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凯里一中、遵义四中、毕节一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凯里一中、遵义四中、毕节一中高三9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凯里一中、遵义四中、毕节一中2019届高三9月联考地理试题审题单位: 地理:都匀第一中学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2016年8月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了在中国以外的最大规模全球服务中心。
华为公司于2016年9月下旬与新加坡大型电子设备代工生产服务公司(EMS)合作,在印度生产智能手机。
中国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印度的市场份额约由2014年的15%迅速扩大至2016年的27%。
据此完成1~3题。
1.华为公司在印度建立手机生产厂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度A.劳动力成本低B.内部交易成本低C.市场需求量大D.原材料丰富、资金充足2.华为公司在印度建厂生产手机对印度产生的影响有①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华为公司在印度大规模建厂,其今后的发展战略最应该是在当地A.扩大生产规模,大量出口日美等国家B.生产低端产品,保持价格优势C.扩大工厂规模,替代中国国内生产D.设立研发机构,培育竞争优势读某城市功能区布局示4图中显示,对城市交通造成不利影响的是A.铁路B.码头C.公路D.高速公路5图示a、b、C、d四个地点中适合建设物流仓储区的有A.a、bB.c、dC.a、cD.b、d6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A.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D.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降水分布图。
读图,完成7~9题。
7.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纬度、夏季风B.纬度、距海远近C.地形、冬季风D.地形、距海远近8.乙处河流水文特征是A.冬季流量巨大B.含沙量大C.结冰期长D.水位季节变化小9.与甲处平原成因不相同的是A.长江三角洲B.渭河平原C.珠江三角洲D.江汉平原下图为我国某地同一个月内1日和28日两日太阳视运动线路图(图示时间为地方时)。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
这反映出商代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 王权的自我神化C. 商朝人崇信鬼神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 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 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 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3. 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营治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
而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以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材料表明A. 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计B. 官营经济任用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C. 适度的竞争有利于经济的良性运行D. 建立官营经济是重农抑商的重要手段4.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 收授学徒” 和“ 制作产品” 。
上述现象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5.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6. 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争。
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 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24.何尊(图4)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在周成王时期,为贵族“何”所作。
内底铸铭文:“唯王初雍,宅于成周(洛邑)……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又民。
”铭文中“中国”两字作为一个词组第一次出现,尽管它与现在的“中国”一词不是同一个地理概念,但其意义十分重大。
材料中的青铜铭文可以佐证的是A.西周分封制度确立标志B.青铜器发展、演化情况C.贵族权力、财富的象征D.周天子一统天下的意图5.中国素菜的历史可追测到西汉时期。
据考证,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菜一章,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学,终身吃素,并倡导索食,大大推动了中国素菜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饮食变化B.新思想文化因素的大力推动C.战乱时期导致人们生活困苦D.小农经济推动社会生活发展26.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几乎从汉以后的帝王都有起居注,汉时,在位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
记注之职,其来尚矣。
”材料主要反映了A.史书具有借鉴和制约皇权的作用B.皇帝注重修史并反复修改和润饰C.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不同D.皇权开始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27.唐宋时期同业的店铺都有“行”的组织。
唐朝后期,皇室通过行商征购宫廷需用的货物,称为“官市”或“宫市”)。
“宋太宗时,设置杂买务,为宫廷购买货物。
宫中不准直接向行铺征购,以矫正唐朝宫市的弊害。
”到宋真宗时,“诏杂买务,自今凡宫禁所市物,皆给实直,其非所阙者,毋得市”。
材料说明A.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商业的发展B.政府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C.国家统一促使经济制度的创新D.国家财政税收有了明显增长28.明清时期,新增加的耕地中,有不少是“瘠岗沙冈”“陡绝之地”的“边际之地”。
《农政全书》中曾记载道:“山薯.有人在海外得此种,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
历史9月联考答案
历史9月联考答案2019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一)历史参考答案1.D解析:材料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城市中“置市”,一是“重农抑商”, A项和B项都只反映了某一个措施的影响,均不全面,故排除。
“置市”和“重农抑商”的行为,与军队数量、军队实力的增长无关,故排除C项。
“设官管理”市,“重农抑商”,都加强了秦国对经济的控制力,故D项正确。
2.B解析:西汉初年,未出现“七国之乱”这样大规模的诸侯叛乱,故排除A项。
由于刘邦等出身低微,借口“亦未暇遑庠序之事”,实际是缺乏礼乐文治意识造成的,故B项符合题意。
西汉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而且只是材料信息的部分内容,不能以偏概全,故排除C项。
察举制是汉武帝开始推行的,故排除D项。
3.A解析:唐太宗写诗,促进了唐朝诗歌创作的发展,故A项正确。
唐太宗写诗,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但与科举制的完善无关,故排除B项。
唐太宗“贞观之治”只是治世,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才到达盛世阶段,故排除C项。
帝王文学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出现,故排除D项。
4.D解析:“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故A项与题意无关。
材料的本意不是规范宰相制度,也不是确立君主专制,故排除B项和C 项。
材料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制约相权,故选D项。
5.C解析:元代的衡量工具上有汉族的文字,也有蒙古族文字,还有藏族文字,更有外国波斯的文字,既说明对外开放,也说明国家疆域辽阔,故选C项。
A项中的“人口众多”仅从材料中不能得出。
B项中的“文化发达”,在材料中没有更多的信息支持。
D项错在“社会和谐”的表述上,元代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6.A解析:从图片中的“产销合作社”和“合作社事业普遍发展,基层组织达三万九千多个,社员有八千二百多万人”等文字来看,这反映了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展,故选B项。
A项和C项与题中信息无关。
