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切题妙合无痕
作文结尾点题如何切题
作文结尾点题如何切题、醒目、明朗考场作文,善点题和从不点题的,会有很大的得分差距。
学会点题,首先要审题,主要是对题目、文体、字数的规定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局安排,审题的时候要注意限定性词语和关键词,只有在审好题的前提下才能写出或立意严谨或情感真挚的文章,高考作文应尽量写得醒目、明朗。
而点题是使作文醒目、明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从性质上分,点题有明点和暗点两种。
所谓“明点”,即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
譬如2007广东题《传递》。
有考生写《薪尽火传》一文,开始那几句:“人的骨肉最终必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薪尽火传的意思。
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这里直接点明“薪尽火传”四字的深刻含义。
所谓“暗点”,则指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地点出题意。
譬如2007福建题《季节》有考生在作文中审视中日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殷殷期待,彰显脱俗大气。
文中说:“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日本也深受战争之害,只有面对历史,相互尊重,两国就会走上花繁香溢的春天,让亚洲人民沐浴和煦春风。
”揭示出文题的含义,说明了作者扣紧“季节”的意旨。
从形式上分,点题有篇首、篇中、篇末和通篇点题四种方式。
篇首点题亦即开门见山点题法。
如2007广东题《传递》,有考生写《爱在家中传》一文,就是在文首点明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
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发现,原来爱在我家中默默地传递着。
”开宗明义,点明“家”、“爱”、“传递”引出下文,为整篇文章定下基调。
篇中点题也是一种作文常用的点题方法。
就是在文章叙述或论说的过程中,以简洁精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
如广东一考生在《传递中发展》一文中写奥运精神时这样写:“奥运精神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和平、环保、竞技、理想等方面的现代科学体系。
别出心裁拟妙题(DOC)
别出心裁拟妙题一、修辞法1、比喻。
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作文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2、夸张。
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3、反问。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4、设问。
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5、借代。
“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6、对偶。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7、拟人。
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
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8、呼告。
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二、引用法1、引用诗句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话题“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2、引用流行歌词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Four in love3、引用名句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三、反常法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四、符号法1、数学符号以“游戏”为话题——《7+1 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巧点题 准切题——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谈作文的点题与切题
巧点题准切题——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谈作文的点题与切题【摘要】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
它可以使内容更有效的切题,使文章更受阅卷老师青睐而获取高分。
点题的句子,可在篇首、篇末、篇中,也可通篇点题。
巧妙的点题,能让主旨不断呈现、深化,帮助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成就佳作,获得高分。
【关键词】考场作文点题切题高分扣题写作可以说是考场作文的第一要务。
凡优秀作文,必先切合题意,这是考试作文所必须做到的起码的一条。
文章本身再好,不切题也是枉然。
而点题是使文章内容切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点题做得如何,实质上是关系你写的作文切题与否的问题。
点题与切题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文章不点题却能切题,从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言,通常很难做到。
其实点题是一种简便易行而又能强化特定语义的极有效手段,尤其是关键位置反复几次点题,可以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迅速得出“切题”的结论。
