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课目录

高中地理课目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 人类认识的宇宙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 大气的热力状况2.3 大气的运动2.4 全球性大气环流2.5 常见的天气系统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 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 海水温度和盐度3.4 海水运动3.5 陆地水与水循环3.6 生物3.7 土壤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 气候资源4.2 海洋资源(一)4.3 海洋资源(二)4.4 陆地资源4.5 气象灾害4.6 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 农业生产活动5.2 农业的区位选择5.3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 工业生产活动5.6 工业的区位选择5.7 工业地域的形成5.8 传统工业区5.9 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 聚落的形成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 城市化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 城市交通运输7.5 电子通信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 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 可持续发展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再生产1.2 人口数量与环境1.3 环境人口容量1.4 人口素质与环境1.5 人口迁移与环境1.6 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 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 文化景观的构成3.2 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 文化景观与环境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 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 旅游资源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 世界经济全球化5.3 区域经济一体化5.4 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 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 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人类认识的宇宙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5常见的天气系统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海水温度和盐度3.4海水运动3.5陆地水与水循环3.6生物3.7土壤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气候资源4.2海洋资源(一4.3海洋资源(二4.4陆地资源4.5气象灾害4.6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农业生产活动5.2农业的区位选择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工业生产活动5.6工业的区位选择5.7工业地域的形成5.8传统工业区5.9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聚落的形成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城市化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城市交通运输7.5电子通信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再生产1.2人口数量与环境1.3环境人口容量1.4人口素质与环境1.5人口迁移与环境1.6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3.2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文化景观与环境3.4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旅游资源4.3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世界经济全球化5.3区域经济一体化5.4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高二地理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高二地理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和经济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八五”末期全国 贫困人口分布图,分 析1.:我国贫困人口数量 最多的三个省区是 _云_、_贵_、_川___。
2.我国贫困发生率 最高的三个省区是 甘_肃_、_青_海_、_内_蒙_古 3.青海、内蒙等省区贫困发生率高,但贫困总人口较少, 为什么? 地广人稀,总人口较少 4.我国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其主要原 因是什么东?部沿海;这高里二地的理 9交和2西经南通济区发方交展通便运输,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高二地理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和经济发展
回顾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从区位条件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 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理位置,三峡工程建设 和重庆直辖市的建立,需要大力发展交通。
——从自然条件看,虽然地形条件非常恶劣, 但丰富和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大力发展交通。
设的经济区。
南昆铁路建设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利于加快大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
经济的发展。
高二地理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和经济发展
花岗岩 砂岩 石灰岩
新老
(1)该地区的基本地形形态是__盆__地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地__形__自__四__周__向__中__心__降__低__________。(6分)
(2)该地的旅游资源类型应为___自__然__景__观______。(3分) (3)A、C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大为_____2_9_9_m________ _(精确到整数)(3分)高二地理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这里经济发展水平还 很低,作为先行官,这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大 力发展交通。
高二地理 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和经济发展

地理环境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是什么

地理环境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是什么

地理环境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是什么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地理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对城市交通规划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是影响城市交通规划的首要因素。

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形条件给交通规划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道路建设相对较为容易,路线选择的灵活性较大,可以构建较为规整和密集的交通网络。

比如我国的华北平原地区,城市道路通常呈棋盘状分布,交通线路纵横交错,便于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然而,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建设道路需要克服高差、避开陡峭的山坡和不稳定的地质区域,这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也限制了道路的走向和坡度。

因此,在这些地区,交通线路往往沿着山谷、山脊等相对平缓的地带蜿蜒前行,桥梁和隧道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例如重庆这座山城,由于地形复杂,道路高低错落,交通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地形的限制,建设了许多高架桥和盘山公路,以保障交通的顺畅。

气候条件也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规划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地区,如我国的南方部分城市,夏季高温多雨,道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积水和闷热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路面材料的性能下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选择道路材料时需要更加谨慎。

在寒冷的地区,冬季的降雪和冰冻会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困扰。

道路需要配备有效的除雪除冰设备和防滑措施,桥梁等结构物需要采取特殊的防寒设计,以防止因低温导致的结构损坏。

同时,极端的气候条件,如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应急避险设施的设置,提高交通系统的抗灾能力。

