜马轻:轻松解析C项,“遂晴”应为“就放晴了”。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天然一段风流..态度B.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C.何妨吟啸且徐.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山头斜照却相.迎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解析A项,前:杰出的;后:指风韵。
B项,前:感觉;后:醒来。
C项,前:慢慢地;后:轻缓。
D项均偏指“我”。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所含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羌管弄晴,菱歌泛夜D.留恋处,兰舟催发解析A、C、D三句含借代修辞。
A项的“樯橹”代指曹操水军;C项,“羌管”指代笛声;D项,“兰舟”指代舟子;B项,“雪”是比喻,喻浪花。
答案 B5.古诗词中,有时为了押韵,或为了强调某一点或为了协调平仄,常存在语序颠倒的情况,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解析A.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B.北望中原气如山;C.遥望孤城玉门关。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语文高中必修四 2.5 苏轼词两首 同步练习
2.5 苏轼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D )A.千堆.雪(duī)萧瑟.(sè)已而遂.晴(suí)B.周公瑾.(jǐn)何妨.(fǎnɡ)一蓑.烟雨(suō)C.生华发.(fā)吟啸.(xiào)羽扇纶.巾(ɡuān)D.酹.江月(lèi)樯.橹(qiánɡ)料峭.春风(qiào)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小乔初.嫁了初:刚刚B.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C.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形容冷落凄凉D.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故.垒西边故.国神游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道.芷阳间行C.人生如.梦技不如.人D.竹杖芒鞋轻胜.马胜.地不常,盛筵难再4.下列各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B.“羽扇纶巾”,“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做铺垫。
5.下列关于本课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C )A.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B.这两首词选自《东坡乐府笺》,其中“乐府”本是音乐行政机关,后来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此处是词的别称。
C.公瑾,是周瑜的字。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
一般来说,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D.周郎,是对周瑜的称呼。
因为周瑜24岁时担任中郎将,故人们称他为“周郎”。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答案 D解析任:听任,任凭。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 B.千古风流C.多情....应笑我 D.同行皆狼狈答案 D解析D项“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A项古义:刚才。
今义:从来,一向。
B项古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
C项古义:多愁善感。
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3.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案 B解析B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
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答案 D解析李煜应属婉约词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故垒.牵累.磊.落身陷缧.绁B.公瑾.饥馑.木槿.觐.见皇帝C.雄姿.咨.询趑.趄龇.牙咧嘴D.萧瑟.吝啬.风樯.不稼不穑.解析A项,缧léi,余读lěi;B项,觐jìn,余读jǐn;C项,全读zī;D项,樯qiánɡ,余读sè。
答案 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空:直插云霄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初嫁:刚刚嫁过来C.已而遂晴..,故作此遂晴:最终放晴D.竹杖芒鞋轻.胜马轻:轻松解析C项,“遂晴”应为“就放晴了”。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天然一段风流..态度B.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C.何妨吟啸且徐.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山头斜照却相.迎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解析A项,前:杰出的;后:指风韵。
B项,前:感觉;后:醒来。
C项,前:慢慢地;后:轻缓。
D项均偏指“我”。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所含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羌管弄晴,菱歌泛夜D.留恋处,兰舟催发解析A、C、D三句含借代修辞。
A项的“樯橹”代指曹操水军;C项,“羌管”指代笛声;D项,“兰舟”指代舟子;B项,“雪”是比喻,喻浪花。
答案 B5.古诗词中,有时为了押韵,或为了强调某一点或为了协调平仄,常存在语序颠倒的情况,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解析A.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B.北望中原气如山;C.遥望孤城玉门关。
答案 D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前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的完好。
D.音乐舞蹈史诗《千古东坡》1月28日在市体育馆的演出,精彩纷呈,既有歌舞,又有杂技,让观众在大开眼界的同时,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苏东坡,一个鲜活的苏东坡。
解析A中“首次拍摄”与“第一幅”语义重复累赘;“图幅”语意不明确,既可理解为“中国第一幅月图”这张图片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这张图片所涵盖的月球地域面积。
B中“距今100万年前的复原后的‘郧县人’”语序不当,应为“复原后的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
C中“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的完好”成分残缺,应在“如此的完好”后加“的丝绸棺罩”。
答案 D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7~8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为此词的首句,是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
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答案“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
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
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下声势。
8.本词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来突出主要对象。
词人写“千古风流人物”“小乔初嫁了”都为烘托英雄周瑜。
映衬则为相互衬托,词中实写赤壁之景与虚写火烧曹船之事就属映衬手法,为的是突出英雄周瑜。
答案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到周瑜一人身上,突出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烘托手法的运用,以此来突出人物形象。
词中用“小乔初嫁”衬托其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用“樯橹灰飞烟灭”衬托其赫赫战功,突出其指挥若定、谈笑风生的儒将形象。
(二)阅读《定风波》,完成9~10题。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分析。
在这首词中,有一些语句直接塑造了词人自己豁达、乐观、从容镇定的形象。
结合这些词句分析即可。
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冲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智者形象。
10.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对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作者能从生活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并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解答此题应紧扣的要点。
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所以“于简朴中见深意”的评语十分恰当。
三、能力拓展(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1~12题。
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词的上阕中,不难看出所写时节是早春,而后找出体现初春的物象,如“莺”“雨”“草”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早春。
从“莺初解语”中的“初”,“微雨”中的“微”以及草色的“遥看近却无”中可以看出。
早春时节,黄莺刚能啼叫,毛毛细雨轻拂,小草刚刚发芽。
1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感情的能力。
词的上阕写早春之景,景中不乏喜悦之情。
下阕抒情,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等关键词,不难看出词人时光易逝,应把握这大好时光的感情。
答案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
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卜算子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少。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13.这首词上片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要求赏析词的前两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作答时抓住词句中的“蝶衣”“猩红”,先确定所用修辞,再结合诗句分析如何使用这种修辞并指出其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比喻。
作者将轻盈的花瓣比喻为蝴蝶的翅膀,描绘了花朵可爱的姿态;将鲜红的花朵比喻为猩红的血,描绘出花儿体态娇小、颜色鲜艳的特点。
14.词的上片为什么说“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词的下片为什么又说“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并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词句中的“道是”是“如果说”的意思,据此来理解这两句词,而后归纳出其中所含有的诗人的感情即可。
答案上片说“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是说天公是惜花的,不然,花朵为什么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呢?下片说“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是说天公是不惜花的,不然,为什么会雨洗风吹,使百花凋零呢?表达了对天公让风雨任意摧残花朵的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