同时,当我们时刻考虑点题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自然围绕话题了,从而由形式影响内容设定,使我们的文章自然切题。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一篇“点题”、“切题”的好范文。
文章首段开篇点题,使一种浓重的低沉的感情气氛笼罩了全文。
行文中的两次点题,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从身形、穿着、动作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具体的描绘,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写父子的离情别绪,感人泪下。
作者又简略地写了父亲离去的背影,渲染烘托,巧妙切题。
文章篇末再次点题,“我”读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出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开头照应。
这样,文章标题的含义就十分明显了:“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背影”是父亲留给儿子最深刻的印象。
从《背影》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常见的点题形式:1 开宗明义,篇首点题。
这种方法也称“开门见山法”。
落笔直入主题,或紧扣话题,可以起到开宗明义的效果,也符合考场作文人题迅速的要求。
一方面可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行文不至迷失方向而偏离题旨;另一方面也是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中心或扣住了话题,不会离题。
拟行路难 蜀相 书愤内容分析
拟行路难这首“泻水臵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
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
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
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
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
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
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
对联的切题方法:
剑叫"玉龙",除反映剑的洁白、明亮形象外,还反映舞剑时,剑如龙的飞腾;酒叫"琥珀",则反映了它的颜色和清澄明亮的特征;太阳叫"苍圆",则反映了它的形状和背景特征;春草叫"寒绿",秋花叫"冷红",反映了二者时令和颜色特征。
形象思维不是判断、推理的过程,而是运用形象的联系,进行想象乃至幻想的过程。
对联的切题方法:云说:对联切题巧妙在于虚实结合有致。
写物,常规写法是上下联皆写物的外貌形状,略高一筹的是一句状貌一句写质(用途、特性),若无状貌而尽显物之特性者为妙。
写人写事,应该一实一虚。
一句围绕人或事,一句抒情议论。
如果是长联上下联皆可在前分句后分句间安排虚实。
1、抓住所咏的人、物、事的本质特征来进行楹联创作。
如:利国利民真壮士;伟基伟业耀蓝天。
(联都大蒙)这联作于2005年春节,是为航天英雄杨利伟先生而写的(见《中国楹联》2005年第一期)。
杨利伟是航天英雄,他的事业就在蓝天上,联中紧扣了“蓝天”和“壮士”这两个特定“景象”,基本上做到切人切时切事。
2、将所咏的人、物、事巧妙置于联中,写出特色。
特等奖国越千年,际逢六合,听今日鸡鸣三省商拥四海,城发多元,看河东凤举九天(《联都》网友(江西)潘一之)这是《联都》网友(江西)潘一之先生在河东“今日国际商城”海内外有奖征联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的联。
联中嵌了“河东今日国际商城”,非常自然。
此联主要反映了商城特色和河东风貌及地临三省的特点。
联作应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立意高远、雅俗共赏、富有文艺色彩,符合对联格律,尽可能将传统的文艺形式与现代的商贸气氛有机结合,将深邃的文化内涵与通俗的语言文字精巧结合。
用对联这一传统的文学艺术奇葩,显示商城的广告宣传效果。
又如,广州市韩江酒楼上的一副联: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这副联巧妙地引用了与诗酒有紧密关联的四个历史人物:韩愈、刘伶、江淹、王粲。
珠海市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珠海市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面的对联不是以“黄鹤楼”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A.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B.景物未全非,独恨难招天上鹤;乡关何处是?几回欲问楼头仙。
C.老子兴来,除开辛氏岂无酒?高人辈出,压倒崔公便是诗。
D.大河奔海,斜日恋山,妙景宜从高处赏;千古奇观,五言绝唱,名楼长借好诗传。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
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
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楹联的起源教案
教案1第一章楹联的起源【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历史。
2、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历史。
【教学难点】:了解对联的历史【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联的起源: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具体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至今在我国楹联学术界依然没有定论,造成研究和定论困难一方面是历史上中国的文化界对其重视不足,很少记载收录,专门研究对联的学者和著述就更加是凤毛麟角了,另一方面历史文献资料的缺失,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所以要准确定论对联起源的具体时间是相当困难的。