水系分布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同样显著。

河流、湖泊等水域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增添景观特色,但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交通的天然障碍。

在规划交通线路时,需要合理跨越或绕开水域。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教材为人教必修版高中地理课本目录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 人类认识的宇宙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 大气的热力状况2.3 大气的运动2.4 全球性大气环流2.5 常见的天气系统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 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 海水温度和盐度3.4 海水运动3.5 陆地水与水循环3.6 生物3.7 土壤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 气候资源4.2 海洋资源(一)4.3 海洋资源(二)4.4 陆地资源4.5 气象灾害4.6 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 农业生产活动5.2 农业的区位选择5.3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 工业生产活动5.6 工业的区位选择5.7 工业地域的形成5.8 传统工业区5.9 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 聚落的形成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 城市化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 城市交通运输7.5 电子通信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 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 可持续发展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再生产1.2 人口数量与环境1.3 环境人口容量1.4 人口素质与环境1.5 人口迁移与环境1.6 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 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 文化景观的构成3.2 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 文化景观与环境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 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 旅游资源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 世界经济全球化5.3 区域经济一体化5.4 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 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 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第九单元 交通运输建设

第九单元 交通运输建设

现在在兴义郑屯附近的乡村公路
贵州第一条高速公路--贵黄高速公路
牦牛驮队
二郎山公路
黄沙铺成的马路,汽车走过扬起飞尘!
青藏铁路路线图
青藏铁路风光赏息
赏息2
川藏公路
板书设计

9.2 西南区交一、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
重要性 1、重要性 2、南昆铁路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1、解放前 2、解放后 三、加快交通运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青藏、新藏
公路。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2.解放后:变化很大
③水路运输: 川江、西江及 其支流航道全
面整治,北海港
防城港、钦州
北盘江
港全面建设。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交通面貌的变化 2.解放后:变化很大 ④航空运输:拉萨
昆明、南宁开辟了
新的航线和国际航
势与区位因
素互补。 巩固 民族团结,加快西南区 脱贫步 伐 。
读“八五”末期全国 贫困人口分布图,分 1.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 析:
三个省区是_____ 云,贵,川 _。 2.我国贫困率最高的
三个省区是__ __ 甘,青,内蒙古
_。
3.青海、内蒙等省区贫困发生率高,但贫困总人口 较少,为什么? 地广人稀,总人口较少
4.我国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其
主要原因是什么? 东部沿海;这里的交通方便,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
一、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南昆铁路 ②建设意义
发挥区位优势,
促进外向型经济 发展. 巩固国防建设,
保卫祖国边疆。
9.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的建设

交通运输的建设

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 的主要地形特征。(10分)
2008年全国卷(二)39题
答:平均海拔高 (3分),山河相间 (3分),山高谷深 (地形复杂、地势崎 岖)(4分)。
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1.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
①多山,地势起伏很大,地形是最大障碍
②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变化大,多暴雨、 洪涝等气象灾害 ④多数河流航运价值不大
丰 富 资 源 的 需 求
区位条件优势
西南区交 通运输建设 的地理背景
地 形 条 件 的 制 约
地势跨三级阶 梯,起伏大 地形复杂、 多山 地质灾害频 繁多发
社会经济发展的四川卷39题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 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 泰 国 曼 谷 , 长 达 1850 千 米 , 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 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 境,显著的地域差异铸就了 这条斑斓的彩带。 (1)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 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 (4分)
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2.主要的优势资源
①钒、钛、锡等矿产丰富
②水能和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一,能源丰富 ③水热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
西南区丰 富的资源 对交通运 输的潜在 需求很大
14 12 10 8 6 4 2 0
(%)
11.65
7省GDP占全国的比重 (%) 4.22 1.95 2.3 1.16 0.13 广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广西 西藏 云南 1.84
90°E
100°E
110°E
80°E
90°E
100°E
110°E
山河相间,纵列 分布,山高谷深
80°E
90°E
100°E