2019-2020年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卷(二)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卷(二)含答案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300分钟)12.某企业成功将一项技术发明应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表能够正确反映出技术应用前后该企业产品价格及市场供给变化情况的是A B C D13.“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其中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
过度砍伐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
“公地悲剧”理论对我们经济改革的启示是①完善所有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②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③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④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和健全失信惩戒机制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从家电、住房到汽车消费,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消费热点比较集中。
目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这意味着①求异消费将成为人们的主导消费模式②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显得更为重要③民众消费受到预期收入影响越来越小④新的产品、业态和服务将会不断涌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5.大众点评和美团在团购市场历来是一对水火不容的死敌,对峙局面维持了四五年。
xx10月8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从相杀走到相爱,只过了一个长假”。
这两家互联网公司的联合①说明竞争没有出路,合作才能双赢②实现了以优带劣,优化了资源配置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④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增强了竞争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6.xx,我国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
加快研究出台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的中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
这一措施有利于①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稳定农业生产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③转移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入④完善再次分配机制,维护农民利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近年来,我国在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道路上大胆探路、勇敢创新。
2019届高三历史9月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中高三联考历史试卷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仿照中央官制设官分职,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
这说明诸侯国:A.与中央保持一致B.有相当的独立性C.成为独立的国家D.力量强不尊王命2. 西周灭亡之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
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A.周天子墓葬B.诸侯国君墓葬C.商王墓葬D.平民墓葬3.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
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废除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建立皇帝制度D.开创统一格局4. 学者黄仁宇认为:“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组织。
”这种“斑马式”的组织是指:A.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B.郡国并行制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郡县两级制5.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
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等行为。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6.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1.秦汉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 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形成B. 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D.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免,表明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B项正确;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是指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故A项错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故C项错误;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秦汉”是解题的关键时间信息。
2.下面为《周礼考工记》中的城市形态图,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几何中心被作为布局的核心空间。
这反映出当时A. 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B.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 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 君权神授影响城市布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周礼•考工记》可知这一时期为周代,分析图片信息可知,周代都城的建筑布局以王宫为中心,体现了均衡对称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城市布局体现了明显的等级和秩序特点,说明周代的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皇权至上是秦代创制的皇帝制度的特征,与周代王城的建筑布局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早期国家都城的建筑模式,不能据此得出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选项错误,君权神授的思想认为君主权力由神授予,材料并未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黄宗羲没有“戎狄豺狼”的种族对立观念,而是认识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
这反映出A. 黄宗羲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B. 清初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民主的气氛C. 清初统治者注重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D. 黄宗羲要求限制君权的思想得以实践【答案】A【解析】【详解】“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说明黄宗羲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A正确;民主气氛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继承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D中实践说法错误。
贵州四校2019高三上年末联考-历史
贵州四校2019高三上年末联考-历史历史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一】本卷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
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事实上是古代宗族宗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表达。