对句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口头应对或者文人之间的相互游戏,现据专家考证最早的对句是《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记载的陆云(字士龙)与荀隐(字鸣鹤)的对句: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两人的生活年代在公元262—303之间。
故所以有证可考的最早对句出现于这段时间。
联语主要是由文人书面创作,是脱离了诗歌、辞赋而“独立悬挂出来,作为联用”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脱离诗歌、辞赋等不能算为对联。
现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联语是东汉末年孔融(153--208)从他原诗中抽出,悬于客室“已经起到对联作用的”一联: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比较对联中对句与联语的特点和范畴,我们逻辑上应该认为对句的出现早于联语,但是从已有的资料和研究来看,孔融生活年代(153--208)要早于陆、荀两人(262—303)由于暂时无法找到对句早于联语的其他有力证据,我们暂时存疑。
(二)从对联的艺术美学和发展逻辑来看,对句应该早于联语。
和一切艺术的萌芽与发展历程一样,对联的萌芽首先应该在于民间,而后才为文人和统治阶层运用,成为一种文字体裁,进而推广而为社会接受,最终成为一种文化与风俗现象。
对称以及平衡,是中国哲学文化与艺术美学一向追求的特点,这点在早期先民的有意无意的模糊美学观中已经是最为特出的一点了,从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的打制、生活用品的装饰,到汉字创造都鲜明体现了结构对称与平衡的特点;道家文化的大极、两仪、四相、八卦的对称平衡推演更是突出强调了此点。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ppt课件.ppt
句中不用动词系连,纯粹以名词性意象对映,在一寒一暖的 景象中写出往年相聚的快乐和别后的孤单。 ❖ 五、六句再转写黄几复的处境,先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中“家徒四壁立”的典故写他的贫寒,再反用《左传》定公 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的成语,感叹他久沉下僚。 “拗” 给人以逼促之感。 ❖ 最后借想象描绘一幅凄凉图景,并暗用了李贺《南园》“文 章何处哭秋风”的诗意,表现自己的不平。 ❖ 二、特点: ❖ 语言过分艰奥、句法和章法过分生硬 ;多用典故
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
黄庭坚的诗
五、影响:树立典范,受推崇而促成江西诗派 形成 1、典范性: 诗歌成就卓越,且鲜明地体现了宋代 诗坛的美学风范; 作诗的方式是字斟句酌,法度井然, 便于别人仿效; 诗论是循序渐进的,并大张旗鼓地倡 导以杜甫为诗家宗祖,还为诗人们设计了摆 脱窘境的策略,使人有具体的门径可入。
黄庭坚的诗
2、形成流派: 黄庭坚受到众多青年诗人的拥戴追随,一个以
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 3、流派得名: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4、元代方回《瀛奎律髓》: 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江西诗派重要作家-陈师道
❖ 一、生平:
(3)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 ❖ 2、求深务奇,意境生新瘦硬 ❖ 三、成就突出,形成 了“山谷体”
黄庭坚的诗歌
❖ 1.用拗句,务新求奇,为人所不为。 ❖ 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
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 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 2.用典: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以故为新” 。 ❖ 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 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 ❖ 3、具有一种独特的幽默诙谐感 ❖ 公开主张诗歌可以“打诨” ,他将诗的娱乐特性发挥到很 高的水平 ❖ 四、有晦涩生硬之弊: ❖ “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
议论文写作指导切题
议论文写作指导切题议论文写作指导:切题切题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生命线,行文一旦偏题,将被判为三类卷以下,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损失。
材料作文的审题依赖学生对材料的整体解读,为了避免偏题,在行文中反复点扣材料的核心关键词似乎成了一剂灵丹妙药。
于是,标题突出关键词、论点聚焦关键词、论证重复关键词、结尾强化关键词,成了不少议论文的标配。
但是,如果不清晰辨析核心关键词的内涵,不清晰界定核心关键词的外延,则行文根基浮泛,极易通篇垮塌。
且看以下材料作文题:一个人要有勇气,才能不自欺,才能承受他人的目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2018-2019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作文题)虽然学生不难找出核心关键词“勇气”,但表述上出现偏差的问题,比比皆是。
问题一:不加辨析,笼统打包,导致空洞无物。
例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之路,何其长?人生之旅,又何其难?勇气,恰似这漫漫长路上的一抹微光,小,却足以燃起你内心的希望。
勇气,还是万古长空中的一轮明月,是你如何都无法忘却的一轮明月。
(开头)例2:涓涓细流,怎得具有滔天之势;纤纤草木,怎得具有参天之相;绵绵细雨,怎得引起狂风作、惊雷生!是什么使它们暴发出这超越自身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力量?是勇气,是它们心中大无畏的勇气。