高三国土整治之西南交通建设

高三国土整治之西南交通建设

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1.西南地区跨几级阶梯? 西南地区跨几级阶梯? 西南地区跨几级阶梯 2.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3.各地形区有什么特 各地形区有什么特 征?
青藏 高原

断 四川 山 区
高原
西南地区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崎岖, 西南地区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崎岖,地质灾害频繁 。 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 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
西南地区铁路运输不畅的原因: 西南地区铁路运输不畅的原因:
(1)铁路密度低。 (2)对外通道少。 (3)技术设备标准低。 (4)铁路病害严重。 (5)铁路运输负担过重。
西南地区东部形成:铁路为骨干, 西南地区东部形成: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的运输网络 西藏地区形成: 西藏地区形成:公路网
① 铁 路 运 输
资 源潜在总值(%)
面 积(%)
人 口(%)
三、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现状:本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现状:本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1、已形成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基础: (1)基础:矿产水能丰富 工业部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 (2)工业部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化工 2、交通制约经济发展 (1)西南区内部经济联系和协作薄弱 外运能力不足, (2)外运能力不足,影响生产 3、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思考5 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 思考5: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 本区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贫因人口多, 本区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贫因人口多,交通建设 滞后, 滞后,尤其是交通条件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起着明显的制约作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用。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地区发 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49讲 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

第49讲  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

第49讲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考纲要求]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知识精讲]一、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1)区位条件范围:西南区通常是指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黔和渝三省一市,大西南还包括西藏自治区。

南昆铁路的建设,广西与西南三省一市的地域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其沿海港口成为西南区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

因此这里的西南是大西南也包括广西区位:有温长的国境线;由于地域广、腹地深、加之地形复杂、沟通不便。

大部仍为我国内陆腹地;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并且区内开放程度低,毗邻国的经济也落后,对本区的交通建设及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较为不利;大西南是我国的战略后方,非常时期往往会带来有利的发展契机;从目前情况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不断实施,以及三峡工程建设和重庆直辖市成立,使得本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加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而为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及交通建设带来新的契机(2)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地形地势对自然条件和交通建设的影响最为深刻。

地形条件对本区交通建设带来极大障碍,修建铁路、公路工程艰巨。

如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全长1100千米,多年冻土段达600多千米,并且还要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以及保护自然状态下形成的独特而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

因此,这项工程需要有雄厚的资金物科研为支撑。

此外本区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多发。

也给本区交通线路的建设和养护带来很大困难。

从水路运输条件看,受地形、地势影响航运不利,只有川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和广西境内的西江水系可以通航,且东西向航道大致与本区对外经济联系大宗物资流向趋同,因而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西南区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而且分布集中,地域组合较好,并有丰富的能源相匹配,钡、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

交通运输布局区位因素(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交通运输布局区位因素(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角度一 交通运输布局区位因素
【例1】[2021·1月浙江卷,29(2)、(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 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 km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 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1)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中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 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1)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地形复杂,陆路交通 造价高;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 解析:图示地区对空运需求量大的原因既要说明空运的优点,也要说出其他运 输方式的不利条件
A 3.推测济青高速中线通车后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快山东中东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B.改变山东中东部的人口分布格局 C.使得济青高速北线客流大幅度减少 D.缩短济南和青岛之间的运输距离 答案 3.A 解析 第3题,材料显示,济青高速公路是山东省最繁忙的高速公路,济青高速中线的建设可以缓解北线的 交通压力,但不会导致北线客流大幅减少,故C错误;济青高速中线建成通车后,会加强山东省中部济南都 市圈和东部青岛都市圈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体化发展,故A正确;济青高速中线通车将导致人口流动更加 频繁,但不会导致人口分布格局发生变化,故B错误;图中显示中线在某段线路呈曲线走向,因此路程相对 北线无太多变化,故D错误。
●考向二 机场建设区位条件分析
【例2】交通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运输 线路的交会点。下图为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及地面交通枢纽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