所以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A、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进展25、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因此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那么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峻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26、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莱布尼茨曾说:“依照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它也使‘地’稳固,使万物各有其果……既然如此,我们什么原因不说‘理’是最高神?”“总而言之,它能够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
2019届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 史(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周礼》记载,西周王室政权机构最重要的是太师和太保,由王室贵族出任。
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主管王畿“三事”和官吏诸侯“四方”,太史寮是文官领袖和神职官吏首。
这表明西周( )A . 实行官僚政治制度B . 始兴文官制度C . 建立中央政权机构D . 礼制规范王权2.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哲学化、思辨化,并影响到艺术领域。
苏轼在论画时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
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常形之失,人皆知之。
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
”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 )A . 天人一理B . 格物致知C . 反省内心D . 心外无物3.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这一成就( )A . 其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B . 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C . 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D . 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4.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 . 棉产品商品化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B . 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C . 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D . 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5.魏派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 )A .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B .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C .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D .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6.“在‘新政’以前,讲‘立宪’、论‘三权分立’,还是见于民间的舆论,而在‘新政’以后,这类字眼不仅出现在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而且在清廷发布的上谕中也可见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凯里一中、遵义四中、毕节一中2019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审题单位:历史: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
所有同祖(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分别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
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B. 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 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D. 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可知,商周时期同一族居住在一起,其居住地按与直系祖先关系的亲疏来划分,这是受宗法观念影响的体现,表明当时宗法观念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故A项正确;秦朝开始形成“皇权至上”的观念,故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同一族人按血缘关系亲疏划分居住地,并未反映城市功能的信息,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按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划分居住地,而不是按家族经济地位,故排除D项。
【点睛】“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是解题的关键。
2.日本学者池田温对已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地区40余件文书进行了研究,其对农民自耕和租佃的情况作了统计(如下表)。
据表可推,当时该地区.........A.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B. 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C. 土地集中现象严重D. 国家控制的土地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唐代吐鲁番地区租佃现象比较普遍,租佃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农民日益失去土地,也就说明当时土地集中现象严重,故C项正确;租佃现象反映的是农民与土地所有权的日益分离,故排除A;租佃现象的出现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无必然联系,故排除B;材料中强调的是土地集中现象严重,但无法体现出国家控制土地的多少,故D项排除。
3.嘉靖元年(1522年),礼科给事中上奏疏说“三代以下,论正学莫如朱熹”,不指名地批判了王阳明。
世宗立即下诏:“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
”当时的明廷批判王阳明,可能是因为阳明心学A.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 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C. 否定了封建纲常合理性D. 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阳明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明朝政府看来,这会冲击其封建统治的地位,故B项正确;阳明心学本质上仍然是儒学,说其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阳明心学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并未否定封建纲常伦理,故排除C项;D项中的“离经叛道”不符合阳明心学的史实,排除。
4.嘉庆四年(1799年),皇帝下令满汉章京“内阁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力富强、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
这一诏令主要是为了A. 改革官员选拔方式B. 明确官员选拔范围C. 完善军机处的职能D. 保障皇权高效行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选择一些人品端方、字画端楷的官员到军机处当差,而军机处是清朝皇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置的机构,让这些人到军机处当差主要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高效行使,故D项正确;清朝官员选拔的方式是科举制度,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官员的选拔范围,故B项排除;C项是这一诏令的目的,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
5.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情况。
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当时中国A. 对外贸易额由入超转出超B. 商品竞争力呈减弱趋势C. 商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D. 国内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虽然在1873~193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呈上升的趋势,但是与世界贸易总额的增幅相比,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增长是比较小的,且这一时期中国出口商品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呈减弱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中国贸易额出口与进口的数据,故A项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在“不断恶化”;材料没有国内市场的信息,故D项排除。