(开头)我大赞勇气,它是悬崖上的青藤。
(分论点一)我大赞勇气,它是有刺的玫瑰。
(分论点二)这两篇文章都没有深入思考核心概念“勇气"的内涵,没有清晰界定“勇气”的外延,只是将其笼统打包,在核心概念的表层滑翔、兜圈,所以表意模糊不清,空洞无物。
也正因为缺乏对“勇气"的辨析、界定,所以有时会用词不当,如小草的“勇气”、细雨的“勇气";有时为凑足字数,不得不扩写材料或以例代证。
这些都暴露出写作者思维品质不高的问题。
此外,有的核心关键词具有多意性、模糊性,如“语言”“智慧”,在写作时,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一种角度,如谁的语言、哪一门类的语言、哪一方面的智慧,并且全文一以贯之,不及其余,这样才能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笔力凝聚,写深写透。
“起承转合”在心中,行文如水更轻松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1
“起承转合”在心中,行文如水更轻松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当代美学家M·李普曼曾说,“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
”的确,建筑师造房前也得先画好结构图,作文也如此。
文学家歌德说:“结构文章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一个鲜活灵动的有机整体,才能写出好文章。
”写作时,只有匠心独运地把材料组织得精巧,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
关键词:中考作文布局方法我们承认,作文是用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认识的,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形式,如何表情达意?张志公先生也强调:“定出公式和框子是不对的,但是要求初学者熟悉并且掌握作文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还是需要的,对于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也是有益的。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综上所述,可见掌握一定的作文布局方法对于写出好文是非常关键的,况且考场作文有字数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必须掌握确保自己正常发挥的作文布局方法。
一、中考作文布局常犯的错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文章的结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础等级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发展等级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
前者要求作文有开头、结尾、主体三大部分,没有残缺不全的毛病,布局周密、前后连贯、层次分明,没有颠三倒四的毛病,文章祥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得很恰当,没有主次不分的毛病,可以评到二类文以上。
后者要求写作时材料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形式能不落俗套,给人新鲜之感,文章情节的构思能做到让人“意想不到”,比如文章运用了先抑后扬、悬念迭出、一波三折、明暗双线结构,等等,符合这一要求才能达到一类文。
而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基础等级,更糟糕的在布局上常犯错误。
除此以外,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文章结构方面还存在着以时序贯穿式的结构平铺直叙、用空间转移式行文呆板生硬、安排时空交互式时混乱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考场作文更上一个台阶的重要因素。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说教材分析《书湖阴先生壁》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
前两行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行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院内洁净雅致、花木成畦,院外绿水青山,让学生在诗句中品味诗画意趣。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享受田园生活愉悦的心境。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4.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1.体会诗人借景抒发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课解题1、谈话导入(由熟知的古诗词引入,切题解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圈画生字)2.点名试读,生评价,(师相机指导“畦、闼”正音。
)随文识字教学。
师范读,引导学生采用多形式朗读,体现古诗节奏与韵律美,实现整体感悟。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回顾古诗词内容学习的方法,做好教学先导。
采用边读边圈画出诗画所描述景物,想象画面。
让学生进去情景之中,适时地提问让学生将脑海中的画面表达出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去理解院落之美,湖阴先生勤劳,热爱生活高雅的生活情趣。
(指导朗读)(四)赏析写法。
修辞手法运用及好处,回顾旧知,积累古诗词。
由课堂走向课外,再回到课内。
加强理解与记忆。
五、总结收获。