13第8课时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高考-在线

13第8课时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高考-在线

①云南磷矿外运 ②贵州煤炭外运
③红水河
水能开发
④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A明.鲜①花②出③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南昆线的建成通车,再次说明了
因素在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5南昆线途经地区自然因素的地质条件极为复 杂,
迟至20世纪90年代才建成通车。这一事实说明了制
约这一工程的关键是
方法指导 青藏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了西南与内陆的联系,结合了
经济意义 资源与区位优势,带动了相关产业
发展
政治意义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巩 固民族团结,体现党的民族政策
战略意义
区位优势,加快西南的对外开放, 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国防意义
巩固国防,保卫西南边疆
【预测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 攀枝花是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中兴起的工业 基地,其北有绵阳、德阳等工业重镇,东北是以 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东有六盘水煤 炭基地。
素仍有重要影响,先进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有力保 障。第(6)题,联接起来会加强联系、拓宽市场, 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西南地 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 (1)C (2)A (3)B (4)社会经济 (5)科学技术 自然 (6)将西南的资源优势与华南出海口岸的区位优势 结合起来,把西南的物资运往国际市场,从而将西 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西南地区的经 济发展
资料二 我国某区域简图
1 读资料一和二分析攀枝花工业区有利的自然
因素。
2
发展。
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该基地的进一步
3 A水电站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有

解析 大西南地区资源丰富,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第46讲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课件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第46讲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课件

方法突破 地形地势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本区不仅地跨我国的三大阶梯, 本区不仅地跨我国的三大阶梯 , 而且位于印 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 地壳构造运 动活跃, 地震 、 滑坡 、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 动活跃 , 地震、 滑坡、 繁多发, 繁多发 , 也给本区交通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带 来很大困难。 来很大困难。
二、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以海南岛为例 1.开发意义:资源利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 .开发意义:资源利用、维护国家________, 保护国家安全。 保护国家安全。 2.地理背景 . (1)地理区位优势:陆海结合部、连接亚洲、大 地理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优势 陆海结合部、连接亚洲、 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2)热带资源优势:______________使海南岛成 热带资源优势: 热带资源优势 丰富的光热资源 使海南岛成 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 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农作物可以一 年三熟。 年三熟。 (3)海洋资源优势:生物、____、油气、____、 海洋资源优势: 海洋资源优势 生物、 渔业、油气、 旅游、 空间资源。 空间资源。
②如何认识某海岛开发的必要性 从海岛的区位条件出发, 从海岛的区位条件出发,比较海岛与其他条件相 似的地区的发展差距,看海岛开发的必要性; 似的地区的发展差距,看海岛开发的必要性;从 国家政策对海岛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支持程度, 国家政策对海岛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支持程度, 看海岛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看海岛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③如何分析某海岛资源优势 海洋资源开发的优势是海岛资源的最突出的特色 优势。如渔业资源、海盐资源、航运资源、 优势。如渔业资源、海盐资源、航运资源、油气 资源等。水热、土地、陆地生物及旅游资源优势, 资源等。水热、土地、陆地生物及旅游资源优势, 是海岛上值得关注和评价的优势。 是海岛上值得关注和评价的优势。如海南岛是一 个地处热带、水热丰富的岛屿, 个地处热带、水热丰富的岛屿,也是我国热带物 产的重要基地。 产的重要基地。

我的中国区域地理

我的中国区域地理

一、概念和概况
1.概念 •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 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 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 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
一、概念和概况 1.概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
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
南方地区资源
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丰富(赣、湘、
粤、桂):江西大余的钨矿和德兴的 铜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和水口山的 铅锌矿,云南个旧的锡矿、东川铜矿, 广西:平果的铝土矿。 磷矿主要分布于湖北、云南、贵州等 省。 铁矿主要有马鞍山、攀
西南和中南(长江三峡和西江中上游
2、问题和措施
⑴黑土:
问题:①利用过度,肥力下降。②水土
流失,土壤冲刷。 措施:①培肥(包括施用有机肥、草肥, 秸秆还田。其中秸秆还田是最有效的办 法)。②植树造林,治理坡面和沟壑。
⑵沼泽:沼泽→大面积排干、开荒
→生态环境恶化(气候恶化、盐碱 地不断扩大、径流和地下水不断减 少、动植物资源破坏)→措施:禁 止开垦(意义:蓄水池、水源地, 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护动植物 资源)。
40°N
34°N
二、脆弱的环境
1.位置特殊——过渡性
平原→山地、高原
沿海→内陆 湿润→干旱 森林→草原 农业→牧业
二、脆弱的环境
2.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灾害频繁、严重
地质、地震灾害、 水旱灾害
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二、脆弱的环境
3.人类破坏严重 滥垦、滥牧 过樵、过牧 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 应,自然灾害频度增大
中 国 区 域 地 理
授课人:房学民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含解析1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含解析1