【点睛】“1873~1930年”是解题的关键。
6.戊戌变法要废除八股考试时,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
这表明A.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康梁思想脱离了时代的要求C. 戊戌变法未冲击封建制度D.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近万名士子反对康、梁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制度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未获得当时士子的支持,这表明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康、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戊戌变法冲击封建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D项说法绝对,材料只能表明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极为保守,排除。
【点睛】“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
7.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阀李宗仁表示“今日的局势只有两条路可循,不是抗战图存,便是投降亡国”,他表示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的大义,拥护中央参加抗战。
这表明A. 军阀派系纷争消除B. 国民政府威望高涨C.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D. 抗日战争开始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卢沟桥事变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桂系军阀李宗仁要求“先国难而后私仇”,这体现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故C项正确;李宗仁要求民众“先国难而后私仇”并不表明当时军阀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故排除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国民政府的威望,故B项排除;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开始了抗日战争,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时注意“卢沟桥事变后”。
8.1979年9月,武汉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恢复汉口汉正街中断了数十年的自由贸易传统,重新开放小商品市场。
当年就有108位待业青年社会无业人员经过工商登记发证,成为第一批个体经营者。
这一现象折射出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 失业问题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C. 武汉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D. 当时经济模式出现了转型的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79年武汉市决定在汉口汉正街恢复自由贸易传统,开放小商品市场,这一时期中国依然是计划经济,但是出现了一些市场经济的尝试,这表明当时经济模式出现了转型的趋势,故D 项正确;1984年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A项排除;材料中武汉市政府在汉正街恢复自由贸易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待业青年社会无业人员”就业,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促进就业,但没有体现出失业问题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故排除B项;材料中只提到了武汉的改革,没有提到其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无法体现出“开拓者”,故C项排除。
【点睛】“1979年9月”是解题的关键时间信息。
9.由于古希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国家,而是由不同的小城邦构成城邦之间的商业交流战争劝降等都需要能言善辩之人,所以他们发动的更多是“舌尖上的战争”,谁能将对方辩倒,谁就是“王”。
这体现出古希腊A. 思想文化繁荣的土壤B. 城邦间尖锐的矛盾C. 城邦民主政治的成因D. 雄辩决定城邦成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商业交流战争劝降等都需要能言善辩之人”可知,当时希腊各城邦重视能言善辩之人,这有利于古希腊思想文化繁荣,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城市之间矛盾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也不能解释城邦民主政治兴起的原因,故排除C项;D项夸大了雄辩对城邦的影响,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商业交流战争劝降等都需要能言善辩之人”。
10.1580~1630年,流入西班牙的白银达到顶峰,但白银只是在西班牙短暂停留,很快就流入欧洲其他国家。
正像当时一句话所说西班牙是“其他国家的印第安人”。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B. 西班牙的封建势力生活腐化C. 西班牙丧失了美洲殖民地D. 西班牙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流入西班牙的白银最终流入了欧洲其他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封建制度腐朽,西班牙的工业实力比较落后,只能向欧洲国家特别是荷兰、英国等国购买商品,造成白银外流,故D项正确;A 项是18世纪中期确立的,排除;西班牙衰弱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落后和工业化水平落后,B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西班牙没有丧失美洲殖民地,故C项与史实不符。
11.1949年4月,苏共中央宣传部对什帕诺夫的小说《战争贩子》给予了特殊的关注,责成出版社在近期完成此书的出版因为此书认为美、英等国及其间谍组织挑起了二战并预谋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的这一做法A. 体现了美苏争霸态势的不断加剧B. 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有关C. 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D. 利于人们了解世界大战的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苏共要求出版小说《战争贩子》是因为这本书认为是美、英等国挑起了二战,结合当时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可知这是苏联为了宣传对美冷战的政治需要,故B项正确;1949年当时尚未开始美苏争霸,故排除A项;这本书认为是英、美等国挑起了二战,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
12.1960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
1970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
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
这反映出A. 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B.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自决权”“发展权”“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信息可知,在当今世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国家的独立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从客观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联大宣布“发展权”并不表明联大就是实现发展权的保障,故排除A项;C项中的“初步确立”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未反映“和平”的信息,故排除D项。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圈地养羊利润丰厚,许多地区的贵族、乡绅地主弃农就牧,为发展饲养业而进行圈地,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
17世纪,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粮食和原料品价格扶摇直上,给圈地以新的刺激,封建贵族为追逐厚利纷纷在中部、东部、东南部进行圈地。
封建主看到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对自己更为有利,这推动封建主投入圈地运动的热潮。