立足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总结回顾。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第【1】篇〗《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2、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二、诵读,明诗意。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3、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4、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小学语文起标题方法
小学语文起标题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语文起标题方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表达文章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阵地。
中考难题突破——口语交际专题答题技巧(附历年精品中考题30例)
【考题类型与答题技巧】题型一、说理由。
首先表明态度(同意或不同意),然后阐述理由。
阐述理由要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
一般至少有两个角度,如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内在原因和外在影响、自身因素和学校(或社会)因素等。
题型二:谈看法。
①仔细阅读题干和背景材料,明确题目要求。
②概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观点既要正确又要独到。
③阐述理由,务必联系社会现实,为自己的观点找到有力支撑,有理有据。
【答题规范】亮明观点、看法+阐述理由+再次强调观点。
题型三、辩论。
辩论双方要摆出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全面反驳对方的观点。
①读懂材料,确立观点。
②亮出观点,具体解说。
③收尾表述,做出总结。
最后要回归辩题,照应观点。
【答题规范】表明观点、看法+分条阐述理由+再次强调观点。
例题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和”,心不争也;“不同”,志各异也。
你所在班级正在筹备“‘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还是社会交往”辩论赛,请根据双方观点,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
(3分)正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
“和”是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见解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与人争高低输赢;“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保持鲜明的个性。
“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着良好的个人修养。
反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社会交往。
“和”意味着自己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即将他人与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别人陷于难堪的境地,不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同”就是求同求异,保持个性。
“和而不同”就是顾全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答案示例】同学们,刚才双方的辩论都十分精彩。
“和而不同”是面对不同见解时的一份平和与豁达,是与人意见相左时的理解与尊重。
因此说,“和而不同”既适用于修身养性,也适用于社会交往。
题型四、提建议1.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认真审读题干要求,了解建议的目的和意义。
2.紧扣主题,提出建议。
本手妙手足手解析
本手妙手足手解析1、审题我们先来逐句拆分一下题面的逻辑:“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论证的背景/前提)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地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论证中的三个概念解释)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
(怎样做/方法论)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反观点/不能怎样做)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论证中的概念解释)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反观点/不能怎样做)有没有发现,出现两次的反观点其实语意基本重复,语句有点啰嗦冗余。
其实题面不过是前提、概念、方法、正反,我再梳理和整合一下题面中的逻辑:论证的背景/前提:“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概念解释:本手是……下法;妙手是……下法;俗手是……下法,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方法论: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反观点:一些初学者热衷于…………否则,难免……其实,这样说要比原题目更加清晰、流畅。
不信我把题面的句子调整一下,你会觉得读起来更连贯:“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背景)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地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概念)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
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