单元测试(四) (第四章)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聚落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位于(B) A.滨海地区B.河谷地区C.盆地地区D.丘陵地区解析:图中聚落形态呈条带状分布,最有可能分布在山区的河谷地区。

2.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D)A.各聚落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城市B.都属于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C.聚落的区位类型是河流发源地D.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解析:图中聚落众多,沿河谷分布,应为乡村,居民多从事第一产业。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与主要城镇分布图(数值为各区域人口占省区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人口密度最小和最大的地区分别是(C)A.日喀则地区、拉萨市B.林芝地区、山南地区C.阿里地区、拉萨市D.那曲地区、昌都地区解析:从图中提取各区域人口占省区总人口的百分比,对比各区的面积,阿里地区面积较大,而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小,所以人口密度最小;拉萨市的人口所占百分比较大,但面积最小,所以人口密度最大。

4.图示城镇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因素是(B)A.沿平原分布、水源B.集中于河谷地带、热量C.沿山麓分布、交通D.集中于河谷地带、土壤解析:从图中分析,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适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5~6题。

5.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D)A.气候条件恶劣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D.地形地质极为复杂解析:西南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6.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影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D)A.河流B.气候C.资源D.地形解析:图中所示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川西高原、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发展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在交通线路密度上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结构

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结构
坚持合理采伐 积极营造人工林 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森林的合理 利用和保护 森林资源的 综合开发
发展多层次的深加工 采集、养殖、栽培野生动植物资源
第九单元 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
西南区的范围 西南边疆 区位条件 内陆腹地 远离东部 优势加强
西南区交通 运输建设的 地理背景 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
地跨三大阶梯 地形复杂多样
地质条件:地质灾害频发 矿产 资源丰富、搭配合理 能源 资源条件 种类丰富,组合较好 农林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建 设与区域经 济发展 输发 的展 重交 要通 性运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交通制约经济的发展
连通沿海,优势互补 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开辟旅游热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交 通 运 输 建 设 与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交通面貌 的变化
新中国成 立前:交 通落后
铁路少,标准低,互不联系 公路线路少,质量低 内河航道未经整治,运量小 运输方式落后,以人力和蓄力为主
铁路发展最快 公路发展迅速 形成陆路交通 运输网络
新中国成 立后:发 展很快
水运条件大大改善 航空运输发展很快 管道运输发展成网
问题
农业资源
第八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区 域 概 况
土地 资源 范围 位置 气候:三个温度带、水热配合协调 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耕地面积广大 土壤肥沃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全国最大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
东 北 农 林 基 地 建 设 的 地 理 背 景
建 设 上 海 浦 东 新 区 的 地 理 背 景

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

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

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第⼗单元交通运输建设——西南地区我国是⼀个⼤国,国⼟辽阔,⾃然资源丰富,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国⼟资源,对于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战略⽬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各地区⾃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先遇到的⼀个突出问题是交通问题。

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开发的限制性因素。

所以,研究国⼟的整治与开发,必须同时研究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可以说,交通运输建设是国⼟整治的重要内容。

学习本单元教材时,注意以下⼏个问题。

第⼀,与⾼中⼀年级《地理》(必修)下册有关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必修)下册中的“⼈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单元,也讲到了交通运输,但在那⾥侧重于介绍交通运输是⼀个重要的物质⽣产部门,以及交通运输线。