(正面)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反面)不好意思,我先修正了命题老师的陈述逻辑和啰嗦语句。
当然,可能命题老师只是刻意语句错乱、前后不搭,卖个关子,借此让我们体现一下强大的逻辑组织能力。
2、行文看清楚题面逻辑,我们就可以继续确定写作的关键:立意。
立意已经清晰地放在题面: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我们应该怎样做/方法论: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切题妙合无痕——作文升格示例2012-02-15 16:28:24| 分类:写作相关|字号订阅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岸壁效应:船在靠近岸壁一侧航行时,船首由于受到岸壁反射作用产生指向河心的岸推力,而船尾由于过水断面变小产生指向岸壁一侧的岸吸力,这两种力使船航行时船体极不稳定,容易打转倾覆,尤其对大型船更为明显。
根雕共识:众所周知,那些长得奇形怪状、与众不同的根是根雕创作的最好原材。
然而,沃土无根,那些最有价值的根只生长在环境最为险恶最为艰苦的石缝中、沟壑间及悬崖峭壁上。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这个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
第一则材料说的是岸壁效应,第二个材料说的根雕共识。
在审题时,如果能从这两则材料中找到共同点,那将是最准确的切入角度。
这两则材料对同学们来说都比较新鲜,而且较难一下子找到共同点,因此审题时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可以从两则材料中仔细挖掘写作角度。
首先,第一则材料中说,船在靠近岸壁一侧航行时会产生岸壁效应,那么船在远离岸壁时会不会产生这种效应呢?根据材料中的效应原理可知,只有在岸边行驶才会有这种效应,而在远离岸壁的情况下,船是不会偏向的。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说,只有敢于远离岸壁,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方能平稳远航。
第二则材料的中心与第一则材料有相通的地方。
沃土无根,只有敢于在千难万险中扎根,才会成为精美根雕的良材。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人们在温室的舒适环境中生长时,永远得不到磨炼,最终也不会成才。
相反,当环境更加恶劣时,才更能磨练自己的意志,而这正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原文亮相岸壁花开,刹那芳华(“刹那”二字游离中心,不能凸显中心)屠瑞军漫数细雨闲花的寂寞,你从《倾城之恋》的氤氲中走来,在《半生缘》的柔情里,你品悟滚滚红尘的无奈;你从旧上海的纸醉金迷中走来,引领我绽放生命的美丽。
(开篇漫数爱玲生平艰涩,但句式紊乱,表意不明,与话题游离甚远,须简洁入题以阐明中心。
)爱玲,教我如何说你呢?什么样的文字又能形容得尽你呢!是一尊破碎的瓷器,在世俗的卑污中独守一份清高,还是一株清莲,经历了命运的捉弄之后绽放灵魂的孤傲?(直陈爱玲的不俗,却没能点透主题。
应当根据第一段提出的观点,进行纵深层次的挖掘以凸显材料内涵,呈现作者思维厚度。
)欣羡你,因为你洒脱。
阴冷的家庭,灰色的童年……人生的种种不幸被你飘逸地一笔带过。
淡然,洒脱,你遭遇到战争,却只思爱情,只写时代的回忆。
于是,你遗留给青石板一路的零碎,盛放给夜上海一生妖娆的妩媚。
正因为你的洒脱,我读不出那段不堪的沧桑,嗅不到你点燃的茉莉香片清苦的余味。
因为你,我不再抱怨生活的琐碎,不再因为人情的冷暖而惆怅。
(本段试图从爱玲的洒脱角度论证中心,却没有分析其行为蕴含的意蕴,需要从扣题角度进行修改。
)欣羡你,因为你冷傲。
你是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旧上海暧昧的胭红的天空下唱出一季繁华,一生凄凉。
你笑看红尘,直呼李鸿章之名;你不畏权势,力拒加入“大东亚共荣圈”。
别人只能仰望着你,你心中的花冢究竟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寂寞?在滚滚红尘中,又有谁能和你相提并论!因为你,我不再屈身世俗,不再谄媚丑恶,不再追逐稍纵即逝的浮名。
(本段试图从爱玲的冷傲角度论证中心,仍没有点透话题、照应中心,修改的立足点在于紧扣分论点进行阐释说理。
)欣羡你,因为你坚强、执著。
醉心于爱情,钟情于生活,哪怕是面对着背叛,你依然笑得从容。
爱情是如此的高调,固然“牵手之后必然是永久的放手”,也让你失去了几分生命的孤傲。
爱情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谁对谁错,你是如此坚忍,如此执著。
青春被画下浓重的一笔,奢华,热烈,你却依然淡淡地拒绝,独啜这一份苦涩,这一份寂寞。
因为你,我不再因旅途的漫长而彷徨,不再因目标的遥远而绝望。
(本段从爱玲的坚强、执著角度论证中心,与主题若即若离。
)生活中有你,生命从此不再黑暗;旅途中有你,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因为有你,我不再渴望旅途中的风雨小些,我不再渴求生命中的阳光灿烂些,我不再追求生命中的目标辉煌些。
(用两个独句段收束全文,虽句式整齐,看起来很有气势,却没有与题目勾连,没能圆合中心,如此结尾,确实给人游离中心之嫌。
)【考场评分】内容16分+表达14分+发展14分=44分升格靓文岸壁花开,芳华人生屠瑞军你从《倾城之恋》的氤氲中走来,用淡然的笔调漫数细雨闲花的寂寞;你在《半生缘》的柔波里叹息,携一分傲岸品啜喧嚣红尘的荒凉无奈;你从旧上海的纸醉金迷中走来,在我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引领我走出孤绝,绽放生命的美丽。
(排比开篇,独辟蹊径;文笔温婉,清新怡人,而“引领”一词暗点话题,言明一代才女对“我”生命的引导意义。
)哦,爱玲,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形容你呢?什么样的文字又能形容得尽你呢!(怜惜、叹惋,抑或仰慕?情感充沛的追问引出话题的阐述)是一尊破碎的瓷器,在世俗的卑污中独守一份清高,还是一株清莲,经历了命运的捉弄之后坚守灵魂的孤傲?但于我而言,你是岸壁心花。
浸润着你的芳香,红尘岁月中我的人生不再黯淡。
(明示中心,言明爱玲于“我”的人生作用。
)欣羡你,因由你的淡然、洒脱。
阴冷的家庭,灰色的童年……人们眼中的种种不幸却被你飘逸地一笔带过。
你说你不写战争,也不写革命,只写爱情,只写时代的回忆。
于是,你遗留给青石板一路的零碎,盛放给夜上海一生妖娆的妩媚。
然而正因为你的洒脱,我读不出那段不堪的沧桑,嗅不到你点燃的茉莉香片清苦的余味。
岸壁之花绽放,我不再因生活的琐碎而抱怨,不再为人情的冷暖而惆怅。
(欣羡你,因你“一分淡然,一分洒脱”。
抓住爱玲生命中的飘逸,紧扣话题剖析,留给世人深刻的思索。
)欣羡你,因由你的孤绝、冷傲。
因为孤绝,你在这灯红酒绿的世界里站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因为冷傲,你在旧上海暧昧胭红的天空下唱出一季繁华,一生凄凉。
别人只能仰望着你,你心中的花冢究竟埋藏着多少不为人道的寂寞?笑看红尘,你直呼李鸿章之名;不畏权势,你拒绝加入“大东亚共荣圈”。
“年华弹指老,刹那芳华。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你沉溺在悲伤却不失美感的歌中,有谁堪与你一比?岸壁之花粲然,我不再屈身世俗的丑恶,不再追逐稍纵即逝的浮名。
(欣羡你,“因为你的冷傲”。
作者于爱玲“一季繁华,一生凄凉”中,融典型事例、人生感悟于一炉,文采纷呈中紧扣中心,启迪人心。
)欣羡你,因由你的坚强、执著。
钟情于生活,醉心于爱情,哪怕是面对着背叛,依然可以笑得从容。
固然“牵手之后必然是永久的放手”,然而爱情是如此的高调,竟让你也失去了几分孤傲。
或许爱情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谁对谁错,胡兰成的离开只是一种必然,而我却愈加欣羡你的这份坚忍,这份执著。
青春被画下浓重的一笔,奢华,热烈,你却依然淡淡地拒绝。
离群索居,独啜这一份苦涩,悉品这一份寂寞。
岸壁之花璀璨,我不再因旅途的漫长而彷徨、不再因目标的遥远而绝望。
(欣羡你,因为你的坚强、执著,峰回路转,作者在爱玲的青春悲歌中“画下浓重的一笔”,纵深开掘,再显话题。
)我很庆幸,生活中有你的文字、你的身影,我的生命从此不再黑暗;我很庆幸,旅途中有你的洒脱、你的孤傲、你的执著,我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缘于生活,悟于人生,作者在水到渠成中点明题旨,含蓄隽永,韵味无穷。
)我不再渴望旅途中的风雨小些,我不再渴求生命中的阳光灿烂些,我不再追求生命中的目标辉煌些。
因为风雨兼程的旅途,有心花粲然。
(心花常伴,人生自有不同。
文章紧扣中心,收束有力,“理”“趣”交融,熠熠生辉。
)【靓文点评】习作最鲜明的特色在于主旨明确,思路清晰,构思精致巧妙,文笔流畅完美。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紧扣“岸壁花开”引领“我”的行程这一主题,在鲜明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语言勾勒中剖析人物,再现一代才女无奈、洒脱、孤傲的品性,清新、婉约的笔调中缓缓地流淌着细腻、幽深的情感。
同时,文章首尾圆合,紧扣话题,入情、入境、入理、入微的解读中渗透作者深邃的思索及丰赡的文学积淀。
文章通过矫正,处处圆合中心,既走出了初稿的青涩、散漫,也有效地克服了主题偏颇的弊端。
同时,“岸壁花开”,点亮全篇,也点亮了读者的心房,确显不凡匠心。
【考场评分】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58分【升格妙悟】本文通过学生的互评及作者的二次修改,得到了有效的完善。
在修改过程中文章紧紧扣住中心,联系观点,有效地避免了话题游离、中心不够突出的问题;在使用材料时,作者注意了必要的补充,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使得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深刻。
同时,根据话题中心的需要,作者调整了相关段落的语序,使得材料的逻辑性更强。
而文章结构和章法上巧妙的处理,更使得文章首尾圆合。
整体和谐的美感中给人无穷的回味,彰显了文章隽永语言的深厚张力。
从每年高考作文失分情况来看,相当部分考生作文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犯了“答非所问”的毛病,属于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立意的,而把话题给定的立意范围丢在一边。
还有就是在行文的过程中发生思路恍惚状态,即写着写着就开始游离甚至出现跑题的倾向。
原因是考生在紧张的审题过程中,往往没有投之以足够的注意力,加之在材料征引中,没有对材料的“成色”进行较为精细的辨察,就匆匆地纳入到写作流程中。
这就极容易出现主题和材料“两条心”的情况。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必要对作文审题与材料的“统筹”进行专项训练。
一是要注意选择对主题进行证说的材料进行足够而充满的辨析,以分辨材料的“底色”是否与主题相融贯;二是注意训练在写作的进程保持对主题的充分“注目”,以防止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发生。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运思与行文过程中出现的主题游离或“出轨”的机会。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主题与材料首尾相贯,文脉条畅,意旨鲜明而豁亮。
作文题目有人说,这是一个包装的时代。
走在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场货架上摆满的商品,无不精致美观。
即便是一个很小的不起眼的商品,往往也要有一个精致而漂亮的包装。
商品如此,人们的社会生活往往也充斥着包装色彩。
不说那些商家每每推出一种产品,往往不惜重金在有关媒体上极力宣传,单就一些明星级人物的出名,往往也是通过一番公关策划包装出来的。
包装似乎成了人们无可逃避的一个热门行为。
对于种种无奇不有的包装行为,人们褒贬不一。
请以“包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包装的认识。
立意自定,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原版亮相美在包装◆王倩从现今社会的形态发展来看,任何东西都是经过包装加工出来的,同时也需要包装来点缀,来美化。
这样从它的外形结构上看来就更吸引买客的眼球了。
如此它的销售量就会提高,有这等好事,厂家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销售出来的产品是离不开包装的。
美在包装,着重体现在它的包装上。
现在的商品、人物等一切能包装的东西都是包装出来的,通过包装出来的东西再把它用一些影响大的人、物、景进行美化,以达到一定的美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