点的区位选择等知识。

本册教材前⾯⼏个单元分别从农林建设、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等⽅⾯介绍了我国国⼟整治的情况,本单元的内容则在⾼⼀地理有关交通运输内容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输建设的⾓度,说明我国国⼟整治的另⼀个⽅⾯,从⽽对我国国⼟整治⼯作有⼀个更全⾯的了解。

第⼆,体现国⼟资源的开发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国⼟资源的开发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先⾏。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有了⽐较⼤的发展,尤其是国家规划和建设了⼀些交通运输线,如京九线。

南昆线等,为交通线辐射地区资源的开发、经济的发展,及⼈民⽣活⽔平的提⾼,确实发挥了“先⾏官”的作⽤。

另⼀⽅⾯,国⼟开发要充分考虑到交通运输因素。

经济的发展周期不仅要考虑技术、社会、经济等条件,同时要考虑运输条件,这是经济发展本⾝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

所以搞国⼟规划,进⾏⽣产⼒布局,要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

如果运输条件不具备,国⼟规划就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

教材⼒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述,来理解国⼟开发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第三,重点讲授西南区的交通建设。

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遍布各省、区、市,只不过问题的⼤⼩和严重程度不同⽽已。

中国区域差异

中国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界限:东部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3000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地理背景: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地理位置特殊,多处过渡地带 b.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2、问题和解决措施:⑴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④开矿⑵整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3、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第二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1、背景: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 65.1 牧 34.9
49.4
50.6 5 0
种类多
1、西南区的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主要矿产有哪些? 西南区的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主要矿产有哪些? 2、西南区的能源资源具有那些优势? 西南区的能源资源具有那些优势? 3、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西南区的农林资源有什么特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色?
讨论:丰富的资源对本区交通运输建设有 怎样的影响?
一、区位条件
地处我国西南,由 1、大西南的位置和范围:云、贵、川、渝、 藏、桂组成 2、政治区位: 西南边疆区,与东南亚, 南亚国家相邻 3、经济区位: 内陆腹地,经 济落后, 开发程度低 4、战略区位: 战略大后方
区位条件
大西南的区位条件对交通运输建设有怎样的影 响?
政治区位:邻国经济较落后,在交通建设上边 疆区位作用不明显 经济区位: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交通发 展及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不利 战略区位:非常时机带来发展契机 发展性:西部大开发,交通运输发展前景广阔
修建青藏铁路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修建青藏铁路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应如 青藏铁路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何解决? 何解决?
三、资源条件
总量大,结构合理
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
地区 资源潜在总 资源人均 资源结构 值占全国比 潜在值 农林牧资源 矿产水能资源 重 农 农 农 全国 100 西南 23.3 100 119.2
二、自然条件
1、陆路:地形地势:多山、起伏大 陆路:地形地势:多山、 陆路 气候: 气候:差异性极大 地质条件:地震、滑坡、泥石流 地质条件:地震、滑坡、 2、水路: 地处内陆,距海遥远 、水路: 地处内陆, 河流众多,穿越高山峡谷, 河流众多,穿越高山峡谷,航 运不利 一部分河流航运价值较高
自然条件对本区交通运输 的建设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的建设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在铁路的线路选择上,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 点区域。如原设计路线要通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 自然保护区,为了避免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经过多方论证, 决定选择经过羊八井的线路方案,绕避了黑颈鹤保护区。 对于无法避让,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 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 在设计中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研究提出工程保护对策,尽 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 青藏铁路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筑路技 术问题,冻土地区筑路技术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铁 路建设将经过唐古拉山越岭地段,这里既是多年冻土地段, 又是饱和湿地和斜坡湿地,容易造成路基沉降和下滑。唐 古拉山以南多岛状冻土,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多年冻土环境, 工程病害整治十分困难,必须提前预防。
四 、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 族聚居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 的“瓶颈”。
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
机遇,大西南应怎样抓住机遇,大力 发展交通运输业,以促进经济的 发展?
在建的青藏铁路铁路线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其 中最为艰苦的当属昆仑山至唐古拉山之间的风火山遂道。 这里海拔5010米,氧气稀薄,空气含氧量仅为内陆平 原的50%,天气变化无常,温差常达50多摄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